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思想及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化学教学 更新理念 思想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化学课程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等。因此寓思想教育于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素养水平,必须要引起化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化学教师一定要更新化学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课内外结合,抓准时机,用生动的实验、优美的语言、强烈的感情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更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远大志向,从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这样不但忽视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而且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笔者在向学生讲解我国古代化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和现代化学科学的巨大成就及我国丰富的化学资源时,就收到了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例如向学生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古代的四大发明,化学方面的发明就占了四分之三;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化工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在钢铁、能源、水泥、化纤等年产量均在世界前几位,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介绍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化学与家乡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来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并教育学生这些美好的未来,必须依靠同学们扎实的从现在做起,努力去开创,坐享其成是等不来的。使同学们明白自己肩负着重任,要振兴家乡经济、建设伟大祖国,必须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的努力学习。
二、加强辨证唯物主义,突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鼓励学生培养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通过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观点。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层次结构,认识物质的基本性是无限可分的,但就其各个层次来说又是不可分的。这种可分与不可分,组成了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针对多年来形成的初中化学“听、记、背、练”的现状,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科学的探索物质世界,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体验到探究过程和探究乐趣的学习经历。以鼓励他们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三、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发展意识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由化学而引发的污染最为严重。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环境污染、能源开发等都与化学有关。因此在化学课上教师可充分应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环保教育。新教材适当降低了理论要求和精减了一些次要概念,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金属和人体的关系、化肥、农药等内容,都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为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建立环保意识、科学发展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切实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及劳动技能素质。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如,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顺序,必须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进而培养学生自觉、勤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永不知足”,“永不安于现状”的精神。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教学不但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得以培养。
五、突出育人目标,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化学教学中,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同时,更应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一方面通过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生平和科学发展史让他们明白:只有勤奋、顽强、不怕失败、敢于献身的人才可能有所创新,从而树立创新的自信心。懂得创新,必须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另一方面和谐的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给予肯定,鼓足自信心。只有有了自信心,学生才敢于独立思考,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未知,才敢于捕捉疑问并确定为进攻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大胆创新。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025―0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永恒主题。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在十七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来以后,国内学术界也加大了对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主要集中在人文关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原因、解决对策这几方面。
一、相关内涵的厘定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内容体系建构
对于人文关怀的内涵,虽然理论界仍存在较大分歧,但是在较大范围内已有一定共识。多数学者如杨怀中、张弘政、张敏、王欢、刘天宇等认为人文关怀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注重人的价值和主体意识,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尊严等。
学者张敏认为“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其核心是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尊严,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从而推动思想启蒙和人类的共同解放,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学者王欢、刘天宇认为人文关怀的核心应是重视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学者史佩宇提出思政教育意义上的人文关怀“首先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表现为对人的人格尊严及价值需求的一种关心和尊重,不断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及主动性,从而使人都能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另外,学者伍揆祁在与上述学者有相似见解的同时对人文关怀还有其独特的看法,他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中指出,人文关怀更侧重于实践,是实现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王东莉和伍揆祁,他们二位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做出了详尽的阐述。前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应从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提升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建构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几个层面来全面推进人的发展”。后者认为要“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主体意识、培养德性伦理、提升文化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导引终极关怀”。总之,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应注重个体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突显人的价值,满足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人达到自由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多数学者的见解基本一致,认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而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是其现实活动功能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如有学者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学者林琳提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相应的教育方式、手段,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效果相契合的程度”。学者沈壮海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三个基本方面”。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坚持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是社会发展和思政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提高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的本性的需要。哲学认为内因决定外因,“人的本性需要得到人的承认与尊重,需要得到人的挖掘与激励。正是由于人的本性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要注入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求,而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培养人成为“四有新人”的教育,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在本质上有很高的契合度。
二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泛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只有坚持人文关怀理念,高校思政教育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抓住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实效性,突显自身的价值,才能符合我国发展的要求。学者韩华强调:“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在综合国力竞争、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尽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但缺乏人文关怀无疑是重要的一个,加强人文关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创新基点。”
三是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得知,思政教育理论空洞,忽视学生的自身需求,导致学生的反感,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发展。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将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方面,有利于使思政教育贴近学生实际,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人文关怀是思政教育摆脱低效的内在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良性运行的必要支撑。”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都做出了相应的论述,加强人文关怀不仅是时展的要求,更是大学生思政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不理想的状况下,我们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人文关怀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应该把人文关怀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
三、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现状
人文关怀理念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得到提高的同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实施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理念在绝大多数高校受到重视,大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思政教育得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可,大学生与思政教育者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等。对于存在的不足,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严重、人文关怀的理念在部分高校仍未得到高度重视、人文关怀理念重形式轻实践的情况严重等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不强。例如学者李自维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角度阐述这一问题,认为在教育思想上,仍然欠缺“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教育目标上,体现“个性发展”的具体要求还严重不够;在教育内容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教育方法上,没有完全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育环境上,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
对思政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绝大多数学者如林琳、李向军、史佩宇等认为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不理想是由于思政教育的价值定位、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等缺乏人文关怀造成的。李向军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四、人文关怀理念下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在增强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措施方面,目前学术界做出了较多研究论述。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
大学生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居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因材施教,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彰显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大学生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
(二)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教师在思政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是大学生的领航员,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全面关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丰富教学内容及方法
完善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超越灌输式教育方法,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例如学者李向军提出“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的体现就是要实现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回归,关照人的生存状况,考虑人的生存境遇突出人格完善。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人的现状出发选择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学者杨林指出“在方法上要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把人文关怀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人文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在内容上要关注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重培育学术文化”。
(四)优化思政教育人文环境
优化思政教育人文环境,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学者王利军提出“大学的人文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学生获得在课堂上得不到的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个性丰满、和谐发展的人”。
(五)拓展管理方式和方法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除了刚性管理之外,必须有柔性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刚柔并济,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制度,坚持“柔性管理和感染熏陶相结合,丰富思政教育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目的。
五、结束语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人文关怀理念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对此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层面上,实证研究较为薄弱,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措施还不尽完善。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与“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是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人文关怀理念为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视界,人文关怀是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突破口。因此,以人的尊严、需要、价值以及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推动思政教育有效运行的必要支撑,学术界应当结合实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人文关怀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契合,使理论更好地为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2]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4]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02).
[5]张敏.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6]陈士宏,王雅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7]宋劲松,王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5).
[8]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2008(06).
[9]王利军.注重人文关怀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8).
[10]李自维.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01).
[11]王薇.略论人文关怀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4).
[12]李向军.人文关怀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9).
[13]杨林.人文关怀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J].社会科学论坛,2010(13).
[14]王欢,刘天宇.人文关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路径选择[J].新西部,2011(24).
[15]林琳.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北方文学,2011(11).
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所产生的新事物。民办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新形象,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下产生的一种新办学模式,其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何做好民办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已成为当前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民办高校;学生现状;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思考
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全国高校名单,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全国成人高校共计348所,其中民办成人高校1所。可以说,民办高校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倡导新的文化模式、生活模式的社会群体之一。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理想信念缺失,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歪曲,诚实守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较之公立院校,民办高校存在的这些现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为严重。
1 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分析
1.1 民办高校学生基础知识较弱,学习激情不够
从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线的情况来看,民办高校学生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公立本科高校要低50-80分,因此,民办高校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普遍比较薄弱,所以,他们进校后在学习上往往显得比较吃力,造成他们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因此尝尝逃课、旷课,有少数学生也因为本身的学习习惯问题在中途就干脆放弃学业。当然,多数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少数学生违反校规校纪较为突出;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少数学生学习较为被动。
1.2 民办高校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自我奉献精神
民办高校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父母亲社会地位较高。因此,出生于这种家庭条件的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优越感强,自恃清高,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对班级活动不热心。这就造成有的学生在利益荣誉面前争先恐后,在奉献付出面前缩头缩尾。许多孩子也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有的学生甚至将学费都花在了其他娱乐项目上,养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
1.3 民办高校学生价值取向日趋现实,但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由于本身性质的不同,民办高校学费比公办学校高,而且政府规定捐资办学者在民办学校享受某种程度的“回报”。因此,这可能会造成在公众心中,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变换成了消费者与服务者的关系,学生的心态必定会发生变化。同时,民办高校的学生对自身学历和就业抱有很大希望,期望自己得到普通本科生一样的就业前景和待遇,但是,目前国家对民办高校等三本高校毕业生的支持政策和力度并没有特殊倾斜,社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有待增强,这使得民办高校学生缺乏足够的信心,这种矛盾与困惑加剧了他们对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的疑虑,进而影响到学生理想信念的养成。
2 民办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民办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在理想信念理论教育方面,办学者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手段落后,按照以往的模式内容进行讲解,无所创新,课程枯燥无味;教学方式陈旧,“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倍感无趣,只是硬性地完成作业与考试,无深入了解其思想理念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根本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更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造成现在大多学生对思政课较为反感,上课普遍积极性不高。
2.2由于民办高校的教师聘用机制及辅导员的岗位工作特性,加上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理念,使得辅导员们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处理学生具体事务上,无暇顾及理想信念教育。
2.3 新形势下,中国的大环境势必对民办高校学生产生影响,学生理念信念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而飞速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势必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总体上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但是社会生活的多变和复杂,学生所处环境存在着一些诱惑、犯罪、暴力等负面能量,使得许多学生不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是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3 民办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要创新理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一些实用性、实践性的课题研究,并把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搭建师生桥梁,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同时,民办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着手打造一支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又善于利用网络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师队伍,及时掌握在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占领网络空间的主动权和大体主流,有针对性地疏导和化解学生不同方面的迷茫和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其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是加强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队伍的建设。由于民办高校学生的特殊性,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民办高校的思政教师和辅导员老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学问和内涵修养,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学校自身也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同时,不断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结构,调整思政队伍的男女比例、年龄比例、学历比例等等,通过一些辅导员岗前培训、学习进修、学习沙龙等形式,培养和提高这支队伍的工作能力。
总之,民办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必须结合自己学生的各方面特点来进行,只有这样民办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才能得到良好的积极效果和形成持续发展的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江莉.《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方式方法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院《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社 2009.04.24
[2]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 汪金兰、彭幽兰《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3期
摘要:初中阶段是一个步入青春期的阶段,七年级是这一阶段的开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处于充满了“心理冲突”的青少年期,他们的情绪具有冲动、易变、不稳定、不协调、不成熟的特点,两极性明显,同时他们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自我意识也增强了,并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他们缺乏生活经验,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和分辨是非善恶。当今社会的价值导向或者说主流的价值观念正经历着很大的变化,学生往往容易出现社会价值认同与自我价值认同方面的模糊认识,尤其容易迷失在物质至上的潮流中。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甚至会产生偏激或错误的认识,这时他们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与帮助。
关键词:七年级;思想品德;心理教育功能;教育契机;创设情景;课堂活动
当今社会,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功用的不断深入,信息量急剧增长着。致使社会呈现反复、多元的态势,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并且有些混淆着人们的视听,让人觉得捉摸不透。所有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对生活、学习的态度,对社会、他人、友情、困难等方面的观念。导致了种种问题的产生。发人深省的是它们中的一些逐渐成为目前中小学生问题中比较显著的现象。另外,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初一是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的开始,也是进入青少年阶段的起点。心理学家称此时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的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矛盾冲突的急剧发展。不但在身高、身体、性发育等躯体状况上比以往提高,而且在心理活动的许多方面也产生了新的特点。如:情感更加丰富,情绪波动大,容易兴奋,也容易焦虑和恐惧等。因此,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心理,我们应善于把握七年级学生的共同特点,并根据各地这一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改变德育教育的方式,以使他们在这一阶段能有一个自然过渡的适应期。针对于此,我形成了以下一些观点:
一、抓住教育契机,明确行为要求
刚入七年级,一切都是新鲜的,新的课程、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面对这些学生的好奇心与要有一个良好开端的想法交织在一起,使原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有所收敛。我抓住这个契机,在讲七年级思想政治的《前言》时根据教学要求――让“学生谈谈进入中学后的新的感受和想法”,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设计是就做人而言,即让学生意识到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时借助课文中探究活动,如认识你,记住我一个性展现活动,通过活动,消除在新环境中学生交往时出现的焦虑、害怕和疑惑的心理,增进学生彼此间的了解,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习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交友的乐趣。在活动前课前请每位学生自制“交友名片”,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姓名、住址、生日、属相、性格特征、兴趣、特长、交友意向、电话、追求(理想)等。然后收集学生自制的“名片”,可将其编号后统一放在盒子里,让学生轮流抽取。学生抽取后隐去“名片”中的姓名,只选读“名片”中的其他重要内容,让全班同学猜测。最后教师小结,通过学生的自我描述,指导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特征,并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迅速记住全班同学的名字。 通过这样的活动对学生加以引导,然后就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理想的完善形象,学生有了自我的理想形象,就鼓励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自觉进行理想的自我表现,这样行为要求有了明确的方向,这就为学生自我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二、善于创设情景,进行心灵净化
一个好的教师就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饱含激情的情绪状态中,使其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从而促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点评所学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以达到自觉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如在讲授 “发展真挚友谊”这一框,当谈到“以宽容维护友情”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首先,让同学分组讨论“当别人对你的过失表示宽容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学生热烈讨论后,接着选出代表进行分组发言并集体挑出最佳方案。最后,让学生就这一方案中的角色进行表演,练习这些行为方式,身临其境地体验他人的情感。在形成方案和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我又不忘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学生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反省:当别人原谅了你的过失时,你感到对方的宽宏大量,会非常感激他,并真诚说声对不起;当自己原谅了别人的过失,别人不会对我避而远之,而是向我学习,同时向我表示谢意,彼此的友谊也加深了。这样同学们很容易对“人与人交往时应以宽容的胸怀,多想别人的长处,包容原谅别人的过错,会使事情的结果变得出人意料的好。”达成共识。从而,不仅于情境中达到了教学要求,而且于活动中寓教于乐,更有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并纠正了学生心中的不良思想,利于端正学生的行为。
三、通过课堂活动,达到知行统一
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因此,利用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在讲“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这一框,当谈到“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时,我先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分析,然后组织学生召开“向你介绍我”的活动。最后请同学们完成教材中的探究交流,帮助小明制订改造方案,活动中,我先让学生阅读材料,明确问题。通过阅读教材中关于小明的故事,明确小明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对自己的理解过于片面,由于只盯住自己的缺点不放,而丧失自信,影响自尊的树立。然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填写表格。依照教材中提供的表格,请学生填写,还对表格进行调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为每一位同学印制一张相关的表格,表的上半部分可以是小明的情况,表的下半部分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填写。教师组织学生填写,如果填写有一定困难,可以分小组讨论后再填写。最后分析交流,共同促进。在学生填写完毕后,进行全班交流,在相互的支持与鼓励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尊。活动中要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只看到自身存在缺点找不到优点而引而发自卑情绪,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只注重自身的优势而忽视缺点出现自负倾向,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同时,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全面地评价自己。使学生既要学会发现自身的优点,树立自信;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化为优点。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全面看待问题的方法,而且懂得了自我激励、积极面对人生、面对世界的思想的重要。
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心理,教师宜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为学生所喜欢的形式,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与学生感同身受,教学相长。当然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它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有识之士多方面、深层次的探索,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社会才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幼儿教育;启示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自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提出“活教育”主张,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直到1947年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理论体系,这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1]“活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概括和总结,又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中西文化与教育思想融和的产物。
一、“活教育”的实质
(一)活教育思想的来源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既吸取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提倡儿童在教育活动中靠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从做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又融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即教育”、①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倡导“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活教育”理论
(二)什么是活教育
陈鹤琴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就是“活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简单的说,活教育就是于“死教育”对立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我们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要教育好儿童,要使我们的教育是活的,不是死的,必须要懂儿童心理。引用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描写中国现在教育的情形是的两句警句: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我们就把它改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二、活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活教育思想的目的论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但他人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条件是:一是要具备健全的身体。陈鹤琴认为,中国的年轻一代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担当社会和国家的重任。他说:“在外国把身体健康看的很重,像美国更把健康列为学校七大目标训练的第一项,这是何等看重身体的健全。”他要求国人向外国人学习,提高身体素质,摘掉“病夫”的帽子,以承担现代中国艰巨的事业;二是要有建设的能力。他认为,现代中国急需一批努力建设事业的人,应当从对学校的学生培养开始。他说:“就学校来说,学生在学校里应当训练他们从事种种建设工作,大一点的为开辟校园、农场,设立工厂、图书馆;小一点的,修筑道路,整理桌椅,粉刷墙壁,布置环境,学校里面一切东西一有损破,就要学生自己去修好,一有缺点,就要学生自己去补救。过去学生建设能力往往太薄弱,现在我们要把它培养起来,以适应国家的需要。”三是要有创造能力。他认为国民的创造能力对国家的发达是很重要的,他说:“时至今日,我们急需培养儿童这种创造的能力。”他列举了苏联、英国等国家重视儿童创造力培养的一些实例,要求在我国的教育中对儿童的创造能力加以适当的训练;四是要有合作的态度。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是对我们中国人做事态度的极大讽刺。中国社会的落后,缺乏合作是其中一个原因,因此,谈做人,做现代人,首先要培养这种合作的精神;五是要有服务的精神。他认为我们培养的儿童应该知道为人民大众服务,应以国家的前途、民族的生存为己任。
(二)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强调教学中应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掌握,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儿童去实践,去获得直接经验。[3]他说,活教育的教学应“着重于室外的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作研究对象,以书籍作辅佐参考。换一句话说,就是注重直接的经验。”他说,“这种直接的经验就是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他认为儿童形成直接经验的过程,就是他们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动研究”的精神形成的过程。他说:“我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启发他们这种自动研究的精神。”③他举了一个小朋友自己制作炮竹的例子,来说明自动研究的精神对儿童来说是多么地宝贵。他所说的自动研究精神实际上就是他的活教育目的论中所提到的创造能力。他认为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三、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观方面的启示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幼儿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还是把幼儿看作是“小大人”,认为儿童和成人之间没有多大的不同,大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小孩子也应该能做,往往以成人世界的标准来评价儿童,“听话”、“服从”成人的儿童就是“好孩子”,就是“聪明”的,幼儿园教师也是以此来对幼儿做出奖惩,以孩子能够得多少红五星,能够考多少分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最主要标准。在这种错误的观念指引下,幼稚园的教育目的也错误地发展成“知识型”、“应试型”的教育目的观,只注重孩子的识记能力,而忽视儿童身心全面的健康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牺牲的是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各类事物的好奇,好问心,牺牲的是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一种高代价的教育,不符合现代教育使儿童体、德、智、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的陈鹤琴幼儿教育理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死记一些符号,掌握大量的知识,教育要培养的是生动、活泼的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现代中国人,现代儿童。
(二)儿童观方面的启示
早期的幼儿教育大多具有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倾向,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教室里,教师很少带孩子去户外郊游学习,致使儿童与环境的接触相当缺乏,所学的内容也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没有较多的联系。这样儿童所得的都是呆板生硬的死知识,也没有获得鲜活的人生经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是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幼儿教育不是将幼儿关在园里进行“闭门造车”的学习,而是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是要在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吸收性的学习,儿童与环境接触越多,所积累的经验就越丰富,儿童的知识形成也越快,认识就越广泛。因此只有贴近儿童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