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业;创新;比较;融合
引言
近年来,许多大型制造企业为了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纷纷通过进入或兼并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或者明确把提供服务作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如:GE(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已进入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并明确提出要实行由制造业公司转变为服务业公司的战略调整,将原有制造业务进行转移或外包;HP(惠普公司)通过兼并服务性企业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的全套服务;IBM(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已经成功地由制造型企业转型为服务型企业。同时,在宏观上,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就业和GDP中的比重已达2/3以上。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也已经初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京、沪、穗等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或高于50%。这一切都表明,服务业或者说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业经济时代,我们注重制造业创新的研究,明确制造业创新是提高制造业绩效的重要途径。那么,在经济服务化时代,服务创新也必将而且正在成为决定经济绩效的主要因素。然而有关服务创新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人还认为服务业只是被动地采用制造业的技术。并且在创新研究中,很多服务创新模型都只是对制造业创新模型的补充和修正。但是,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具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当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趋势下,制造业创新和服务业创新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系统比较了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的异同,并进一步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的相互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融合趋势。
一、服务创新概念及特征
熊彼特是首位用经济学方法和概念分析创新的学者,但其创新理论主要针对的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其关注的重点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后来学者亦然。虽然熊彼特对创新概念进行了泛化,提出了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实现厂商组织的新形式等创新形式,但没有针对服务创新提出具体的形式。
近期的服务创新概念也是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是利用熊彼特对创新判断的两个标准——创新是被应用于实践的新思想、新方法,创新能给它的实施者提供收益。如Aa等(2002)定义了广义的服务创新,指出服务创新是指对于厂商和环境或者潜在的竞争对手来说新的思想、实践和目标,服务创新的典型形式主要有跨单位组织、新服务融合、消费者参与和技术创新;也有学者从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出发来定义服务创新,如Gadrey 等(1995)指出,服务创新是针对特定的客户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不提供有形的产品,它是人力资本、技术、组织和能力的集成,具有很强的异质性;Tidd 等(2003)认为服务创新是指产生新的、发生明显变化的服务观念或服务交付系统,它通过提供新的或改进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Ark等(2003)则从服务创新的影响要素出发,指出服务创新是新的或大幅度改变的服务概念、客户互动渠道、服务交付系统或技术,它们单独或共同导致一种或多种新的服务功能出现,这些服务功能对于厂商来说是新的,并确实改变了服务或产品提供给市场的方式;Berry等(2006)认为服务创新活动包括增加新的服务、扩展现有服务、改进服务提供方式,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否依赖于它是否很好地通过服务创新来开辟新的市场。
上述学者的定义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就服务创新来说,我们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创新和服务的特征。一般说来,所有的创新都是“新东西”的产生和应用。因此,服务创新首先具有的特征就应该是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手段的首次应用。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进行创新是为了获取利润。因此,服务创新应该是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到市场中,并给创新者带来利润。如果厂商拥有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或新技术,但没有实现商业化应用并带来利润,不能称之为创新。再次,服务创新的结果表现为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转变成新的服务或新的服务方式。它主要是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体现在消费者使用和体验服务的过程中。再再次,由于很多服务创新都是消费者参与的,因此,服务创新过程是不连续的、反复的,特别是在创新过程的早期,可能会表现为无序状态。最后,服务创新是可被复制的。在服务业中,服务厂商会针对特定的消费者提供特定的新服务或新的服务方式,但如果这种新服务或新的服务方式是不可复制的,无论它多么新颖,多么复杂,都不能称之为创新。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创新不仅有益于进行创新的公司,而且它能够被复制,引导其他厂商跟随,通过模仿使得创新能够进行扩散。
由服务创新的特征,可以给出服务创新的初步定义:即服务创新是指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消费者参与下,经过不连续的、反复的创新过程,实现新思想、新方法、新的技术手段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并随着时间的推进扩散到其他厂商中。
二、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的比较
制造业的产出——产品与服务业的产出——服务在特征上有很大的不同,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描述了二者的差异。诺曼(2006)对此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指出制造业生产具体的产品形式,产品所有权随购买活动发生转移,产品可展示和再次出售,产品可储存和运输,产品消费在生产之后,由卖方进行产品生产,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不一定在同一地点进行,企业与客户可能有间接接触;而服务业则提供无形服务,所有权通常也不发生转移,服务无法有效的展示和再次出售,也不可储存和运输,客户直接参与部分生产过程,服务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在同一地点进行,企业与客户多是直接接触等。虽然在当前信息化的条件下,某些服务也可以储存和运输,或者生产、销售和消费不一定在同一地点进行,但上述制造业活动和服务业活动的大多数差异化特征还是存在的。
由于制造业活动与服务业活动本身具有本质的区别,因而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于传统的制造业创新来说,其结果是有明确的载体的,比如新的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即厂商可以通过提供新的物质产品,让消费者试用并提供反馈意见。但服务业创新是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往往表现为一个概念、过程和标准,比如一款新的保险章程、一种新的服务提供方式等。构造一个服务模型是非常困难的,通常服务厂商多是提供一个图景或一种理念的模拟,从而能够使消费者“体验”这种潜在的新服务。
其二,服务业创新与制造业创新具有不同的消费者体验。当消费者购买某种物质产品时,购买是一种交易,交易完成后消费者把产品带走并可以经常使用;而当消费者购买服务时,服务是由一个人或一些人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提供的,这意味着消费者与服务的提供者有很多的接触点,所有这些点都可能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愉悦或不愉悦的体验,这就导致服务创新更为困难,也意味着消费者在服务创新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其三,在制造业创新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线是确定的,生产者生产产品,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产品。在服务业创新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界线是不确定的,某些生产活动可以由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那里,如在许多消费者服务中的自助服务创新。在很多服务创新中,客户扮演了“准员工”的角色(Schneider,et al,1995),因此,对客户“准员工”角色的培训以及激励客户参与创新已经成为服务生产商着力打造的竞争能力之一。
其四,在制造业创新中,技术创新处于主导地位,其他创新要么是为了技术创新而进行的,要么是由技术创新推动的。但在服务创新中,创新形式则是多样化的,而且很多服务创新与技术创新没有太大的关系,如组织创新、范式创新、重组创新、特色创新等。其中,组织创新在服务创新中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地位,某些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伴随(Quinn,1992),某些组织创新则不需要技术创新作为支撑。另外,制造业技术创新主要是以自然科学技术为基础,而服务业创新则主要是以社会科学为基础。
其五,在制造业创新中,R&D部门和R&D投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些创新比较频繁的制造业厂商往往都拥有强大的R&D部门。但服务创新对R&D的依赖性相对要小得多,很多服务创新厂商甚至没有专门的R&D部门。即使存在R&D部门,其职能与制造业中R&D部门也有很大差别,它主要是一种诱发、搜集和整理创新概念的部门。如Forfás(2006)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制造业中,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密切相关,但在服务业中,这种相关性较弱,服务业的R&D支出水平远低于制造业。在许多国家,服务业的R&D密度不到制造业的10%。
上述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的区别见表1。
三、制造业创新对服务业创新的影响
虽然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存在明显的区别,但作为经济增长中两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别是在工业化时期,制造业创新对服务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服务业创新都是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和对制造业新技术的模仿。制造业创新对服务业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制造业作为供应商影响服务业创新。服务业中所使用的机器设备要由制造业来提供,因此,某些制造业创新即机器设备的创新会引致服务业创新。如制造业中微波炉的发明就为餐饮业扩大了食物准备和加热的可能性,从而引起餐饮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速度的变革。再如,当前的服务业信息化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采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来进行,而信息化是很多服务业创新的基础。旅游信息化应用系统DMS(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就是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营销技术的结合,把旅游宣传营销和本地的旅游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游客提供全程的高质服务。这种旅游的信息化是需要计算机和网络硬件作为支持的。当然,它也离不开旅行相关软件和数据库的支持。再如,多年在《财富》排行榜上位居前列的沃尔玛公司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度系统,并同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专用卫星,用于全球店铺的信息传送与运输车辆的定位及联络,这当然也离不开制造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2.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变化影响服务业创新。标准化和大规模定制是制造业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创新行为,某些服务企业如麦当劳通过引入制造业的标准化设备和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当前,制造业中出现了模块化生产方式,用以解决满足客户特定需求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很多服务企业也通过引入这种模式来提高竞争力。如美国航空公司格特威假日有限公司以标准假日旅游的价格提供了定制化的旅游服务。这家公司订购了不同的旅游构件——飞机座位、旅馆房间、汽车租赁和娱乐项目,这些都是大批量的,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然后由商或客户亲自设计满足其需求的旅程,最后公司的信息系统对各个构建进行综合匹配,在6分钟内报出价格。
四、服务业创新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
虽然在传统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服务业本身是不具有创新性的,其主要是通过采用制造业的设备来进行创新。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发现服务业在采用制造业新设备过程中,也会采取人员培训、组织结构变化等创新行为,而且随着服务业创新的扩展和日益频繁,服务业创新对制造业创新也开始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在日益增加,尤其是在生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方面。
1.创新源。即制造业厂商通过引入服务业厂商的新服务来进行创新,这在软件服务业中最为明显。如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相关软件和数据库的升级和完善。再如软件设计者通过他们设计的软件系统及其与硬件制造者垂直一体化的联系,创立了计算机产业中的实际标准,而这些标准在计算机产业中意味着强大的无形资产(魏江 等,2004)。
2.创新载体。即服务业厂商把创新从一个厂商推广到其他厂商中去,发挥桥梁和中介作用。如中介服务商通过提供知识、技术、信息和人才的交流以及帮助创新企业实现交互作用,联结和整合制造业创新能力。再如,创业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不仅为企业提供实验室、车间、办公场地设施等一般,还协助新企业获取技术资金和信息,制定评审业务计划,培训提高创业者的各种技能。
3.助推器。即服务业厂商加快了制造业中某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主要表现在某些拥有市场势力的服务商的行为上。比如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零售业中,大型零售商正在成为影响制造商技术采用和战略规划的重要因素,因为制造商在与大型零售商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同步提升自己的管理技巧和水平,还要跟上零售商的一些战略发展规划,很多制造业厂商在一步一步地跟着零售商提升自己的相关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其他IT投入。比如超市商品上的条形码技术,在很多年前已成熟,但当时愿意采用的企业却为数不多,直到1984年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强制要求其供应商采用该技术,条形码的应用才迅速扩大。当前,沃尔玛公司又成为无线频率识别(RFID)系统技术的推广者[ZW(]RFID全称无线频率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采用非接触方式,可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较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沃尔玛要求其供应商在供应的货物包装容器上粘贴RFID标签,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就可能失去为沃尔玛供货的资格。
五、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的融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制造业已经很难仅仅依靠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质量来维持其竞争力,面临多样化选择的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日益复杂的产品也要求制造业厂商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和服务。因而,制造业呈现出了服务化的趋势,很多大型制造企业的营业额越来越多地来自销售服务,有些公司则完全由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与此相对应,服务业则不断地强化着标准化和规模化,使用更多的机器设备来替代人工服务。最典型的是各种自助服务,如ATM机、自动售货机等。尤其在当前信息化条件下,很多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服务都已被或将被计算机所替代,如保险公司负责定价策略的专业人员。在不久的将来,医生和律师的工作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被计算机所替代。
从本质上说,无论是制造业的服务化还是服务业的标准化,其目的都是为了以最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的最终价值需求。消费者购买服务是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服务需要,购买产品则是通过使用产品来满足自己的服务需要,如消费者购买打印机是为了满足打印这种服务需要,购买汽车是为了满足出行这种服务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的不再是制造产品本身,而是包括了有形产品和服务的全部内容,如消费者购买汽车,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一次交易过程,而是转变为长期性地、持续性地购买、使用和维修汽车过程。制造业提供的不再仅是一种产品,也包含了持续的服务。因此,制造业的创新就在很多方面与服务业的创新相重合。Howells(2004)提出了服务包的概念,对产品、服务和创新的变化进行了总结,如图1所示。
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趋势下,制造业创新和服务业创新自然也会出现融合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这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主导力度趋弱
在服务业创新中,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扩展,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出现得更为频繁,而通过引进外来设备进行的技术创新作用趋弱。如当前离岸外包正成为服务业组织创新的重点。在传统的制造业创新中,技术创新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随着服务概念的扩展,无论制造企业所生产的是原材料、中间产品还是终端产品,其战略都开始定位于向客户提供超值服务上,竞争手段也不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更多地通过服务、可靠性、质量和送货时间等来赢得市场和客户忠诚,这些非价格竞争手段甚至已经成为了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制造业创新中的技术主导力度也在趋弱,如海尔除了提供高质量的家电产品之外,更注重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详细规定了服务规范、服务礼仪、服务用语等,建立了闭环式服务体系。
2.创新周期缩短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其创新都存在着生命周期,即新产品或新服务都可以分为引入、增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业创新和服务业创新的周期都日益趋短。如制造业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在19世纪为70年,二战前缩短为40年,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缩短为10年,当前仅为1~2年,有的甚至不到1年。在20世纪80年代初,设计制造一款新型汽车,从提出方案到批量生产,美国汽车制造公司一般需要4.6年。现在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使研制和制造新汽车的时间缩短了31个月左右。 在服务业创新中,创新周期缩短的趋势也非常明显,尤其是表现在银行服务、保险服务、软件服务等方面,如微软的SQL Server开发团队开发SQL Server 2005 用了5 年时间,而现在的SRI(软件再设计计划)开发体系则将确保每隔2年都会有新版本发售。
3.非R&D活动在创新中的作用增强
R&D是制造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重要源泉,但在服务业创新中,它只是创新过程的一个环节,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跳过这个环节进行创新。随着制造业的服务化,非R&D活动在制造业中的作用也逐步增强。无论是制造业创新还是服务业创新,其过程都包含了大量的非R&D活动,如工程设计、人员培训、营销方式设计等。并且随着经济的日益复杂化,这些非R&D活动在创新中显得更为突出。Oslo Manual[ZW(]Oslo Manual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洲统计局合作出版的指导其成员国创新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刊物,1992年出版了第1版,提出了关于创新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及调查数据收集和解释的指导原则,并在随后几轮的欧共体创新调查(CIS)中得以广泛运用。其后,OECD根据实施创新调查的经验,对Oslo Manual进行了两次修订,1997年推出了第2版,2005年推出了第3版。第3版就特别强调了创新中的非R&D活动,主要是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人们通常把创新活动分为四类: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就是两种主要的非R&D活动)。市场创新指新营销方法的开发、计划以及为其实施而进行的活动,同时包括与这些活动有关的外部知识及其它资本货物的获取。市场创新在现实商业活动中经常体现新营销手段的开发和实施,如新的产品设计或包装、新的定价方法、新的产品布置方案、新的产品促销方法等。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相互包含和交织在一起,区分两者主要看产品的功能和用户是否有显著变化。组织创新指新的组织方式的开发、计划以及为其实施而进行的活动,同时还包括外部知识的获取,机械、设备及其它资本货物的获取以及与组织创新有关的培训。组织创新具体体现为企业在商业实践、生产效率、产品差异性以及市场等方面采用了新方法(邓艳 等,2007)。
4.专利制度对创新的影响增强
专利制度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它通过赋予创新者对其创新产品独占性的权利,提高专利期间的收益,激励他们更多地从事创新。同时,专利制度也避免了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市场转让。在制造业创新中,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式可以较好地通过专利制度加以保护,因而专利制度是推动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并且随着研发成本的增大和企业专利意识的增强,专利制度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在服务业创新中,专利制度的发挥则存在一定困难,因为服务业创新很容易被模仿,如旅行社设计旅游线路、保险公司开发新险种、金融企业进行金融创新等。但随着专利制度的改进和服务业本身专利意识的增强,服务业创新也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到专利保护制度之下。汤姆森—路透集团同时的《2007年全球技术创新》报告显示,消费电子、计算、电信及娱乐和商业服务四大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非常庞大,这表明服务业创新已开始更多地纳入到专利保护制度之下。
参考文献
邓艳,雷家骕.2007. 从奥斯陆手册的发展看创新研究的一些新视角[J]. 中国科技论坛(4): 141-144.
HOWELLS J. 2004. 服务业创新:范式变迁[M]//魏江,BODEN M 等.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 北京:科学出版社:50.
诺曼.2006. 服务管理[M]. 范秀成,卢丽 等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魏江,BODEN M 等. 2004.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M]. 北京:科学出版社.
AA W V,ELFRING T. 2002. Realizing innovation in services [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8:155-171.
ARK B,BROERSMA L,HERTOG P. 2003. Servic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policy: a review EB/OL]. tp://ggdc.net/pub/SIID_papers/synthese%20paper.pdf.
BERRY L,SHANKAR V, PARISH J,et al. 2006. Creating new markets through service innovation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7(2): 56-63.
FORFAS J. 2006. Services innovation in Irelandoptions for innovation policy [EB/OL]. tp://forfas.ie/publications/show/pub242.ml,09-28.
GADREY J,ALLOUJ F, WEOMSTEOM O. 1995. New modes of innovation: how services benefit indust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6 (3):4-16.
QUINN J. 1992.Intelligent enterprise: a knowledge and service based paradigm for industry [M].New York:The Free Press.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分工
[中图分类号]F063.1;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9)08-0053-04
一、引言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进行分析和探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学术界关于长三角区域分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业(或制造业)层面的分析。范剑勇(2004)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并以长三角为案例,通过一系列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行业集中度的指标计算证实了这一理论预期,同时发现浙江与上海参与长三角内部地区分工的程度明显高于江苏。樊福卓(2005)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分工进展及分工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在优化,区域内分工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城市制造业的专业化倾向在增强。刘乃全、周维颖(2005)首先分析了上海及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特征及其所处的阶段,进而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优势及布局特征,然后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的理论及现实基础,以及产业分工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合理分工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邱瑞平、杨海水(2005)发现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地域分工的变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工业分工呈不断深化的趋势,区域的专业化行业数量也不断上升,不同区域形成了相对不同的专业化行业,并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他们认为,这种变化可能影响地域分工的其他因素,但这些因素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种积极性的发挥关键在于增加长三角内部的一体化程度。梁琦、詹亦军(2006)以长三角制造业为对象,利用长三角区域内16个城市1998―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分析和计算表明:地方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地方专业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都明显高于非地方专业化行业,地方专业化有弱化垄断而强化竞争的倾向。孙彦军(2007)对长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发展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 基本结论是长三角地区初步出现了产业分工,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并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竞争、技术转移和产业政策引导。胡国良(2005)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有垂直型国际分工,也有水平国际分工,在这两种分工形式中,长三角制造业都处于分工体系的末端,这样一种国际分工定位,使该地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局;因而提升产业层级、与国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扩大高新技术中间产品的生产平台是长三角制造业摆脱困局的主要路径。
二、度量指标
本文选用樊福卓(2007,2009)提出的度量指标对长三角服务业分工进行分析和探讨。
用FRi表示i城市的专业化系数,反映其与长三角其它城市发生的城市间贸易的相对规模,则:
其中,sij表示i城市j行业的增加值占该城市服务业增加值的份额,用sj表示长三角j行业增加值占其服务业增加值的份额。
用FIj表示j行业的地方化系数,反映该行业发生的城市间贸易的相对规模,则:
三、统计描述
与长三角工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可获得性相比,服务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可获得性要低得多。原因在于,一是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1994)相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关于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的分类发生了较大的调整,这种调整使得两种行业分类的数据可比性较低;二是长三角若干城市没有提供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数据,而且,在颁布实施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之后,有些城市的《统计年鉴》仍然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1994)提供数据。经过努力,我们收集整理了2006年长三角各城市服务业细分行业数据;数据来源包括2007年度长三角各城市《统计年鉴》,以及《2007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
先从城市路径分析长三角服务业分工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2006年长三角不同城市服务业的专业化系数存在差异,泰州、无锡和舟山的专业化系数较大,分别为0.1878、0.1729和0.1656,居于前3位,而台州、宁波和嘉兴的专业化系数较小,分别为0.0656、0.0689和0.0714,居于后3位。作为各城市服务业专业化水平的综合反映,2006年长三角服务业分工水平为0.1063。当考虑城市的规模因素时,情况就有所变化。200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375.27亿元;分城市看,不同城市的规模差异悬殊,上海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244.20亿元,占长三角的份额高达32.03%,而舟山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3.82亿元,占长三角的份额仅为0.94%。忽略城市的规模因素,同样可以发现,不同城市的服务业结构差异系数有所区别。泰州、无锡和上海的结构差异系数较大,分别为0.1535、0.1492和0.1388,居于前3位,而台州、嘉兴和镇江的结构差异系数较小,分别为0.0304、0.0476和0.0507,居于后3位。作为各城市的结构差异系数的综合反映,2006年长三角服务业结构差异系数为0.0954。把2006年长三角各城市的专业化系数和结构差异系数进行比较,发现,杭州、上海的结构差异系数较专业化系数分别高出46.64%和32.19%,其它城市的结构差异系数均比专业化系数小,其中,台州、镇江和嘉兴分别低了53.69%、 45.33%和33.39%。这使得,2006年长三角服务业结构差异系数较服务业分工系数低了10.26%。
接下来从行业路径分析长三角服务业分工问题。从表2可以发现,2006年长三角不同服务业行业的地方化系数差异较大,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地方化系数分别为0.1986、0.1437和0.1402,居于前3位,而住宿和餐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房地产业的地方化系数分别为0.0548、0.0657和0.0680,居于后3位。作为各行业地方化水平的综合反映,2006年长三角服务业分工系数为0.1063。在长三角服务业的行业分布中,不同行业的相对规模差异较大,批发和零售业占有23.37%的份额,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仅占有1.11%的份额。不考虑行业的相对规模因素,发现,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分布差异系数较大,分别为0.1843、0.1431和0.1412,居于前3位,而住宿和餐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房地产业分布差异系数较小,分别为0.0565、0.0610和0.0692,居于后3位。把2006年长三角服务业各行业的地方化系数和分布差异系数进行比较,发现,在14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的分布差异系数较大,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和餐饮业的分布差异系数比地方化系数分别高出13.22%、5.87%和3.10%;有8个行业的分布差异系数较小,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的分布差异系数比地方化系数分别低了17.53%、12.73%和12.21%。结果是,2006年长三角服务业空间分布差异系数为0.1032,比服务业分工系数低了2.91%。
进一步,我们计算整理了200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区位商居于前4位的服务业行业(表3)。不难发现,对于一个城市,专业化优势排在前4位的行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例如上海, 2006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区位商为1.37,专业化优势较大,而排在第4位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区位商为1.24,专业化优势较小。再如杭州, 2006年教育的区位商为1.27,专业化优势较大,而排在第4位的房地产业的区位商为1.15,从而专业化优势较小。从表3还可以发现,不同城市区位商居于前4位的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既表现在行业的差别上,还表现在区位商大小的差别上。例如上海和南京, 2006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区位商在两个城市均居于首位,分别为1.37和1.77,而两个城市的其它3个行业各不相同。再如杭州和宁波, 2006年杭州的金融业、房地产业的区位商为1.27和1.15,居于第2位和第4位,而宁波这两个行业的区位商为1.25和1.06,居于第1位和第4位;至于两外2个行业,两个城市有所区别。
四、小结
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分工进行了初步探讨。从城市路径看,长三角不同城市的专业化系数有所不同,并且,与城市的专业化系数相比,城市的结构差异系数的大小及排名均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从行业路径看,长三角各服务业行业的地方化系数存在差别,并且,与行业的地方化系数相比,行业的分布差异系数的大小及排名均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这表明,对长三角服务业分工问题进行分析时,是否考虑城市(行业)的相对规模因素,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另外,本文还对长三角城市区位商居前的服务业行业给予了简要的讨论。
[注 释]
①长三角的地域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2008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这一内涵。狭义的长三角,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使用的是狭义的内涵;即使使用广义长三角的内涵。1978年~2006年期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樊福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分工[J].改革,2005, (8) .
[2]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9):71-83.
[3]樊福卓.区域分工:理论、度量与实证研究[C].博士论文,2009,5.
[4]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专业[J].管理世界,2004,(11):77-84.
[5]梁 琦,詹亦军.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2006,(1):56-62.
[6]刘乃全,周维颖.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及产业分工问题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2):19-25.
[7]胡国良.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国际分工定位及其发展困局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5):59-62.
[8]邱瑞平,杨海水.长江三角洲工业的地域分工[J].东岳论丛,2005,(6):109-112.
[9]孙彦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7,(1):40-43.
On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in Yangtze Delta Area
Fan Fuzhuo
(Institute of Sector Economy,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200020, China)
关键词: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转型升级 ;国际竞争力;制约因素;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3-0038-00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特别是随着生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一种新型文化服务业业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在发达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并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明确这种新型文化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把握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促进作用,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分析
从内涵来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生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着重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文化产业包括多种类型,但从所提品(或服务)的功能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性文化产业,如娱乐业、消费性媒体行业、电影电视行业等,主要满足人们最终消费需求;另一类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则主要是以中间性产品、要素投入的形态,满足社会生产性需求,或为生产活动提供辅助,体现出文化的生产和特征,如工业设计、广告会展、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等,这类文化产业可称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
其次,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体现了生产业的“文化”元素。加拿大学者Grubel &Walker(1989)认为,生产是指“那些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因而也称为“中间投入服务”,它与那些用来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的消费相对应,用来满足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对服务的中间性使用需求。[1]因此,从满足生产性消费需求的角度看,生产业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二者的功能取向基本相同,均用来满足中间性生产需求而非最终消费需求。但就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来看,生产业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仍存在一定区别。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直接以“文化”为要素参与生产,或通过在其产品(或服务)渗入大量“文化”或“创意”元素的方式来实现其生产功能。当然,这里的“文化”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与一般文化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广泛的产业融合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不是文化产业和生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功能和内容的有机交叉、高度融合。以工业设计为例,它跨越了IT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内容延伸到通信技术、文学、艺术、金融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行业融合性和领域交叉性。特别是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产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表现出突出的产业融合特征,既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之间的交叉融合,更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跨产业融合。
第二,密切的产业关联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咨询、培训、广告及会展等多种行业,几乎覆盖了产业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全部环节,具有明显的产业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及旁侧关联特征,并通过这种产业关联,进一步发展为产业集群,关联性与集聚性逐渐成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形态。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早在2002年,北京制造业文化服务化指数(即制造业文化服务化程度,用以测度制造业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关联程度)就已达到21.7%,而上海市这一指数在2007年也达到了20.6%。[2]可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带动能力。
第三,突出的产业创新、创意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主要以“文化”要素实现自身功能,其中包含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知识、智力等要素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科技创新因素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如信息服务业离不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知识,工业设计离不开科学设计理论。创新、创意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创意产业为例,创意的新颖性、奇特性和实用性是决定创意产业功能大小的主要因素。甚至可以说,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维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其自身的功能。
第四,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功能主要通过文化要素来实现,而文化植根于特定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习俗、历史传统等众多因素之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由此也使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体系具体构成区别明显,同一类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不同的区域也往往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以创意设计业为例,北京市创意设计业主要包括时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上海创意设计业则侧重于研发、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而深圳则更加注重IC设计、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
二、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面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将发挥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第一,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表明,文化产业不仅发展速度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也稳步提高,正稳步向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迈进。但需要指出的是,只从满足最终消费角度发展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只能是一个逐渐和线性的过程,除非出现新的重大消费业态出现。而基于我国现阶段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的现实,从满足生产消费角度发展文化产业,则易于出现爆发式、跨越式发展态势。伦敦的创意产业早在2003年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即已超过了金融业。我国艺术授权产业2010年的产值即高达2.5万亿元,2011年,以该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金额968.46亿元人民币推算,中国艺术授权所带来的生产总值可达近3000亿元。[3]可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
第二,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正成为撬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杠杆。(1)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具有较为明显的高增长性、高附加值和低碳环保等特征,是典型的“无烟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有三大重点: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二是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应对新产业革命的冲击;三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大有可为。(1)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本身即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现代服务业中创新创意性较强、附加价值较高、文化艺术特质突出的新兴服务业。其发展不但有利于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更有利于优化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2)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我国前几年已确定了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发展其他新兴产业,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范畴,其内容和要求会随着国内外产业、技术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完全具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质与要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难以具备的文化、创意内特质与内容。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技术服务、创意产业、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产业将在自主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产业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其创新力度和强度将会超过工业企业。[4]这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对新产业革命冲击具有重要意义。(3)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通过融通文化产业与传统制造业,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般认为,现代国际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智能化、绿色化和网络化趋势,实际上还应加上一个“创意化”。创意、文化、设计等要素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制造业,成为创立知名品牌的上佳要素。早在1996年,美国的软件和娱乐产品在世界上的销售额高达602亿美元,首次超过其他产业,成为出口的支柱产业。[5]事实证明,通过融入文化、创意要素形成的品牌,往往具有更为持续和久远的影响力。企业从产品竞争到服务竞争,再到品牌竞争,最终实际上归结为文化、创意的竞争。制造业产品的创意性正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存量规模巨大的传统制造业,无疑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较为受人关注的两大领域。前者已被确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后者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如果能将两大产业内容打通,形成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那么,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因此注入新的强大驱动力,而大力发展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即是打通文化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实现二者互动、融合发展的有效通道。
第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力催化剂。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高的突出表现是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位置,从价值链分工中分得的利益较低。一项研究表明,每台iPhone4的生产线上,掌握产品设计、软件开发、产品管理和销售等高利润环节的苹果公司攫取了绝大部分利润,而负责制造与装配的中国公司获得的利润仅占到整机利润的1.8%[6],面临着被长期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的危险。面对新的国际产业分工,中国必须着力推动研发和设计能力的提升,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再分配。而研发、设计、品牌建立等高端环节无不与文化、创意要素息息相关,借助特定文化、创意要素形成的品牌,往往具有更为持续和久远的影响力。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如果说技术曾是超越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的企业制胜法宝,那么,文化、创意、设计等逐渐成为超越技术竞争之上的新的制胜利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将更多的中国先进文化要素和创意理念融入制造业,创立出更多在国际上具有独特优势和文化特质的中国知名品牌,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尽快攀升到国际价值链中高端的有效途径。
从微观层面来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作用体现在其微笑曲线上位置的变动(见图2):其一,技术创新成为我国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最终决定了其在国际产业链上的位置,研发和设计处于产业链条的初始端,对下游制造和行销环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企业获得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键。而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包装设计等研发设计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实现技术积累,突破其在工艺、产品种类及功能上的壁垒,是企业优先获取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表现为原附加值曲线向曲线1的移动。[7]其二,在技术更新加快、产品生命周期和盈利周期大大缩短的背景下,广告设计、广告策划及产品展览能够将产品特性快速、有效地展示给消费者,成为企业发掘市场潜在需求、拓展渠道、塑造品牌、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有效途径,表现为原附加值曲线向曲线2的移动。其三,与研发设计和广告会展作用具有明显的业务边界和周期限制不同,咨询、策划、教育、培训、软件开发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则对企业生产和获利的全过程和全周期提供支持和保障作用。以职业培训为代表的培训业除了对企业员工提供基础岗位培训,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生产和提供的连续性外,还通过知识溢出和“干中学”效应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降低企业人力成本。而以计算机维护、软件开发等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则为企业业务环节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撑,对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扩大利润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随着动漫游戏为代表的授权经济的崛起,企业产品边界趋向模糊,开始出现融合,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集实用性、观赏性、技术性、艺术感多位一体,且文化作为垄断性竞争要素的注入,显著提升了企业获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表现为原附加值曲线向曲线3的移动。
在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随着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和升级过程中曾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并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作用正逐渐体现。正是由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所表现出来的重要作用和远大发展前景,2012年国家在对2004年文化产业分类所作的调整和补充中,增加了文化创意、软件设计服务等产业门类,而新增加的这些产业门类主要属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
三、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为全面客观地把握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有必要对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此,首先需要对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包含的主要门类进行划分。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文化产业和服务业的分类中,都还没有专门划分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及其门类。这里我们根据生产性文化服务的内涵、特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我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及《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等为标准和依据,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行业及门类进行初步划分(见表1)。
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主要包括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会展、教育培训等六大行业,各行业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相应的子类。由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主要在我国经济、技术相对发达的城市得到较快发展,并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作用。因此,这里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主要以北京、上海等主要大城市作为考察对象。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表现出以下发展特征及态势。
第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增长迅速。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整体呈下行趋势,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规模实现持续扩大,增长迅速,增速显著高于同期地区GDP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逆经济周期特征。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市广告会展、设计服务、咨询服务等主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增加值约1291.8亿元,同比增长22.02%(2),高出同期GDP增速(8.1%)13.92个百分点。同样地,上海市2012年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增加值达1605.42亿元,较上年增长20.05%,超出当期GDP增速(7.5%)12.55个百分点(见表2)。可见,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起步较晚,但在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这可能与近年来我国居民文化需求不断上涨,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深化,政府各项扶持政策日趋完善等有较大关系。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正在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二,占GDP比重稳步提升,经济贡献率显著提高。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8071亿元,占 GDP的比重为3.48%,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同年上海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所占比重为7.95%,而早在2011年,北京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占GDP比重即已达到这一水平,显著高于同期文化产业所占比重(见表3)。不难看出,在北京、上海这类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也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3)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占GDP 比重的不断攀升,有效地提升了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可通过与制造业良性互动、艺术授权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生产性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率迅速提升。2011年,北京市、上海市主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0.90%和8.82%,2012年上海市主要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更是高达27.19%,显著高于同期文化产业5.5%的贡献率水平(见表3)。2012年上海市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率达到2.04,即GDP8.1%的增长率中有2.04个百分点是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拉动的。这表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产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省市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门类齐全、相互补充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体系。从产业地域分布来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作为一种具有大量文化元素的产业,植根于当地特定的文化、历史、经济环境,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以设计服务业为例,尽管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省市现阶段均存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等细分行业,但彼此之间又有区别,特点突出。比如北京、上海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发展迅速,较为领先,而深圳市则更为注重集成电路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服务业;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包含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广告会展、文化软件、教育及培训等众多行业,门类较为齐全,但各细分行业在产值、增速、就业带动等方面存在结构性差异。[8]例如,软件、网络及计算机行业在京沪广深等省市发展较早,在产值、比重及吸纳就业人数等方面高居各行业之首,正在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广告会展业紧跟其后,但设计服务业则相对处于较低水平,需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企业组织管理水平、改善从业人员素质等方式提升其发展速度和水平。
四、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
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尽管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已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对促进区域和城市经济增长及产业转型升级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概括来说主要包括:第一,体制机制约束较为突出。长期以来,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处于文化事业范畴范围,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9]行业发展中长期存在政企合一、政府垄断经营等体制问题,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弱化竞争机制配置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抑制和削弱了工业企业外包生产的内在动力,严重影响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活力。
第二,制造业需求及拉动能力有待增强。目前,我国的工业经济中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受竞争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影响,有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在采用比较传统的运作模式,竞争优势单一,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企业价值链过度集中于实体产品生产,对产品生产相关的咨询、设计、研发、营销、金融等潜在需求挖掘不够,直接制约了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技术、人才支撑能力有待提升。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就其本质而言是“科技+文化”双驱动的产业,横跨工学、经济、文学等多学科,因而高科技水平及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端人才尤其重要。而目前我国科技水平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同时,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尚待完善,企业相关培训投入较少,缺乏一流的具有国际市场经验的开放型、创新型人才,这导致了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支撑能力。
第四,产业发展组织及发展模式有待优化。目前,从组织形式上来讲,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集聚区分布较为分散,地区分布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空置率居高不下。这除了市场因素的原因外,各区政府跟进建设、缺乏有效合作和过度竞争也产生了影响。从发展模式来看,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企业规模化程度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市场呈现出“散、乱、小”的特征,企业资金、研发实力有限,难以形成独创性的特色品牌和龙头、骨干企业,不利于地区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第五,产业标准分类较为混乱。统一的行业标准、行业分类是发展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前提和关键,是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对此关注较少,对其认识存在较大不足。尤其对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产业定义、行业分类缺乏统一的认识,缺乏统一的产业指导目录和官方统计口径。为企业进入认定、扶持政策制定和行业研究带来了较大困难,不利于行业协会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
五、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
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到来,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条件。而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又必将促进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我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注入强大动力。为促进我国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现阶段应重点采取以下主要对策:第一,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一是积极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借鉴国外发展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实践经验,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监管制度和运行机制;积极引导非国有集体经济参与行业竞争,提高市场化程度;加大对内和对外开放力度,出台扶持政策,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先进的生产要素投向生产性文化服务部门,形成有利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10]二是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有效发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建立相应的支持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技术研发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等;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维持市场秩序,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产业分类和细分目录,完善产业统计制度,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功能定位不明确、各自隔离发展的问题,统筹各省市间及省市内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布局,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形成集聚区错位发展格局。制定统一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产业指导目录,确立产业细分目录,官方统计口径,形成每年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报告,定期披露产业发展信息。
第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一是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知识创新、技能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扶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利用丰富的高校资源和科研院所优势,发展科技中介,推进产学研合作,为全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性文化产业创新搭建良好的平台。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制度,引导企业提高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二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树立特色品牌,优化整合和推广开发区域性文化资源,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对新确定的国家、省、市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给予奖励。鼓励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促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11]三是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利用高校科研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各高校培养文化、设计、咨询等与专业人才,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输送机制,有效提高输送人才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质;突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吸收和引进国外尖端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人才,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促进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发展组织和模式。以已有的制造业集聚区为依托,实施高级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嵌入制造业集聚区战略,促进传统制造业集群的改造升级,形成产业共同提升机制,改善产业配套环境,打造现代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集聚区;加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如研发、设计、咨询等文化服务,形成新的产业部门,发挥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产业集聚效应;依托制造业转移和结构调整之际,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信息通讯、研发服务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同时加快本土制造业的创新与升级,努力寻求与之相应的高端知识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服务等级。
第四,大力改善社会环境。从“硬环境”来讲,政府要合理引导政府的投资方向,科学规划与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高度关联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形成职能配置合理、比较优势突出的区域分工体系,构建公平、合理的产业发展环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2]从“软环境”来讲,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和规范促进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融资政策、土地政策等,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要构建信用体系平台,在平台上完善信用机制,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促进企业之间良性合作;要建立完善各种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为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提供便捷顺畅的交流与充足透明的信息。
注释:
(1)一般来说,产业升级包括四种含义,一是第一、二、三产业依次转移,二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升级,三是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四是产业内部企业升级。此处产业升级主要指第一、二、三种情形。
(2)本部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产值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12》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及会展服务业、网络信息业等加总得到。
(3)按照国际标准,一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即可算作一个经济体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樊文静.中国生产业发展悖论及其形成机理――基于需求视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8,6(12):1299-1310.
[3]中国行业研究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导向探讨分析[EB/OL].http://,2012-08-09.
[4]吴丰华,刘瑞明.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于中国升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5):57-69.
[5]魏恩政,张锦.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理论学刊,2009,(3):13-17.
[6]人民网.全球价值链固化,中国国际贸易如何突围[EB/OL]. http://.cn,2013-07-23.
[7]毛蕴诗,郑奇志.基于微笑曲线的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模型――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案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2):162-174
[8]张京城.中国文化创意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9]郑世林,葛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中国软科学,2012,(10):48-58.
[10]张自然.中国生产业TFP变动分解[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2):34-39.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服务业国际化的重要表征。服务业的扩张既与外部环境条件相关,也与服务业自身发展有关,概括而言,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有以下几方面。
1.生产和消费需求的拉动。
由于技术进步和分工深化,引起了对生产需求的扩张,即生产者不是内部组织生产而是在市场上去购买的被企业用作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的增加。企业之间的中间需求的增长更多地推动了新兴专业服务业的发展,例如:管理咨询、工程服务、市场营销等都比以前有了更大的需求。
而生产需求的增加,正是服务型跨国公司出现及扩张的主要原因。由于服务业的特殊性质,因此B to B形式较不适用于服务业,即服务商品一般只能直接作用于消费者,而通过中间商的转接是不能或者是低效率的。众所周知,生产业的对象——企业既可能是地方性的,也可能是全球性或是多国地方性的。生产业(如:贸易、金融)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集中固定生产和分散变动需求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许多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总是希望与一个服务商建立长久持续的关系,或者是希望与该企业的顾客(无论是本地还是国外的顾客)同时受到一个服务商的服务,以便于业务往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有力地占领市场,获得更多的客户,就需要服务企业建立全球性的组织为其顾客提供全球的、一致性的服务。随着生产者服务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服务型跨国公司出现了。
2.技术进步和分工的挤出效应。
现代生产竞争激烈,灵活的管理和市场运作就变得十分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和市场运作等与生产的信息处理有关的部门的逐渐强化和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独立化,也就是说原来合在一起的工作为了提高效率和灵活性而分开甚至分离出去。这种方式使得企业的各项工作更加具有专业性。为了专注于企业自身的核心专长,企业中一部分工作将被分离出去由更加专业的服务商提供,这就是分工所产生的“挤出效应”。
目前服务部门较其他部门增长快得多,尽管服务部门中劳动生产率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依旧较低。以富克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通过对美国部门生产率的比较研究发现,服务业的生产率增长几乎为零,大大低于工业甚至农业。他认为,服务业相对于农业或制造业的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说明了国民经济中服务业就业的日益重要性。低于平均水平的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率意味着服务业平均成本高于整个经济的平均水平。如果服务需求对于上升的价格相对不敏感,那么,随着经济的扩张,总就业中服务业的比重将增加。这就是著名的服务业增长滞后理论。可见,处于快速增长中的服务业往往能够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其对就业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在创造财富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在技术进步效率提高的社会中,其他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要比服务部门快得多,因而劳动力的供给压力逐渐增加。这种由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因此,那些人力处理和实物处理服务型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逐渐增加,因为这些服务能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较少受到限制,因而,有人提出服务业的发展扩张不是由于需求,而是供给的推动效应。
3.服务业的竞争。
在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像银行、保险、医院和教育这些成熟的消费者服务业,增长速度正在减慢。而其他一些行业,像美国的航空客运业,似乎被长期的生产能力过剩困扰着。所以,公司的成长只能以从国内的竞争者那里争夺份额为基础——或者通过开拓国际市场。那些以美国为基地的大型信用卡公司所采取的战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应该看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速度已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服务业中,先动优势表现尤为强烈,快速的顾客回应能力,比竞争者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将有更多的机会建立影响巨大的声誉以及赢得顾客的忠诚度,获得大市场。而且在服务业扩张中,政府角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管制决定了市场进入的机会,并决定了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程度,这种做法往往给先进入者以较少管制的优势。在许多情况下,即使已有竞争者先进入某个市场,许多企业仍然不惜代价进入该市场,以防止被竞争对手超过太多,这也是通常所说的“跟随竞争者”战略。服务业的对外扩张已经以势不可挡之势在全球范围展开。
4.进入壁垒降低(标准化成本、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
进入壁垒一般包括自然形成的以及人为的壁垒。自然形成的进入壁垒在服务行业中典型地表现为服务产品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障碍。然而,现代电信和传递技术使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逐渐丧失了其重要性,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和运输的传统特性发生了改变。从此,许多生产和消费原需同时进行的服务现在可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分离,银行、保险、医疗,咨询和教育等原需供需直接接触的服务现在可以采用远距离信息传递的方式,通讯革命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国际间可贸易性、生产的专业化迅速发展。
由于最新的服务业发展主要由经济网络型服务带动,使经济网络型服务与工业的发展形成互补。与此同时又由于许多服务产品无法出口,因此服务业更多地采用跨国公司形式。而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的巨大优势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经营行为,也使其在服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新兴服务业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特征,服务部门跨国公司比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资本密集度更高,技术优势更强,也更易形成世界市场的垄断局面,形成其全球范围网络优势。可以预见,随着全球市场的融合,信息成本降低,交易费用进一步的下降,也即在更加完全的市场中,服务业将比制造业更加具有采用跨国公司形式对外发展的倾向。
在服务行业中政府的管制是最主要的人为壁垒。由于许多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许多国家对服务行业实行较严格的管制,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当然在发达国家也有类似情况,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对航空业实行管制,阻碍公司之间兼并联合的扩张行动。在这种状况下,使得许多服务业的跨国经营无法实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其中许多国际通行规则被普遍接受。更少的政府管制,更自由的全球经济市场大大降低了服务业对外扩张的进入壁垒。
5.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
声誉在服务业中占据了首要的位置。很多情况下,由于转换成本较高,许多客户倾向于固定服务商,形成长期的互动关系。顾客在选择服务商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质量、竞争力、可靠性等。考虑到转换成本高昂,选错服务商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所以顾客总是利用各种途径去获得服务质量信息,服务企业也尽力去建立自己的声誉,并且试图区别于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服务。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顾客很难获得准确的服务质量信息,也很难对服务质量做出合理的判断。顾客往往以公司规模、公司经营的年数、以及公司主要顾客的清单来判断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因此服务企业不断扩充规模推行国际化,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性顾客,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声誉、赢得信赖,将自身的实力外部化表现出来,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
在许多情况下,获得全球网络优势是一些服务行业提升服务产品价值,赢得顾客信赖的重要渠道。
二、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的特点
1.服务业全球扩张的主导战略由追随型转为主动型。
服务业一般是跟随在制造业之后推行其跨国活动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制造业跨国公司主要以利用东道国的资源及廉价劳动力为动机,曾带动了铁路、公用设施和基建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的海外延伸,然而,从投资规模和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来看,服务业只是作为制造业的补充而落后于制造业。70年代起,一方面,制造业跨国公司不断成熟,对外投资结构升级、形式多样,为发达国家经济地位日趋上升的服务业的对外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产品及技术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对为工商贸易提供服务的全球发展要求日增。80年代以后,服务业已不再单纯尾随在制造业企业之后走向海外,企业跨国化形成的国际竞争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寻求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分支网络渗入世界主要市场谋取利润的战略意识的加强。特别是90年代以来,各国放松了对历来限制甚严的电信、金融等服务部门的管制,这成为服务业迅速向海外扩张的契机;它们逐渐摆脱了纯提供中间性生产投入的传统角色;也开始参与制造业活动,如:跨国银行接受跨国公司委托,承办并直接参与为跨国公司所需要的银团、企业组建和变动等有关活动。但服务业跨国公司更多的是向同行业其他部类的服务领域扩展,这种多样化扩展主要强调相互衔接的一条龙服务。
2.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实力大大提升,成为推进服务业国际化的主体。
美国《财富》杂志每年一度的“全球500强”的评比是对跨国公司实力的一个综合考察,由近年的数据可以看出,500强中的服务业公司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其所占的比重已超过所有其它行业跨国公司的份额加总。
服务业跨国公司实力的提升还体现在其居高不下的营业收益率上,按照这一指标选出1996年和1999年500强中表现突出的几大行业进行排序,1996年,营业收益率最高的10个行业中有4个是服务业,包括多种经营财务公司、电讯、证券和娱乐业;而至1999年,营业收益率最高的10个行业中有6个是服务业,包括计算机服务和软件、多种经营财务公司、证券、网络通讯、饮食服务和电讯。
3.服务业跨国并购活动频繁,成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随着各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放松,跨国并购可以充分发挥其投资迅捷和有效避税的优势逐渐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1987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规模为1000亿美元,1997年为3420亿美元,1999年达到了7200亿美元;与之相应,跨国并购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由1996年的49%上升到1997年的58%,又跃升至1999年的83.2%。
跨国并购在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中也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从具体行业来讲,近年来全球并购市场的热点是金融业,欧盟国家和美国的银行业纷纷合并。最近5年中,法国和葡萄牙的银行减少了25%,比利时、西班牙和美国分列其后,银行数量减少幅度分别为22%、21%和16%,日本银行和保险业在金融改革的推进下不断整合,其中,保险业的合并在2000年达到了高峰期,一些超级保险公司相继成立。电讯业是并购浪潮中的第二个焦点。欧美同样是电讯业并购市场主力军,其中,美国电讯和传媒企业的合并以及欧洲市场上法国电讯同意收购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公司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的交易金额更是高达1470亿美元,成为并购规模最大的案例之一。
4.服务业国际化带动技术扩散,成为新技术重要的促进者。
服务业国际化的推进已成为现代技术的发源地、传播者和推动器。制造业跨国公司建立国际分支网络的目的是实施相似体系内的劳动分工,将劳动密集度相对高的那部分生产转移至海外分支机构,母公司则保留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部分的生产,从而拉开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技术层次。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跨国公司用于硬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并不多,而以软技术优势见长,而且由于服务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难以分隔,从母公司生产中分离出技能相对低的那部分服务的可能性很小,因而服务业跨国公司向海外分支转移的技术更安全,更接近母公司的水平。日趋发达的跨国界信息流动降低了服务业海外活动的成本,跨国的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使服务业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成为母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母公司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其全球范围的活动,通过海外分支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当地并不具备的现代服务,而在发达国家则提供价格更低廉、质量更优异的服务。会计、保险、租赁、跨国银行、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等现代服务领域的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5.服务业国际化成为全球产业与市场整合的黏合剂。
服务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核心所在,作为沟通全球经济贸易活动和企业跨国生产经营的联系纽带,在构建世界统一市场的进程中,服务业有着传统制造业所根本无法比拟的特殊功能和重要地位。知识密集型的生产业,正在成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货物商品竞争能力的关键投入,更是企业构成产品差异和决定产品增值的基本要素。因此,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长远发展,一个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普遍增强,新型服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部门,已经构成某种特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定性因素。新型服务产业这种突飞猛进的深入拓展,一方面固然是国际间技术转让步伐加快和社会分工程度深化的集中体现,但另一方面却突出地标志着国际服务业从全球经济增长的客观结果迅速转变为世界贸易扩张的前提条件。国际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被众多西方学者称誉为“服务业的革命”。其具体表征和客观趋势是,推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服务产业的迅猛发展,进而扩大服务的可贸易性,而服务业国际化背后的根本动力,则来自于信息传输系统的全球联网,以及这种网络给长距离服务带来的现实可能,因此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促使服务业本身产生革命的真正原因。与此同时,服务业实际上还是信息技术的主要投资者。就发达国家而言,拓展服务贸易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跨境设立商业机构,将国际服务贸易变成外国直接投资的一种基本补充。
服务业的国际化过程必须依靠跨国投资来推进,而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国际商品贸易形式。众所周知,主要从事制造业的跨国公司通常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建立起垂直分工体系,由母公司控制生产工艺流程的核心技术,而子公司则负责制造标准化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但经营服务业的跨国公司由于技术优势主要是现代的服务手段和管理方法,在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时无法将其(例如:信息的复制)彻底剥离,因而彼此之间多半只能构成水平分工的关系。也就是说服务贸易自由化在扩大服务出口的同时,还能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逐渐达到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准。
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普(1984)在《服务技术在发展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bricks),而服务业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灰泥’(mortar),”如今,服务业国际化已经超越一国经济的界限,通过技术扩散机制和制度扩散机制,在全球产业与市场整合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黏合剂”。
【参考文献】
1.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张汉林:世贸与未来中国,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
【关键词】生产业 制造业 融合发展
一、引言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新发展鹇缘缆罚并明确了中国制造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的选择。提高生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劳动分工中,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系日益密切。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软化和工业服务的发展,服务投资在制造业中间投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服务业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造业价值链中起着主导作用,产业链的渗透和一体化效应增强。中国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服务业和制造业,面临从共生互动向一体化的转变,而服务行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地区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服务业国际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制造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一重要因素。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需要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研究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动因与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因
传统制造企业以“产品”为核心,以生产和制造环节为中心,以产品的最终销售为过程。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发生了三个重大转变。第一,市场从产品短缺转向产品过剩,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制造企业为了加强市场的竞争力,从加强企业自身的战略为出发点,把重点放在消费者上,强调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逐步延伸到相关的服务上。例如,产品服务升级、定制服务、交易服务、咨询服务、运输服务、保险服务、维修服务、回收服务等,提升了产品的整体价值,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层次要求。第二,制造业通过详细的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形成一个不断延伸的制造产业链。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正从产品的竞争转向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制造业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扩大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或向外拓展服务业。第三,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制造业产业链环节的分离、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业一体化和全球布局奠定了基础。制造型企业要迎合从以“产品”为核心到以“消费者”为核心,从“生产”到“产品+服务”或“服务”的新趋势。
(一)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
技术创新改变了原有工业产品的服务和技术路线,从而改变了原有生产行业的功能。不同行业的技术相互整合,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技术基础,但不同的行业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这导致了产业融合的产生。信息技术在各产业融合发展,每个行业在客户、生产、财务、仓储、运输管理等方面推广在线信息处理系统,这样客户就可以立即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从而逐渐使得行业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使得产业融合成为了全球产业发展的浪潮。
(二)在竞争环境中对利润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
企业在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在竞争下寻求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能够提供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样,而为了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原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
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产业融合的发展可以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降低进入壁垒,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最终形成比较优势。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行业的企业都有多元化,多样化的产品,他们追求经济效益,他们通过技术集成和创新改变了成本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业务整合形成了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引导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内容来实现市场整合,最终促进行业间的整合。
(三)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产业融合的巨大推动力
一般来说,只有巨大的国际的直接投资,才具有支撑跨国生产经营的实力和能力, 因此,每个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都是国际金融资本整合的结果。在国际一体化运行中,工业部门转变为工业一体化,“国民生产”产品转变为“生产”, 可以说,促进工业一体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跨国公司。
三、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一)结合型融合发展模式。结合型融合模式就是把生产业的价值链融入到制造业的价值链之中。在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时,企业需要将实物产品和生产结合出售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在这种模式下,生产业和制造业是相关的,但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并没有单独销售,而是通过资源、技术、管理和市场的互补融合进行组合销售,从而产生1+1>2的效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不同优势,占有不同的市场,即生产业的服务通过非替代性、低交易成本等优势来,促进产品的销售,生产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它的优势,如品牌和渠道来扩大生产的需求。
(二)绑定型融合发展模式。绑定型融合模式是指基于同一价值链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整合。换句话说,就是基于同样的价值创造,即将实际产品和服务绑在一起出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生产业与制造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通过这种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效用。在这种融合模式下,产品与生产有很强的相互依存性,产品以“产品+服务”的形式销售,为客户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延伸型融合模式是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在同一价值链上衍生出与生产产品相关的融合性产品。对制造业的产品特性进行分析,从研发到整个价值链的售后服务都需要寻找新的生产,从而挖掘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即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制造产品源于新的“用户导向”和“产品扩张”的服务需求,不仅要开拓新的制造业市场,而且还要促进生产的发展。在这两个不断整合的过程中,生产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服务和外包能力,将更加细化分工,向R祷和集聚化发展。
四、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结合型融合发展模式下的对策建议。在结合型融合模式下生产业和制造业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补性关系。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将充分发挥生产业和制造业各自的优势,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由于转型战略多为大型品牌企业所用,而中小型企业易拘泥于陈旧体制,故管理和理念的创新是战略转型升级的前提和关键。我国的企业没有高程度的服务外包水平,应积极引导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现状,向专业化发展。建立结合互补发展的理念,创建高效的执行团队,推进生产业和制造业的结合式融合发展。
(二)基于绑定型融合发展模式下的对策建议。在绑定型融合模式下生产业和制造业表现为相互依赖的捆绑性关系。其中制造业和生产业在某种程度上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两者唯有搭配在一起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在该模式下,我国企业应通过紧密合作来实现产品和生产的捆绑销售,但不能盲目选择合作伙伴,应针对自身产品或是生产综合考虑对方的信用、交易费用以及行业背景等因素,从而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产品创新也是一大策略。投入一定的技术和资源对生产产品进行创新以开拓新的市场,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带动生产的发展,又因两者的捆绑性而互相促进从而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两者绑定型融合发展。我国应基于现有的产业优势,不断创新,积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制造业和生产业共同发展。
(三)基于延伸型融合发展模式下的对策建议。在延伸型融合模式中,服务是由制造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客户对多样化的产品的需求产生的。生产是产品价值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形成产品与价格自主竞争的重要举措。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中制造只占了一小部分,研发、采购、销售、售后等生产才是产业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服务的创新有利于缩短产业链的周期,为产品创造更高的附加值。通过改良后的产品、服务以及各种营销手段,结合口碑效应,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在这种模式下,生产业将集中发展,所以应致力于建设综合性的从设计、研发、采购、制造加工到产品销售、完善的售后服务的一个产业集聚区,并合理规划布局,通过政府相关政策引导,促进具有共同区位指向的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聚集,切实做到布局集中、土地密集、产业集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生产业和制造业在本质上彼此相互依存,但由于制造业的水平不足且生产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两者未能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因而针对这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结合型、绑定型和延伸型三种融合模式推动生产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樊琦.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J].商场现代化,2016(5):246-247.
[2]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J].西南金融,
2007(4):10-11.
[3]杨仁发,刘纯彬.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
升级[J].改革,2011(01):40-46.
[4]刘鹏,刘宇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生产业与制造业
的融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7):113-115.
[5]童洁,张旭梅,但斌.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模
式与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0(02):75-78.
[6]高健.加快浙江生产业发展的思考[J].企业经济,
2009(03):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