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般性的货币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7年2月,?R丰银行宣布北美住房贷款按揭贷款业务遭受巨额亏损,减记108亿美元资产,次贷危机由此拉开全球性的序幕;2007年4月,新世纪金融公司大幅度裁员,并因严重财务问题并申请破产保护,华尔街整体陷入流动性危机;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剧烈波动,银行贷款业务遭受重创,投资基金被迫关闭,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席卷美国、北美、欧盟乃至多个金融市场。
深究原因,截至2007年前两年的时间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通过货币政策连续17次提息。联邦基金利率从最初的1%上升至5.25%,利率的上升增加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自2005年6月开始,美国的住房市场开始大幅度降温,房地产市场开始萧条,住房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萧条,购房者难以将住房出售或抵押;另一方面由于联邦基金利率的上升,增加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受此影响,次级抵押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由此开始,并愈演愈烈。
2007年的全球性的次贷危机体现了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风险承担的影响。2015年,我国中央银行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连续五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2016年2月29日再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那么,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因此,本文主要在风险承担渠道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货币政策内涵及当前运行机制的挖掘,从货币幻觉效应,收益粘性效应,投资惯性效应和央行沟通效应四个方面探讨并阐述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的影响。
二、货币政策内涵及运行机制
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政策等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继而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影响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与居民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最终目标。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涉及一般性货币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与补充性货币政策。 传统的一般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传统工具来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节,从而影响总需求。一般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预缴进口保证金、优惠利率等,主要是对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限制、调节和影响;补充性货币政策主要是中央银行在自身地位及声望的基础之上,使用较为灵活的手段对金融机构发出指导意见或劝告,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补充性政策。补充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
根据货币政策制定的效果与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货币政策可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等一系列增加货币供给措施的运行机制,从而刺激投资、净出口及居民需求,最终达到刺激总需求的政策目标 ;同时,在经济繁荣时,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等一系列减少货币供给措施的运行机制,从而缩减投资、净出口及居民需求,最终达到缩减总需求的政策目标。
2011年以来,中央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2015年连续五次降息,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由最初的2.75%降至现今的1.5%,一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由5.6%降至4.35%,五年以上的贷款基准利率由6.15%降至4.90%;2015年连续五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2016年2月29日再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20%下调至16.5%。中央银行在2015年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并在2016年2月29日再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全球性次贷金融危机影响下,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等一系列增加货币供给措施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刺激投资、净出口及居民需求的目的,最终以便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目标。由此可见,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三、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银行在经营业务的同时也承担与管理风险,往往业务风险与利润呈正向关系。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及盈利性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基本要求,而银行的本质是协调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承担和管理风险是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及多元化经营的动力来源。传统的风险承担渠道理论的前提是风险中性,风险承担渠道主要包括信贷渠道、利率渠道、汇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利率渠道是指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银行的存贷款规模及企业融资成本受到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最终受到影响;信贷渠道是指货币政策影响银行贷款规模和利率水平,带来成本的变化和社会投资量,进而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资产价格渠道是指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股票市场价格,企业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来扩大社会投资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股票价格的上升,进而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汇率渠道利率是指货币政策会带来汇率的变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带来货币的贬值和利率的下调,汇率的下降带来企业出口收入的增加、居民进口消费的减少。
目前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理论主要从风险维度来考虑货币政策带给企业进出口、居民消费和社会投资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与我国银行风险承担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其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货币幻觉效应
货币政策带来货币幻觉效应,从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较宽松的货币供给量,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增大,这使得人们产生货币幻觉。一方面,市场上过多的流动资金也使得银行获得更多的资金,造成了暂时性经济繁荣假象,提高银行资产负债质量。银行获得了更大的资本充足率,降低了贷款损失拨备率。经济繁荣假象下,银行将自身资金投向风险较大的项目,从而提高了自身的风险承担水平;另一方面,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经济繁荣假象,企业融资成本降低,资产价格上升,负债成本降低,企业现金流增加,资产负债情况改善,提高企业的贷款意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二)收益粘性效应
资本资产定价模式中,资产预期回报率为风险报酬率与无风险市场利率两者之和。银行的收益一般具有较强的粘性,为了保持原有的、固定的预期回报率,迫于同业之间的竞争或业绩压力,银行等金融机构会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扩大风险资产的规模,提高风险资产的占比。稳健略宽松政策下收益粘性效应使得金融机构涉足更多高风险业务,宽松政策实施越长,银行持有的高风险资产规模越大,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
(三)投资惯性效应
从投资惯性出发,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信贷利率下调,银行的风险偏好上升,门槛降低,信贷规模增加,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利好,企业融资约束减弱,融资成本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上升;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存贷款利率,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发生变化。基于利好的经济形势及预期,企业加大投资进而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越好,银行对于资产负债情况好的企业的风险偏好越强,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承担水平越大。
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充足的流动资金,经济繁荣的假象,企业及社会居民对经济未来的预期越好。在经济形势的判断及乐观的预期,银行、企业及社会居民都进行大胆的支出及投资。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及同业竞争的压力,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降低自身的信贷标准,或在定价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将资金投向一些高风险的项目。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暂时性的经济繁荣假象,基于投资惯性,提高风险偏好程度,进行大量投资,进而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四)央行沟通效应
中央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最终贷款人,具有统一控制、统一管理与统一货币的权力。中央银行在保障存款人资金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并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作为发行的银行,央行的主要职能是发行货币及统一货币;作为政府的银行,央行主要国家国库及财政,执行金融政策;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充当最终贷款人,并负责收缴与存放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作为管理金融活动的银行,央行主要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实施统一领导及管理。
央行主要通过补充性货币政策利用自身声望及地位,对金融机构进行道义劝告或窗口指导来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对金融机构及金融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不仅通过调高法定准备金率、调高再贴现率以及在公开市场上售出国债等一般性宽松货币政策,还会采取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等补充性货币政策来制止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避免经济的过分繁荣与波动。基于央行沟通效应,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抑制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四、结语
2014年12月27日,央行的《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387号文”)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当前,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明显,潜在通缩风险不断积累,另一方面信贷仍然是稳增长的核心手段,也是稳定市场预期的主要模式。因此,着眼于信贷政策的适度放松,是“387号文”的作用之一。
新规具有控制通缩预期的符号作用
非存款类机构同业存款纳入到存款口径中,能够增加贷存比分母,使得当前贷存比较高的部分银行的可贷资金明显增多。当然该增量更多是名义概念且具有不确定性,但却相当于在原有监管框架下给出了新的信贷增长空间。在已有的结构性、预调微调政策作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也给出促进贷款增长和遏制融资成本的另一渠道。当然在实体经济并未回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基于风险和收益考虑也难以大规模增加放贷,某种意义上说,“387号文”更多地体现为央行货币政策的“符号作用”,旨在缓解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从而有效控制通缩预期。
需要看到的是,“387号文”也体现出央行“稳健”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2014年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尤其是11月降息以来,表面上看对股市的刺激作用远大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短期内的主流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似乎有限,窗口指导、合意贷款规模与贷存比调整等信贷政策又成为货币当局采用的重点,这或许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政策难以大规模宽松。
实际上,此前市场曾普遍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将同步下调,此次“387号文”把同业存款暂免缴准,意味着降准等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再度延后。考虑到通缩风险的挑战不断加大,且我国的准备金率仍然较高,随着环境与条件的变化,2015年动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仍较大。
新规为利率市场化奠定基础
有人担心由于一般性存款需按20%的存准率缴纳准备金,且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仅为1.62%,“387号文”规定同业存款暂不缴准,容易促使银行把一般性存款转换成同业存款以降低负债成本,由此提供了监管套利空间。某种意义上看,“387号文”体现了货币政策的调整更灵活,虽然非银同业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为零,但是一旦银行出现大规模的资产腾挪和规避行为,央行很可能会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具有一定的试探色彩。就此来看,央行是将非银同业存款作为流动性调节工具的尝试。同时,银行的同业资产配置也存在一定的期限错配风险,因此大规模监管套利并不一定出现。
值得关注的是,“387号文”提出银行表内同业存款利率由市场化途径决定,实际上是为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在一般性存款利率仍由基准利率决定,“387号文”实际上加剧了不同银行的分化选择,鼓励银行在利率“双轨制”下探索表内业务创新,在监管可控范围内开展有效竞争。同时,这也体现了对于银行同业业务的重新认识。近年来,监管层对同业业务的监管日益严格,而商业银行在市场化的盈利性驱使下也不断进行创新规避,形成了恶性循环。出台“387号文”,是前期监管的延续和优化,意味着可以在现有框架内正面鼓励同业创新业务,因为创新是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的必然规律和合理选择。
银行同业业务之所以被各方所担忧,也因为其运作过程不规范,更像是一个个“黑箱”,因此引导同业业务朝着简单、透明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监管者与商业银行共同努力。监管部门正在着力促进银行将同业产品运作纳入正规渠道,通过加强信息公开、程序公开等方式,使银行更重视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与满足知情权。这样通过风险披露和倒逼完善定价机制,能够缩小制度套利空间,逐步弱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推动的套利行为,使包括同业在内的影子银行走向“阳光之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从银行自身来看,增加同业的公开透明度,也是主动促使业务创新走向规范的有效措施,通过给自己戴上创新的“紧箍咒”,使同业业务发展能够更有利于整个金融生态的完善,避免因为追求短期利润而毁掉同业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
货币政策需提高透明度和效率
此次“387号文”公布的调整范围中,多出了“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这个新名词。市场人士认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中将同业存款分为结算性同业存款和非结算性同业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就是与结算性同业存款对应的,并不是以同业融资为目的,而是满足日常的结算、备付等需求。也有人认为,可以与《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通知》(178号文)中的“同业银行结算账户”衔接,即排除所有投融资类“同业银行结算账户”资金,以及排除所有线上同业拆借或线下不开立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的同业存放资金。
[论文摘要] 近期,央行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连续多次调整,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对经济 的调整作用将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央 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融危机;非常规货币政策;央行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2-0021-05
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危机,危机的规模和持久对各国成熟的宏观管理框架提出了挑战。各国对于危机的应对均是即时而清晰的,但不同于往日的危机,这些常规措施均告失效。危机首先出在创新不断、监管不力的金融市场领域,这使得危机的传染性相当之高。各国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来挽救自身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在经济繁荣期增加的刚性财政支出,加上新增的复苏刺激资金,又使得财政资源濒于枯竭,在此情况下,各国的中央银行似乎成了最后的“救世主”。但资产狂潮的消退又使得各银行充实资本金,完成去杠杆化成为首要任务,这必然会引起实质上的金融紧缩,破坏了许多国家货币政策传导的正常渠道,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基础货币数量和通胀之间的直接关系也发生变化,这使得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利率工具)近乎失效。其挽救经济的主要工具,就是非常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OE)及其欧洲的银行版“长期再融资工具”(LTRO),在为金融市场注入大量资金的同时,也造成了通胀的系统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旧有的通胀管理目标,这对于央行政策独立性构成了一定挑战。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概述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定义
中央银行处于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是信用制度的枢纽,作为政府的银行、金融监管的银行,体现了其国家机关的性质,担负着调控宏观经济、管理其他金融经营活动、维护金融稳定的诸多职能,但其最核心的职能是稳定币值、管理通货。所谓中央银行独立性,一般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制定与实施货币职能时的自主性独立性,即不受政府其他部门的影响、指挥或控制。
中央银行要求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首要原因就是因为其与政府在宏观治理方面存在目标差异。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比较多元,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对于这四大目标的权衡上,政府基于政治因素考虑,往往重在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充分就业。这使得政府在现实中更倾向于采取扩张政策,但货币经济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过度的货币扩张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中央银行的宏观目标则首先是遵循货币经济自身运行规律,采取各政策工具以保持本国货币稳定。当中央银行的宏观政策目标和政府发生冲突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就会受到冲击。由此可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关键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追随政府的宏观政策,服务于政府的短期目标,还是与政府其他部门进行合作,共同保证宏观稳定,或是独立制定或是以立法形式固定政策目标(如德国央行,就以立法形式确定其反通胀目标)。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表现,在北京举行的中央银行国际研讨会上,有如下表述:“必须独享货币发行权:发行货币根据经济的客观需要而不受财政透支的干扰;能独立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无须向财政部报告自己的工作;重大决策不是由某一部门或个人决策,而由中央银行理事会决定;享有充分的权力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拥有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支配权而不依赖财政拨款”。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两个方面
货币政策独立性是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核心,其他方面包括组织人事上的独立性和财政上的独立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出台,必然要涉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和以及具体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据此,费雪(Stanley Fischer)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分为目标独立性和手段独立性两个方面。目标独立性指中央银行可自主地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经济目标中选择货币政策目标,手段独立性指政策目标选定后,中央银行可自主确定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方式。
1.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是中央银行在遵循货币经济自身运行规律基础上,通过实施具体货币政策操作,以一定传导机制影响到实体经济,所要达到的宏观政策目标。各国央行的最终政策目标不同,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即是指其拥有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权力,不必在制定政策时追随政府的财政政策目标。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独立性较高的国家都会规定各自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通货稳定或者物价稳定。现在各主要央行一般实行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即使通货膨胀率稳定在既定目标上下,同时使资源利用率维持在可持续水平。
2.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以调整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针对所有市场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如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和针对个别市场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等),以及直接的信用控制(如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等,和间接信用控制。如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手段的独立性,即是指其拥有自主动用具体货币政策手段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权力。具体到现实中,就是看中央银行在实际的货币操作中,是自主地选择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还是需要得到政府方面的认可或批准。如果其拥有自,那么,就拥有货币政策手段独立性。
一般来说,与其他宏观政策不同,货币政策的实施及效果都依赖于市场机制,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短期的相机决策虽然可以在不影响通胀带来暂时的经济扩张,但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必须保证通货稳定以及通胀预期稳定,这样才能为宏观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所以,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相对小一点会更好,这样其政策选择必须服务确定的目标,央行也难以推卸责任。但是货币政策工具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这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货币政策手段的独立性必须够大,以免非专业的建议干扰了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在危机中的表现
美欧日等西方主要经济体均是危机中的主要角色。其货币政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危机的治理和经济的复苏,可以做为主要分析对象进行简单分析。
(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危机治理
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ed)负责履行,这个系统是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1913年成立的。美联储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等组成。根据美联储章程,其政策目的是帮助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创造环境。促进高就业率、稳定物价、国民经济增长和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高通胀的压力,美联储的实际目标主要是抗击通胀,而在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更多的与政府合作,关注就业与金融市场稳定。
美联储号称世界上独立性最强的中央银行之一,其人事独立性、财政独立性、以及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的独立性均首屈一指。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直接对美国国会负责,除了在个别时期,美国总统得到国会授权后。能够对联储做出指令,除此之外,联储自主进行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执行,任何部门对无权对其介入或干涉。其成员的任期跨越多届总统及国会任期,人事上的独立性有保障。财政独立是由其巨大的盈利保证的。主要归功于其对政府公债的所有权。但1979年的《联邦储备法修正案》,禁止联储直接从一级市场购入财政证券。包括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只能间接地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财政债券。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可以根据自身目标和经济调节需要,自主决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里证券买卖的种类、数量和价格,以此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对政策结果进行负责。
需要说明的是,美联储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其职能被限定在政府既定的经济目标和政策的基本框架内。前任主席马丁倾向于将联邦储备系统描述成为“在政府范围内保持独立,而非脱离政府的机构”。尤其在危机之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更向政府目标靠拢,具有明显的货币一财政政策特征。
在危机发生初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是常规的利率工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先将联邦基金基准利率(贴现率)降低0.5%,随后,美联储连续降息10次,将利息降至0-0.25%的利率水平,并将一直维持,直至就业市场实质改善。但金融危机导致旧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失效,美联储的快速大幅降息没有阻止危机扩散加深。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效果,美联储只能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种:(1)向存款机构的准备金付息。(2)公开利率目标等通货膨胀预期管理。(3)资产负债表操作。即进行资产购买和转换,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或调整结构,向金融市场直接注入流动性。
对于稳定市场作用最大的就是其资产负债表操作。这主要是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2009年起至今。美国已经进行了4轮QE和一轮扭转操作,成功的稳定了金融市场,也阻止了实体经济进一步下滑,但同时也极大地扩张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使得其规模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的大关。QE3和QE4已经成为“开放式”量化宽松。未设定总规模和具体截止期,只是承诺购买MBS资产以及长期国债,直到劳动力市场明显好转为止。这种以设定硬性经济目标取代以前规定QE截止日期的做法,是根据芝加哥联储主席Evans最初提议而得名的“Evans规则”。即失业率跌落6.5%,通胀预期突破2.5%。
但这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也有不少弊端。其一是本轮危机的源头就在于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导致的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泡沫,本应通过收缩过程来矫正,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金融失衡状态将得以延续。在4轮OE之后,美国的失业率依然在7%到8%的高位,但债务总额已突破16万亿,股市等风险市场也回到5年来的高位,看上去量化宽松的政策效果主要表现在风险资产之上,实质上只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而没有带来经济的真正复苏。二是造成退出风险,长期的零利率政策可能造成经济结构的永久性变化,这使得今后的货币政策空间极大压缩。三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广泛行使的“最后贷款人”职能,虽然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环境,但可能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增强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TBTF)的信条,长期来看,不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危机治理
1998年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具有超然地位的中央银行,它不仅独立于各成员国政府,而且也不受欧盟理事会的制约,这一独立性受《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条约》)保证。《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最终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这必须首先保证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决策过程不受任何干扰。其货币决策体系具有相当高的独立性。
相比较美联储的多重目标,欧央行的政策目标较明确,以维护物价稳定为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兼顾经济发展。看似目标独立性小于美联储,但欧央行的目标已被明确规定,中央银行必须全力以赴达到目标,难以推卸责任。不过在金融危机压力下,欧洲央行的政策重点已发生转移,稳定金融市场逐渐取代币值稳定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
为了防止危机蔓延,重塑市场信心,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六方面:第一,扩大抵押担保资产的范围。接受评级较低的债和资产做为融资抵押品,降低了金融系统再融资的成本。第二,降息。欧央行自金融危机以来,持续降息,现已降至0.75%的历史低位。第三,购买证券操作。2009年6月起,ECB推出了两期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Covered Bond Purchase Programme。CBPP)。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购买得到资产池担保的债券,并持有至到期。2010年5月,ECB启动了证券市场购买计划(Securities Market Programme,SMP),购买重债国债券,以修复债券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功能,缓解重债国流动性短缺的困境。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债券市场的压力,欧洲央行在2012年9月推出了新项目“直接货币操作”(OMT),已经承诺会应符合要求的成员国请求购买求助国家的债券,但迄今并未有成员国提出申请。第四,以超低息贷款的形式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2011年12月。欧洲央行推出两轮总值1万亿欧元的3年期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ong—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LTRO)。此举有效地充实了银行系统的资本金,缓解了对银行流动性的担忧。第五,联手各国央行,进行货币互换,向欧洲银行体系提供外汇流动性,以缓解因资金流向美国等相对安全的地区而造成的外汇流动性短缺。第六。通过欧洲央行自有的TARGET-2系统,为重债国提供流动性。大量资金从德国央行等流向重债国央行,以弥补私人资本外逃所带来的资金缺口。
这些措施打破了欧洲央行之前恪守的以欧元币值稳定为目标、保持欧洲央行独立性的传统。尤其是3年期LTRO,极大地延长了还款期限,同时其抵押品要求为区内成员国国债资产,银行以此向欧洲央行申请贷款。虽然没有直接购买成员国国债,但实质上是欧洲央行为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实施的银行版量化宽松。相比较美联储而言,受其单一政策目标约束,欧洲央行的独立性更强。也更注重对冲操作,但同样陷入了政治利益绑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困境。
(三)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危机治理
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成立于明治时代,总部设在东京。日本银行的独立性相对较小,开始在大藏省的国家统制下。之后有所改进,《日本银行法》修订版于1997年面世,并于1998年4月施行。新法规定,日本银行的职责包括:(1)保持物价稳定,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保证结算系统顺利、平衡运行,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在提高政策独立性的同时,日本银行应具备“公开独立性”。即要做到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公开政策制定细节等,以此保持货币政策制定的透明度,提高政策的公信力和执行效率。
尽管新的《日本银行法》极大提高了日本银行在的货币政策独立性,但改革并不彻底,政府对日本银行仍有实质的影响力。从立法上日本银行依然隶属于大藏省(财政部),接受大藏省的领导和监管。由此,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易受政府财政政策影响。比如新日本银行法规定日本银行应以市场利率认购政府债券,日本央行仍实质负担为政府赤字融资的任务。货币政策屈服于政府当局对经济增长的一味追求,对对汇率稳定的执着,丧失了独立性。
日本的危机来临较早,早在90年代初期就因泡沫破灭陷入经济停滞,为了对抗长期存在的通货紧缩提振不景气的经济。日本银行使用了低至0.1%的“零利率”政策,同时在2001年率先引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此。政策工具目标由银行间的无担保隔夜利率转向央行所有的金融机构的经常账户余额(Current Ac-count Balances,CAB),并将这一数字在5年内从6万亿日元增至35万亿日元。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日本银行加大了资产购买力度,最近,在新上台的安倍晋三的压力下,日本央行通过了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以提高通胀率,将目标提高到2%,并且引入开放式资产购买措施,从2014年1月起,将每月购买2万亿日元的长期国债,以及10万亿日元的商业票据。这也引发了大家关于日本挑起新“货币战”的话题。但在结构化改革难以推进的前提下,单纯希望通过零利率和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很难实质上促进经济发展。
三、危机治理与央行独立性
从前文分析来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从来就不能独立于政府之外,做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中央银行必须要兼顾其他宏观目标,低通胀只是目标之一,危机期间尤其如此。单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央行。如欧洲央行,在应对危机时明显犹豫不决、政策乏力。
在本次金融危机前,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普遍采取央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管理通胀预期,以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运行。在很大程度上,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一致。大家对于中央银行的工作的普遍认知即是。有一项政策目标即通胀率,有一种工具即利率政策,利用利率工具控制通胀目标就是货币政策。
然而。在金融危机中,中央银行政策制定面临了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目标的权衡问题,取得价格稳定的同时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单纯的利率工具和通胀目标制在经济高度虚拟化的发达国家是远远不够的。本轮危机的主要原因也不是错误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全球宏观经济失衡引发的实际利率走低和资产价格膨胀、金融过度创新导致的规制和监管缺位以及由此导致的金融系统过高的杠杆率、“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导致的风险系统性低估和信贷扩张。
关键词:货币政策;居民消费物价指数;GDP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4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87-03
一、货币政策一般理论回顾
可供货币政策当局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3大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以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以某些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只影响某些特殊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控制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两类。前者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管理、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后者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大体包括: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指导性信贷计划和信贷政策等。随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的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户”的间接传导体系。但在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的存在的诸种障碍却影响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货币政策一般情况是和财政政策共同使用,它们的共同目标是达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和反经济周期调节的特征,其中,时滞性包括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而反经济周期调节指的是货币政策的“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当经济过热时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准备金率等,反之则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与信贷等。
二、从指标看2008-2011年我国经济的基本面
1.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CPI指数是用来反映一个经济体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虽然CPI在反映通胀水平上有一定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并不影响我们观察近年来我国通胀水平的大体走势。
■图1 我国2008年至今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走势
分析图1不难发现我国近年来通胀水平变化程度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2008年上半年还是处在一个较高通胀水平上,到了2008年末至2009年上半年却又达到一个负的通胀水平,即通货紧缩,进入2010年明显可以看到通胀水平在不断的攀升,截止2011年4月份我国CPI指数达到153。一般说来CPI大于5%就是处在一个严重通货膨胀的水平。
2.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
GDP增长率反映的是总体经济发展速度的指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虽然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是依然能够保持很高的增速。
■
图2 200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
主要依据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简单的概括如下:2008年前3个季度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同时也面临着高的通胀水平,从第四季度开始至2009年前两个季度经济增速有所下滑,没有面临通胀甚至产生紧缩的压力,2009年后两个季度至今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基本维持了10%左右的增速,但是也必须看到通胀压力也在不断的攀升。所以,自然而然的把2008年至今的经济基本面分为3个阶段:前期面临的是快增长高通胀,中期面临的是增长下滑同时伴随通货紧缩,后期至今增速回升同时通胀压力不断加大。所以,根据货币政策的“逆经济风向行事”规则,前期应当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中期应当是宽松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期应当是适度从紧到从紧的货币政策。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今年来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一个高的增长速度,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面临着种种困难,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高通胀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包括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福利水平的差距,所以笔者认为至少最近10-20年里,我国的主要任务还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只有努力“把蛋糕做大”,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据此笔者认为总体上的货币或者财政政策都应当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
三、2008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一)2008年的货币政策——前紧后松,适时而变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8年1月25日至2008年6月25日连续5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幅度为0.5个百分点。然而,2008年9月25日央行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同时决定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2008年10月15日起又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再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5日起又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2008年12月25日起,继续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以看到,2008年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断上调然后又下调的过程,从1月份至6月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不断上调到9月份至年末的不断下调,同时9月份开始还伴随着存贷利率水平的不断下调。另外,央行在2008年总共公开市场业务交易98次,同样的是前期多发行央票而后期多回购央票。
不难看出,我国2008年的货币政策经历了前期收紧到后期宽松的过程,这与2008年一开始防止物价水平增长过快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无关系。然而,我们从GDP增长率的走势图可以看到,2008年后期的政策转向效果并不是很好,虽然降低了通胀的水平,但是明显的使本来高速平稳的经济增速变慢。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针对形势变化,我国宏观政策相应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到“灵活审慎”,货币政策也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一是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二是于9月和10月连续三次下调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三是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五是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货币信贷平稳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业稳健运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灾区、“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逐步加大。
(二)2009年的货币政策——应对危机,增加流动性,保增长
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实施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跳跃式增长。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自年初起逐月加快,到11月末,两者增速分别达到34.6%和29.7%,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高峰。从信贷增长情况看,全年贷款余额达到40万亿元,新增贷款达到9.59万亿元的历史高位,比上年多增4.69万亿元,是2007年新增贷款3.64万亿元的2.63倍。货币和信贷的高速增长,为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的负面作用。正因为如此,从上年10月起,中央银行开始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稳步回收市场流动性。在货币市场操作和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停滞的双重作用下,2009年12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开始回落,M1和M2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了2.25和2.02个百分点,降至32.35%和27.68%。尽管如此,仍然比上年末分别高出23.29和9.86个百分点。另外,2009年央行没有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利率水平进行调整。
(三)2010年的货币政策——应对预期通胀,政策取向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0年1月18日起连续7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于2010年底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央行之所一开始就采取这样的货币政策,笔者认为主要在于2009年货币供应量过大导致过多的流动性以及带来的高通胀预期、资产泡沫化。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奠定了货币政策的基调。同上年相比,该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应该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力度,适度回收流动性。同时要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所以,从应对预期通胀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从宽松变为适度宽松。2009年为保增长而侧重于保证充足的货币供给、增加市场流动性;而2010年为防通胀,同时要继续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应更加注意政策的精细化操作,确保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实现既有效控制通胀预期,又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目标。
(四)2011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继续应对通胀水平的走高
从2011年1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来,至5月18日再次上调已经合计年内5次上调准备金率,此阶段上调之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21.0%的历史高位。并且,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从过往的几个月来看,GDP的增长率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但是CPI指数有居高不下的态势,而且国内负利率的时代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因此,很多专家学者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还有很大的加息空间,甚至有学者指出今年加息至少100个基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