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我国当前社会科学中方法论的主要发展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然学科以及社会学科等一些学科都从哲学当中分离出来,而之后又不断的进行分化,如今出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断遭受打破,使得边界的划分成为学科交叉及融合成为一种大趋势,在某种意义上,其为大科学时代中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该趋势的出现,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背景,其主要来自于社会科学问题不断的复杂化,为此,今后将需要更为丰富的学科研究思路、工具以及方法。还有就是某种社会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体系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或者融合时,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进而使其形成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新分支。因此,可以看出,科学方法中的跨学科使用将是一种必然。
二、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及研究方法的创新
对于当代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其社会系统是具有开放性特色的复杂性系统,面临着以下一些挑战:其一,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未知的领域;其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再是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而是由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所形成的复杂性系统;其三,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分工也将变得越来越细,同时专业化的程度也将会变得更高;其四,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所关联的领域将变得越来越广泛。社会科学在这一研究背景之下,通过采用单一的某种学科是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当前较为复杂的问题。然而,学科交叉及融合,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但概念侧重点又存在一定的区别。交叉主要是指汇集,体现的是集成系统科学的思想;融合更加强调的是相互渗透及合为一体,大多数是在生命的层次、质变的层次以及化学的层次进行结合,其体现的是一种综合系统科学思想。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潜在规律为普遍性哲学问题,也就是世界万物之间均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在当前的科学组织管理、科学价值以及科学目标高度统一的信息科学时代,学科融合及交叉可以实现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在应用层次与理论层次之间的相互融合,突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划分,让社会科研人员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进而使其在方法研究之上进行创新。
在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引进学科交叉及融合,不仅仅是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研究技巧,而是因为当前只有通过采用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才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认识,并提升对复杂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加强对社会研究问题的准确度以及精细化,进而使其能够对复杂性的社会问题进行驾驭。为此,可见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是当前社会科学获取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必然途径。
三、加快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一些建议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境内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已渐渐的将复杂系统作为基本理论,统计分析、运筹学以及综合博弈论等一些数学方法,行为科学、多主体的系统、人工社会以及元胞自动机等一些多学科进行交叉的实验计算方法,对我国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宏微观层次以及多要素行为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影响,其研究的领域涉及到了经济系统的演变、环境的综合管理、公共建设管理以及重大工程的管理等,均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成果。通过自己多年对社会科学跨学科的研究,笔者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其一,应从当前的大科学角度来看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加强对社会科研方法创新的认识,认识到学科的融合及交叉在社会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地位。
其二,应对综合集成的思想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大力开展一些社会科研方法的创新,进而实现当前社会科研方法的体制。
其三,应进一步对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复杂性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由于这种复杂性的系统,使得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不但有了结构性,而且还有半结构性以及无结构性,很好的揭示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一些规律。
其四,通过采用多种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的方法研究,它的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不再是个别的研究问题,而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为此,应在宏观上对其进行推动,推动该趋势当中的战略安排以及战略思考,进而使其形成鼓励学科融合及交叉的一种大文化。
其五,应进一步对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调整及优化,并对其进行知识体系的培养。通过采用多种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解决。
其六,构建以学科融合及交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
其七,营造良好的跨学科社会研究文化学术氛围。
四、结束语
在当前,随着我国科学学术不断的进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事业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发展,同时还可以看到的是在社会科研方法中,采用了多学科的融合及交叉的方式手段,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广度以及深度进行研究,以多学科作为研究的基础,创建出当前大科学社会科研时代的体系,而在人才数量以及能力方面,相比国外水平还有很好的差距。为此,我们应在中央方针的指引下,艰苦奋斗,努力创新,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打开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任平,曹典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吴元梁.哲学形态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徐竹.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因果机制理论述评[J].哲学动态,2012(3):95-101.
[4] 乔翔.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治解放思想探析[J]. 唯实. 2012(02)
作者简介: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专家学者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方案,并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方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研究能为地方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人文精神支撑和思想文化保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重要职责,为党和政府宣传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高校就必须要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优势,主动加强横向合作,通过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智力支持和承担研究课题等,积极服务社会,争取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对策应用研究的水平。
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服务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据统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2/3以上在高校,每年约80%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产自高校,高校科研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科优势,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发挥学科优势,打造智库品牌。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重点需求问题、重大规划项目寻求校部合作的战略支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打造“珞珈智库”品牌。武汉大学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以研究湖北发展重大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纽带,通过以重大项目引导研究、以综合领域集结队伍,联合湖北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开展开放式、针对性研究工作,使之逐步建设成为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中心成立以来,受湖北省委宣传部委托,牵头组织了“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制”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
(二)聚焦重大问题,构建创新平台。武汉大学在与国家有关部委合作过程中加大对校部共建研究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与国家部委、省市等有关部门共建科研合作机构,切实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学校先后与外交部共建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与文化部共建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等校部共建机构,于2012年在外交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共同组建了“国家领土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瞄准国家捍卫领土、保障和拓展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急需开展研究。
(三)整合交叉学科,形成整体优势。武汉大学积极参与地方重大基地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集成各方力量和资源,汇聚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展跨学科的原创性研究,以发挥整体学科和科研优势。湖北省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科技考古研究中心集成考古、历史、法学、经济、测绘、水利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主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库区考古发掘工作。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与武汉市政府联合建立长江文明研究院,组织跨学科研究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并联合举办“长江文明国际论坛”等活动,搭建民间国际流域文明对话平台,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四)发挥人才优势,全面深入合作。武汉大学具有良好的服务社会的学术传统,大批优秀学者自觉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早在1983年,李崇淮教授率先提出武汉市“两通起飞”战略构想。近年来,学校又涌现出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学术研究工作与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积极资政议政。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从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和大空间四个维度,探讨了湖北作为中部支点大省的历史文化依据,建议将申报“江汉之光―中华楚文明”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荆州“壮腰工程”的战略支点、策划实施一批具有湖北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进一步把鄂西圈做大做实做强。
(五)转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积极鼓励学者的社会服务意识,在校部共建机构中实行“共同建设、实体架构、开放管理、专兼结合”的运行机制,优化机构运行的制度环境,引导学者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服务。质量战略发展研究院与湖北省林业厅交流磋商,完成了“武汉大学国家(湖北)生态环境质量研究中心筹建方案”。并积极筹建“中国质检大讲堂”,深入各地城乡开展质量调查工作,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质量信息。在全国陆续建立“宏观质量观测与创新基地”,现已同新乡、佛山、遂宁、建德、许昌、新疆6地签署协议。该院和深度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中国首个质量安全网络信息预警平台“深度网”正式上线。其研制开发了“质量安全网络信息监测与预警平台”,获得了3项软件著作权证书。
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方式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人文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内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方式创新是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社科基础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能促进人们对环境、文化与历史背景的了解。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和中国国学教育研究,为地方文化基础大众化建设服务。教育部在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中,通过编写理论学习读物,“请大学者写小书,把大道理通俗化”,传播宣传党和国家的发展理论,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主编的《理论新视野丛书》便是其中创新范例。
另外以讲座、演讲方式参与地方经济服务,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就社会热点问题参与讨论,为公众提供一种思考的向度、一种文化引导。武汉大学让一流的学者活跃在普及工作第一线,长期坚持与公众面对面畅谈、举办专题讲座,弘扬优秀传统,法学专家累计为中央、部委以及省、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作法制报告逾千场;数百位各有所长的学者走进小区、走进群众,开展社科普及系列活动。
(二)发挥高校综合优势,思想引领社会发展。 高校是社会的思想库, 高校引领服务社会除了靠人才和成果外,还有思想,尤其是原创的思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运用自己的知识才干和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复旦发展研究院已连续多年出版《中国发展报告》(蓝皮书),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属国内首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思想库与智囊团的作用。武汉大学积极实施“珞珈智库”计划,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问题,集聚先进研究方法,汇聚优秀人才,逐步建成独立于政府咨询机构之外的“外脑”,从而服务决策、谋划战略,引导思潮、影响社会,创新机制、培养人才,生产思想、创立学派。
(三)创新科研机制,构建服务生态系统。推动科研组织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发挥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研究院、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等公共学术平台的作用。加强文科科研沟通和服务社会的机制。大学一方面需要建立起面向社会的对外联系和对外沟通体制,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国家和地区发展重大需求的发现体制,通过发现需求和社会对接。机制创新形式有以下几方面:
1、共建科研机构,实现深度对接。研究机构代表学校的科研特色和学科优势,在追求理论深度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发挥重大作用。高校建立省部共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校企共建研究机构,不断创新相关体制与机制建设,优化机构运行的制度环境。
2、构建战略联盟,以开展科研合作互聘专家。以科研方式联合培养研究型人员,开展深度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定期举办“讲坛”、“论坛”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官学合作、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等多种合作战略。
3、高校智能植入,以学校科研键入地方发展。以学校推荐或个人自发形式与企业开展联系和合作,以开展合作研究,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管理知识或业务知识培训,或作为专家学者参与政府企业资政议事,如资政顾问、营销顾问、法律顾问、战略顾问等。
4、投身社会实践,转化研究成果为现实生产力。科研成果转化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方面,高校要努力做好“资政”工作,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将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要把社科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优秀研究成果及时走向社会,走进工厂企业,走进田间地头,形成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社会)》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一、二年段和三—六年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又是一个需要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课程领域。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但内容的构建并不依据于某个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采用综合主题的构建方式,有机融合各领域的内容,根据儿童的成长及认识规律,根据儿童生活范围逐步扩大的特点,选择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主题。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仍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很难适应新课程的一系列转变,教学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那么,在品德课堂上应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初步探索。
一、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现状
1.教材的挖掘深度不够。
在实际的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教材的开发不够,忠实执行的多,激活创新的少;照本宣科的多,应变拓展的少。对教材中的图片功能把握不准,就图说图,关注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感悟,甚至把品生(社)课完全上成了看图说话课、语文课,不能从促进师生发展的角度开发和利用教材,导致教材很难与学生实际相对接,影响了德育效果。教师是教材开发的主体,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再加工和再改造,充分地挖掘图片引发学生活动的功能,了解教材的潜在教育思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与文本对话。
2.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
为图方便省事或因循传统模式,在平时的品德课堂上,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基本都是讲解法,很少采取讨论交流、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方法,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品德的培养,遵循的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综合的,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校常规安全教育、地方课程等结合起来。可以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班级主题活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将教材资源拓宽到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方法
1.课堂上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往的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探讨、研究,共同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为此,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应以课堂教学指导者的身份参加学生活动,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学生之中。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犯错,让他们尝试自己理解、探索。不必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学生尝试的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其自身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时,当同学们了解了汉字的历史悠久之后,我故意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说过,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汉字将逐渐衰亡。真的是这样吗?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驳斥这个观点呢?结果大家纷纷举手,要求发言,达到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主动意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主体性。
2.重视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课堂评价如果把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进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的时候,要学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作出针对性、指导性、艺术性的评价。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对教师评价的认知和接受。
在品生(社)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笔者设计了很多讨论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把评价权还给学生。每当一种意见提出时,让学生自己处理,给予评判。在小组讨论问题时,注意用语言提示引导,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对学生解答的评价尽量不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根据错误所在,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补充引导,引起深思。点拨学生,让其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在不断地讨论中明确认识,获取真知。
3.在“生活化”教学中增强课堂实效。
摘 要:社会科学研究以人类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过程与人直接相关,这种使得社会科学研究受到了许多的伦理限制,它必须要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坚持一定的伦理原则。只有这样,社会科学研究才能得到尽可能客观的研究成果,达到促进人类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伦理限制;伦理原则
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研究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内容的复杂性、研究中伦理的限制等原因,面临着许多不可避免的困境。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社会科学研究伦理限制的原因;坚持伦理原则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坚持哪些伦理原则。
一、造成社会科学研究伦理限制的原因
首先,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是人的社会,它的起点和核心都是人,没有人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科学也是‘研究人的学问’。”[1]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动物,任何个体都会因为对外在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相应的动机,并且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类对研究有反应的研究对象。他们的一系列变化,如参与研究的意愿、对待研究的态度等,都会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对人们的行为、态度、意愿等的观察、测量都是一种相对量、是一种“程度事物”,其程度取决于研究者给研究对象带来的影响。其次,人的行为和人类社会现象都具有复杂性。一方面,人的行为既会受个人特定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从原始社会至今,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虽然有很多共通之处,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至今仍然为现代社会所推崇,但是每种社会现象都与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状相联系,有着各自社会特有的特点,这就使得社会科学研究难以进行精确的解释与预测。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社会科学研究就经常会面临科学研究需要与伦理原则之间的矛盾。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人”所构成的“人类社会”,研究者不能为了研究而人为制造研究所需要的社会现象,这样做既违背了伦理道德,也达不到真正的研究目的。例如科学研究不能为了研究单亲家庭小孩的生活现状、学业成绩、社会行为等,不顾伦理道德,人为地将他们与其父或母分离。这样的行为,即使最终制造了类似的社会现象,也只可能是一种“假象”不可能得出科学研究真正想要的研究结果。出现这样的矛盾时,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是以伦理原则为先,以事实为先,以科研需要为后。
二、坚持伦理原则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伦理原则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科学研究要做到以人为本,达到促进个人、社会发展的研究目的,就必须要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坚持一定的伦理原则。一方面,坚持伦理原则是社会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保障,另一方面,坚持伦理原则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目的的实际体现。任何一项社会科学研究都需要人的参与,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违背了伦理原则,势必会打击参与者继续参与研究、为研究提供帮助的积极性。而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它总是要求参与者自愿提供无偿的帮助,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伦理原则,保护参与者的积极性对保障社会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同时,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最终要有利于个人、社会的发展,那么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本身就应该始终遵循这一点,才能体现其研究目的。一个从一开始就违背了伦理原则的科学研究,如何能够让人相信它的研究目的是向善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能为了得到研究成果给参与者、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初衷。而坚持伦理原则,以此规范研究者的研究行为,正是社会科学研究促进个人、社会发展这个最终目的的实际体现。
三、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
(一)自愿参与原则
大多数社会科学研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研究对象的个人隐私,因此不少研究参与者在选择参与之前都会有许多顾虑、犹豫,尽管如此研究者也必须确认参与者都是自愿的。自愿参与包括不强迫和不限制两个方面的意思。不强迫是指参与者应是在充分了解的情况,没有顾虑、主动自愿地参与到社会科学研究当中,而不是研究者通过蒙骗、强制等手段迫使参与者的合作。不限制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者因某种原因要求退出,这对科学研究无疑是不利的。但研究者不能因为考虑研究的继续性和成本而要求参与者必须继续参与研究,只能采取措施将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二)知情同意原则
我们有时会在大街上碰到一些拿着调查问卷寻找调查对象的研究者。仔细观察,会发现要找到一个合适且自愿的参与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就会有不少研究者为了尽快完成调查问卷,通过隐瞒问卷的某些内容、问卷长度等手段,说服参与者的加入研究。这些做法不仅有损研究成果的客观性,而且容易导致参与者在研究途中选择放弃,给研究带来更多不利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让参与者知情同意,要将调查研究过程尽可能简明扼要地告诉参与者。“简明扼要”并不意味着隐瞒,相反,研究者应该预料到参与者有可能会在调查的某个环节选择退出,而将这个环节特别告诉参与者,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减少退出的可能性。
(三)匿名和保密原则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的隐私需要而且应该得到保护,一旦个人隐私泄露,就有可能会对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甚至伤害。因此参与者决定参与后,往往会要求匿名,要求研究者保密。社会科学研究并不要求掌握个别参与者的个别现象,因此研究者完全可以并且必须尊重参与者的隐私权,进行匿名、保密研究。研究者必须主动向参与者许诺并始终坚持保密的原则,只有消除参与者的顾虑,才能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获得真实的信息资料,保证研究质量。
(四)不伤害参与者原则
不管是在参与前、参与过程中,还是参与后,研究者都必须保护参与者免受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一方面,在研究者试图说服他人参与到研究和研究过程中,由于参与者对科学研究的了解有限难免会有一些不理解,这时候研究者不能因为参与者的不理解而口出恶言甚至大打出手,而应该宽容对待并耐心解释。笔者所在的调查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就曾遭遇过这种状况,最后整个团队不得不中断研究,将事情处理好。另一方面,在参与者为研究提供完帮助后,研究者应当遵守承诺,保护参与者的隐私,承诺不会透露参与者的个人信息,不会与科学研究之外的人员讨论参与者隐私,不会给参与者带来不良的舆论影响甚至伤害参与者。并且,如前所述,社会科学研究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人为地“制造”参与者,给参与者带来伤害。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实现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对学术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实现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学术评价是其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当前我国对于高校教师的考核测评,主要是以科研成果的数量、发表和出版的刊物级别为主要依据,高校往往将高水平论文的发表与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的立项等相结合,这种过度量化式的学术评价严重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这样的学术评价体系不仅不能保障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反而易导致学术之间的无序竞争,这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在对定量性的评价进行批判时,应更多地思考在适当降低量化考核的标准的同时,如何建立以质量为主要标准的学术评价制度,奖励那些确实有学术价值和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此来推动学术环境的创新,推进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发展。
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多样性要求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研究的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就需要通过评价活动来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表现在其学科划分愈来愈细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愈来愈明显,这就导致了其最终的成果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单一的评价标准不能客观合理地反映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结果,且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还涉及许多无法量化的评价指标,因此,定量的评价标准不能很好的适用于跨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的评价,这就需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深入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建构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
3.全方位的人文社科评价离不开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全方位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对学科的评价、中观层面指的是对科研机构的评价、微观层面指的对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人员的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多指微观层面的评价,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关系到人员评价、项目评价、学术成果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选择都需要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系统,否则就会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4.已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研究评价理论可供借鉴当前我国的人文社科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些不同特点,如较强的主观性、滞后的效益、价值的间接性、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某些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等,应根据这些特点来构建一个不同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的更为独特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研究起步较人文科学较早,形成了一些经过实践证明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虽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来说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为之借鉴。
二、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要素分析
系统是指“部分构成整体”,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而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因此构成评价体系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关于评价系统的要素构成,主要有“三要素”、“四要素”和“六要素”理论。“三要素”理论指的是科学的评价系统是由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手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要素,如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四要素”理论是指科学评价的系统应该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参照和评价目标四个子系统构成,总体来看,这两者所包含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六要素”理论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指标、方法和制度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六个要素中,评价目的构成了评价体系的首要要素,因为任何评价都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评价的目的,它制约着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程序等制度的制定或选择。所有的评价都需要确定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准则,换言之都需要确定评价的标准或评价的指标,这关系到整个评价系统的性质。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需保证评价活动本身的公正、公平以及可持续发展,一旦被证明是正确的方式、方法、标准、程序就形成了评价的规程,即就是评价的制度。评价主体通常是评价活动的实施者,也被定义为具备一定的评价知识和技能,能够参加评价活动的人或机构。它可以是对评价对象发表评价意见的个人、团体、媒体、社会机构等,其中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即同行评议。
评价客体即被评价的对象,评价客体可以是学者、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项目、学术媒体等。只有明确了评价的目的,才能确定评价对象;只有确定了被评价的对象具有可比性,才能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目的指的是评价要达到的预期希望和总的原则要求。评价目的不同决定了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甚至决定了要选择不同的评价专家、确定不同的评价程序。评价的目的连接着评价的客体和评价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评价要素。评价方法是指评价中使用的工具或手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其研究对象一般来说是有人参与的,这样就包含了与人有关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定量评价都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除了一些可量化的因素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涉及到很多无法量化的指标,评价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评判,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性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指的是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评价的标准依赖于评价目的,也就是说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的标准。如果说评价标准是总的衡量尺度,那么对于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则构成了评价的指标,例如,引文量、获奖数量等。而定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按其是否符合创新性、规范性、价值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来设定。评价制度是指有关部门制定的保证评价活动正常进行、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程,包括了评价专家的遴选、评价对象申诉、评价结果公示、反馈意见、评价结果共享等。评价制度的保障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支撑点,因此良好评价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是一个系统,构成评价体系的多个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他们是构成评价体系的有机整体,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准确、公正、客观、全面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对一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终评价,是各个评价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保障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还可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抑制学术腐败现象的频发。学术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术失范现象泛滥、独立的学术评价机构缺失、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渗透等,这些因素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施都造成了严重的干扰,进而影响了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这些体制方面的缺陷需要通过制度的变革来实现。
1.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而科学的评价机构是构建评价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已有一些评价机构和组织,他们依附于政府机关或其他实体单位,但是发挥的作用都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其对学术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未能进行科学地、有效地认证和鉴定,设立独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专门的、权威的机构,它可以对学术研究成果、研究项目、科学研究机构、学术研究者以及学术机构委托的一些其他的评估业务等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保证评价活动的公正性。因此,建立专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构是实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2.健全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模糊性、描述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像自然科学成果一样通过科学实验和反复、精确的数学计算加以验证,也不能用指标和数据进行简单测定,因此,由从事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家来判定研究成果的价值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评价方法,即就是同行评议法。同行评议法是一种定性评价方法,其特点是操作较为简单,评价结果易于被使用。由于充分发挥了同行专家的经验知识、调查分析能力,从而避免了这种评价方法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然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活动中使用同行评议法仍然会存在一些随机因素,如评价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同行专家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等,这些使得评价的结果常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各种新兴、综合、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研究范围日益扩大,对于那些应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影响成果价值的标准既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同时还需考虑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同行评议制度还应实行专家回避原则,其重点是对同行专家的有效制约,从而可避免一些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使评审结果公开、公正,接受学界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