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传播导论

网络传播导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传播导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传播导论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舆论;方便

伴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迅速崛起,并引发了新闻传播领域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伴随着网络新闻的出现,网络新闻舆论引导也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崭新而又重要的工作。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全球化的网络信息与新闻共享平台,它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1]。但是加强网络新闻传播的舆论引导十分必要,本文探讨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

1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特点

1.1网络传播的优点

一是信息量巨大。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克服传统版面限制的障碍,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接收到海量的信息有效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二是信息传播具有时效性。某事件发生后,新闻工作者只要把信息上传,人们登录网站就可立即了解新闻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三是网络结构的多样化。作为一种新型科学技术,网络传播新闻运用多媒体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当前的信息传播更加生动,更好的吸引受众。

1.2网络传播的缺点

一是网络信息缺乏真实性。部分新闻媒体为了追求一己私利,将一些虚假信息到网上,不但损害了受众个人的利益,还影响了网络媒体的声誉。二是网络新闻重量轻质。当前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但是多数信息空洞浮夸,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受众无法获取有效信息。三是经常发生法律纠纷。当前我国关于网络新闻规范的法律还不健全,很多网络行为缺少罚款的约束。同时,不合理转载损害原创新闻传播者利益的的现象十分常见,还有个人信息的曝光。

2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重要性

网络新闻是舆论的引导和传播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在传播途径上存在单向性,且新闻传播者的活动具有组织性和集体性,所以在舆论引导方面有较好的保证。但是网络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其舆论引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首先,通过网络新闻传播的途径,新闻传播方的地位变得主动,人们具有广泛的言论自由,他们积极在网上新闻和言论,并与其他人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并且这种交流采用的是匿名的形式,这使得很多人忽略社会责任,甚至肆意传播一些不良言论,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其次,在当前发达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新闻的虚假性得不到保障。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人们在单位时间内可以获得海量的网络新闻。但是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许多网络媒体为了一己私利而职业道德缺失,将道听途说的虚假言论在网上误导受众,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3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措施

3.1避免虚假新闻的产生。

网络新闻为一些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加强网络新闻的舆论引导,首先要采取措施避免虚假新闻的产生。

3.1.1提高网络新闻传播者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

当前网络新闻传播的主体是年轻人,他们相对缺少相关的专业培训,确保新闻真实性与可靠性的意识不够强。所以在日常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提高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及责任心,为净化网络环境奠定基础。

3.1.2建立严格的网络新闻审稿制度

当前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过程缺少严格的审稿制度,许多媒体为了争得发稿先机,对所获的的稿件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就发表出来,这就为虚假网络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温床。所以在实际新闻传播时要建立严格的审稿制度,记者、编辑充分把握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从源头行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为受众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

3.2用合理的评论方式引导舆论

3.2.1利用网络新闻评价实现现在潜在舆论的健康转化

所谓潜在舆论,是指在相当数量的受众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性意见,它决定了新闻受众的预存态度或立场。网络新闻作为一种广泛的传播途径,利用利用网络新闻评价实现现在潜在舆论的健康转化,能起到较好的舆论引导作用。网络新闻评价是一种人们普遍愿意接受的传播方式,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及时将某些良好的情绪转变为鲜明的间接,逐渐把人们的潜在舆论引向健康的发展方向,对网络新闻的舆论引导起到积极作用。

3.2.2利用网络新闻评论的平台形成舆论主流

网络新闻评论多数是个人见解和意见的表达,夹杂了个人的情绪,所以经常无法形成舆论共鸣。要合理利用网络新闻评论的平台,把网络新闻评论与传统的媒体评论相结合,并形成对接和互动,使社会主流观念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宣扬。当然还要注意从人们感兴趣的内容和角度入手,保证舆论引导的可信性,这样才能形成舆论主流。

3.3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

受众媒介素养决定了其对新闻信息的鉴别能力只有掌握正确使用媒介知识和技巧,提高个人信息免疫力,才能抵制虚假信息的不利影响。在当前的网络时代里,人们不能一味追求个人的感官刺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自觉汲取有用的信息。

3.4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监控技术

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目前要抵制错误舆论和虚假信息,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在进行网络传播时,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有效预防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攻击等不良网络事件的发生,从而为网络信息的传播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4结语

网络新闻传播中加强舆论引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既要立新,又不能废旧。从现实的实践来看,一些传统的舆论引导还是有效的,既要务虚又要务实,既要有明确的对策,更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总之,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了,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两面性,采取相应的措施网络新闻传播的舆论引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传播;符号;媒介

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引发了艺术传播的革命性变化,它使艺术信息的传播、理解、阅读呈现出诉诸视觉的趋势,并带给我们全新的艺术世界,为艺术的传播环境提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网络,作为人类交往的新宠,正在改变着人类的工作、生活和交往方式,进而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加剧了艺术传播和媒介的扩张性,拓宽了艺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为艺术传播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计算机——网络传播的终端

计算机作为人类一个可靠的向导和可信的伙伴,它的广泛运用与普及,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T产业的高速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造就了艺术传播环境的新变化。计算机在沟通了科学技术与艺术同时,也连接起传播的传统和未来,它融入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又展现了网络世界魅力独特的视觉语言,将人们引入了一个数字化、逻辑化、互动化的艺术传播新领域。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计算机不再是单纯的制作工具,而变成了用来储存、传播、展示艺术信息的媒介与载体,在艺术传播领域里充当起了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图形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艺术家们对交互式图形软件的逐渐掌握,使他们能够直接在图形软件所提供的操作环境下以应答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通过操作各种计算机软件,人们可以在艺术作品中表达多种感觉形式。结合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艺术家可以从各个角度展现物体的整体与局部,创造出超乎寻常的夸张变形效果,将艺术创作表现得更为生动和直观,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计算机是人与信息世界的中介,人们可以借助与它的交流来学习和把握这个世界”。注(1)网络正是这个中介作用的具体反应。网络传播在深刻地改变社会传播的面貌,也在急剧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人们在这个网络之中紧密联系,彻底打破传统艺术信息传播中的地域限制。一个艺术家,可以足不出户,却可轻松的从庞大的信息库中取得图形资料,并进行组合变化处理,运用这方式能够使艺术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再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操作产生许多不同的新图形。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

二、网络催生了艺术传播的新符号

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艺术无时不在传播,传播无处没有艺术。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不仅便于艺术创作的高效进程,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艺术形式的信息之间相互转换,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信息交流方式,为艺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为人们的艺术远距离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最大的自由,艺术传播中的语言符号也在网络媒体的催化下,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人们也在新媒体环境下依据人际交流与信息传播的需要而不断改进艺术传播符号的表现形式。

艺术作为人类重要的创造性构型活动,涉及艺术材料的结合、艺术符号的关系。网络的介入,改变了传统艺术传播符号的结构形态与意义等,进而催生了艺术传播的新符号。艺术符号不再是简单的图像、标志与象征,艺术的结构性符号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形象性符号与表现性符号,而是可视性、形象性、即时性的数字符号。在艺术传播中,“无论是文字、图像、声音,归根到底是通过‘0’和‘1’这两个数字符号的不同组合来储存、传递和表达的”。注(2)不管是传统艺术作品还是数字化艺术作品,经计算机获取、操作、编辑、储存等处理后,其作品的构成要素无非是数据与编码,是一系列“0”、“1”的特定组合,符号(实物介质)均可转换为“0”和“1”的数字信息,并以某种感性的数字化虚拟形式(如视觉符号、网络语言符号、虚拟形象符号注(3))呈现在大众面前。新符号的出现是一次表达性符号的革命,是网络时代多种艺术传播手段和不同媒介之间叠加与重组的必然结果。

三、实时交互——一种立足网络的艺术传播新模式

“艺术的本质是交往,交往本身的涵义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注(4)交互性为网络时代艺术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表现力,它在造就大众对艺术作品感知与认知方式改变同时,也使大众由消极的艺术追随者向更积极的艺术引导者、开创者方向转变。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艺术传播由传统的传输接受的单向传播模式转向直观视听和感知的传输接受的双向、可逆、互动、可交流的模式,突破了过去由讯息传播者单向传送讯息的格局,彻底改变了“媒体给你什么,你只能看(或听)什么”的直线、机械、被动的接受过程,使受众接受讯息的方式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艺术传播者与接受者搭起互动的桥梁,传播者与接受者的主体性日趋模糊,主体与客体的界限不在泾渭分明,形成“角色漂移”。

实时互动是网络时代艺术传播的根本特征之一,它造就了新型的艺术交往方式,改变了艺术存在的环境模式,使艺术作品的创作、传播、鉴赏、反馈等艺术行为方式得以整合与叠加。传播是双向的过程,网络技术融合了艺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以多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双向互动化同步或异步传播方式,为艺术受众继续参与、实时交流创造了条件,艺术的传播、接受和反馈得以同时进行。我们依托网络与实时互动的数字平台,将不同媒体及传播机制有机整合,为艺术传播提供复合性、互动性、即时性的新艺术交往模式及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迅捷的信息交流反馈渠道,极大提升了艺术的传播效果。

四、艺术传播的虚拟媒介――网络媒介

数字化革命的运作,造就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消除了国家、地域的制约,带来了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与整合,全世界一切有形的东西都将尽收眼底,艺术传播的触角已伸向各个角落。对于艺术传播的接受者来说,通过网络所获得的是综合视、听的全方位的流动信息的一个多姿多彩的虚拟艺术世界,使人们能够在虚拟世界范围内实现艺术活动的信息共享。

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与网络的交互性传播方式打造了优质的艺术传播数字平台,人们对“媒介”的性质和意义产生了新的认识。媒介不再只局限于纸笔颜料等实存的“物质”,而代之以信息“概念”,运用虚拟的“概念”进行艺术表现是数字化时代艺术传播领域变革的重要起点和标志。网络媒介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媒介,由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所牵涉到的符号系统已经从文字扩展到图像和声音等,这一状况往往被冠于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互联网作为继三大大众传播媒体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它将人类的艺术传播带入了网络传播的时代。作为网络传播终端的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它已经并将继续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所有传统的艺术媒介,开辟一种崭新而又迷人的艺术创作与交往方式。因特网是网络传播的传输通道,作为网络传播的重要传播媒介的因特网具备了对艺术信息传播的各种强大支持功能。相对于原有的传播媒介,它有时被称为一种“新媒介”(Newmedia),由于其具有数字化传播的特点,它被称为“数字媒介”(Digitalmedia)。注(5)它为视觉艺术传播打开了全球化的渠道,进而实现了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数字化传播方式。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时代,信息科技发展之迅速,网络潜能之巨大,有理由使我们深信网络作为传播领域的新宠,将与传统传播机制进一步整合,使艺术传播的方式全面出新,造就大众艺术审美感觉、体验、思维与实践更深刻的变化,为世界不同地域人们实现艺术活动信息的共享提供最大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董天策.传播学导论[M].四川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the route must tak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ibrary,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introduces the legislation on the copyright statu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in China, proposes the suggestion of improving our copyright norm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关键词: 信息资源共享;版权规范;图书馆

Key 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copyright norms;library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99-02

0 引言

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界为满足用户需求而采取的基本策略,而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是实现这种策略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文献传递是指以任何形式、从任何信息源中为用户提供信息副本的活动[1]。随着资讯科技的日益进步,尤其是电脑及网络的迅速发展,读者对于资料的获取更着重方便性及时效性。于是图书馆继传统馆际互借服务后推出的文献传递服务便朝向电子化与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1 我国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相关版权立法现状

2000年以来,为了有效应对互联网络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作品传播秩序问题,我国通过修订国家基本法、颁布新的司法解释和规定等,进一步完善了信息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一整套保护信息版权的法制系统。

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文献进行复制,尤其是数字化。作品数字化属于复制行为这一观点国内外基本上已达成共识,逐渐成为知识产权立法的趋势[2]。我国《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1999年)第2条规定:“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无论已有作品以何种形式表现和固定,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第1款所指的复制行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复制行为。”由此,数字化权应当归属为复制权,其他人在未经版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不得对原作品实施数字化行为,否则容易造成侵权行为。

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第一次以法条形式明确: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中对著作权各项权利的规定均适用于数字化作品。将作品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也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并且规定了报刊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权利可以适用至网络环境。因此,在文献传递中图书馆对作品的数字化并通过网络传播需要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但由于报刊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扩大至网络的规定,也可以适用法定许可的相关规定。

2006年我国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其中赋予了图书馆一定的合理使用的权利,但是在比较严格的条件下,同时赋予了支持义务教育和扶助贫困地区的相关的法定许可。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删去了之前报刊转载、摘编法定许可扩大至网络的规定。至此,我国图书馆进行文献传递活动不可以适用法定许可制度。

2 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的著作权侵权风险

对电子文献的收集是文献传递服务赖以进行的基础。这种收集包括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和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3]。收集电子文献的著作侵权风险,大致包括:

①超越合理程度的非营利性使用构成侵权。但是,文献传递服务使读者接触文献资料变得更加容易,大大降低了文献资料的利用成本[4]。这种使用一旦超越合理的幅度,就会影响到著作的销售市场,打击出版商的经济利益,而且间接地降低著作权人从销售市场所获取的报酬,降低其创作意愿,最终影响到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

②不合理的暂时性储存和离线浏览使用构成侵权。依据著作权法,图书馆利用暂时性储存、离线浏览的功能,搜集、保存、持有的网络信息资源,不能是基于商业性盈利的需要[5]。一旦有证据证明图书馆保存、持有网络信息资源是为了今后从事商业性盈利的需要,这种行为就超越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属于未经付费而擅自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侵权行为。

3 改进我国信息资源共享中版权规范

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具体文献传递的版权法规范,文献传递过程中的规范引用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外有关文献传递的版权法规范对我国文献传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1 明确针对信息资源共享的版权规范 近几年,随着版权法对著作权人权利保护的加强,出现了许多以文献传递为运作模式的营利性数据库,如FMJS、书生搜吧等数据库。因此,建议我国版权法应借鉴德国版权法规定,允许非营利性文献传递的存在。DRM对信息共享的影响在国外研究较为深入,认为DRM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一些合理使用无法实现。但在文献传递中,还要注意适度应用DRM技术,如借鉴美国文献传递软件Ariel的应用,在保证文献传递的基础上,能够较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

3.2 在信息资源共享中适用法定许可制度 随着图书馆馆藏政策从拥有印刷型文献资源向获取电子资源转变,改变了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的方式。仅仅依靠合理使用、直接授权等传统使用方法来解决文献传递各方面利益关系无法实现。因此,图书馆在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法定许可方式,解决文献传递的版权问题。[6]如德国对邮寄和传真形式的文献传递适用法定许可制度,法定许可使用有版权作品无需事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这是法定许可使用区别于授权许可使用最突出的特征,这有利于提高有版权作品的传播效率,降低了公众获得著作权作品内容的成本,实现了有版权作品的社会效益较好地保护了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因此,文献传递机构应将传递文献的成本收费包含有版税,用于支付版税使用。[7]在我国现有法律体制下,文献传递是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但对于营利性文献传递,可以考虑适用法定许可制度。

参考文献:

[1]孟广均,徐引篪主编.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384.

[2]秦珂.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导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4-6.

[3]陈传夫.馆藏文献数字化的知识产权风险与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3,(5):2-9.

[4]陈传夫.数据库资源公共获取与版权保护原则[J].理论月刊,2007,(2):5-11.

[5]马海群,蒋新颖.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著作权保护[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3):26-31,45.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第4篇

一、政治社会化内涵及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

(一)政治社会化内涵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主体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政治体系发展、政治环境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研究者视角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传播、维持与创新的过程。第二,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政治知识和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文化以适应政治角色的过程。第三,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利用多种渠道传播与创新主流政治文化以培养政治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多元参与且渐进互动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参与元素有作为政治社会化主体的相关政府部门、大众媒介、政治环境及政治社会化的传播内容,作为政治社会化客体的政治社会化个体。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相关政府部门、大众媒介作为政治传播的主体决定传播的内容、传播形式及通过何种途径将信息传播给政治社会化个体。而政治传播也并非是一个单向、硬式的传播,客体在接受政治信息时,是一种有选择的接受,并不是完全的被动。并且,客体接受信息的情况又反馈给传播主体,作为调节政治传播的参考。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接受的教育及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政治情感,政治意识及形成的政治观,由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既与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又和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政治价值取向上自主意识增强,但又有功利化倾向;政治认同意识明显提升,但又存在政治认同模糊现象;政治参与行为积极、健康,但又部分存在政治冷漠现象;日益重视社会实践但又有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因此,根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特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质量,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顺利实现。

二、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任何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东西,都会或多或少地被人类依其价值观念进行社会效用上的二元划分,网络作为一种迅速成长并深刻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新事物更是如此。网络作为一种普遍被大学生所接受的新的文化传媒,已经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政治信息、政治文化的渠道主要有视频网站的新闻报道、门户网站的时政新闻、聊天工具、社交平台政治信息的分享交流、政府部门网站等,这些渠道十分便利,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些网络平台上汇集了大量的政治信息,对于可塑性强而又缺乏社会经验、政治信息鉴别能力比较弱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非常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对其建立正确政治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1.网络的便捷性和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高频性推动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现。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兴起的“第四媒体”,网络以其双向交互、高效及时、量大面广等特点,快速吸引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眼球。根据CCNIC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增至31.8%;从年龄结构上看,30周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量的59.1%。从学历结构上看,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网民总量的23.3%。

“网络与以往传统媒体的根本不同在于,以往的媒体只能硬邦邦地单向输出信息,而网络将做到随时随地地与人对话、交流。语言本来是用于交流的,传统媒体却砍去了它的半壁江山,网络,只有网络才能完整地与语言符合。”(引自陈卫星的《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打破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出式,网络具有双向交互的特点,政治个体在将政治主体传递出来的政治文化内化为自身的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及政治价值观时,同时将自身的政治意愿及政治感情通过网络进行表达,反馈给政治主体。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在校大学生对于“村官”的工作性质与内容充满着好奇,可是身份与环境限制了他们与大学生“村官”的进一步互动。Cunguan.省略作为大学生“村官”论坛,创建了学习讨论区、“村官”之声、“村官”工作交流等版块,为在校大学生关注大学生“村官”这部分重要时政内容搭建了平台,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也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网络的自主性、信息量广提高了大学生关注并参与时政的积极性。网络传播的信息包罗万象,世界有多么复杂,传播的内容就有多么复杂,从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可以透视纷繁的世迁。在网络传播的内容中,新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意见也是大众媒介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网络的多元化这一特点,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关注时政的首要选择。网络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主开放,是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参与政治,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的自主性和匿名参与既满足了大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进而向政治人转化的政治愿望,也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个体需求度。根据新华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的“年度会议”刚刚开幕之时,新浪微博上就有11.9万网民留言讨论“两会”热点。这其中也包括很多在校大学生。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政治意愿及政治意见,关注时政,积极参政。

3.网络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政治互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仅是单方面传播政治文化及政治信息,而网络却能做到随时随地与人对话、交流。网络的直接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为大学生与社会进行政治互动提供机会。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参政议政、评析热点的机会。凭借网络这个平台,大学生不只是政治信息的单纯接受者,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参与行为,有助于其政治主人翁意识的培养。2008年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进行了“对话”,大学生群体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积极参与,提出政治意见,表达政治愿望。

(二)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1.网络社会的无序现象会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评价标准。由于网络社会具有“无国界”、“超国家”的性质,政府对于开放的网络空间的调控能力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网络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无序现象。如过度自由导致负面信息、流言、诽谤广泛流传等。网络是一种包容性信息平台,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同时存在,且内容多元、形式多变。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思想尚未定型的大学生的政治言论和政治观点会使其政治价值观产生动摇,造成其政治价值观的混乱。

2.网络文化的自主性易使大学生政治责任感淡化。网络可以及时传播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存在着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网络无法区别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大学生政治意识尚不明晰、政治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通过网络传播暴力、法西斯主义、种族歧视、宗教仇恨等信息,部分大学生政治思想受到影响,出现政治言论偏激、网络行为出轨、政治冷漠甚至违法犯罪等政治责任感淡化的行为。

3.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政治实践行为缺失。政治实践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价值观是否正确的体现与检验。网络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虚拟社会,这种虚拟性使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偏理想主义。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由于缺少政治的实践行为,往往会把网络社会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应用于现实世界,很可能引起大学生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适应,从而造成大学生政治行为失范。

三、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消极影响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健康引导

网络弱化了个人对团体的依赖性,凸显了自主性特征。因此,正确的网络政治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政治传播主体可以利用其在政治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宣传主流政治文化。主流政治文化是经过政治主体内化的、与社会政治秩序相一致的政治信息,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与主流政治价值、行为取向相一致的政治价值观。其次,可以建立一些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相关的网站,投其所好地吸引大学生注意力,采用暗示方式,有的放矢地灌输正确的政治社会化方法。最后,要加强大学生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健康引导。大学生对于自身政治角色的期待上与现实存在着矛盾性,很可能出现政治责任感淡化或政治期望过高的现象,产生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政治欲望。

(二)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并引导大学生培养政治鉴别力

首先,学校应该严格管理校园网络建设,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以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技术手段管理网络,将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和不规范的网络行为拒之门外。高校在完善和落实本校的网络管理过程中应参照我国现行互联网管理规章制度,将校园网络管理更加细化,使网络失范行为的处理有章可循,同时应引导学生学习规章制度,增强学生上网过程中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到合理文明利用网络资源。另外,应不断加强网络技术安全,从技术层面为校园网络和主题网站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次,政治传播主体要培养大学生政治鉴别力。特别是学校,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鉴别、筛选政治信息,积极主动地接触有助于增长政治知识的政治常识和理论、有助于丰富政治经验和阅历的政治新闻和消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政治角色定位和政治参与行为能力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三)鼓励大学生勇于参加政治实践并理性参与

政治文化不仅要从大众传媒中获取,更重要的是在政治实践中提取、积累。对于政治实践中可提取积累的政治信息,只能是政治个体自身通过实践获得,政治实践能锻炼大学生的政治技能。网络中获得的政治经验仅为虚拟的经验,对于政治个体是否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政治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矫正。政治实践能够使政治社会化个体培养独有的政治思维,通过已有的政治现象、观念及规律,创造新的政治认知。同时,大学生需理性参与政治,不能给自身的政治实践赋予过高的自主性,给政治秩序带来恶性影响。

网络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大众媒介,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社会是否能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及培养其一定的政治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接受的教育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作为政治传播主体的一部分,更应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建设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并根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特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质量,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

[2]冯秀军,马维林,刘树宏. 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

[5]陈淑娟,赵剑锋.论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7,(13).

[6] 田霞,邵晨昱.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网络传播导论范文第5篇

1、冯广超方饪纯:《数字电视广告》,2004年2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周鸿铎:《传媒产业资本运营》,2003年8月第一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3、周鸿铎:《传媒产业经营实务》,2000年12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4、周鸿铎:《电视节目营销策略》,2000年10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曾华国:《媒体的扩张》,2004年1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6、米歇尔·森格特瑞:《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2000年,华夏出版社。

7、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2002年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周鸿铎胡传林刑建毅著:《传媒经济》,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9、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俞利军译),1998年第一版,华夏出版社。

10、赵曙光禹建强张小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2年n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11、杨步国张金海著《整合一报业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2005年l月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12、朱海松:《麦肯的方法》,2002年4月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13、黄升民等著:《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2002年第一版,中国物价出版社。

14、高振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3年l月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5、钟海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2003年4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16、曹璐胡正荣等著:《卫星电视传播》,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7、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2002年9月第一版,南方出版社。

1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年n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张海鹰腾谦著:《网络传播概论》,2001年5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周伟:《媒体前沿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2002年3月第一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21、郑保国:《论媒体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2003年9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胡正荣主编:《中国传播论坛2001一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2003年8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3、欧阳国忠著:《中国媒体大转折》,2003年8月第一版,团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