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专业的理解

化学专业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专业的理解

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第1篇

针对目前中职护理解剖学的特点,从可行性、课程方案、教法学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认为一体化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护理;一体化教学;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中职护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近年来由于中职卫校招生数量增加,尸源匮乏、标本更新受限,传统解剖学教学模式很难提升解剖学教学质量。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1]。我校尝试在三年制中专护理解剖教学中进行“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以更好地适应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现报告如下:

1解剖学教学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中职卫校传统的课程结构是,先文化基础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的“三段式”模式,在教学实施程序上采取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教学的模式。由于教师示教与学生学习存在时间间隔,实验课堂学习效率低,加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课后练习无人指导,经常出现理论学不精、实践学不会的情况。“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是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感性认知入手,加大直观教学与技能训练,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界限,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解剖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基础学科,一体化教学具有生动形象、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可弥补传统教学条件的不足,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想象能力,使枯燥无味的解剖学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课外时间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地学习,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

2优化教学内容,认真组织教学

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是由教师团队共同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进度的教学模式,因此一体化教学要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既要注重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又要充分利用标本、模型、挂图及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和资源。人体解剖学实践性、操作性强,在一体化教学中需要紧密结合临床护理操作技术确定课程方案,以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基本组织中的切片观察、运动系统的骨骼、消化系统的肝脏、胃,呼吸系统的肺脏、心外形和心腔结构、肾脏,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等教学内容适合进行一体化教学。所以我们以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为开端,接着在光镜下辨认四大组织的微细结构,然后运用挂图、模型、人体分体标本描述各系统及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并在自身活体上对骨性标志、肌性标志、肌注部位、常用压迫止血及穿刺的动脉进行触摸,结合开放式教学系统合理设置教学情景,还课堂时空给学生,让其边做边学,以做代学,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授课具体过程为:

2.1制定教学方案

根据中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重新编排符合理论和实验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讨论并编写教学案例,课程设置的关键在于理论实验二者要相互切入,相互融合。

2.2分组教学及过程

将学生分为8组,每组6~8名学生,全部授课均在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教师利用开放式解剖教学系统和解剖标本、模型教学,学生则利用开放式教学系统和标本模型分组讨论学习。现以脉管系统-心的位置与形态为例介绍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步骤:①任务布置: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小组选出组长,各成员分工明确,教师提前3天在QQ群及博客学习任务书,提出问题:心脏四个腔的入口和出口及瓣膜结构有何不同?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书。②查找资料:学生利用教科书及开放式解剖学教学辅助系统讨论学习心的位置及左右心房、心室的形态及结构的图片、动画等内容。③小组操作:各小组对猪心进行解剖,结合开放式解剖教学系统辨认相关形态结构:心尖、心底、心耳、心房、心室、二尖瓣、三尖瓣等,在学生操观察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④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使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⑤延伸作业: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心脏,学生则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并借助于开放式解剖学辅助教学系统把课程的时空界限延伸开去,激发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互动型。

2.3考评

每次课预留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布置课后预习内容。

3体现教学特色,多种教法学法相结合

在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学生须在自身体表准确触摸定位相关骨性标志、肌性标志、可触及搏动的血管、麦氏点等位置,并与护理临床应用相联系,如髂前上棘:其与尾骨尖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是臀大肌注射部位;其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手指宽度为标志)为臀中、小肌注射部位;其与耻骨结节连线(即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可触及股动脉搏动等,通过自身触摸及临床联系,牢牢吸引学生,使之感到学习解剖学不只是记名词、位置或结构,而是学有用、学为用。以做代学。尝试探究性试验,还课堂时空给学生。通过让学生直接动手解剖动物脏器,边做边学,通过耳的倾听,手的触摸,脑的思考,眼的观察,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系统,使感性认识突飞猛进,理论知识拓展升华,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3]。在对心传导系统、血液流向、大脑皮质区的功能定位和解剖学脏器形态位置的活体观察进行学习时,直接让学生在动物身上进行探究,在实践中获取真知,使其既可以对知识理解全面,同时又增添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基于开放式解剖教学系统的一体化教学可使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掌握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既可形象展示某些器官的位置和形态,更以形象生动、模拟仿真等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解决了理论课堂与实验教学之间的脱节,学生课后随时可以多次重复操作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4~5]。

4教学效果评价

对学生进行调查和座谈后发现,实验组学生对基于开放式解剖学辅助系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充满了兴趣和新鲜感,而且学习积极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开放式解剖教学系统进行一体化教学一方面要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扩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引导与监控,不断地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合理整合解剖学与相关学科知识,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由于中职护生的医学基础较薄弱,参与意识差,存在畏难情绪,短时间内仍习惯传统教学模式,如何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值得我们不断研究与反思。

参考文献

1李金莲,张富兴,李辉,等.素质教育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26~128.

2蒋进展.初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7):559~560.

3张蓓,林乃祥,程翔.改进解剖学理论教学方法,促进高职护生自主知识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50~53.

4刘光久,张绍祥,谭立文,等.数字化人体图像和三维模型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2):210.

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第2篇

Abstract: to NC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as an example, the"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connotation,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and reflec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on of function and to the school, teachers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实施

Key words: rationale for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这类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对于“蓝领型”数控人才,必须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夹具、机制工艺等)为基础,学习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还需要熟练掌握“CAD/CAM”软件。

目前职业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打破了原有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的整合,根据企业用人的具体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组织教学。通过教学改革的实施,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实施作了一些大胆的实践与探索。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一种相对成功的教学方法。

第一、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来由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阶段普及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同学的厌学情绪强烈,尤其是理论课程难以推进。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少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较差。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上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进行的方法,已很难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这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也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

第二、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的手段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并非适用所有的课程,根据其特性有三类课程可以实行理论实践体化教学法:理论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不进行实验不易理解的课程;技术性强,不进行训练难以掌握的课程;研究性强,不深入现场无法讲授的课程。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相关核心课程理论抽象、技术要求高、研究性比较强,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

内 容 基 本 要 求

课程安排 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

教学场所 安排实验实训场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

教师能力 “双师型”教师或有多名不同分工的教师

教 材 以任务为主线的专业技术教材(开发相关适用于我校现状的校本教材)

教学设备 实训中心及实验室相关设备及工量具足够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以项目教学为主。以项目为主线,向学生展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练习。

① 讲授法

在课堂上,将项目展开后,通过演示操作及相关内容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引出一些概念、原理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既突出重点,又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构建的系统知识,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②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通过教师进行示范性实验,及示范性操作等手段使学生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好方法。

③ 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上完理论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把理论知识通过操作练习进行验证,系统地了解所学的知识,练习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强调操作安全,提高练习的效果,教师认真巡回指导,加强监督,发现错误动作立即纠正,保证练习的准确性。

最后,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致力于专业建设和改革,鼓励教职工参加各种以技能为核心的培训;鼓励教职工参加各种层次的学历进修;选派专业教师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熟悉新设备,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学资源的投入必然加大,实习费用必然增加,教学成本必然提高,但取得的效果一时不一定有很大的提高,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可以进行模块化整合,改变课时、授课方式,但假如教师观念不能彻底改变,最终还是会停留在老师“灌”学生“装”的教学方法上,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参考文献:

[1] 刘启中,蔡德福.现代数控技术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 自动化专业教学 理论 实践 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35-0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加工技术企业也迅速壮大起来,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技术人才的素质和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学历高低,而是要求技术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更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更要了解当前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高要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将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高需求、高要求,从而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提升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形象,促进职业技术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一、教师要深刻了解学生

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一般来说,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学习能力也比较弱。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跟高中生相比,形象思维能力要强于抽象思维能力,两者的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也是不同的。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比较适合成为技术性、操作性人才。因此,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的教学方式与高中生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培养高中生的教学方式去培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更不能用培养抽象思维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都不服管教,自制能力差,对于抽象、枯燥的理论学习不仅接受能力较差,而且一点不感兴趣。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只注意理论教学,或者只用单一的、说教的教学方法去教育这些学生,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会好的。因此,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一定要知道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智力特点和学习特点,深刻了解学生的所有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编写配套教材

针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采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当前的职业技术教材体系都是以理论知识内容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内容较少,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职业技术学校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组织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和企业发展需求,编写社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材,供广大师生使用。

在编写配套教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理论知识要够用实用,要删去繁琐的公式推导、原理证明,突出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马上胜任岗位工作。其次,在学校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教材要尽力具有现代性、前瞻性,要尽可能地引入自动化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新工艺,使教材的内容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此外,教材中的国家技术鉴定标准也要跟得上变化,尽力呈现最新的国家技术标准。最后,在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难易程度、表达方式上,要符合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要做到循序渐进,浅显易懂,突出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并辅以丰富的图文案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教学自动化理论课与实践课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理论课和实践课要在同一地点上,要由同一个教师上。这样能够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能够立即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时还能够让学生边学理论知识边操作,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所学技能。比如:在教授电气控制实训课程的时候,要对学生的设计提出一些综合性要求。首先要学生应用低压电气控制实训;其次,应用plc控制实训。在实训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适当提高一定的设计难度,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在制定实训目标时,要注意多制定一些具体的系统工程设计目标,使实训课程最大限度地接近工程实际,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就能够真实开展工程实际操作,使学生的实训不是仅仅停留在系统功能的实训上面。因此,实训课程的内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电气实训课程的实践,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很多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多开展实践操作活动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虽然理论学习能力较差,但是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很强的。对于他们,不能够只关注他们的理论学习成绩,而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水平,多鼓励他们熟练技能,提高技能水平和成绩,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提高技能水平和成绩过程中,他们会逐渐认识到理论知识对技能的重要指导和引领作用,进而促使他们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理论学习成绩。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成绩,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可以多组织一些实践操作活动,让他们的技能能够得到锻炼和展示。针对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诸如技能竞赛、技能展示、技能创新竞赛等课外实践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总之,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培养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达到这个目的,职业技术学校一定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改变过去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将理论与实践努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第4篇

摘要: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学习的角度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借鉴ISEC 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探讨了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 :教学改革;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

众多高校将“会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列入教学大纲。然而,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的角度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本文以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为例,结合本校开展的ISEC 项目(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的特点、经验和优势,探讨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一、会计学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为高等院校非会计学专业,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根据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本课程与会计学专业的课程有着重要的区别。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的角度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是为了将来从事会计工作,而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是利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去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是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学会计,主要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理解各项会计指标的经济含义,并能熟练地运用各项会计政策和阅读会计报表,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会计信息从事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对于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应定位于,从培养“如何做会计”转向培养“如何用会计”,非会计专业学生没有必要埋头于繁琐复杂的账务处理,更没有必要精通会计学的所有细枝末节。需要掌握的是“如何运用财务报表”的技能,而不是“如何编制财务报表”的技能。因此,本课程以“如何运用财务报表”为主线,使学生看懂财务报表,听懂商业语言,理解会计信息,运用会计思维,辅助管理决策,持续创造价值。

二、教学模式的改进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是国内本科高校与部分美国高校联合开展的学分互认教育。ISEC 项目的教学课程教学以开放、互动、批判式教学为指导。教与学的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是联动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通过教师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被调动、提升和挖掘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教学课程的设计、学习气氛的营造、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引导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推进、问题的深入挖掘到最后问题的解决。科学的推理加上人性化的课题设计,互动中的思维碰撞、到不确定因素的排除筛选、最终落实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这样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对问题的挖掘和探索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撰写教学大纲外,还必须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形式与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在课外,要求学生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独立思考、独立创造。提倡研究型和探究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启发、引导、激励和评价的作用。我国本科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讲授为主,不太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参与。鉴于此,笔者借鉴ISEC 项目的理念、标准及要求,在会计学教学中对以下方面加以了改进。

1.突出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引领作用

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包括教师的授课目的、学生通过学习课程的收获、主要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期望、课业的设计和考核形式、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如何评定学生成绩。通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生明确知道这门课是干什么的、需要先修什么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你能学到什么知识、得到什么能力、每一堂课是如何安排的、要如何评价你的学习。学生在课程开始时便获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清晰、明确获知本课程的教学安排,避免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等待状态,便于其主动学习。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我国众多高校都在对传统的“填鸭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在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启发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改进。本人在会计学教学中针对严格遵循老师安排课本和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严格遵循、组织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讨论极少、注重集体想法、忽视个体差异、学生学习被动、动手能力差等方面进行改进。根据学生的需求授课的方式方法进行灵活调整,组织教学形式多样化、常态化、灵活性强,注重小组讨论,尊重个体意见和想法,注重差别性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自主学习、分组讨论集中指导、游戏教学、案例分析、社会调查、查阅文献写综述等,着重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技术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系统分析,可持续学习能力。

三、学生考核模式的改进

ISEC 课程教学要求学习评价采用丰富多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施过程性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更好地转变了传统学习方式中的他主性、被动性和依赖性;评价任务容易达到预期效果;转变了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的特点,重视学生在学习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功能;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本人在学生考核模式中借鉴了ISEC 评价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学习效果评价包含的主要内容

阅读书目。要求每名学生的阅读任务,图书2 册以上;任务型教学成绩(课外调查、课堂合作演示、辩论演讲、写作比赛、实验、设计、模型制作等)每学期至少一次;课业:小论文、研究报告。每学期至少两次,其中一次为小组合作完成。至少包含课程名称(编码)、课业描述、课业格式要求、字数要求、截止日期、提交方式、评分标准等;课后基础知识小测验、期中考试;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出勤、课堂互动表现等;学期末考试:学期末考试成绩不超过40%。

2.评价方法

广泛开展学生自评、小组内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三类方法对项目学生学习各环节进行评价。为了保证学生对个人学习信息的知情权,不以任何形式公布成绩。

四、结论

本文通过借鉴ISEC 项目并结合课程实践探讨了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通过改革,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通过改革,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学、设计学生的学和监督学生的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改革,将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变为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改革,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贺欣.澳大利亚本科教学模式启示--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8(8).

[2]陈敏,徐梅,颜刘瑶.非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体系改革[J].财会通讯综合:下,2009(2):48-50.

化学专业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生物化学 化学应用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62-01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阐述生命体的化学组成、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规律的学科,它既是现代生物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又是其发展的前沿。该课程已成为各高等学校生物类、农学类、食品类、药学类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育部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最新制订的《理科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中列入了生物化学。本文针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地方高校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存在的实际情况,对两个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进行思考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涉及学科门类较多、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其中的代谢反应复杂,即使是生物专业的学生也感到理解难、记忆难、掌握难,更何况是基础生物学知识相对缺乏的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生,知识的起点普遍偏低,容易导致与两个专业的实际相脱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甚至产生畏惧和排斥情绪等。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生物化学知识,真正对其专业学习有帮助是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二 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式

1.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和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作为一所普通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围绕的是结合地方特色,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目标也不相同。因此,作为指导性文件的教学大纲应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拟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课时分配以及教学进度、教学深度、教学重点和难点等方面。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构建适合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特点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应尽量避免已学知识的重复。两个专业的学生由于基础生物学知识相对缺乏,在学习中易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基础生物学知识可为学生提供学习生物化学的基本背景性材料,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学专业教学重点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和现代化学技术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对应用化学专业还需要讲授生物化学知识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构建一个既有联系又体现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特色,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教学知识体系。

3.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联。目前,不少学校的生物化学教学工作者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一些经验。结合地方高校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实际和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第一,注意理论结合实际,用生物化学的知识来解释和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针对化学和应用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生活案例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枯燥、抽象的基本概念和代谢途径的理解,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并强化了记忆。

第二,采用启发式、对比式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与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相关的生物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来理解教学内容,并用形象直观的比喻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和机理的理解。此外,由于生物化学知识的逻辑推理性强,需要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对比和总结。

第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运用,多媒体已成为各高校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将枯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抽象的体内代谢变化规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让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具体、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