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店管理的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配电网;安全;调控管理
引言
配电网调控是配电网运行的指挥机构,担负着配电网生产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工作,涉及电力系统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并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职能,所以调控员有“8小时总工”之称。配电网调控管理工作质量不仅关系到配电网的健康运行水平,还直接关系到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如何最大程度地控制调控运行安全隐患,充分发挥配电网调控管理职能作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配电网调控工作时刻都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潜在的危险性很大,怎样才能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调控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提升调控管理水平,围绕安全生产目标,构筑起配电网调控管理的安全“防火墙”,让安全隐患无处藏身,安全风险无机可乘。
1.保证配电网安全调控管理的条件
保证配电网安全调控管理应当具备三个主要条件:
1.1 高素质的调控人员
配电网调控机构是配电网正常运行、检修、事故处理的领导者,配电网故障的快速处理,除了受自然、外力、人为原因等客观条件制约外,与调控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组织指挥能力、业务水平、值班质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调控员综合素质在极短时间内的发挥。这种处理事故整体素质的体现,与平时的知识积累相关。事故处理的过程直接会影响到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扩大配电网事故或者造成设备损伤、人身伤亡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这就要求调控员必须具备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
1.2 合理的配电网运行方式调整及检修安排
合理的配电网运行方式调整及检修安排对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行方式管理应当制度化,年运行方式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对最不利的运行方式,如针对网架变化以及严重故障时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对策,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细化防范措施,防止配电网事故于未然。检修计划管理能够对设备进行有计划的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编制好检修计划是完成检修任务的首要条件,检修计划内容应以消除设备缺陷和实施安措、反措为重点。
1.3 可靠的继电保护
配电网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可靠、选择、灵敏、迅速地动作,切除故障,降低对配电网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同时,继电保护应能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根据不正常动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不同发出信号,以便调控人员进行处理。
2.影响配电网安全调控管理的危险因素
2.1 调控员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淡薄
电力系统中存在着诸多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而人是主要的因素,带着不同的情绪工作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盲目指挥、违章作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这些都是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淡薄的表现,在工作中,使用调度术语不规范,凭经验主观臆断造成误下令,特别是在事故处理中会产生很危险的后果。
2.2 调控员业务素质及心理素质差
调控员作为事故处理的主要指挥者,在事故情况下,应充分体现其“主心骨”的作用,要对事故征象的判断、关键性操作的处理准确、果断,镇定、有序,才能迅速、准确处理事故。
2.3 调控管理规程、制度执行不力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做好配电网调控管理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健全使所有的工作开展有依据。有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其效果将是显而易见的,如建立故障发现、报修、检查检修、验收、恢复制度,这是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排除不安全因素的组织保证。
2.4 配电网设备档案、运行资料不全
资料是设备管理的基础,也是调控管理人员掌握专业技术、设备性能状况的一个途径。准确、齐全的设备档案才能保证对配电网中所有设备的情况全面掌握,技术培训有方向,配电网运行有依据,对故障设备做出更加切合实际的判断和处理。
2.5 新设备投运调控管理把关不严,运行方式调整时安排不当
为了保证配电网设备正常、安全地投入系统运行,应在工作流程运转初期就纳入严格的统一调控管理。向调控部门办理新设备投运申请手续,按时报送有关图纸资料,并按调度下达的设备调度命名编号完成对现场设备的统一命名编号,熟悉启动方案,对启动过程要心中有数。因检修或故障而发生的运行方式调整,要全面、合理地进行分析和风险预估,避免因运行方式考虑不周导致倒闸操作甩负荷发生。
2.6 停电检修没有做到统筹安排
设备检修停电是提高其健康运行水平、消除缺陷及隐患,防止配电网故障频发的有效措施。因此,有必要对年度检修停电的作业项目安排和停电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检修安排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存在的缺陷多少、工作量大小等灵活处理。
3.构筑配电网调控管理的安全“防火墙”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调控员思想安全教育
配电网生产任务重,工作琐碎,小型工作现场多,安全隐患多,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及有关安全规程,克服侥幸心理,杜绝各类习惯性违章,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才能严防小河沟里翻船。在实际工作中,事故令人震惊深思,但是真正细小的隐患却容易被忽略。所以要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调控工作的每一环节,促使调控员端正思想认识,提高工作责任心。即使是再细小再琐碎的一项工作,也努力把它做深做细,认真分析薄弱环节,找出事故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堵住继续发展下去的漏洞,实现以零违章保障零事故。
定期的班组调控安全会是加强调控管理“雷打不动”的好习惯。对事故通报及安全简报要做到学深学透学活,并进行分析讨论,做到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对照自身的工作性质特点,查找自身不安全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并提出具体落实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在自己身上发生。安全会杜绝唱独角戏式的会议形式,变“独唱”为“齐唱”。安全会的内容更应该结合实际工作学习规程谈心得体会,针对运行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
3.2 提高调控员业务及心理素质
基础坚实,才能承受重压,配电网在迅猛地发展,新设备在不断地投入使用,新技术也不断地得到推广和应用,这就要求调控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调控管理应根据工作特点不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1)现场培训
在不影响调控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组织调控员对所辖变电站设备、线路走向、电缆分接箱位置、拉手供电线路的断开点、供电区域的划分、线路切该点进行巡查,做到现场实际与图纸资料相同,掌握系统实际情况。并且,向线路运行维护人员询问学习,了解掌握线路安全运行知识,拓宽知识面。
(2)自身技术培训
经常开展技术讲课、岗位练兵、技术问答、事故预想等活动。邀请继电保护、运行检修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配电网的大型检修工作中,方式、继电保护主管在方案实施前对调控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特殊运行方式的调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投运做好培训工作。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网;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285-01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为了合理、经济的利用资源,并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电力系统逐步变为巨大的互联系统,然而大电网存在着高风险。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的互联化,配电网的组成和运行方式日益复杂,尤其是远距离大功率输电线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网故障的概率;另一方面由于电网互联,一旦某处发生故障,很容易影响到其他系统。因此,为了尽量减少配电网的异常状况,对其进行高效的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本文对电网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1.电网安全管理引入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受到随机性扰动的影响,就可能导致配电网出现异常,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系统失去稳定、设备损坏等事故的发生,扰动对配电网造成影响的程度与扰动的强度、性质、持续时间、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系统和自身抗扰动能力等因素有关。配电网进行安全管理研究的重点是分析扰动如何影响配电网,采取何种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消弱扰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提高配电网的抗扰动能力。然而配电网中扰动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属于一种类型的风险,因此配电网的安全问题可认为是配电网不安全的风险问题。大电网涉及环节多、学科广,在整个系统的任何环节、任何工作人员、任一处的扰动都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所以大电网安全性风险属于基本风险范畴,要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从风险管理角度进行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
2.基于风险管理的电网安全管理过程
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电网进行安全管理,其具体管理过程包括下述三方面:事故前的预防、事故时的控制和事故后的补救。
2.1.事故前(预防控制):首先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对电网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对有可能引发电网扰动的潜在因素进行预防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扰动发生的概率。事故前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下述几种:合理规划、潮流计算、防误装置等。
2.2.事故中(保护隔离、系统承受、紧急控制):对于通过预防难以消除掉的潜在扰动,可通过采取保护装置将其进行隔离,防止扰动的进一步扩大;对于难以成功隔离及无需进行隔离的小扰动,可通过电网自身承受能力进行吸收,通常用于提高系统抗扰动能力的措施有备用设备、稳定装置、PSS等;若电网中扰动过大,采取的措施难以对其进行预防,则很可能造成电力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紧急控制切除故障区域或者设备,防止故障持续扩大而导致整个电网崩溃,通常用于处理这类紧急故障的措施有切机、解列等。
2.3.事故后(恢复控制、经济补偿):故障发生后要及时进行排除,尽快恢复系统正常供电。通常采用的措施包括线路重投、并列等。同时,对在事故中断损失的市场成员进行赔偿。
3.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电网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总的来说,电网的安全管理是对人、设备、环境风险因素的评估、消除和控制的综合管理,基于此,电网在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风险控制方法能够提升电网的安全管理水平。
3.1.风险控制基本原则
电网的安全管理属于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在强化、规范安全管理、尽量减少故障的同时,作为企业,还要考虑成本、可行性、效益、新技术等多种因素。所以,在运用风险控制方进行安全管理时,务必遵循下述几个原则:合理原则、可行原则及最低原则。合理原则是指在电网的安全管理中进行风险控制要符合实际性需求;可行原则是指采取的风险控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最低原则是指采取风险控制的综合费用最低。
3.2.实现电网的统一管理
进入21世纪后,电力系统发生巨大改革,但不论进行何种改革,都必须坚持电网的统一调度、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标准。电网运行中出现的扰动具有瞬时性和难以预知性,因此一旦发生异常,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统一行动。基于此,必须实现电网的统一管理和规划,而这些都要确保整个电网既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划才能实现。
3.3.确保经济投入
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经济投入是最基本的,然而由于电网扰动的不可预见性,一旦发生故障,会给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要确保足够资金的投入,可以设立安全投入基金,设立了补偿机制才能确保后续费用的投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同时由于受到传统重发轻供不管用思想的影响,导致电力企业总是处于亏损状态,没有更多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和改造,对电网安全管理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电价的管理,确保既能为国民经济服务,又能确保电网的良性发展。
3.4.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
一直以来,国内电力企业都比较重视电力故障的防范,但是对于出现电力故障后的应急处理却重视不够。如相关应急处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应急预案等不完善,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可通过下述两方面加强应急机制的建设:第一,国家政府要足够重视,将其列入到社会危机管理范围;第二,电力企业在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黑启动”方案;第三,电力企业在出现大范围停电后,要及时做好危机公关工作。
3.5.减少外部因素的影响
目前,对电网安全性造成破坏的外部因素之一是电力设施的破坏。相关部门要制定和推动加强保护电力设施的法规,对于偷盗电力设施的,要给予严厉的打击。同时加强和公安部门的联系,尽量减少由于受到外力破坏而发生故障的概率。
3.6.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科技进步
在对电网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极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采用先进手段进行全过程管理,采用新技术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的投入不仅能给电力企业的运行带来效益,也能带来别的方面的效益。例如:为了增强安全管理,对电网结构进行改进,这样不仅减少了电力故障,同时也可能带来电量销售等其他方面的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示,随着电力系统的改革,电网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相关部门对于电网的安全管理要引起重视,对引起扰动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提出更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赖业宁,薛禹胜.电力市场稳定性及其风险管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27(12):18-23.
[2] 汤振飞,于尔铿.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市场安全服务定价,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25(24):11-14.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电力能源自发明之后,一直在人类的工作、生活及社会的发展当中占据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当今社会,没有电,社会的各种活动无法运转。加强电路工程建设,合理组织、协调规划管理电路工程是保证居民正常用电的重要前提。输电线路施工时电工工程建设中较为特殊的建筑安装工序,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会受到多种干扰因素,涉及面广,具有加强专业性能,因此存在建设周期较短、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须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分析讨论,制定最佳解决方案。
一、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1、以法施工原则
将输电线路安全施工管理提升至法律的高度认识与实施。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必须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电网、省公司的相关安全生产文件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施工时应该将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的主次关系,位置轻重搞清楚。
2、以人为中心原则
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要围绕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为中心来开展,其次就是保证电网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人、物及环境因素状态是安全施工管理的内容,其中的重点便是控制好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所有的安全管理都与人的行为分不开的。
3、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安全施工管理机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4、全员抓安全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管生产必须得管安全,要求所有施工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由于安全施工管理涉及项目活动的各个方面,贯彻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因此要求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安全管理。
二、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中存在问题分析
1、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素质不足
电力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技术的日益更新对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提出了相当严峻的挑战。当前进行输电线路项目管理部门进行了劳务分包,临时聘用了劳动力进行线路铺设,线路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技能水平不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没有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输电线路技术培训使就直接参与到施工中,表现出安全意识低下、组织纪律性较差等问题,在施工管理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压缩工期带来了线路施工安全隐患
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为了尽快实现电力项目的经济利益,部分输电线路工程再三压缩施工工期,造成了施工各单位安全生产的难度,埋下了安全生产隐患。
3、存在施工违规操作问题
供电技术工程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具有穿针引线作用。与电力工程建设相关的财务部、业务部以及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如财务部主要作用在于收集工程款以及技术咨询费用,划拨给施工单位工程建设款项,提供设备款、材料款等,各个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权限交接现象,容易对整个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等问题,例如,施工完成进行验收之后,施工单位应完成项目决算,待完成审核,收取用户的项目余款,支付给各个部门代付余款,而实际管理过程中常常顺序颠倒,出现违规操作问题。
4、影响输电线路施工的其他问题
(1)在进行输电线路施工时,需要对土地进行占用,其中的土地赔偿以及工程完工后的占地维护问题对电力工程建设影响重大,尤其是在进行老旧输电线路维护时存在移位、改建铁塔等问题,容易耽误施工进度,造成电力工程建设阻碍;
(2)当前破坏、盗窃输电线路案件不断增加,尤其是农村电网线路被盗现象严重,在部分欠发达地区,对于被盗后输电线路的定期维护、及时修复力度不够,在增加农民负担同时,更是带来了农村地区的经济损失;
(3)在输电线路附近进行树木种植也对电网管理带来阻碍,随着退耕还林呼声的加大,“线树矛盾”越来越突出,部分乡镇政府在鼓励人们通过种植林业进行致富时未能考虑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容易造成跳闸停电,对日常供电造成破坏,而遇见雨天,树木又会对地下电线造成危害,易导致设备和周围住户的安全问题。
三、加强输电线路安全施工管理的措施
1、加强安全策划工作
在确定项目的安全目标以后,施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应对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审阅、检查,加强对工程概况的了解和把握。应加强对工程的工程量、基础型式、材料数量、气候条件、地形地质等的分析,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控制工程潜在危险点,以规划和完善安全目标并确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严格审查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方案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指导方案,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从而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加快施工速度,有效缩短工期,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严格审查施工组织方案,并认真学习,以熟练掌握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要领和施工要求,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方案施工,确保工程能按质按时完工。
3、对施工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合格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是确保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应严格施工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储备及运输等环节,确保原材料能按时按量按质的进入施工现场。待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时,应严格审查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且每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还须进行抽样复试,抽样复试报告须具备厂家批号等。
(1)对于基础施工所采用的砂、石、水泥、钢筋等原材料,须做好砂、石筛分试验,水泥的安定性试验,水的化学分析,混凝土和砂浆的配合比试验等,经试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地脚螺栓和斜插式主角钢进入施工现场后,专职质检人员和材料员应会同监理人员一起进行质量检查,坚决杜绝那些不合格的地脚螺栓和斜插式主角钢入场,以确保施工原材料的质量。
(3)放紧线前,监理工程师应先认真核对金具的品种、规格、型号及性能有无错误,其是否适合工程特点和满足设计要求,待导线、地线的接续试验,绝缘子绝缘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放紧线工程的施工。
4、对施工机械的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因此,施工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审查所选择的施工机械设备与施工组织方式是否相适应;审查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与施工要求是否相适应;审查施工机械性能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和适合现场条件;审查施工机械设备数量是否足够,是否与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备所列的一致,并且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等。
5、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目负责人应对项目的安全生产负责,应加强对施工现场以及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检查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安全措施、反违章情况。各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并遵守现场施工纪律,维护施工现场的秩序。
6、组织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提高施工人员业务素质
部分施工人员,尤其是外聘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施工及防护意识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应进行安全技术的交底,加强对施工人员业务水平及素质的培训,确保所有员工均能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提高安全施工意识。由于外聘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全员工的全天性技术交底。在项目开工之初,应加强对项目骨干的培训,加强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交底。此外,还应加强技术人员与一线施工人员见的沟通,以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施工工序中的安全隐患以及个别的违章行为,做到全面预防和控制施工安全控制。
7、坚持依法施工、依法管理
在实际的输电线路管理中,应将意识提升至法律的高度,在保证施工管理人员对国家电网安全生产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了然于胸的同时,分清楚施工安全、工程质量以及项目效益间主次关系,一旦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坚决依照法律法规办事。
结束语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输电线路的施工和管理,需要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制定科学的施工管理技术和措施,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是当前电力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须将安全、质量放在核心位置,保证各个施工环节均按照国家的相应施工规范进行,保证企业能在激烈的电力建设市场环境下获得生产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输电线路施工管理问题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
关键词:电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电信事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电信网络成为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电信网络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随着黑客的攻击,电信网络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导致人们间的信息沟通遇到障碍,给社会带来了无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1.目前导致电信网络安全问题的因素
影响通信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病毒感染、系统漏洞、网络内部攻击、外部攻击、人为因素、资料存储与输出,下面分别做出详细讲解。
(1)病毒感染:病毒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大的安全隐患,直接威胁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网络对于病毒的快速传播更是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服务器上的软件下载、聊天工具的点击查看、电子邮件的收发等方式,对计算机展开攻击,破坏安全系统,给用户造成损失。
(2)系统漏洞:无论操作系统还是网络软件,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漏洞,没有百分百完善的,这样无疑给黑客入侵提供了切入口,造成了严重的网络事件。
(3)网络内部攻击:不少非法用户,用假冒的合法身份登入到局域网的内部网站,对机密的信息进行查看、窜改,从而严重破坏了内部的网络应用系统。
(4)网络外部攻击:顾名思义就是来自局域网以外的攻击破坏,比如:在中间站读取截获机密信息;修改窃取网络数据;破译机密信息;伪造合法身份占用信息资源;破坏软件执行等等。
(5)人为因素:一些人为失误的原因,造成的口令丢失、管理员安全配置不合理、资源访问没有得到合理控制等,对于网络安全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6)资料存储与传输:当系统受到攻击时,存储的资料很容易被窃取,造成机密文件外泄,因此在机密文件的存储和传输也是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
2.分析目前我国电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的网络环境,为我们相互间进行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满足了人们所向往的信息开放、快速和灵活的共享,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推广及应用,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因为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令其不可避免的受到安全威胁。目前计算机病毒的肆意横行和快速传播,为我国电网络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当前电信网络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普及应用,无论是商务活动还是社会互动,都离不开电信网络技术的信息传递,但随着黑客的攻击,企业间的绝密信息被遭到了肆意的破坏或截取。
通过我国电信保障局的相关网络安全管理人士分析,我国目前电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他指出我国的电信基础设施受到了严重的危害,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所与生具有的开放性和分散性等特点,要求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使通信网络安全隐患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必须大力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
在传输信道上存在的安全隐患。假如在传输信道上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电磁屏蔽手段,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就会对外产生磁辐射,不法分子会利用特制的盗取设备截获机要信息。在硬件或软件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IT人员在设计软硬件系统时,有可能会设计远程的终端控制登陆通道,加之商用软件源的程序大多具有公开性,信息就会因不法分子对通信系统的直接入侵而遭到窃取。
3.我国电信网络安全的管理策略
下面将从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策略和人员管理方面提出一些提高我国通信网络安全的管理策略。
3.1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管理
(1)防火墙防护技术
防火墙技术作为网络安全最基础的防护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防火墙可以防止网络中不安全的因素的入侵及蔓延,极大限度的阻挡了来自外部的黑客攻击,防止外部不发分子未经授权的恶意访问,从而保护内部的网络安全,防止黑客随意移动、更换、或者移除重要的信息。
(2)采用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不同于防火墙技术,它是一种对于网络内部安全环境的入侵检测,是对防火墙技术的一种有效补充。入侵检测技术为外部攻击、内部攻击及失误操作提供了积极的实时保护,及时的拦截病毒入侵,从而保证网络系统不会受到恶意侵害,从而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3)采用漏洞扫描技术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变化,网络技术更加的复杂化,仅凭网络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来,对于安全漏进行人工式的寻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就要借助于网络安全漏洞的扫描技术,利用打补丁和优化系统的资源配置等方式,尽可能的消除安全隐患和弥补安全漏洞。在网络安全要求不高的情形下,通过利用各种不同的黑客工具,进行网络模拟攻击进而使网络的漏洞暴露出来。
(4)采用身份验证技术
通过提供身份验证技术能够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可控性、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等方面的安全性能。
(5)采用网络加密技术
作为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加密技术主要是防止信息在网络上被恶意窃取或拦截,采用加密技术,可以通过对公共网络中传输的IP地址包实行封锁或进行加密,以此实现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完整和安全,从而确保远程用户可以安全的访问内网。
(6)采用虚拟专用网技术
在一个因特网上建立一个临时的链接,它是一条横穿混乱公用网络的稳定通道,通过这条安全的数据通道把公司的分支部门、远程用户、公司业务搭档等和公司的内部网络进行贯穿链接,构成一个安全的虚拟扩展网络,使所有的计算机都仿佛都处于同一个网络中。
3.2制定网络安全策略
在特定的环境中,要从政策法规、技术、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从而实现下面五项安全目的:
(1)利用授权机制,使网络管理对终端用户释放访问权利,防止未授权的用户进入到网络系统,通过对用户使用权限的控制,结合内审机制,达到对网络信息或资源的控制目的。
(2)利用访问控制机制。例如:用身份鉴别,输入用户口令及密码,网络系统达到权限分级,通过鉴别真伪,进行访问限制,假如是权 限受限用户或者是无权用户,系统会自动屏蔽部分访问地址或者终止用户的全部访问,从而有效阻止非法用户的进入。
(3)利用防抵赖、监控、审计等方面的安全机制,将网络系统抵赖者、破坏者和攻击者一网打尽,并对出现的网络安全提供可查依据,使网络信息的安全具有可审查性。
(4)利用加密机制,保证信息数据在传输或者储存设备上不被非法用户看到或者窃取,以此保证信息数据不会暴露给未经许可查看的实体,从而达到使信息数据得到保密的目的。
(5)利用数据完整性识别的机制,使数据的查核方式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确保只有经过许可的人才能够更改或删除信息数据,最终防止了信息数据的恶意修改、插入、删除等现象的发生,达到了保证信息数据完整的目的。
3.3强化电信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人员的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尤为关键,如果仅凭网络安全技术,没有可靠的人员,通讯网络安全无从得到真正的保障,因此要大力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他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选拔优秀的职业技能高手,扩大他们的网络技术知识,对电讯网络进行有效的防护管理。
结束语:随着电信网络功能的日益强大,电讯网络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经济贸易往来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针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我们要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使网络安全隐患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张咏梅.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概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8(03)
[2]杨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网络,2008(06)i
【关键词】带电作业;安全管理;电力企业
高压带电作业对保障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保障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电力安全重视程度的加强,带电作业已经成为电网建设中送电设备测试、检修和改造的重要手段,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和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新形势下,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国联网和西电东送的实施、体制改革后安全责任主体的变化,都对电力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1、带电作业的基本概念及作业步骤
1.1带电作业的基本概念
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工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
1.2带电作业的作业步骤
(1)人员的准备。作业前应根据作业项目确定操作人员。
(2)工具的准备。作业前应根据作业项目,作业场所的需要,按数配足绝缘遮蔽用具、防护用具、操作工具、运载工具等,并检查是否完好,工器具及防护用具应分别装入规定的工具袋中带往现场。
(3)作业方案的准备。作业负责人应针对作业项目制定作业方案,对较简单的或经常性的作业,可在实施作业的当天在现场制订出作业方案,对较为复杂的作业,应在实施作业的前一天进行调查,研究制订出作业方案。
(4)工器具的检查。到达现场后,在作业前应检查确认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工具有无螺帽松动,绝缘遮蔽用具、防护用具有无破损,应检查、摇测绝缘作业工具。
(5)绝缘防护用具的穿戴。高压绝缘手套和绝缘靴在使用前要压入空气,检查有无针孔缺陷、绝缘袖套、披肩、绝缘服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刺孔、划破等缺陷。
(6)对带电部件设置绝缘遮蔽用具时,应从离身体最近的带电体依次设置,即按照从近到远的原则进行设置。
(7)在从地面向杆上作业位置吊运工具和遮蔽用具时,工具和遮蔽用具应分别装入不同的吊装袋,应避免混装。
2、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2.1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
(1)最小安全距离。a在配电线路上采用绝缘杆作业法(间接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0.4m(此距离不包括人体活动范围)。b.斗臂车的金属臂在仰起、回转运动中,与带电体问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lm。c.带电升起、下落、左右移动导线时,对与被跨物问的交叉、平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lm。
(2)绝缘工具最小有效长度。a.绝缘操作杆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不得小于0.7m。b.起、吊、拉、支撑作用的杆、绳的最小有效长度不得小于0.4m。
(3)安全防护用具。a绝缘手套内外表面应无针孔、裂纹、砂眼。b绝缘服、袖套、披肩、绝缘手套、绝缘靴在20KV工频电压(3min)下应无击穿、无闪络、无发热。c各种专用遮蔽罩、绝缘毯、隔板在30kV工频电压(1min)下应无击穿、无闪络、无发热。
2.2带电作业时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作业工具前应认真检查其表面状况,若绝缘臂、斗表面存在明显脏污,可采用清洁毛巾或棉纱擦拭,清洁完毕后应在正常工作环境下置放l5min以上,斗臂车在使用前应空斗试操作1次,确认液压传动、回转、升降、伸缩系统工作正常,操作灵活,制动装置可靠。
(2)作业人员在工作现场要仔细检查电杆及电杆拉线,以及上部的腐蚀状况,必要时要采取防止倒塌的措施。应根据地形地貌,将斗臂车定位于最适于作业位置,斗臂车应良好接地,作业人员进入工作斗应系好安全带,要充分注意周边电信线路和高低压线路及其他障碍物,选定绝缘斗的升降回转路径,平稳地操作。
(3)在工作过程中,斗臂车的发动机不得熄火,工作负责人应通过泄漏电流监测警报仪实时监测泄漏电流是否小于规定值,凡具有上、下绝缘段而中间用金属连接的绝缘伸缩臂,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应接触金属件,升降或作业过程中,应避免绝缘斗同时触及两相导线。工作斗的起升、下降速度不应大于0.5m/s,斗臂车回转机构回转时,作业斗外缘的线速度不应大于0.5m/s。
3、带电作业的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带电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1)安全意识不强。一些作业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稳定、发展、业绩的关系,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落实现场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和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电网设备损坏事故。
(2)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要求不严。没有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或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不严格或执行不到位,所有的规章制度只是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以至于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地责任到人,造成安全生产责任混乱,引不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3)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对于带电作业经常使用的安全工器具,例如绝缘防护服和绝缘工具,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虽然生产安全工器具的厂家比比皆是,但很多都达不到安全作用的使用标准,以至于很多单位购置和使用了外国的绝缘防护用具。但据调查,这些进口绝缘防护用具的用电参数满足不了我国《安规》的规定,如果使用,就违反了《安规》的用电标准,若不使用,国内制造商又无法提供电力单位需要的产品。并且,很多有些单位对这些安全工器具没有经过试验就投入使用,而使用者对这些工具的特性更是一无所知。
3.2加强带电作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1)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严格按照带电作业的作业步骤进行工作,做到尽职尽责,采取工作措施和手段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电力企业应该把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地落实分解到企业员工,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班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到位,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3)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提高职工安全意识,避免存在侥幸心理,强制报废到期的、己损坏的和检查出不合格的工器具,并避免外流,造成其他生产单位的安全隐患;加强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理记录和验收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