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疫病的预防

动物疫病的预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疫病的预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物疫病的预防

动物疫病的预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加强;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分类号】:S851.3

1做好宣传,确保动物防疫效果

宣传工作要做到位。要做好养殖户的工作,努力进行宣传,并使养殖户改善养殖的方法,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强调卫生的重要性,对于死亡的动物要采取适当地解决办法,争取到达一种良好的全民参与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局面。

2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

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它严重危害养殖业和人体健康。当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搓伤农民的积极性;发生人畜共患病时还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社会的稳定。

各级人民政府和兽医卫生防疫部门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本地区的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动物防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好“双轨”目标责任制,形成动物防疫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签订县、乡、村三级防疫目标责任书,明确防疫目标和任务,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治,果断处置”的方针,强力推行计划免疫和强制性免疫,使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正规化。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1生物药品的管理制度

生物药品对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疫苗则是用病毒制成的生物药品,贮藏不当就会造成疫苗失去应有的效价,给动物接种后不会产生抗体,若发生重大疫情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各级动物防疫机构要制定《生物药品管理制度》,县级动物防疫部门对生物药品的贮藏要做到专人、专库管理,严格按照生物药品的贮藏使用说明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使用。乡级畜牧兽医站要有专用贮藏室贮藏疫苗,疫苗的发放领用要按照《生物药品管理制度》规定的要求进行登记造册,严防疫苗的浪费和流失,以及胡乱丢弃造成环境污染。村级防疫员是疫苗贮藏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目前疫苗贮藏管理最薄弱的环节,保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疫苗的效价,对村级防疫员应该配备疫苗专用贮藏箱,在疫苗注射过程中保证疫苗的有效接种。

3.2防疫器械的管理制度

各级动物防疫部门要建立建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组织供应防疫器械,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贮备一定数量的器械以备应急。乡镇畜牧兽医站对村级防疫员要配备足够的注射器、针头和消毒器械,并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不能正常使用的器械,保证防疫质量。

3.3防疫登记管理制度

随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深化和工作的需要,在防疫期间,各级畜牧兽医站对各村的畜禽都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建立防疫登记簿,实行一户一卡,以村成册,做到谁防疫、谁登记、谁负责,从而有据可查,防止弄虚作假。

3.4防疫经费的管理

各级管理部门要及时下拨防疫经费,不得以种种理由拖延、截留和挪用用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各项经费,要按照专项资金使用要求的规定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拿出切实可行的防疫费统收统筹办法,解决防疫收费门题;对收缴的防疫费要专户管理,用于开展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等工作。

4提高人员素质,严格操作规程

加强对县、乡、村三级防疫队伍素质建设,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通过请专家授课、现场操作等形式对防疫员进行防疫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轮训,切实提高防疫人员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到安全接种,确保防疫质量。

5解决好村级防疫员的报酬,稳定防疫员队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深化(已取消农村义务工),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越来越不稳定。年龄大一点的老防疫员已不能胜任,而年青人又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愿再担任,有些乡镇出现村级防疫员断层,使动物防疫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近2a来,财政对村级防疫员的报酬实行了转移支付,防疫员工资有了保障,但有些乡镇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发放防疫员工资,有些防疫员每年只能领到几十元甚至连一分钱都领不到,本身就很低的工资都不能保证,促使防疫员队伍出现滑坡。各级行政部门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防疫员工资按时足额发到手,才能保证防疫员队伍的稳定发展。

6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传染病频发的季节是秋春两季,因此免疫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各地防疫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机制,对此工作要长期管理。各地检疫员要深入基层,对于大小养殖场要进行免疫指导,严格控制生猪的健康水平不受侵害。

7加大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检疫员的工作条件与工资待遇。还要采用绩效机制,采取工作与工资相联系的方法,提高检疫员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同时,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为动物疾病的预防工作的正常顺利地开展提供资金保证。

8严格监督检查,防止漏洞出现

《动物防疫法》规定,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监督。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和业务部门组织并实施本县内的动物防疫工作,对不支持动物防疫工作的乡镇行政领导,提请县政府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对不作为的业务部门进行处罚。

动物防疫工作结束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时组织人员对防疫情况进行抽检,对达不到防疫密度的乡镇要求及时进行补针,对在防疫过程中投机取巧、虚报、瞒报,没有按规定要求完成防疫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动物防疫法》进行处罚,保证动物防疫工作不出现漏洞。

结束语

动物疫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疫苗的制造速度相对较慢,跟不上快速更新的病原体,预防的层次与技术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广泛发动群众,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引起充分的重视,不断地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真正切实地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戚立荣.《有关加强动物疾病的预防工作探究》[J].北京农业,2010.

[2] 黄文波.《浅谈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M].新农村,2010.

动物疫病的预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仿真动画;实验教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150-02

1 引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是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实验素养的重要实践环节。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整个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仿真动画,利用仿真动画有利于教师有序地组织实验教学,也便于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最优化和高效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仿真动画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阐述了运用仿真动画进行实验的作用,分析了模拟仿真动画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 模拟仿真动画在高职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促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适应信息时代潮流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医学高职高专学校在中国医疗环境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医学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重任。同时,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和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必须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思路,逐步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中更要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尽快了解和适应医学科学研究的积累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运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1]。本课题组教师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为导向,采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以常用、实用、够用为原则,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利用仿真实训动画,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利用Flash仿真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动态地展现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特别是在演示实验等方面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人与计算机更好的交互,充分发挥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2]。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实验内容复杂繁多、操作性强,学生普遍反映实验内容抽象难懂,特别是免疫学部分――豚鼠过敏性休克实验。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紧紧围绕本课程的实训内容,使用Flash软件研制和开发仿真实训动画(如豚鼠速发型过敏反应实验)和部分视频内容,把实训内容的重点、难点融入仿真实训动画之中,设计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模拟情境和演示画面来组织教学,利用仿真动画活泼多样、形象生动、新奇直观、图文并茂、层次结构鲜明、交互性强,极富吸引力的优势,设置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置身于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情境教学及播放、虚拟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突破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实践表明,这样可促进学生有效地获得操作技能,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课题组成员2013年11月研制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仿真实训课程》多媒体课件获得第17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高等教育组课件的三等奖。

利用仿真实训动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差异发展 教学团队研制的实验动画都设有实验材料介绍、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分步操作方法,让学生观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操作要领和实验现象,领会操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动画中设有暂停、播放、返回等几个功能按钮,并配有实验演示操作方法的解说,由浅及深、层层递进。学生只要根据需要点击动画中不同功能的按钮,就可以观看到实验动画内容,反复播放,从而可以进行反复练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也便于学习基础和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差异发展。

演示实验具有“百闻不如一见”的功效,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实验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以“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实验内容为例,介绍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仿真动画的使用情况。首先点击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的结构部分,可了解消毒锅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点击使用操作方法,可演示消毒锅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每一步骤都配有操作方法解说,便于学生观察和模仿练习。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仿真实验动画,学生对于这种具体形象、生动逼真的教学形式,往往感觉轻松、有趣和投入,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利用仿真实训动画,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激活创新意识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运用仿真动画,能够结合声音、图像等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感受,为教学创设图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合的虚拟环境,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只有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地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中,学习主体性才能体现,才能促进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技术。这种教学模式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学提供形象、生动的表现效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讲解时间,腾出时间让学生多操作练习,显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 结论及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领域,特别是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要素[3]。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与应用,深深体会到仿真动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改变了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变抽象为具体和形象化,通过不同形式的直观化方式,提高实验内容的逼真程度和直观程度;通过情境教学及虚拟演示实验,实现助教、助学功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发展的趋势。

用Flash软件可以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集于一体,设计出精彩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来模拟演示实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通过全方位多感官的感知,获取更多的课堂信息量,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素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促进作用。

将Flash仿真动画应用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它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加快了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了教学实效性。此外,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应用,它仅仅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改进,只有正确应用,取长补短,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4]。

参考文献

[1]方增泉.高校教学改革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40-42,51.

[2]张璇,董希杰,等.Flash仿真在通信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97-98.

动物疫病的预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途径;防控

收稿日期:2011-11-10

作者简介:刁丽莉(1988―),女,广东河源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工作。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181-02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及我国加入WTO以来,动物及其产品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地区交流不断加强,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动物及其产品的大范围流通也带来了外来动物疫病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同时还威胁着人民生活的安全。因此在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外来动物疫病的防控,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外来动物疫病概述

外来动物疫病是指在我国本土原本不存在,通过外来动物传入,以本土传染病的变异以及地方隐性流行病的突发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影响动物甚至人类的动物疾病。比较典型的外来动物疫病有口蹄疫、禽流感、疯牛病等,这些外来动物疫病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当前的全球一体化的局面使得动物及其产品通过人类活动的移动、运输工具的全球通达等形式实现了全球的广泛传播,使得外来动物疫病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有着漫长的陆地边界线,与14个国家陆地相邻,同6个国家隔海相望,复杂的周边国际形式使得我国的外来动物疫病情况也相当复杂。同时,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的剧增也为外来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周边出现的口蹄疫、禽流感、非洲猪瘟、疯牛病等动物疫病已经严重威胁着我国,如2003年的禽流感便对我国的人民群众的安全和财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在我国,外来动物疫病的传入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因此必须进行科学深入的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行预防和控制。

3外来动物疫病的传入媒介及途径分析

3.1传入媒介

外来动物疫病的传播媒介是多样的,既有自然的媒介,也有人为的传播。自然媒介主要是指自然界的病原携带体的传播,一些生物通过生物链的传递性引发不同地区动物的疫病,这些疫病多是非直接接触感染引起的,比如虫媒疫病。常见的流行动物疫病有近年来发生频繁的禽流感、非洲猪瘟、西尼罗热等。在这些动物疫病的传播过程中,特定的虫类、鸟类等在其中扮演了中介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动物疫病可以通过空气、物体依附实现传播。

人为传播则主要是指以人的活动为载体,人在此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充当了动物疫病的传播媒介。人为传播是我国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主要方式。人为的传播主要包括以与人的活动相关的动物及其产品的出入境引起的动物疫病的传播。首先是非法入境的动物及其产品,我国明确规定从疫区进口动物及其产品,但基于我国漫长的国境,许多非法走私活动带来了大量的疫区动物及其产品,使得传染性疫病在我国境内蔓延,严重威胁了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以及食品安全。同时,合法的动物及其产品贸易也是潜在的传播方式。由于动物疫病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动物养殖中,在生产加工以及贸易过程中,疫病处于潜伏期以及质检的检测方法、对新出现的疫病认识不足等原因都可能引入动物疫病疫情。此外,基于动物及其产品的深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制品等也可能成为动物疫病的病原携带体,也是外来动物疫病中不可忽视的一种传播媒介。

3.2传入途径

(1)外来动物疫病传入主要为陆运、海运、空运等方式。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众多,而且在这些国家都出现过各种不同的动物疫病,比如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地方性牛瘟,蒙古的山羊痘,印度、老挝等国的口蹄疫,俄罗斯的非洲猪瘟等。而我国与这些周边国家的陆运是其传入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地区,陆运的传入途径给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海运作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对外来动物疫病的传入有着较大的影响。沿海众多的港口使得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和旅客携带以及走私等多种传入途径十分常见。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运也因为乘客携带动物以及货物的运输成为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重要途径。

(2)自然途径的传入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传入的途径主要包括虫鸟的携带传入和物种的引进传入。虫鸟的携带使得外来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变得困难,也难以从源头上进行充分地监控。而物种的引进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在其中,必须从人们的主观上开始引导,加强监管。

4外来动物疫病的防控对策研究

4.1加强组织和体制建设

我国当前的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力量比较分散,必须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统一管理,提高防控管理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形成有效的国家全面管理和地方辅助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提高兽医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培养其动物疫病的防控意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加强领导、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的指导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防控体制。

4.2加强相应的法规制度建设

结合动物疫病疫情的形势,对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进行修订,并在其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配套法律措施;建立起严格的市场动物检验准入制度;建立起重大疫情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机制;及时补充完善禁止入境的相关物品的名单以及动物传染病名单;加强外来动物疫情疫病的检验、监管和防控制度。此外,还要加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战略规划,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控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

4.3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防控

针对我国周边复杂多样的动物疫情形势,采取重点区域重点防范的措施,对可能出现的疫情疫病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将基层监控和总体战略结合起来,对已有疫情及时控制,并防范外来疫情的传入。在海口、港口以及陆运国境口岸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严格要求准入制度,同时建立起入境物品的档案记录,为预防和控制提供充分的资料并降低疫病疫情爆发的风险。

应注重对外来动物疫病的科学研究,加强对疫病的预测,争取在源头上阻止外来动物疫病的爆发,同时加强疫病的检测检验研究,提供全面科学的检验,杜绝外来疫病的传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周边国家建立起疫情疫病信息通告机制,多重角度防控动物疫病。

参考文献:

[1]

张伯强,陆承平.外来动物疫病的传入途径分析及其防控[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37~38.

动物疫病的预防范文第4篇

作者:刘建华

关键词:动物传染病;防疫;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一、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建立、健全各级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兽医法规。

(三)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

“养、防、检、治”综合性措施,可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情时的扑灭措施。

养: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非特异性抵抗力

防:预防接种,防止环境污染,成为病原体的传播媒介。

检:检疫,畜禽检疫、畜产品检疫

治:治疗,特异性的生物制剂,抗菌素

三、预防传染病必须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畜群三个环节来进行。

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平时的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增强家畜机体的抗病能力。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疫病传播。(2)制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3)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4)认真贯彻执行国境检疫、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和屠宰检疫等各项工作,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5)各地(省、市)兽医防疫机构应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对家畜传染病进行联防协作,有计划地控制和消灭特定疫病,防止外来疫病的传人。

四、发生动物传染病时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当发生畜禽传染病时,主要针对着消灭传染源、切断一切传播途径和提高畜禽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等三个环节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将传染病消灭在萌芽时期,或将其控制在最少的发病头数以减少损失。

(一)及时发现疫情并尽快确诊。如果有几头动物同时或先后发生相同症状,应当怀疑为传染病或中毒性疾病。

(二)隔离。如经过兽医确诊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任何单位或个人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认真执行他们提出的防治办法和措施。

疫点一般是指动物所在的栏圈、厩舍、场院、放牧地及饮水点等。疫区是若干疫点连接成且范围较大的地区,凡病动物发病前后一定时间内曾经到过的地区都应划入疫区。受威胁区为疫区周围和可能受到传染的地区。封锁区内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1.首先根据诊断结果,将疫点、疫区内的易感动物分为病动物、可疑感染动物(无任何症状但与病动物及其污染的环境有过明显的接触)和假定健康动物(疫区内其他易感动物,而且与病动物没有明显接触者),并采取相应防疫措施。对死亡的病动物尸体应焚烧、化制或深埋,病动物及其同群者进行治疗、急宰或扑杀;对假定健康群和受威胁区易感动物进行预防接种。

2.在疫区的边界、交通要道、河桥、渡口等设立“禁止通行”标志,并指出绕行道。必要时设立岗哨和消毒站,禁止易感动物出入或穿过封锁区。

3.严禁畜禽及畜禽产品或其它饲养动物出入;必须出入的人员、车辆需经有关兽医人员许可,并进行严格消毒;病畜的栏舍及其污染的场地、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病畜的粪便、垫草要经过发酵处理或烧毁。

4.停止集市贸易和动物、动物产品的交易。

5.疫区内最后一头病动物痊愈或扑杀后,经过一个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以上的监测、观察,再没有出现该病动物,经过全面彻底的消毒后即可解除封锁。有些疫病的病愈动物,在解除封锁后,还需要根据该病带毒时间的长短,限制这些动物在疫区内活动,不得随便调到安全区。

(三)彻底消毒。消毒是扑灭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把病动物排出到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消灭掉。

(四)妥善处理尸体。及时而正确地处理尸体,对防止疫病扩大蔓延和维护公共卫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运送尸体时,为了防止病原体扩散,要用消毒药喷洒尸体,尸体的耳、鼻、口、、阴道等天然孔要用消毒药棉球塞上,放入不漏水的搬运工具中。搬运尸体的人员、工具等在尸体处理完后均要严格彻底消毒。

五、及时报告疫情与动物检疫

预防、控制、扑灭动物传染病,首先要了解疫情。只有掌握疫情,才能为制订有效的防疫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了解疫情、掌握疫情,是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首要条件,是控制、扑灭动物疫病工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掌握疫情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是“快、准、全”等三个方面。发现疫情尽早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及时做出正确诊断,迅速采取控制和扑灭措施;动物检疫是预防动物疫病发生,及时发现疫病,防止动物疫病扩散蔓延,以及防止疫病传人、传出的重要措施。养殖人员应对养殖场所、圈舍及设备有充分的了解,对动物群体健康状况要心中有数,每天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和正确处理,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动物疫病的预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疫病预防;免疫监测;防疫规范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84-1

随着目前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一些传染性比较强、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成为生猪养殖业的头号杀手,全世界普遍采用预防接种作为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然而,当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后,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之后才能够产生保护力,而这种保护力的产生往往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方面、动物方面、接种方式方法及时机选择、饲养管理以及环境等,每一个方面的因素出现变化都有可能对免疫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接种抗原所产生的抗体滴度或效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免疫效果,因此从监测即时抗体水平或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来判断动物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或某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变的尤为重要。

1免疫监测的概念

免疫监测是通过免疫血清学的方法对免疫后机体抗体水平的测定,根据免疫监测的结果来检验免疫成效的一种技术方法。血清学试验是运用敏感、特异的手段来检测机体针对微生物的抗体应答。这种可引起机体发生抗体应答的微生物可以是病原微生物,也可以是因注射疫苗而诱导的,也可以是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或者机体内正常存在的菌群的一部分。目前应用于动物血清定抗体检测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主要有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病毒中和试验( NV)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在这些方法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个准确性、安全性高,实用性强的检测技术,其特点为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目前我国兽医部门日常动物疫病监测首选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2免疫监测的重要性

2.1 掌握猪群整体免疫状态,预防重大疫病爆发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的增高,畜禽流动和引种工作的频繁,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能够快速掌握本场猪群的整体免疫状态变的至关重要,稍不在意,一个细小的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猪场暴发疫病,损失惨重。为了控制猪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猪场管理者应严格而又认真的进行疫病免疫检测。

2.2 加强猪场免疫监测,减少免疫失败发生

目前绝大多数养猪场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在养殖生产中使用疫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免疫效果不理想,甚至接种了疫苗后猪群仍然暴发该疾病。猪场人员应对不同阶段的猪进行定期采取血样,采集的血样尽量广泛而具有代表性,送到有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相关部门(如各地县级或市级畜牧兽医站)作出科学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决策。通过动态采样监测了解猪群中到底有哪些疾病的存在,同时掌握检测出的疾病感染程度,什么时间、什么疾病感染了哪个阶段的猪群,这样才能因地制宜适时而正确的选择疫苗接种的种类和接种疫苗的时机,同时也能够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就是经过疫苗接种后摸清了某些疾病的抗体水平的高低、群体猪的抗体效价的均匀度、疫苗的保护率和保护时间。对于出现抗体滴度不合格的猪,应及时给予补免,从而避免因免疫失败再次感染该疾病的可能。

2.3 指导猪场的群体防疫准则,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受母源抗体和自身抗体水平高低、免疫时间、免疫方法、疫苗种类、免疫次数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良好免疫效果的获得依赖于首次免疫和再次免疫时机是否合适,母源抗体水平决定首次免疫的时间,上次免疫时体内的残留抗体水平决定再次免疫的时间,由于各方面的影响,一个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应根据每年免疫监测情况适时加以调整修订。一味照搬别场免疫程序,或连年不变的做法难免会失误,进而引发疫病的流行。因此,不能教条地仿效其他猪场的免疫程序,只有以根据本场所测的实际抗体水平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实际,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这一切都是依赖于抗体水平的监测。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