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14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26-01神经源性肺水肿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急性颅内压力升高而导致的急性肺水肿,并排除既往心肺疾病等,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我院自2011年07月――2013年07月共收治的176例脑出血患者并发11例神经源性肺水肿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共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0.3岁。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基底节区出血≥40毫升4例,脑叶出血≥60毫升2例,小脑出血≥15毫升2例,脑干出血≥2毫升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病后发生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时间6小时内3例,6-48小时6例,48小时后2例。
1.2临床表现①意识障碍,浅昏迷2例,中度昏迷4例,重度昏迷5例。②均有发绀及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5次/分,口腔内有泡沫状或粉红色分泌物。③肺部体征:两肺满布湿罗音及哮鸣音。④其他伴随情况,中枢性发热10例,消化道出血11例,继发性癫痫2例。⑤影像学检查,均有肺纹理增多增粗,斑片状影9例。
1.3诊断依据①急性脑出血后突发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发绀,咳大量泡沫痰或粉红色痰,既往无心肺疾病。②两肺满布湿罗音及哮鸣音。③胸部X线片示增多增粗,斑片状影。④血气分析:PO2降低,PCO2升高。
1.4治疗效果除脑出血本身特殊处理外,其他治疗包括:高流量吸氧,利尿剂及脱水剂,大剂量激素,个别病例予无创正压甚至气管切开,加强基础护理,其中3例好转,8例死亡,病死率72.7%。
2讨论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195例,按是否并存心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85例,非休克组110例,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休克组年龄>70岁且伴有高血压患者显著增多;并发急性肺炎、肺水肿及肾功能衰竭增高;两组患者比较其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休克患者以高龄、高血压病变多见,易导致发生肺炎、肺水肿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评估为有效的预防和救治提供护理依据。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休克;临床特点;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中断而引起心肌细胞发生严重的急性缺血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被忽视及延误治疗,并发症多,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心源性休克是由各种理化因素造成心脏泵血功能衰减,而引起全身有效循环血量递减,使组织严重灌注不足,而导致全身重要器官机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1]。心源性休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21%左右,死亡率约65%-85%,在7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尤为多见,因此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防治不容忽视。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195例,男117例,女78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1.41±3.24)岁,按是否并发休克分为休克组85例,非休克组110例。
1.2 方法
1.21 急性心肌梗诊断标准:①心前区持续疼痛>30分钟。②心肌酶谱增高。③心电图示ST段抬高,肢体导联≥1mm,胸前导联≥3mm。
1.22 心源性休克判断标准:①尿量每小时小于20毫升。②血压<90/60mmHg。③末梢循环较差,出现皮肤湿冷、发绀、及神经与精神症状。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患糖尿病、高血脂、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吸烟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休克组伴有高血压患者增多(P<0.05),且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增多(P<0.05)。
2.2 并发症与死亡率比较:休克组发生肺炎、肺水肿并发症增高,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增高(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目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休克患者缺乏临床典型症状,早期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易出现误诊及漏诊,误认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出现与其他疾病症状相似而被忽视其存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少数患者仅表现为夜间睡眠大汗,心慌、恐惧不安、头痛、等表现,由此可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与心源性休克的早期临床表现如心慌、气短、烦躁不安、皮肤湿冷等症状相似,影响临床的诊治与判断。且老年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迟缓,表述其症状不明显,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悉其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对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了解,并对老年患者给予一定的关注,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情况给予个别的护理措施,预防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本研究中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患者增多(P<0.05),其原因为老年患者基础血压较高,在临床判断是否合并心源性休克时,不能单纯的仅以血压作为参考指标,当患者血压<90/60mmHg即可出现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如少尿、呼吸、脉搏增快及末梢血液循环较差导致四肢湿冷。因此,除护理工作时应严密观察及掌握老年患者基础血压情况,及以外的临床表现如尿量变化、肢体温度、湿度、呼吸及心率等变化。还应早期反复对血压的监测,监测时间小于10分钟为宜,待血压及病情平稳后,再延长测量血压的间隔时间,这样有利于早期发现血压变化[2]。本文结果显示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比例增高(P<0.05),因此对高龄合并心源性休克且伴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高度重视,加强护理巡视,做好病情记录。高龄人群陈旧性心梗及反复发生的小灶梗死常以心衰为典型表现[3],除需掌握高龄患者AMI心功能分级采用的Killip四级法标准,还需严密观察心衰的监测与护理。本研究中发现休克组发生肺炎、肺水肿并发症增高,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增高(P<0.05)。提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易并发肺炎、肺水肿及肾功能衰竭,临床中可出现发热心率加快等症状,患者体温常维持在38~39度。此时需鉴别发热是肺部感染所致还是心源性休克前的心率加快所致。有学者报道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早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心梗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有关,可作为疾病预后的判断预测参考[4-5]。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其在IABP治疗基础上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并维持组织灌注。有学者表明,在IABP的支持下进行冠脉成型术及外科手术心脏搭桥,可使患者生存率明显改善[6]。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积极的药物治疗及改善循环和血运重建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总之,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休克的患者制定适合老年患者的医疗模式和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有效的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李小鹰。老年心血管病急症[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
[2] 李建军。顽固性心源性休克的治疗[J]。医学新知杂志,2002,12(4):173-175。
[3] 拓西平。老年人心衰的多因素分析[D]。全军第8届老年医学专业学术会议文集。无锡:全军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编印,2003:28。
[4] 柴文昭,杜斌,等。危重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9):563-56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2-01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较常见的急重症疾病之一,发病突然、药物毒性强、人体吸收快、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快速有效地进行抢救和治疗,会诱发重要生命器官不可逆损害而危及生命,甚至死亡。因此,及时准确的处理病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加强护理、做好恢复期的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的宣教,是防止再次中毒的关键。
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毒10例,其中女8例,男2例。均为口服中毒者,轻者8例,重者2例。
1.2 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流涎、腹痛、呼吸困难及不同程度的昏迷。主要体征是全身皮肤潮湿、四肢厥冷、肌纤维颤动、双侧瞳孔缩小。
1.3 急救方法 凡中毒后一律彻底洗胃,以温清水为宜、安全可靠。合作者口服洗胃,对不合作者或昏迷病人应插管洗胃,以减少毒物吸收。洗胃后用硫酸镁导泻。有皮肤及头发污染者,要及时清洗并脱掉污染衣物。
1.4 治疗结果 由于抢救及时。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其中8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
2 急救护理
2.1 病情观察
2.1.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常因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要定时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尿量和意识状态,采用监护仪24小时监测,专人守护,特别记录、床头交接班,确保抢救成功。发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做好抢救工作
2.1.2 若病人出现胸闷、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湿音、意识模糊或烦躁,提示发生急性肺水肿。
2.1.3 若病人呼吸节律出现不规则、频率与深度也发生改变,应警惕发生呼吸衰竭。
2.1.4 若病人意识障碍伴有头痛、剧烈呕吐、抽搐时应考虑是否发生急性脑水肿。
2.1.5 若病人神志清醒后又出现心慌、胸闷、乏力、气短、食欲不振、唾液明显增多等表现,经警惕为中间综合征的先兆,了解全血胆碱酯酶的化验结果及动脉血氧的化验结果,做好出入量及重症记录。
2.1.6 吸氧 应给高流量吸氧,每分钟4-6升,每天更换鼻导管后插入另一侧鼻孔
2.1.7 病人应有利于呼吸运动,如清醒者可取半卧位,昏迷者头偏向一侧。
2.1.8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随时清除呕吐物及痰液,并备好气管切开包、呼吸机等。
2.2 药物护理 在临床上观察到使用长托宁比阿托品能缩短病程,副作用少,病人由昏迷转为清醒的时间短。因此应及早使用长托宁,长托宁阿托品化的指征为:颜面潮红、皮肤干燥、腺体分泌减少、口干、肺部湿罗音消失、意识障碍减轻或昏迷着开始苏醒。
长托宁阿托品化后,应轻、中、重度中毒者各给予长托宁1毫克、8小时、6小时、4小时,重复肌肉注射,烦躁不安者可延长给药时间,同时应警惕长托宁中毒。其特征为:出现瞳孔放大、头晕、高热、尿潴留、谵妄等。故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尿量的变化,一旦出现中毒征象应立即报告医生,按医嘱停药观察。必要时给予补液、促进排泄。忌用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如:吗啡、巴比妥类。因急性有机磷中毒后24小时和中毒后2-7天是死亡的两个高峰。所以抢救成功后决不能减量或骤然停药,应继续观察3-5天。
2.3 心理护理 在临床中有不少患者因一时的冲动而自服有机磷农药,对于这些患者应加心理疏导,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并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患者回复内心的平衡,勇敢面对现实,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因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引起的肺水肿谓之神经源性肺水肿或中枢性肺水肿(NPE)是导致颅脑损伤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NPE是一种非心源性的肺水种。我们回顾了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救治的40例入住ICU的NPE患者,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一、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40例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2~75岁,平均41.6岁;交通伤28例;坠落伤8例;头部被击伤4例。其中脑挫裂伤21例;颅内血肿10例;脑干伤9例。合并肺挫伤5例;肋骨骨折12例;腹部脏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5例,并发四肢及脊柱骨折9例。
2、诊断依据
(1)有颅脑外伤史,头颅CT证实颅脑损伤;(2)急性起病,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40次/分,口唇紫绀,且进行性加重,部分患者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可闻及湿罗音;(3)排除心源性肺水种及输液过多;(4)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5)胸部X线片:有间质病变或肺纹理增强、双肺斑片状阴影、肺淤血征象。
NPE距受伤时间:3小时至9天,平均86.5小时。
3、临床监测
该组患者均入住ICU,除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外,监测血气分析、胸片。比较NPE发生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二 、治疗方法:
本组40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为3-12分。入院后有手术适应症急诊手术19例,脱水降颅压等保守治疗21例,气管切开28例。全组均采用头胸高15°位,经过水封瓶内95%酒精的氧气吸入,给予速尿40mg,地塞米松10mg,西地兰0.4mg,50%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呼吸机辅助呼吸32例,一般中(10-12ml/kg)、小(5-8ml/kg)潮气量通气,29例患者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亚低温治疗16例。根据痰培养及药敏情况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结合雾化吸入、翻身、叩背、排痰等辅助治疗。
三、结果
全组病人GOS预后分级:V级9例,IV级7例,I-III级8例,死亡16例。死亡率40%。该组患者16例肺水肿5小时内消退,5例死于肺水肿,6例在肺水肿阶段死于脑疝,5例死于并发症。
四、 讨论
1、 病因及病理生理
1874年Nathnagel首次论及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发生急性肺水肿(1),随后亦有众多的报道。1918年Moutier报道战伤有关的脑伤患者常常发生致命性肺水肿(2)。NPE是一种非心源性的肺水肿。发生NPE的患者,其心率呼吸加快,血压显著升高,PaO2显著降低。本组监测指标的变化与NPE的发生机制相符。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的升高在NPE的发生中起主导作用,血压的升高则是应激反应的结果。NPE一旦发生,直接影响呼吸功能,表现为呼吸加快,氧分压降低和胸片的变化。
2、临床表现及诊断
(1)脑外伤或开颅术后救治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窘迫、发绀、气道咯出分红色泡沫痰;听诊双肺布满湿罗音。(2)胸片为肺泡性肺水肿,早期可发现轻度间质改变和肺纹理增强,晚期则表现为大片雾状阴影。病变部位不按肺叶肺段分布,大小及形态与受伤的部位有明确的关系。(3)围手术期间均无过量、过速输液。既往无心、肺疾患;多数病人在出现肺水肿前均有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的先兆症状,应引起重视。(4)血气分析参数:一般给氧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
3、NPE的治疗
NPE早期诊断已受到普遍重视。但临床尚缺乏有助于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对脑外伤或开颅术后一旦出现呼吸增快和PaO2进行性下降,都应警惕NPE的发生。救治NPE的关键是提高认识,早期发现,早期使用机械通气(3)。由于NPE发病急剧,一旦出现,病死率极高,文献报告可达52.6%~86.7%(4)。临床治疗:(1)积极治疗原发病,迅速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包括手术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去骨瓣外减压或切除部分脑叶行内减压。对不能手术切除的颅内高压,给予脱水治疗、巴比妥药物治疗或亚低温人工冬眠疗法。(2)病人取头、胸高15°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3)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经过水封瓶内95%酒精的40%―60%浓度氧以消除泡沫,有条件时早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气终末正压通气(PEEP),使萎缩的肺泡扩张,并防止肺泡在呼气终末全部委缩,可减少肺充血和水肿,还可以增加肺功能残气量,用较低的氧浓度可获得较高的血氧张力,改善PaO2/ FiO2比值的异常。(4)静注氯丙嗪或异丙嗪25-50mg以降低皮质兴奋和紧张;给于地塞米松10mg抑制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或渗出;应用酚妥拉明及654-2扩张血管,减轻肺循环负荷,达到减轻肺水肿的目的。(5)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及组织供氧。(6)防止各种并发症。加强呼吸道护理,如雾化吸入、翻身、叩背、排痰等。防止肺部感染,预防应激性溃疡,循环衰竭等。总之,对NPE如能早期诊断,积极正确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卢亦成、陈伯林.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2例报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8,3:177.
[2] Zee VD, Neumann PH, Minnear FL, et al. Effects of transient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on lung fluid and protein exchange. J Appl Physiol, 1983, 54:178. 2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配合 护理
正常人体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构成的密闭腔隙,其内的压力为负压,低于大气压3-5cmh2o,以保障肺脏呈膨胀状态,参与正常的通气与换气。气胸就是胸膜腔内进入一定的气体,使肺组织受压萎陷而引起的,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它是肺科的常见病,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否则将引起肺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自发性气胸根据脏层胸膜破裂的情况和胸膜腔的压力在临床上可以分为闭合性气胸(单纯性)、开放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
(一)生活护理
发生气胸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用力排便、剧咳、打喷嚏等,以免使气道压力突然增高而造成肺与胸膜破裂,注意调节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营养供给,防止便秘。
(二)心理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病人由于肺扩张能力下降、疼痛、缺氧等,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心理,因此,应该多巡视病房,尽量陪伴在病人身边,尤其是在严重呼吸困难期间,允许病人提问和表达焦虑紧张隋绪,同时告知病人有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法,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告诉其疼痛产生的原因,消除病人对治疗和疾病本身的恐惧、焦虑和紧张,增加病人的信心,使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疗。
(三)治疗配合
1.病情观察 病情轻重取决于气体进入胸腔的速度、肺萎缩的程度、肺部的基础疾病及并发症,临床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患侧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程度,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冷汗、发绀、呼吸浅快,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查体时可发现气胸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语颤和呼吸音均减低或消失,气管向键侧移位,应立即通知医生予以对症处理。
若伴有胸腔内大出血,可发生休克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心率、尿量等变化。
临床上常见有气胸病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由于气胸的表现可以酷似其他心肺疾患,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因而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患者如有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的症状,应考虑气胸的可能,应根据病史和体征认真进行鉴别,协助病人及时做胸部x线检查,以便及早明确诊断。
注意观察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是指病人在排气过程中或排气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同侧肺水肿,多在大量气胸、肺被压缩时间较长,一次大量排气时发生。临床表现为迅速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听诊有肺部水泡音。一旦出现,应按急性肺水肿处理。
2.对症处理
(1)胸痛、咳嗽、呼吸困难:气胸病人胸痛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咳、镇痛药物,做好心理护理,嘱患者放松心情,不要紧张。张力性气胸或血气胸如发生休克的患者应备好胸腔闭式引流用物及抢救药品。
(2)并发症护理
1)血气胸:气胸发生后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常因壁、脏层胸膜粘连部位的血管被撕裂所致,当有血性引流液时应严格记录引流量,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变化,待肺复张后出血多能停止,如继续出血不止,要积极做好术前准备,以备手术治疗。
2)脓气胸:常合并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等,或由于食管穿孔至胸腔,需紧急行胸腔引流排脓排气,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性状及引流量,注意病人体温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胸腔引流通畅,并给予控制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
(四)用药护理
病人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及时评价止痛效果并观察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取得有效处理。有胸腔引流的病人,肺完全复张后可引起胸痛,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并且向病人解释,以消除紧张心理,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刺激性咳嗽较剧烈者,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咳药物。用药后及时评估药物疗效,及时反馈。
(五)健康指导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剧烈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平时多吃粗纤维食物;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抬举重物以防止复发;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应立即到医院救治。
参 考 文 献
[1] 朱怡然.自发性气胸及护理.临床护理全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7:38.
[2] 佟学一.引起自发性气胸的原因及发病机理如何.护理医学问答.第一版. 武汉:人民卫生 出版社,19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