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方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

西方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方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方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

西方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范文第1篇

中西礼貌原则

英国著名学者Leech在比照合作原则的表达方式下,于1983年提出了礼貌准则,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归属会话准则论,主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策略准则:尽量减少表达他人付出代价的准则,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受益。

慷慨准则:尽量减少表达对自己得益的准则,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增大自己付出代价的慷慨。

赞誉准则:尽量减少表达对他人批评的准则,尽量少贬损他人,多赞誉他人。

谦逊准则:尽量缩小表达对自己标榜的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

赞同准则:尽量缩小表达与他人意见的准则,尽量夸大与他人相同之处。

同情准则:尽量缩小表达对他人厌恶的准则,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已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礼貌准则。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顾曰国认为:礼貌准则是那些制约言语行为的礼貌规范,其礼貌原则更靠近社交规约论,于是借鉴Leech的礼貌准则,对中国人的礼貌准则归纳了五条基本准则。

自谦尊人准则:即指谓自己或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要“谦”,对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语主动与对方打招呼。

雅言准则:即使用高雅的语言,禁用“粗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求同准则: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

德言行准则: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自己得到的好处,尽量缩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中西礼貌准则比较

比较中西两种文化礼貌准则,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称呼准则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般说来,其称呼形式有下面几种:1.亲属称呼语。中国文化奉行“长老有序”,讲求“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主张尊老讲辈分。直系亲属按父系和母系都有严格的称呼语,复杂多样的称呼体现了家族性文化。在西方,对亲属的称呼较为模糊和笼统,如对上一辈称呼只有“uncle”、“aunt”,而同辈中只有一个“cousin”。在实际使用中,通常把“uncle”、“aunt”等称谓去掉。2.社交称呼语。中国人常用职务、职称称呼以示尊敬,而西方文化中,Mr.、Mrs.、Ms等尊称几乎可以用于任何场合,在普通场合甚至可以直呼其名以示亲切。3.一般场合称呼语。在中国,“老”字常常挂在嘴上以示对人的尊重。而西方人“谈老色变”,对老年人称呼为senior citizen,而不是old people。遇见陌生人时,女性可用Madam,男性可用Sir来称呼。对同事、朋友等常在姓前加“小”字来称呼以示亲切,在英语中不能生硬地加little,可以直接称呼名字来表达亲切之意。

谦逊准则的差异。“谦逊准则”是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中独具特色的礼貌现象。中国人极为重视“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喜欢贬低自己而抬高对方的身份。“谦恭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别人的表扬要默然否定,不能坦然接受,否则会被别人以为狂妄自大,不够谦虚。而西方人追求交往中的平等,喜欢把自己的情感及优点表露出来,不喜欢过分地谦虚,对于别人的夸奖总是能够欣然接受。

同情准则的差异。中国有“长幼有等”的传统社会规范,老人受到尊敬和爱戴,在公共场合下,年轻人会给予老人诸多的同情和关注。而西方老人与中国老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其内在的心态也不一样,他们崇尚独立,永葆“青春”,不肯依赖和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和同情。

对比这些差异,各准则间也有相对应或相似的内容。汉文化中的贬己尊人准则与西方文化中的谦虚准则和赞扬准则相对应;汉文化中的求同准则近似于西方文化中的赞同准则与同情准则;汉文化中的“德”与西方文化中的策略准则大体一致,“言”与慷慨准则大体一致;汉文化中的称呼准则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相应的内容,体现了汉文化对礼貌的言语形式和道德价值的文化期待。

中西礼貌准则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文化是以五行生克和阴阳消长为基本内容的思维模式,而西方是从公理出发,以亚里士多德严格的演绎为基本模式。这些不同的思维特征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人的思维注重言语的整体性、象征性和暗示性,而西方则重视语言的分析性、逻辑性和形式结构化。

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较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年龄,中国文化尊重长者,认为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西方文化则较看重青年的价值,因为青年充满着青春和活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另一方面是个人主义的理解,中国人在承认个人价值的同时,更侧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及与群体的关系;西方人强调个人,强调个性是至高无上的。

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风俗习惯深深扎根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是经过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势必对语言的表达产生深远的影响。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想象,甚至有着意义相反或矛盾的联想。

中西审美意识的差异。中国人的审美意识集中体现在儒家、道家和禅宗的审美思想上。注重写意和主观表现,讲究浓淡、印象、夸张、暗示。与中国文化审美不同的是,西方人注重美的自在性,讲究光线、比例和结构。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观察方式的不同,同时也会导致语言表达有所差异。

总之,礼貌言语作为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科技交流频繁,文化交流日盛,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礼貌原则上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分析差异所在的根源,得体地运用语言,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西方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范文第2篇

上个世纪初叶,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在《体育颂》中提出了“体育就是和平”的奥林匹克理想,现代奥林匹克的文化内涵演进成“和平、团结、友谊与民主”的现代文化内涵,这是奥林匹克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为现代奥林匹克人道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奥林匹克》中,国际奥委会第一次给“奥林匹克主义’正式的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奥林匹克主义给体育运动制定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目标和方向,为当代奥林匹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奥林匹克社会影响力的增强和逐步成为主流文化,体育与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如人道、和平、健康、环境等问题联系进一步密切,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奥运的“人文”价值已逐步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以人为本”,是“人文奥运”理念的基本内容。和平、自由、平等、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北京人文奥运的文化核心,“人文奥运”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现代奥林匹克的人道主义。

北京2008奥运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了奥运的人文内涵,凸显了人文奥运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体育与教育的完美结合,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奥林匹克文化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促进了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在许多方面有共通和互补之处的。如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目标是高度一致的;而具有儒家色彩的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中所表现出的公正、诚实、仁爱、友善等观念,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注重高水平竞技运动能力的培养、追求肌肉强化,而忽视人体精神与外形的和谐,忽视人体与自然和谐的状况,以及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又是一种完善和补充。中国传统文化将以独具魅力的价值观念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的文化体系。

人文奥运理念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

在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自强不息’等体现了“和谐”文化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将对我国体育文化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整个青少年教育的成果,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形象。中国有4亿多青少年,对青少年进行人文奥运理念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工程,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应将人文奥运理念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开展人文奥运理念和文明礼仪、法制、诚信等教育,帮助青少年系统地学习奥运知识、增强奥运意识、培养奥运精神、提升人文素质,使青少年学生成为人文奥运理念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人文奥运”的内涵中包含着教育的深刻内容,它并不局限于体育比赛,而更是一种学习活动。“人文奥运”秉承奥运精神,将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教育、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联系起来。通过举办2008年奥运会,可以推动全民学习工程,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新理念。

西方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气氛;美学教育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校园为主要环境,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文化。校园文化有着特殊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气氛。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武术进入校园,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浓郁的文化底蕴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武术文化。因此,校园武术文化应纳入校园文化中,享有着特定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为校园武术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校园武术文化的基本内容

校园武术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武术精神和校园精神。在武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授学生关于武术文化方面的知识,例如:武术礼仪、武德教育、爱国主义精神等。当然还需要在技术动作上进行武技的传授,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根据文化角度的划分,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武术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武术文化也可分为校园武术物质文化、校园武术制度文化、校园武术精神文化。校园武术物质文化是指为实现校园武术等教育目标而提供的一切物质资源。武术文化在大学校园中以三种形态体现,即武术技术课、武术协会、武术社团等;校园武术制度文化是学校各项武术运动项目规章制度的综合,是学校培养目标的标准;校园武术精神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办学理念、思想信念、价值倾向、精神产品、道德水平等精神财富。其内容包括武术文化传递爱国主义的精神、武术文化传递自强进取的品德、武术文化传递吃苦耐劳的作风、武术文化传递传统礼仪的精髓。其中武术社团或武术协会在大学校园中逐渐盛行。以这种类型的武术社团为载体的校园文化被我们定为校园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中国文化心理结构为指导,以攻防格斗的个人动作为核心的人体文化。武术文化是以武术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形成了众多拳种流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极具中国传统哲学坚实思想基础的和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武术文化体系。而校园武术文化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校园环境为主要环境,以育人为主要目的,同时在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完整系统。因此,校园武术文化是以武术物质文化为基础,武术制度文化为表现,以武术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生活,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高校师生的文化修养和整体精神风貌。

二、校园武术文化的特征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其影响远远超出许多西方竞技体育,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并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并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传承性与时代性,独特性与融合性,修身养性与观赏娱乐性,内容选择的多样性与动态性,群众性与竞争性。因此,校园武术文化是一种包括武术文化特征,并与校园文化有着共同特征的文化,具体表现如下:

1.校园武术文化继承儒家、道家传统美德思想

武术文化的“仁”“礼”特性及道德规范;儒家的”仁“学是中国武术伦理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武术的武德和武术攻防动作的搏击上,如《峨眉枪法》中说:“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就是强调武术中“仁”的重要性,再者,少林密典《罗法行动短打》中讲到点穴法的创造,主要目的不是伤人,而是以”仁“”礼“出发点教化人。

校园武术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影响;武术文化在《周易》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重视“健身”“养心”“修德”;而练习武术者的最高追求是通过武术套路中内外兼修的方法达到融心、性、身于一体和谐境界。

校园武术文化具有“天人合一”“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人文精神,如各种象形取意的拳种和拳式都受到“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各种民间拳法,与宗教、民俗文化和民族、地域风俗特色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校园武术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2.校园武术文化包含武术文化有的“武技”“武德”“武术美学”的教育

武术技艺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更能磨炼人的意志;”三九“和”三伏“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习练武术,由于全身剧烈活动后呼吸加深,消化能力随之增强,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可以增加身体对寒冷和耐热的适应能力,因而会改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当然运动水平也会随之上升。

武术文化中最重要的“武德”包括武术礼仪和爱国主义的道德教育,它不仅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能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所谓“武德”为“尚武崇德,习武”,习武的目的在于强身、强心、修德,逢善不欺、遇恶不怕。在武术动作“武德”具体表现在抱拳礼,抱拳礼的左手表示五湖,右手表示四海,两手相扣表示学习武术者五湖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左手拇指弯曲意在学习武术者要谦虚,不要称老大;两手抱拳胸前手心向外前推的意思是习武者的友谊永记心间等等。

习练武术时要求注重“形神兼备”就能表现武术对美感的要求之高。中国武术要求的“形神兼备”如同舞蹈一般,它是要求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神”相互融通、相互依存才能得以体现,演绎出一段完美的舞蹈,大家对美的追求总是有着共同点,“武术”对“形”“神”的追求如同“舞蹈”中最重要的对美感的追求。

3.校园武术文化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侠义精神和和平主义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中国传统武术伦理道德的种种特征,如学习武术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敢于拼搏、勇于进取的爱国主义精神奠定了中国武术之魂。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英雄豪杰以自己的生命保卫着自己祖国的完整。如武术名师霍元甲先生,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抛开自己的所有,为保护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奉献自己的满腔热血。这些先进的事迹不仅可以唤醒和激发习武者的爱国热情,还可以增强习武者的民族自豪感。

习武者最重视个人修养中的“侠义精神”是指“见义勇为、舍己助人,重友轻利、两肋插刀,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谨慎谦卑、与世无争。”侠义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美德不仅体现在武打电视电影中,更体现在一些关于描述武术习武者的书籍中。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主义思想是当今社会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源泉。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武术文化“和平”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将中华武术的实践活动和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使中华武术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春国.“武术文化的民族精神价值阐释”[J].搏击:武术科学,2007(9):20

[2]王邦虎.“校园文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01.

[3]王大燕.“试论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6):11.

[4]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05.

[5]秦道宽.“中国道德哲学论衡”[M].团结出版社,2008-11.

[6]王广.“中国功夫”[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11.

[7]华博.“中国世界武术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9.

[8]钟海明.“中华武道概论”[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10.

[9]李晓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武术文化教育”[G].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10]林志刚.“儒家‘仁礼’思想对武术的影响及其现实价值”[G].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导刊,2006.

西方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范文第4篇

听力是四个语言基本技能之一,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英语听力不仅是学好外语的基础,更能帮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扩大视野.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要努力达到八级听力目标明确提出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听力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在听力方面常常觉得困难。为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笔者从研究学生的听力教学的现状人手,就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水平,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探讨改进听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师方面

教师对听力教学的重视不够。许多教师认为新课标教材中的听力练习的题型不符合高考听力题型或认为这些听力材料语速快,难度大,太费时,不适合学生使用,因而忽视这一部分内容。一些教师即便使用了这些材料,也往往采用一成不变的三步曲: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师生核对答案,或听后只是对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忽视了听力技能、策略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1.2 学生方面

1.2.1 畏惧心理

有些学生由于听力不好,对听力存在恐惧畏难心理,越是紧张,越是听不出材料内容。

1.2.2 语音学习基础不牢

这主要体现在语言辨别能力低,语言连贯性能力弱等几个方面。学生对英语的发音甚至连国际音标都读不准,因而很难辨音。在英语朗读中存在许多重读、连续、爆破、摩擦等语音变化,若不懂这些规律,可能导致听者理解上的障碍。

1.2.3 缺乏听力技能

学生不能根据听力材料确定中心思想,理解人物关系,推断作者意图,找出因果关系,从而得出结论,他们往往只注意根据出现的单词和句型孤立地判断其意,而不善于根据上下文及语法结构来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测,因而顾此失彼。

1.2.4 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

2.新课标英语听力教学方法和策略

2.1 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树立学生上好听力课的信心

教师要充分利用兴趣教学,选择轻松易懂的的口语能力材料或优美的英语歌曲,在课堂上或课后播放,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消除恐惧畏难心理,树立上好听力课的信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还应坚持用课堂英语组织教学和讲解语言材料,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应借助图片及各种视听工具进行教学,以便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稳定情绪,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重视语音、语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灵敏听觉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尤其是单词的重读音节、非重读音节、连读、弱读、同化、失去爆破等语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去模仿听力磁带,辨别单词在朗读的语流中发音与其所注音标的差异,这有助于学生接受快速、微弱、含混的音流并提炼准确信息。

2.3 重视听力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听力能力

教师应耐心指导,给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首先, 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是提高听力的重要保证。学生在进行听力练习时,经常听到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针对这一现象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有意识的记忆,强迫自己对听力材料进行记忆.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以有效的方式迅速记录所听信息的能力。例如,使用一些简单字母,符号来代替心目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使用阿拉伯数字记录数目等.其次,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要掌握要点记忆、联想记忆、概略记忆等方法,不断提高记忆质量。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听力材料的能力。学生在听录音时,应能从对话的信息中,准确判断人物的身份和关系,及主要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通过训练,学生还要能迅速了解听力材料中说话人的意图、观点、态度.

2.4 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英语听力的训练决不是单一的,它必须与说读写的训练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且始终体现于日常教学活动中.

2.4.1 听与说的结合

听力水平的提高仅仅通过录音材料是不够的。听完材料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介绍听力材料的基本内容,或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都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学生为了完成相互交流的任务必须认真地去听,从而有效地提高听说能力。另外,课堂上,教师用英语授课,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生活中,多用英语对话,也能提高听力能力。

2.4.2 听与读的结合

在听力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积累多方面的背景知识,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社交礼仪、文化习俗等,进而更准确地理解所听内容。

2.4.3 听与写的结合

西方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言文化;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它制约着语言形式,他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正是由于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的能力,实施语言和文化的融合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合作学习式的语言文化教学遵循的原则

在探讨如何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式的语言文化文化教学之前,首先要确定其遵循的原则。

(一)同步原则

目的语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同步并进的,习得语言的同时习得文化。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义等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时,应努力发掘语言形式内的文化涵义,同时介绍其文化背景,结合文化知识讲授语言的交际法则,促使学生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成进行有效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循序渐进原则

目的语文化教学不能独立于语言教学之外,讲授的重点、程度、分量,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

(三)文化和语言平等原则

文化教学首先必须树立文化和语言平等观。各民族文化皆具合理性。由于近代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青年学生容易羡慕西方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不知不觉中滋生一种崇洋心理,看不起自己民族的文化,甚至极力模仿西方文化,其结果既不为目的语文化所接受,又失去了同母语文化的认同感,成了没有文化归属感的文化流浪汉。同时,也有少数人盲目陶醉于祖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排斥华夏文化以外的任何其他文化,唯我独尊,其结果是自我封闭,拒绝合作,这两种态度均不可取。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决不能认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语言更美,应该理智地对待不同的文化差异,树立文化语言平等观。

二、合作学习与语言文化教学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富有创意和实践的教学方法。心理学认为学习是满足主体内部需要的过程。青少年需要团体的归属感和影响力,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和归属感的舞台;动机理论认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主要通过自身内在的动机以及同伴的激励来达成学习目标。认知论认为学生相互作用本身可提高成绩。以上的这三种理论共同构成了合作学习方法的理论基础。

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语言和文化信息进行储存和加工,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难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合作性学习手段,小组成员通过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浓度和密度之唯一出路。同时,在小组讨论中,每个人的认识角度和观点有所不同,形成了Prabhu所说的“观点沟”,通过贡献和分享这些认识角度和观点,可以使学习者对事物形成更为丰富、深刻全面的理解。

在实施合作式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任务。即小组成员中的每个人要明确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任务。通俗地说,是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任务。每个人所承担的任务都是共同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小组成员要积极地互相支持、配合,特别是要有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要帮助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要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支持、配合、沟通与互动机制。这种机制是合作与相互促进的保证,是小组成员之间在各自承担学习任务基础上通过交流与互动,达成每个人整体发展的保证。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和知识的导航者;同时教师要对小组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是真正的主人,主动制订计划、完成任务,积极探究文化差异,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在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实施语言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有文化差异的典型现实生活情景。同时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向学生充分展示现实生活情景,设计开放性合作任务,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展示文化。例如在学完《The Widow》这篇文章之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西方的婚礼仪式,笔者给学生视频播放了走遍美国第19集《I do》,并对其中有关西方婚礼准备和举行仪式的内容进行了详尽地讲解。同时,笔者把全班划分成三个小组,请他们参照走遍美国第19集《I do》,在下一次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绎西方婚礼。在课前他们积极准备,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角色分配,挑选漂亮的女同学扮演新娘,英俊的男同学扮演新郎,还有两位同学充当了男女傧相,有同学扮演了牧师等等。从背台词,道具到化妆,每个小组成员都兴奋地为即将到来的表演做准备,生怕落后于其他小组。因为准备充分,每个小组都成功地演绎了西方的婚礼仪式。每个小组都不是完全模仿《I do》中的内容,有的小组增加了新娘挽着父亲的手臂走过红地毯,把新娘交给新郎,有的小组添加了新娘、新郎互相交换戒指,新郎、新娘共同点燃蜡烛等等场景。他们的表演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完全溶入合作学习小组这个整体。这样的英语课令他们兴奋并且难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笔者对学生实施了整整一学期(为期15周)的合作学习式的语言文化教学后,在学期结束的最后一次课,请学生做了开放式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题目为“你是否赞同合作学习式的语言文化教学”。参加本次调查的学生共147名,最后确认的有效问卷为147份。有134人非常赞同这种合作学习式的语言文化教学。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他们对英语语言学习及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英语口语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和提高。在134人中有65人谈到和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了教师师布置的新任务时,他们从中获得了满足感;有71人谈到课下观看英美影片时,开始留意影片中所反映出的英美文化,并能与母语文化进行对比。提高了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有13人表示同意这种合作学习式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方法,对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但是由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的某些学习任务时感到有些吃力。

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来分析,共有134人同意这种语言文化教学方法,并且都提出了对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笔者也注意到这种合作学习式的语言文化教学还需不断完善。例如在确定学习任务时,不宜过难,这样可以确保每位同学参与到其中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不可割裂的,脱离文化去学习语言,学到的语言仅仅就是一个空壳。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28-38.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140-144.

[3]马广勤.合作学习中的文化教学[J].黑河学刊,2009,(2):99-101.

[4]秦晓晴.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