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护理相关知识

老年护理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年护理相关知识

老年护理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生活质量;影响;改善

前言 :心血管疾病目前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是一种循环系统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所包括的疾病种类较多,例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心衰以及高血脂等。当疾病发生或复发时,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故而,该疾病的护理成了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下面本文将以在社区接受舒适护理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例,来探讨舒适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改善,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以2011.1.1.~2012.1.1之间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舒适护理服务的75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的年龄在49--9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6岁,病程发展为3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8.5年,患者的收缩压在160 mm Hg以上,舒张压在95 mm Hg以上,心率在每分钟80次以上,平均每月会发生6次以上的心绞痛等情况。

2/护理方法 社区在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收治之后,就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并给予患者舒适护理,主要包括了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缓解患者因疾病困扰所产生的担忧和焦虑,消除负面情绪,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以及基础医学知识的了解,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再者就是为患者构建舒适的治疗环境和良好的氛围,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如食用营养、清淡、无刺激性的食物,并且将体重严格控制。再次就是每日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用药情况、脉搏、运动锻炼情况、饮食起居、自我感觉以及体重进行测量和详细记录,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有序的进行,促进患者的舒适度提升。

3、观察指标 对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前后的心血管疾病控制时间、躯体疾病、治疗效果、社会能力、生理功能、治疗时间、精神状况、情感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分的改善幅度进行对比。

4、统计学处理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3.0系统对调查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以均数±表示计量资料,当P

二、结果

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服务前后,治疗成效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忧郁和焦虑程度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很显著提升,社会能力、生理功能、情感能力以及精神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治疗时间和病情控制时间有效缩短,舒适护理前后在差异性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南丁格尔在早期提出了保证病房内的条件舒适、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清洁,是舒适护理的萌芽阶段,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Kofcaba完成了由实践与理论的过渡,并提出了关于舒适护理的理论概念,他认为舒适护理应该是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以及追求的结果。同时Jones在生殖技术护理中对整体化护理做了强调,将服务做到有的放矢。在1998年,又由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提出了具体的舒适护理模式,即萧式双C护理模式。他强调了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将患者的舒适作为工作的重点,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舒适护理是一种人性化、个性化、创造性、高效性以及整体性的护理模式,与一般护理相比,其共同点在于都是为了使患者心理健康情况、生理情况达到最佳状态,同时有效缩减患者的 不适程度,但是更加注重患者的身心感受,具有操作性更强的特点。同时也将护理工作领域的广泛性突出,使护理人员的身份既是管理者、研究者、服务者、组织者,又是健康维护者,并且护理的范围也更加的全面和广泛。

舒适护理在护理的内容上主要包括了对患者心理、生理、灵魂上的护理,使患者将不愉快的程度最大化的降低,进而达到最愉快的状态,具体如下:尊重患者的,使灵魂处于舒适的状态;和谐家庭、学校、人际以及职业等方面的社会关系,使社会关系舒适;再者就是满足和理解患者的安全感、尊重感以及满足感,使他们心理舒适;最后就是营造适宜的温度、光线、音响以及湿度,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使他们心理舒适。Janice指出,舒适的环境是使舒适护理得以有序、顺利开展的关键,以适当的感受刺激来促进患者的康复。目前我国对舒适护理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虽然具有局限性,但是作为一种运用于整体护理的创新思维方法,对深入专业研究和拓展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相关学者调查表明,患者将无痛作为生理舒适的首要目标,护理服务人员的态度则是患者心理舒适的首选,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将护理人员的预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才能够给予患者最为舒适和周到的护理,同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护理工作的开展更加的深入,护理的内容和方向更加的明确,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通过以上的调查显示,舒适护理模式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作用,使患者的生理状况得到缓解,同时情感能力、社会功能、身心健康、治疗时间以及精神状况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在社区护理过程中,我们应将舒适护理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玉兰,徐晓,余金珍,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 352 例护理体会[J]. 临床医药实践,2010,19 ( 5B) : 521 -522.

老年护理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龄;老年患者;压疮;综合护理

目前,医院护理质量好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压疮的是否做到有效预防[1-2]。现就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78~91岁脑梗死后遗症的高龄老年患者预防压疮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老年病科收治的36例78~91岁脑梗死后遗症的高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84岁,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8例、8例;住院患者在24 h内使用Bradenscale量表来评估压疮危险程度。患者的感觉、活动性、营养状况、移动性、皮肤干燥程度及患者水肿程度等几个方面是要进行评估的内容。总共27分,总分数低于9分表明十分危险,评分9~11分范围内表明非常危险,评分12~14分范围内表面中度危险,评分15~18分范围内表面危险较轻,评分超过18分表明没有压疮危险[3]。

1.2方法 对选取的36例患者进行有关压疮方面的综合护理措施,其主要护理措施包括:营养支持、减压方法及翻身拍背护理等。

2 结果

在经过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后,36例患者中,评分18分以上的有30例,占90%,4例为15~18分,2例为12~14分,但经过对护理措施及时改善和调整,控制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并有所好转。在院时,36例患者都未出现压疮的情况,同时对于简单的预防方法,能够不断熟悉并掌握。研究结果表明,此项研究结果较为成功。

3 压疮护理护士的培训

护理工作中,对于高龄老年患者压疮形成的致病因素进行有效避免,例如:压疮知识掌握不到位等因素。同时培训全体临床护士,压疮形成原因、危险性评价及护理措施的学习等是需要进行培训的内容。

3.1压疮致病原因

3.1.1浸渍因素 由于高龄老年患者长期卧床,而无法自行解决大小便问题。患者的皮肤在长期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出现松软的情况,明显降低了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度,对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患者往往会受到损伤。同时排泄物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同时使细菌不断滋生。

3.1.2活动和移动受限 由于脑梗死后遗症的高龄老年患者长期处于移动和活动受限的状态,因此容易保持一种姿势休息。这样一来,导致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得压疮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3.1.3营养因素 高龄老年患者缺乏营养时,能够降低组织器官和皮下脂肪的代谢功能,使血压循环障碍,使压疮发生概率明显增加。清蛋白水平可以影响压疮的形成[4]。

3.1.4感觉因素 当患者无感觉功能不足时,无法及时做出对外界刺激相关反应。表明神经支配完全消失,使得血管扩张收缩功能丧失,阻碍局部组织器官循环,使得压疮情况出现。

3.2风险评估 在患者入院和住院期间对其压疮形成危险度进行评估,还应做好详细记录,严格交接。

3.3针对性护理 不同患者压疮形成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具有分析,给予患者对症护理,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4 护理方法

有关压疮方面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培训,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护理,例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等,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4.1心理护理 患者因对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而情绪低落,入院治疗后,病程进程缓慢,患者及家属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应当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讲解,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各种不良情绪,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4.2护理 对患者卧床排便进行训练。患者早期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应指导患者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如果患者便秘情况比较严重,应当遵医嘱给予患者通便药物治疗。若患者存在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的情况,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液的排除,降低细菌感染率。

4.3饮食护理 创面愈合时间的长短受营养因素的影响,若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延长,使自身免疫力降低。因此应当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促进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加快伤口的愈合。

4.4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的关键在于血糖的良好控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远离各种危险因素,避免损伤皮肤和黏膜组织。大小便结束后,注意立即洗手,注意保持卫生,女性患者注意保持外位的清洁。

4.5健康教育 对于有关预防老年压疮的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其宣教方式可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对压疮发生的原因、定义等向患者进行仔细讲解,让患者及家属做到心中有数。

4.6减轻局部压力及摩擦 有效预防局部压力的影响,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因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当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确保床单位的平整。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治疗和护理时,主要动作要轻柔,避免对患者皮肤产生损伤。

5 讨论

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脑梗死后遗症的高龄老年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由于其他疾病并存,使得患者对于压疮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若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通畅,容易引起压疮的发生。对于此种情况,护士应当高度重视,并且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压疮预防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若不采取有效干预,则压疮发生的比率明显增加,由于老年人自身皮肤问题,压疮产生的概率会增加更多。临床研究表明。为降低患者出现压疮反应,必须对住院高龄老年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压疮护理措施。然而因为临床病例患者较少,导致研究结果不确切。张春红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5 h是人体的神经支配的皮肤忍受时间,若患者皮肤受压超过69~75 mm汞柱,则持续时间为2 h,超过2 h就会出现严重损伤的情况[5]。潘美飞等认为,机体的内因以及其外因作用,能够导致压疮形成.关键因素是内部因素[6]。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同时不断评估压疮发生的原因,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护理,从而达到降低压疮发生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龙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50.

[2]李相芬,何英.高龄老年患者压疮预防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对策[J].河北医学,2013,11(2):120.

[3]谢小燕,刘雪琴.对护士压疮防治相关知识现状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2,1(33):12.

[4]张春红.92例高龄老年患者压疮预防及o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40(45):111.

老年护理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知识盲点所在,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护理方向,为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相关知识盲点并排序。结果:知识盲点不同程度存在37项跌倒危险因素中,排前8位的是服用安眠药、利尿药、抗抑郁/焦虑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脂、合并视网膜疾病、合并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结论:老年糖尿病对自身相关并发症及用药知识盲点比较突出,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是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关键和重点。

关键词 老年人;糖尿病;知识盲点;调查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02

An analysis of senile diabetic patients′ knowledge scotoma for tumbles

YUAN Wen-hua,CHEN Li,DENG Ying,et al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01250)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senile diabetic patients′ knowledge scotoma for tumbles and to probe into the nursing direction for such tumbles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nurses to carry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Used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to carry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knowledge scotoma for tumbles with 96 senile diabetic patients,found out the related knowledge scotoma and sorted them.

Results:The knowledge scotoma exist in various degrees in 37 dangerous factors for tumbles,ranking the first 8 factors of taking sleeping pills,the diuretics,the anti-despondent/anxious medicine,the merge chronicity blocking lung disease,with complications of COPD,high blood fats,retina disease,coronary disease,and disease of blood vessel of brain.

Conclusion:The senile diabetic patients′ knowledge scotoma for self-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the medication knowledge are obvious,so it is a key to the formulation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to reduce their tumbles.

Key wordsElderly;Diabetic;Knowledge scotoma;Nursing

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的姿势,不自主地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跌倒是老年人伤害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意外死亡最主要的原因[1]。对患者来说,对跌倒危险因素不了解、部分了解的知识点,我们称之为跌倒知识“盲点”。随着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复杂化,多样化[2],相关的知识盲点成为其跌倒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存在许多护理安全隐患,具有高风险性。临床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跌倒问题日益突出,糖尿病患者跌倒发生率高,且发生跌倒损伤的危险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5倍。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21.58%,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老年患者的11.41%[3]。为预防和减少老年糖尿病意外跌倒的发生,对我院老年科及糖尿病俱乐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相关知识盲点,为临床护理方向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3月抽取我院老年科糖尿病住院患者及糖尿病俱乐部符合WHO(1997)诊断标准、年龄≥60岁的96例作为调查对象。男42例,女54例。平均年龄(71.50±5.70)岁,其中60~69岁44例,70~79岁43例,80岁以上9例。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6例,初中29例,高中或中专26例,大专及以上20例。居住情况:独居17例,与配偶共同居住62例,与子女共同居住17例。并发高血压59例,并发冠心病37例,并发脑血管疾病16例,并发骨关节病或颈椎病41例。调查对象均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能独立行走,愿意合作,知情同意。调查者向患者讲明调查的目的,并逐条讲解调查问卷内容,由调查者亲自填写,当场完成问卷并回收,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99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96%。

1.2方法自行设计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跌倒相关因素认知状况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参考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综合了易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各方面因素,并请多位临床护理专家指导反复修改,通过预实验后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内容为两部分:(1)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2)患者对跌倒相关因素的认知情况。本调查共列出与跌倒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37个,具体归纳为5类危险因素,即环境因素(7项)、用药因素(6项)、躯体因素(7项)、疾病

因素(7项)、个人因素(10项)。对调查内容程度采取3级评分法,不了解=1,部分了解=2,了解=3,分数越高,表示对这一因素的了解程度越高。修改、评定后的问卷内部一致性好,Cronbach′s α 系数为0.804,内容效度系数为0.78。

1.3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将回收资料建立数据库,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环境因素认知的了解程度(表1)

2.2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用药因素认知的了解程度(表2)

2.3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躯体因素认知的了解程度(表3)

2.4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因素认知的了解程度(表4)

表4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因素认知的了解程度(n=96)

2.5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个人因素认知的了解程度(表5)

2.6老年糖尿病跌倒认知影响因素分析药物及疾病因素中8项为跌倒知识盲点的前8位,均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6。

3讨论

3.1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现状本调查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有不同程度的盲点。在所有37个项目中,了解率为50%以上的条目占19项,其中环境因素占5项,用药因素占1项,躯体因素占4项,疾病因素占1项,个人因素占8项;部分了解率占50%以上的条目只有环境因素中的1项;不了解率为50%以上条目占7项,分别为用药因素中的4项和疾病因素中的3项。排序前8位的是服用安眠药、利尿药、服用抗抑郁/焦虑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脂、合并视网膜疾病、合并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环境方面认知普遍较高,对不同时间/早中晚因素认知稍差;药物方面,认知最高的是使用频率较高的降糖药,其他较差;躯体因素方面认知较欠缺的是辅助器的使用;疾病因素方面认知较好的是骨质疏松,其他普遍不足;个人因素方面认知不足的是不规律进食,其他认知较好。

3.2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知识盲点分析与护理对策

3.2.1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环境因素、躯体因素、个人因素等引起跌倒的危险性缺乏认识表1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环境因素中的地面潮湿/光滑、光线昏暗等认知度较高,而对于环境因素中的不同时间/早中晚相关因素认知度较低。环

境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的51%与环境因素有关[1]。符娟娟[4]研究

表明,跌倒多发生在夜间或清晨占75%,而在5∶30~7∶30的2 h中就占50%,由此可见5∶30~7∶30是跌倒的最危险时间。针对此种情况,护士需告知患者及家属容易发生跌倒的时间段及原因。本研究与以上研究结果密切相关。跌倒最常发生于患者上下床时。护士需向患者讲述久坐的危害,并嘱其改变、站立时应动作缓慢[5]。表3显示,躯体因素中使用行走辅助用器因素、平衡功能减退是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护士应及时告知患者入住病区新的病房环境、辅助用器正确的使用方法,给予预见性的指导。针对表5显示的个人因素中的不规律进食,护士需告知其导致跌倒的原理:老年病人的消化功能下降,加上服用降糖药的胃肠道副反应及味觉功能的减退,摄入量及营养减少,导致低血钾和肌无力,从而增加了跌倒的危险。

3.2.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及用药知识盲点较为突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某些药物及疾病的影响所引起跌倒的危险性缺乏认识。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服用降糖药引起跌倒的认知度较高,其次是降压药、扩血管药物,对于服用安眠药、服用利尿药、服用抗抑郁/焦虑药认知率较低,这与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药物的频率与获得的相关说明指导有关。有研究表明,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焦虑忧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维生素及钙剂等可影响患者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患者跌倒[6]。安眠、镇静、抗心律失常药可引起患者头昏眼花而跌倒,长期应用利尿药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低血钾均是引起跌倒的因素之一。因此,护士应加强药物知识的宣教,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告知使用药物的正确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家属与陪护的配合,加强病房的巡视,熟悉药物的半衰期,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本调查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因素中因“骨质疏松”而导致跌倒认识率较高,这与此类疾病高发性及疾病所引发的躯体活动障碍等有关。

3.2.3强化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老年患者个性好强、固执、自尊心较强,自我评级能力过高而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成为跌倒的高危因素[7]。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因注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是有过跌倒史的患者,鼓励患者随时向医护人员提出所需帮助,消除他们的恐惧感,主动给予帮助等。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反复向患者讲解跌倒的相关知识,观察了解患者饮食及运动习惯及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提倡采用循环式健康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指导,对糖尿病高危患者评估并实施预见性护理,能较好地防止苯妥英钠脑病的发生[8]。做好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指导,鼓励患者坚持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定时测量体重、腰围、臀围、血糖及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有研究表明[9],合并神经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行走时受外伤的危险是没有神经病变者的15倍。告知患者有肢体感觉异常应及时治疗。

4结论

老年糖尿病对跌倒的认知比较薄弱,对自身相关并发症及用药知识盲点比较突出,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是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关键和重点。临床上在重视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病情评估、运动、协调能力的检查及并发症筛查的同时,应将使用药物及合并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作为预防跌倒的重点人群,要高度重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及用药情况的评估,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反复强化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同时取得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提高和强化预防跌倒的全民意识。针对知识盲点制定个性化护理临床路径仍是我们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护理人员应不断探讨跌倒有效预防措施,不断创新,对减少医疗纠纷、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丽丹,张衡,肖蒙.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73-75.

[2]吴琳娜,李芸,胡秀英,等.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87-2088.

[3]谢金梅,肖日华,李炳根.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前瞻性研究[J].临床医学,2011,31(3):76-78.

[4]符娟娟.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7(11):148.

[5]傅慕君,诸惠萍,周莉莉,等.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跌倒致伤的情况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6B):24-26.

[6]杨慧,李朝梁.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3):81-84.

[7]张振清.病房护士对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的调查及管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24-1926.

[8]张爱军,马宗娟.糖尿病性低血压的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1):2494-2495.

[9]陈立英,付春华,李丹丹.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跌倒风险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68-70.

老年护理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单纯的药物治疗无法从根本上有效控制血压,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参与[1]。但是多数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识不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依从性差,自我管理能力低。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由于高血压是一个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自我管理则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2]。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患者。对照组73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5例;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0.16±2.56)岁;病程2~8 年,平均(5.18±2.33) 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6例,高中以上43例,大专以上14例。观察组73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6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1.01±3.23)岁;病程2~10年,平均(6.20±1.88) 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4例,高中以上45例,大专以上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告知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时测量血压,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2观察组

1.2.2.1心理干预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容易产生厌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血压的控制。因此,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心理因素,并告知不良情绪对血压的影响,使患者学会自我宣泄情绪,减轻精神压力,树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同时针对患者个体差异,给予安慰、鼓励、支持等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并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与护理人员建立信任的关系,避免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刺激。

1.2.2.2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向患者讲解高血压常见临床症状、治疗原则、血压监测方法以及高血压诱因等知识,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通过组织高血压专题讲座、发放高血压宣传册,从根本上增加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使患者明确用药基本知识,了解用药不良反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预防患者擅自停药,使其积极配合临床药物治疗。例如召集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一起座谈,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患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帮助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

1.2.2.3用药干预 依据患者血压监测结果,正确指导患者用药,使患者了解药物名称、服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并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教会患者或者家属掌握简单的紧急处理不良反应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根据时间给药法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高血压药物。时间给药法就是依照生理病理节律以调整给药时间和给药剂量,结合患者的生物周期和疾病节律变化特点展开护理。

1.2.2.4饮食干预 向患者讲解合理饮食与血压的关系,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控制摄入热量,禁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日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素食为主,例如进食鱼类、瘦肉、豆制品、维生素、高纤维食物以及新鲜蔬菜水果。

1.2.2.5运动与休息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休息,不熬夜、不过度劳累,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同时坚持适当的运动,例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在日常中患者尽量避免过度低头、弯腰后仰、突然起立等,以免大量血液流入头部,引起脑充血。

1.2.2.6其他 教会患者正确测量血压,并定时做好血压记录。

1.2.2.7院外干预 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生活、饮食习惯,用药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健康行为,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告知患者定时复诊,依据电话随访结果,针对性的指导患者,例如以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提醒。通过随访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

1.3疗效判定俗

1.3.1高血压控制率计算采用" 收缩压

1.3.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高血压专家进行评价。自我管理包括:高血压相关知识、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健康行为,共4项,每项分为良好、一般、差,依次记为3、6、9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高[4]。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

2结果

2.1临床患者血压水平恢复及控制情况 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恢复、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临床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比 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高血压相关知识、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属于特殊人群,单一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只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才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自我管理能力是高血压患者长期治疗建立自信心及行为去照顾自己的卫生保健理念,是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种自我管理方式[5]。应用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改善老年高血压预后的重要手段。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恢复、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高血压相关知识、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积极地参与到疾病治疗中,提高遵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并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确保血压的有效控制,最大化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同时可使患者主动进行自我管理,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从而及时主动监测血压,正确服药,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老年护理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心内科;老年;健康教育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种新型整体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可以通过规范诊疗行为和增加医疗服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1]。健康教育主要是让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可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从而达到消除或者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更好地预防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在本组研究资料中,我们对50例老年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下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心内科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62-78岁,平均年龄(70.5±2.5)岁,高中以上学历5例,高中以下学历45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61-79岁,平均年龄(71.5±3.5)岁,高中以上学历7例,高中以下学历43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查诊断,确诊为心内科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上无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便由责任护士负责填写入院评估表,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放置于床尾,方便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及作用,在健康教育路径表上对完成的内容及时进行评价,让患者进行签名。为患者和家属讲解心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采用图片和幻灯片的方式进行演示,让患者及家属更容易学习心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告诉患者及家属患者的饮食要求、运动方式、自我护理的方法和出院指导。对照组由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家属的问题给予解答。

1.3临床效果评定标准临床效果评定标准分为完全掌握、基本掌握和未掌握,对患者采用20道完全相同的健康教育知识题目,每道题5分,满分为100分,完全掌握:80分以上的患者。基本掌握:60-80分的患者。未掌握:60分以下的患者。掌握率=完全掌握率+基本掌握率。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并且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38例,占76%,满意10例,占20%,不满意2例,占4%,总满意度96%,对照组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18例,占36%,满意25例,占50%,不满意7例,占14%,总满意度86%。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心内科是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所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主要诊治的疾病有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猝死、早搏、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心律不齐、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2]。我国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国家,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因近些年人们的饮食、环境和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造成近几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逐渐增多[3]。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为降低或者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由一对一进行教育[4]。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在临床护理路径下对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很理想,有效地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可以让患者更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让患者了解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危害,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及医院整体的形象,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评价[5]。

参考文献

[1]张向阳.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96-997.

[2]高霞,赵迎春.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3):483-484.

[3]王淑荣.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