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机械化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范文第1篇

(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农业的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产生变化时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我们所说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概念是相同的,但是实际上,它们的重要区别在于经济增长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增长中出现的问题并不会因为经济层面的数值增长而消失,经济结构并没有得到改变,一些问题仍旧十分严重,放在我国的农业经济来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数值上的增长,还要进行质量上的改变,农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要从单纯地依靠生产要素的增长转变为效率更高的科学发展的增长,这种带有经济结构转变因素在内的经济增长才能被称为经济发展,这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农业机械化的简介。农业机械化是指使用先进并且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来对农业进行优化和生产经营条件的改善,对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各种效益都有一定的提升,农业机械化是体现在农业的整个过程之中的,它通过机械的装备和技术和农业劳动力、农业特点的结合,对农业中的大部分作业都有提高效率优化效果的作用,所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也是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对农业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

(三)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之间的关系。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农业整体的发展,并且促进农业由生产力的推动模式转向科学技术的推动模式发展,而农业科学技术推动模式的发展又势必会为农业的机械化做出贡献,所以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与必然结果,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是农业机械化能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利用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

(一)加强农业产权的流转以促进农业活性的提高。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度是我国当前的农业土地制度,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耕地较为分散、产权无法转让的限制让当前的土地制度限制了农业的活性,农民过度追求短期的经营利益使得农业发展处于一个长期的不健康的阶段,所以促进农业土地的产权优化和产权流转有利于促进农业更加有效率的发展,也会带动农业的活性,从而实现农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将机械化农业生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作用;措施

1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农机化是农村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意识的转变,我国农村农业机械的拥有量在不断的上升,这给农村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同时现阶段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加强,更加注重对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农民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秸秆还田,避免大量燃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能加强对秸秆的使用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都在使用相关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改良,降低水土流失对土地的损害,同时通过相关机械设备加上肥料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实现粮食的增产。

1.2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物质保障的重要途径。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一定要将农业机械化这一概念贯穿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要从始至终坚持。农业机械化是保证生产发展的基础,可以更加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实现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全面提升。同时通过使用相关农业机械设备,可以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提升,进而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进一步节省劳动力,使其可以同时开展更多地辅业,实现农民综合性收入。农业机械化帮助农业实现从繁重劳动力解脱愿望,经济收入的增加,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样更有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3农机化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农民是整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发展农机化的关键因素和实际执行者。实现农民的经济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保证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通过使用多种农业机械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作业水平,使得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新型的农业机械化相关的产业、例如机械化维修,销售等行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使得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更加的多元化。同时相关部门如农技站等定期对农民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技术操作等培训,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能力。

2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机化的重要手段

2.1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的体系

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对农业机械化优惠政策,同时保证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同时要设置相关部门进行政策落实情况的实地追踪。因此我国农村当地部门一定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完善相关配套设置建设,同时进一步拓宽投入渠道,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

各个地区的农技站等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培训年工作的重视,根据当地农民以及农机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实施方案,采用多种合理的方式加强培养农机化应用人才。农技站工作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工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新知识更加及时的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传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农民的特点,采用其能够的方式进行,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站的技术人员要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信息平台,将当地农业机械化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收集整理,同时利用该平台加强对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在使用机械设备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对其进行指导。同时要在平台上定期一些机械设备保养检修的相关知识,使得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相关专业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2.3进一步加强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

农技站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的意识,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农业机械相关信息的关注,及时将新机具与新技术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与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同时要大力推广具有先进结构、能够实现收益增加的机具设备,从而保证农民的收入。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对环保意识的宣传,使得农民意识到农业机械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农村生产力,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认清农业机械化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作用,要加大对农村机械化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定期对农民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学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朱俊华.试论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风,2015,(1):71.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范文第3篇

推广新农业技术,首先要从人的工作做起。这就需要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资格和素质,严格做到持证上岗。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考试并且考试合格,在人事上实行聘任制度与辞退制度,激励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工作上的热情。同时,还要积极引进更多的科技人才参与到推广机构工作,为农业推广事业服务。为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需要对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

2大力发展低碳农业配套机械化装备

低碳是时展的号召。在农业机械新技术上引进低碳概念,势必有利于新技术得到更好更广的推广。低碳农业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节约型农业,发展低碳农业技术将依靠低碳农业工程技术来完成。低碳农业工程技术主要是指节能技术。而节能技术则依靠低碳农业配套机械化装备来实现。在发展低碳机械化装备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借助机械化提高效率,并且对田间作物进行信息化科学管理,因地制宜地配建排灌水渠,搞好田间道路交通建设,实现大面积、大范围内的统一机械化作业。低碳农业配套机械化装备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对农业机械化、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基地环境保护以及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等环节的设施装备建设上。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多位一体化的低碳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系统研究、集成创新的过程。发展低碳装备的同时,还需要大力开拓以精准播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为重点的土地,充分利用农业土地面积,提高资源利用率。总之,大力发展推广低碳农业配套机械化装备,可以更好地健全农业机械化科技推广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对农业增长的带动作用。

3深入优化农机与农艺结合方式

解决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一步。简单来说,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大量实践经验证明,确保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优越性。从实际情况出发,优化二者的结合方式,需要制定科学的农艺准则与规范机械作业。充分考虑农作物种植工作的各项因素,如播期、密度、施肥期以及施肥量等。然后,再制定相对应的机械化工艺规范;需要制定主要农业机械的技术规格及性能指标,降低机械使用的运维成本;要加强农艺与农机的协同攻关、农机的研发力度,以提高农业系统的产量、质量与可持续性发展。

4总结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新农村建设 地位 作用

农业机械化在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与有效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及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推手。为此,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普及与实施,农民购买与使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越来越显著。

1 农机化概述

1.1 农机化的概念

现代的农业生产包含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多种行业和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环节。从广义上来讲,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统称为农业机械。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化就是用机器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各项作业,用于农业生产方而的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都属于农业机械的范畴。

因此,农业机械就包括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两部分。动力机械如内燃机、拖拉机、电动机等为作业机械提供动力;而作业机械即为配套农机具,如土壤耕作机械、播种机械、灌溉设备、收获机械、脱粒机械等直接完成农业生产中的各项作业。二者以牵引、悬挂、半悬挂等方式相连接成为机组,或直接制造成为一个整休,如谷物联合收获机等。

1.2 国内农机化的发展概况

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的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化事业,由于其起步和发展较早,又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多,其农、林、牧、副、渔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并正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用拖拉机向人马力(100――200马力以上)、减轻重量、四轮驱动等方面发展,能够悬挂十几种配套农机具;(2)扩大农业机械的适用性,一机多用,可以实现一人完成快速挂结,并向联合作业发展;(3)农业机械向宽幅、高速(10KM/h以上)和高生产率发展;(4)利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监视、监测、控制和调节农机作业运转情况,并核算作业成本,而且逐步达到自动化;(5)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和农业系统工程,应用电子计算机制作农机化区别和农林牧机械配套的最佳方案。

2 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而且全国13.57亿人口中有近80%的农业人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与此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更加凸显。

2.1 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斗转星移,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农业机械化不仅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在农业生产上千百年来靠“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将农民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水稻生产“头上烈日晒、脚下水汽蒸、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不堪重负的、繁重农业体力劳动中解脱了出来,走向广大城镇发展二、三产业,使传统的农民变成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并安心在外务工经商赚钱,发家致富。

2.2 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业机械化不仅有效的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2.2.1 农业耕作机械的农机耕作服务为农降低成本助农增收

农机机耕作业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种田耕田难的实际困难。同时,还为农户节省了耕作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据调查,农业机械每为农民机耕一亩农田收费为60元。而农民若雇人用耕牛来犁耙一亩农田的话,却要花费90元。相比之下,每机耕一亩农田可为农民节约开支30元,且机耕功效高,还可为农民节约劳动用工一个,若按每个劳动日50元的价格计算,又可为农民增加收入50元。由此可知,农业耕作机械为农民每机耕一亩农田,就为群众增加收入80元。

2.2.2 农业收获机械特别是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农机收割服务为农降低成本助农增收

在水稻生产中,农业收获机械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三弯腰”问题,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联合收割机为群众每机收一亩水稻收费只65元。若群众雇人来收割一亩水稻,至少要花费95元。同时机收还能为群众节约劳动用工2个。相比之下,联合收割机为群众每机收一亩水稻就为群众增加收入130元。

2.2.3 农用排灌机械的农机排灌服务为农降低成本助农增收

农业排灌机械在农业的抗旱救灾中,不仅为农业的抗灾救灾夺丰收立下了汗马功劳,还为农业生产争农时、抢季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中部农村某些地区靠古老的龙骨水车来抽水浇田,功效低、劳动强度大,一般一个劳动力用龙骨水车车水浇田每天最多3亩,而一台175柴油抽水机一个小时就能抽水浇田2至4亩。农用排灌机械成了农民离不开、丢不得、少不了,且又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工具。同时,农业抗旱机械的抽水排灌服务使农业粮食生产得以保产增产,而粮食增产也就是增加了农民收入。

2.2.4 农业种植机械的机播与机插特别是水稻机动插秧机的机插秧作业服务为农降低成本助农增收

据调查,机插秧作业不仅能省种、省时、省工,达到合理密植,还能争农时抢季节,同时每为群众机插一亩水稻只收费40元,且功效高,还能为群众节约劳动用工2个。若群众雇用人工栽插,则每亩至少要花费90元。相比之下,机插秧每亩又可为农民节约成本增加收入50多元。

2.3 提高了农业生产作业效率

农业机械在为农服务中有效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业生产作业效率。就农业机械化作业与人畜力作业相比,一台中型拖拉机每个工日可翻耕田地50亩,一台中型收割机每个工日可收割水稻40亩,一台水稻插秧机每个工日可栽插水稻30亩;若用畜力耕作,每个工日只翻耕农田2亩;而用人工收割水稻和栽插水稻,则每个工日均为0.5亩。相比之下,机耕是畜耕效率的25倍,机收是人力收割效率的80倍,机插是人工栽插效率的60倍。而且不论是机耕还是机收机插,在质量上都比人畜力作业要高,这就为农业的高产稳产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益注入了强大动力,使人们从小农经济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从事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已成为可能。

2.4 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积极走出家门经商务工与发展二、三产业,使传统的农民变成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走向广大城市,安心外出务工赚钱。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使土地向种田能手或种植大户流转,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实现了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由于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许多闲置的土地正向种田大户手中转移。

2.5 增强了农业的抗灾能力、确保了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村大局稳定

自古来,自然灾害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特别是在农业抗旱双抢和春耕大忙季节,不仅大片的农田要翻耕、还要抢收抢种与抢插、以及防汛抗旱同时进行,为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农业机械更是为群众春争日、夏争时的忙过不停。积极在季节上抢时间,在抗灾上抢粮食,为现代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3 结语

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现状,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展望未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因此,要充分抓住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特别是加大对农机的扶持力度的大好时机,兴机富农,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向前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效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启云.农机化发展对策及建议[J].湖北农机化,2013,06:14-15.

[2]冯文海.农机化发展的方向[J].青海农技推广,2009,02:62+64.

[3]陈达.农机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湖南农机,2007,04:12.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范文第5篇

我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农业大国之一,农业发展的相当成熟。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加上我国在新世纪之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地球村”的概念在农业上的体现越来越强烈。我国与国内外各地区之间的农业技术交流越来越频繁。随着我国的现代农业相关理念不断推进,农机科技创新以及推广工作正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全面推进。但是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在这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见解,以飨读者。

2农机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创新与推广经费不足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任何一个项目的推进都是需要大量的经费堆砌的。在大量的工作以及调研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些地区的政府对于农业的发展的关心程度不够高甚至有不闻不问的趋势,转而将发展的重点投入到了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建设中。承认第二第三产业的附加值以及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的确比第一产业高,但是这样偏向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复杂模式是畸形的。大量资金的缺失造成了农业发展的停滞不前,也正是由于资金的缺失,我国的农业机械的科技创新程度始终不能与国际接轨,也谈不上领先国际。同时,由于相关政府部门的不重视,部门内的工作人员其工作态度也自然是散漫的,其对于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也抱着一种“混日子”的工作态度。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造成了我国目前一些地区农机科技创新与推广的窘境。

2.2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影响深远

在我国,农业一直都不是一种能够让人快速致富的行业,到了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农业的地位更是受人排挤。而且我国的农业发展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的耕作方式对于农民的影响程度不是简单的现代农业机械的宣传工作就能替代的。许多农民对现代的农业机械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他们更信赖于传统的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样的做法不仅制约了我国的农业发展,更加对我国农业机械哈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2.3农机从业人员匮乏

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农业机械的相关课程,并且有大量的实践课程与之配套,但是每年能够参加到农业机械的创新以及推广工作中来的大学毕业生是少之又少的。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毕业生一时间受不了农村基层的艰苦环境。

2.4农业机械创新以及推广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机械创新以及推广人员都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就一直工作至今的。他们的思想观念、动手能力以及相应的对市场的认识和推广口才能力明显不如现代的年轻人,其专业素质已经被拉开了差距。这样的专业层次是不能够与市场很好地对接的,也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2.5推广服务环节存在一定问题我国的农民朋友不是不能够接纳新式的农业机械,他们所担忧的是购买农业机械之后相对的服务质量跟不上。然而,农民朋友这样的担忧在许多地方成为了现实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许多农业机械推广人员都认为将机械卖完了就算完事。造成了农民朋友不知如何使用、维护、维修农业机械。这样的做法严重伤害了农民朋友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美好憧憬,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3改进农机创新以及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加大各方面的经费投入

在这一措施的投入上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重点将经费投入在科研环境以及仪器和人才等方面,用最顶尖的仪器和最精锐的人才来帮助科研的进步;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机械推广的力度,重点将经费放在对农业机械的宣传以及规模扩大等方面,将农业机械的好处与原始农业相对比,就能够使得农民朋友全方位地分辨出优劣所在,才能够推进农业机械的创新以及推广工作,使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更进一步。

3.2加强从业人员的引进以及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专业人才的匮乏以及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过低是我国许多地区、许多行业正在面临的窘境。对此,一方面,由地方政府出面,将农业技术部门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农业技术部门每年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甚至是工作岗位,而高等院校则利用其强大的教育资源为现有的农业技术部门提供专业素质的再培训。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设立一个类似于模范员的岗位标准,使得从业人员能够一个学习的方向,为其职业生涯以及专业水准树立标杆。

3.3提高农业推广服务的后续

这一建议的重点在于一方面加强对农民朋友的宣传工作,使得其能够对农业机械的好处以及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对已经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民朋友,相关的技术部门要及时地进行技术上的跟进以及辅导,对农业机械的维护以及使用、维修等方面要作出全方位的跟踪指导,确保农民朋友在购买机械之后能够会用、会修,以此来达到农业机械的真正目的———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民朋友增产增收。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