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76-0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逐步耗竭,环境的不断恶化,世界各国不得不思考经济发展的模式的转变,以实行可持续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与实现方式。“循环经济”一词是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刘荣章,2006)。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或者说在循环经济被纳入正题之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了改变这种低效的模式,并顺应世界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也逐步展开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一系列规划与建设(刘荣章,2006)。目前虽然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循环经济的专门立法,但是海南、黑龙江、吉林、浙江和福建等省都已提出建设生态省的规划;辽宁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省的规划;天津、贵阳和南京等都已提出要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型城市的目标。国家发改委网站统计说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生态农业工程,目前各种生态农业试点超过了2000个,其规模由村、乡向县域发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生态农业工程,目前各种生态农业试点超过了2000个,其规模由村、乡向县域发展。

陈丽娜总结说,整体上我国的循环经济还处于一个极其有限的萌芽阶段,呈现出以下的特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西部、中部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我国典型经济热点地区;重点在国家、省(市)、园区三个层面上展开;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推动(陈丽娜,2006)。叶安珊和周珂都认为我国关于循环农业的立法存在空白。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经济政策谈得很多,但还没有基本的法律依据。我们很少见到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区域经济政策来激励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展的案例(叶安珊,2008)。

二、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应用及意义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我国的石油农业模式难以持续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威胁时,循环农业应运而生。郭铁民认为:“循环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向导,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郭铁民,2004)。

而对于循环经济学的意义,欧阳新年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的矛盾。我国目前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和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资源利用率(欧阳新年,2005)。对于循环经济其次的在农业上的应用也有自身特定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人口的不断增多不可避免地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加上长期以来传统经济观念对农业采取掠夺性经营,使我国农业生产有“资源的高投入、产品的高产出、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的特点。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正为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受损,农副产品利用率低,产品质量差,土地贫瘠化、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村就业不充分、“三农”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等一系列问题所困扰(马淑琴2005)。这就催生出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为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

三、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种先进的发展模式选择,正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也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方向。曾玉林从国际角度出发,以国家或者是企业为单位,将当前国际社会上具有代表性的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模式划分为以下几种: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卡伦堡模式——科技工业园区模式;德国模式——社会层面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模式;日本模式——社会循环经济体系模式(曾玉林,2007)。黄海峰总结,德国模式是整个社会层面的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该国的废弃物双元回收体系(DSD)是其典型的代表,例如在1995年的时候,DSD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包装物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黄海峰,2005)。

参考文献:

[1]陈丽娜.区域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

[2]郭铁民,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83-87.

[3]黄海峰,徐明,陈超等.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6).

[4]李冬.论日本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J].现代日本经济,2003,(4):25-27.

[5]刘荣章,翁伯琦,曾玉荣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模式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6,9(5):23-27.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工业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呈现出经济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日新月异,但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又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现实为背景,在国内外循环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研究基础上从循环经济的理论的基本问题、霍林郭勒市循环经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促进霍林郭勒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有重点分层次的分析并找到了促进霍林郭勒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1 霍林郭勒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1 霍林郭勒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十二五”开局之年,霍市明确提出了“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全力将霍林郭勒工业园区打造成国家级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努力建设成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国重要的铝产业基地和蒙东最大的洁净煤生产基地及煤炭物流中心。

1.1.1 霍林郭勒生态工业产业链状况

霍林郭勒市坚持把产业安防与城市建设、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推进能源产业向集群化、循环化、高端化发展,现在已形成了以劣质煤发电,低成本电炼铝和铝后深加工为显著特色的煤电铝和铝后加工的产业链条,基本实现了由资源依赖型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向资源节约型和集约化发展模式的转变。

1.1.2 霍林郭勒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状况

(1)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的工程

为实现霍林郭勒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对企业产生的废水及时地进行处理,减少对霍林河水环境(松花江流域嫩江水系)的污染。因此,在大力开发霍林郭勒市沙尔呼热镇的同时,建设该区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污水处理工程,现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2)挡风抑尘墙工程

霍林郭勒市现已总投资4200多万元建设挡风抑尘墙。挡风抑尘墙现已建成总长度为5400多米,高度从9米到18米不等的规模,其中南澳能源、工业园区铁路装车线、天河煤化工已分别投资700多万元、70多万元和60多万元建成了挡风抑尘墙,投资1376万元的煤炭加工公司露天煤场挡风墙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1.1.3 霍林郭勒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现状

霍林郭勒市专门规划并建设了霍林郭勒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园区,并从做强主业入手,努力整合网络,拓展经营的空间。

一是已将金属回收开发利用中心为龙头的全市六家收购企业和57个收购网点全部纳入园区,分为废旧金属区、废旧塑料区、废纸区、牧副产品区和综合功能区等五个区域,构建一园多区的经营网络,确定其在霍林郭勒市物资回收行业中的主渠道地位。二是按照“加强行业联合,变竞争对手为联手”的思路,优化外部环境,吸收和扩大外部网络,有效扩大货源的购进量。三是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废钢铁收购、废旧纸制品回收等主营业务。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与霍林郭勒市的大企业大项目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1.2 对霍林郭勒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依据新循环经济理论,结合实际情况,霍林郭勒市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能忽视的问题,通过分析,具体问题和具体成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环境污染有严重的趋势

随着工业经济迅猛发展,霍林郭勒市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恶化,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煤烟、粉尘污染日趋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直接影响是:在风向的影响下或者是无风的情况下,因工业排放气体和烟尘,再加上盆地效应,早晨和晚上市区比较容易出现“雾天”,严重时能见度目测在700米到900米左右,甚至有时会影响晨跑者和晚上的行人。

1.2.2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严重的生态保护问题

一是以前的粗放决策和目前的矿山治理陷入两难抉择。过去强调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强调重项目审批,轻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的环保执法态度消极,生态保护意识尤为淡薄。现在即便加强了矿山治理,也造成了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的两难境地。二是管理过程中涉及部门较多,存在职能交叉,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标准。三是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执法力度明显不够。

1.2.3 工业产业链条单一

工业产业链条简单,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形成闭合回路的链式发展,没有形成循环经济链,导致几处大面积的排土场的形成和大量有待处理的垃圾。尽管霍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着力打造煤、电、冶、化四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延长了部分产业的链条,但是尚未形成规模的循环链条。

3 促进霍林郭勒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以新循环经济理论为评定前提和基础,以霍林郭勒循环经济的调查现状为核心,针对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结合以上对问题成因所作出的分析,以区内区外极具典型的能源型工业城市鄂尔多斯市和山西省朔州市循环经济发展成功案例为参考,对霍市循环经济发展做出以下几点浅显粗略的建议。

3.1 煤炭资源整合

我们应该在保证煤炭业生产力不减少的同时,更加合理的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修复,增强能源型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且还要加强政府对煤炭资源的宏观调控,在煤炭生产领域重点抓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炭使用效率。要根据国家标准制定合理的政策,实行强制措施坚决关闭不达规模,不达标准的煤矿;兼并小煤矿,并采取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合理的政府补助政策鼓励民营煤矿规模化和集团化;坚决关闭安全不达标的煤矿;于此同时,要切实加大整合执法力度,从严处理乱采乱挖的小煤矿,加强对煤炭生产的监督和管理,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分别给予煤炭整合的保障。从而优化霍市煤炭工业企业的合理格局。

3.2 在工业产业链条中应积极发展生态产业链

霍市应加大引进资金、引进人才的力度,尽快建设起有规模化的循环经济链条。在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更要引进技术、投入资金研究技术和方法,在尽早消化或解决境内大面积排土场的难题并尽早的按照循环经济原则逐步构建生态经济链,实现原料和排出废物的循环,尽可能的使生态产业链之间能够产生耦合效应。例如:钢铁厂生产后的废渣可以成为水泥厂生产的原料,与此同时,这个生态产业链又可以和热电厂的能量循环利用链产生很好的耦合。这种方法是实现能源型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更是应该长期坚持并实施的煤炭资源工业经济发展方法。

3.3 将生态系统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通过全面的对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切实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这是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生态及科技手段等一系列知识的新型工程,同时也是当前发展循环经济最需要的工程。在此基础上,加大防沙固沙设施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和企业资金投入,扩大防风抑尘墙的建设和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3.4 加强检查监督工作的落实

要加大对电厂、露天煤矿等重点排污企业的明察暗访和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电厂实现稳步达标排放,使排土场得到有效治理。监督露天矿增加采区道路的洒水频次,监督矿山企业切实落实和加快矿山的复垦。

3.5 加强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

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建设不仅仅是工业和有关企业的责任,也是政府、环保、规划、国土、水利、农牧林等多部门的工作和责任。加强有关各部门在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的建设及其他工作上的沟通和协调,不仅是行政机构行政高效,执法力度适度有力的前提和基础,更是维系持久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4 结论

本文主要从循环经济学的角度全面考察霍林郭勒市近几年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成果,通过以霍林郭勒市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为重点研究对象,对该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做出浅析,找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并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但是,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一个城市的循环经济不应该仅仅重点研究以煤炭工业为主的产业,因此本文还有待进一步拓展,进而有待更加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研究霍林郭勒的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R].2005年6月1日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范文第3篇

企业、消费者、政府构成了循环经济系统的主体。这三个主体通过各自不同的职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企业既是资源消费者,又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它在循环经济系统中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和便于回收利用的资源,并减少资源的消耗;向市场提供能有效减少环境负荷并有利于再使用和再利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再使用、再利用技术等发展循环产业;对企业自身排放的废弃物实施再利用和适当处置;构建企业间的废弃物和副产物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消费者是包括循环型产品在内的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也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其职能应为:自觉控制容器包装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遵守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等制度,以促进其有效地回收再利用;购买环境负荷少的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尽可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采用注重功能、服务的享用而非物品占有的消费方式。政府是国家和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决策者和推动者。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因而政府干预就成为必要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地发展起来,而必须有政府的推动。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为国家和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指出方向和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借以引导和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为建立国家和地区的循环型经济系统创造条件;作为集团消费者通过自身的绿色采购行为直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为企业和居民做出表率。

为使循环型经济系统顺利运转起来,企业、消费者、政府这三个主体必须通过建立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个互为条件的整体。首先,企业和消费者要通过市场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如,企业要制造节约资源的环境负荷小的产品,消费者也要实行绿色采购,优先购买此类产品。在这里,企业把保护环境纳入经营宗旨和消费者确立绿色消费理念是二者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实现良性互动的条件。其次,要建立循环型经济系统中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围绕废弃物和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城市或区域范围内废弃物排放企业与废弃物回收、运输、资源化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所谓静脉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上述各类企业都是循环经济系统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相互间不能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系统整体就无法顺利运行。再次,要建立政府与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政府应通过制度设计,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也应通过确立环保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适应政策的变化,以求减少政策执行阻力,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此外,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的各相关部门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以保证政府制定的目标、规划、法令、政策等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

二、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

为保证循环经济主体实现各自的职能,必须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包括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和环境责任约束机制都是通过外在力量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则是通过经济主体价值取向这种内在力量,使其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

(一)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指当某种制度能使经济主体获得预期的最大利益时,就会使其积极作为,以适应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只有当它使企业有利可图时,企业才会积极推动或适应其发展,从而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如,当绿色消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资源节约型产品和循环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循环型产业成为一种巨大的商机时,企业就会积极地适应这种变化,推动它的发展;当资源循环技术日趋完善,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能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时,企业就会从追求低成本高利益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对企业主体主要表现为追求循环经济中潜在的最大利润,对消费者则主要表现为以较低价格获得预期需求的满足。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常决定于对商品效用与价格的比较,在效用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会选购价格较低的商品。当循环型商品与原有同类商品相比效用相同或近似而价格低于或仅略高于原有同类商品时,就会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可见,通过对消费者进行这种以低成本获取需求满足的利益诱导,会开拓和扩大循环型产品市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责任约束机制。指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赋予企业、消费者等主体在循环经济运行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使这种运行成本在内部转化为各主体的成本,从而形成由环境责任约束而产生的动力机制。如,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企业承担管理、处置废弃产品的经济责任,使由此发生的成本内部化为生产企业的成本。这样,会激发企业积极开发产品回收处置系统,努力降低回收处置成本,并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各环节努力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使产品报废后便于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样,当生活垃圾由政府统一处理时,消费者没有成本意识,也不会主动进行垃圾减量化,而当实施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使生活垃圾处理的经济责任由消费者承担时,由于消费者有了成本意识,就会产生回收再利用资源、减少垃圾排放的内在动力。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起关键性作用,如果政府的决策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则循环经济将无法实现。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形式赋予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所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并建立和实施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法定责任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形成政府履行环境责任的约束力。这种环境责任的约束力就会成为各级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每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都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下进行的。通过教育和学习,使人们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持人类持续生存能力的价值观,就会产生自觉推动循环经济的动力。在循环经济主体中,绿色消费者是在绿色价值观影响下最先涌现出来的循环经济主体。这里所谓的绿色消费不仅指消费者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还包括选择环境负荷少的节约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产品。因此,绿色消费不仅在于倡导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还在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消费。正是由于消费者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因而出现了日益扩大的绿色产品的市场空间,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在一定经营理念支配下进行的。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企业以追求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利润为唯一出发点,不考虑自身环境行为后果。也就是说,企业经营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社会生态效益。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深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绿色消费者群体日益扩大,政府有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国际公约中的环境法规也日益严格。在上述背景下,企业的环境行为逐渐成为其获利乃至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循环型产业正在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机会。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已成为自身发展的新的力量源泉。正是这种经营理念的深刻变化,成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政府的全部执政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执政理念是政府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也是政府执政活动的动力所在。为保证政府在经济建设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除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对政府的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外,还必须确立对政府的绿色价值观的影响机制,通过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形成政府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源泉。

三、构建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措施

(一)运用经济措施构建循环经济的利益诱导机制。运用经济措施保证企业和消费者从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实际的经济利益是构建其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建立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使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明确其产权关系,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以促进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使企业产生珍惜环境和资源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企业致力于资源能源的减量化和再循环。第二,制定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包括制定税收政策,对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企业征收环境税,对实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有利于改善环境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制订财政政策,政府投资兴建大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公益性项目,强化政府主体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和生产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或从排污收费建立的生态环境基金中给予支持。实施政府的绿色采购政策,要求政府必须优先采购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制订金融政策,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通过银行的优惠贷款或运用证券和债券等融资手段给以支持。第三,制订鼓励消费者参与废弃物回收利用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包括建立押金返还制度,鼓励消费者回收饮料容器、电池等可再利用和危害环境的物品,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建立生活垃圾排放收费制度,促使消费者避免过度的饮食消费,减少生活垃圾排放;建立罚金制度,推动消费者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范文第4篇

一、经济新常态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

经济新常态要求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和消费驱动转变,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在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下,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不再一味追求GDP的高增速,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空间,另一方面新常态带来的绿色行业发展新契机,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未来十年将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首先,经济新常态为加速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的宽松宏观政策环境。从2005年起,我国开始发展循环经济,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一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模式。我国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政策的支持,促进循环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对循环经济越来越重视,把握住利用好新常态这一契机,利用循环经济的内涵与新常态特征科学有效融合,在宏观政策制定方面进行协同创新,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需要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支持体系。同时,新常态下政府更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以使循环经济理念和产品真正推广到社会之中。其次,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环境。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政府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为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经济新常态为循环经济提业的技术创新和拓宽了循环经济的产品市场。新常态下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循环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由“废物回收”向“循环创造”的转变。在循环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循环经济产业,同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二是循环经济产业与资源消耗型产业结合更加紧密。新常态要求循环经济从资源消耗型产业的下游向上游转变,增加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协同效能,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循环经济产业作为资源产业消耗的末端,应当加强和资源消耗型产业的合作发展,进而推动资源消耗型产业的结构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循环经济产业,不仅能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同时又能调整我国资源行业的经济结构。新常态为循环经济带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同时循环经济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最后,经济新常态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更加注重绿色消费的拉动作用,全社会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意识得到强化,人们的理念和行为更加理性,新的绿色消费热点逐渐形成,这些都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绿色消费能力、市场的绿色产品质量、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对于循环经济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现行循环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

政策具有主观性、预见性、能动性的特点,政策体系应该时刻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且具有引导性。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政策的需求不同,政策制定需要符合发展阶段、顺应发展规律。我国现阶段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步履艰难,关键在于政策变量难以及时跟上循环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落后政策因素是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三个方面:新常态下,做好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是更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构建新常态下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经济政策、信息协作的政策、宣传教育政策的政策体系进而推动新常态下我国循环经济的深化发展。

(一)政策的路径依赖。

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循环经济发展对财税和金融等优惠政策的依赖;中观层面上循环经济产品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微观层面上的循环经济企业科技含量低、自主研发环境保护新材料水平低、产品缺乏竞争力。在财税体制上,从“十一五”以来,国家在循环经济领域推广施行了差别电价、阶梯水价等优惠政策,使得我国循环经济在政府的政策驱动和激励机制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过度的政策刺激,也导致了循环经济实体企业的政策依赖和成本依赖,循环经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同时循环经济产业结构的趋同化明显,由此降低了资源利用的效率,造成资源利用不足,导致循环经济创新能力不足。在价格机制上,循环经济产业还未能建立起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动态稳定和长效发展的产品价格机制,报废资源回购价格过低导致回收量严重不足,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效应。在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上,现阶段循环经济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不足导致回收利用的附加值低,设备落后使得回收材料不能细化加工,使得行业经济效益不高,同时极易引发二次污染,导致了循环经济“不循环,不经济”的局面。

(二)政策不配套。

循环经济能不能得到健康发展,与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企业创新能力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我国尚未对新兴循环经济产业与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如何有机结合制定相应的政策,导致这两类企业之间缺少融合,或者融合得比较松散,绿色产品市场竞争力差。我国企业研发绿色产品的创新动力不足,与国家对自然资源创新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有关。

(三)行政执行性政策不完善。

我国循环经济在行政执行中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规范建设滞后。我国虽然颁布实施了200多项循环经济相关国家标准,但相关具体的产业政策仍然赶不上循环经济的发展速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二是监督缺位。由于循环发展行业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政府对相关产业的管理不能与之配套;环保部门对相关回收企业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尚未能建立有效的报废资源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共享平台,导致了循环经济回收行业信息不透明,并阻遏了行业的进一步升级和扩大。此外,一些企业缺乏对相关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了解和认识,这也反映出现阶段政府对危险废弃物行业管理和法律宣传的不足。

(四)引导消费习惯和行为观念的政策不落地。

长期以来,政府缺乏推广大众绿色习惯和观念的政策措施,或有政策、不落地,导致部分企业和公民的节约意识、法治意识等较为淡漠,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乐于追求效益最大化,绿色消费的意识不足,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不敏感等因素使得绿色产品很难有效地在市场竞争中推广开来。同时绿色产品创新不足、成本过高、市场需求过小,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的深化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构建

循环经济政策问题需要考虑循环经济发展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外部政策问题主要是循环经济政策如何更好地满足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要求,内部政策问题是如何完善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绿色循环产品。为此,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设。

(一)战略和标准体系

1.战略性政策。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法规,但从各个循环经济产业来看,循环经济产业微观执行方面的战略性政策仍然存在不足,如缺乏循环经济重点产业的指引,宏观规划失之于笼统,不能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首先要借鉴发达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研究提出相关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执行标准,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导向,构建具有指导性的各区域、产业的具体实施细则,制定相关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充分发挥发展战略和执行标准的规范作用,完善环保管理的制度体系,严格界定各方在环境保护中的义务与权利,以此来规范各主体行为。

2.执行性政策。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实施,环保部门要制定细化的政策,确保新环保法落实到位。要对循环经济企业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审查企业生产经营、实行生产者严格责任延伸制度、产品全过程生命周期管理等建立政策体系,使环保部门从资源回收企业的选址、回收技术水平、废物利用等方面实行全程监管,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回收全过程中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政策体系要覆盖各个监管部门,要对相互之间的合作,共同形成要求回收企业严格按照环保和技术来规范运行的监管模式做出明确的规定。还要对严格执行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提出政策要求,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简历和执行,对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物分别采取相关污染防治措施来进行污染预防、治理和转移提出要求。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和资源回收的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通过回收企业资格认证、定点管理制度和资源回收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和对资源加工、排放的整治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未经注册、非法从事资源回收的企业予以处罚。

(二)经济政策体系

1.财政政策体系。

政府一方面需要通过政策体系来刺激企业自觉控制污染、绿色生产经营的动力,利用经济杠杆来激励和引导经营主体的行为,使其在经营活动中更加规范化,另一方面需要完善保障循环经济行业发展的制度条件和政策环境。在大力推行绿色采购制度的基础上,优先购买和推广循环经济产业的绿色产品,对优质的环保产品进行价格补贴,同时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的宣传力度,让绿色消费理念深入民心,推广保护环境和循环发展的绿色理念,促进环境、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综合运用财税、采购、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一是政府可以建立循环发展产业的补偿机制。补贴的方式主要包括:物价补贴、财政贴息、企业亏损补贴以及对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等。二是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战略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三是进一步利用水价、电价等基础能源价格政策的调整的优势,研究并落实循环经济发展行业的基础资源价格和收费政策,从而调整资源性产品与再生产品的比价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完善财税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利用财政支出、资源税、消费税、环境保护税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产产品的支持力度,同时探索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建立有利于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2.金融政策体系。

一是通过金融杠杆推动关键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的形成,来构建产业群和生态工业园区。二是通过相关绿色产业基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其它资金加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是通过政府财税政策支持引导和吸引风险投资向循环经济领域加大投资规模。四是推行绿色骨干企业的信用债券融资工具,争取为更多的循环经济企业债权融资创造发行股票、可转债、短期融资、公司债的资格条件。五是大力推广循环经济的创新技术为产业的发展拓宽空间。组织重点循环经济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合作,推广有普遍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

(三)信息化协作政策体系

1.在城市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信息中心,增强企业间合作。

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共享和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的产品、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加强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合作建立回收与再生利用网点和相应的回收处置中心。同时,建立资源回收数据的动态反映,逐步建立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回收的信息中心,构建回收资源和再生产品的信息网络和数据库,为推广绿色产品理念和设计、制订回收法规提供可靠的、权威的设计依据。

2.建立资源回收的信息管理网络,细化资源回收的行业分工。

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将废弃资源回收、再生产产品、环保企业注册登记、保险终止以及其他法律手续进行电子化管理,通过全行业的信息共享有效的减少回收的非法流向。现阶段,我国资源回收主要通过废旧物资回收公司来开展,某一家企业往往要承担回收、拆解和再生产等全套程序。由此容易产生管理的盲区,同时导致循环经济行业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政府应当对报废业务进行明确划分,鼓励企业根据社会化分工和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增强关联度,提高资源效率,促进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同时建立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培养循环经济方面的人才,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四)教育宣传的政策体系

1.制定相关政策,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内容。

政府应该通过调整教育政策,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和城市发展宣传中来,引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改造消费者的传统行为,引导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置,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2.加大绿色产品宣传,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

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城镇;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产业关联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47-03

小城镇建设作为中国特殊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城市化本身。除了利用发展小城镇实现大城市工业的边际扩张,为城市大工业发展建立配套产业外,主要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小城镇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农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建设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客观冷静地研究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对小城镇“热”都进行了“冷”思考,共性的问题包括:缺乏科学和长远规划;人口少、投资水平低,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脱离当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被搞运动式地“催生”出来,成为区域农村经济中的“奇葩”,等等。但更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是在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中制造和排放出来的大量废气、废水、废固体物和居民生活垃圾,极大地污染和破坏了周围环境。小城镇建设打破了农村的宁静,实质上是浪费了稀缺的土地资源,破坏了农村的田园生活风格,造成了小区域生态环境的失衡,许多地方的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削弱。如何解决小城镇建设中伴生的这一系列“老大难”问题,是今后很长时期内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1.甘肃小城镇建设进程中的循环经济问题

首先,环境问题对甘肃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造成多重制约。甘肃处于黄河上游,担负着黄河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屏障的重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甘肃自身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全国的生态质量。2005年甘肃省森林覆盖率仅为9.9%,比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16.56%)低7个百分点还多,远低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加之森林的过度砍伐、毁林开荒等,使甘肃成为水土流失量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同时,草原超载过牧和干旱化使草地退化率达87%,大面积绿色屏障的消失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沙漠化威胁加大。全省沙漠及沙漠化面积30.58万km2,涉及河西五地市及白银、庆阳、甘南、兰州、定西、临夏等11个市州。受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频繁的干旱和沙尘暴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灾难。

其次,由于工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大中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低,甘肃工业污染问题形势严峻。2005年甘肃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4 250亿标m3,生产工业废气排放量为2 647亿标m3;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分别为56.25万t、16.17万t和16.63万t,二氧化硫比2004年增加了16.22%;城市中煤烟、粉尘、汽车尾气等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质污染严重,全省28条省控河流(段)中,未达标河段达19条,占67.8%,其中,重度污染的多达11条,占39.3%。以上种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如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以生态保护为主要内容之一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难以顺利推进,甘肃及其广大西部地区将会继续陷入经济贫困和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就成为推进甘肃城镇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三,城镇发展的水资源保障存在诸多问题。甘肃地处内陆地区,从气候条件来看属季风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全省的年降水量在 300~500 毫米之间,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特征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许多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是全国闻名的干旱地区之一。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300mm以下,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全省多年平均入境地表水资源量为289.829亿立方米,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l.06%,人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亩均占有水资源只有394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河西内陆河流域地多水少,水资源严重不足,现状年缺水量达7.41亿立方米;中部的黄河流域地区自产水资源极少,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洮河的水量虽然充沛,但可以分配的水量有限,开发利用困难,现状缺水量达0.41亿立方米。目前,全省现状年总缺水量达11.94亿立方米。干旱少雨对城市的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地表降水量少,对用水量大的城市而言,其布局一般是向河谷地带集中,或向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这些地区往往又是宜农地区,造成了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争地现象。因此恶劣的气候条件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是较强的。

因此,如何实现由传统型经济向节约型经济转变,促进甘肃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的相互统一和协同进步,是甘肃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用循环经济思维破解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难题

笔者认为,目前甘肃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坚持和运用好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所蕴含的发展道路必然是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高技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较,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和优势:

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在这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

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产生大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形成对社会经济和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产业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传统的发展方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产生大量废物的恶性循环。目前,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总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应该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倡导的理念,从规划抓起,开发并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法律法则的保障作用,从而使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

3.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

严格地来说:发展循环经济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河西地区由于有着特殊的区域特点,它们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内,各地区与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3.1 “点”模式

“点”包括河西地区行政区划上的各地区(市),也包括各行政区域内的工业和农村基本组织单位。从宏观上看,河西地区是由各绿洲点构成。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首先从各个地区、各行业开始,形成循环经济星火点。当然也包括建立循环经济示范点,鼓励建立生态园区。比如在张掖建立农业生态园示范点,在嘉峪关建立工业园示范点。就像甘肃省在武威凉州区建立的循环经济示范点一样,在一个地区试验,逐步推进。而在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在企业内部实施废弃物的全过程控制,达到污染物的减量化。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推广成熟有效的清洁生产技术、产品。培植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推出资源利用好、污染少的清洁生产企业典型案例,指导全行业的内部治理,使企业内部物质形式上的循环变成成本有效的、更高效益的、多效益的循环,突出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这条主线。对广大农村,从“点”上着手,在经济聚集区及城市近郊,建设布局合理的种植养殖绿色小区,建立农村生态示范点。兴建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培植“猪――沼――秸――鸡”、“粮――猪――沼――果”等各种类型的生态家园经济和生态家庭细胞。

3.2 “线”模式

这是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更高级别的循环经济模式。它包括把河西地区各地、市的星火点发展成星火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河西走廊循环经济;又包括把共生企业群层面和大范围的农村区域发展成循环经济链。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大力延伸和打造产业链,把一个地区发展成一两个产业链的中心。并且围绕该支柱产业,在河西地区建立符合该区域优势的工业系统或农业系统。但是由于河西地区又是处在不同行政区划下的独立区域,缺乏统一的规制系统。因此,各地、市必须从市场角度及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根据本地、市的优势,着力发展补链企业,区内产业链、产品链、废物链共生互补不断完善,鼓励企业积极开发核心技术,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迈进,并且形成梯次发展的循环经济群。政府规划时要从地区长景和产业远景出发,防止出现在河西地区重复的产业群或产业链,并且对形成的或即将形成的产业链给予优惠措施等等。

同时,河西地区不但要大力推进以点带线、以点带面,形成河西走廊经济带状发展,而且还要在涉及生产和消费领域重点产业体系中,形成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绿色服务体系和各产业体系的有机组合与共生。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生产力的发展史,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初期发展阶段到工业化阶段和走向后工业化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被动索取到相互对立,逐渐将会走向和谐统一。同样“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将从自然循环型到线性掠夺型,必将走向高级循环型的发展道路,这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7]当然河西地区也要适应这一经济发展趋势。并且河西地区应该抓住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建立健全河西各地区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这是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取向。

(一)加快河西地区循环经济法制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各个方面,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自然环境的治理方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重点调整和变革。因此,河西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时,一定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尽管从全国来讲已经建立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这对河西地区同样也适用,如《清洁生产法》、《固体废弃物环境防治法》,但是河西各地区还应该建立与本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比如根据本地区水资源单位立方产出率低,可建立规范性法规,提高标准,促进水资源利用。同时,各地区要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不但要强化立法体系,还要加强执法体系。

(二)政府要大力规范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就政府规范来说有两层含义:其一,河西地区并不是独立的行政区域,因此,一个地区的政府只能规制一方,而很难使整个区域一盘棋,再加上有些地区不计长远利益,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所以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存在着壁垒,存在着互相拆台的现象。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省政府或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的宏观调控力度,呼吁健全国家对这一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控机制,在财政、价格、税收、金融等各方给予优惠。其二,河西各地、市政府应该审时度势,建立健全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制度体系。包括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财政信贷鼓励制度、环境标志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使发展循环经济有相应的政策保障与制度保证。同时各地区政府要严格执行省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必须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从企业到政府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体系。

(三)以市场为主导,引进市场竞争。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它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不是凌驾于市场经济之上,而是服从于市场经济,而且循环经济本身不只是形式上的物质循环,更重要的是利益机制驱动下的循环经济。“把污染权纳入市场进行交易,市场力量就会以最有效的方式来决定谁会继续从事污染,以及谁会率先降低污染排放量,并提供必要的市场诱因刺激创新。”同时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原则与企业效益原则是一致的,尤其是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显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统一的。”因此,以市场为主导,以利益驱动的循环经济才是持续的、高效的,而任何逃避市场,缺乏利益的循环经济只是昙花一现,所以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时,应将市场看作主导,引进市场竞争,使循环经济立足于市场之内。

(四)建立健全科学技术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清洁生产需要科学技术,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需要科学技术支撑,而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果脱离科技,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河西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要组建专门从事资源节约的科技研究和开发机构,专门从事研究与开发河西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如信息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与相关产业链技术、“零排放”技术、绿色再造技术、资源重复利用技术等。并且将各技术形成技术体系,构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大力提倡引进与借鉴国内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强区内与国际间的合作。采用高新技术与适应的国际国内的技术手段改造河西地区的传统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

当然,构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框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包括上述所论述的法律、政府政策、市场、技术四方面,而且还包括道德观念、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这些都需要河西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3.

[2]王丁宏.西部大开发与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研究[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3]徐嵩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和实验平台[N].光明日报,2004-1-6.

[4]杨波,李巧玲.循环经济:河西走廊地区节水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模式[J].开发研究,2004,(1).

[5]谢继忠,杨芳.解决河西走廊水资源问题的战略选择:建立节水型社会[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4):84.

[6][7]邓安球.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与实践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05,(7).

[8]林青,刘进梅.循环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4,(6).

[9]张雪绸.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18(4).

[10]方创琳,申玉铭.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前景和承载能力的分析与对策[J].干旱区地理,1997,(1).

[11]石培基,罗

哲. 欠发达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思考与政策构想――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