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课程理论

高等教育课程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课程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等教育课程理论

高等教育课程理论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致力于课程改革的良苦用心值得肯定,但具体实践中的进展并不顺利。总体上讲,高职课程改革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本文从时代沿革、改革动因、改革理论基础、改革成本与风险等方面,拟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作些理性探索和思考。

当前,全国性的高职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课程改革的良苦用心值得肯定,但进展并不顺利。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既要矫正原有的弊病,更要建立新的课程秩序与核心价值;既要祛除原有教育理念上的落伍观念与习惯束缚,也要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专业自主性等。然而,现实的高职课程改革实践往往参差不齐,甚至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时代沿革、改革动因、改革的理论基础及成本与风险等因素严重制约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成效。

一、课程改革沿革与动因分析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产业改革风起云涌,中国正逐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产业领域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其需求一直处于一种“饥饿状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呼唤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影响最为普遍与久远的是学科中心和经验主义两大课程观。众所周知,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观始终占着支配地位。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成长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发展历史并不长,课程观上自然主要体现为学科中心主义。土生土长的高职“三段式”课程模式完全传承的学科中心主义衣钵;而当前盛行的“项目”课程观以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观,则是经验主义课程观的主要体现。在课程观的取向上,是倾向于“保守”的学科中心主义主张,还是倾向于“激进”的经验主义主张,各方见仁见智,论争不止。

课程改革应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产业界的需要,也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改革的动因上,手段论与目的论,本不应有过多的争论,但事实上又往往出现改革动机取向和实际效果的巨大反差。已经有过这样的案例,个别高职学院,不顾对应产业的特点、自身文化传承和课程特色,在大搞一通洋为中用的“拿来主义”之后,将原有的课程体系全部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标新立异”。结果,这种“立异”导致了“意外”的出现,用人单位满意度下降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受挫,怨声载道,最终导致课程改革偃旗息鼓,重返原点,可谓“其兴也勃,其消也忽”。

笔者无意否定课程改革的现实必要性。先贤曾淳淳教诲:“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有学者指出,我国高职课程在实施改革的进程中,应该选择适切性的实践模式、珍视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同时要在全球化视野内进行准确定位。教师的工作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工作,不会也不应有划一的课程模式、方法,一味地赶时尚、追潮流,耐不住寂寞,人云亦云。主见全无,何创新之有?何特色之有?

还有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值得思考。搞课程改革,迎合了社会时尚和某些“实用主义者企业”的口味,有可能促进短期目标(学生就业)的实现,但往往有损长期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职业成长)的实现。不搞改革,一味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我行我素,孤芳自赏,不但得不到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短期目标难以实现,也会影响到长期目标的实现。尤其是作为高职学院“掌门人”的院长,迎评估,争示范,上重点建设项目,必须要有课程改革,否则就不可能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同,学院的发展就会受到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掣肘。搞课程改革,请专家们来把脉,“专家们”各有师承,意见难以统一,甚至大相径庭。不难想象,高职课程改革的过程一方面是院校领导信心十足,强力推进,而教师则是倦怠疲惫,方向迷失,效果不言而喻。

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课程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悄然而起。经济全球化,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开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关注社会发展问题,而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则是有关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西方课程理论变革中,阿普尔的课程理论的贡献很大。他提出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开创了课程研究新范式,深刻揭示了课程内容“霸权~—意识形态”的实质,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实践性。但是,其消极性也很突出,如否定课程知识的客观性、过分贬低“效率’’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等。至于西方课程领域内出现的后现代各种新思想、新学说,诸如雷诺兹的课程航线思想、高夫的后殖民主义课程观、利文斯通的课程未来学观点以及佛耐丁关于科技发展对课程影响的学说等,其课程研究已经出现了新的轨迹,表现为课程研究的思路更为开阔,鼓励创新与多样性;具有以问题为中心的特点;正在逐步摆脱对其他学科与理论的依赖,进一步倡导解放思想、同研究者的个人兴趣、知识积累相联系的更具独特性的研究。

按课程的主要特征,当前盛行的课程观大致可分为课程知识观、课程产品观、课程过程观、课程体验观四大类。课程知识观的哲学基础是现实主义,主张课程的目标应是教育理性的个体和开发个体的智力,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产品观认为,教育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主张课程应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和一个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并不折不扣地执行和检查落实。对课程产品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科学管理思潮,这种思潮运用于职业教育,形成了重视“能力本位”的DACUM(De—velopingacurriculum)课程开发模式。英国的BETC国家高级制造工程课程,是课程产品观指导下的典型代表。课程过程观的教育思想基础是人本主义。课程体验观则是在过程观的基础上修正而成,认为课程应是教师、学生双方认识到存在问题,通过对话、谈判等方式而建立的互动体验过程。上述四种课程观,应该说没有一种是万能的,它们各有优势和局限性。知识观重视智力的开发,但忽视学生的需求;产品观注重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人文教育的内涵;过程观和体验观与产品观相比,更强调人文观念,但课程目标不够明确。

追本溯源,当代西方的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是从西方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学科广泛吸收并借鉴相关学说,建构了课程改革的理论。但是,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西方的课程理论与中国本土问题还需要一个转化和调适过程。各国课程改革均是基于不同的国家背景及具体情境,“解决自己的问题”则是其共同的出发点及最终归宿。“历史经验证明,社会对学校课程的制约与影响起着相对主导作用,学校课程应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本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课程改革在面向世界的同时切不可迷失自己”。

当前,西方先进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理论流派纷呈,各有特色,而且各种理论在相互碰撞中不断演变和发展,但从总体上讲,还远没有“定型”。事实上,其课程改革的实际成效也不尽如人意。自上个世纪80年布《国家正在危机之中》报告以来,美国政府推行的课程标准制定运动,其实效并不乐观,学生学业成绩并未达到预想结果。近年来,作为推进标准化运动的改善举措,美国政府不得不寻求通过设立要素主义目标、强调探索学习、问题解决、小组合作等进步主义教学方法等提高学生的成绩水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正蓬勃兴起的课程改革潮流,其正面的促进意义当然不可小视,它对于变革我国教育惰性,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的确有必要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研究方法,通过培养学习共同体、反思型实践家以及开展校本研究等途径进行课程的改革创新,破除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框架的束缚,实现从定型化教学向情景化教学的转变,还课堂教学以生机和活力。但从客观上讲,因中西方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经济体制、高等教育宏观与微观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不能基于至少是不能完全基于西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过分地夸大西方式课程改革的作用,过多地强调“拿来主义”的做法,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应是意料中的事情。越是具有民族性的东西,才越具有世界性,经济改革是如是,政治改革是如是,教育改革也不会例外。正如浙江大学刘正伟教授所指出的,我国学校学科课程在实施改革的进程中,应该选择适切性的实践模式、珍视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价值,同时要在全球化视野内进行准确定位。

产业界曾经出现过“海归派”与“本土派”争高低的现象,兴许对高职课程改革有一番启示意义。“海归派”挟洋技归来,为产业经营带来了西方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盈利模式和营运方法,然而却往往遇到了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水土不服”问题。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变革,员工阻力大,企业的中坚骨干也将信将疑;用于创业实践,实际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甚至败走麦城。而那些既具有全球眼光,又深谙中国国情与经济社会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本土派”企业家,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往往成就了百年基业。对待教育改革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在强调洋为中用的同时,是否还更应进一步洞悉中华民族教育的传统文化精神呢?

三、课程改革的成本与或有风险

从成本与风险角度考虑,课程改革至少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或有成本与风险。

其一是在经验主义课程观的指导下,高职课程进行人为的切割,可能导致知识系统框架的解体,影响影响培养对象理论体系与知识架构的奠基。其二是人文科学教育的弱化,可能导致高职人才综合职业素质上的畸形发展。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导向上,片面地倒向经验主义课程观,过分地追求对特定职业岗位(群)的适应性(尤指操作能力),人文精神缺失,难免让学生在未来的岗位动态调整中缺少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准备,丧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三是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可能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下,在职业能力观的主导下,高职课程内容中删掉了许多技术应用形态的理论推导,使学生出现认知上的“盲点”和障碍,只知“依葫芦画瓢”。技术是操作性的智慧,智慧是理论的升华。弄通理论就可以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忽视理论的学习与掌握,必将导致教育对象职业生涯的无“根”性和跨专业跨技术流动的局限性。看似红火、热烈而充满希望的课程改革景象背后,却悄悄地孕育着不和谐的种子。有学者已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克服‘确定性’的课程逻辑”。

可以说,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确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急功近利”行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导向,职业教育权威的鼓吹,院校掌门人的焦虑与期盼,基层教师的无奈与彷徨,交织成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说,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已经积蓄了较高的成本与风险,当这种风险集中释放时,谁又来为此承担终极责任呢?

四、对高职课程改革的辩证反思

抱残守缺,局限于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观,只能是自甘落伍,实不可取;全面倒向经验主义课程观主张,也可能犯极端主义错误,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过于急功近利,过分依赖某一种模式或范式,希望一下子就找到一把“万能金钥匙”把职业教育之门打开,应该说是一种浮躁心态的表现。不妨作一个简单的比较研究,也许有些启示意义。多少年以来,各级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尽最大努力铺建设摊子、上项目,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结果失去的却是增长的质量,遗留了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资源过度开采耗费、人居质量大幅度下降等大量现实问题,而治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当期经济增长获得的利益所无法弥补得了的。最终。这一代人提前花掉了下一代人甚至几代子孙的财富,悔之晚矣!“两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提出,可谓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

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浮躁心态,同样有百害而无一利。社会要建设成和谐社会,职业教育也要建设成和谐的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拿来主义”、洋为中用,从本源意义上讲,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问题,英国的、美国的、加拿大的或是其他任何先进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借鉴并结合国情予以消化吸收,是一种良好的策略路径,但如果不顾自身的文化传统,随意地嫁接和改造,剑走偏锋,终难免收之桑榆,失之东隅,甚至是橘生淮北则为枳。如果我们将课程改革的视角放大,也许高职课程改革应该是“功夫在诗外”。当前,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滞后,教育财政投人捉襟见肘,作为吸纳高职人才就业的产业界深陷危机,自顾不暇,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改革主张随着“专家权威”声音的改变而不断改弦更张,职业学院便紧紧跟随摇旗呐喊,这样的课程改革要想达到期望值,只不过是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罢了。

高等教育课程理论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课程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软肋,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制约自身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可行性的建议,以适应现实社会成人教育的需要。

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已占全国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教育形式,成人高等教育有别于英才教育和传统的学校教育。审视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建设,存在以下亟待于解决的问题:

1.课程体系片面求全,教学对象针对性差

成人学生群体与普通高校学生群体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诸多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实际上漠视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差异化,课程设置明显地缺乏开放性、探究性、个别性、针对性、实用性,比较突出地暴露了成人高等教育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经验的弊端。加之课程设置还存在层次偏高、偏难等问题,不利于学生自学与提高。这显然忽略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偏离了成人高等教育的方向,严重制约着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课程内容陈旧落后,缺乏时代气息

课程内容陈旧过时,明显滞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与成人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需的知识、技能缺乏紧密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成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利于调动成人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

3.课程结构不合理

目前,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是必修课一统天下,选修课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忽视了成人的学习需求、兴趣和动机,没有考虑成人生源的差异及其对课程选择多样性的要求,导致其所学知识相互割裂,直接影响知识的实际运用。此外,理论课比重过大,活动课程明显不足,实践课程也难以保证,即使是林业、园林等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实践教学也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以致培养的学生“眼高手低”,实践动手能力差,偏离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4.理论研究基础薄弱,与实践应用脱节

成人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成人既是社会生产的直接承担者,又是成人教育的对象。普通高校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给成人教育带来了明显的模仿痕迹,成人教育所暴露出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节等问题,远远不能适应职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难以实现成人高校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5.成人高等教育课程 “普教化”

现有成人高教课程理论研究匮乏,这既有现实的因素也有历史的原因。就成人教育自身而言,教育对象的复杂化、教育目标的多样化等,都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更加难以把握。而我国对正统教育的大力追求和对“非正规”教育长期以来的忽视,都使得其理论基础偏于过度薄弱。理论的匮乏使得人们采取通过简单借鉴普通高等教育来对待成人高等教育,使成教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选用基本与普通高教相同。而这种“普教化”的成人高教课程,反映的是普通教育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倾向于强调知识系统的完整和逻辑结构的严密,重视学术而轻视实践。

6.课程评价模式单一。

在成人高等教育的评价中往往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重视课程建设效果的评价,忽视课程建设条件(师资、设备等)、课程建设过程(课程目标、教材以及相关教学文件、教学实施及管理)的评价;在评价的对象上,只重视对学生学的评价,而忽视教师教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重知识、轻态度、轻能力;评价手段单一,以理论考试为主,忽视实践技能的考核。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测试中的作弊现象十分严重,从而使严肃的评价督促功能失效,验收功能失真。显然,这种单一的课程评价模式不符合成人学生的特点,也有悖于新形势下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宗旨。

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对策

以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较多为换汤不换药,也不对症下药,而且缺乏对高等教育应充分满足国际国内社会、经济与个人发展双向要求的思考。然而,课程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21世纪人才的培养。因此,应该全面地分析课程设置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转贴于

1.改革课程设置

成人高等教育是一种层次高、时间短、见效快的教育形式。因此,它的课程设置应该带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要改变过去成人高校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流向亦过于单一的课程设置。要从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化向延展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统一上转变。无论专业课和基础课,都不应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系统与完整,而要着重于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加实践课的内容。基础课的设置应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加强与未来科技发展的联系。专业课的设置应强化“新”和“精”的特点,及时补充新知识、新理论、新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信息。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尊重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课程的设置要依据成人的心理、最终需求及其丰富的社会经验,充分利用成人已有的实践经验,以成人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调整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要依据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改革宽基础、偏重基础理论、基础课比例过大的“金字塔”式课程层次结构。通过综合课程的实施,有益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减少和消除课程过分学科化、专业化所带来的局限与弊端。应改变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尽可能减少必修课比重,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教育市场的变化来增大选修课的比重。比如,增加个性化课程,实行灵活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及发展要求的课程,满足成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化需求多样化的需要。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处理上,理论课应以必需、够用为度,合理确定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实践课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岗位完成,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地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联系起来,实现所学知识和自身经验的综合。要达到这一环节的目的,指导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要认真指导,不能流于形式。

3.更新课程内容

我国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主要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初对前苏联的模仿与学习,至今其基本体系尚未改变。科学技术早已“旧貌换新颜”,而课程内容却“江山依旧”,培养出来的人才永远是和社会脱节的,这无疑阻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尽可能吸收反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内容,使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进入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使之具有浓烈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气息,加快内容更新速度,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与提高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能力。要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特别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疑难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增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同时,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社会的发展与不同地区的差异等,以利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

4.开展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是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中的最基础的评估,是对课程的现状进行“价值判断”,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课程设置要遵循的方向进行决策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措施。课程评价要从课程建设目标出发,按照科学简易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制订出相应的评估指标,评估指标体系既要适台各类课程的共性,又能根据课程特点允许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从而能进行必要的调整。当然,评估时要尽量扩大评估信息的来源范围。不仅要在领导、教师、学生中进行调查测评,还要尽可能从毕业生跟踪调查中获取用人单位对课程的评价信息。还有就是要坚持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以定性评估为主的原则。有些指标如实验开出率、课程组数、理科作业布置量和批改率等,可以直接量化;有些指标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不可能直接量化,则应通过综合各种定性材料,定性地分级评判在每级梯队内定量评分。在制定操作要点时,要提高评估指标的灵敏度,以避免评估结果总分离散程度小、分数集中、档次拉不开、反映不出课程差异性的毛病

总之,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关系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一项复杂的、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识之士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莉颖.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缺失及其改革[J].成人教育,2006,(3)

高等教育课程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实践

作者简介:李伟娟(1978- ),女,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46-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246所,比2009年增加31所,在校生平均规模为5904人[1]。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乘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东风,以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为载体,强化课程改革与建设,努力探索适合我院院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体系。但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亟需我们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的构建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发展,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调整和修改,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效果考评办法;共同开发工作任务、教学方法和教材等资源;利用校企双方所有的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在企业的运行环境下进行人才培养,校企互相兼职,共同管理课程教学、岗位培训等相关工作,互惠互利,共同谋求发展[2]。

(二)以学生为本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为首要目标,并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3]。

(三)以就业为导向

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的结构,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出来[4]。

(四)实用性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仍偏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技能和从业能力的培养观念还是比较薄弱,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问题还是比较严峻。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必须经过实践锻炼,能够成长生产、建设、管理等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可课程设置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突出实用性,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

(五)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强调实践性,需整合跨学科设计,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增加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校内外参加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适应性[5]。

(六)调适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能满足当前某一岗位的要求,还要满足就业者转岗之后的需求,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就业,而且应使学生可持续发展[6]。

(七)开放性

国家政策的变更、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行业企业的变动都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保持开放的、动态的,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更新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7]。

(八)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步伐也随之加快。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也要突出国际化的特色,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强调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另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国际化程度还体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语言教学上,外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应采用外语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熟练应用外语。同时,高等职业院校还应开设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相关课程,并引进国外课程,培养双语教师,从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文化的需要[8]。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主要是从普通高等教育移植而来,继承了高等教育的办学体系,培养目标深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所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理论型、知识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但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大同小异,仍然是模仿甚至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教材也挪用或套用普通高等教育,这种课程体系并不能很好地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9]。

(二)重理论、轻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应与工作实践相关联。但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基地比较紧缺,导致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少。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受普通高等学校的影响较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教学中,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结合职业需要的实际操作缺很少,体现不了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特色。

(三)职业定向不清晰

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还是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行业企业并没有深度参与到课程开发中;职业情境、学习领域的创设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并没有将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形式体现出来,也没有将知识和工作相结合起来,这种课程体系很难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10]。

(四)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际上,高等职业在人才培养反面只注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的层次培养,而忽视了“职”的特色培养,使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这一本质要求并未落到实处。

(五)课程的设置比较盲目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很少考虑生源文化基础的差异。高等职业院校对不同生源采用了同样的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也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能够顺利毕业,但在课程内容上并没达到开设这一课程的要求[11]。

(六)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仍旧比较薄弱,教学内容非常陈旧,新技术、新工艺等新知识很难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没有建立课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不能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也不能及时更新教材,更新图纸,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课程建设体系和教学内容落后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12]。

三、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树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观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按照行业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依据职业能力要求组成课程模块进行教学,根据岗位的要求重组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色,使学生获得实践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13]。

(二)行业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行业企业所急需的具有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的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参与,坚持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使得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不断地充实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中;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课程的优化,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要[14],并为技术变迁、经济重组的新职业做好长期准备。

(三)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是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性质和为劳动者的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为目的,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就要通过职业分析对职业岗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行调查,还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素质、课程开发专家的意见以及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条件等,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15]。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引进国外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教材,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及时反映本行业的国际最新动态的专业课程和教材经过一定程序的提炼和吸收,使之转化为最新的课程和教材。

(五)重视课程评价

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开展对课程的评价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不对课程进行评价,就无法知道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诊断教师和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急需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16]。

(六)体现生产性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工科类的专业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更新,及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作出反映。教学内容要突出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尽可能为实训室、实验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先进的技术[17]。

(七)重视特色课程

经济的结构、发展水平不同,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创建特色课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定要求[1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Z]http:///edu/2011-07/06/c_121629066_4.htm

[2]孟坤,卢润彩.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84.

[3][4][6]李秀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79.

[5][7]吴湘.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5):79.

[8][17]卢金昊.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2):86.

[9][15]肖福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5):148.

[10][13]李怀珍,等.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0(21):126.

[11]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8.

[12]郑群英.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28.

[14]蔡炯炯、葛惠民.《变频器应用与维修》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2):81.

高等教育课程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研究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13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下,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等职业教育相比其他教育而言,由于兴起的时间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影响了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钟秉林在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归纳总结了现代高职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形成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课程体系;二是教学内容陈旧;三是教学方法落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之所以不适合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始终走不出普通高等教育的束缚。重理论,轻实践。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专业开设不合理,课程设置不科学。

3 优化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向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岗位的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及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培养市场需要的实用型和知识型并存的复合型人才。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社会和企业对他们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因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的方向就是应该以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生产一线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的要求,结合国外的先进的教育模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课程体系。采用学校培养为主,社会、企业为辅;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提高就业为目标,职业理论技术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育课程体系。

4 优化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措施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是要正确定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办学的理念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学校的特色、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个性特点等关键因素。因此优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优化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环境作为影响学生整体发展的最重要的外界影响因素,净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十分重要,在院校内要整体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氛围。

第二,要优化课程内容的模式。高等职业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它以职业为主,注重培养在企业第一线工作的职业技能性人才,满足就业需求,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更趋向于灵活性、针对性和选择性。一样的专业,根据就业需求的不同,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有轻有重,让学生的选择更为灵活,不仅有利于学校节省教学资源,同时也能为学生节省时间。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要符合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组织校内的优秀教师和企业的先进技术人员一起,结合社会的需求、学生的特点、教学的需求编写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

第三,优化课程结构的设置。存在于高等教育中的共同问题就是轻实践重理论,高等职业院校也一直受其束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要求实践性较高,要求毕业生能很快的投入到企业需要的岗位上去。因而,高职院校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教育的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工学结合,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保证培养出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发展能力、技术适应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的高等职业学生。

第四,优化高等院校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高等职业院校的的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过硬的职业技术技能,能在理论上辅导学生,更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技能指导。学校应该不定时的对教师组织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不断的自我进修,努力学习和掌握国际上的前沿技术,并不断的钻研,培养学科代言人,提高师资素质,保证教学质量,使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通过高素质的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

第五,实行校企联合,完善教育实践基地。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的实践基地。可以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的手段,学校给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企业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的机会。既能有效节省投资,合理利用资源,同时也能为企业增加效益,企业与学校互惠互利。学生则可以通过真实的工作了解社会及企业的需求,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思想。尽早的接触社会,了解自身的不足。

5 结语

通过实践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改革应该放远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为前提,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构建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以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岗位技能培养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其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06,(6):17-18.

[2]王利利,丁立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探讨[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73-75.

[3]李桂霞.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47-49.

[4]张建国,赵惠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趋向[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21.

高等教育课程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字:高等 职业 教育 课程结构 研究

一、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概述

1、课程结构的概述

课程结构,顾名思义就是课程的架构,根据各个地方的教育水平的不同,可以把它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学生的选择,又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课程结构分为不同的类型。但是如何设定有效的课程结构,就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内容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重要部分,以“凸显办学特色,提高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准则,合理调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安排,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由课程的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其中包括宏观课程结构、中观课程结构和微观课程结构。宏观课程有可以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观课程可以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微观课程就涉及到了教材内部的结构。

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来,各个课程是一个整体,但是课程的选择,如何设定这些课程,以及各个课程之间的相互补充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重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应该遵循当前的社会因素和外部环境来设定,比如说国家对会计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那么当前的课程设定就需要以会计类课程为主,填补国家人才的空缺。探寻市场需求和课程结构设定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有效合理的设定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二、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对比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模式

从我国开始推行义务教育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可以说是延续了普通教育的模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转变为当前高职课程的结构;第二,安插实践课程去实现课本上的专业知识;第三,延用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关专业课程,在增加相对应的知识点,来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总的来说,就是以课本知识为主,实践求证为辅的一种教学结构。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越发的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性和难发挥性等特点,但是由于各个地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致,难以把先进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机构全面推广,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当前的国情,抽丝拨茧,研究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

2)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式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主要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的教育方式”为主,这种结构模式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很多欧美国家,这也是当今比较先进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学校会针对性的聘请一批专家,根据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和学校教学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归纳,然后制作成教学大纲运用到教学中来,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保证了相对应岗位需求人才的培养。但是针对这种结构模式,又过分强调了实践能力,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限制了学生以后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国外教育部门加强了基础知识课程的部分,实现了理论结合实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之后的工作生涯中更快的适应工作,提高了他们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

三、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对于专业性知识的研究还很薄弱,课程之间的关系既密切又能够相互制约,任何一个因素发生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方面,所以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合理做出有效的调整,充实教材内容,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发挥出课程之间相互补充促进的作用,结合成功经验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成果,不断的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相关理论,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2) 实践意义

虽然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依旧要积极的吸取国外的先进的理念,提高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鉴于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偏差,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调整是非要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优化学校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比较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凸显了学校的特色,而且使学校和人才市场之间的供求更加协调,走一条与市场经济协调的课程结构,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储备更多的力量,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打下坚实基础。

四、研究的回顾

通过了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组成,我们可以比较有针对性的做出措施,不断改进课程结构中的漏洞,并且能够有效的把先进成熟的课程结构引入其中,更加合理去安排课程,充分发挥各个课程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效合理的针对性措施;再者,拿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对比,我们可以站在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且借鉴先进成熟的结构模式,去弥补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不足,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为之后课程结构的改革提供有效的资源。

五、 小结

经过多方面的阐述和对比,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更加契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本文所涉及的方面又过于片面,希望有更多教育事业的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对高等职业学校在课程结构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提出更多有利的观点,培养更多迎合市场经济的专业性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林来寿,.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学习效果评价:一项实证研究[J]. 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7: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