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平面设计培养目标

计算机平面设计培养目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平面设计培养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平面设计培养目标

计算机平面设计培养目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平面设计专业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19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ZHANG Qiulin

(Xiann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roup) School, Xianning, Hubei 4371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graphic design vocational comput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ough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computer graphic design,exploration on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struction of system an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specialized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aspects of cont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raphic design; construction

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同时将主要内容定位为从事某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相关专业的建设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即提高学生竞争力、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适应职业的发展需求。力争为本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本文将阐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思路,探索校企合作体制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专业建设过程产生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内容。

1 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培养目标

专业的设置和定位需要听源头上产业的呼声,这就要进行专业建设的调研和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行业背景的调研和人才需求的调研。

1.1 行业背景

只要有市场,就有广告宣传,就需要广告设计;只要有读者,就有报刊杂志,就需要美术编辑;只要有交通,就有户外活动,就需要广告宣传、路牌、站牌,这就需要更多的广告公司和从业人员。

广告设计是计算机平面设计重要内容,作为引导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推动力量,我国广告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首先,十二五期间,国贸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提高了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促使各类广告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将广告作为传统文化产业来壮大。这些都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1.2 人才需求

2013年度全国人才需求排行榜上,平面设计行业位列第四名。

广大民众对生活品质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平面广告行业也迎来了用人的契机。全国各地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各地众多的平面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预示该行业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将为更多人所需求。

学校认真总结了长期以来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认识上不足,从思想上改变“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在模式上转变“重应试,轻就业”的事实。目前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也正是在此形势下发展建设的。

1.3 培养目标

为落实专业的定位,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具备有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能,能够从事企业产品装潢、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及设计管理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们分析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操作技能用得上,吃苦耐劳下得去,职业道德留得住是企业需求人才的三个基本要素。

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目标指引下,要求学生务必掌握三大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2 校企合作体制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专业依据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致力于毕业生就业时的“零距离”上岗和可持续发展。拟定以下培养方案。

2.1 体制机制改革

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方针要求,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加大职教集团建设力度,实行校企“双元”培养;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弹性学制,实行灵活的入学制度和学习方式,探索“宽进严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校企合作目的:产学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实习机会。了解企业最新技术动态和人才需求情况,以便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教师提供社会实践锻炼机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校企合作新特点:人员专业化,学生到企业参观,听取企业设计专家讲解实践工作知识。参与企业设计:承接企业设计项目,参与实践设计工作。合作多样化:校企签订合作书,实现互惠互利、校企共赢。

2.2 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四段递进式培养方式――“练模块―做项目―练模块―顶岗位”,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体现为:企业项目与教学任务的结合,平面设计师与专业教师角色的结合;根据企业需求,实现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模式;根据行业标准,结合企业需求共同实施培养,逐步使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企业需求达到零距离。

2.3 课程体系

我们根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针对工作岗位需要,着力改革和优化“两大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技能课程体系。实现两者有机融合。

(1)构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实践技能课程体系。

3 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3.1 教学模式

(1)“教、学、练、做”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实践性”;教学均以真实项目和任务驱动,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学推行“双导师制”;以赛促学,以点带面。(2)“实习、生产一体化”的生产性实习教学模式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让企业的生产项目与学校的实习教学有机结合。负责现场指导的是学校专业教师,负责质量检查的则是企业兼职教师,主要生产任务则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三方协议,生产任务由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全程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完成。

3.2 考试改革

考核方式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注重任务的过程考核。实践教学采取现场操作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答辩小组由专兼职教师按1:1比例组成,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评分。尝试以证代考和以赛促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4.1 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要求,对师资队伍要求如下:只有具有教育教学能力的职业人(双师素质教师)才能培养出职业人。只有具有合理专业、职称、学历、能力搭配的很多职业人(双师团队)才能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本专业师资队伍:目前我们教学团队有九名专任教师,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均较为合理,其中八位为“双师”型教师,能满足校内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需要。

师资队伍规划:建立“内培外引、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注重“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四个方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骨干教师的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具体措施:一定要走出去(最新技术动态和最新职教理念);走出去还要带回来分享。通过教研活动共同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培养老师的危机意识,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4.2 实训条件建设

本专业配备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动漫设计实训室、计算机应用实训室、组装与维修实训室5大实训室。同时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4.3 教学管理

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包括:加强日常教学巡查、搞好“三期”检查、严格考风考纪等。让日常教学管理更加稳定、有序。

5 专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5.1 问题分析

(1)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虽然是应运而生,但是任重道远。(2)目前我校正抢抓机遇,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创建特色职业院校。特色专业是特色创建的重点之一。(3)特色专业三大特征:社会需求旺盛、产学研结合紧密、人才培养特色鲜明。(4)专业发展规划:新兴―特色―重点―品牌专业。

5.2 重点突破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要想长足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专业建设创新是关键,学生就业才是硬道理!

突破途径:(1)与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2)创新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让企业觉得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笔财富;(3)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共同开展科研,形成“相互依赖型”的双赢。(4)不能因为学生可能出事就不带他们出去实习,实习岗位以后就是他们的工作,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5)充分利用本地和周边城市广告设计公司,把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6)增加教师带队实习的待遇,让教师意识到这也是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很好途径。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建设,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将逐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同时将主要内容定位为从事某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让本专业的学生拥有较强竞争力,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以及适应职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谭昌藩.计算机应用专业平面设计方向建设初探.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z2).

计算机平面设计培养目标范文第2篇

1.教师的教学观念多停留在课堂学习上。让学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上机课的实验操作也多是教材上的实训项目,学生可根据实验要求按步骤完成项目操作。这种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定位于对软件的理论学习和基本应用上,缺少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上多根据学时分配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理论课堂上大多也是讲解理论知识,介绍软件的具体应用,缺少对综合案例的介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中,教师是主导性地位,学生属于从属地位,这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对平面设计类课程进行全方面的教学改革,既是课程建设本身的需要,也是我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观念

平面设计类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该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能人才,所以在讲授该课程之前,任课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观念:必须要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熟悉软件的运用,进行创新型操作,而不是验证型操作。课堂上的验证型实验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不能仅限于此而要有所突破。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明确了,才会对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学生才能做到超越书本,自主创新。

(二)确立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习一门课程的指导性纲领,教学目标中会明确提出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学任务是什么,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水平。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平面图像设计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技能,有能力在各种平面设计单位从事平面图像设计和图像处理的工作。因此,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必须从平面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各种改革,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另外,以培养设计、操作能力为目标,采用“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比如,邢台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定位于“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强调实践操作性,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专业技能、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这个教学目标中,既指出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又明确提出了实践教学要求,符合我院转型期“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

合理的教学内容是体现一门课程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教师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习实训等内容上,应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及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根据市场需要和我院转型期的教育要求,整合课程,改革创新教学大纲。虽然在邢台学院2008版、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对各门课进行了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并就主要的基础课程做出了课程教学大纲,但针对某些课程应用性的课程性质,仍需对其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侧重教学。比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平面图像处理技术》这门课,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学时为32,上机操作为16学时。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章节对Photoshop软件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上机操作主要是对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验证型操作。虽说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对理论知识和对上机的学习都体现了“应用型”的学科属性,但距我院转型期“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为了适应转型期的课程教学的需要,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对原版的教学大纲进行适当修订,比如在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应适当减少对某些不常见工具的介绍,增加综合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了各个工具后能有一个对工具的综合的运用过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全局概念,从而提高其创新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另外,在上机操作环节,应减少验证型实验的数目,增加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鼓励学生在学会软件基础操作的同时,再进行自主创新操作。只有脱离并超越教材的实验操作项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也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运用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在选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应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使教学的效果最为有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才会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内容,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都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示范和传授,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属于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从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理论课使用的教学方法外,为了适应“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使用适合实践类课程讲授的方法。

1.关联性教学法

关联教学就是强调各科目之间的关联性。每个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跟其他相关课程有关联,各课程之间可以通过一定的纽带联系在一起。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各种课程之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就需要把平面设计、动画制作、视频处理、网页设计等知识都融合在一起。每个环节设计都要满足网页的整体要求。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应当对授课内容作出合理的调整,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一方面,可以保留原来教学安排中基本平面创作训练的科学合理部分,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的平面设计的知识,学会利用色彩的构成、图形结构的基本规律,提高基本的创作技能。另一方面,应加大平面设计创意的比重,开启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以独特的创新理念、新奇的表现形式,拓展图形表现的空间,让图形制作更有创意,更符合实践需要。

2.课题研究教学法

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从外部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融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某一环节进行调查、研究、实验,应用所学知识、实践技能、构思制作出“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也是符合我院“产学研一体”的教学制度的,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为某公司做一套完整的是CIS企业形象设计,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让学生结成课题小组,通过进行市场调查、研究,设计制作一套比较新颖的CIS企业形象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展示、评比等。通过参加这样的课题实践,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前参与到社会项目制作中来,为以后的工作就业打下基础。

3.身份置换教学法

身份置换就是将学生身份置换成日后他们可能从事的平面设计类工作人员,比如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师、企业的平面设计人员、婚纱影楼的照片处理人员、网站设计者等等,把他们当做职业人来传授讲解实际操作知识,传授实际操作经验。这种教学方法就突破了传统的书本知识的局限,把社会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提前融入社会,进行真材实料的实践操作,当然操作内容也不再是教材上的案例,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工作。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课上制作一则“平面公益广告”,这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置换成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人员,教师在讲解了制作的核心要求后,学生就应该从社会公益的大局出发,运用相关的平面制作类工具,进行公益广告的构思和创作。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创作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重要意义

计算机平面设计培养目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 教学改革

1、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潮流的转变,使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扩大招生, 目前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中职生……呈现出多层次性,每个层次都各有其优势,而中职学生在学历上的优势无疑是最弱的,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突出重点、以发展职业能力为核心,“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 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缺少社会实践, 对平面设计软件了解不够

平面设计的软件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图形设计软件、图像处理软件以及图文混排软件。 著名的有 Adobe 公司Photoshop,Illustrator,PageMaker;Macromedia 公司的 Freehand;Corel 公司 CorelDraw,Painter 等。 大多数院校都会有所选择地在每类软件中开设一种,由于缺乏大量的社会实践环节,对于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平面设计软件的学生来说, 平面设计软件看似简单,却难以熟练应用,要创作理想的作品难度较大。

2.2教师大多采用理论加简单实例的教学方法

这一点容易造成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对课程的学习过于片面,往往死学死记,只掌握了少数几个实例,却无法活学活用,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3学生手中的资源有限

学生手中的资源包括相关图书、教程、素材和软件外挂等, 而且他们又不知道如何找到这些资源并加以应用。学生的视野局限于很小的一个圈子里,无法接触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3.1依照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针对目前广告领域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怎样培养出具有综合性设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在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平面广告设计和实践能力,有能力在广告公司、装饰公司、出版社、印刷厂等单位从事平面广告设计、网上出版等工作。因此,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实有必要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进行各种改革,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以培养设计能力为目标,采用“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2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

笔者认为,在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从软件使用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只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只能教会学生最简单的软件本身。而从学生易于快速掌握并熟练应用的角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则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要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 关键在于如何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培养学生的美感;如何引导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今后学习的重要性;如何拓宽学生视野, 利用丰富的资源不断充实和提升艺术创作能力。

3.3根据专业市场需求,设置相关实训课程

设置实用的实训教学内容框架,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实现有效的“校企链接”提供了保障。与企业挂钩,依据市场需求设置企业所需的实训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中等职业学校迫切要求校企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具有联盟性质的伙伴关系,职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完善的设施设备和一线生产环境,帮助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共同发展。学生根据实训课程上课既能接触社会,又能在师傅的带领下感受到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的市场导向,最让学生自豪的可能就是他们接触到了最尖端的设备,用到了最先进的设计软件。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为实现有效的“校企链接”做好坚实的基础。

3.4根据专业工种需求,设置多样化的课程

计算机平面设计培养目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平面版式设计;实践与思考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对东莞市黄水职业中学及外校所开设专业课程的调研分析,认为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基础课: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三个专业开设的“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计算机动画设计的“图形图像处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汽车美容与装饰”,烹饪专业的“美术与设计”,服装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平面设计”等专业课程与平面版式设计这门课程内容都有紧密的联系。根据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及特点,笔者在这几年尝试性的开设了“平面版式设计”这门课程,作为对美术教学的改革和探讨。对文化课如何更好地与专业课结合,为专业课服务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平面版式设计的内涵与运用

平面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版面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大分支,主要指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对版面内的文字字体、图像图形、线条、表格、色块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编排,并以视觉方式艺术地表达出来,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编排,使观看者直觉的感受到某些要传递的意思。表面上看它是关于编排的学问,而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式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报纸、杂志、书籍、画册、网页等平面设计的领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翻阅报刊、浏览网页的时候,又或当我们漫步街头与各种林立的广告牌、指示牌、商标等相遇时,更有超市、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商品陈列的样式,现实生活中学习用的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的版面设计,为自己博文进行编辑装饰,DIY电子贺卡、生活影集这些都是经他人或自己精心设计展示出来的版式效果,我们也从中自觉不自觉地感知与品味版型设计。这说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但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版式设计作品.同时也衍生了许多新的专业,如网页制作与设计专业、动漫制作专业、多媒体技术专业等,而这些专业都与版式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开设平面版式设计课的必要性

1.平面版式设计课有助于相关设计软件教学目标的完成。据调查了解,中职学校电脑美术专业、动漫制作专业都开设了平面设计这门课程,有专职教师任教。他们基本上都是既具备相当的设计素养,又拥有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而其它专业的必修课“多媒体技术”中的word、powerpoint,或计算机专业、网络设计专业的专业课及精品课程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coreldraw中有关文字的排版、色彩的搭配、图形的组合等有关编排设计方面的课,还是由信息技术课的老师讲授。由于信息技术与平面设计两个专业跨度较大,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来自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的平面版式设计、美学知识缺乏,对版面排版、色彩搭配一般规律了解不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所举示例只注重了信息技知识的传授和堵养。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的有关设计或文字排版的软件,却不会利用这些软件进行相关的创作;或者信息技术老师由于设计(美学)素养不够,往往不能很好利用平面设计的编排规律对设计元素进行组合排列,主要表现在对版式设计中的文字、图形、色彩及点、线、面等设计元素的编排能力较弱,从而直接造成有关设计课不能达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创作的教学目标。开设平面版式设计正好对辅助学生学习相关设计软件和信息技术达到教学目标。

2.平面版式设计课能激发学生学习设计软件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上所述的几个软件,如果只让学生学习软件操作的技术,没有了解学习这个软件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那么学生的学习就相当枯燥。由于学生没有版式设计的基础,要求他们运用这软件对文字、图形、色彩以合理、美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显得相当困难,对字体的运用、图片的放置、色彩的搭配比较随意,版面杂乱无章,色彩花俏,毫无美感。而开设平面版式设计课,使他们懂得运用平面版式的编排规律,用这些软件制作出各类精美而具有艺术效果的版式作品,他们就有了成就感,并认识到平面版式设计在专业课中应用的广泛性.自然就增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欣赏到国内外大量的版式设计作品,开阔了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自然就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相关软件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平面版式设计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而平面版式设计是视觉艺术的一大分支,它与其它艺术一样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提高对美的审美能力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和享受。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学生赞美某个设计作品或某本书籍中的图形图像多么美,但是不懂作品为何美,美在哪里,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作品,更加不会欣赏优秀的版式设计作品,或对作品的评价仅止于感官认识,至于作品的内涵、意境都不能领会。这就属于审美教育的范畴,需要老师在设计课中多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从版式中的构图、点线面、黑白灰、空问、色彩等美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让学生审视美、领悟美、捕捉美。在“平面版式设计的原理”这一章中讲授的平面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平面版式设计形式与法则、平面版式设计的造型要素、平面版式设计中的网格体系及色彩象征,这些内容就很好的诠释了如何有效地将特定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标受众,如何在版式设计中做到诉求理念和设计表现的个性化统一。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学习版设计原理和版式设计中的文字、图像和色彩组合构成法则后,审美评价能力和情趣也得到了一定提高。

4.平面版式设计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意理念。版式设计是指在规定的版式上将各种所需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达到视觉生理学和视觉心理学的高度统一。版式设计尊重视觉美学的自身规律,达到视觉感官的完美结合。创造想象力是人类最伟大的能力。而平面设计就是表达想象力的平台。学生可以创造性地把个人见解、设计对象以及版式等设汁元素重新组构,来表现版式设计的个人风格。学生对不同色彩、肌理、块面、紧密、动势等进行编排,编排出给人或紧张或放松或兴奋刺激或夸张怪诞的视觉元素,这就是版式设计的创造性活动,它不但能使学生在编排中掌握排版能力,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意理念。

5.平面版式设计课可以拓展就业范围及提升就业能力。2l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电脑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在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的重要性.有些公司还提出要求有文字编辑能力、图形处理等方面的能力。现今最热门的职业是IT互联网等有关职业(智联招聘网排行榜),招聘此类人员大部分都要求具有网站整体页面的设计和布局观,有较强的文字、色彩、图形设计能力,能独立完成网页设计作品,有较好的创造性思维及较好的审美观。所以在中职学校普及开设平面版式设计这门课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图形、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的编排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机率,而且使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发挥更大的潜力,实现从最初的图形图像处理人员到平面设计人员的晋升,平面版式设计基础使他们得以持续发展。

三、开设平面版设计课的可行性

1.平面版式设计课程的开设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美术课在中职学校为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服务,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文件要求美术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所以,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普及开设《平面版式设计》这门课程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艺术素养,还辅助学生学习好“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中的有关课程,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学生学习好相关专业精品课程,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为学生转岗就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学生对平面版式设计课程大多有学习兴趣。几年来,笔者在中职学校开展平面版式设计课的教学,丰富了美术课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对文字、图形、色彩的编辑和平面设计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的兴趣。为了证实开设这门课程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和对所学专业课是否有辅助作用。笔者在每学年课程结束后就向学生做问卷调查(如图1和图2),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85%的人感到有兴趣,97%的人感到对自己所学专业课有辅助作用。当然还有15%认为学习平面设这门课无所谓或没有兴趣,还有3%人认为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没有辅助作用,这说明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还需要改正,还要帮助小部分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对版式设计的认识。

图1选项为:a.很感兴趣(22%)b.有兴趣(63%)C.无所谓(11%)d.没兴趣(4%);

图2选项为:a.很大(28%)b.较大(51%)c.不大(18%)d.没有(3%)

3.平面版式设计中的文字、图像、色彩元素的变革。在网络信息时代以前,一个设计师要设计有创意的图形或艺术字体,就要有深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的搭配有着深刻的认识。而现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图形资源的共享,要取得一幅有创意图片是相当容易的,当前各种艺术字体的产生也为设计提供了素材。另外在各个软件中自带的色彩填色对话框里丰富而有序的色彩,很好的描述了色彩的分类,可帮助个人快速地选择正确的色彩而定出作品的色调。在以往的色彩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要做大量的色彩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制作精细、工整,不允许有一点错误,不然可能就会导致返工。然而运用排版和绘画软件进行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等就很方便,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做出手工制作难以表现的效果。

四、课程内容及能力目标的设置

计算机平面设计培养目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作室;项目教学;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111-02

就业调查数据分析显示,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平面设计作品的完成还处于理论上的临摹,平面设计作品难以独立完成,不能较好地适应公司的工作方式。究其原因,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从高校毕业出来的教师缺乏行业实战经验,缺乏参与企业互动交流。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紧缺,教学设备相对落后,进行专业作品设计制作时,专业工具缺失,停留在简单电脑操作的单机环境。传统模式下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不重视与技术、市场、社会的联系,专业课程开设与企业实践的衔接不够。

为改善当前学校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的困境,本校尝试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中开展基于工作室的项目教学。在工作室的实训环境下,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实现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以承接平面设计商业技术项目为主要教学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企业指引下,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训练专业技术和培养职业能力。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探索“课程设置职业化”和“能力训练岗位化”。

一、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的环境布置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最早形式出现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这种作坊式的教学以技术实践为主导,实现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西方已催成熟,并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平面设计工作室的建设,应考虑工作室的功能布局和专业文化特色。装饰性陈设以美术品、影像作品等观赏性饰品为主,并注重色彩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修养。工作室按功能划分,可设置五大区域,包括手工制作区,摄影区,电脑实训区,会议区和展示区,还可以设置项目经理室和休息室。工作室是教学的主要场地和方式,使学生可以在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性学习。

二、平面设计专业在工作室环境下可行项目的设计思路

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把要学习的知识点融入项目中,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最后的评价,学生全程参与,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支持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项目教学法对职业教育实训课程的教学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平面设计实践课项目的设计应该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知识技术到解决实际问题,循序渐进地展开。可分四个阶段,进行进阶性项目的设置,以求学以致用,让课堂理论融入实战项目中去。

第一阶段,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整合,精心设计小型项目,注重每个项目所涉及的课本知识,把握好难度,确保学生通过努力,可较顺畅地完成项目,如菜单排版、婚纱摄影特效制作等。

第二阶段,积极承担学校和社区有关平面设计的宣传工作,如制作各类条幅标语、各类海报、招生简章、校卡、班服、活动手册、纪念册、运动会秩序册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第三阶段,参加设计网站(如猪八戒服务交易平台)的商业任务挑战,检验设计作品能否中标,领略同一设计任务的不同设计风格,取长补短,有效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近期中标的项目有:郭绮玲同学的A4三折页宣传单张需求项目,李展鹏同学的A4对折页宣传单张需求项目,陈文俊同学的LOGO设计需求项目等。

第四阶段,承接企业项目,并定期组织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体验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氛围。近期成功合作的项目有:广州市食之原商贸有限公司网店建设和新产品宣传手册制作,万圣物资回收服务有限公司画册制作,与新天地广告公司成功合作画册制作、横幅标语设计、宣传海报设计等。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项目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设计作品更市场化、更专业化、更商业化。

三、项目引领,企业参与,实现“课程设置职业化”

1.开放式的教学,工作室即是教室,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教学平台,它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和用人单位,把教室、课程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得课堂、教材、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讲学方式方法也是开放式的。工作室的构建模式对照的是企业的工作模式,教室即是工作室,工作室即是教室。这使学生能更早地熟练公司的工作氛围、流程,从而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者身份转换。

2.项目式的教学,实现课程整合,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课程整合需遵循学生的认知与职业成长规律,专业知识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课程的开发应由企业代表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以项目为载体,根据企业的技术标准来制定项目标准,并开发工作手册,克服了课程开设与企业实践相脱节的弊端。课程整合使不同课程内容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突破课程内容的单一,避免各专业课程各自为战,锻炼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3.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工作室下进行项目教学,可以把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和教学研究串联结合,拓宽实训教学的广度,专业学习的深度,实现教学、生产的无缝对接,实践教学和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四个方面可以很好地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一是企业代表参与教学,把社会需求带入到教学项目中来,实现“艺术、技术、市场”的结合。二是企业减轻了在培训方面的人力、物力,项目作业转化为产品设计,更是互惠互利。三是教师、企业、学生共同研发项目、共同参与科研活动,活跃了课堂,提高了教师科研、实践能力,从而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师资团队。四是可以利用工作室的资源环境开展社会培训,扩大学校的社会服务辐射能力。

四、引入行业标准,分工明细,实现“能力训练岗位化”

1.创新岗位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工作室可以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以鼓励性学习为主,明确奖罚、分配制度和岗位职责。在岗位的安排上,可设置工作室负责人、教师团队、企业代表、项目技术组长和项目组员。他们的大概分工可以做以下考虑:工作室负责人,负责项目承接、项目总体规划和项目验收;教师团队,具体负责项目开展、教学管理和校企互动;企业代表,参与项目技术指导和项目验收。项目技术组长,每个项目小组指定一位高年级的学生作项目的技术支持专家,以提高项目效率,并减轻教师的指导压力。项目组员,组员根据市场法则设定角色,如设计总监、设计师、设计助手、设计业务等,并实行轮换制度。组员明确自己在项目设计团队中的岗位职责,齐心协力完成项目。

2.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市场对平面设计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包括三方面:专业能力,平面设计领域的基础专业能力和设计软件的操作技能。方法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独立思考、创新设计和分析决策能力。社会能力,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学生在模拟一线设计工作环境的实训场所,直接感受平面设计工作的真实情境和工作压力,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在项目式教学中,项目工程的规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方式;设计项目的客观性与条件性,要求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小组合作,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设计内容要有创意,帮助学生形成创作思维;到项目实际场地考察,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与需求客户的沟通,锻炼了学生忍耐与坚持的职业素养。

3.建立职业化的多元评价体系。基于工作室的项目教学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重点应体现职业化,评价主体可多元化,评价角度要全面化,注重过程性评价。一是以项目为评价单元,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量化评价,包括项目每一环节的完成度,设计理念,创新性等。二是职业素养的考量,包括团队协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工作态度,职业规范和道德的体现等。三是采用教师评价、组长评价、组员互评、企业参与评价和客户参与评价的多元主体评价方式。

五、小结

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成立工作室,把专业课程进行整合,设计商业技术项目作为教学任务,能较好地实现“课程设置职业化”。实行岗位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职业化的多元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较好地实现“能力训练岗位化”。在工作室环境下开展项目教学,对改善学校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的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面向市场。

参考文献:

[1]温振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2]陆发芹.项目教学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