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范文第1篇

北京地区客票系统应急处置特点

北京地区人口众多,人员流动性强,客票系统应急处置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客票系统承受压力大。电话订票、互联网售票、自动售票等新系统的应用使得突发事件出现概率增加,对客票系统造成很大压力。

二、突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大、范围广。出行高峰期公众对客票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注度较高,容易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大。北京地区旅客运输繁忙,日均发送量达到16万,突发事件的处置不力将造成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损失。

四、售票点和代售处数量多、分布广,应急处置工作难度大。北京铁路局辖区内分布有2000多代售处,多台自动售票机,系统维护压力大,突发事件下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和管理难度高。

面向服务的应急处置平台建设

一、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为适应北京地区铁路客票系统管理的未来发展,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特点,在铁路信息专网、移动网络等基础设施支撑下,围绕应急处置数据库这一核心,建立基于B/S架构的客票系统应急处置平台,提供开放式的数据接口,便于未来与铁道部应急处置平台对接。建立完善配套的应急处置管理机构、政策规范、系统标准和平台运营维护体系,为平台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二、平台功能设计

第一,信息接报管理:为各级部门、站段、代售处等提供突发事件的信息上报功能,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第二,查询与分析: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应急处置任务进度、相关人员信息的查询功能。

第三,应急指挥与调度:通过突发事件上报信息的自动接收、分析和处理,协助应急处置小组沟通联络各方,提高事件处理和信息上报效率。

第四,应急保障管理:围绕北京地区客票系统应急管理办法,提供应急管理相关信息的综合管理功能,保证各类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五,应急评估与:评估当前突发事件的优先级别和结果预估,为应急管理与决策部门提供分析报告,并视具体情况给相关部门。

面向服务的应急管理体系

面向服务的应急处置平台为铁路客票管理部门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对不同类型和等级的突发事件下客票系统应急处置工作进行管理。根据系统分析理论,从应急管理全流程的视角,将应急管理过程分为应急演练、突发事故预警、应急处置准备、应急处置响应、客票系统修复五个主要阶段,形成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协调系统各相关部门,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如实、快速反映事态发展,建立面向服务的应急管理体系。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范文第2篇

仅供参考

为保证有效平稳处置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中,实现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密防范、妥善处置,保障互联网网络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提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信息资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公安部《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三)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本系统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故障,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事件分类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性质、机理和发生过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灾害。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故灾难。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3)人为破坏。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袭击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县上分类情况。

(1)i级、ⅱ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局大规模瘫痪,事态发展超出控制能力,需要县级各部门协调解决,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2)ⅲ级。某一部分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属县内控制之内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3)ⅳ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使用效率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系统发生或可能导致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工作原则

1、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提高素质,快速反应。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3、以人为本,减少损害。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公共财产、信息资产遭受损失。

4、加强管理,分级负责。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能,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5、定期演练,常备不懈。积极参与县上组织的演练,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确保应急预案切实有效,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二、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体系

成立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局党委书记、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分管领导,成员包括:信息全体人员、各通信公司相关负责人。

(二)工作职责

1、研究制订我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推进我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

2、发生i级、ⅱ级、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后,决定启动本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如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属于i级、ⅱ级的,向县有关部门通报并协调县有关部门配合处理。

3、研究提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规划,检查、指导和督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4、指导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科学研究、预案演习、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5、及时收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分析重要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对可能演变为i级、ⅱ级、ⅲ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及时向相关领导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6、负责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持,参与重要信息的研判、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总结评估工作,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和先期处置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1、要进一步完善各重要信息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引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在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按紧急信息报送的规定及时向领导汇报。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重要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应确立2个以上的即时联系方式,避免因信息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必要的信息通报与指挥协调通信渠道中断。

3、及时上报相关网络不安全行为:

(1)恶意人士利用本系统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

(2)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等情况。

(3)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情况和预警信息。

(4)网络安全状况、安全形势分析预测等信息。

(5)其他影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二)预警处理与预警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系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请求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在2小时内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并预警。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同时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2、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应立即组织现场救援,查明事件状态及原因,技术人员应及时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

(三)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及时请技术人员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必要时采用断网、关闭服务器等方式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向上级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通报。

2、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在接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掌握最新发展态势。对有可能演变为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技术人员处置工作提出建议方案,并作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决定现场指导、组织设备厂商或者系统开发商应急支援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对有可能演变为ⅱ级或i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要根据县有关部门的要求,上报县政府有关部门,赶赴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支援力量,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

(一)应急指挥

1、本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要迅速建立与现场通讯联系。抓紧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调集和配置应急处置所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统一指挥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2、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的,立即在现场开设指挥部,并提供现场指挥运作的相关保障。现场指挥部要根据事件性质迅速组建各类应急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支援

本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可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置工作需要,及时申请增派专家小组和应急支援单位,调动必需的物资、设备,支援应急工作。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有关人员要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协助开展处置行动。

(三)信息处理

现场信息收集、分析和上报。技术人员应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时将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处置工作等情况及时报领导小组,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符合紧急信息报送规定的,属于i级、ⅱ级信息安全事件的,同时报县委、县政府相关网络与信息安全部门。

(四)扩大应急

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实施扩大应急行动。要迅速召开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事态情况,研究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并向县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五)应急结束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经应急处置后,得到有效控制,将各监测统计数据报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相关网络安全处置流程

(一)攻击、篡改类故障

指网站系统遭到网络攻击不能正常运作,或出现非法信息、页面被篡改。现网站出现非法信息或页面被篡改,要第一时间请求相关职能部门取证并对其进行删除,恢复相关信息及页面,同时报告领导,必要时可请求对网站服务器进行关闭,待检测无故障后再开启服务。

(二)病毒木马类故障

指网站服务器感染病毒木马,存在安全隐患。

1)对服务器杀毒安全软件进行系统升级,并进行病毒木马扫描,封堵系统漏洞。

2)发现服务器感染病毒木马,要立即对其进行查杀,报告领导,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上报。

3)由于病毒木马入侵服务器造成系统崩溃的,要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数据恢复。

(三)突发性断网

指突然性的内部网络中某个网络段、节点或是整个网络业务中断。

1)查看网络中断现象,判定中断原因。若不能及时恢复,应当开通备用设备和线路。

2)若是设备物理故障,联系相关厂商进行处理。

(四)数据安全与恢复

1.发生业务数据损坏时,运维人员应及时报告领导,检查、备份系统当前数据。

2.强化数据备份,若备份数据损坏,则调用异地光盘备份数据。

3.数据损坏事件较严重无法保证正常工作的,经部门领导同意,及时通知各部门以手工方式开展工作。

4.中心应待数据系统恢复后,检查基础数据的完整性;重新备份数据,并写出故障分析报告。

(五)有害信息大范围传播

系统内发生对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电子邮件、短信息等网上服务中大量出现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有害、敏感信息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报经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启动预案;或根据上进部门要求对网上特定有害、敏感信息及时上报,由上级职能部门采取封堵控制措施,按照市上职能部门要求统一部署启动预案。

(六)恶意炒作社会热点、敏感问题

本系统互联网网站、电子公告服务中出现利用社会热点、敏感问题集中、连续、反复消息,制造舆论焦点,夸大、捏造、歪曲事实,煽动网民与政府对立、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情绪,形成网上热点问题恶意炒作事件时,启动预案。

(七)敏感时期和重要活动、会议期间本地互联网遭到网络攻击

敏感时期和重要活动、会议期间,本系统互联网遭受网络攻击时,启动预案。要加强值班备勤,提高警惕,密切注意本系统网上动态。收到信息后,及时报警,要迅速赶赴案(事)发网站,指导案(事)件单位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同时收集、固定网络攻击线索,请求县上技术力量,分析研判,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做好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记录,协助网站恢复正常运行并做好防范工作。

六、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统计各种数据,查明原因,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及恢复重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迅速组织实施。

(二)调查和评估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财产损失状况和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

七、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领导小组各成员应保证电话24小时开机,以确保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联系到位。

(二)应急装备保障

各重要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时应事先预留出一定的应急设备,做好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调用。

(三)应急队伍保障

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保障队伍。选择若干经国家有关部门资质认可的,具有管理规范、服务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我县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社会应急支援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必要时能够有效调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的保障力量,进行技术支援。

(四)交通运输保障

应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交通工具,确保应急期间人员、物资、信息传递的需要,并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由领导小组统一调配。

(五)经费保障

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金,应列入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切实予以保障。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互联网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事关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敏感性,建立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

(二)妥善处置。

正确区分和处理网上不同性质的矛盾,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开展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涉网违法犯罪活动,严守工作秘密,严禁暴露相关专用技术侦查手段。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调度交换机 应急 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9-0210-02

哈里斯调度交换机作为目前廊坊供电公司调度交换机,其地位和作用相当重要,一旦交换机发生故障,可能会造成调度通信网瘫痪,影响调度命令的上传和下达。冀北地区规定调度交换机故障全停时间超过10分钟为一次障碍,且根据2012年1月1日其施行的《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关于因通信业务中断造成的事故的规定相当严格。因此,调度交换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好坏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保障率,本文即是对调度交换机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的阐述分析。

1 突发事件特征

调度交换机突发事件是交换机主控系统、功能板、用户板、电源、传输电路、调度台、录音系统等故障,可能导致其承载的调度交换业务中断或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

2 应急组织快速相应,并行使其职责

2.1 启动应急组织机构

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公司通信系统发生突发事件后,所属通信运行维护单位应迅速成立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组,成员包括通信运行维护单位及设备厂家等通信专业技术人员。

2.2 明确并行使应急组织的职责

2.2.1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职责

贯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规定,接受上级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适时启动和终止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统一领导通信系统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

2.2.2 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组职责

执行现场处置方案中的应急处置措施,接受上级监督检查。根据突发事件紧急程度和通信系统运行情况,迅速、准确地判断突发事件性质及影响范围,并向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开展通信系统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3 应急处置

3.1 应急处置的原则

突发事件处置按照“先生产,后其他;先上级,后下级;先干线,后支线;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认真执行现场处置方案流程,严格履行工作职责,迅速调动所需通信资源,保障应急指挥通信的畅通,防止发生由于通信原因导致事故影响范围扩大化。同时,要防止引发新的突发事件,保证电力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事故预想及应急处理

3.2.1 交换机主控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交换机主控板、矩阵板或总线告警,交换机接续正常。

(2)故障原因:a.主控板故障或者退出服务;b.矩阵板故障;c.总线分配板故障。

(3)故障处理:a.观察主控卡或矩阵卡告警显示灯,查看自诊断程序界面告警情况确定故障板件;b.更换故障板件,若主控板故障,还需进行硬件初始化;c.加载数据并恢复系统;d.通过维护终端将交换机数据库资料进行备份,并拷贝到外置硬盘进行保存。

3.2.2 交换机电源故障

(1)故障现象:交换机全部停电或机框电源板告警。

(2)故障原因:a.直流自动切换模块或者高频开关电源故障;b.机框电源板故障。

(3)故障处理:a.观察机柜内所有板件的指示灯,如果指示灯全灭,判定为外部电源故障。b.直流自动切换模块输入电压正常输出不正常,判定为直流自动切换模块故障,更换直流自动切换模块。c.直流自动切换模块输入电压不正常,判定为高频开关电源故障,通知电源维护专业人员。d.外部电源恢复后,重启系统,自动恢复原有数据。e.机框电源板红色告警灯亮判定为电源板故障,进入管理维护终端的自诊断界面,查看电源告警细节。f.更换故障电源板卡,恢复机框电源的1+1备份状态。

3.2.3 数字(模拟)用户业务故障

(1)故障现象:数字(模拟)话机不能实现正常接续和通话。

(2)故障原因:a.数字(模拟)话机故障;b.数字(模拟)用户线路故障;c.数字(模拟)用户板故障。

(3)故障处理:a.检查数字(模拟)话机接口,重新插拔,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话机接口故障,重做接口。b.更换数字(模拟)话机,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数字(模拟)话机故障。c.进入交换机的自诊断程序,检查端口故障现象及告警信息。d.更换数字(模拟)用户板,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数字(模拟)用户板故障。e.经过以上工作还不能排除故障,在配线架上测试该接口,判断故障段落,逐段检查处理,直至解决问题。

3.2.4 交换机的机框公共板故障

(1)故障现象:交换机双音多频记发器、三方通话、电话会议、广播扩音接口、远端集中维护等部分功能丧失,相关板卡红灯告警,用户接通率变低。

(2)故障原因:a.多功能服务卡故障;b.双音多频记发器卡故障;c.电话会议汇接卡故障。

(3)故障处理:a.用户近期摘机听忙音的概率增高(≥0.01),可判定为多功能服务卡或双音多频记发器卡故障。b.交换机电话会议工作不正常,可判定为电话会议汇接卡或多功能服务卡故障。c.交换机三方通话不正常,可判定多功能服务卡故障。d.交换机远端集中维护功能不正常,可判定多功能服务卡故障。e.交换机广播扩音功能不正常,可判定多功能服务卡故障。f.观察公共板卡告警显示,红色告警灯亮说明该板卡故障。进入管理维护终端的自诊断界面,查看板卡告警细节。g.更换故障板卡。

3.2.5 交换机2M数字中继故障

(1)故障现象:2M数字中继板卡红灯告警,该局向不能正常接续。

(2)故障原因:a.交换机本端2M中继板故障;b.传输系统故障引起的中继电路中断;c.对端交换机设备故障;

(3)故障处理:a.观察2M中继板运行指示灯,红色告警灯亮,说明2M中继故障。进入交换机的自诊断程序,检查该2M端口故障现象及告警信息。b.如果重要2M中断或者多个2M中断,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c.在DDF配线架上对告警的2M数字中继接口进行近端和远端环回试验。d.近端还回正常,远端不能正常还回,判定为交换机外部故障,通知传输系统运维人员检查传输系统。e.传输正常,判定为对端设备故障,通知对方交换机维护人员检查对方交换机。f.近端环回不正常,判定为数字中继接口板故障或2M线路故障,更换告警数字中继板或检查2M线路。

3.2.6 调度台触摸屏故障

(1)故障现象:调度台触摸操作不正常。

(2)故障原因:a.触摸屏设备故障;b.调度台主机故障;c.调度台主机软件故障;d.调度台主机与触摸屏之间的连接线缆故障。

(3)故障处理:a.重新启动调度台主机和触摸屏,如恢复正常,判定为软件故障;b.更换触摸屏,如恢复正常,判定为触摸屏故障;c.更换调度台主机,如恢复正常,判定为调度台主机故障;d.如果完成了以上工作,调度台还不能正常工作,判定为连接线缆故障,需要更换触控连接电缆。

3.2.7 调度台话机故障

(1)故障现象:某个调度台单个话机接续、通话不正常。

(2)故障原因:a.调度台话机插头接触不好;b.调度台话机本身故障;c.调度交换机数字用户板故障;d.调度交换机数字用户板至调度台话机之间的连接线缆故障。

(3)故障处理:a.重新插拔数字话机连线,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水晶头接触不良。b.更换数字话机,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数字话机故障。c.通过交换机自诊断程序检查端口故障现象及告警类别。d.重新插拔或更换数字用户板,如果恢复正常,判定为数字用户板故障。e.经过以上工作后还不能恢复正常,判定为线路故障,用数字话机在线路上逐段进行测试,判定故障段落,更换相应电缆。

3.2.8 集中录音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集中录音全部停止工作。

(2)故障原因:a.集中录音系统主机设备故障;b.集中录音系统主机上的2M录音板故障;c.系统软件、录音软件或者2M录音板驱动软件故障。

(3)故障处理:a.关机并重新启动集中录音系统,若系统恢复正常,可以判定为软件故障;

b.关机后系统无法启动或启动不正常,可以判定为系统硬件或者软件故障,需要对主机设备进行检查或者重新安装软件;c.系统重启正常,但无法进入应用程序界面,应重新安装应用程序;d.如果依然不能排除故障,更换集中录音板并重新安装应用程序。

3.2.9 分散录音系统故障

(1)故障现象:分散录音系统某一个数字通道告警。

(2)故障原因:a.分散录音主机上录音板的单个端口故障;b.分散录音主机、数字用户板、数字话机之间的连接线路故障;c.数字话机本身故障;d.调度交换机数字用户板故障。

(3)故障处理:a.检查数字话机工作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处理数字话机故障;b.在录音采集线路上并机测试录音线路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判定为线路故障;c.经过以上工作依然不能正常录音,更换一个录音端口进行测试,如录音恢复正常,判定为录音端口故障。

3.2.10 交换机维护终端故障

(1)故障现象:两台交换机共用一台维护终端,其中一台工作不正常,另一台工作正常。

(2)故障原因:a.维护终端的串口故障。b.维护终端串口与交换机多功能服务卡之间的连接电缆故障。c.调度交换机多功能服务卡故障。

(3)故障处理:a.观察多功能服务卡告警灯,红灯亮判定为多功能服务卡故障,更换多功能服务卡。b.重启维护终端,若恢复正常,判定为串口吊死。c.重启后故障依然存在,交换两个COM口连线,分别检查与交换机的连接情况。d.根据端换前后情况对比,判定串口故障或者是线缆故障,更换相应设备。

3.3 应急处置后期观察

(1)现场应急处置完毕后,现场抢修人员须确认电力通信系统业务电路已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系统稳定运行30分钟后,可视为故障隐患已彻底排除,方可向通信调度申请结束现场应急处置程序,经批准后方可撤离现场。

(2)通信调度接到结束现场应急处置申请,确认业务电路恢复正常,经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同意,方可下达现场撤离命令。

3.4 事件整理汇报

(1)事件报告分为紧急报告和详细报告。紧急报告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口头汇报突发事件的简要情况;详细报告是指在完成突发事件处理后,以书面形式提交的全过程报告。

(2)现场处置工作组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指挥部报告现场应急响应情况和现场人员、设备受损程度,评估现场应急处置的困难和效率。报告频率:每30分钟一次,若出现重大变化立即汇报。

(3)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处置情况,评估业务迂回和故障排除时间,准确掌握现场处置进度,向上级报告。报告频率:每30分钟一次,出现重大变化立即汇报。

参考文献

[1]《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通信调度管理规定》.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园突发治安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标准体系

目前阶段高校制定应急处理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在2006年1月8日正式并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促使了各个高校纷纷开始进行应急机制的建设和健全,从而提升自身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紧急处理能力,将高校内部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有效地预防并及时地解决,从而使得校园内师生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让高校能够心无旁骛地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高校应该树立平安校园的管理思想,编制和完善适合本校状况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以此作为处理的标准。但是从目前的阶段来看,很多高校在指定了应急预案制度之后就弃之不顾,只有在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才想起要套用其中的工作流程,高校对应急预案的内容动态管理能力非常差,很多原预案内容并没有随着治安事件发生性质的变化或者变动而改善,这导致很多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预案制度早就已经陈旧和过时,操作性已经大大降低,所以仅仅依靠应急预案来进行应急处理标准体系的构建是远远不足以应对社会的复杂动态形势的,应急预案的实施应该仅仅是应急处置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具备教育、引导、规范和操作的功能,应急预案的内容应该侧重于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理,而且这些操作流程仅仅靠书面表述是难以达到应用的效果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如果缺乏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和体制、日常高校突发治安安全事件的演练,那么在真正地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高校安保人员大多会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从而导致最佳的处置时机被延误,造成严重的、惨痛的社会效果。

举例来说,某高校校门口出现一个手持60厘米长、4厘米宽的尖刀的歹徒,其先是踢翻校门口停放的禁止机动车停放的标牌,然后挥舞着尖刀冲向校园主干道,安保人员一面追赶歹徒,一面用对讲机呼叫队友进行增援,在距离校门口300米的地方4名安保人员堵住了歹徒,但是由于安保人员没有携带任何安保设备,只能赤手空拳应对歹徒,被堵住的歹徒开始疯狂地向安保人员砍杀,其中三名安保人员先后中刀倒地,此时一名学生抓住机会将歹徒踢倒在地,随后接到报案的民警赶到现场制服了歹徒,但是手上的安保人员中两名因为伤势过重,不幸殉职。这样的突发事件带来的后果是非常惨痛的。

现在高校内部人员流动大、开放性高、治安形势日益复杂,高校的治安管理维护和校园安全工作应该以很强的针对性,当前很多高校的校园安全和治安维护工作只要依靠的是校园内的保安,大多数的保安接受的安全培训较少,对于相应的器械操作也不熟练,在应对紧急突发事件上的应对能力还非常差。我国从2010年起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全国各个高校在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消防演练,借此提升全校师生的安全管理意识,使得他们在遇到火灾的时候能够提升自身的自救能力,并让校园内火灾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由此也可以窥知相关的安全演练对于提升校园内部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治安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对策建议

首先,应该构筑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体系框架。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具有社会性和普遍性特点,国外不少的专家已经意识到这方面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在针对应急处置阶段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理论界认同度最高的模型主要有四个:芬克的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的4R模型、危机管理专家米特洛夫提出的五阶段模型以及三阶段模型。笔者认为三阶段模型对于我国高校来说非常适用,它将突发事件的管理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在顺序和逻辑上都比较清晰,能够将应急处理的全过程囊括其中,在处理的手段上具有很大的弹性,也符合中国人在处理事件上的习惯和习俗。该模型保持了标准体系在级别维度和性质维度上的完整性,而对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应该主要集中在校园突发治安安全事件的应急内容维度的研究上。所以我们应该结合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工作的特点来对校园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内容维度为主线的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框架体系。

其次,要建设健全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和建设专门的组织机构。现阶段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频发的阶段,常设的校园突发事件处理机构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应急处置应该秉承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在管理内容上应该实施全员参与、各有分工的管理体系,在责任追究制度之下进行健全的应急处理体制的构建。每个高校应该专门设置一个部门来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各个院长和主管应该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承担不可推卸的职责。

再次,注重应急预案的演练,实施责任共担。在处置紧急预案的工作中,应急预案的演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应急能力和提升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校安全教学和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学校各个院系和部门应该从提升安全综合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治安安全事件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只有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才能够让全校的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在现实的管理中因为频繁演练而取得成功的案例是非常多的,平时多演练,事发时候承受的损失才能降低。全校的全体师生都应该参与到演练之中来,和学校共同承担责任,为学校的安定和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要完善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各分院也应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门机构,并赋予其特别权力,负责监管本分院安全状况;校园突发治安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计划应通过相应规章制度加以确定,将危机经费纳入学校发展计划,明确有关部门责任,加强主管部门的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姜传胜,邓云峰,贾海江,王晶晶.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理论思辨与实践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

突发事件处置流程范文第5篇

(一)以“智慧应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智慧__建设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智慧应急”项目建设,以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为目标,整合公安、消防、三防、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全面梳理应急值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建设多媒体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实现突发事件多部门统一指挥调度。

(二)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继续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按照__市“城市公共安全六大体系”建设思路,着力构建与平安__建设目标相适应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强化我区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

(三)持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预防能力。继续推进《__市公安安全白皮书》贯彻实施工作,按照《__区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报告》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公共安全体系;继续执行突发事件风险分析会商制度,以确保“城区安全”为核心,加强对全区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风险预测和趋势研判,总结分析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部署相关预防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条块结合的原则,继续协调督促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全面落实突发事件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和整改工作,积极开展事故灾难、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四)完善应急队伍体系及应急保障。进一步加强应急队伍,重点是以各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为基础构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对全区各应急(民防)队伍进行整合、更新,建立台账,完善制度,并组织开展队伍骨干培训活动。结合“军事日”组织区应急专家队伍、应急宣讲团成员开展研讨培训活动。督促、指导区应急委成员单位,特别是重点行业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及各街道做好2016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继续组织开展“紧急救助员”培训,进一步完善基层“紧急救助员”与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相互配合的应急救援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支持志愿者应急队伍壮大和发展。

(五)推进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全区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特别是做好区职能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和街道总体应急行动方案的修订指导、备案工作,建立台账。将区职能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和街道总体应急行动方案编制成简单明了的预案方便卡。协调指导区28个专项应急指挥部牵头单位及各街道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牵头举办一场区综合性大型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以演练锻炼队伍,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加强演练评估、预案修订工作,应急预案演练结束或较大以上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根据演练情况或突发事件处置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演练评估和预案修订工作。

(六)深化应急值守工作。完善和健全应急值守体系,全面加强我区应急值守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处置得当。严格落实关于应急值守的各项规章制度,牢记岗位职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期领导在岗带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机制,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规范报送时间、报送内容和报送对象,杜绝信息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现象。举办第三期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骨干业务培训,提升信息员信息报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