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工业废水处理 教材改革 环境工程

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两大主要矛盾:一是飞速发展的全球经济,二是不断增长的各国人民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生产过程衍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已越来越严重。从上世纪中叶发生的环境公害事件(如:日本的水俣病和骨痛病事件),到2005年12月我国哈尔滨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再到2007年5月太湖蓝藻的爆发,无一不是与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得不到有效、安全的处理相关。工业废水处理已经成为环境工程专业顺应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我国环保产业近几年不断发展壮大,大批专门从事工业水处理相关的设备制造、水处理药剂生产及工艺设计的环境工程公司和科研院所应运而生。这些单位的人才缺口很大,所需要的人才大多是有丰富经验的工程人才。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要想在就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必须从强化实践能力方面寻找突破口。工业废水处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与实践高度结合,而目前还没有一本符合这样要求的教材出版。因此,工业废水处理课程改革,必须从教材改革开始。

1.现行工业废水处理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

1.1目前的教材偏重于水处理基本理论的介绍,这些理论大都已在前期课程中出现,多是物理法、化学法、物化法和生物法等水处理基本原理的再现,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因教材内容的限制感觉没有兴趣。

1.2目前教材中的实际工程案例过于陈旧,有些案例甚至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与现在日新月异的水处理工艺相距甚远。

1.3目前教材所用的环保水质排放标准多是以前的旧标准,2008年环境保护部颁布了一些行业污水排放的新标准,相比旧标准,新标准对工业废水排放的要求更加严格。

1.4有些案例在引用时多是对工艺参数的罗列,没有针对同一工业污水水质的不同工艺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对为什么在这个案例中采用这种工艺方案或工艺参数不甚明了。

工业废水处理课程教材应该体现对基本理论的深化以及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

2.关于工业废水处理课程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

2.1弱化水处理基本原理的表述

学生在前期课程中对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工业废水处理课程中应尽量避免重复,否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弱化水处理基本原理的表述。但是,在具体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应由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在具体应用中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如:在肉类加工工业废水的工程实例中,由教师调动学生,引导学生如何对肉类加工废水的调节进行思考,其效果比枯燥地讲解调节池的工作原理要生动得多。

2.2增加工业水处理新工艺的介绍

由于在前期课程中对一些新工艺的介绍篇幅较少,因此,在工业废水处理课程中应重点介绍水处理的新工艺,如:CASS工艺的一些变形工艺,厌氧内循环IC工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等[1]。这些新工艺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在原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水处理工艺最新的发展方向。

2.3引入近两年工业水处理的实际案例

舍弃原有的一些陈旧工程案例,重点收集近两年来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案例。工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要求环保标准的更新速度加快。我国2008年颁布了一批新标准,同时废止了一些旧标准。新标准对水质的要求大多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如:《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中对造纸工业废水中的可吸附有机卤素(AOX)和二英规定了排放限值,而在《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中没有提及[2]。因此,原来的一些水处理工程中没有考虑这些有毒污染物的去除,在这门课程中讲述这样的案例显然滞后了。

2.4注重对案例中工艺方案的详细分析

工业废水处理课程中案例教学非常重要,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在引入案例的同时,应注意引入的内容要有参考价值,不能进行工艺参数、运行结果的简单罗列,应该将不同的工艺方案、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对比,最终得出最佳的工艺方案和运行参数。只有这样,学生在具体学习时才能对该类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进行该类工业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和设计时才能有全局观,把握关键问题,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5加强对工业水处理工程中新设备应用的介绍

工业废水处理课程中还应加强对一些新设备的介绍。目前,环保设备种类繁多,新设备层出不穷。做为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及时了解市场上出现的新设备,否则在工艺设计时容易受到旧设备功能上的制约。比如,在泵站的设计时,以前普遍在吸水池前设置格栅,增加了栅渣清除的工作量,为了减少或避免栅渣清除的工作量,现在的泵站设计中普遍采用碎污机。

总之,工业废水处理课程教材应该体现最新的工艺方法及相关的工程案例和附属设备,体现环保标准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感到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确有所用,才会保持学习热情,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

参考文献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第2篇

然而,对于非传统工业产品(例如专用设备,新材料及特殊化学品等),特别是在公开渠道数据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我们该如何评估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率?这些数据对于企业决定是否投资该项业务及如何分配资源至关重要。

赛立信竞争情报将通过一个案例,向您展示竞争情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独特价值。

一、项目背景

中国环境污染日益恶化,导致公众环保意识的集体苏醒及政府监管的逐步完善,这些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在污染治理上投入更多;上述变化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压力和挑战

作为向纺织行业提供特殊化学品及技术服务的化工企业(简称T公司),T公司委托赛立信竞争情报开展专题调研,希望通过调研能了解化工企业的应对措施及水污染治理设备的市场规模,为评估该产品的市场机会提供重要依据。

二、项目执行

(一)界定调研目标

通过公开渠道及行业协会调查,赛立信竞争情报对调研目标——水污染治理设备市场,作出了界定,如图1所示:

作为环境服务产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水污染治理服务主要包括水污染治理技术/产品开发和水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主要服务于政府水污染治理工程与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两个细分市场。

(二)确定调研方法

在上述两个细分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既包括环保企业,也包括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其中,水污染治理技术/产品开发企业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垄断格局。这种典型的“碎片”市场缺乏公开数据,并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不适合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测算市场规模。

考虑到政府在水污染治理领域的主导地位及水污染治理设备的采购流程,赛立信竞争情报选择以政府职能部门作为主要的调研目标,结合对水污染治理工程设计单位的深入访谈,我们获得关于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与高污染行业专项整治的大量第一手数据,对包括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水环境监测仪器及自动采样、数据处理系统、在线式/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器、环保药剂等细分产品市场规模进行了准确的评估和预测。

(三)扩展分析

T公司根据赛立信竞争情报的调研结果选择了重点市场区域的10个环保企业展开竞争调查,对上述企业的组织结构、研发能力、市场资源及营销模式等要素进行对比分析,为制定有效的进入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项目价值

对环保专用设备这样的非传统工业品而言,其市场尚处于快速增长期且进入该市场的企业数量众多,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同时公开渠道几乎没有关于这个“碎片”市场规模的完整信息,因此传统的统计方法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通过价值链及行业分析等竞争情报方法,我们能够在厘清市场边界的基础上对行业参与者及市场驱动力展开定向调研、以收集关于市场容量及增长潜力的第一手数据。在本案例中,政府职能部门作为行业监管者与市场参与者,对设定行业门槛及制定竞争规则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赛立信选择政府职能部门作为主要调研目标并通过多种调查方法组合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信息,为T公司评估目标市场规模、制定有效的进入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建议。

【欢迎与赛立信竞争情报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赛立信研究集团旗下,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竞争情报事业部,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竞争对手调研、行业分析研究、竞争情报整体解决方案、竞争情报管理系统等竞争情报产品与服务。文章联系:E-mail:ci@smr.com.cn;电话:020-22263632。更多竞争情报文章,请登录赛立信竞争情报网:sinoci.com.cn】

版权要求: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第3篇

《水污染控制工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涉及的基础知识繁杂,同时工程应用性极强.该课程重点探讨如何运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控制和消除水污染,强调控制污染的各种技术手段,实践技能要求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环境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大多数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1,2].然而,现今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联系不紧密,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因此,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采用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前沿内容充实进来的手段,不仅可以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的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习惯,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学科前沿领域探讨三者相互协调,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2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更好地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彼此渗透,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内容充实进来,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内容将实验内容分为与之相对应的5个模块,具体包括污水的物理处理实验、污水的化学处理实验、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实验、污水的生物处理实验和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实验.

2)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环境的探索和认识不断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延伸和拓展,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教学内容也应及时进行更新和变化,将该领域的前沿内容充实到实验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比如富营养化水体和受污染的地下水的修复技术属于水污染控制的前沿领域,本着面向应用的目的,将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技术和受污染的地下水的修复技术实验引入到课程中,如“沉水植物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实验”、“浮水植物浮萍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实验”和“可反应渗透墙对受污染的地下水的修复实验”.实验内容选择以地方企业的生产污水(如印染废水、遮阳材料废水)做为混凝、气浮等基础单元实验用水水源,在巩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为解决地方水环境污染问题出谋划策,培养其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除完成必需的实验过程,还要求学生了解实验中运用的各种处理单元的技术经济指标、工艺运行控制条件等内容,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增加设计性实验.现行通用的实验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项目,多侧重于理论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较少,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选用传统实验教材的同时,大量补充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光电催化降解有机物实验、UV/H2O2联合处理染料废水实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和氧化沟实验等)的讲义材料.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原水(人工配水、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和实验处理单元,通过查阅资料提出完整的处理方案、工艺流程,对工艺的运行控制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并制定对工艺运行效果的监测方案.方案中学生必须明确所采用工艺、主要去除对象和性能评价指标.例如在污水生物处理实验中,学生要独立完成空气量、回流比、泥龄等工艺主要控制参数的设定,制定实验步骤和监测指标;在完成活性污泥的驯化后进行活性污泥形态和生物相的观察,并对工艺运行参数如污泥浓度以及污泥沉降性能进行测定;最后根据所提出的组合工艺实验运行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工艺评价与分析.该实验内容的设计较全面地涵盖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的核心内容,克服了验证型实验对原理或某一操作技术的单一训练缺陷,把环境工程专业多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艺实践能力能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提升.

3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和难点以问题提问的形式引出,让学生分组讨论或协作学习,鼓励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如在水体自净一节中,结合气、液界面大气复氧与微生物呼吸、有机污染物降解好氧过程中氧的供需平衡关系进行提问、分析、讨论,引导出水体自净速度慢除了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或浓度的影响外,还受水体大气复氧、氧的供给、传质的影响.因此,为加快污水处理或净化速度,降低污水处理构筑物规模,减少建设投资,污水生物处理必须接种微生物或回流污泥,进行人工强制曝气.通过问题引出、师生共同讨论、老师的启迪和总结,促进学生归纳、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并把水污染控制与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为后面污水生物处理的污泥回流、曝气充氧设备与充氧能力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与设计教学中,采用资料分析、案例讲解、观看DV教学录像及构筑物和机械设备图片,把工程计算、图纸、构筑物、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认真进行设计计算,按照规范、标准绘制图纸等等,同时给学生灌输行业标准规范、工艺技术实用性以及技术经济性等工程理念,提升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同时布置大作业,并在教学过程后期参观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学模式,实行讲授—参观—实践这一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同步大作业计算,思考、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水处理构筑物、设备、图纸、工艺流程、工艺技术参数以及运行管理和技术积极性等,真正理解“工程”的深刻涵义,激励学生重视并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把能力培养、知识学习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从而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环境工程专业设在化学化工学院内,学院的化学、化工和材料专业基础雄厚,具备很多与这三个专业相关的大型科研仪器.在指导学生完成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后探索开放性实验,如在学生已做过活性碳吸附实验的基础上开设“改性活性碳对染料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处理研究”开放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化学的方法对活性碳进行改性,探讨改性条件对材料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让学生找出最佳的制备条件;将制备出的改性活性碳进行表征,测定改性前后活性碳的吸附性能;学生在选题并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定改性活性碳制备的方案及处理废水方案;在方案确定后,学生自己准备药品、自己学会实验仪器的使用,自己安排时间进行实验,指导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到实验室解答学生的问题.这样,可以弥补学生实验时间有限而无法深入探讨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考核方法改革

严格的考核是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监督、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实验考核成绩只是根据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这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现在将实验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设计实验和期末考核三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40%:出勤情况(占10%)主要检查学生实验课是否迟到、早退;实验操作(占15%)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仪器使用等;实验报告(占15%)包括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的合理性、科学性、全面性,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设计实验占30%,由老师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大纲的核心内容给出设计性实验题目,学生独立完成资料收集、设计、准备和实验的全过程.期末考核占30%,包括理论考核(占15%)和实验技能考核(占15%).这种综合考核形式的考核重心向实验操作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倾斜,避免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掺入太多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结语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炼钢工业;污水处理;废水污染

中图分类号:U664 文献标识码:A

1 炼钢工业废水综述

炼钢技术是将生铁中含量较高的碳、硅、磷、锰等元素去除或降低到界定范围内的工艺。炼钢废水分为炼铁废水、炼钢废水、轧钢废水。炼铁废水是来源于高炉煤气洗涤水和冲渣废水这两种类型,其特点是废水水温较高,里面的含有悬浮物浓度较大,据不完全统计达1000~3000mg/L。炼钢废水源于设备间接冷却水、设备和产品的直接冷却废水、除尘废水、冲渣废水。特点是设备和产品的直接冷却废水。这里有大量氧化铁和少量油脂,但是对它们处理后可循环利用。轧钢废水则来源于热轧和冷轧产品过程中需要大量直接冷却水,冲洗钢材和设备,特点是热轧废水含有大量氧化铁和油,具有水温高、水量大等诸多问题。

2 炼铁废水处理技术

炼铁工艺是将原料及燃料送入高炉,再通入热风,使原料在高温下熔炼成铁水,同时产生炉渣和高炉煤气。在这个过程中炼铁产生的高炉渣,经水淬后成水渣用于生产水泥等制品(见图1)。

从高炉引出的煤气称为“荒煤气”,先经过重力除尘,再进入洗涤设备。煤气的洗涤和冷却是通过在洗涤塔等设备中实现的。由于水与煤气直接接触,煤气中的细小固体杂质进入水中,水温随之升高,里面的一些矿物质和煤气中的酚、氰等有害物质部分溶入水中,形成高炉煤气洗涤水。

3 炼钢废水处理技术

铁水中的碳与吹氧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随炉气从炉口冒出。回收这部分炉气,作为工厂能源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炉气叫转炉煤气,这种处理过程我们称为回收法。另一种方法是在烟道内空气中的氧气与炽热的CO发生燃烧反应,使CO大部分变成CO2,同时放出热量,这种方法称为燃烧法。

下面以混凝沉淀-水稳药剂处理技术为例说明它的处理技术。在实际处理中我们将粗粒分离槽中含量约为15%的、粒径大于60μm的粗颗粒杂质通过分离机予以分离,在过程中被分离的沉渣送烧结厂回收利用;剩下含细颗粒的废水流人沉淀池,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沉淀池出水由循环水泵送二级文氏管使用。二级文氏管的排水经水泵加压,再送一级文氏管串联使用,在循环水泵的出水管内注人防垢剂水质稳定剂,以防止设备、管道结垢。

4 轧钢废水处理技术

在轧钢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工业生产中轧钢废水可分为热轧废水和冷轧废水两种,主要污染物是粒度不同的氧化铁皮及油类,热轧废水中含油废水的治理及废油的回收技术在轧钢废水中具有代表性,细颗粒含油氧化铁皮的浓缩、脱水处理等也是主要的治理内容。

工业中热轧钢废水是指钢铁厂热轧车间在通过扎辊将钢锭热轧成各种钢材以后需用水冷却轧辊,冲洗氧化铁皮最后产生的一种废水的过程。根据要求在工业中每轧制1吨钢板约排出废水30-40立方米。冷轧废水种类越多,所含的污染物质较复杂,差别也大。其中冷轧乳化液的油脂浓度高、乳化浓度高,普遍含表面活性剂,是含油废水体系中处理难度比较大的一种废水。

以轧钢废水处理中的热轧废水的处理为案例,简述对其处理的技术。热轧废水处理技术我们可以选用旋流沉淀池完成净化水质。工作原理是用旋流沉淀池来完成的。过滤后的废水,在沉淀池里的时间是在6到10分钟,沉淀中要根据生产要求要对水温有个最基本的要求。再用加药混凝沉淀,进一步净化,使循环水悬浮物含量小于50mg/L。为提高循环水质的要求和可利用情况,再把热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再用单层和双层滤料的压力过滤器进行最终的净化,达到预想目的。

结语

在我国钢铁工业作为高能耗、多排放污染的行业,在全国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而在外国,钢铁工业循环用水率已达95~98%,需补充2~5%新鲜水,每炼1吨钢需补充新鲜水2~8吨。而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循环用水率平均65%,每炼1吨钢要补充水30~50吨。废水排放量大,污染也严重。要通过各种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解决钢铁工业用水的节能减排。

工业废水污染案例范文第5篇

摘?要:介绍了《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开放式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结合实际提出了平台的建设理念,并就平台的基本结构、主要共享资源、教学与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开放式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资源共享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学院《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组针对企业需求,开发该课程教学资源和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容体系,实现了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深度融合。以该课程为载体的教学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呈现专业方向优势互补、知识技能互补、梯队合理的“双师”结构,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更新教学内容,并融入新的教学成果,以公共网络为载体,将构建开放式教学平台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教改方向,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建成了较完整的课程资源系统,可利用共享系统向学习者提供教育资源服务。2012年12月该课程完成了“转型升级”,通过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

一、开放式教学平台建设理念与构建框架

作为国家级精品课,课程组在网上提供了大量可供直接利用的教学资源,但还需坚持“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结合自身教学需求与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创新与发展。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互动的开放式教学平台建设理念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的特点要求将水污染控制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使学习者获得工艺设计、设备运行操作等职业技能,开放式教学平台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互动,为学生提供给宽口径、多内涵、体现个性需求和教学反馈的立体化教学系统。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学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工作过程,了解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在开放中实现互动教学。开放式教学平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应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让学校、企业、社会联成一体,学生随时有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

2. 平台的构建框架组织结构

依据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开放式教学平台应是一个结合《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课程资源丰富、系统、完整,并且充分开放共享的教学平台。开放式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大类。开放式教学平台在已有《水污染控制技术》国家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是反映教学活动的必需资源和教学的依据及材料,在促进“教”与“学”的理念和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为教师提供满足其自身教学所需要的必需的资源及可供参考和选择的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课程基本信息以及复习、释疑和进一步拓展的环境。

二、开放式教学平台系统资源建设

为尽可能实现资源的“优质”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性”,课程组克服了原有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开放式教学平台上,按照课程体系和企业岗位需求,进行资源设计和组织,将知识单元和实验/实训单元标引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并覆盖所有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和学习需求,通过输入关键字,实现基于知识模块或知识/实验单元或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检索,既可选择对应检索范围中的所有资源,也可仅选择所需类型的资源,自主学习和查阅所需相关资料。

1. 基本资源建设

基本资源包括课程基本信息、重点难点指导、作业习题和全程教学录像等满足教学和学习基本需求的各类资源。(1)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演示文稿和授课教师等,以介绍为主,将课程的历史沿革、建设过程,课程教材的更新、教学内容演变,教案/演示文稿以及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等课程基本信息展示出来。(2)重点难点指导。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内容中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和教学中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是课堂结果的主要线索。在教学大纲、教案/演示文稿和每个课堂教学单元中都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给出指导方案。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率,还为学习者提供了课程学习手册和校本教材等参考资源。(3)作业习题。形式多样,与课时教学内容相匹配,附参考答案,有利于学习者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4)全程教学录像。为课堂教学的真实反映,讲授者循循善诱,由浅入深,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和自主学习。

2. 拓展资源建设

拓展资源包括辅助教学和学习的各种特色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实验/实训、试题库/在线考试、学习论坛等。

(1)案例/专题讲座/素材资源库。案例库收集了课程组在社会服务中设计的一批典型水污染治理工程案例;专题讲座库收录了本行业企业专家介绍水污染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以及本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技能要求等;在素材库中,收集了污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参考文献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等。这些资源可供同行和学习者参考使用。

(2)实验/实训。针对课程特点配套了实训项目和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开通了水处理设施运行操作仿真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环境下实验室开放教学;在校内水处理车间设置了不同功能的水处理单体设备,学生可根据污废水处理要求进行组合,完成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中水、纯净水处理等项目的实验/实训;还设置了4套水处理综合实验装置,满足实验/实训要求,提高学生现场操作技能。

(3)试题库/在线考试。试题库汇集了200多道题目,分为概念原理题、分析题、论述题、实践题等不同类型。在进行阶段性学习之后,学习者通过系统自动抽题,在线测试或考试,通过参考标准答案及要求,进行自我评分。

三、结束语

通过开放式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实现了《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目标。开放式教学平台的使用,能有力地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和实践的开放式良性互动交流,让学生有机会自主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学生、教师、和企业岗位之间的关系通过开放式教学平台得以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