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初中化学试题考查的内容非常灵活,解答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问题可以采取传统的常规的由已知问题推导计算出待求量,有时候也可以倒换顺序,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去解答,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采取非常规的,逆程序化的思维方式,不是从问题的已知条件入手,而是从待求量或者是结果作为切入点进行问题解析.解题实践证明,对于一些问题,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可能会使得问题趋于简单化和直观化,有益于提升解题的效率.

例如,现有一种混合物,由锌粉、铁粉、镁粉组成,总质量为4g.这种混合物与既定质量并且浓度为25%的H2SO4发生完全反应,待水分蒸发后得到100g的固体物质,求生成氢气的质量.逆向思维方法解析:按照常规的初中化学的解题步骤,从已知条件推导计算出待求量,那么就需要对包含的三种物质分别假设未知数,然后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那需要大量的计算数据,计算过程也比较复杂.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破解,相对来说就简单很多.依据化学质量守恒定理得知,反应物前后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锌、铁、镁在完全发生反应后,其生成物在蒸发水分后是100g,又知道锌、铁、镁的总质量为4g,那么100g-4g=96g就是SO4的质量,再依据相关的H2与SO4的关系,就可以计算出最后生成的H2是2g.

二、巧用迁移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初中化学试题中,很多的问题都比较复杂,可以说混合型和综合性很强,看上去很难找到解答的线索,这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问题的迁移,使用转化思维实现问题的完美转化.我们所说的转化思维主要是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要定式思维,一定要学会灵活和变通.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进行拆卸,分割成几个简单的问题,也可以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已学的知识等.转化思维的应用十分的广泛,最为常见的就是那些综合性的计算题、抽象的化学问题和化学方程式较为烦琐的问题等.总之,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推广的今天,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初中化学在化学试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化学学科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各位化学教师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个方面,将实验教学的诸多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借助实验教学法,让学生理解、掌握以及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与操作技能,还要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化学意识和操作技能。要让学生高度重视理解化学理论和概念,要借助化学实验和相应的教学模型,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接受化学概念以及相关理论,要适度地运用讲授法,向学生耐心地解释化学概念和理论,借助形象具体的教学语言,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以及掌握操作技能的智力,如此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复杂多变的化学理论和概念。

二、运用具有启发性的化学教学方

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广大化学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去,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相关学习目标,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在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在引导学生单独地分析、思考、概括以及判断等丰富多彩的思维活动,全方位地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化学能力以及智力,更好地吻合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新要求。

三、要符合化学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的

对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来说,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主要目标都是为了有效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化学知识和理论体,所以化学教师在选择和运用具体的化学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能够制定出符合本节课的相关教学目标和,以合理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初中化学教师要仔细地研究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前提,在此基础上选取和运用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顺利地实现新课标确定的相关教学目标。

四、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

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同时参与、共同完成的知识活动,涵盖了教师的“教”以及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的“学”这两大方面,在此要意识到,学生的“学”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所以对各位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在选取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能够吻合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首先要能够了解和把握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以及习得化学操作技能方面的真实水平,例如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之后按照他们的实际状况,选取和运用合理科学的、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如此一来,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积极性。

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配合与运用

从事实上的化学教学来看,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下列情况:教学涉及面比较广,或者知识比较复杂,单纯运用某种化学教学方法已不能有效地达到传授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化学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结合具体情况,巧妙地糅合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某种教学方法存在着较强的局限性,不能完美地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化学教师要配合若干种教学方法,使之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化学教学。在各种教学方法间的彼此补充和科学结合下,进一步提升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在此过程中,化学教师也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真正意识到掌握化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的巨大优势,科学地理解有效糅合多种教学方法的重大意义以及可能性。他们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注重灵活性、合理性以及目的性,坚决不能胡乱地混合教学方法,决不可为追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对提升教学实效性以及学习效率造成重大影响。

六、结束语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直以来,大多数化学老师的中考复习,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知识到知识,机械的按课本章节知识点顺序复习教材;学生感觉复习知识的枯燥,厌烦情绪浓,复习的效果更是不言而喻。合理的设计复习导学案模式将会引领学生积极思维,更是有效复习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譬如:在酸碱盐的复习中,由于酸碱的化学性质彼此之间相互牵连,关系复杂,而课本是把他们彼此独立开来分节学习,所以每一届学生学了后没法完成酸碱盐的习题。那么复习时我们可以设计导学案从物质分类入手,物质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酸、碱、盐、氧化物。理清酸碱盐及氧化物单质之间反应关系,从而掌握好它们的化学性质,复了知识点的复习,更重要是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更能轻松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抓重点、释疑点专题导学案设计指导

初中化学知识点很零散,特别是第七章酸碱盐,概念、性质、实验特别多,所以在复习时除了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中考要求,在复习导学案中要有侧重点,释疑点的设计,讨论等,然后还要有针对性的专题导学案的设计练习,论讨。这样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怎样呈现这些问题?怎样排列这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会产生哪些课堂生成,教师怎样处理这些生成?哪些方法更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最后还要预测一下,问题容量是否适中,能否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等。如:在通过树枝状对酸碱盐概念的树立之后,因为本章中考的重点是酸和碱,如果我们像传统方法那样,把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一条条罗列出来,学生会苦不堪言,厌烦情绪陡生;那我们导学案设计不妨新颖点,设计用盐酸作为“探险队员”来一次化学迷宫的探险。这种做法让学生通过走迷宫的游戏活动参与学习,并写出能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知不觉的让学生应用、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学的生动,学的主动,更能体味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三、复习导学案设计新颖的学生实验

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心智发展还很不成熟,再加上紧张的中考复习,注意力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度集中,思维疲劳、厌学等极端情绪都会从出不穷。因此,我们在设计复习导学案时,更要注意在学生思维倦怠时适时地设计能引起他们思维兴趣的活动———学生实验,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譬如:在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新颖的学生实验,将一小块金属钠放进盛有小于三分之一容积的硫酸铜溶液的培养皿中,观察现象;然后探讨为什么钠融成一个火球在液面上游动?蓝色溶液中出现了蓝色沉淀物,甚至有少量的黑固体?却没有红色铜物质生成?从而拓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三种金属的特殊性!在紧张的中考复习中,巧妙增设有趣的小实验,即锻炼了学生的东搜能力,也感受到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喜悦,这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中更能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实事求是的优秀品质,在观察到新的现象后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思维的灵动性,最终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结语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1.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实验设计进行不同的划分。根据初中化学实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分成以下类型:制备实验、性质实验、化学原理的验证、混合物成分的分析、浓度测定、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实验等。

2.化学实验方案的内容实验设计的成果就是实验方案。虽然具体的实验设计的目的、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但就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验方案来说,一般包括:实验名称(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试剂、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3.实验方案选择的基本标准同一个实验课题,每个人的设计和操作过程可能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会完全相同。根据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原则和教学实际,实验方案选择的基本标准是:原理正确有科学依据;装置简单,在实际中具有可操作性且操作方便;实验步骤少,需要时间短;药品用量少、无毒且廉价易得;实验现象要明显;反应条件要简单(最好在常温下进行);尽量不用也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即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制备实验产率高;性质实验误差小;实验安全无危险;设计要严谨等。

二、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的一般原则

无论哪一类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一般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和操作方法必须与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论相一致。科学性是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的首要原则。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就不能选用硝酸与金属锌反应,因为这个反应很难制得纯净的氢气。

2.目标性原则目标性是指实验设计或创新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有所侧重与突破。同一个实验,教学目标(如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为了突出环保或趣味性)不同,设计所用的原理、用品、方法、装置、步骤等是有一定区别的。

3.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指化学实验设计时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以及反应产生有毒害的物质,或者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装置与操作。“如果必须使用的,应该在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详细写明注意事项,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4]安全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第一要务,设计时必须要特别引起重视!

4.新颖性原则新颖性是指实验设计时在思路、操作方法、器材用品、装置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使新设计的实验对教学与研究更加适用或具有指导的意义。

5.可行性原则可行性是指设计实验时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在实施时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试剂、实验仪器、设备和方法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例如:实验室大量制取二氧化碳,不能为了创新而选用碳酸钠代替碳酸钙(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或者用硫酸替代盐酸与碳酸钙(或石灰石)反应。因为前者反应太剧烈,后者反应不完全,很快就停止了。

6.简约性原则简约性是指尽量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试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复杂的装置与步骤以及时间太长的实验都会转移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和疲劳感,影响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分析与思考。

7.绿色化原则绿色化是指从化学反应的原料、反应的条件、反应的产物和实验的操作等化学实验的全过程上进行控制,尽可能地减少甚至消除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8.启迪性原则启迪性是指实验设计与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起开导作用,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化学原理及知识的探讨和认识,优化学习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这是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实验创新设计的视角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现行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进行改进、优化、增设或创新等,以提高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效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创新设计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需要,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实验创新设计要与时俱进,必须符合现代化学教育发展的理念,在满足探究性的条件下,可以从以下视角进行:

1.实验过程绿色化“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化工生产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5]化学实验在设计上要体现绿色化,尽可能做到原料(反应物)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采用原子经济性反应),生成物的绿色化以及催化剂、溶剂的绿色化。例如:在涉及氧气的制取实验时采用双氧水分解来制取,二氧化锰要回收等。

2.实验装置微型化“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6]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例如:在“探究微粒的运动实验”中,可以用试管代替烧杯进行微型化实验。在一个单孔橡皮塞上插入一根玻璃导管接近试管底,试管内壁贴一张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从导管口滴上两滴浓氨水到试管底部,用透明胶封导管口,可以看到,试管里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由下往上慢慢变红了。

3.实验设计环保化“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法是在源头上防止污染的产生,而不是污染产生后再去处理。”[7]实验设计中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些措施主要是:实验装置密闭化,避免敞口操作,防止有关物质散佚到周围环境中;采取收集办法,回收有关物质;对有毒物质进行无毒害处理;加强实验场所的通风或采取其他的防护措施等。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对多余的一氧化碳可以回收,也可以燃烧进行无毒害处理等。

4.实验操作安全化保证实验安全,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原则要求。有一些实验,由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特殊性,给实验增加了难度甚至危险性。在点燃氢气的导管和氢气发生器之间,用一个小塑料瓶装上大约四分之三的水制成一个“安全装置”连接起来,这样,即使点燃不纯净的氢气,爆炸也只是在“安全装置”中发生,氢气很少威力小,氢气发生装置不会发生爆炸,因此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5.实验趣味化化学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例如:在研究燃烧与灭火的条件时,增加演示“烧不坏的手帕”[8]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进行实验,探讨手帕烧坏的条件,则能够使学生深化对有关知识的认识。

6.利用仪器功能转化仪器本身没有限定它只能用于什么而不能用于什么,只是主要适用于什么。“反思仪器的别样用途,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实验仪器和实验原理的认识,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9]例如:漏斗可以充当集气与尾气吸收装置,在钠与水反应气体产物的验证实验中,将漏斗置于水中,倒扣在钠块上,产生的少量气体可顺利地富集到试管中。

7.利用学科知识迁移我们往往习惯于使用教材的实验仪器和装置,很少重视仪器的笨拙和实验时的效率,这种视经典为权威的思想往往就是教师缺乏创新的症结所在。实际上,科学的实验方法就是应该不断地发现问题,传统装置的不当之处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实验创新的课题。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内容时,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时,在18×200的中型试管里装入大约1mL稀盐酸与酚酞的混合溶液,球形滴管吸入NaOH溶液后,将球形滴管放在试管口,把上述带有球形滴管的试管放入盛水的100mL量筒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反应前后试管浸在液面中的高度即可(试管作上标记)。改进后的实验操作起来方便有趣,不用天平而是利用物理上的浮力知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8.实验装置简单化教材所选用的实验方案未必都是最好的,有时候会产生现象不明显、实验不容易成功、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由于教材提供的实验装置密封性和燃烧匙放入不易控制,加上导气管内尚留有空气导致误差因素较多,有时氧气显示超过五分之一,让教师无法自圆其说。可做如下改进:将小颗白磷放在1.5cm×2.5cm的薄铜片上,置于硬质大试管中部,塞紧橡皮塞,用酒精灯对准铜片加热使白磷充分燃烧,待试管冷却后浸入水中,在水面下拿掉橡皮塞,待液面上升稳定后再塞上橡皮塞,拿出水面观察。改进后的实验所用仪器少,误差因素少,结果比较准确。

9.仪器、药品生活化采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物品或一些废品作为化学实验的药品,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觉得化学并不神秘,就在自己身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例如:用蛋壳代替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测试肥皂水、食盐水、泥水、蔗糖水、洗发水、食醋、苏打水的pH值等。许多生活用品甚至废弃物品也可以用做化学实验的仪器,这种“物尽其用”的实验活动能够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更加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增强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更好地学以致用。例如:用小气球收集气体,矿泉水瓶做容器,废弃的医用注射器做量筒、集气瓶等。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近年来,虽然国家在中学教育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得教育水平整体上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受到政策导向性和城乡经济发展的较大差异影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设施和用具相对于城市中学而言仍然比较简陋。例如,当新的化学教学用具开发出来以后,城市的初中由于具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可以轻松得到,而农村中学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此外,由于化学药品的采购需要经各级部门的逐级审批,导致学校对教学所必需的化学药品的采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不仅如此,从数量上看,农村初中化学科目的教学设施也明显不足,大部分只能由老师一人操作来进行实验的演示。

二、教学者与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如果说教学设施的相对简陋和缺乏是由于教育经费的问题,那么比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的是教学者与管理者的素质问题。研究表明,农村初中教育的管理在经费的使用合理程度上与城市中学有着明显差别,显得更加不透明和利用率低。由于农村中学的相关待遇问题,往往一些高级的人才是不愿留到农村当教师的,高素质化学老师的缺乏成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大缺陷。农村初中化学老师往往不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新和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业务和责任心也相对不足。因此在历次的中考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往往从整体上与城市学生有明显差距,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

三、缺乏竞争是农村初中化学发展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