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旅游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继武汉城市圈之后,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省新时期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两轮驱动、一带(长江经济带)相连、整体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湖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问题本文将在分析现状及优势的基础上,就如何指导和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组成的先导产业并加快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后现代化的新路子,从政策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先导产业
产业是商品经济中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是介于宏观范畴的国民经济和微观范畴的企业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范畴,属于中观经济。产业的分类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有三次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及关联方式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中有一种战略关联分类法,将产业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而其中的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它不同于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罗斯托)。主导产业一般能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带动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显然,这里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就是鄂西圈重点打造培育的先导产业。湖北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必然要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等先导产业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鄂西圈先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产业尚未形成
生态产业,目前在学界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中指的生态产业是狭义的,主要指基于鄂西地区优质的生态资源,涉及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鄂西圈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利用率低,未形成产业。圈域内已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但这些保护区大都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反而存在被破坏的倾向。神农架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但神农架旅游发展还不足以成为其先导产业。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野生珍稀动物金丝猴等120种,分别约占全国的18.55%和31.75%,但这些珍稀物种并没有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外,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35.2%,拥有林地面积648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50万公顷,但其中主要以灌木为主,用材林、经济林不多。
2、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本文中的“文化产业”与上述概念一致,但侧重于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文化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等。目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虽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开发利用不够,产业规模没有形成。鄂西圈炎帝神农文化源远流长,楚文化辉煌灿烂,三国文化独领,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科技文化蔚为壮观。圈域拥有各类文化遗产8000多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0处。但圈域内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左右,而发达省份这一比例已达5%,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0%左右。
3、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
旅游业是指以食、宿、行、游为基本组合消费商品,通过专业化运作模式为游客的出行提供安全、可行、方便、满足游客合理需求的服务,兑现其消费商品的契约交易,使商品的提供商和经营商从中获取运营收益的服务性产业。鄂西圈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2个。近年来,圈域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融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购物娱乐、生态文物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但鄂西圈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比重偏小、旅游景点管理不善、品牌建设不力与圈域旅游景点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2008年圈域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8%左右,而有的省份这一比重早已超过10%。
三、促进鄂西圈产业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确保鄂西地区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一是采取严格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战略位置,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建立政府监测、预测、预警和干预机制,确保鄂西圈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地位。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依法保护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禁止在重要和敏感的生态区域及自然灾害高发区建设旅游设施,对于设立在水源涵养地的煤矿、铁矿、锰矿等,要逐步停止开采,并进行复垦再植,恢复生态。二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立政府投资主导机制,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人实行政府扶持政策,对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在土地、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一是大力开发农业、林业等生态产业资源。支持旅游线路、旅游景区附近农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支持市、县级政府统一组织好村庄整治规划,做好饮水、通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景区规划要统筹考虑一定范围内的农田、果园、森林、草场等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企业与农民合作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实现双赢。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圈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以实际受益者(市场主体)补偿为主、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生态项目为辅的圈域生态补偿机制。二是促进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对于开发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有一定影响的企业,由各级财政从旅游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
3、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旅游文化演出企业,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旅游景区景点要增加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游览内容,不断提高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荆州花鼓戏、汉剧、楚剧、长阳南曲、土家摆手舞、神农架堂戏等地方戏曲文艺的市场价值,鼓励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二是推进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方面给予支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影视城、动漫产业园、创意设计园等,鼓励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等。
4、突破性发展旅游业
一是加快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建设。统筹规划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加强交通对旅游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骨干网络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构建高效、便捷、一体化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尽早将襄樊、宜昌等地建设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加快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地区中心城市的旅游接待功能,改造、升级各大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改造、新建一批沿长江、清江、汉江的重要旅游码头。发挥历史文化特色、地方民族特色,完善重点旅游城镇的旅游功能,联合建设各具特色的游客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旅游配套的医疗、治安、旅游导引标识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各具特色的专题公共博物馆、城市公园等,并实行免费开放。三是扶持重点旅游企业,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强旅游资源整合,鼓励省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开发企业在圈域内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支持其并购旅游景点景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破体制障碍,鼓励地域相邻、资源类同、同质竞争的旅游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扶持圈内重点旅游企业,特别是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江两山”旅游开发企业,要加大政策支持,提供相关服务,整合旅游资源,创立旅游品牌,探索发行旅游企业债券、推动旅游企业包装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吉林市地区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了满族文化、乌拉文化等,也包括长白山、松花湖以及雾凇岛等。除了具有上述中的多种优势,旅游产业发展也开始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力图从吃住行等多个方面进行发展。多元文化需求是当代旅游行业发展的重点,因此,满足多种需求,发展资源优势,建立多元文化网成为了关键。实现上述中内容的结合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精神文化的需求,促使旅客能够在消费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如何对多元文化与旅游产生相结合,实现吉林市旅游文化产业链建设是本文当中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基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对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有助于实现我国文化软实力增长。并对更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更是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提升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管家玩。在我国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相关行业之间的有效融合,促进形成全新旅游开发增长点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多元文化与资源优势的合理利用。但是这个过程中旅游行业本身受到资源约束条件的影响,同时内外环境压力较大,旅游形式相对单一等因素制约,造成了旅游行业发展受到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充分结合时代特征,充分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二、吉林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吉林目前拥有满族人人口数量超过百万人,并设有满族自治县乡、村众多。满族文化也是其先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包括了语言、服饰、民俗以及宗教等。其中包括了四平的伊通县、吉林市乌拉街等均具有鲜明代表性。
作为吉林市地区的天然优势产业,旅游产业成为了吉林市的支柱性产业。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包括长白山、雾凇岛以及松花湖等旅游产业的开发,能够在区位优势以及经济开发方面享受到许多先天优势。
结合对吉林地区旅游景点发展情况的了解,本文对典型景点的旅游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对100位旅游者的调查了解情况如下。
基于对上述中数据了解可以发现,2015年在雾凇岛等四个旅游地区当中旅游的人数相对2014年出现明显增多。这项数据表现出了现代人们在旅游出行方面的需求开始增加,人们希望到户外参加活动,并缓解来自生活与工作方面的压力。前往长白山以及松花湖两个旅游景点的人数最多,前往乌拉街旅游的人数相对最少,从这项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因为在实际宣传的过程中吉林地区侧重对长白山以及松花湖等的旅游景点进行宣传,乌拉街等的旅游宣传相对较少,且并没有能够充分结合乌拉街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了乌拉街这样的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未能够得到良好开发。吉林地区开发的特色旅游资源与产业就是以长白山为主,并通过结合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产业相结合建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业链条,能够有效提升游客比重。
乌拉古镇属于满族文化遗产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乌拉的满语含义是“江”,明朝中期海西女贞崛起,扈伦四部中的乌拉部建立了乌拉王国,并在乌拉街建立了都城。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之后,将此地奉为“本朝发祥之圣地”。
三、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有效建议
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链,是推进旅游产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力度与建设力度都不足,西方诸多发达国家都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其生产总值高于国内生产总值10%,而我国文化产业生产总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在“十二五”战略规划下,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发展,成为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创建旅游产业与多元文化相结合,实现横纵融合的旅游文化产业链
建立复合型特征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也就是实现多元文化特征的内部链,这就更加需要各项要素都能够共同服务于旅游产业,是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各项要素之间的相辅相成。通过建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的旅游文化产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乃至环境与文化效益上的和谐统一。
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形成合作,满足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支持。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好的实现可持续。生态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属于两大产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主要条件,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则是灵魂与关键。产业联动发展,实现多元文化联动建设,更加应当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
(二)以文化为载体,实现对资源的高附加值开发
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是对文化的开发,旅游作为文化的重要形式,文化产业需要转变思路,并改进对传统产品开发上的模式,积极引入全新意识下的产品与模式。根据市场导向与需求情况确定开发的策略与模式。文化发展也应当随之进行调整。例如在推广人参、鹿茸等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药用价值进行国际化的推广,例如需要进行翻译,并将产品翻译成为英文、日文等语言,让产品能够进入到国际市场当中。
针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合理开发,例如对古城、房舍、祭祀场地以及服饰等。确定满足文化传承人,形成满足民俗村,开发满足饮食,开发美食街,通过最大限度开发与保留民族文化的方式使各种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能够得到开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两大产业之间的结合,窥探到市场的竞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需求特征,促进文化产业可以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形成人才储备
满足文化旅游想要能够上线则需要引进与培养专业性人才,并从文化学、民俗学以及满族文化角度进行建设。
我国在努力开发旅游产业与多元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专门性人才的培养,为此,就需要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对文化旅游人才方面的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的持续性发展。这样可以促使吉林地区的旅游文化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并能够开辟出具有全新价值的旅游发展道路。
四、结语
关键词:高职;地域文化;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38-02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的。高职院校在建设时,必须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树立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形成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应是专业建设的应有之义。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中,积极引入地域文化,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以资借鉴。
一、专业建设中全面引入地域文化的经验和做法
1.紧密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所在地是全国旅游城市――宜昌,当地旅游景点众多,旅游业发达。该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三峡,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旅游业”,将服务地方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当地旅游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该专业确定了“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旺季在企业顶岗实习,淡季在学校进行学习,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
同时,积极与当地旅游企业合作办学,如与当地著名旅游企业合作开办了“环坝旅游班”和“兴发班”,企业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培养人才,最后由企业解决就业,真正实现“订单式”培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自然地植入到了学生培养的整个环节之中。
2.具有地缘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团队建设上,也反映出了引入地域文化的自觉性。一方面,该专业聘请区域旅游行业专家为技能名师,组建了一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技能名师队伍;另一方面,很多课程都组建了专兼职教学团队,其中兼职教师多是区域行业带头人,专职教师也要求每年至少在本地旅游企业学习一个月。
在此基础上,该专业还成立了专门研究地域文化的三峡民俗文化研究团队,主要从事三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同时,还组建了湖北高职院校唯一的专业表演艺术团――宜昌三峡民俗艺术团,成为传播三峡文化的又一载体。
上述做法,让教师团队自然地受到地域文化的浸染,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并表现在教学中。
3.融入地域文化的课程开发。该专业在课程开发上也注重地域文化特色,除了一些通用课程,还积极开发了三大地方特色课程:三峡民俗文化、三峡旅游英语、三峡模拟导游。并配套出版了具有鲜明鄂西特色的两部教材――《三峡民俗文化》、《三峡旅游英语》。
这些地方特色课程立足三峡,以三峡地区的风土人情为教学素材,以传播地域文化为己任。以《三峡民俗文化》课程为例,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三峡民间人生礼仪习俗、三峡民间服饰习俗、三峡民间交际礼仪习俗、三峡民间商业习俗等,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了三峡地区民俗文化特色。该课程的主要负责人还是三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枝江楠管的传承人之一,课堂上的即兴表演往往让学生即刻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魅力。
4.以地方为主要依托的实训基地建设。该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也紧密依托区域内旅游龙头企业,如依托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开发兴建的数字化体验式导游实训室和与宜昌峡州酒店集团校企合作共建的酒店管理实训中心。这些校外实训基地集“教学、实训、经营”功能于一体,是学生了解并融入当地企业,感受企业文化的良好平台。
在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上,注重对区域重点旅游资源的利用,如在模拟导游实训室专门建立了三峡大坝景区沙盘模型,引导有志于从事导游的学生,紧密结合区域内景区,练习技能。
5.传播地域文化的院区环境建设。专业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不仅表现在上述精神层面上,也表现在院区环境等物质层面上。在院区环境建设上,该专业重点建设了文化墙并成为了传播地域文化的一个阵地。在院区教学楼每一楼层楼梯间和过道,精心设计张贴了由教师团队精选出来的区域旅游行业的精粹,如区域内的5A级景区或代表性景区介绍、区域内代表性酒店的服务特色、区域内典型的民俗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墙让学生在移动中即可学到区域旅游的知识,得到地域文化的浸染。
二、专业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的成效和意义
1.有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开发和研究。一方面,立足地域文化的课程促使教师进一步加强了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大量和地域文化相关的素材被引入课堂,也会带动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开发和研究。比如,在《旅游产品策划》这门课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训时,往往会选取区域内的旅游产品供学生实训,让学生对本地景点进行旅游形象策划,指导学生研究本地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区域内旅游产品更加了解,并调动部分学生的研究热忱。正是基于对地域文化的研究,该专业教师的论文和科研项目很多都着眼于此。如《城市形象的定位与传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服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研究与实践》等。
2.有助于W生职业角色的迅速转换。高职院校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就意味着我们培养的学生主要会在本土就业,那么了解本土文化,就应该是高职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本土文化还能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事实上,正是由于在课程中比较好地了解了本地旅游状况,本专业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利用节假日在本地旅游行业兼职,在学校期间就基本完成了上岗前的实习过程。毕业后,很多学生成长较快,迅速成为区域内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的佼佼者。
3.有助于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作为一个处于旅游业较为发达区域内的旅游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和全国其他旅游专业相比,它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鲜明的区域特色。有特色的专业才有竞争力,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对于一个区域内的院校来说,让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专业特色,是一条专业特色建设的捷径。
三、专业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将地域文化引入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既促进了专业建设,也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但根据本校的实践,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1.引导学生既专又博。有时过分强调地域文化,也可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能妥善地解决“专”与“博”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只专注于区域内的东西,而忽略了广博的外在世界,让希望学生更多地在本地入职,促进本地经济建设的初衷变成了学生因为能力和眼界的局限只能在本地入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需要把握好地域文化引入专业建设的度,既要让学生了解区域内的情况,又要通过引入行业、全国甚至国际的最新知识,让学生拥有广阔的视野。
2.将最新的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及时引入课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整合本地的地域文化研究成果,要求教师加强和行业以及区域内其他研究者的交流,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最新的素材,避免出现纰漏。
3.多途径地将地域文化引入专业建设。目前,本专业虽然对地域文化引入专业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地域文化引入专业建设的途径还应该更加多样化。比如,开发紧密结合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实训课程,成立相关的为企业服务的工作室,在环境建设中,更多地采用本地特色等。
参考文献:
[1]李双芹.区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路径研究[J].职教研究,2014,(6):3.
[2]袁玲玲,李龙江.地域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3,(8).
[3]余远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服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O研究与实践[R].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09369.
[4]毛凌云.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意义与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51.
The Practice and Significance of Introducing Regional Cultur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in Higher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Taking Hubei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AO Xue-qing
(Hubei Three Gorges Polytechnic,Yichang,Hubei 443000,China)
构建文化旅游业符合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发展的要求。尽快做大做强以休闲度假为主的衡水湖绿色健康产业,是打造京南休闲度假胜地、构建宜居宜业宜游水市湖城的迫切要求。
一、现状及问题
随着保护、建设和宣传力度加大,衡水湖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一是游客人数增长明显,2001年不到2000人,2005年达到15万人,2009年有望突破30万人;二是从客源地上,辐射面不断扩大,京津冀鲁豫等周边地区游客逐年增多。但是,只能满足“半日游”。应该尽快搞到2日游、3日游,可以住下来。
“吃住行游购娱”产业六要素不完备,配套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这其中,制约项目落地的滨湖地区大量耕地、基本农田问题尚未解决。整个区域13.5万亩耕地、11.5万亩基本农田,核心区内有7个村,缓冲区23个村,1.56万人生活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对打造文化产业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这几年旅游都是以观湖为主。文化是一个景区的灵魂,景点是一个景区的载体。但目前景点太少,有文化,没有挖掘整理;有资源,没有开发利用。这或将不利于衡水湖旅游产业的长远、健康、一体化发展。
二、研究对策
(一)在产品开发策略上,努力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体系。
与周边同类景区特别是白洋淀实行错位发展,我们打好“湿地、文化、休闲”三大核心品牌,努力形成多主题、多景区、多日游格局,打造高品质的特色休闲旅游目的地。目前的具体设想为:
1、面向背包旅客群,打造教育之旅(三日游)。针对青年旅客群体力好、喜好户外探索和游乐设施的特点,以游盐河故道、观湖水飞鸟、玩水上乐园、逛冀州古城、住风情民宿、学湿地知识为主题内容,为他们提供湿地科普、文化教育、农业体验和水上娱乐的机会。第一天:旅游服务中心候店毛笔-湿地公园-文化公园--名吃怡园(午餐)-古木植物园-水上乐园-温泉养生村-生态大剧院-名吃怡园(晚餐)-风情民宿;第二天:风情民宿-农事体验园-生态采摘园-乡村美食(午餐)-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花乡集市-农家大舞台-冀州古城-青年旅社;第三天:青年旅社-湿地观鸟点-观景木栈道-湿地博物馆-芦苇园-灵秀山庄-瓷器博物馆-衡水老白干酒文化-返程。
2、面向家庭旅客群,打造家庭亲子之旅(两日游)。主要是利用冀州文化、西西湿地以及生态农庄,以赏酒文化,看候店毛笔,观民俗表演,住主题酒店、吃农家美食为主题内容,为家庭客群提供亲子和湿地体验之旅。第一天:旅游服务中心―衡水老白干酒文化―候店毛笔―文化公园―-顺民庄(午餐)―董仲舒馆―古木植物园―水上乐园―生态大剧院―温泉养生村;第二天:温泉养生村―农事体验园―生态采摘园―花乡集市―乡村美食(午餐)―瓷器博物馆―湿地博物馆―灵秀山庄―冀州古城―返程。
(二)完善旅游要素,提高服务质量。
这一完善提升聚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这其中,要在抓好馆院、中心、园区等项目规划建设的同时,做好“五个内容”:首要的是要保护好水质,积极保护和恢复适宜鸟类栖息的自然环境。建好观鸟台(塔、廊道)、湿地和鸟类展馆、组织好观鸟游线,做好鸟类摄影、鸟类宣传画册等基础工作。
其次,是做好“酒”的文化,拉动老白干酒文化产业,宣传老白干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老白干酒文化的内涵。
其三,是做好“笔”的文化,侯店毛笔的悠久历史和繁琐工序,发掘其文化遗产,以此吸引外地来衡水湖旅游的人们。
其四,是做好温泉地热的文章,这方面,起步区以皮划艇基地为基础,扩展加入地热资源开发,规划了水上乐园板块,充分发挥旅游、疗养、休闲、养生功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快乐的需求。据勘测评估,衡水的地热资源在华北首届一指,其中衡水湖区有非常丰富的地热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地温梯度每100米3-4℃,并含有十多种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的微量元素。依托这一资源,衡水湖起步区规划建设高标准的温泉养生村、温泉水世界、温泉度假村、私家温泉会馆、温泉康疗中心等,为高端客群服务。
其五,是做好古冀州文化,发展古冀州的历史文化,冀州乃“九州之首”,有汉城墙、明城墙、汉代古墓、古城墙护城河以及州郡县衙门、大城楼、城隍庙等古迹。
一、国际旅游城市标准分析
对于国际旅游城市的认定标准,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到底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才属于国际旅游城市?一般来说,国际旅游城市是指经济社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品位高,具有超国界吸引力,城市综合环境优美,旅游设施完善配套,旅游产业发达并成为城市主要支柱产业,国际国内游客数量众多,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性城市。
(一)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上认为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到GDP的5%以上,就是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可见,国际旅游城市的旅游业在其GDP的比重至少达到5%。而国际旅游人数与国际旅游收入是衡量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指标。
(二)城市形象
一般来说,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些印象是游客对城市感受的总和。城市风貌、旅游景点、城市公共设施、生态环境等是这种感受的基本要素。城市文化、民俗风情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的最关键的内容。
(三)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包括市区和郊区)道路(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城市交通状况是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的可进入性表现为指游客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游客进出旅游目的地的便捷度直接影响游览价值转换为市场价值。
(四)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吸引物是指具象的、物态的旅游对象,不同体量的景点或活动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体系。旅游目的地要想吸引游客,关键是旅游吸引物本身的特色。
(五)旅游接待设施
旅游接待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依托,它包括各种服务于旅游业的物质设施和设备。如交通运输设施、食宿接待设施,游览娱乐设施和旅游购物设施等。值得一提的是完善的旅游紧急救助救援体系和完备的救助服务设施是国际旅游城市安全保障。
二、把宜昌创建成国际旅游城市的基础分析
从以上各指标来分析,与国际一流的国际旅游城市如巴黎、纽约等城市相比,宜昌市与之存在较大差距。不过在发展中国家城市考察国际性旅游城市,侧重于考察一个城市在发展国际旅游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经济发展前景
宜昌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1、地理位置优越。宜昌地处“黄金水道”长江的中上游,是经济科技发达的东部与丰富资源的西部结合部,是湖北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2、自然资源禀赋良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条件优越,是我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水能蕴藏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量达2500万千瓦。
(二)交通状况
城市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反映了一个城市进出的方便程度和宜居程度。宜昌地理位置重要,被誉为“川鄂咽喉”,宜万铁路、汉宜高铁、沪蓉高速、三峡航运中心、长江黄金水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城市国际化机能得到了实质性的增强。
(三)旅游资源
宜昌自然旅游资源储量巨大,类型丰富。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3个,其中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堪称中国之最与世界之最。人文旅游资源同样深厚,拥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08个,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个。
三、文化遗产在把宜昌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中的作用
(一)文化遗产铭刻宜昌人文脉络,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石
文化遗产是地方文脉的体现,是物化的地方文化。创建国际旅游城市就是要把这些地方文化表现出来,凸显独特的城市形象,这是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石。
宜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宜昌城市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目前,宜昌市文化遗产类别主要是摩崖石刻、古建筑、古镇及古人类遗址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浓郁的地方民俗特色,如薅草锣鼓、南曲、土家族撒叶儿嗬、都镇湾故事、宜都市青林寺谜语、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王昭君传说、远安县嫘祖庙会等。这些文化遗产清晰地表明了宜昌的文明进程与城市文化。
(二)文化遗产是载体,是营造国际旅游城市文化氛围的源泉
旅游者游览宜昌除了观赏长江三峡、三峡大坝等景观外,还应感受宜昌巴楚文化、土家族民俗文化、三国文化、名人文化等文化享受。因此亟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来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宜昌古城在时期摧毁殆尽,仅剩下零星的几处古建筑。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要保护和恢复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物,理清城市文脉。对文化景观、历史街区加以保护、修复,利用步行街、老街区、古建筑、城市广场等来展示宜昌的城市文化。
(三)打造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塑造国际旅游品牌
旅游城市形象仅靠个别旅游景区、城市文化街区的打造是难以出精品、出品牌的。将城市及周围的文化遗产开发成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旅游产品,与重点景区相互呼应,有利于城市形象一体化。目前三峡大坝景区、三峡人家景区开发比较成熟,而宜昌城区及郊区的二马路近代建筑、文佛山佛寺、悬棺、以及“长阳人”遗址等开发不充分,因此需要把这些文化遗产转化为高品位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