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银行信贷投入量少,且在投向上偏向国有企业。二是银行担保制度不健全,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关系的正常运行是保障本金回收和增值的基础。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关键在于缺乏信用保证,这会加大银行贷款的风险,所以银行惜贷。三是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贷款已成为主要贷款方法,但很难落实。由于中小企业资产结构的特点,金融机构在抵押物上的偏好及政府行为的不协调,使得中小企业抵押担保方面不足,抵押担保落实难,这也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特别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中的最大难题之一。四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不健全、服务滞后。五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经营风险且缺乏信用观念,使得金融机构对其资金需求持谨慎态度。
从调查情况来看,不同经营发展类型企业间存在明显差异性。中小企业融资总体难度虽有所增加,但在结构上出现了分化:一些经营情况良好,盈利能力强,信用状况良好,有着长期银企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融资相对容易,受宏观从紧政策影响小。怀化市17户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8年12月末,信用等级2A以上的中小企业1231户,约占企业总户数的28%,属于银行重点扶持的客户,融资需求能及时得到满足。出现融资困难的企业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处于初创阶段,自身无积累或积累过少,发展前景不确定的企业;二是经营发展前景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着强烈的发展要求,在偏热经济形势和从紧调控政策背景下出现资金暂时性困难的企业;三是过度扩张,盲目进行多元化经营,主业不突出,超过自身经营能力融资的企业;四是财务管理不规范,有着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五是企业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如“两高一剩”类行业。
因而,研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在于破解以上第一、二类企业的支持。第二类企业是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焦点。对于第一类,因其发展前景不明,融资存在风险,片面要求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显然是不现实的,而这部分融资需求对于孵化、培育中小企业又是必须的;因此对这部分企业融资的风险成本应考虑如何由政府、社会和出资人共同分担。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对大企业“争贷”和对小企业“惜贷”。尽管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出于安全性考虑,各商业银行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小企业放贷。同时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银行大多乐于“大宗批发”,而对额度小、频率高的小企业贷款缺乏兴趣。由此导致大企业锦上添花有余、小企业雪中送炭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在去年从紧货币政策下实施的“有保有压”变成了“保大压小”,大企业成了多家银行争抢的“对象”,而小企业则无人问津,形成大企业“一女多嫁”,小企业“相亲无门”的局面。
2.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抵押担保困难。一是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少,信用等级低。中小企业尤其没有贷款的企业对建立征信体系热情不高。根据数据调查,怀化地区2561户中小企业纳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1915户,尚有四分之一的中小企业未纳入信用体系。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等级低,达到A级以上的微乎其微。二是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担保困难。湖南省122家担保公司只有13家符合银行准入条件,调查39家机构中正常营业的只有17家,占比24.6%,大部分担保公司实力小,处于未开办业务和停业半停业状态,难以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由于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信贷配给,使得规模小于银行所要求的抵押品价值的中小企业,往往成为银行在发放信贷中率先剔除的对象,这正是目前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支持的“瓶颈”之一。
3.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与金融部门信贷支持不匹配。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具有“急、频、少”的特点,即贷款要的急,贷款频率高,贷款数额小。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制,管理链条长,基层行办理贷款审批环节多、时间长、程序复杂,从而造成银企双方供求时间上的不衔接,中小企业相对紧迫的资金需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据调查,各行信贷审批时间不一。短则1个月,长则2―3个月,甚至4―6个月。同时,中小企业贷款使用期限较短,最长期限为一年,短的只有半年,企业投进去的资金未见效益,就要抽本还贷,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加之中小企业创业伊始,由于市场前景、产品效益不明朗,难以获得金融部门的垂青。
4.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经营风险较大、承贷能力差。一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不符合银行信贷要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清晰和家族化经营的弊端,同时又缺乏现代管理制度,使银行欲贷又止。二是产品竞争力不强,导致消化贷款功能差。中小企业的多数产品科技含量低,深加工能力不足,市场呈现饱和状态,有的产品项目属于重复建设。三是新技术的吸收和运用的滞后。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产业提升缓慢,以致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供银行信贷选择的领域狭窄。四是行业风险相对较大。大部分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一般处在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或领域,其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频率相对较高。五是道德风险相对较高。多数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低,且为了逃避税收等原因,对外批露非常谨慎,甚至存在几套财务报表资料,可信度较低。六是隐藏信用危机。一些中小企业存在恶意透支、逃避银行债务行为,使银行滋生“恐贷”心理。
三、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综合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只有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银行、政府共同努力,中小企业方可走出融资难的困境。
1.加大政策支持,增强发展合力。各级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支持及配套政策措施,按照国家重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财政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层层制定并强化落实具体的实施办法,从税费优惠、科技创新、增信担保、风险补偿等各方面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各项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利用银行的竞争机制,对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较好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引导个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进行贷款。对中小企业融资,财政应予以一定的贴息和补贴;地方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在每个县(含)以上区域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并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增信。同时,积极探索在动产和权利上设置抵押或质押,降低抵(质)押评估、登记等收费,增加抵(质)押物品种,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抵押担保难题。
2.人民银行与银监部门要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完善融资制度体系,增进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了解,加强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创新。调查显示,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上,金融机构中有50%认为目前需要“增加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新的贷款品种”,21.4%认为需要“完善对信贷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在企业对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服务看法上,有31.9%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了解、关注不够,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创新不够”。为此建议,一是明确中小企业市场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规划,明确不同县市区中小企业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有计划、有目标、分步骤地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在产品创新上,可吸收借鉴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华夏银行推出的“中小企业成长产品服务方案”的成功经验。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业务经营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差别化的中小企业业务经营管理体系,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研究指定符合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规律的激励制约机制。三是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产品定价机制,授予前台经营部门对中小企业客户产品和服务的一定定价权,增强中小企业客户业务市场竞争力,提高收益水平。
3.建设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督促建设政策性银行、各商业性银行、合作性金融和民营金融及其它金融组织相互并存、定位明确、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如在确保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的同时,督促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督促农业银行恢复功能,借助其股改已到位和服务方向进一步明确,督促农业银行合理扩大县域支行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贷手续;积极借鉴发达地区与兄弟市(州)的经验,搞好机构的延伸工作,加速村镇银行建设步伐;积极拓展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空间,改变邮政储蓄的“抽水机”形象,让邮政储蓄资金参与中小企业建设。同时,完善中小企业授信制度,创新信贷管理方式和激励机制,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4.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改善信用环境。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在整治经济环境的同时,应大力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并改变金融机构单一的注重抵押、质押的观念,将保证方式扩大到信用保证、动产质押、第三方担保、企业主信用、其他权利保证以及未来现金流保证等方面,切实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金融机构要主动指导中小企业提高资信等级,加大对逃废债务行为的惩治,通过舆论导向、经济制裁、法律追究等有效手段,保全信贷资产。中小企业要特别珍惜信用资源,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极后果,用良好的信誉提高自身资信水平,用实际行动赢的银行的信任与帮助,换取长期的金融支持和急需的资金融通。
[关键词]货币政策;透明度;通货膨胀率;非完整性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来抑制央行的欺骗冲动,防止产生时间不一致行为。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国家中央银行更是从目标、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操作过程等多方面实现了透明化,建立了完整的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Haldane和Read(1999)的研究表明,在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时,完全透明、完全可信的货币政策将使收益率曲线免于出现跳跃。然而,大多数货币体制都是非完全透明和可信的。其典型特征是,在官方利率发生变化的时候,收益率曲线会出现跳跃。但是,英国的证据表明,伴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引入以及一系列透明度改革的完成,收益率曲线的跳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阻抑了。显然,透明度提高的效应通过收益率曲线的稳定性被表现出来,尤其在短期内更是如此。同时,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信性不断提高,即使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更长期限的收益也会更加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使透明度建设具备了完整的体系,其中包含了通货膨胀率明确而严格的目标,则其目标透明度自然是整个透明度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概念及分类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央行就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央行决策过程相关依据和程序的公布程度。透明度提高,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约束央行的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中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一种环境,即在易懂、容易获取和及时的基础上,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制定及其原理,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以及机构的职责。并且,该《行为准则》对透明度提出以下几个要求:明确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责任和目标;公开中央银行制定和报告货币政策决策的过程,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和报告金融政策的过程;公众对货币和金融政策的信息的可获得性;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可信性和责任性。我们说,透明度有利于实现公众对央行的监督,在公众监督之下,有助于央行更好地完成其责任,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其可信性的增强,则有利于在长期内使货币政策更具连续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抑长期波动,使经济稳定增长。
以上定义显示,货币政策透明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政策目标、决策过程和决策信息。显然,要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也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Hahn(2002)认为,透明度应包含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其中目标透明度是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要明确,如果是单一目标,则自然明确,如果是多目标,则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政策偏好必须明确。知识透明度,是指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央行对未来经济状况、通货膨胀预期的知识和信息公布的及时和充分程度,以及公众对其的理解程度。操作透明度指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公开程度,主要包括决策方式、政策会议记录和投票的公开程度,以及对决策结果的解释等。
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结构和原理
既然货币政策透明度体系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则三方面内容的组合自然就是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基本结构,然而三类透明度的作用却并不完全相同。
(一)三类透明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及透明度基本结构的合理性
依据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经济模型等,市场主体不仅要形成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还包括对中央银行将采取的货币政策的预期。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本身是保证通货膨胀的一定目标范围的,中央银行的透明度体系只是根据经济形势的现状会不会使通货膨胀改变来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如果通货膨胀状况发生变化,则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即可。此时,并不涉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因为此时的货币政策只是使现时的超越目标范围的通货膨胀率回到范围内,并不是避免将来出现某种不合理状况而采取货币政策。然而,将市场主体的预期全部整合为共同预期,却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的加大。机制是这样的:如果市场主体发现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并预期到中央银行会采取措施使之回到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会调整其投资和消费计划,因为其相信通货膨胀的升高只是暂时现象。如果中央银行信守承诺,采取措施使之回到目标范围内,则市场主体并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显然,在以上分析中,发挥作用的是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这两者足以使市场主体相信中央银行会采取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回到目标范围内,然而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进行认定却成为一个困难的任务。当然,我们可以使用物价指数或者通货膨胀率水平,但仅凭物价指数并不能确定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否过热,也许目前经济增长是需要通货膨胀率上升到某个程度的。如果当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范围就立即采取反通涨的货币政策,则可能形成误判。而货币政策的结果也许可以压制通货膨胀,但也有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则经济衰退的原因就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误判的原因是仅凭通货膨胀率来认定经济形势是否过热,而没有全面地分析经济因素的影响。显然,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目的是让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保持稳定发展,但是通货膨胀率并不是经济是否过热的可靠凭据,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并不一定代表经济过热。那么,当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候,央行就必须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既然仅凭通货膨胀率并不能对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则中央银行就可能误判形势。不幸的是,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中,却必须单独依据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确定货币政策,并执行货币政策。因此,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目标透明度效率比较高,其原因在于通货膨胀率是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最直接的反映指标。
对于经济是否过热的判断,三类透明度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目标透明度的作用首先是判断经济是否过热,其初衷是利用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从而使经济不过热,也不过冷,平稳发展。另外,当意外通货膨胀产生时,可以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使其相信央行会立即采取措施使之下降,而不至于立即做出对投资和消费计划的调整,而使通胀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而知识透明度,包括宏观经济数据、经济模型、对未来预期的公布等,可以使市场主体深入学习中央银行是如何对货币政策进行决策的,以及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其目的在于弥补仅凭通货膨胀率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缺陷。于是,央行在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中进一步介绍其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了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然而,由于对经济过热与否的判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对于通货膨胀率、宏观经济数据,市场主体会形成不同的解释;又因为模型的条件是会变化的,凭借某个经济模型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即使具备了目标透明度和知识透明度,还是不能避免形成对经济是否过热的误判。因而需要进行操作透明度建设,由不同的专家分别对经济是否过热形成判断,并详细分析和说明原因。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对透明度体系的要求
以上分析显示,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有可能失误或存在偏差,即使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不一定能解决现实问题,原因是货币政策的力度是很难把握的;即使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采取的货币政策也是适时的,力度是准确的,其效应也可能是极其有限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执行是有时滞的,我们无法准确的判断货币政策执行后什么时候开始起作用。一般认为,央行无法克服货币政策的时滞,则由于时滞的存在,当时正确的货币政策在已经不再适合的时间开始发挥作用,会对经济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见,货币政策透明度虽然可以让市场主体了解和学习央行是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又是如何根据该判断进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甚至通过反对意见的表达标示了风险,但仍然无法克服误判的风险和时滞问题。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并不能克服央行误判的风险和解决执行时滞的问题。央行并不能准确地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也不能准确地通过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央行可以保证的仅仅是通货膨胀率的稳定,或者说叫做物价的稳定。但是我们要明确,虽然这并不能表明经济是否过热,但却是央行唯一能准确控制的,所以通货膨胀率目标是重要的,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是重要的。
由于时滞问题的存在,因此货币政策必须考虑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然后在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中考虑这些因素。由于央行会在货币政策决策中考虑该因素,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就变得十分重要,市场主体必然也需要进行该预期。那么,对于央行来说,也就需要引导和管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部分得到解决。因此,透明度所应该解决的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的问题应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和管理在现时状态下市场主体对经济过热的判断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二是引导和管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而其重点则在第二部分。
三、我国的实践
由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在许多国家发挥了良好的效应,我国央行也开始着手采取措施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然而,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体制的限制,目前情况下,透明度建设遇到一个问题:真正意义的目标透明度没有建立起来,目前也不太可能建立起来。
(一)我国央行提高透明度的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6年起中央银行正式采用货币供应量M1和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开始公布每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目标,包括N1和M2的目标区间,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在每月中旬公布上月MO、M1和M2实际增长率、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以及外汇储备情况等月度金融统计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创办了《中国人民银行文告》,该文告主要刊载有关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办法、决定、通知、金融统计资料和其它需要公布的事项。
1998年3月开始,央行坚持每月与各商业银行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上,央行通报全国金融情况,并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各综合经济部门和商业银行介绍其运行情况,并向央行提出货币信贷政策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从2001年第1季度开始,在每季度结束后对外公布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以详尽的统计数据阐明了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货币信贷概况、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对下阶段经济金融前景进行预测,提出货币政策操作意见。
200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将货币政策决策依据和过程等知识向公众公布,包括我国当前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由来、内涵、实施效果,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
人民银行网站可供公众随时查询其公布的各种信息,包括中央银行的职能、各种政策法规和大量宏观经济和金融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人民银行公告、季度与年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调整及其相关解释、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情况、对金融形势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状况的分析说明、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本外币信贷收支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汇率报表、外汇交易统计表、黄金和外汇储备报表、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全国城镇居民收人与物价信心指数表等。另外,央行也通过举行新闻会和中央银行负责人发表谈话的方式来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形势分析会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其他公告形式提高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知识透明度,在市场主体和央行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渠道,有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并从当年6月开始每季度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主要针对有关货币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并在会后公布相关信息和会议决议。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建立了透明度较高的公告制度,每周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中标结果产生后,央行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债券信息网”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中国货币网”及时向社会公开当日交易品种、期限、招标量、招标利率以及中标利率等相关信息。
(二)我国透明度体系的非完整性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通胀率目标一般被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必须长期坚守。然而,我国目前公布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的M1和M2的目标值,且每年都有变化。显然,该目标和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通胀率目标存在明显差别: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只是央行对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预期值或预期区间,并不是央行必须长期坚守的目标。因此,该目标对于共同预期的形成不能产生明显效用,只能显示央行对一年内货币供应量的预测以及央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意向。依据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分类和定义,则货币供应量目标值属于知识通明度的内容。
同时,目标透明度要求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的,避免多目标。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体系中,货币政策实质上是多目标的,或者说是被迫采用多目标的,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汇率稳定。我国目前不可能采用货币政策单一目标,也就是说,目标透明度建设目前是不能完成的。既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不符合目标透明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国目前不存在目标透明度;同时,由于我国央行实质上被迫采用多目标协调的货币政策,不能实施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因此,我国目前也不可能建设所谓的目标透明度。然而,在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内,目标透明度是知识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的基准,没有目标透明度,就没有货币政策目标的严格范围,从而共同预期不易形成,可信性得不到改善。显然,我国不能建设完整的透明度体系,则透明度体系必然具有非完整性的特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透明度建设是失败的、无效的。如前所述,知识透明度可以通过公布和介绍央行使用的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数据的详细信息,甚至公布货币政策报告,来教会市场主体央行是如何使用经济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的,是如何利用模型对未来形成预期的。市场主体同样能够掌握央行判断经济过热与否的复杂和灵活规则,并掌握其决策的依据和方法,于是也能形成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的预期。那么在目标透明度缺乏的情况下,我国央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知识透明度的建设,从而使透明度体系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2-0010-05
传统货币政策理论主要从总量的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它是以区域经济、金融结构的同质性和统一性为背景的,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对结构因素的分析主要是对金融组织结构、资产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较少考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的区域非对称问题。近几年来,有两方面的因素促进了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区域差异化的研究,一是随着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新凯恩斯学派提出信贷传导机制理论以后,理论界对信贷市场不完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许多新的见解;二是随着欧洲货币联盟(EMU)的产生,统一货币政策是否在成员国产生相同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论。
一、货币政策产生区域差异化效应的原因分析
1 投资、消费利率敏感性的区域差异。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认为,利率冲击会引起投资、消费(特别是住房消费和家庭耐用品消费)的变动,然而不同区域的投资、消费的利率敏感性是存在差异的,而且消费可以分为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一般而言,耐用消费品的利率敏感性要大于非耐用消费品的利率敏感性。Taylor(1995),Carlino&DeFina(1998),Ganley&Simon(1997),Hayo&Uh-lenbrock(1999)通过研究发现,由于不同区域企业构成不一样,使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在各区域产生效应差异。Corsetti・G,Pesenti・P(1999)研究发现在消费信贷发展较快的区域,消费增加使消费的利率敏感性加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更大,利率冲击在北欧国家比在法国对产出有更大的影响。
2 开放程度的区域差异。货币政策冲击会影响汇率和股票价格,汇率变化会影响净出口的变化,而不同区域开放程度的差异会使货币政策产生差别化效果。Dornbusch,R.&C・Favero(1998)认为货币政策冲击会影响汇率和股票价格,汇率变化会影响净出口的变化,而不同区域开放程度存在差异,根据托宾q理论。股票价格变化会使投资需求产生变化,财富效应会使消费需求产生变化,这样货币政策必然产生区域效应差异。
3 企业融资结构的区域差异。如果企业融资对某一家或几家银行有很高的依赖性,面对银行的信贷紧缩必然显得很脆弱;如果企业从不同规模、类型的银行融资,甚至同某些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则会大大减少信贷紧缩对它的影响。另一值得重视的结构性因素是非银行机构融资的可得性程度,它们是企业在银行融资外的重要融资渠道,非银行机构融资的可得性程度高会减少企业对银行融资的依赖程度。Kashyap&Stein(1997)认为货币政策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影响经济,因此,当不同区域的企业在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性和可得性方面存在差异时,货币政策区域差别效应就产生了。货币政策影响借款单位的净价值和现金流。
4 商业银行发展和结构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由于商业银行规模大小(可以用银行总资产来衡量)、组织结构(可以用银行数量、银行业竞争程度衡量)存在差异,会使货币政策传导的实际效果产生差异。另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影响大小还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和银行融资可得性程度有关,面对中央银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拥有高流动性资产的商业银行将会迅速调整其资产结构,同时可以从其他地方融资弥补流动资金,因而仍然可以按照满意的价格向企业贷款,对实体经济的紧缩效应较小。Kashyap&Stein(1997),Dombusch,Favero&Giavazzi(1998),MacLennan&Muellbauer(1998)提出,区域间金融结构的差异,例如商业银行和企业的产业集中度,银行的稳健状况,非银行融资的可得性程度,会使统一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差异。
二、欧盟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化研究进程
在欧洲货币联盟产生以前,有关经济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欧洲货币联盟成立以后,讨论焦点转移到欧洲中央银行(ECB)同一货币政策在成员国的非对称传导,随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
区域差异化研究逐渐被引入对一个国家内部的研究。
(一)对EMU整体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
Carlo Altavilla(2000)对EMU统一货币政策进行研究,认为EMU国家存在结构性和周期性差异,货币政策在成员国内存在非对称性冲击,但利率和汇率渠道产生的非对称性冲击还不至于在欧盟内部产生很大的摩擦和抵触,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统一货币政策对一国产出的冲击主要和一个国家的大小有关。Volker Clausen,Bernd Hayo(2002)分析了欧盟货币政策走向统一时非对称的货币冲击,欧盟中央银行的某一反应将在不同成员国产生不同的反应,也许在将来这种区域间反应的差别会缩小或消失,但这种区域差别在何时、如何缩小或消失仍然不得而知。
Yunus Aksoy&Paul De Grauwe(2002)首次研究欧洲中央银行理事会(Governing Council――GC)决策程序对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的影响,沿用了Rudebusch and Svensson在最优线性反馈规则(optimal linear feedback rules)基础上确定的各成员国最优利率。Paul De Grauwe(2000)认为ECB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面临成员国非对称货币政策传导冲击的挑战,他运用两国家模型进行研究,认为,ECB货币政策制定者在代表EMU整体利益时,会经常考虑对自己国家的影响,只有成员国经济发展是同步的,这种冲突才能避免。
Carlo Monticelli(2000)分析EMU结构非对称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认为经济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和货币政策对社会冲击存在协整关系,当冲击主要集中在对总需求的影响上时,总供给对不可预料价格变动反应弹性差异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结构性原因。
(二)对EMU不同成员国货币政策效应的比较研究
Bemanke B,Gertler M(1995),Cecchetti S(1999)以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为例,研究了企业结构和银行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认为以小企业和小银行为
主体的国家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比较大,相比德国和英国而言,在意大利货币政策产生反应较慢,强度也小。Hallett and Piscitelli(1999)以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发现意大利所受货币政策冲击相对较小。
Britton and Whitley(1997)以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例,研究了统一货币政策在各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德国和法国,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别,在英国,产出受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Ramaswamy and Sloek(1998)研究发现,在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芬兰,货币政策对产出作用的时滞要比在法国、西班牙、瑞典、丹麦要长将近一倍;Dorn-bush et aI(1998)研究货币政策传导在不同国家的影响,发现在德国、法国和英国差别不大,在意大利和瑞典产生的影响要小一些。
三、对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货币政策效应差异化研究
Beare,John B(1976)对加拿大货币政策区域影响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从1956~1971年Prairie省的情况,发现受货币供给变化的影响存在差异。George Georgopoulos(2001)考察了加拿大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差异,在1982年的经济衰退中,魁北克的就业率下降5%,而安大略的就业率只下降2.4%。他首先考察区域影响差异的三个源泉:利率敏感性产业的不同比例,出口对产出的贡献度和企业规模集中度。在研究中发现:面对不可预料的货币紧缩,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占比重大的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而银行业、保险业集中度高的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小;在萨斯喀彻温、安大略、纽芬兰和阿尔伯达这四个地区,出口对GDP的贡献度最大,对货币政策导致的汇率变化的敏感性很大,同时发现小企业(就业人数在200人以下的企业)在所有企业中的比重在各地区间不存在什么差异,表明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在各地区的影响差异不大。
Ganley,Salmon(1997),Hayo,Uhlenbrock(2000)分别对英国和德国的货币政策传导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个国家工业组成结构是影响货币政策区域传导的一个重要因素。
Michae T・Owyang,Howard J・Wall(2004)运用区域VAR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在美国各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首次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在前沃尔克时代和沃尔克一格林斯藩时代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Gerald Carlino,Robert DeFina(1997)根据从1958年第一季度到1992年第四季度的数据,通过SVAR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对美国48个州的人均实际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若联邦基金利率提高1%,各州人均实际收入都会下降,但对不同区域影响差异较大,受冲击最大的密歇根州比受冲击最小的俄克拉何马州收入下降率高2.73%,而所有州的平均下降率为1.09%。Carlino,DeFina(1998)以美国大湖区、西南区和落基山脉区为例,运用VAR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这三地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与美国平均水平不一样,大湖区所在的各州对货币政策变化最敏感,是全国平均反应的1.5倍,西南区所在州最不敏感,仅为全国平均反应的一半。
Mauro,L,Podrecca,E(1994),Luciano Mauro(2004)对意大利二元经济结构进行了研究,北部发达经济和南部欠发达经济并存,然而在货币政策的设计过程中较少考虑这一问题。Ivo J・M・Arnold,Evert B・Vrugt(2002)对荷兰货币政策区域冲击进行了研究,以1973~1993年时间段为例,选取了11个地区和12个行业部门的数据,运用VAR模型,同样发现货币政策区域影响和工业组成结构之间显著相关,不同行业部门对利率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
四、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化研究方法
在研究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效应时,运用的研究方法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基于不同国家的整体数据进行研究使用的宏观模型;基于银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研究使用的微观模型。
(一)基于不同国家的整体数据进行研究
目前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区域差异化研究的宏观模型主要有:(1)大规模单一国家模型;(2)大规模多元国家模型;(3)小规模结构性模型;(4)单方程模型;(5)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每一种模型运用的代表性研究归纳如下(见表1),表中数据代表短期利率提高1%对实际GDP产出滞后4~8个季度的影响。
(二)基于银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研究
在运用宏观计量模型分析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国家的产出影响时,运用的是一个国家的市场利率、GDP等宏观指标。微观计量模型则是从银行、企业和居民等微观经济主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它能够使我们辨别一个国家之内不同经济主体和不同国家之间相似经济主体的行为差异”(Guiso et al,1999)。通过运用银行、企业和居民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能够进一步观察到统一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差异化的具体原因。因为“货币政策的产出差异也许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企业、家庭的行为差异造成的,也许仅仅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家庭和企业混合造成的”(Hanna Putkuri,2003),目前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区域差异化的微观计量模型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1)对银行行为的微观面板数据分析;(2)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微观面板数据分析,具体见表2。
五、统一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化效应对我国的启示
在经典货币政策理论中,货币政策的结构被认为可以通过自由市场的调节而自动达到,在缺乏功能健全的金融市场的国家,货币当局不应该只控制全国货币总量,还应该致力于货币变量的结构性方面。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多方面:(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个多渠道的过程,并且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在一个特定的国家里,货币政策传导的一种渠道可能比另一条渠道更有力,这取决于该国的机构安排和经济的具体情况以及特定经济环境下的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启动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并且工具的选择与货币政策的传导和效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在某一个时期操作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3)根据什么样的经济形势,实施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该工具运用到什么程度以及怎样把握启动的时机,都是很有难度的工作。(4)从一定程度上讲,货币政策的传导是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但是,从货币政策的启
动到发挥作用总有一个时间过程,而且在不同渠道运用的货币政策会有不同的时滞和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确定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标准,显然,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各个变量之间不是精确的简单数量关系,这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 加强建立区域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体系。我国在九大分行设置之初,其职责主要在于对区域内金融机构、金融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和执行总行的统一货币政策,不具备在区域内进行货币供给调控的权力。自从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以后,中央银行区域分行的存在更是处于尴尬的境地,为真正发挥货币供给调控的有效性,应该加大中央银行区域分行在货币供给调控体系中的作用:(1)各区域分行可以通过对辖区内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辖区内重点信贷支持对象;(2)赋予区域分行在再贷款和再贴现方面更大的权利,各区域分行可以在不违背总行货币政策指导方向的前提下,根据辖区内金融机构发展规模和结构状况,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进行支持,再贷款和再贴现规模只需要报总行备案即可;(3)增大各区域分行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中的发言权,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人员中应该增设各区域分行的代表,以反映各区域分行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意见;(4)建立各区域分行货币政策实施效应评级制度和指标体系,探索组建区域分行货币政策评委会,负责对区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评价。
[关键词]信贷渠道;微观主体;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工具逐渐发展,货币政策的传导开始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过度。但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没有完成,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对利率调整的反应不够敏感;资本市场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资本市场对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不甚明显,利率和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比较有限;虽然初步形成了多种货币传导渠道,但仍然以信贷渠道传导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微观传导主体——金融机构、企业、消费者的市场化行为不够。为理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政府需从规范传导主体行为方面着手。
一、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理论及过程
信贷渠道是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中比较新且有争议的理论。早期由凯恩斯提出,后经希克斯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通过影响资本成本(利率)从而达到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由于货币传导途径忽视了信息的不完全和金融市场的自身结构问题,从而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信贷传导途径理论的挑战。伯南克、布林德等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证明了信贷配给行为是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发产物,在基础理论上说明了信用传导机制,即信息不对称性催生了金融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可以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因而对整个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信用机制的建立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借款人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是否足够高,以致借款人外部融资费用的变化对其投资等行为将产生直接、决定性的影响;二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能够影响银行贷款行为。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过程是(以扩张货币政策为例):扩张货币政策利率企业净价值外部融资成本投资需求产出GDP,或是扩张货币政策利率股票价格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贷款IY。货币政策的变化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可用性,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其强调的不仅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增加银行的存款,并通过银行存款的增加起到降低债券利率的效应,更重要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银行的贷款增多,而增大了的信贷供给,会使投资水平上升,从而使产出也处于上升态势。
二、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现状
依据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观点,货币政策所提供的名义货币量虽然是金融中介机构影响实体经济部门的关键变量,但并不是连接实际部门和金融部门最合适的指标,因为传导机制并不能保证名义货币量变动能够全部反映在实体经济中。在我国,出现了信用传导机制扭曲、信贷传导渠道不畅的现象,其体现在:
1.货币增长与存差同时存在。尽管2002-2006年期间,先后升息3次,两次上升存款准备金率,但一方面,货币供应量仍旧增长,到2006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9%,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5%。另一方面,银行系统内存在大量的存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23.9万亿元。巨额存差的出现,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
2.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结构不对称。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经济结构的不对称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在实体经济领域,我国已形成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同在、大型企业与中型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而在金融经济领域,则形成了计划性的正规金融体系和市场性的非正规金融体系构成的二元结构。从资金需求层面看,当前,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对资金产生了强烈需求,而国有企业对信贷需求增长缓慢。从资金供给层面看,正规金融体系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国家信誉”优势吸收了大量存款,支配了绝大多数的贷款资金供应,但它们的资金供给在制度上仍局限于国有经济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它们的主要贷款对象。而非正规金融体系中的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又缺乏国家信誉做担保,因而存款增长缓慢,贷款能力不足,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也相当乏力。虽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经营,但由于其自身经营受到其成本、规模及政策的制约,因而无法在短期内与一些非国有经济的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也就无法形成合理的资金对应关系。也正是由于资金需求结构和资金供给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使得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不对称,拥有我国银行业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事实上长期存在着“信贷偏向”。另外,近年来一些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的资金运用结构似乎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趋同,在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上出现了“能贷的不愿贷(国有商业银行),愿贷的贷不了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情况,这就直接紧缩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来源,也将中小金融机构游离在货币政策之外,导致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投资者——消费者”环节上传导不充分,使货币政策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即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信号是扩大货币供应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中的中小企业感受到的却仍是持续的“信贷紧缩”。
3.金融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和中西部金融机构很少。近几年,国有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在农村和中小城市纷纷撤并(见表1),县级机构仅为存款机构,无贷款权,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未及时跟上,致使在县级出现了一些金融服务的空白,从而造成单个银行体系“体系性退步”这一“非理性”结果,个体成本节约导致了宏观成本增加,从而加剧了信贷服务机构的分布不平衡和货币政策传导的结构性矛盾。
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不畅的原因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的金融主体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灵。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了中央银行和企业、居民的中介,在存款货币扩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只有得到商业银行的积极响应,并以信贷投放等形式加以贯彻,才能达到货币供给增加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信号反应迟钝,致使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中传导受阻,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率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缺乏动力贷款。一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差距过大。2006年8月,一年存款利率为2.25%,同期贷款利率为5.76%,对个人贷款还可以上浮10%,银行只拿出不到一半存款放贷便足可支付存款利息;二是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截至2006年7月底,商业银行准备金方面,总准备金余额一般在2.3万亿左右。按照1.89%的法定准备金利率,以及1.62%的超额准备金率,央行的年利息开销在300亿元上下,各大商业银行均可坐享这部分收益。据社科院一研究人员的初步推算,仅工商银行每年的准备金利息收入便可高达50亿元以上。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使金融机构放贷的惰性较强,往往将居民、企事业单位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在中央银行吃利息转(2)过度强调风险防范,致使基层商业银行活力不足,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灵。一是严格的风险管理制约了基层行的信贷扩张能力。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善了信贷管理体制,但责任约束过度,其弱化了基层信贷人员的信贷扩张潜力及政策的传导效果。二是管理体制滞后,削弱了基层行自主经营决策能力,导致基层商业银行活力不足。作为实行一级法人高度集中管理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均制定了各自的信贷政策,将信贷重点投向资金流动性强、经营效益好、银行收息率高的优势重点企业,忽视了一大批有一定市场潜力且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造成信贷投向集中。
(3)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客观上压抑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字,中国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合计为4.54万亿元,为贷款余额的7.5%。为此,商业银行对贷款条件等信贷制度作出严格规定,对放款进行严格约束,但在促进贷款、调动贷款积极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4)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转轨还没完成,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传统的运作模式与市场化模式相摩擦,大大消耗了银行系统的能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信号在银行系统内衰减。目前仍然是直接的行政指令管理与间接管理并行,有些指导性的管理会演变为指令性的管理,从而也削弱了银行的活力,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上的矛盾,往往会造成市场信号与政策信号的不一致,并引起银行行为的紊乱和预期效果失误,最终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受影响。
2.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货币政策传导的客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地作用于经济主体,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部门,而且取决于企业行为的市场化程度。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风险和利益约束机制不健全,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持续低迷,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使用效果差,这些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也弱化了货币信贷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3.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积极。分析其原因为: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居民超前消费意识不浓;受收入水平限制,居民消费难以扩大;受社会保障体制影响,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受消费环境制约,目前尚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受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影响,消费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响,居民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意图相悖,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响,居民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意图相悖。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储蓄存款近三年分流的主要去向是股市、国债和外汇资产等三方面,而增加消费的并不多。
四、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应采取的措施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把利润目标的实现与金融风险的防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实现最佳利润目标的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此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外部约束。在剥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指标的真实性进行检查,撤销少数难以救助的金融机构,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与协作。
2.推进企业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企业是货币政策的最终作用对象,他们对货币政策反应的敏感性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预算约束程度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能否发挥效应。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效益低下,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下游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支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应尽快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信用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和成本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
3.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是疏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拓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的关键。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上中小企业自身规模与经营实力较小,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此,通过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向银行提供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的真实信用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能性。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建立多层次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可设计为由地(市)、省、国家三级机构分层次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担保业务以地市为主,再担保业务以省、国家为主。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和发展前景的、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各类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均可列入担保范围。在建立担保机制的同时,也要保证担保基金的充足和稳定,基金来源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基金会员交纳会费、向社会公众和法人单位募集资金、发行债券等多元化渠道筹资。
4.大力开展消费信贷,改善公众的预期,为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一方面应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比重,加大投资工具的宣传力度,提高证券资产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应加快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等多项制度的改革,引导居民的消费预期。只有努力改善消费和投资环境,通过发展对居民个人的信贷业务,扩大居民参与金融活动的深度,鼓励金融创新,才能改变居民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增强对利率反应的敏感性,使货币政策产生预期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夏德仁,张洪武,程智军.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述评[J].金融研究,2003,(5).
[2]徐艳.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11).
[3]刘玮.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J].经济论坛,2004,(14).
【关键词】金融体系 货币政策传导 中介作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的过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
一、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以金融体系为中介的传导过程,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中介作用最终影响社会投资和消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载体。
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改变各种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改变和调整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从“中央银行金融市场企业或居民”这一传导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利率渠道进行传导。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控制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通过金融市场的作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以及其他利率水平。货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货币市场不仅为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和家庭的流动性管理提供重要手段,而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场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是通过影响货币市场的基础利率和资金量,从而影响长期利率,货币总量和总投资来实现的。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的现状
(一)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媒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必须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媒介。在现代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一个高效、发达的金融市场是实现间接货币政策操作的必要前提。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然而,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取决于资本市场的规模、有效性及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资本市场是使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最为重要的渠道。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增强,当中央银行以出台新的货币政策,从而达到向市场传递了新的货币政策意向时,货币政策措施往往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从理论上完全可以为货币政策的正常传导提供有利条件。
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场规模小、效应差、体系结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我国货币市场亦不发达,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与传导缺乏市场基础。中国的货币市场由于受历史的及目前体制的制约发展较为缓慢,虽已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但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则尚未形成规模,货币市场各个子市场发展极不平衡,货币市场在管理体系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在组织上缺乏市场的统一组织管理,市场参与层面上缺乏交易主体的广泛包容性,在传导国家货币政策时货币市场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金融体系不健全
通过利率渠道进行货币政策传导要以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前提,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致使利用金融市场这条途径传导货币政策的渠道受限,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金融机构这一中介进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这个中介存在着一些问题,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反映不敏感,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能,具体表现在:
(1)商业银行的垄断性。四大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依然处于垄断地位,容易产生左右货币政策实施的一致行为。在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的集中度平均在60%以上,控制了银行业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表明四大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相对规模过大,市场集中度过高。加之四大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并不充分属于寡头竞争模式,在一些事情上容易形成一致的默契和行动,很可能与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一致,从而阻断了央行货币政策信息的传导。
(2)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媒介,四大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程度逐渐提高,风险约束机制虽已初步建立,但利益刺激机制却不完善,责任和激励的不对称造成在现行条件下放贷者的过于谨慎行为,商业银行更关心的是贷款的风险,而不是贷款的盈利。商业银行的这种只有风险约束而无利润约束的行为、机构臃肿和对员工工作低效率的宽容,人为地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传导环节,导致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的主渠道不畅,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
(3)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实力较为薄弱、内部机制不完善。在对央行的货币政策的理解和自身经营管理权限、经营策略、自身和客户定位不准确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受到影响。
(4)其他中小金融机构游离于货币政策传导之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近两年来,信贷重新向国家银行集中,与此联系,央行窗口指导主要面对国家银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全面传导。而中小金融机构虽比较灵活,经营业务较广,金融工具创新频繁,但融资道路曲折,为防范流动性风险保持了较高的备付率,金融体系的货币派生能力受到抑制,所以信贷传导的毛细血管越来越狭窄,从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应。
(三)利率非市场化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充分反映资金的市场供求情况以及资金的安全情况。在发达国家,利率是市场化的,银行可以自行根据自身的实力、信誉和服务质量以及针对不同信用水平的客户确定不同的存贷款利率。但是,当前,我国无论是短期利率还是长期利率都存在扭曲,利率结构没有理顺,这大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目前我国的法定利率基本都是官定的,管理体制较为单一,从而影响了利率政策作用的发挥,利率不能代表货币资金的真实价格,利率高低不能及时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削弱了利率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和优化资金配置的功能以及调节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效力。同时,由于利率非市场化,也使得目前我国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偏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就难以发挥,利率渠道的传导受阻。
三、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建议
从我国改革方向来说,利率资产价格渠道理应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但就我国的客观现实情况而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正处于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度之中
由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尚不规范,金融市场不完善,影响了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因此,应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推进利率改革,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完善金融市场,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放货币,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市场协调发展,从而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一)加快发展货币市场,建立统一、灵活、高效的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融资功能和政策功能,而且具有低风险性、高流动性和高度敏感性的特点。货币市场作为中央银行操作货币政策的主要场所,要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必须大力发展货币市场,进一步完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交易市场培植市场交易的动力机制,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加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和灵活性,尽快建立完善区域性的票据市场,创造多种信用工具,逐步实现贴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不断鼓励金融创新,以满足不同金融机构和微观经济主体的需要,研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市场基金,扩大货币政策传导效力。
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影响逐渐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虽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但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上市公司结构单一以及缺乏机构投资等原因,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资金在市场体系内部的自我循环,不能切实反映和引导经济,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泡沫。因此,一方面要注意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要根据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适当调整,以充分发挥资产价格的传导作用。
加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建设。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使资金能在不同的市场中迅速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响应也就越及时。两个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都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快两个市场一体化建设的步伐。拓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合理的资金流通渠道,允并引导资金在不同的市场间迅速流动,使中央银行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协调运作,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完成市场资金结构的转型,疏通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注重市场机制的建立,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扩大市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券商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数量,完善股票质押贷款办法,许券商进入银行间的国债回购市场。建立规范的证券化融资渠道,有条件地使银行业与证券业、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资金互相融通,更进一步放宽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将传统的存贷业务扩展到投资银行业务,在参与企业的兼并重组和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重组方面发挥优势,增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关联性。市场之间一体化程度越高,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就越敏感,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就越好。
(二)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为货币政策的高效传导构筑良好的传导渠道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央行最终能否实现信用扩张,把货币传递到生产和消费领域,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纽带作用的发挥。大力推进商业银行改革,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的环节。要坚持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与方向,继续深化包括国有大型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改革,继续完善已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边界,提高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履职能力,真正建成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循序渐进地开展金融创新,加强信贷机制创新,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全面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
(三)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发挥利率在货币政策间接传导中的信号作用
利率市场化是建立起以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间接传导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形成合理、适当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利率渠道是市场经济体制中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信号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应以维护宏观稳定、增强市场化利率作用为宗旨,以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和健全金融机构定价机制为基础,不断创造条件有序推进。
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金融机构建立总利润目标统领的利率定价架构,通过创新推动替代性金融产品定价市场化,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逐步完善央行利率体系,探索利率调控方式,转变建立健全市场化产品定价机制、贷款定价管理机制、内部转移定价管理机制,逐步开发支持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买卖不同期限的有价证券可以实现对利率结构的影响,最终使得对不同利率有不同敏感性的经济活动作出反映,充分体现货币政策意图。
参考文献
[1]周光友,邱长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及启示[J].金融论坛,2005,(2):17~21.
[2]Alexander Tieman.Interest Rate Pass-Through in Romania and Other Central Economies.IMF Working Paper.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