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学最基本的载体,教学过程实施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语言。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容量不小,因此,为达到教学目标,在不自觉中往往会使整个教学变成“一言堂”,学生只是“储存知识”,而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这背离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因此,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满堂灌的语言表达,要注意姿体语言、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有效结合。
1.1 姿体语言
包含教师的表情和动作。恰如其分的姿体语言,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克服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1.2 书面语言
即教学板书的设计。板书是体现教学主体知识点的基本媒介,也是学生自主复习的主要凭借。如果仅仅是将教材中各目简单罗列,而体现不出系统性和有效性,久之,学生会觉的索然无味。且从已教授的历史必修一、二来看,在教材的编写上还有不尽成熟之处,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善于整合教材,设计出合理的板书实施教学。
1.3 口头语言
虽然历史教学中十分强调教学语言的严谨性,但这并不排斥在实施教学中,通过浅显的口语化表达来达到教学效果。如必修二的第二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发展特点时,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来形容,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了过来,在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后再进行分析,学生相对理解掌握地也较好。
2.行为艺术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1]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艺术性也十分重要。依笔者认为,教学的行为艺术包含教师“教”的艺术和引导学生“学”的艺术。
2.1 “教”的艺术
陶行之先生曾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这种观点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如何才能提高“教”的艺术性呢?[2]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3]“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4]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是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教”的艺术的首要环节。而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则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始终。
2.1.1 导入的艺术
导入环节要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较有效的方式为“悬念式导入”。如在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课的导入中,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成效,再设置问题“如此有效的措施,为什么苏联要舍弃之,而寻求其它发展道路呢?”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将新经济政策做为认识斯大林模式的一个有效参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2.1.2 教学设计的艺术
传统教学模式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但对于一些较乏味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则容易使学生感觉疲惫,失去兴趣。因此,新课教学的各环节的设计也需要艺术性地整合。如必修二“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整课均是对西欧、日本在战后经济运作模式的阐释,如果教师喋喋不休地从头讲到尾,连教师自己都会觉得乏味。因此,笔者采用表格式板书,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四个纵目,国别、经济模式、内容、成效和特征五个横目,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通过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连动式回答(即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超过了笔者的预计,连原先一些不太爱听课的学生也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这一堂课后,笔者的感触颇深,切实感受到了艺术性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确实应该多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角度出发,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
2.2 引导“学”艺术性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历史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思维不过是人的心灵的自我认识。”[5]新课程改革下,要求的不是学生获取怎样的结论,而注重的是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即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因此,引导学生“学”的艺术,即在于重视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实践。如在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教学中,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教学,笔者设计了“苏联为什么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如何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三组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思维的逐层深入引导学生思维,以达到教学效果。
讨论也是引导学生“学”的有效方式。“在有争议的领域进行探究,主要方法是讨论;讨论时应保护参与者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试图达成一致意见。”[6]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认可学生的观点,而是在评价学生这一观点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引导学生讨论也是需要艺术性的。
2.3 沟通的艺术
雅斯贝尔斯说:“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萎缩。”[7]教学中的交往关系,即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曾听过的一堂公开课给笔者留下的印象颇深。该课所授内容为必修一“罗马人的法律”。在上这堂课前,学生与教师是完全陌生的。由于生疏的关系,刚开始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并不十分积极。而转折点是从该教师设计的一个师生互动环节上。教师要求学生分别以鼓掌和举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阐述自已观点的理由时,则就更为自然、有效了。
当然,如何更好地实施艺术性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历史教师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新课程教学中不断总结、归纳和完善。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所要求实现的三维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2] 转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07.3“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历史课堂教学实践”
[3][4] 转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07.1.2“新课程背景下增强历史教学有效性摭谈”
本文旨在寻找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政府绩效审计切入点,以“绿色、高效、低碳”为中心,建立循环经济和政府环境审计的内部联系,实现绿色经济结构下的政府监督职能。
关键词:
循环经济;绩效审计;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循环经济
五中全会指出,随着我国进入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落脚点。过去的若干年,我国GDP增长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一产业结构决定着自然资源的大量投入,此时的循环经济强调最大限度地使用自然资源并带来最高的经济回报。“大”意味着高消耗,这是经济起步阶段的必然选择,然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高消耗这条路不能走太远,既然资源有限且无法再生,经济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持久的、人与自然相平衡的发展道路。从国家一个个五年计划进化演变过程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和法规,虽然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称得上突飞猛进、高速增长,但是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这些年困扰国民的“PM2.5”就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空气污染物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尤其是发展较快的一二线城市,此现象尤为严重。而导致PM2.5指数超标的直接原因就是工业和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显然这与循环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初衷。新时代背景下的循环经济,不仅强调资源高效利用更重要的是“低碳”。所谓低碳,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同时带来较高的经济回报,“十三五”规划把低碳也加入到循环经济的内涵中,这与绿色经济结构相对应,真正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循环经济归属于经济学领域,强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如何实现经济性和环保性呢?政府绩效审计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就体现出其存在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二、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
政府绩效审计,审计主体是政府,这与民间审计相区别,是国家体现其监督职能的工具和手段,其职能内涵依然是“3E”审计,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提到政府绩效审计不得不和国家预算相联系,由于政府经济资源有限,对于不同财政项目支出,国家都会制定相应的预算与之匹配。对于财政拨款的使用情况,国家和人民享有完全的知情权,为了保证国家预算使用得合法合规,政府绩效审计需要在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上进行绩效审计。所谓经济性,就是在保证项目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实现最少的投入,体现资源在初始投入量的“少而精”,这包括在项目中的投入还包括审计活动本身的经济性,只有在保证效果基础上的低消耗,才能体现出政府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主要强调投入和产出的比值,这个比值是一双变量,分子和分母共同决定比值的大小,效率性在政府绩效审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衡量政府合理使用财政拨款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强调预算的合法支出一方面也注重带来的结果是否和投入相匹配甚至实现最优;效果性,这一审计内容更加贴近政府绩效审计的最终目标,通过比较项目实施后的最终结果和预期目标,来评价项目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是否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目标。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涵盖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环境领域还包括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而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政府绩效审计与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循环经济之间的联系,找到新经济形势下的政府干预切入点。
三、以循环经济为背景的政府绩效审计
如果把循环经济和政府绩效审计比作两个集合,那么“环保”就是这两个集合的“交集”,政府相对于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外部性,市场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也有缺陷。那就是市场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资源的公平配置,因为资源会自行流向创造更大价值的领域,而创造价值总是与资源消耗同时出现。循环经济体现的是全过程控制,符合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高效率和低浪费都要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循环经济的作用体现在市场经济中,那么市场失灵的情况依然存在。此时,政府需要干预市场行为重新配置资源,也就是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体现。只是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增加了公平性和环保性,在保证经济效果的前提下,政府需要帮助整个市场经济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达到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的目标,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环境良性循环,保障民生质量。
四、结论
当前我国已存在一套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与政府绩效审计可以完美结合,经济性可以参考资源的初始投入量进行评价,效率性可以参考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在循环经济中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效果性则可以结合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反映政府绩效审计的监督评价职能,以此来反映政府干预行为的效果在经济、环保、民生中的体现。在新的经济常态下,政府绩效审计需要与循环经济相结合,以节约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政府的外部行为来保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发展思路、方向与任务[J],经济研究参考,2015.
关键词:工业区经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87-01
近多年来,我国工业区在环境保护方面尚未编制区域环境规划,为了可持续发展,确保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研究其环境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工业区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作用,但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传统线性经济的生产模式。如何把已有的工业园区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生态系统,转变成为生态工业园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工业区经济规划与环境协调的现状
3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规划从探索到逐渐成熟,己经初步形成了一套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规划编制到实施的环境规划体系、程序和方法。但是,环境规划毕竟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同时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和科技手段的现代化,还会出现新问题,环境规划必将不断向前发展。
二、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型的规划仍然缺乏。虽然我国已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环境规划乃至整个环保工作的指导思想,但目前协调发展型的环境规划还不是主流,大部分环境规划还属于经济制约型规划。
(二)新工业区环境规划方法有待完善和发展。新工业区的迅速发展对环境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编制具有污染物总量控制特征的新经济工业区环境规划的方法仍需完善和发展。
(三)环境规划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走上法制的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确定了环境规划的法律地位,但具体实施过程缺乏环境规划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所以环境规划仍未完全走上法制轨道。环境规划的报批、实施和检查仍无章可循。
(四)环境规划缺乏可操作性
虽然我国的环境规划在其方法及理论体系方面的规范化工作己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国采用的环境规划理论仍然是欧美发展的环境目标规划法,得出的污染物削减量及投资费用都比较大,难以为决策机构所采用。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制定可达性较强的环境保护规划。
三、基于环境保护下的我国工业经济政策建议
(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我国的环境资源配置体系。环境保护是一种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物品,这种物品被生产出来后,任何身处其中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其利益。这样,搭便车的现象就会变得日益严重,而且这也很难避免那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人继续污染环境。消除外部性影响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在环境保护中引入市场机制,用市场价格杠杆调节环境公共物品的供给,通过市场机制使得“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得以实现。这意味着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工作将变得更系统化和细微化。凡是危及区域环境质量的危险源和污染源都必须处于环境保护部门的宏观控制之下,凡是属于企业内部的事项,环境保护行政职能部门均不再干预,同时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和服务力度,将纯技术性的一些职能移交下属事业单位。这就要求政府在转变环境保护职能时做到政事分离、政企分离。
(二)改变能源消耗结构,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在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的比重。1996年世界主要国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70%以上国家有中国、南非、波兰和朝鲜四个国家,2001年仅南非是75.5%。1997年以前全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为70%-75%,1997年开始下降,2000年为67%,2001年为65.5%。上海1995年之前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为80%左右,2000年下降至72.91%,2006年又回升至75.79%。能源供应的缺口可从五个方面补充。
(三)加强环境监控,降低燃煤污染。国家已制定了煤炭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控制环境污染的政策与法规,对控制煤炭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起了重要作用。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过高,能源与环境的市场手段薄弱,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不高,环境监测控制不够有力等等,致使《大气环境保护法》的落实尚不理想。必须加大煤炭开发利用过程的环境监测控制力度。建议改变目前主要依靠抽监和人工监控,实现设备监测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化。用五年左右时间,在设备上安装自动监测仪,实现24小时自动监测和数据网络传输,以准确了解和监控排污状况。从而形成科学准确的监测网,为燃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环境管理。利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就是要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促使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者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产经营方式,同时也可以筹集一笔资金,由政府根据需要加以支配,以支持清洁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提议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环境税与费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和法律法规建设。
四、结束语
总之,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就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时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课题,本文仅仅对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做了一些尝试,许多问题仍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爱贞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摘 要 财务分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者把握企业动脉,科学企业决策的前提之一。作为企业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科学分析财务信息,提供决策者正确明晰的财务分析报告。本文介绍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分析了财务分析现状,提出了积极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企业管理 财务分析 企业经济 数据
财务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财务信息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财务分析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财务分析的定义来看,财务分析是指利用会计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也就是说,财务分析不仅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企业外部投资决策、贷款决策、赊销决策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大中型企业的经济分析活动中,财务分析以其独有的特性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财务部门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相较于生产、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实际数据资料的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果和存在问题作出更加客观、公正地评述。
其次,由于企业的财务部门是公司数据的处理中心,所有的经营数据最终都流向财务部,也就是说,相较于其他部门,财务部掌握着更加全面、详尽的分析数据。因此,财务分析能够做到在对企业整体运营效果的全局评价基础上,对影响企业运营效果的各项因素进行层层分解、逐项分析。
第三,由于财务部门不仅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还掌握了企业其他财务信息,如: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企业的资本结构等等,因此,财务分析可以从对企业资金、资本状况等分析入手,对企业的运营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企业未来经营方向及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当前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分析
随着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企业发展对财务分析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财务分析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其自身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第一,由于财务分析人员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参与程度不高,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重要业务情况等缺乏了解,从而使财务分析仅仅停留在财务领域,就会陷入就财务论财务、就数据论数据的误区,与企业管理脱节。
第二,现行财务分析大多侧重于对历史信息的反映,基本上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总结,只重视企业过去和现在营运状况信息的披露,却忽视了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以及对未来信息的反映,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
第三,财务分析的大多数据来源于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是会计依据一定的假设前提而编制的,这就决定了报表本身具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调整;稳健性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等等。限于这诸多因素的干扰,财务数字极易产生偏差,造成分析者的错觉,有可能导致分析结论的错误,对企业未来经营管理活动的决策、实施与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提升财务分析水平的建议
如何突破现行财务分析的局限,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的有效性呢?
首先,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进行的,因此也决定了财务分析要随时随刻对焦市场,不仅要把握本企业的情况,还要紧密关注经济政策、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等企业外部环境变化。
其次,提高源泉参与意识,加强对企业董事会材料及其他决策信息的收集了解,把握公司动态,了解决策层关注热点,变静态单一的分析模型为动态多样化的分析模型,从而使财务分析更具有方向性和实效性。
第三,在财务分析的数据使用上,不能局限于会计报表及其他财务信息,而是要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相结合,通过经营数据分析,来修正财务数据的偏差,排除各因素对会计报表的影响,提高其分析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拓展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财务分析人员还要尽可能的掌握熟悉本企业各项经营业务流程,培养更加专业敏锐的分析触觉,从纷繁复杂的数据资料中及时捕捉到异常信息。
第四,将整体分析与专项分析相结合,一方面在单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将各项指标构筑成一套完整体系,相互配合使用,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评价,以掌握企业整体运营状况。另一方面,凭借各指标的内在因果关系,进行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的纵深剖析,深挖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发展优势,提高财务分析的有效性,避免分析的片面性,使财务分析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关键词:课程内容;社会转型;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7/F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206-02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应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劳动的人的学问。自哈尔滨商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3年招收本科生开始,劳动经济学就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中的专业必修课,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劳动经济理论基础,并从应用经济学的角度有利地支持着这个专业的发展。
当前,由于经济社会的双重转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形势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深化。反映到课程内容,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系统地阐述西方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在理论上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方向;在应用上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劳动经济领域的现实问题,为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劳动力市场的实践服务。这既是社会转型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立足于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面临着庞大的就业人数及社会保障的双重压力。值得关注的劳动经济问题很多。
(一)从宏观层次来看待劳动经济问题
1.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调适问题。经济转型主要是指经济结构的整体性变迁过程。经济转型必然引起与原有经济结构相配套的规则与程序不同程度的失效,而新经济结构要素的生长亟待制度创新来促进和保障。为了扭转高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失衡状态,在经济发展目标已被社会发展目标取代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如何与各种新的经济结构要素协调发展;劳动力市场如何消除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闲置并存的局面;这都应包含于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之中。
2.经济政策与就业形势以及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由于中国社会的多元经济并存,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必然对就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使劳动经济问题更趋复杂,如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加强了社会对劳动力流动的关注;和谐社会的推进提升了劳动的自主地位,弱化了劳动对资本的依赖;劳动政策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支持与矫正功能,对政治的维护、监督与批评功能等等,也应是劳动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比如,凭借“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曾经是“全球供应链”中的“世界工厂”。但是,随着经济现代化和工业化最初目标的实现,政府正在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主要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在上升。从今年7月份开始,深圳市把经济特区内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 000元人民币[1]。这样的经济政策将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很大的变化。
(二)从微观层次来看待劳动经济问题
1.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与输出结构的冲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工荒”仍大量存在;熟练工人到处都是,工厂是买方市场的观点现在得到扭转。在广东,各家工厂不得不以两倍或三倍的工资吸引工人。然而,随着工资的增长,工人们却没有以过去的速度从农村涌入城市。
2.劳动力供给数量和劳动力需求数量的矛盾。1978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偏紧已经显现。目前,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经呈现下降的趋势[2]。我国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行将结束,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现实,必然带来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比人口红利期长势必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现实的问题,都是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问题。应该说,劳动经济学的问世就同工业革命引起的欧洲社会急剧转型、劳动经济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也正是对这些劳动经济问题的研究,使各国劳动经济学找到了自己的学科生长点。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渐进式的改革又是我国所独有的,随之而来的各种新劳动经济问题也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很难用西方的理论体系来完全说明。因此,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应该关注这些特殊性。
二、着眼于学科发展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我国当今的社会转型也为劳动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这些机遇除了表现在社会结构转型使劳动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为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课题以外,还表现在为劳动经济学的特色打造与方法整合提出了新要求。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应关注这些新要求。
(一)关于“中国特色”的打造
1.“中国特色”包含着“本土化”的内容。劳动经济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色,欧美各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都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我国劳动经济学自恢复重建以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是围绕“本土化”特色展开的。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着重研究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转轨变型初期劳动经济理论和一些政策;近十年来,重点已经转移到市场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上来。致力于“本土化”,是获取学术独立地位、实现学术社会价值的要求。
2.“中国特色”比“本土化”内涵更丰富。“中国特色”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以的经济学观点为指导,把现代西方经济学观点与我国当前的劳动经济改革实践相结合在学科发展的方向上,把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关注现实与经典理论相结合;在学科发展的内容上,要充分考虑中国劳动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复杂性,把统一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结合起来。提倡“中国特色”有利于克服“本土化”过程的片面性与狭隘性。
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的课程内容,只有坚持以经济学观点为指导,从研究现实的各种劳动经济问题出发,按照各种问题自身形成、发展与解决的逻辑顺序,进行深入地实证性研究,理清其脉络,分析其原因,揭示其规律,探索其解决对策,逐步积累起研究需要的本土性资料,才能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知识体系,才能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真正植根于中国现实的土壤,才有可能生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但是,在突出中国问题研究的同时,要防止片面化倾向,应面向世界,继续有重点地翻译、介绍和评价外国的研究成果,反思国外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增强同国际劳动经济学界对话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的整合
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往往是社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研究方法的整合关键在研究视角的转换。对于社会转型期的劳动经济学,其研究方法正在实现如下两个转变。
1.从封闭的研究视角转向开放的研究视角。开放化是时展的大趋势,这种趋势也反映在学科的研究方法上。从劳动经济学发展的历程看,二战后,美国劳动经济学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跨学科的合作,尤其得益于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与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吸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劳动经济学,同样应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借鉴和移植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促成本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2.从综合的研究视角转向分化研究的视角。重视分化研究也是劳动经济学发展的一大取向,更能反映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其实,日趋复杂的劳动经济现象需要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分析和认识。
此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广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综合运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分化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劳动经济问题的微观研究与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日]内堀敬则.“中国制造”不再是破坏价格的根源[N].参考消息,2008-07-01.
[2]成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刍议[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The Research on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Labor Economics in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DENG Yong-hui, CHEN Shu-jun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