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临床病例分析

护理临床病例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临床病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临床病例分析

护理临床病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肺心病 冠心病 临床特点 护理

Clinical Analysis and nursing of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familia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derstanding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 to analyze the past 10 year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ummarizes the nursing schem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ngina pectoris decrease, attack the extent lighter, to oneself disease of knowledge about heighten. Conclusions it is effective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isease history, classification nursing,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ursing work.

Key words: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nursing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或者冠心病,临床上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例日趋增加,且两病合并死亡率明显增高。本文就近10年来对冠心病患者住院期临床特点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1.1WHO提出的冠心病定义

由于冠状循环改变引起冠状血流和心脏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脏病包括急性暂时性的和慢性的情况。缺血性心脏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同义词。其它名称不主张再沿用[1]。

1.2临床特点

1.2.l肺心病合并冠心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病情重,变化快,引起心慌、恶心呕吐,还有的引起头疼、烦躁不安、心动过突然死亡比单纯肺心病多。

1.2.2心绞疼不典型比典型者多,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1.2.3心肌缺血受损严重,并有心梗出现。

1.2.4大多数存在有肺功能不全,在肺部感染或心衰控制后患者。

1.2.5心绞痛是冠心病主要临床综合症状之一,肺心病与冠心病合并存时有的症状可以相互掩盖,给诊断断带来困难。有学者认为,肺心病本身就可引起心绞痛[2]。所以,单凭心绞痛的有无或轻重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2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

2.1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时病情重病死率高一旦误诊则病情加重,从关睿[3]136例临床资料中体会到当肺心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合并冠心病(1)肺心病患者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者(2)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扩血管治疗症状立即缓解(3)心界向左扩大但除外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病所致者(4)x线示左室肥大或全心增大伴有主动脉迂曲钙化者(5)超声心动图示局部室壁运动减弱至消失肺动脉高压(6)冠状动脉造影确诊(7)血胆固醇升高以及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者(8)心电图有下述改变之一者:a有肺型P波电轴左偏告;b心肌梗死图形;C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d左心室肥厚或劳损电轴重度左偏并能排除高m者;e缺血型ST―T段改变者[4]。

2.2李桂南[5]肺心病合并冠心病48例漏诊分析统计资料,单纯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诊断仅占10.9%,说明有相当数量病例漏诊,因此探讨两病共存的诊断,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特别对基层医院更有实用价值。

3 护理

3.1一般护理

3.1.1向患者介绍各种情况,包括饮食、治疗、护理、检查活动、责任护士、分管医生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

3.1.2饮食的护理一般给予易消化、低盐饮食少量多餐,禁用易引起腹胀及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

3.1.3痰液清除的护理主要是“咳”,鼓励病人做有效的咳嗽;“拍”,沿着支气管引流方向排背;“吸”动作应轻柔,每次吸痰时问要短,一般10~15s。

3.2心衰的护理[6]

3.2.1对肺部炎症、喘息而诱发的心衰,采取消炎、平喘、扩管、利尿,并监护心电图、血钾,记录尿量,观察水肿,定期测体重。

3.2.2应用利尿剂的观察:严密观察血压,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3.2.3应用血管扩张剂的监护:严密控制滴数,及时测量血压,注意其药物副作用。

3.3心理护理[7]

3.3.1抑郁、孤独感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功能衰退,护理人员要多接近患者,耐心同患者交流。

3.3.2说服家属不要计较患者的情绪,耐心讲解反复发病对机体的危害。

3.3.3汪玉梅,孙林等[8]研究的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治疗和通过心绞痛的原因分析,有目标护理及健康教育,调节缓解了患者的消极及紧张情绪,减少了心绞痛的发生率。

3.4病情观察

3.4.1注意不典型心绞痛观察和护理[9]心绞痛发生的原因根本上是缺血、缺氧,凡是心绞痛的要立即报告医生,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一般几分钟后症状缓解。

3.4.2肺水肿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观察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人,尤其是有心绞痛发生的病人,则随时可能发生肺水肿,张志娟殷诗瑶等[10]研究的39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体会中有2例发展左心功能不全症状,并且有4例在肺心病症状好转,感染已被控制的情况下多次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所以护士除加强巡视观察外,还要在病人床旁备好氧气。

4 结语

本文着重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常见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综述,以及总结护理中的体会和一些粗浅经验。肺心病并发冠心病临床护理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总的来说,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今后应建立统一肺心病并发冠心病诊断标准,探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及政府部门加大对护理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0-312..

[2]都本清.实用心血管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07.

[3]关睿.肺心病并发冠心病136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33-1334.

[4]王葳莉,王向芬等.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及护理[J].医学创新研究,2005,2(24);66

[5]李桂南.肺心病合并冠心病48例漏诊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3);256.

[6]段幼萍.8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厂矿医学,2007,20(6);687.

[7]张莉.心理护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2,9(7);550-551.

[8]汪玉梅,孙林.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2)135.

护理临床病例分析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 总结与讨论 55 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分析及相关护理。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 2009年4月~2011年4月期间诊断治疗的肝硬化糖尿病55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经保肝、正确使用胰岛素治疗及精心护理后,肝硬化症状减轻,腹水消退,血糖降至6.5-10.0mmol/L,糖尿病症状得以控制出院。结论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治疗和护理难度大,因此,临床护士应加强对相关及病毒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肝硬化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安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关键词】肝硬化 糖尿病

护理肝硬化与糖尿病均为常见病、多发病。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异生是肝脏调节血糖的重要途径。各种肝脏疾病都可影响糖代谢,引起糖耐量异常[1]。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上多以肝硬化症状为主,大部分都没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也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这种继发于肝损害基础上的糖尿病,临床上称为肝性糖尿病,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其预后及其不良[2]。因此对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要非常重视,现就我科于2009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55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的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5岁,空腹血糖均在8.0mmol/L以上,尿糖阳性。其中,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者6例,体重下降者5例,发生低血糖反应6例。基础病变均为肝硬化,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修订标准。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4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6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不明原因肝硬化3例。

2 护理

2.1 加强病情观察,及早诊断和治疗由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禁食、限食期间及夜间,有些症状易与肝硬化症状混淆,故在护理中应加强病情观察,若发现肝硬化患者食欲增加,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检测血糖和尿糖,做好早诊断,早治疗。本组病例中,有6例肝硬化合并多饮、多尿、多食,5例合并体重下降,通过血糖监测,得到早诊断,早治疗。

2.2 低血糖的护理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本组患者中6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均为调整胰岛素计量时,患者由于食欲差,未按时按量进食而造成的。在护理中应注意:(1)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抽药要准确,注射前群问患者食欲,食欲差者,根据饮食情况,通知医师调整计量。(2)注射胰岛素30min后必须进食,如食欲差者应增加餐次或加服甜食,并检测血糖水平。(3)加强对患者的症状观察,注意区分肝硬化本身乏力、恶心等低血糖反应症状,避免因肝硬化症状掩盖糖尿病症状而导致漏诊。

2.3 饮食护理(1)肝硬化一般主张高热量、高营养和易消化的饮食来辅助药物治疗。早在未有抗病毒药物问世时期,饮食疗法是治疗肝硬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即使在医药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热量、高营养的饮食对肝硬化的治疗仍很重要。(2)糖尿病又是以限制碳水化合物的饮食疗法为主的疾病。轻型糖尿病只用饮食疗法便可达到治疗目的。糖尿病的饮食原则是:热量适于完成平日工作即可。食物组成的比例是:碳水化合物60%,蛋白质20%~24%,脂肪16%~20%,摄取的食物中除去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糖质),膳食中限制动物性脂肪和富有胆固醇制品,饮食要分次多餐,特别是对有低血糖反应的患者。还有必须维持体质量。(3)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既要有利于控制和减轻糖尿病,又要有利于肝脏的恢复,还要有足够的营养。应在肝病基础上结合糖尿病的饮食原则制定食谱,可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换算为食物重量,根据生活习惯按每日三餐配为1/5、2/5、2/5。高蛋白饮食对糖尿病和肝硬化均有利,能耐受者尽量给予。重症肝病或肝性脑病时,每日供给5102~6169KJ维持正氮平衡,避免体内蛋白分解,可每日摄取碳水化合物食物200~300g,这样既可满足肝细胞对葡萄糖的需要,又可控制血糖。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摄入蛋白质并以植物蛋白为主(豆制品)。制定食谱时要考虑周全,尽量避免矛盾。如食用纤维食物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有利于改善血糖,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但消化道出血病人应避免进食粗糙食物,可用含糖低的水果来替代。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以软食为主,避免进食坚硬,粗糙的食物,不宜食用多纤维、油炸、油腻食物,有腹水者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量。总之,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根据病情及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4)坚持饮食治疗,严格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体现多样化和均衡性特点。饮食的选择必须与所有药物相辅助,严格定时、定量、定餐,但应防止低血糖。禁烟戒酒,不喝含有乙醇成分的饮料。教育患者保持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预防各种感染,及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及早发现并发症先兆。加强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治疗的中心环节之一,只有及时监测血糖变化,才能及早调整治疗措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血糖监测仪使用技巧也是患者必须掌握的,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指导血糖监测,教其识别低血糖和高血糖前兆的异常变化。一般定期监测患者的末梢血糖,对入院前3天或血糖控制差的患者,采取严密监测,5次/d,早餐前空腹,三餐后2h和睡前。对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减少监测次数,每周监测1~2次,当血糖出现明显升高或降低时,一方面要照顾好患者,一方面要通知医生,给予合理处理。(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区分肝性脑病和低血糖昏迷,肝性脑病主要由于来自体内和肠道有毒代谢物未经肝脏解毒和清除,使血液中的氨增加,通过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大脑功能紊乱。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目前认为发生机制是胰岛素抵抗[3]。由于使用胰岛素用量过大、利尿药、饮食控制不理想等引起低血糖反应。注意区分肝性脑病和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时监测血糖,临床上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常伴有精神症状,不易与肝性脑病区别,通常先排除低血糖反应后,再行抗肝昏迷治疗。护理中注意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剂量要准确,注射前询问患者食欲,注射胰岛素15~30min后必须进食,根据进食情况定时测量血糖,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血糖不宜降得过低。另外加强对病人食欲、口干、多尿、多饮观察,观察有无吐血、便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定期测腹围、体重,定期监测血糖、尿糖[4],警惕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一旦出现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处理。(6)预防感染,加强皮肤护理。无论肝硬化还是糖尿病均能使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肝硬化病人因常有皮肤干燥、浮肿,有黄疸时可有瘙痒,应注意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或使用有刺激性的皂类和沐浴液,沐浴后可使用性质柔和的润肤品,以减轻皮肤干燥和瘙痒,嘱病人勿用手抓搔,以免皮肤破损。对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禁食者,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强氧化离子水清洁口腔。糖尿病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所以要做好足的保护,鞋要够宽够长,要宽松,清洁,通气良好,宜穿软底布鞋,穿棉质袜,注意双足保温,每日用温水洗脚,时间以10min为宜,用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拭干净,趾缝间要擦干但避免擦破。禁用热水袋、电热毯、理疗、火炉取暖等,以免烫伤 .

2.4 心理护理肝硬化和糖尿病均为终身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反复,且所需医疗费用高,患者易产生消极、悲观、绝望等心理。有对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显示,30%的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5]情绪的波动对食欲、睡眠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血糖的调整,而且情绪越消极往往血糖控制越不满意。因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关心爱护病人,鼓励安慰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鉴定信念,使患者能保持乐观、坦然情绪,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3 体会

健康教育不仅贯穿于医护工作的全过程,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因素[6]。肝硬化和糖尿病的病情复杂,治疗和护理的难度大,因此临床护士要重视此类患者的护理,掌握此病的护理重点。同时,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多的了解肝硬化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安心的接受治疗和护理,是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的。

参考文献

[1] 张广吾 82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分析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6,3(1):50

[2] 廖忠梅 黄桂枝 罗百花 65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23):106-107

[3] 钱学敏 肝硬化糖代谢异常发生机制,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28:380

[4] 张霞 沈鼎明 肝源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中华肝病杂志.2002,10(6):476-478

[5] 程宏,范晓玲,张锦前,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8):714-715

[6] 安能 ,临床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技巧.中国健康教育,2001,17(8):498

作者单位:10006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上接第132页)

用良好的情绪、微笑的服务去感染患者,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做患者的知心朋友,使其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帮病人树立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身心得以松弛,不知不觉地消除紧张、疑虑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恢复病前的自尊、自信,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资料

[1] 邱德凯,马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肝病杂志,2006,13(1),50-51

护理临床病例分析范文第3篇

通讯作者:蔡金环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临床护理方法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照组52例,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注意休息、卫生、卧位、饮食的护理;研究组53例,均采用综合性临床护理方法,从患者入院起指定护理人员实施一对一护理,主要包括资料收集、心理护理、病情护理、用药护理、产时护理及出院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死率9.43%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P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临床护理; 综合性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据统计发病率可达9.4%[1]。该病对围产儿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也是临床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死亡率达4.69%[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由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轻者出现头晕、恶心、视线模糊等不良反应,重者可能造成脑水肿、脑疝、昏迷、抽搐等。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选取笔者所在学校附院2009年3月~2010年6月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共105例进行综合性临床护理研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5例患者均为女性,初产妇98例,经产妇例7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5岁,平均(27.32±4.61)岁;孕周为31~42周,平均(37.2±1.3)周。诊断标准参照乐杰的《妇产科学》[3]。将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注意休息、卫生、卧位、饮食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性临床护理方法,从患者入院起指定护理人员实施一对一护理,主要包括资料收集、心理护理、病情护理、用药护理、产时护理及出院护理。

1.2.1 资料收集 于患者入院时指定专门护士进行跟踪护理,首先就患者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性格特征、病史病例、入院时病情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随时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用药和体征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患者出院前做好各项资料统计及访问调查。

1.2.2 心理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因不良反应产生焦躁,担心围产儿的生命健康,甚至可能对治疗失去信心。在这种情形下,护理人员应通过对患者个性、基本情况的了解寻找心理护理突破口,通过疾病知识宣讲、临床规劝、关心呵护等多种手段来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并使其配合治疗及提高自信心。同时应积极的指导患者家属以正确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促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4]。

1.2.3 病情护理 及时了解患者胎心音变化、胎动情况、症状、体征等,最好保持每2 h听一次胎心音,若出现胎心音或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要重视患者的主诉,比如恶心、视物模糊、头晕等,都可能是子痫发生的先兆,注意临床是否出现胎膜早破、有无胎盘早剥等不良事件的前兆,如有及时通知医生;按照相关规定备好开口器、氧气、舌钳等,以备不时之需。

1.2.4 用药护理 除嘱咐患者按时、遵医嘱用药外,还应对患者所使用的降压、利尿、解痉等药物的特性和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保障给药的时间和用量准确;同时,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抢救的各项措施方法以及药物的毒性作用,一旦发现临床不良症状,能够尽快判断原因,并及时停用相应药物并配合医生进行合理抢救。

1.2.5 产时护理 产时最好采用无痛或导乐分娩,并根据经验和临床情况尽可能准确的评估产程;在第二产程时最好避免孕产妇过度用力,做好持续给氧及心电监护工作;生产过程中及时给予产妇正确的方法指导,并积极的激励产妇。

1.2.6 产后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于生产后仍可能出现抽搐,主要原因包括哺乳、情绪不良、疲倦、子宫收缩等[5],此时应持续严密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继续进行心理护理,树立患者康复信心;产后整体上应加强护理,根据患者的体征恢复情况判断并鼓励其下床走动,促进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另外提示产妇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疲劳、定期复查、产后3个月内禁性生活等。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病死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患者满意度于出院前进行调查,当场回收,对于临床病死患者通过其家属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项,满意度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处理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死率9.43%(5/53)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12/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6],临床除了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要有科学、合理、效率的护理方法辅助治疗。对于产生妊娠高血压的孕产妇而言,容易被焦虑、紧张、恐惧、担忧等多种情绪所困扰,严重者可能对治疗和护理造成较明显的阻碍,也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效果。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配合度和信心,也可为患者改善自我情绪和生活方式态度做铺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因具有发病急、病情险等特点,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护士在日常的经验积累同时,要积极主动的汲取多方面的医疗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有助于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本组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析主要因护理人员观察及时,能够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做出提前预警,提示医生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了因胎膜早破、无胎盘早剥等而造成的死亡;通过心理护理和产后的持续性护理,患者的盆腔血液流动尽早获得畅通,并以充分的信心进行康复训练,使得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性护理方法能够更有效的达成与患者的沟通,获得临床满意反馈。

参考文献

[1] 黄梅芳,袁柳仙.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的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1):197.

[2]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34(11):645.

[3]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3-116.

[4] 燕冬梅,张晓丽.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护理.中国医药科学,2011,1(5):76.

[5] 王春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8):195.

护理临床病例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临床分析;护理对策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1]。糖尿病并发症多,老年患者容易并发低血糖反应,而由于老年患者的敏感性差,自觉症状不典型[2]。因此,未得到及时治疗或误诊为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等症[3],给老年患者的生命造成了威胁。本研究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1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未并发低血糖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对老年唐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15例作为研究组,男8例,女7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在(75.2±2.6)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2±1.4)岁。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未并发低血糖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在(69.9±2.5)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9±1.1)年。两组入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研究组临床表现出全身无力、出汗、头晕、心悸,严重者临床表现出反应迟钝、烦躁不安,手指血糖检测低于2.8 mmol/L,以及无症状时手指血糖低于2.8mmol/L。排除使用降糖药物时出现饥饿、出汗、意识不强等神经症状的患者,排除其他引发神经症状的疾病。

1.2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收集的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

2 结果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对照组,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感染、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3.1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人体血糖值低于正常水平(2.8 mmol/L),临床表现[4]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症候群,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昏迷,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中严重的一种。有研究证实[5],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时,使用剂量过大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磺脲类降糖药物使用剂量过大,服药时饮食不配合等情况时导致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临床因素,本研究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1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未并发低血糖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

3.2护理对策

3.2.1应急处置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并发低血糖时,症状较轻的患者口服糖水、饮用含糖饮料、进食糖果,若患者发生昏迷,要立即静脉注射50%100 ml葡萄糖液,在进行5%葡萄糖静脉滴注,若患者出现脑水肿,要立即进行常规吸氧、甘露醇,对症支持治疗[6]。

3.2.2昏迷护理 老年患者因低血糖发生昏迷时,护理人员要立即调整患者的姿势,让患者平卧,头部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道通常,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提高血样含量,定时吸痰,若吸痰困难,要进行插管或切开,定时为患者翻身,防止患者发生压疮和继发感染。若患者昏迷、尿失禁,要留置导尿管,便于及时观察尿糖的变化,为患者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清洁护理,以及导尿管的护理,防止逆行感染的发生。

3.2.3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后,存在意识障碍、昏迷的情况,因此,在苏醒后,患者心理上发生恐惧、抑郁。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介绍预防低血糖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疏导,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3.2.4病情观察 在餐前、餐后、注射胰岛素前后定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值,观察患者是否出汗,发生心悸、饥饿等低血糖并发症情况,如果发生,要及时通知医生,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医生测量血糖值,根据医嘱使用葡萄糖,每隔1~2 h测量一次血糖,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若患者的心肺功能出现衰退,要根据情况进行补液治疗,预防急性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

3.2.5使用胰岛素护理 患者使用的胰岛素要严格按照医嘱实施,根据种类、使用剂量等按时注射。若患者进食少或不能进食,要相应减少胰岛素的注射量,患者在剧烈运动后,不要进行腹部注射,在使用胰u素泵时,要根据患者实际血糖监测值随时调整。

3.2.6饮食及运动护理 患者的饮食量要和降糖药物的剂量保持一致,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按时、按量进食,根据并发症的情况,制定不同的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在用药期间要禁酒。运动能够提高患者机体功能和不良情绪,根据患者的机体情况,制定长期、规律的运动方案,避免患者运动量过大。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年龄、感染、胃肠道疾病等并发症是导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要加强临床监测与护理,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安灵敏.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3,15(35):307-308.

[2]黄静.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反应12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13,34(20):4182-4183.

[3]陈连江.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30例临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6):841-842.

[4]董焱.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治疗附20例病例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4):61-62.

护理临床病例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102例糖尿病患者,65例男性,37例女性,平均年龄44.6岁,且该102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均确诊患有冠心病。所有患者均出现胸闷、心悸、多饮多食、多尿、烦渴等临床症状;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在6.6-21.2mmol/L,收缩压144-180mmHg,平均收缩压152.2mmHg;舒张压90-124mmHg,平均舒张压108.6mmHg;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在242-160mg/dL,平均251.4mg/dL。

1.2 护理方法

分析上述患者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后,采取下列护理干预措施:

1.2.1 心理护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病时症状比较特殊,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并且受家庭经济状况、社会角色转变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患者可能会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这些消极情绪会对其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针对这些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注意沟通时保持温和的语气及诚恳的态度,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消除其抵触情绪;与患者家人做好沟通,指导多给予患者精神上鼓励,其实家人的关心对于患者来说更加重要。此外,患者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情绪上尽量不要大起大落,防止心肌缺血缺氧。

1.2.2 药物护理

护理过程中药物治疗十分必要,因此要合理使用各类降糖、降压药物。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用药需要特别注意,不同的降糖药会对心肌血生不同的影响,比如优降糖会导致心肌缺血加重,而格列美脲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使用降压药时同样要注意控制血糖,通常Ca通道阻滞剂为首选,比如维拉帕米对血糖、血脂不会产生过大影响,因此针对心率过快的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疗效;再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可以降压,而且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对耐量具有一定改善作用。总之,使用药物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有效药物。

1.2.3 饮食护理

不合理的饮食也是诱发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类患者临床上要求遵循“三低两高”的饮食原则,所谓“三低”即低糖、低盐、低脂,“两高”则是指高钙、高纤维素。尽量选择多聚糖,脂肪类则以植物脂肪油为首选,动物脂肪食物控制在1/3以内;为避免水钠潴留导致心脏前负荷加重,尽量控制每日摄入食盐量不超过4g;多进食诸如菠菜、牛奶等富含钙质的食物,这类食物相当于钙通道阻滞剂,可以起到防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而诱发心绞痛的作用;而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C的食物则可起到抗氧化作用。

1.2.3 运动指导

科学、合理的运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而方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因为运动可以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增加前列腺素的含量,从而起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对降糖药物发挥疗效起到促进作用。在选择运动方式与运动量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通常老年人可以进行慢跑、散步、太极等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1h以内,且饭后1h后进行,每周坚持4-5次可取得较好效果。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可随身携带糖果,防止发生低血糖;如果运动时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则要立即平卧休息,

1.2.4 生活指导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能力也会随之减弱,因此极易出现腹痛、腹胀、大便干结等现象,并且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便秘,排便时会增加心肌耗氧量,从而增加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病机率。要指导患者在饮食上注意预防便秘,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尽量空腹排便,形成习惯性排便时间;清晨饮用蜂蜜水促排便;如有必要可使用通便药物,比如番泻叶、开塞露等。此外,要注意性生活的,可取女上男下或侧卧位,并注意节制。

1.3 统计方法

就用SPSS软件针对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相关数据进统计分析,数据经过t检验,P

2 结果

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反复高血糖,脂肪易进入血管壁;常伴有血脂异常,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且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液易呈现高凝状态,加大血栓的形成机率,伴有高血压等,因此容易并发冠心病。现阶段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冠心病更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因。本组研究资料中,对102例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措施,其出院时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血脂等各项指标较入院时均有明显改善,因此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志敏.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1例护理体会[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7) :74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