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问题及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基本问题;策略
新形势下,面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教师既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另外,面对高校扩招、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成教工作者必须严格控制好各个教学环节的课堂效率。
1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
1.1办学基本理念较为狭隘,管理不严
面对一些已经走向社会的工作人士对于学历提升的要求,一些高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基本师资配备,单纯地以招生为主要目标,这样不仅使学校的内部管理无法跟上,而且教学质量很难过关;还有一些学校甚至连办学条件都不具备,或者没有办学能力,根本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质量,这当然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此外,有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在教学和考试上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对教学时间、课程安排甚至基本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一定的删减,很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同时,个别学生由于单位对学历的要求,学习上会急功近利,如在考试中作弊或开后门寻求过关,正是由于学校管理松懈,才让学生可以轻易地钻空子,这样做最终还是会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信誉。
1.2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
在某种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基本教学内容之间的取舍关系缺乏独立的论证,加之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深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造成一些专业一味去强调自己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没有充分结合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发展的变化,课程设置的内容往往比较落后,课程缺乏实用性。因此,也就造成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缺乏与时代联系,所以基本的教学目标很难达成。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之后,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去设置。另外,学校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与学历证书相关联的,但是成人高等教育注重的应该是职业教育教学。从基本的教材设置和教学计划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成人高校主要都是一些理论知识,而很少有一些基本的实践安排,这种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社会实践课程安排的现象依然可以在很多学校看到,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几乎一样去培养,这显然是与教学要求是不一致的。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更多地去注重实际教学实践,培养人才的目标要与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人才的要求相一致。
2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1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要求所培养出的人才必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建国初期关于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曾经都面对着许多争论,但最终确定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反观到教育事业上,也必须要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必须将多种教育路线进行协调,构建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正是对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补充,让全民都可以去学习,让人才发展成为全社会都可以去关注的事情,让终身教育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成人高等教育的确立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但不能只是一味地增加数量,而是要提高办学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狠抓教学质量,树立正确办学理念。
2.2教学改革必须深化到学校和学生中
面对新时代的基本要求,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和苛刻,也就是说更加注重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注重各个方面知识内容的掌握和学习。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基本培养目标就是要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让其在职业岗位中的基本素质得到提升,以满足工作中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必然是富有职业性和定向性,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中的课程安排和教育形式要根据实际的工作要求去制定,专业的设置是为工作技能所服务的,理论知识必须运用到实践中才可以发挥更多的重要。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必须首先确定专业课的各实践环节,然后再去选择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讲授在工作岗位中可能运用到的知识内容,切实去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并且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人才。总的来看,在成人高等教育中,面对原有的教育教学问题,必须从培养学生基本的工作技能和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要求出发,既不能盲目扩招又要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在面对职业环境下的成人群体,必须要以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基本的道德素质为基本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申丽辉.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探析[J].成人教育,2008(04).
[2]贺新宇.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若干思考[J].成人教育,2008(02).
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主体培养模式由“脱产”转为“业余”后,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深思。这些问题微观上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宏观上影响党和政府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因此,直面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建设性对策,不仅是一项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一、问题归纳
1.文凭的“含金量”受到质疑
所谓“含金量”,一般是指某类学历文凭获取群体总的学识水平,它是社会公众一个粗略的、感性的认识。目前,这种粗略的、感性的认识已经影响了人们的取舍。就成人高等教育而言,从广义层面或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这一高等教育形式被边缘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信手拈来现实例子予以佐证。其一,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务员招考中,持有成教学历文凭者,无论学识水平如何,均无资格。原因是非全日制学历文凭,其硬件条件未达基本要求。其二,在职称评定、考研、职务晋升中,相当部分企事业单位,对成人高等教育文凭不予认可。其三,在最平常的求职应聘中,面对央企或其他大型国有企业,成教毕业生需要有自知之明,更要面对现实,用成教学历文凭作为应聘这类单位的敲门砖,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而民营企业或其他中小型企业,虽然对非全日制学历文凭没有绝对的限制,但若招聘技术管理岗位,成教毕业生则常排在自学考试、网络大学毕业生之后。
2.成教专科录取构成凸现偏差
成教专科受教育的主体对象通常包括三部分: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应往届高中、中职毕业生,社会其他人员。调查统计显示,近五年来,这三部分人员的录取比例构成依次约为15%、80%、5%。如果仅从这些数据看,生源构成比例符合国家设立成教专科的初衷。但问题在于,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应往届高中、中职毕业生,除了通过成人高考取得专科学籍外,事实上相当部分学生从未接受过成教专科教育。他们被普通高等院校以自学考试助学的形式录取,接受的是四年脱产自学考试本科教育。成教专科学籍仅是一个名分或符号。自学考试与成人高等教育是不同的两种教育形式,这种将两者混同起来、打政策“球”的做法,实质上已使成人专科教育失去了本来意义。其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第一,人为抬高了成教专科最低录取控制线,将最需要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企事业单位一线员工排在门槛之外,不仅挫伤了基层员工希望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损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第二,这种虚假的成教专科招生,增加的是各级教育考试机构不必要的工作量和人、财、物的投入,浪费的是国家宝贵的教育资源;第三,带来学校之间的相互仿效,进一步压缩了有效成人专科教育,造成生源市场的无序性、白热化竞争及学校高额招生成本的投入。
3.教育管理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1)面授课时量难以落到实处。一方面,根据成人教育区别其他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特点,学校对学生有刚性的参加面授到课量的比例要求,并将学生到课出勤率纳入课程成绩评定范畴;另一方面,在职员工受工作时间、路途等条件的限制,难以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对于耽搁面授听课表示无奈。这种制度愿望与实际效果的矛盾由来已久,是成人高等教育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2)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软肋。令人忧虑的是:在非全日制教育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接触甚少、沟通不便,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直接的针对性;相当部分学生对学校、对校外函授站缺乏归属感,对成人高等教育本身缺少认同感,一些学生追求的仅仅是获得一纸文凭。尽管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已形成或基本固定,但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二、问题成因
1.管理疲软
(1)过多、过滥校外函授站的设置,将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交由不具有同等资质的校外函授站来承担。由于办学条件存在一定的差距,校外函授站不可能达到委托高校同等的教育教学效果。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极易滋生管理上的漏洞,受损的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2)违规“站外站”的大量存在,是管理失控的典型表现。一方面,它是文凭买卖市场形成的土壤,其直接后果是给成人高等教育声誉带来灾难性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站外站”常“拉起虎皮作大旗”,甚至与少数正规站点相串通,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即使被查处,所付出的成本亦十分低廉。
(3)培养方案多年一成不变,教育教学计划与岗位的现实需求脱节,相关教育措施、手段未能及时跟进,等等,是成人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管理惰性所致。这一管理上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心理期望值,同时对其现实价值亦产生疑虑。
2.利益驱动
除了上述“站外站”是利益的衍生物,通过招生录取所引发的真正成教专科教育被压缩,同样是利益驱使的结果。原因是:①根据政策规定,完成成教专科、本科教育最少需要五年时间,而若借助于成教专科平台,高中、中专毕业生三年左右即可获取自学考试本科文凭,这就为假借成教专科教育之名,行自学考试之实,留下了巨大的利益空间;②刚走出校门的高中、中职毕业生,其基础文化功底相对较好,按照成人高考依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的录取规则,被淘汰的往往是离开校园多年的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③随着普通高中人数的逐年递减,相当部分高校招生困难,为了追求办学规模和利益最大化,想方设法钻政策的空子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3.服务欠周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及交通的快捷,人们对就读学校、专业的喜好有了更多的选择,成人高等教育的就近属地性原则正在被突破。然而,无论是本地或外地生源,都面临着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难以兼顾的困境,外地生源及实行轮班制的员工这一困境尤为明显。从情理上讲,工作是维持生计的手段,作为员工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学习是充实自我的途径,作为学生的员工又必须符合学习出勤规定。两者在时间上的冲突,显然仅凭管理制度本身无法解决,这需要学校在实施教学的各环节中融入更多人性化内容,并切实为学生提供周全服务。但事实上,此正是成人高等教育目前所欠缺的。
三、对策思考
(一)从政府层面思考
1.成人高等教育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政府应该统一非全日制高等教育中的“专升本”条件。这是因为:第一,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需要循序渐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借助于成教专科平台,在非全日制教育的条件下,三年时间即完成本科教育,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构成了对成人高等教育一定程度的伤害;第二,就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基层一线岗位紧缺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高技能人才,自学考试本科教育的快速扩张,不符合我们的国情,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鼓励一种非全日制高等教育而损害另一种非全日制高等教育,实质是一种政策上的瑕疵。因此,如果“专升本”条件同一,可以预见:不仅能有效防止违规漏洞的出现,而且有助于各种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2.政府应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监管
(1)严格控制校外函授站点的数量。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既要将办学软、硬件要求纳入校外函授站点设置的评估条目中,又要考虑学校与校外函授站点在培养层次上是否具有同等资质。目的是要确保学校及校外函授站点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国家的高等教育法。
(2)建立成人高等教育退出机制。一方面,完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一度的纵向年检制度;另一方面,应聘请社会其他机构人员、不同学校成教工作专家联合对学校及校外函授站实施横向抽查。对存在办学质量问题的学校或函授站点,应责令限期整改;对社会评价差的学校或函授站点,应及时予以撤销。
(3)制定有效防范违规办学处置预案。要充分利用法制、行政手段,借助新闻媒介及社会公众的力量,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过程的监督,要通过明察暗访、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及时获取违规办学信息。对有损成人高等教育声誉的“站外站”不能取缔了事,更要让当事人和责任学校承担高昂代价。
(二)从学校层面思考
1.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加强自律
这是因为,自律是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动因,也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做到自律,就是能从大局出发,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关系,在课程考试、毕业设计及答辩等核心环节中能从严把关,在保障方面不仅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而且有高效的自查自纠机制。
2.在教学方式上应改变观念和与时俱进
所谓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就是不要局限于成人高等教育固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要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应敢于学习和主动地借鉴网络教育、职业教育的长处,使其服务于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除了确保学生接受较完整的高等教育外,更应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立足于岗位,解决工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在学生管理中应突出以人为本原则
(1)尽管学生难于集中,学校仍应加强班团干部队伍建设,选派兼职班主任;要想方设法搭建相互沟通渠道,确保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应拨付专项资金,利用节假日时间召集学生回校,通过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学校的关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双语教学 材料物理 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04
Abstract Bilingual teaching is a teaching reform measure that our country has been carrying out for the past fifteen years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also has some problems. Based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past 2 years, showing the successful cases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bilingual teaching; Material physics; teaching ways; teaching effects
0 引言
大学是象牙塔,是盛载梦想和培养英才的摇篮,更是传承知识和启迪智慧的基地。大学里,教学是首要职能, 也是其基本职能之一。实践表明, 教学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追求卓越,教学改革一直伴随着全世界的大学成长,并与时俱进。双语教学,就是近十多年来,为了适应科学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改革。
所谓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模式。它通常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学生的母语(第一语言)和另外一种语言(第二语言),来表述教学内容。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是在2001年教育部的鼓励和推动下逐步展开的。①虽然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双语教学,的确能够实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这一教育部的目标,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看法,说法纷纭,褒贬不一。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度也很难达到一致,喜忧参半,甚至有同学存有抵触情绪。②
本文将根据笔者的双语教学实践,总结教学效果,归纳所遇问题,并探讨了解决策略。最后,根据2年的成绩分布情况及问卷调查报告,分析探讨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1 双语教学的内容及特点
笔者任教于南京邮电大学材料学院,于2011年起使用双语讲授“材料物理”课程。经过几年的实践,完成了双语课程建设,同时形成一定的双语教学理念。下面分别讨论如下:
1.1 英文素材选择
与大多数中国高校一致,笔者所授双语课程的第二语言是英语。因此,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和建设英文教学素材,是进行双语教学的第一步。基于原汁原味的英文书籍,对每一次的 授课内容,整理出如下的英文资料:(1)专业词汇表;(2) 课件;(3) 课后作业;(4) 课后阅读材料;(5)其他英文教学素材,还包括单元测试及期末考试试题。
1.2 内容编排与语言搭配
顾名思义,双语教学是同时使用2种语言进行教学工作。英语教学虽然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与国际接轨,但是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平衡使用母语和英语的模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双语的特点,为了同时强化英语和教学内容,每次授课我们都采用如图1所示的内容编排顺序:
其中的专业词汇,以英文讲授,并伴有中文解释;前次课的要点回顾,使用英文;本次课的内容讲解,使用中文夹杂英文的专业词汇;下课前的总结,使用中文。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上我们会随时加入互动与讨论,这些基本使用中文。
1.3 教学侧重点
以双语的形式讲授理工科的专业课程,无疑增加了原本枯燥且难于理解的授课内容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授课教师必须注重授课内容的精髓所在,有侧重点。笔者的实践证明,以下几个原则颇具参考价值:(1)讲授内容最好基于知识点,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思路的掌握;(2)重点讲不易理解的、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而不是面面俱到;(3)在明确了概念、思路,打通知识难点后,鼓励学生自学。通过阅读、思考、提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4 重要的第一堂课
无论是双语教学还是母语教学,第一堂课都非常重要。新学期新希望,新课程新感觉。学生对第一堂课的新奇感最强。抓住这个时机,在第一堂课时,激励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和自信,非常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重要的学习动力。第一堂课的重要性还在于,这次课要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必须遵守的规矩等。同时,老师可以给出如何学习这门课程的建议。这样,在兴趣的激励和压力的推动下,同时有明确的任务和目的在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角色,有的放矢地快乐学习和轻松考试,真正地提升自己。
基于上述考虑,及结合双语的特点,笔者在第一堂课主要侧重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时,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包括本课程是什么;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课程与应用的联系;为什么用双语,老师如何使用双语,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老师将如何去讲每一节课,课程的时间安排表,什么时候期末考试等等。第二、对学生的要求:尽量不缺课,不来上课要请假;积极回答老师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作业必须按时提交。第三、讲解课程的考核要求,包括平时/期末考试的要求,考试形式等信息。
1.5 互动策略
理工科的专业课不易于讲授,也不易理解。有位名师的话特别好:自己学过的不等于已经掌握;已经掌握的不等于彻底搞懂;自己明白的不等于讲得明白;讲得清楚的不等于学生理解。因此,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亦或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师生互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笔者在教授双语课程时,采取如下互动策略:第一、每一个要点或难点的讲解后,都以提问的形式与学生互动,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二、对能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肯定。第三、采取多样的互动形式:自由回答式提问、点名式提问、主动式及被动式学生发问、堂上小组讨论、堂上小测验等。
3 问题及对策
自然,并不是说只要老师专业水平较高、备课充分、充满激情、认真对待每个教学环节,就一定能够上好课。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具体到笔者的双语教学中,我们经历了如下典型问题:
第一,学生对双语教学有抵触情绪。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同学们对双语教学的接受度有很大差异。学生对双语教学抵触,自然会影响听课效果。为了减少这种情绪对授课的影响,笔者在在第一堂课时,在陈述双语教学的好处和挑战的同时,也注意了解对双语抵触的学生,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对其进行特别关注(例如:加强提问、辅导和鼓励)。
第二,学生上课不听讲,做其他事情。坦诚地讲,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课、玩手机或者做其他事情,在大学课堂,颇有普遍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常会暂时保管手机并对其提问;或者让他坐到前排来,告诉他下一个问题请他回答;或者比较委婉地要求他集中精力听课,收起其他东西。
第三,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气氛沉闷通常会影响同学甚至老师的心情,往往导致授课效果不佳。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形,必须活跃气氛,笔者采取的策略包括:提问大家英文词的中文意思;或者让大家朗读一段英文的课件,再让另外一组学生翻译;根据讲课内容,即兴提问;分组小测验:出3~5题,同学们分成小组,经过讨论、看书,每组做一份卷子,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甚至停下来,跟同学说几句鼓励的题外话。
第四,被提问的学生不愿回答问题。当前的一些大学生,不爱学习,还很有个性。老师对其提问,有时不予理睬。每每此时,笔者一般会坚持到学生理睬为止;不然,就请他课后去老师的办公室谈谈,看看问题所在,并对他的心理做深入了解、鼓励他好好学习。如果提问时,学生即刻反应说“不会”。笔者将示意他坐下,并寻求另外同学的答案。如此反复 1~2次,仍然找不到可以回答的,该部分内容将被补充讲解或者在课后的作业中以问题的方式加以巩固。有时也会在补充讲解之前就告诉学生,讲过之后,还会请这几个同学回答同样的问题。
总之,三尺讲台是教师的事业舞台,笔者很是享受教书育人这一过程,愿意在这里尽心尽力地表演。同时希望可以在平凡的传道、授业、解惑中,不断完善自我,演出精彩的一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4教学效果分析
针对“材料物理”的双语教学,笔者已经进行了4轮的教学实践。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修正,逐步完善了教学素材,形成了如上的教学策略。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我们跟踪了学生近2年(2013和2014年)的学生成绩,并进行了分析,如图2所示。
为了计算百分比,我们将成绩进行了分段归档,即:成绩(为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最终以MN表示:
(1)当0≤
(2)当3≤≤5时,M=,N=5
(3)当6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14年的成绩分布比2013年范围变窄,大部分学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而2013年的成绩曲线表明,虽然在成绩优秀的90~100分数段,分布的学生可以占到20%多,但是成绩在中等以下的(70分以下),还有可观的比例。说明2014年的教学效果好于2013年。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对本课程的教学更加熟练;另一方面教学素材的完善和教学手(下转第10页)(上接第8页)段的改进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2014年,笔者为学生提供了整套的英文讲义;同时,增加了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要求,即:除了英文作答,学生必须抄写英文题目,以增进语感及强化英文专业词汇。我们相信完善的英文讲义及对课后作业的强制要求,对双语教学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起到推动的作用。鉴于此,2014年的教学实践中,成绩不好的学生数量大大减少,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5结语
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双语课程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分析,展示了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策略方面,认真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素材,并突出重点、难点、疑点、焦点非常重要;在课堂提问方面,设计启发性强、有趣味、突出重点内容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及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课后习题上,设计与授课内容紧密结合的问题,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颇有裨益。而双语方面,必须有侧重点地实施第二语言,对知识点基于母语的详细讲解是非常必要的。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2013JSJG225,2015 JSJG028),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JG03013JX05,JG03014JX07)
注释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对策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中国的高等教育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国际化的进程中,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学理念、吸收国外优质资源、派遣学者和留学生互访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毋庸置疑,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国际通用性, 教材内容陈旧
我国高校目前的专业设置仍主要以学科逻辑发展为基础,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 、综合性和跨学科性比较弱等问题,很难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虽然近年来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开始考虑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但很大一部分学校只是对过去的专业课程换上了时髦的名字,并没有对专业课程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对国际化课程建设的实际意义不大。另外,国际化背景下的课程内容应包含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应能够体现国际视野和时代精神,而我们现有许多教材的内容陈旧老化,教材的更新换代不及时, 脱离社会实际需求。
(二)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国际化水平还较低,难以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留学归国人员的迅速增加,我国高校中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教师人数已有所增加,但其占教师总人数的比重仍然很低, 师资队伍很难适应国际化的要求;而外籍教师也绝大多数是低层次的语言教师,且多为一年一聘,并不能满足高校对国际化教师的需求。科研人员外语能力差, 使其对国外最新研究动态的跟踪受到了阻碍,对外学术沟通的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另外,还存在科研人员专业知识更新不够及时、国际交流意识还比较弱,科研环境开放程度还不够等问题。而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现今他们的外语水平与以前相比虽有显著提高,但普遍存在听说能力弱的问题。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学的外语教学还是以应试和考级为目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比较差,国际交往能力受到了制约。
(三)国际化的程度和层次偏低
根据国际化进程的不同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体可分为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高校之间开展师生短期交流、个别学者互访、进行若干项目的技术援助与合作,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第二层次是指高校之间开展学分互换、学位接轨、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实行互补,进行联合办学;第三层次是指国家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及其相关政策,发展留学生教育,开拓境外教育市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活动主要是请外国专家开讲座和互派交换生,在合作项目研究和合作办学等方面还很薄弱,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基本上处在第一层次。
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对措施
(一)树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理念
高等教育国育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对其必须积极的去迎接、适应和利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我国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大加强。通过借鉴学习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同时通过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传播中华文明,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应在高校师资队伍和学生中树立国际化的理念。可以通过举行讲座和培训来加强师生对国际化的理解,鼓励他们放眼世界,以国际领先的管理、科研和教育水准要求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意识。
(二)以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为突破口
教师是推动教学和科研的最直接力量,只有拥有大量具备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可以通过制定教师海外学习进修的整体目标计划,为教师提供优越的海外访学的条件和资助。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中国进行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比如通过划拨专门经费提高薪资待遇以及在国外进行大力宣传招聘广告,广泛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华任教、进行项目研究、作大学管理咨询等。
(三)加强学生间的国际交流
评价一所学校国际化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因此我们应加强国际间的学生交流,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鼓励支持更多的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教育资源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服务,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吸引外国留学生,从而增强校园的国际性。特别提出的是,现在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交换生,扩大交换生的规模及范围,以及开展各种海外学习方式,创造灵活多样的短期留学生教育,提高留学生规模,加强留学生教育。
(四)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载体,要落实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国际化课程,课程内容要包含国际前沿动态和成果,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与国际接轨,同时应积极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大力有效开展双语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得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国际交往的能力。
(五)将国际合作作为高校国际化的重要内容
开展国际合作有利于我国高校更快的开阔视野,提高国际化水平。可以通过开展科研合作,合作办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科研合作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展开,比如共同承担课题攻关、成立区域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建立国际化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
参考文献:
[1]邹美. 浅谈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的国际交流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1(9).
[2]陈向丽,付有龙.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
1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发展现状
1.1重视专业技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现如今的高等院校,在教育建设过程中,对职业技能的教学和思想政治的教育严重失衡,前者所占的比例过大,后者几乎是形同虚设。而且高等院校对教育部下发的文件的解读是,高等院校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让学生们多多学习专业知识,强化自己在专业技术上的能力。学生们的毕业标准是由他们专业技能学习的程度以及职业的资格证书决定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这样的解读是不太正确的,需要赶紧纠正。毕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弥补严重的失衡问题。
1.2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些古板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对于老师的要求是十分高的,不仅要控制课程的进行节奏,还要保持住自身的教学热情以及内容的熟悉度。如果做不到这些的话,那么这个课程就会变得相当枯燥,不光学生的知识获取度不高,老师的情绪也会受到极大打击。所以,应该从教学方法着手,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1.3西方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融合一般都会产生冲突,特别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西方功利主义的融合,这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就对学生们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使学生这个未来发展的动力回到正确轨道,我们要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2改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及方法
2.1平衡教育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在教育中的地位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而且为了加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建设,高等院校主要是培养拥护党和国家以及专业技术强的应用型人才。但是,这不是一个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而是一项需要长久的坚持的工程。并且高等院校的领导阶层也要加强思想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好教学的队伍,确保思想政治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在真正意义上的素质化。
2.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
理论上可行的措施,在实际中不一定能做到,所以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教师在上思想政治课的时候,如果能联系生活中一些实际现象,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触动,得到精神上的共鸣,还能很好的调动课堂的活跃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吸收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特别是,现在已经步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了,对于信息的传播也越来越广泛了,所以老师们的教学也不应该局限于理论的范畴,可以有所创新了。适当的引入一些新闻时事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对课堂教学是很有好处的。从浅层次来看,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知识传授效率。从深一点的层次来看,这些时事新闻又何尝不可作为政治的教学实例呢,而且还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书上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有帮助。
2.3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情感的联系
高等教育?c初等教育的区别就是,学习知识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也可以是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中体会到的。课堂的教学大多注重理论方面的知识,而校园的文化建设活动则不是这样的。校园的文化建设活动的出发点就是根据同学们的喜好进行选择的,这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主要包括: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形式。对比于单调的课堂教学,这样更有意思,也使教育达到了深入性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课堂,还要依靠校园的文化化建设活动作为辅助,以活动的形式将大学生们聚集起来,用集体活动的形式对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这样的教学方法应该会比传统的课堂模式更有效果吧。现在的学生们几乎离不开手机,而且现在的手机功能十分强大,所以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性,使这些观念渗入到人们的头脑中,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和对于社会的使命感,成为国家的栋梁以及未来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