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教育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大学生
品德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性的重要标准,品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其品德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事业的建设质量。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思想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在高校中开展品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实施情感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品德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教育中,应该注意运用情感因素,做到以情感人。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1.以身作则
当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首先需要教育者自身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做到言传身教。因此,教育者自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大学生中树立良好榜样。与此同时,教育者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对前途事业的自信乐观、对真善美的推崇、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等,从而让学生耳濡目染,这些都是隐性的品德教育。
2.真诚待人
教育者在开展品德教育时,运用情感因素时,还需要以诚待人,这样便于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上,老师应该多关心学生,以一种朋友的态度来予以帮助。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时,教育者要善于运用自己丰富的阅历、真诚的谈吐来打动学生,多多鼓励学生。此外,教育者还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包容学生的错误,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应该做到以情感人,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真正做到诚心悔改,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二、结合学生特点
个体都是独立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老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还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有力的措施,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1.善于总结群体特点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老师要善于发现90后学生的特点,比如追求时尚、个性比较强等。因此,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群体特点,了解学生德育教育的需求,帮助大学生解决情感危机,塑造良好的人格。比如现在90后学生都比较喜欢研究星座,那么老师就可以拓展星座知识,迎合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2.善于发现个体差异
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除了要总结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外,还应该在充分尊重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性的发展,即结合每个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教育者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分析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当发现个别学生出现不良的心理时,要提前预防,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品质,杜绝他们的思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三、发挥学生自主性
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很多的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采取的是一种“我讲你听”的方法,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大多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严重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因此,教育者必须要转变教育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重视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该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体,自主接受教育、自主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教育者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欲望。比如综合运用演讲、辩论赛、参看视频资料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无形中接受教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力措施,比如实施情感教育、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自主性,从而有效保证德育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境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蒲小飞.当代大学生家庭品德教育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王玲.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 落实以德为先育人理念[J].北京教育(德育),2012(12)
此外,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稳步调整、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并对就业和招聘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思想教育、毕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无论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是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在就业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就业观作为择业观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由于对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对自己认知的不清,缺乏理性的思考与决断,逐步形成了与现实不协调的、错误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如缺少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差、眼高手低、自身定位不准和缺乏诚信等,结果造成了“有业不就”和“有业难就”的就业怪现象。在教育层面上主要体现为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节,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就业服务缺乏有效兼顾,忽视了学生的群体差异,对所有学生采用同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重复等。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借鉴国内成功的就业工作经验,加强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念的形成与培养,结合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需求,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解决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的工作方法和基本途径
1.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把就业引导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在帮助新生熟悉学校环境、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综合运用报告、录像、参观、讨论等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就业形势,围绕国家和首都建设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度指导,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学生就业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几年来,学校陆续组织了“就业名家访谈”“就业大讲堂”“名企高管访谈”“就业宣传周”等大型宣传和就业力训练营活动,通过名人讲座、导师指导和能力训练等环节,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解决求职困惑。
2.积极开展实践教育
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岗位需求和企业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学会自我调适,使个体与他人在心理上、行为上日趋协调,从而使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达到高度统一。因此,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帮助大学生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其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从2006年开始,学校推出了大学生暑期实习推广计划,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践信息。2009年5月,学校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和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此外,还与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中软总公司等101家单位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就业见习基地。
3.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对全面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拓宽就业思路,提高潜在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和企业家精神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也为大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提供了精神、知识技能和心理的准备。2009年,学校相继与北京市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北京市妇联合作实施了北京市大学生成功创业试点项目和女大学生SYB创业培训项目。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创业计划大赛,经过多年的创新与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生科技活动体系,营造出浓厚的科技育人氛围,将课堂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鼓励学生开展科技活动,促进了学习风气的提高,形成了科技实践与理论学习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实效
结合当前就业工作的需求和特点,学校将思想教育融入就业教育工作,对端正学生就业观念、丰富学生职业追求和实现学生成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建立和完善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校长办公会听取就业工作汇报、六部委定期联席会议、学生接待日、专题约谈会和“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管理体制和长效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同时,学院倡导教师自觉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不断培养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找准个人定位,坚定职业理想和信念。
通过体制和机制建设,学校完成了《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就业服务框架体系》,全员关注就业的格局正在形成,就业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就业率和到校招聘单位的数量分别递增4%和27%。
2.加强了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
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启发学生从实际和国家大局出发,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就业观,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中。
学校依托课程体系、报纸、网络和社团等宣传平台,积极开展校情、国情和社情教育,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邀请校内外不同领域的专家,先后举办了“就业与成长”“大学生路在何方”“经济危机中的管理与就业”等十几场专题报告,参与学生超过5,000人。
同时,学校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形势和宣传教育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特别是在基层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人物到校举办专题讲座,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唱响就业主旋律。通过教育引导,学校毕业生就业心态更加积极,到基层、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超过10%。
3.加强“三个意识、三种精神”的培养
几年来,学校选择了一批长期合作且实力强、声誉佳的单位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通过到见习基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进一步得到提升。2009年5月,北京工业大学就业创业实训基地正式启用。
同时,学校开设了《KAB创业教育》公共选修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自强不息、奋斗成才。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收入低,即使很少的生活费也给家里带来负担,这与那些家境好的同学形成强烈的对比,心理素质弱的学生就会心里不平衡,抬不起头来,甚至心理灰暗,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导致自卑自贱心理的产生。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2、自轻心理。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贫困,觉得贫困带给自己耻辱,将自己埋藏在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希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久而久之他们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内心感到自卑和苦闷。
3、自我封闭心理。因为怕花钱怕欠人情,很多经济困难学生有意无意地与同学疏远,逐渐地变得沉寂和孤僻,然而他们的自尊心又不希望自己被特殊对待甚至脱离集体,这种矛盾心理往往驱使他们走向自我封闭、孤僻,甚至心理畸形。
4、焦虑心理。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紧张的情绪。经济困难学生一方面想用优异成绩回报父母,另一方面不忍心再为家庭增加负担,希望早日赚钱。整日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度过,很可能两面都没做好,反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紧张焦虑、情绪烦躁。
5、攻击心理。大学生中出现的恶性案件,反映出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异常”。这种“人格异常”在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存在,这种心理往往具有攻击性和毁灭性。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对策
1、要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识贫困、增强自信心的教育正确对待贫困,全面认识自我心理咨询机构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勇于面对自身贫困,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从而达到对贫困的理性超越。通过教育使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认识自己的外在因素和内心世界,还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优势。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改变自身境况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信心和尊严。
2、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克服心理障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是具有可塑性的,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多样的,自成体系的,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给予关爱,开拓其自强不息的精神。
3、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受挫教育、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要让经济困难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并非所有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要在困境中学会坚强,逆境中磨练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肯定自己,树立自信,乐观向上。
4、要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宣泄心理教育,缓解精神压力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处在“逆境”之中,生活上的不如意,往往导致他们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只有把这种内在不良情绪宣泄出来,才能恢复正常的理智状态。我们应给予经济困难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做他们的倾听者,开启它们的心扉,帮助他们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忧郁,这样才有助于他们良好心理的形成、心理健康的发展。
角色,原指戏剧、电影、电视剧中的人物,在中国的戏曲理论中也指演员的专业分工,如京剧中的生、旦、净、丑等角色。美国人类学家林顿于1936年在其所著的《人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社会角色”概念。他将社会角色与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胡荣,2009)。
社会为所有身在其中的人提供了一个“剧本”,指导着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角色扮演,不同社会角色行为要符合社会对该角色的期待或规范(戴维·波普诺,2007)。如果说,解决社会角色问题是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充分认识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解决留学生思想教育者的社会角色问题,则有助于解决当前留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对留学生个体发展和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一)留学生思想教育是国家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来华留学生规模呈迅猛发展之势。一是,随着中国政治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呈现出持续增强的趋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我国深造;二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逐渐认识到了留学生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到我国教育事业当中,在宣传和招收留学生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指出,将采取措施,开设新课程、增加外语授课、增设奖学金等,努力使2020年在华留学人员达到50万。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可以预见,相关国家的留学生来华规模将呈现跨越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管理上以一般日常行政管理为主,生活上尽可能为留学生提供较好的食宿条件,但在思想教育方面近乎空白,少有关注。在中国知网以“留学生思想教育”为关键词搜索,搜到论文仅有59篇,相关的只有52篇。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这么多年,理论探索尚且如此,实际工作中对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关注更可想而知。这与我国当前的留学生教育事业现状不相符,与我国向留学生教育大国、强国发展的趋势不相符。
(二)留学生思想教育是教育活动的应有之义
教育的本义在“教”在“育”,教育之义应大于、高于教学。长期以来,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留学生教育主动放弃了思想上育人的“阵地”,使留学生教育成了留学生“教学”,也大大削弱了我国留学生教育应有的国际社会效益。
实际上,留学生远离故乡亲人来到中国学习,面对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大部分留学生都非常年轻,虽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但在思想与心理上与我国初入校门的年轻大学生类似,对周围纷繁复杂的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判断,需要通过一定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解除疑惑,做出符合留学生社会角色身份的行为选择。
(三)留学生思想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益补充
生源的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高校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各国留学生必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校园里。文化背景多元、个体差异明显的众多留学生成为校园独特风景线,但同时,留学生个体素质的高低之分、良莠之别也客观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师生之间、中外学生之间、留学生之间的文化分歧和矛盾频繁出现。
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针对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平等尊重、前提下,在化解文化分歧与矛盾、提升留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环境、营造友好氛围的重要手段,也为高校走向世界、走向一流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留学生思想教育者的构成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的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王思斌,2002)
留学生思想教育者是指具备一定素质,能用积极的思想观念、优良的道德规范对留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留学生形成符合国家、社会和校园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者。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对留学生在思想道德上进行教育及产生积极影响的人员,都是留学生的思想教育者,除了对留学生直接进行管理教育的班主任、辅导员等人员外,还有对留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的教师、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工作者、能够对留学生产生影响的中外同学,甚至食堂宿舍的后勤保障人员、在日常生活曾对留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积极影响的校外人士,以及留学生自己。
从狭义上说,留学生思想教育者应是类似班主任、辅导员岗位等对留学生直接进行管理教育的人员,以及对留学生有直接影响的教师。因为这类教育者都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留学生施加影响,进行思想教育,教育效率和效果一般远高于其他类型人员。国家和院校应从留学生教师和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选择业务能力强、道德修养高、作风素质硬、热爱留学生思想教育事业的人员组成留学生思想教育队伍。
三、留学生思想教育者的角色
(一)思想教育的组织管理者
留学生思想教育者是思想教育的主导,制订各种适合留学生特点的思想教育计划,合理协调思想教育资源,组织各类思想教育活动。教育者既有良好的大局观,又能对具体的过程环节进行控制;既有丰富的常规思想教育的组织管理经验,又有较强的临场处置能力。
思想教育主体的组织管理者角色相比思想教育客体角色——留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相应的,对组织者与管理者的思想教育工作素质与能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业务素质与能力方能胜任角色要求。另外,教育影响不仅发生在具体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对留学生产生影响。所谓言传身教,身教比言传影响更深远。
(二)思想教育活动的服务者
思想教育者是思想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活动从规模上来说有大小之分。一些规模较大、参与人员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思想教育活动,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能够突出教育者的优势社会角色地位。特别是有留学生参与的活动,因为往往与“国际”结合起来,更受到一些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与青睐。
但在实践中,对留学生思想教育产生积极深远影响的却大多是在一些日常小事、琐事中,比如思想教育者耐心细致的关怀、疏导。在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传统的思想教育强调灌输,强调令行禁止,渐渐忽略了思想教育塑造人、引导人的社会功能,思想教育者也渐渐淡忘了自身思想服务者的社会角色。
在新时期,随着留学生教育事业进入新局面,应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方法,强化思想教育者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以服务为切入点,引导留学生达到对思想教育的共识,提高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善于创造条件、创造机会,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积累思想教育经验,创新思想教育方法,以服务者的角色帮助留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对其留学生学业与在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三)思想道德倾向的引领者
当前,世界正面临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中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改革深化历史阶段,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激荡,思想教育面临的形势复杂艰巨,加上留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标准、价值倾向呈现多元复杂局面,针对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难度更大。
首先,教育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理论文化修养,深入学习掌握思想教育的理论方法,特别是要熟悉有关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国家政策法规,在留学生思想教育中要有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其次,深入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了解文化宗教背景,了解道德价值取向,了解教育对象的内心世界,消除误解,善于沟通,使教育对象认同教育者传达的内容,理解教育者的善意。第三,在方法论上以国家法律学校制度为底线教育,将留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到中国社会传统美德上来,引导到留学生完成学业的最终目标上来,以厚德载物、包容并蓄的中华文化胸襟教育留学生和谐融入中国社会。
关于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大多数学者都指出应当本着尊重友好的原则,不能将对中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强加于留学生。这种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只是做到不强加于人,对思想教育者来说显得过于保守了。留学生思想教育者应当更为积极地成为留学生思想道德上的引领者。
比如,结合留学生日常具体的学习和生活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适时向留学生介绍我们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无须刻意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只需具体介绍词语的意思,赢得他们的价值认同,理解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积极引导留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倾向。
(四)不良思想道德的纠偏者
来华留学生在对外交往中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法律,不了解中国社会的风俗习惯,不了解其他留学生的宗教信仰与习俗,可能在交往中产生误解和矛盾。思想教育者要有相关知识的储备,及时向留学生介绍相关法律知识与宗教习俗知识,及时纠偏,消除误会,化解矛盾。随着留学生规模的扩大,来华留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一是少数留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不知法律的界线,甚至有的无视法律,认为法律会对外国人网开一面;二是缺少对彼此的了解,对他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缺少了解,产生不尊重的现象;三是有的留学生道德素质确实存在很大问题,不尊重学习的国度、人民以及其他留学生(王春刚,2012)。
思想教育者必须及时向留学生宣讲中国的法律、学校的管理制度,引导留学生换位思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帮助留学生纠正不当言行,提升思想道德水准,将留学生的认识引导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氛围中来。
总之,留学生思想教育者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增强角色意识,提高角色素养,在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论文摘要]研究生思想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是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纽带。目前,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文章结合对广州大学若干著名导师的访谈和相关文献,提出了把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针对研究生进行差异性教育,增强导师自身专业知识和道德情操等促进研究生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教育 导师参与
当今时代,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导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但要教会研究生“为学”,而且要潜移默化地向研究生传授“为人”的准则。因此,要想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就要重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一、导师与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关系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是早在14世纪由英国教育家提出的。17世纪,英国的牛津、剑桥等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普遍采用这种制度,其实质也就是对研究生进行的“个别辅导制”。1937年,英国学者林迈可(Michael Lindsay)受聘为燕京大学经济学导师,在燕京大学领导创办了牛津大学式的导师制,国内其他高校也相继效仿实施。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导师制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从最早的“一师一徒”发展为“一师多徒”“多师多徒”(导师组制)及“团队制”(由一个大导师、多个副导师及一群研究生组成)。
目前,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最多,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导师。有学者认为,“从教育的本质看,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有两个功能:一是通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知识化;二是通过传授社会思想意识,使学生社会化。前者是教书,后者是育人。教书和育人是一个统一体,二者是紧密结合的”。换言之,一方面,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学业发展,指导研究生学会“研究”,学会“做学问”;另一方面,导师对研究生起着向导和楷模的作用,其言行举止对研究生的思想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思想品德、治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研究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曾在1998年初对全国29所院校的研究生进行了关于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研究生对德育内容和途径的评价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在思想成长方面,研究生认为影响最大的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例如导师、同学、朋友、父母及亲友等,选择“影响最大”和“较大”的高达79.6%;社会环境、社会实践活动及社会工作锻炼的影响次之;而传统的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对研究生的思想成长影响最小。由于导与学的特殊关系,导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研究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来说,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1.示范作用。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除一年级有较多的统一上课时间外,其他时间大多以导师为核心,围绕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进行学习。正因为如此,导师对研究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感情比较了解,导师在授课和科研中所渗透的德育内容也易于被研究生所接受。研究生最为熟悉的可能首先就是自己导师的奋斗经历,他们的为人和为学态度的形成往往源于对导师的效仿和与导师的交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必以正”,这些至理名言也都强调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因此,导师在治学和做人方面都应该为研究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导向作用。由于研究生的研究型学习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要完成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他们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实验室或不同地区,特别是在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后,导师负责制下的研究生基本上只与导师及同门的研究生接触。这种学习方式的分散性,使研究生德育工作很难像本科生那样利用班级活动进行,只能由导师结合学习、科研和日常生活随机进行,例如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在实际的调研中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导师按照自己的道德认知和政治标准对研究生的言行加以评价,研究生也会将此内化为自身的认识和习惯。因此,由导师来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
二、“导师制”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问题
2000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剧增,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事务之一。由于导师与研究生的特殊关系以及导师对研究生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依靠导师队伍,引起导师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参与。然而目前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常常受不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思想教育。部分导师往往忽视了研究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而仅仅把论文和科研成果作为评价研究生的唯一标准。一些高校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把研究生德育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的培养,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现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不够落实。
2.思想教育流于形式。研究生导师对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存在明显的不足。部分导师把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相剥离,认为思想教育是学校和辅导员的工作,仅仅从形式上对研究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
三、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式
研究生导师的威信并不来自于研究生导师角色的权力,而是研究生对导师高尚精神境界、敬业精神、责任感的肯定,是对导师丰富知识和非凡才能的折服,是对导师真挚感情的依恋。为了促进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德艺双馨的研究生,笔者结合对广州大学若干著名导师的访谈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导师的选拔和考核工作。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导师队伍,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选择。学校应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对导师的研究能力和道德水准要有明确规定,建立导师动态评估考核制度。学校在选导师时要品德、学术并重,那些不能起表率作用的、学风不正的教师则不能当选为导师,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度。虽然绝大多数研究生导师都具有高尚的人格,但是也存在着个别指导教师的素质较差的现象。例如,有的导师只是一味地让研究生帮自己做项目,过多地考虑物质方面的利益;有的导师要求研究生必须以自己承担的课题为核心,而指导研究生写论文的时间却很少,同时研究生在此期间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研究方向,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兴趣。
2.将思想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提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导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把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寻找共同点和突破点,在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完成专业教学任务,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时效性,体现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这里有一个鲜活的案例:张景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他在动力系统、距离几何、机器证明、教育数学等领域成就显著。把数学变得容易些,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创新的精神,是他努力的方向,也是其数学教育思想的核心,更是促进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张教授通过优化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举一反三,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深入浅出,把数学变得更容易些;由浅入深,注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自主探究;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授人以渔,激发学生探索性精神。张景中教授的这些教育思想正是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
3.针对研究生的差异性进行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增强研究生教育的针对性。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在今天的研究生教育中仍然适用。在专业教育方面,由于研究生的生源在学业背景、年龄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导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最好采取个别化教学的方式。在思想教育方面,研究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导师必须要细致地观察和了解研究生,并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针对研究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思想教育。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学学科带头人谢俊贵教授认为:“与本科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学术方面的发展,导师会考虑到如何结合所带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在这三年的指导中,在其发展中起到一种引导作用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使我们得到一种发展。”现任广东省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广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大学教科所所长的张人杰教授认为,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导师,要尽心尽力地扶植、培育每一个研究生。而张人杰教授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例如他在为学生写推荐信时,评语总是客观、真实;在帮学生指导论文时,总要一字一句地斟酌,并且认真地写好修改意见。张教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问,也关心学生的前途。在学生就业遇到困难时,他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愿意帮助学生,而且会帮助学生。
4.导师本身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就是说,能教好专业知识的教师不在少数,但同时也能教学生做人的教师却非常难得。由于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特殊性,研究生导师必须加强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既做“经师”,又做好“人师”。如果导师在专业研究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为人处事上正直、开明,会使研究生受到感染,并自觉地学习导师的优良品质。导师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仅能够促进研究生专业学习的进步,也能使其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所发展。
张人杰教授经常教导学生做事和做学问时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言必有据”,而这八字箴言并不是张教授自创的,而是由于长期受到华东师大的优良校风以及老师的高尚品德的熏陶而形成的。可见,导师自身的素质对研究生的影响具有连续性,这种影响会一代接着一代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