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与经济

社会与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与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与经济

社会与经济范文第1篇

2012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共建共赢、融合发展”的宗旨,强化协调、服务,不断完善合作机制,促进共建工作。加快建立共建工作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共建工作会议联评制度、重点项目布点协商机制等,推进各项共建工作的落实;全面落实高新区规划区域范围相关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方案,规范和理顺高新区规划范围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巩固与开发区已经确定的经济指标统计、划转、分配等,确保财税收入分成和经济指标划转任务按时、足额到位。全力配合开发区推进征地拆迁和安置新村建设工作,2012年,支持开发区征地1万亩以上,实施8个村的整村拆除,启动8个村、完成4个村的安置新村建设。加强服务,督促协调高新区和曲江新区布点的国际软件新城、曲江创意谷等20多个产业项目启动建设,顺利推进。

二、继续加快商圈建设步伐,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继续推进以小寨地区综合改造为先导的城市旧街区开发改造,在小寨地区控制性详规和商贸服务业规划指导下,进一步加快沿街改造、特色街区建设和整体板块开发。强化服务协调,加强督促指导,推进商圈内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已建成特色街的后续管理,努力塑造特色鲜明的地标性城市形象。加大推动力度,加快东八里地区综合改造步伐。

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以提升三产,发展二产,调整一产为主线,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多措并举,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完善重点项目建设考核机制,强化项目管理,加强跟踪服务,促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带动我区经济发展。2012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125项,总投资943.8亿元,年计划投资102.8亿元,在建项目83项。在125项重点项目中,基础设施项目34项,科教项目7项,城中村改造项目12项,产业项目62项,民生类项目9项,其他项目1项。

坚持招商引资和土地储备同步推进,突出闲置楼宇、重点片区、特色街区三大招商载体,进一步提升产业规划和项目包装策划水平,发挥区贸促会、投资商库、招商项目库等平台作用,实施立体招商、订单招商,努力促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发展。

三、加快鱼化工业园区建设,增加区域发展助推力。

2012年,围绕“树形象、见实效”的目标,以“实施大拆迁、完善大配套、提升大环境、发展大产业”为抓手,着重抓好征地拆迁、土地报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园区环境提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完成800亩以上土地报批;做好大寨路西延伸段、西宝疏导线南延伸段、纬一路西延伸段三条主干道征地拆迁和环境保障工作;加快富源五路、铁路两侧支路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建成通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力争年内融资11亿元以上;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年内实现5个以上大中型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推进园区建设步伐。

四、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2012年,围绕迎接世园会、创模验收及国家卫生城市复核,继续加大城市管理、市容配套设施建设、特色绿化等环境提升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重点对“四纵四横”和南三环段区域的绿化景观、城市街具、空间环境等方面彻底改造;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面,新增绿地65万平方米,新建18个绿地广场和道路节点绿地;进一步加强市容硬件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公厕10座,启动环卫基地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机制,丰富管理手段,强化动态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努力为辖区群众创造便利、绿色、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五、继续加强财源建设,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区级各经济部门的联系,强化协调配合力度,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高度关注经济运行态势,确保财政税收稳步攀升。细化分解收入目标任务,完善对“三区一基地”划转税收考核制度,进一步细化各征收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税收任务,夯实责任,抓好落实。积极深化与开发区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开发区收入预算和收入组织情况,协助解决开发区组织收入存在的问题,认真核对划转收入,确保分成税收及时、足额划转到位;加大对开发区与我区共建区范围内的税收稽查力度,重点检查在与我区共建范围内经营但税收未与我区分成的企业和各开发区内耕地占用税征收情况,确保我区利益不受损失。继续加大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衔接力度,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我区重点建设项目和企业的银行信贷投放;紧紧抓住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契机,支持小寨商圈和鱼化工业园建设,提升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夯实我区财政增收基础。

六、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2012年,继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细化节能减排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利用节能宣传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管理,对辖区年综合能耗在1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全部纳入管理。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利用节能专项资金,扶持重点节能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西化氯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6项节能项目,确保完成2012年区万元GDP能耗降低率4%的目标。

七、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与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和谐社会作为多方面、多层次与广范围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和谐与深入发展。要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点,妥善协调好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的最基本原理。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应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综合上述,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社会与经济范文第3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that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es that how to deal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highly dependent on energy consumption, how to span the bottleneck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aiming at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has consensu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can promote low carbon and no carbonization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activities, fo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ic model. So,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hina's construction of two type society.

关键词: 两型社会;低碳经济;建设;研究

Key words: two type social;low carbon economy;construc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165-02

1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涵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由英国率先提出的,旨在避免灾害性的气候变暖的问题,但是,英国并没有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尚无统一的认识。

主流的看法认为:低碳经济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可见,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内容是对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由此可见,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是紧密相连,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2.1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区别 两型社会主要侧重于一种社会新形态,其着眼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两型社会的主要追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社会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是为了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两个目标,它具体要求:人类在建设经济社会的时候,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考虑到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注意资源节约,提倡资源循环使用,千方百计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低碳经济则专门指的是一种经济形态,是欧美发达国家针对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个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概念。低碳经济的目标是要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关注的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强调人们在各项活动中节能减排,尤其是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尽量减少CO2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

2.2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相同点 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低碳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两型社会是对可持续发展社会形态的描述,而低碳经济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要建设两型社会必须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而低碳经济就是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因此,它必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抓手和突破口。

第一,两者提出的终极目标相同,最终都是为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两者的具体要求相同。两者都要求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都要求人类活动保护生态,减少CO2的排放,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效应,实现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两者都呼吁通过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方方面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和经济概念理论,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强调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从而充分呼吁全社会方方面面经过共同努力,共同节能减排,共同承担起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从而才能够奏效。因此,两者都呼吁通过全体人类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3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3.1 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建设两型社会应明确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在加快工业化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要科学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把低碳经济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各行业和企业的低碳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和方向。

3.2 加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力度,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形成两型社会的生产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要积极发展高端高效产业,降低经济发展对传统工业增长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过度依赖。要注重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健身、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3.3 加快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是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世界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但一些实用技术已具雏形。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加强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低碳技术及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注意降低低碳技术的使用成本,减少技术推广的阻碍。积极引进国外已有的成熟的低碳技术,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3.4 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改革上要有突破 发达的公共交通、通信及其他各项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可以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各城市的专业化分工。在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还应该关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从而增进社会稳定,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4 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中国走低碳之路既是促进国内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可促使人类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尊重和维护自然,保持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从工业文明发展为生态文明,由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与两型社会的要求相契合。

参考文献:

[1]王鹏.对“两型社会”内涵的再思考[J].北方经济,2009(02).

[2]李志英,陈江美.低碳社区建设路径与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社会与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教育 问题 反思

一、自身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经历

笔者的社会工作旅程始于高考填报志愿时的“服从调剂”。本科一年级时我第一次知道了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宗旨。二年级时我掌握了个案、小组和社区的工作技巧。三年级时我学会解读社会政策,了解为弱势群体争取福利的途径。四年级时的就业惨淡让我有种“上当受骗”的感叹。班里只有一位同学做了社工,其他人或是考公务员、或是应聘企业、或是跨专业考研都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社工行当。而我,考取了本专业的研究生,继续着人生中的社工路。研一年级除了透析社会问题外,更加注重对研究方法的学习。研二年级的批判性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打破了我们循规蹈矩的专业学习思路。学生第一次把心存的疑问拿出来跟老师讨论,听见了不同的声音。例如,老师会与同学们讨论何为“利他主义”,学习一个专业为何要将信仰强加于人等话题。课程结束,我不仅对社会工作有了深入的认识,也解答了内心许多疑问。批判性的思考让我更愿意钻研这一舶来的专业,更加关心它的发展。

二、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概况

(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大专教育经历的两阶段

1.创立阶段

从1986年教育部首次批准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四所高校有资格成立社会工作与管理本科专业开始,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大专教育之船便顺利起航。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99年,在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功注册的高校近三十所,这些大学已初步建成相对完善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大专教育的课程体系。故此,可以称1986~1999年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大专教育的创立阶段。

2.突飞猛进阶段

从2000年开始,我国大部分综合性高校逐步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一些突出院校还申请到开办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资格。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本土化进程中遍地开花,生根发芽。就此,可以称2000年至今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突飞猛进阶段。

(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

我国当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大致分为两个部分:课堂教授和课外实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决定其解决案主及周围环境问题不能简单依靠书本知识及课堂内的间接经验。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在大量的专业实习中亲身体验并练习学到的理论知识。从理论到实践反复体会,才能真正理解社会工作的内涵,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最终实现为受助者增强权能的目标。

三、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问题

欧美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一直被业内称为理解与靠近对话者的过程。社会工作实践的成败关键在于社会工作者是否能与对话者良好沟通与相互理解。而承认他人不同价值观念及理解视角的合理性,并学会与其建立良性的沟通对话方式又是一切社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西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无论是其课堂教学还是专业实践都被看作社会工作教师与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学习的不再是一般意义而言的理论知识,而是在承认不同价值选择下,如何与他人良性沟通与对话的一种能力。这样的教学中,课堂不再是与实践环境割裂的“传道授业”场所,而是寓学于练社工实践场域的一部分;学生也不再只顾低头“奋笔疾书”,而是积极参与,提出不同价值视角与教师及同窗探讨、对话。这样的教育模式,是真正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质量的保证。而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理论与实践相互割裂的状态,传统的教学方式占据着主流的位置。课堂教授内容大多为西方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理论论著的文本翻译解读,“填鸭式”的教师授课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缺乏对学生不同价值观点的肯定。学生的价值困境让其自身无法全心接纳和认同本专业,为社会工作人才流失埋下隐患。

社会与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学科对话,冲突

引 言

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需要学科对话的时代,然而人为因素导致学科之间彼此分隔甚至于冲突乃至歧视,这种学科间的互动关系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而非双赢。立于经济学此岸,因而对与其关系极为密切的社会学彼岸充满好奇,期望到达彼岸而不是隔岸观花。本文主要探讨经济学与社会学三次重要对话。

第一次对话:从“学科一统、不分你我”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经济学与社会学尚未独立之前并不存在沟通,当时呈“学科一统、不分你我”之势,此后分别从统一体中分化出来并开始了长达近200多年的冲突—对话—冲突—新一轮对话。实际上,从两者的源头就开始了学科冲突。经济学开山祖师亚当斯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即《国富论》,1776年)成为现代经济学源头,社会学开山祖师奥古斯特 孔德的代表著作《实证教程》(第四卷,1839年)要晚63年 ,尽管这一段时间也曾有过一些沟通,但更多的是冲突。

当第一次革命席卷西方世界时,人们看到的现代工业具有六个特点:

(1)工业建筑在的劳动组织上并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的,而不是按照习俗进行组织;(2)由于科学组织劳动人类得以大量开发资源;(3)工业生产要求在工厂和城镇集结大量工人;(4)职工与雇主、无产者与主或资本家之间潜在或公开的对立开始显现;(5)财富由于劳动的科学性而不断增加,生产过剩危机日益增多,物质丰富的同时伴随着贫困;(6)与劳动组织工业化和科学化相联系的经济制度表现为自由贸易和商人追逐利润。1

奥古斯特 孔德紧紧抓住第一、二、三个特点,认为工业是科学的劳动组织,然后才是财富不断增加和工人在工厂集结。他指责自由经济学派过高估计贸易或竞争机制在财富增加中的效力,同时还指责自由经济学家为形而上学者。自由经济学派则紧紧抓住第六个特点,认为自由贸易和经济调节的竞争手段是经济进步的决定性原因;斯密从经济人的假定出发导出放任的自由市场制度,指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自由地调节着,使得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神奇般达到了统一。马克思则以第四、五两个特点为基础创建资本主义并对其作出性阐释。这些分歧导致社会学家对经济学家持敌视态度,尤其在法国的大学里。

在熊彼特和韦伯时代出现了一次大转机,经济学与社会学有了一次对话,他们分别使用“经济社会学”和“社会经济学”之名,熊彼特使用“经济社会学”旨在说明经济的“基础学科”,他认为有四门:经济史、统计学与统计、经济理论和经济社会学,他所认为的“经济社会学”与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类似;韦伯使用“社会经济学”,并非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社会问题,而是与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有关。19世纪末,英美等国“经济学”被“经济学”取代,而德国更多的使用“社会经济学”一词,韦伯是大力推广者,因此才有这一门分支。同为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韦伯不仅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成就,而且成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典范。概而言之,熊彼特和韦伯完成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第一次对话。在此阶段,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用熊彼特的话说,“无论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他们走不多远就会互相踩着脚跟”。

第二次对话:从“你在里头、我在外头”到“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在帕森斯时代,社会学由于帕森斯的贡献而如日中天,他本人及其学生斯梅尔瑟实现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第二次对话。然而此前经济学在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看来已然尽善尽美。在19世纪50年代,经济学者开始了其“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扩张行动,既有“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又有“经济学的社会学化”,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疆土;社会学的研究空间却非常狭小,原因在于世纪之交两门学科对大学位置的竞争,结果社会学惨遭失败,并被迫与经济学家达成协议:社会学者必须满足于经济研究以外的剩余领域,如婚姻、家庭、犯罪等,故社会学有“剩余科学”之称2。帕森斯不满于当时社会学学科地位之现状,开始涉足所谓的禁区,于1932年著有《经济学与社会学:马歇尔同时代思想的关系》,1956年与及其学生斯梅尔瑟合著了《经济与社会》一书,试图用其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分析经济问题,后斯梅尔瑟又于1964年发表了《经济生活社会学》一书,详细分析了社会学对经济问题研究的各方面贡献。第二次对话并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的认可,其原因主要在于帕森斯等构建的社会大系统仅把经济作为一个子系统,令主流经济学家们大为光火,并认为帕森斯及其社会学是在进行“社会学帝国主义”扩张。相互之间的学科扩张行为导致都企图包容对方,形成“你在里头、我在外头”之格局,但结果却是渐行渐远,冲突日甚,形成“你在这头、我在那头”的态势。

第三次对话:经济学的“社会学化”和社会学的“经济学化”

后帕森斯时代,现代西方经济学有两大趋势:其一为经济学的数量化趋势,其二为经济学的“社会学化”趋势。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计量学奠基人拉格纳弗里希,是学术界肯定经济学数量化趋势的标志;1974年瑞典人冈纳缪尔达尔荣获第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学术界肯定经济学“社会学化”趋势的重要标志,后者是“新制度学派”创始人,提出经济学者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时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行研究才有意义;他还提出“社会过程理论”,认为经济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是社会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是进步及其诱发的文化、社会与经济等因素所共同孕育而成的。另一位199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则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将经济分析从物质产品延伸到非物质产品,并发表了家庭经济与人类行为分析的研究成果。此后社会学者不再沉默,开始将触角伸入经济学领域,如1970年代中期,美国哈里森怀特首先尝试用社会学观点解释市场,认为市场是社会网且首先是社会关系,“社会网是经济交易的基础”;他关于角色结构的市场分析是一种开拓性的社会学研究。3诸如此类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融合不胜枚举,可见两门学科的新一轮对话已然开始并将深入持续。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学与社会学可以也必须对话,因为“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竞争,能够形成有效的矫正机制,完全有助于学科的进步。”4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塔森曾指出,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融合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是文学和文化研究,更不用说哲学方面显现出来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是为跨学科研究辩护,那是(注:指非跨学科研究)是一种机械的研究。我非常喜欢在每个学科内部进行的学科训练。” 5如有可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理应作这方面的努力。主要

[1] [法] 雷蒙 阿隆著,葛智强等译,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2] 朱国宏,学与社会学的对话:意义及其可能性,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05

[3] 宋林飞,经济社会学的最新,社会学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