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工程学课程

地质工程学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工程学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质工程学课程

地质工程学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探 地质工程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11-02

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借助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地下介质的地球物理场进行观测,获取地球物理场的相关数据,研究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1] “地球物理勘探”这门课程是将地球物理学原理用于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的一门学科,包含了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和放射性勘探等多种方法和内容,是一门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课程。[2]对于“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具备了扎实的数理基础后,至少用两个学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而对于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分配给“地球物理勘探”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通常是一学期40个学时左右的时间。对于这样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课程,如何在地质工程专业中开展教学,有效地构建本课程的教学体系,以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课程特点分析

(一)理论基础要求高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很多,对于所有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分类,按其勘探过程可以分三个环节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3]数据处理中涉及的课程有场论、数理方程、数值计算、数字信号分,等等。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后,才能将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做到融会贯通,对地球物理勘探中第一个环节——数据采集中得到的离散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即数据处理;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数据可视化理论,将处理的数据转换为图像,作为第三个环节——资料解释的依据。可见,“地球物理勘探”是一门对于学生数理基础和计算机基础要求都较高的课程,但是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前期基础课的学习中,基本没有进行这样的知识积累。

(二)与地质知识交叉

在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地质基础,在建模以及数据的解释方面,不至于与实现地质情况相脱离,而这一点是在地质工程学生中进行“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教学的优势。因此,应该将这一优势有效地发挥出来,扬长避短,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应用,而对于复杂的理论及计算公式的推导,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然而,现在我国用人单位对于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要求都较高,要求有较宽的知识面,因而教学应该与学生就业相联系,让学生既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并且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研究,让地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向这些目标靠近。

二、教学方法研究

针对目前“地球物理勘探”在地质工程专业中进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一)重视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具体化的体现,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因而教材于教学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4]就“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来说,自20世纪50年展至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教材层出不穷, 由先前单一的“地球物理勘探原理”教材,有了许多新的分支,如“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探”、 “水文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适合于不同领域的教材,[5]完全能满足“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很少有针对地质工程专业的“地球物理勘探”教材。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来说,西安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典型的煤炭类院校,其本科学生就业也主要分布在煤炭系统,故其“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教育也应将重点放在煤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面,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一套教材。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授课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会感觉到枯燥。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于一体,能创设情境,将一些抽象的理论,以生动的视听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更生动、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板书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给教师与学生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借助板书,教师能将复杂的问题一步步简单化,还原了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跟上教的节奏,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借助多媒体和板书,实现案例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案例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特定的案例呈现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为载体,结合地质讲解“地球物理勘探”在地质中的应用案例,进行案例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过渡。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掌握知识的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将学生的问题反馈回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

由于将本课程用于地质工程专业的教学,故野外实习没有“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内容,但将实验室的操作当作一种野外数据采集的模拟也基本能满足学习要求,这样的实践教学也十分必要。然而,“地球物理勘探”课程在地质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仍存在没有足够的教学仪器资源,缺乏对学生从理论到实际地质工程问题转化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目前本科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延伸,是知识从理论到应用的一个转化过程,也是“地球物理勘探”这门课程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引进实验设备,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更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将对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地球物理勘探”课程作为一门偏重应用型课程进行教学,提出教学改革建议如下:(1)重视教材建设,编制适合地质工程专业的本科“地球物理勘探”教材;(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目标;(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运泰,滕吉文,张中杰.地球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5):636-642.

[2] 方根显.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73-275.

[3] 潘纪顺.地质工程专业地球物理勘探课的教学改革[J].河南教育,2010(8):61-63.

地质工程学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地图制图 地理信息 空间数据库 可视化 数据挖掘 网格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是研究利用图形科学、抽象概括地反映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各种要素和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空间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对空间地理环境信息进行获取、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建立相应的空间信息系统,以图形和影像方式传输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科学。

随着计算机、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以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计算机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体的数字化地图制图,已经取代了传统手工地图制图,并正向以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为核心的信息化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转变,地理空间信息获取的天、空、地一体化、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正在成为信息时代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的新特征。当前,我省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技术与应用发展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进一步总结我省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的发展状况,分析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明确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1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取得的进展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有其特殊的社会任务和科学任务。它的社会任务是:从社会需求出发,设计和制作不同种类的地图,建立各类空间数据库和专题地理信息系统,为资源调查与开发、工程建设与规划、环境监测与灾害治理、宏观管理与社会应用等服务。它的科学任务是:为完成其它任务提供一系列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如地图空间认知理论、地图自动综合理论和方法、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理论和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空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方法、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基于网格的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技术等。近年来,我省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1.1 地图制图生产进一步实现了由手工模拟地图制图向现代计算机数字制图的转变

“十五”期间,我省地图制图生产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地图制图技术向现代计算机数字制图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地图制图与出版的数字化与一体化已成为我省地图制图生产的基本技术手段,基本改变了地图制图技术的落后状况,提高了成图速度,缩短了成图周期,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常见的地图制图数据模型有两种:面向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数据模型和面向GIS的建库数据模型。前者以满足地图制图规范与图式要求为核心,强调要素的符号化,以制图效率与质量作为评价标准,适合于地图制图;后者以地理空间对象(包含图形信息、高程信息和空间关系信息)的表达为核心,不强调物理特征的符号化表达,以检索查询和空间分析效率作为评价标准,适合于计算机识别、空间分析和计算(简灿良,2008)。有的专家提出一种同时面向地图制图和GIS的数据模型,将矢量地理信息与符号化地图图形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在统一平台上一次性地完成地理信息的生产和更新、地图制作及图形信息再现。

1.2 初步构建了我省基础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索引技术研究进一步深入

继建立我省l:25万、1:5万数字线划图(DLG)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等之后,又建成了我省1:1万数字线划图(DLG)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 叶荣青,2007 )。各设区市l:2000、1:1000、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也在建设之中,基本建立了福建省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为我省区域经济规划、防灾减灾、科学管理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保障。但海量空间数据的组织与快速检索仍是空间数据库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种大数据量森林场景组织及其实时绘制方法(李建微、陈崇成等,2007),针对森林场景建模的复杂性和大数据量等特点,并在对比分析各种场景组织算法的基础上,阐述了采用八叉数结构(Octree)来组织森林场景的流程,提出了层次包围盒+线性边缘检测的预裁剪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大数据量森林场景的实时绘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八叉树结构对场景不同划分深度对绘制效率影响的规律,对大数据量的组织管理,进行有益探索。

1.3 省、市地图集的编纂出版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受制图技术手段、印刷工艺的制约,地图产品多数为手工绘制或单色机器印刷的单张图,地图表现形式单调,内容简单。地图集(册)的编制出版工作也受技术制约,发展缓慢。1962年,我省编制出版了第一本《福建省地图集》,直到1989年才编制出版第二本《福建省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地图集》。1995年之前,编制出版全国范围的地图册一本,全省范围的地图册两本。上述图集(册)均为手工绘制,地图符号、线划较为粗糙,色彩表现力不强,内容详尽程度也受到一定影响。90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四色印刷技术的应用,地图集(册)的编制和出版也有了新的提高。相继编制出版了《福建省农业地图集》(1995)、《福建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地图集》(1997)、《福建省自然地图集》(1998)、《福建省普通地图集》(1999)、《福建省历史地图集》(2004)、《福建省文物地图集》(2007)、《福建省行政区划地图集》(2007)、《中国精品地图册》(2007)、《中国高速公路营运里程及城乡公路网地图集》(2007)、《中国城市间快速行车指南地图集》(2007)、《福建省情地图集》(2008),编制出版了全国性、区域性和省(市、县)地图册几十种。此外,还与台湾大舆出版社联合编制出版了《台湾省地图册》。同时,还编制出版了福州、厦门、泉州市多媒体电子地图。地图集(册)的编制呈现多方位、多品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发展态势,其应用已涉及到各行各业,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府辅助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4 电子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紧跟国内先进水平,地理信息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化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各种专业应用GIS中的电子地图、多媒体电子地图(地图集)、网络电子地图、导航电子地图等多种地图可视化系统应运而生。例如,福建省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的《福州市电子地图》(2001)、《泉州市多媒体电子地图》(2003)、《福建省城市三维电子地图》(2007);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研制的《福建省三维电子地图》(2007);福州市勘测院编制《福州之窗电子地图》(2004)等。与此同时,用户范围也更加大众化。

近年来,我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快速发展,紧跟国内先进水平。福州大学参与研究的国家863 计划“面向网络海量空间数据处理的大型GIS 开发”项目立足技术创新,在解决面向空间实体及其关系的数据组织、高效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索引、分布式计算等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支持国家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软件平台。空间数据库服务器和空间应用服务器可以在Unix/Linux 大型服务器上运行,具有TB 级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安全级别达到B2 级,可以支持局域、广域网络环境下空间数据的分布式计算,可供国家级空间数据处理与交换中心以及大型GIS 应用工程使用。此外,福州大学还在国内率先成功研究开发了基于XML Web Services技术、SOA体系架构和SaaS运行模式的城市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通过对地理信息内容和GIS 功能的集中管理,并为应用开发人员提供基于Web Services 的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与各种Web 应用的快速集成,从而为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提供了基于GIS信息与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国“数字城市”、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经济适用的地理空间信息应用解决方案。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结合福建省情,立足解决区域发展的实际问题,在不同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3S 综合应用与服务体系。福州大学通过开展二期国家863课题研究,以多时相、多类型的卫星遥感数据(包括微波雷达遥感数据和光学遥感数据)为信息源,以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分析和管理工具,以全球定位系统为空间定位手段,以宽带网络技术为信息传输,开展面向福建省国土资源、农业、海洋环境和林业动态监测、数据更新、信息管理和共享服务应用示范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开发了省级、行业级和县市级等不同空间尺度和主题层次的业务运行示范系统,实现业务运行的面向用户的数据交换、互操作和应用服务。建立了“省―地(市)―县”三级国土资源环境和林业专题应用示范系统;开发区域海洋区划和省级海洋监测集成与服务系统;开展网络和通信技术在“3S”应用系统中的集成,面向林业监测应用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算法、面向林业或海洋应用的数据挖掘、空间信息的表达、网络共享与服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如福建省林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中的信息共享方案设计(梁娟珠、涂平,2006),以“数字林业”建设为背景,针对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中的信息共享体系结构、数据库共享方案、数据交换体系三个主要方面提出福建省林业信息共享方案,并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省-地市-县信息共享平台的大型3S 综合应用与服务体系,其成果先后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省级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福州大学通过国家863课题开展省级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建立 “省-地(市)-县”政务信息宽带网络之上的信息共享服务枢纽。实现了分布式政务信息的访问、查询、转换、下载、交换和集成,并提供用户管理、安全管理、数据目录管理、异构数据共享和交换、协同办公服务、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的集成与应用等综合服务功能。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研究,根据电子政务建设对地理信息服务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和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层次结构模型,提出了“体、层、条、块”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分类方法,并用“塔、层、面、块”的塔型结构予以表达。探索和基本解决了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理信息交互式可视化表达等五项关键技术。如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研究(吴升、王钦敏等,2006),针对当前数字区域工程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的概念,对其研究背景、参考模型和面向信息共享的公共应用服务平台进行了论述。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是在区域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基础设施上层的基础设施,它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城市等各种数字区域信息化应用工程提供基础性的应用服务支撑。由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和公共应用服务平台构成。信息服务机构是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的主体,是有效联系信息需求方和信息拥有方的桥梁;公共应用服务平台是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的核心,为区域信息共享和交换提供了统一的构架和解决方案。其中,元数据管理和目录服务平台为信息的和查询提供了“一站式”入口;信息共享与协作服务平台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的信息共享和交换;地理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集中式共享。最后,总结了“数字福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对“十一五”“数字福建”工程的需求和发展作了展望。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卢毅敏、汪小钦等,2006),主要针对电子政务GIS中基于Web的地图技术、空间元数据技术、空间信息协同组织技术、空间信息可视化表达技术、地理编码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讨论与应用。

1.5 地图自动制图综合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人在制图综合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抽象思维、视觉思维。计算机能在多大程度上模拟人在制图综合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认知科学采用功能模拟的方法来研究人脑思维规律,通过计算机按照模拟模型来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其模拟结果的正确程度完全取决于模拟模型和输入数据是否客观、正确反映了人脑思维系统。当前计算机模拟包括制图综合过程中基于联系的归纳推理、基于过程的形式推理和基于规则的演绎推理;而对于制图综合过程中的视觉思维,计算机模拟起来就困难了。同时,用计算机模拟制图综合过程中人脑的思维方式,求解制图综合的问题,无论是数据处理还是知识处理,都必须具备问题形式化、可计算性、合理的复杂度等三个前提条件,这都是难度很大的问题。国内很多学者在解决自动综合的许多难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基于知识的自动综合处理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综合处理模型、基于ABTM的自动综合处理模型、基于弹性力学原理的自动综合关系处理模型、基于数学形态学和神经网络的自动综合处理模型等等。特别是提出了自动综合链及其自动生成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据此建立的自动综合过程控制模型,为电子计算机按照模拟模型来模拟人在制图综合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福州市勘测院研制1:500到1:2000城市大比例尺地图缩编系统,系统基于Visual Studio .Net开发平台、FME2004数据转换平台,综合应用C#、、FMEObjects、MDL、数据库、XML等计算机技术,采用MVC设计模式设计的、面向对象的组件式技术进行开发。实现要素合并、要素化简、要素抽稀、要素移位以及缩编知识库维护等。

1.6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进一步深化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主要探讨和研究空间数据误差和不确定性,及其误差传播和控制的方法。不同空间分辨率DEM提取坡度不确定性研究(陈楠、汤国安等,2006)运用信息论与统计学一些指标及比较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研究对象。定性地分析了在黄土丘陵沟壑区DEM空间分辨率对所提取的坡度信息的不确定性影响,并建立了定量的计算公式。黄土高原丘坡信息DEM提取算法的应用(陈楠、王钦敏等,2006),选择代表黄土高原地貌类型(丘陵沟壑区、梁峁区、高原丘陵过渡区)的75个样区(每个样区约4 km2),以1:1万水平分辨率为5m的DEM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算法对提取地面坡度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对坡度和坡向精度进行评价的指标,并获得了以上指标与分辨率的函数关系,所得函数关系可为实际工作部门选取适宜的DEM分辨率提供依据。

1.7 虚拟现实技术向通用化和实用化发展

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过去主要集中在虚拟地理环境的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应用技术的引进和研究。福州大学2002年以来选择大场景、高复杂度、强交互的虚拟森林环境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空间信息技术、图形学等原理的分布式虚拟森林景观的构建原理,并在国际上首次按单树建模―林分场景―森林景观等三级尺度实现的技术体系。该研究小组已成为国内进行系统地、持续开展虚拟森林环境的3个研究小组之一。主要完成的成果包括:(1)基于OpenGL开发了一个参数化单树建模工具,并在其它应用项目得到推广应用;(2)开发成功面向森林经营管理需要的虚拟森林环境。该平台实现2维GIS与3维仿真功能的紧密结合;(3)基于HLA的开发分布式协同森林灭火仿真原型系统。(4)基于本体技术开展了面向灭火决策的领域本体知识库系统的研究与原型系统开发;(5)开展了基于L-system的南方果树-芒果、龙眼的建模,实现了果树在年周期和生命周期内的生理生态生长发育过程3D表达;(6)初步探索了顾及光合作用的果树生长的数学建模、三维建模,展示了在不同环境因子和经营参数控制下龙眼的生长变化过程。林开辉,陈崇成等(2006)针对虚拟森林灭火仿真需要多种不同要素同时参与灭火仿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HLA 的可扩展的分布式森林灭火仿真体系结构。可用于地理多维信息的综合管理、协同规划、设计与决策等,可为数字省、数字城市、数字行业建设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撑。虚拟现实技术中场景的建模和控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江辉仙、林广发等(2006)应用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VRGIS)技术建立库区三维仿真系统,结合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利用GIS对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特殊功能,实现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系统数据与图形的有机结合,提高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系统具有三维性、交互性、多媒体集成性和境界逼真性。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福建省三维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政务网),实现三维地理信息的查询、浏览,政务信息的查询、浏览,专题地理信息的加载及地名地址信息的上传、标注等功能;开发了基于三维基础地理信息的地震救灾、地质灾害、森林防火、核电规划、交通规划、城市三维、旅游三维、治安管理等专题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1.8 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面向地学和资源环境等领域应用的空间数据挖掘,除了能提取地理实体几何特征知识外,还能发现空间分布、空间关联、空间层次、空间演变等知识。福州大学面向资源与环境问题,以多源、异构的海洋、林业、国土等行业环境监测数据(如各类监测台站、卫星遥感等平台的监测数据)为对象,开展多尺度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挖掘提供理论框架、技术方法和原型系统研究,在空间离群点的识别与分析、空间关联规则提取、高维空间数据聚类、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数据聚类等空间数据挖掘算法以及在空间数据挖掘的原始数据、挖掘结果的可视化表达以及挖掘过程的可视化交互探索方法等方向取得进展,推动了地区空间数据深度挖掘的研究与应用水平,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取得了显著进展。(1)基于时空统计的方法,如钟春棋、曾从盛(2007),基于RS与GIS的福州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化研究,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986年、1993年和2000年3期TM遥感影像,选取反应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分析了福州市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的特征。(2)基于空间关联规则的方法,主要指空间对象之间的空间和非空间关系,如厦门市湿地时空演化的遥感动态分析(李春华、沙晋明,2007):以厦门市近20年来多时相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采用RS和GIS技术提取湿地动态变化信息;综合运用多项式回归、马尔可夫模型、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对厦门市湿地时空演化趋势进行模拟分析和定量预测研究,建立厦门市湿地动态变化系列图谱。邱炳文, 王钦敏等(2007)采用Moran's I系数的自相关图来表示土地利用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与影响因子的空间自回归方程。(3)基于求解问题不确定性的方法,包括粗集理论(Rough Set Theory)和云理论(Cloudy Theory);(4)基于可视化的方法,如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的图谱研究(余明、李慧珍,2007),应用RS和GIS复合技术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图谱,从现状结构、发展变化(净变化与相互转化)等方面进行土地利用信息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建立了实验区土地利用演变过程和空间扩展图谱,其研究和建立的土地利用斑块形态与扩展图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形-数-理结合”和“系列化”、“谱系化”、“模型数值化”的特征。(5)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如陈楠、王钦敏等(2006)基于BP神经网络自动提取沟谷研究,提出了将提取沟谷的过程转化为根据地形因子综合判定地貌类型的过程的思想。应用BP神经网络分析了6种地形因子与沟谷地形的相互关联关系。

1.9 地理信息网格与知识网格创新研究出现良好开端

知识网格是网格发展最新阶段或表现形式,它是在人工智能和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网格,是集计算网格和信息(数据)网格、知识发现平台、决策支持系统为一体的智能网格。福州大学将时空数据挖掘、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可视化和人-机交互等技术引入网格计算环境,基于主流网格中间件Globus成功开发地理知识网格平台(GeoKS-Grid),形成数据资源管理中心、资源监控中心、任务管理中心、数据挖掘与决策服务中心、网格平台管理中心等主要模块,并在系统上部署了一系列网格服务,如基于MST的空间离群挖掘服务(以福建沿海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分析为例)、基于本体知识推理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服务(以福建沿海地区热带水果种植应用为例)、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服务(以漳浦县林种与影响因子关联分析为例)、城市空气高架点源污染模拟服务(以厦门市SO2为例)、城市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服务(以厦门市为例)、海上化学品泄露污染扩散模拟服务(以福建湄洲湾易溶液化品为例)。该平台拥有地理知识发现和辅助时空决策分析的功能,促进网络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从单纯的信息交换和互操作、集成处理上升到时空数据挖掘服务、决策服务的深层次转变,为地理知识服务网格平台成为一个可视化、交互式、智能型的地学问题协同式求解环境奠定基础。

1.10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理论研究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中除了地图投影、地图综合和地图符号等传统理论外,又增加了地图空间认知理论、地理信息传输理论、地图视觉感受理论、地图模型理论、地理空间信息语言学理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理论等,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许多现代数学方法都在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特别是现代数学方法在地图自动综合和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中的应用。我省在这一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

福建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和福州大学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示范研究。师大地理科学院作为主要成员参编的《地图学基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被全国高校选作教材,并获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地图学原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地图学》课程被评为福建省优秀课程;《地图学的改革与建设》经国内专家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获福建师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地球信息科学导论》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作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教材。福大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近几年从事数字区域的理论、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的建模理论与分析技术,空间数据挖掘的理论与方法,数据传输与信息安全技术等应用研究。《人口经济学中的GIS与定量分析方法》(王钦敏等)运用GIS 理论、方法分析人口空间分布与相关自然和经济因子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组模型,运用稳定性理论揭示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对人口空间迁移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为人口空间迁移预测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以上所述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取得的进展基本反映了近年来本学科发展的面貌。

2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任务

通过总结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技术取得的进步、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分析空间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以空间认知为核心的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理论体系将进一步深化

空间认知理论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空间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地图投影、制图综合、地图符号等传统地图制图学的基本理论将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深化;地理信息传输、地图视觉感受、地图模型、地理空间信息语言、地学信息图谱、空间数据与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等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的新理论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互联系、内容的深层次研究将取得进展。目前,在地图空间认知研究方面,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空间认知过程研究不够深入。现有的GIS 数据模型缺乏跟踪现实世界实体变化的能力,因为它只保存实体的现势数据,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在行业应用的普及和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时空变化的能力,既可以分析其过去,又可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这种想法导致了时空地理信息系统和时空数据模型概念的提出。今后要重点研究:(1)空间认知理论体系框架;(2)空间认知过程、实验方法与技术;(3)地图可视化系统中的“人―地图”关系及表示方法。

地学信息图谱研究不仅局限于表现,更是一种分析方法。地学信息图谱是图形、方法和认知三者的综合与统一。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起步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区域地理单元及其等级体系;地理单元的遥感影像特征分析;地学信息的表达方法。

2.2 地图自动制图综合及其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将取得进展并得到应用

在基于大比例尺地图数据库生产小比例尺地图、多比例尺地图数据库的自动派生及一体化更新和 GIS中多尺度空间数据显示等环境下,基于保质设计的空间数据的自动综合及其过程控制的智能化研究都是必要的。目前的研究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自动综合模型、算法还不具普适性;二是自动综合结果还有不尽人意。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包括:(1)几何信息的尺度依赖与空间认知理论的联系;(2)多尺度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3)网络环境下的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在线式自动综合理论与方法;(4)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地图自动综合决策分析与自适应操作;(5)自动综合的智能化、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6)三维城市模型的自动综合;(7)地图自动综合的人机协同机制。

2.3 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多源、多尺度数据一体化及面向对象发展

我省基本实现多源、多尺度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和高程模型数据一体化管理。需进一步研究:(1)矢量数据、影像数据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融合的理论和方法;(2)海量数据高效快速索引技术;(3)基于图形、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一体化的完全面向对象的方法;(4)基于矢量、影像与高程模型数据融合的地学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5)基于矢量、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融合的三维可视化理论与技术。

2.4 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向与GlS集成的一体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

空间信息可视化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形仿真和地理环境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类的地理环境感知提供一种新的、更强大的工具。近些年来,出现不少利用现有的图形图像软件与动画软件制作的地学信息可视化产品,如应用3DS制作动画,完成预定路线的地景观察;运用OpenGL在微机或工作站上实现实时交互的、可立体观察的虚拟地形仿真;运用Performer及MultiGen(三维建模软件)在SGI工作站上完成地景建模与实时显示;运用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在网络上传播虚拟地景信息等。空间信息可视化与地理环境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地图学新的生长点,对于拓宽地图学的研究领域和促进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将产生重要作用。但是,从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的关系来看,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海量空间数据存储、管理、处理和分析功能,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具有多维动态可视化和实时交互式操作的效果,两者优势互补,集成与一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需重点研究:(1)地理信息系统(GIS)与虚拟现实(VR)集成;(2)空间数据多尺度可视化表达的自适应地图符号系统;(3)面向时空模拟与仿真的演化模型;(4)空间信息可视化人机自适应界面;(5)多维动态空间数据模型及其表达体系;(6)基于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协同工作与决策支持。

2.5 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正在兴起,并向智能化发展

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是空间分析的拓展、延伸和深化,需重点研究:(1)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理论体系;(2)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方法(基于时空间统计分析、基于空间关联规则、基于求解问题不确定性、基于可视化、基于人工智能等);(3)面向决策支持主题的分布式空间数据提取、预处理、变换、挖掘、模式解释/知识评估;(4)数据挖掘数据、算法、可视化的有机结合(形、数、理的统一)。

2.6 GIS运行实现跨平台、互操作、资源共享和协同

地理信息系统(GIS)就其运行方式而言,经历了由单机向网络发展的过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正逐步成为主流产品。目前的Web GIS还存在着数据和功能相对绑定、处理功能相对简单、系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操作性等许多问题,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平台、互操作、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重点研究:(1)基于信息网格的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即网格地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和总体方案;(2)基于信息网格的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标准和规范;(3)Grid与Agent集成模型;(4)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与Grid集成模型;(5)基于网格的空间数据访问与集成。

基于网络服务的GIS 应用软件平台研究与开发是要研究、开发基于网络服务的GIS 应用软件平台,实现分布式多源异构地理信息的互操作和综合利用。通过对地理信息内容和GIS 功能的集中管理,并为应用开发人员提供基于Web Services 的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与各种Web 应用的快速集成。主要技术特点表现在:为用户寻找地理信息服务提供统一的入口和中介;提供基于GML 和Web Services 的地理内容和功能服务;自主开发、开放、跨平台、可扩展。

基于GML 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基于GML 的网络GIS,是指GIS 中的所有数据都是表现为GML 文档,这与传统的GIS 不同。由于管理的数据对象发生了变化,传统的GIS 技术不能直接用于GML 数据的管理,因此必须研究基于GML 数据的管理技术,同时作为一个完整的网络GIS,地图信息可视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对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可视化进行研究。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基于GML 的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基于GML 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和转换;GML 数据的Web 可视化研究;基于GML 的网络GIS 原型系统。

2.7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由理论研究向空间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的实用化发展

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以及人类表达能力的局限性,空间数据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某种不确定性,研究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理论,直接关系到空间数据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GIS空间分析的可靠性和数字地图产品应用的可靠性。其重点研究:(1)空间数据不确定性与数据质量的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2)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理论及其可视化方法;(3)属性数据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4)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5)空间数据不确定性关系模型和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6)多尺度空间数据融合的不确定性;(7)空间数据基于不确定性的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模型。

2.8 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将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渗透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早期开发的GIS是基于工作站和桌面PC机的,这类计算机计算能力强、存储容量大,能满足GIS对计算机的性能要求。随着嵌入式硬件技术(如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和软件技术(如编译器、图像压缩算法、集成开发环境)的快速发展,GIS技术逐渐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构成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嵌入GIS由于其具有功耗低、资源消耗少、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车载导航仪、移动信息终端等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地图浏览、地图缩放、路线分析、数据检索及地形分析等基本功能。重点研究:(1)嵌入式GIS通用硬件平台;(2)嵌入式GIS中间件技术;(3)强实时响应关键算法;(4)多种数据融合和高效空间数据压缩算法;(5)支持二次开发的EGISM应用软件开发包。

未来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理论和技术:

第一,空间认知理论将促进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的进一步理论化和科学化;

第二,基于保质设计的空间数据自动综合与细节分层(LOD)技术将促进空间数据的多尺度、多分辨化;

第三,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将促进地理环境的沉浸化;

第四,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将促进由源于符号获取信息到源于信息获取知识,实现知识获取的自动化;

第五,网格(Grid)技术推动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的诞生,将促进资源共享与解决问题协同化;

第六,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发展面向Agent技术将促进智能化;

第七,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的一体化技术将促进GIS真正意义上的时态化;

第八,空间信息技术的全面嵌入和广泛应用将促进普适化。

参考文献:

[1] 王家耀. 2006年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发展报告[M]. 中国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 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6.

[2] 王家耀. 2007年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创新方向研究[M]. 中国测绘学科发展蓝皮书. 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7.

[3] 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2004、2005―2007年年报.

[4] 简灿良, 卢锦玲. 1:10000比例尺建库数据符号化研究[J]. 测绘科学. 2008, (33).

[5] 叶荣青. 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J]. 江西测绘, 2007, (S1).

[6] 梁娟珠, 涂平. 福建省林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中的信息共享方案设计[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5).

[7] 吴升, 王钦敏, 涂平, 励惠国. 数字区域应用基础设施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 2006, 8 (4).

[8] 卢毅敏, 汪小钦, 肖桂荣. 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J]. 中国地理信息世界, 2006, (10).

[9] 樊明辉, 陈崇成, 池天河. 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信息的集成与共享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07, 9(28).

[10] 李建微, 陈崇成, 余轮, 李晓雯. 一种大数据量森林场景组织及其实时绘制方法[J]. 系统仿真学报, 2007, (24).

[11] 陈楠. 汤国安. 朱红春. 不同空间分辨率DEM提取坡度不确定性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5).

[12] 陈式座, 樊明辉, 关玉梅. Hyperbolic技术及其在海洋环境分析与评价中的应用[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5).

[13] 邬群勇, 王钦敏. 基于WMS的空间数据服务与集成平台[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5).

[14] 邬群勇, 王钦敏, 周成虎. GML&SVG的开放式WebGIS设计与应用[J]. 地球信息科学, 2007, 9(4).

[15] 江辉仙, 张文开. 基于VRGIS技术的虚拟校园三维仿真技术应用[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2(2).

[16] 吕一峰, 晏路明. 校园三维景观建模及其飞行漫游的实现[J]. 测绘工程, 2007, 16(1).

[17] 钟春棋, 曾从盛. 基于RS与GIS的福州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化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7, 21(3).

[18] 余明, 李慧珍.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的图谱研究以大福州为例[J]. 遥感信息, 2007, (3).

[19] 李春华, 沙晋明. 厦门市湿地时空演化的遥感动态分析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4(1).

[20] 邱炳文, 王钦敏, 陈崇成, 池天河. 省土地利用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

[21] 廖克, 简灿良, 朱鹤健等. 地球球信息科学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22] 陈楠, 王钦敏, 林宗坚. 人口经济学中的GIS与定量分析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课题组成员:

1.简灿良,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高工。

2.吴 升,福州大学,教授。

3.陈崇成,福州大学,教授。

4.戴文远,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

地质工程学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12701

《工程地质与土质》主要学习道桥工程建设中需要的地质基本知识和技能,包含地质资料阅读,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地质问题处理,土工试验操作等。为了突出高职高专教学特点,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一下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改革的摸索。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本课程的的实际工作内容,以道路建设为载体,按照道路勘测、设计、施工和养护等各阶段地质知识应用的顺序来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将所有的工作内容按照教育的规律对其进行合并、归类,并本着任务引领的设计思想,提炼出相应的教学任务,创设学习情境。

根据道路工程建设与发展需要,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为导向,道路工程建设任务为驱动进行了课程系统化设计。以从岩土性质的判定地质资料识读地质问题处理为主线,按教学任务构建了教学内容,创设了最佳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描述如下表1。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学为主体、导为主线,教学做合理衔接”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六步教学、案例分析、互动等多种方法,首先由教师进行案例导入,接下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引导,根据知识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在训练结束以后,让学生进行相互点评,最后由指导教师点评和归纳总结,根据归纳总结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我们来进行知识拓展,这个过程遵循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基本步骤(如图1所示),强调学生的主体,进而实现了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职业技能,理解职业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学生对每个学习情境的考核,包括素质、工单、实操和期末考评,体现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具体要求如下。

素质考评(10%):到课率/师生互动/分组讨论/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增强自信,团结协作能力。

工单考评(2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后提交的成果是工作单。在完成每次任务后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价,工作单反映了对基础和拓展知识认知程度。

地质工程学课程范文第4篇

       无

        (f0003)寿山千寻碧,桃李几度红——热烈祝贺王启东先生九十华诞 无

        研究论文

        (811)有序多孔结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和应用 赵莉南 王藜 胡晓斌 张荻

        (816)w、mo、re基体熔盐电沉积ir涂层初探 仝永刚 白书欣 张虹 陈柯 朱利安 李顺

        (821)膦酸改性钛酸钡/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制备及其表征 林明伟 李明

        (825)利用水溶性模板合成zns:mn^2+纳米管 吴鸿轩 杜宁 翟传鑫 吴平 杨德仁

        (829)pvc/cpe/caco_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陈韶辉 宋义虎 都佩华 朱肖楠 郑强

        (833)不同水热条件下的纳米γ-alooh聚集生长方式分析 郝保红 田庄 方克明

        (840)聚砜的静电纺丝工艺及其产品的热处理 刘雷艮 潘志娟 张露

        (846)有序静电场纺丝制备纳米纤维图案 蒲娟 蒋亚东

        (850)铝微颗粒在辊压振动磨中的质能转换 陈星建 王树林 徐波

        (855)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w型钡铁氧体的热处理工艺 熊征 朱锡 张立军

        (860)si(100)预结构基底对si雕塑薄膜三维模拟生长的影响 梁景舒 陈子毅 余梦影 江绍基

        (864)mnox/ac的制备及电催化氧化降解苯酚 于秀娟 高铭晶

        (869)cu基al掺杂zno多层薄膜的生长及其性能 王钰萍 吕建国 叶志镇

        (874)lamgal11o19:yb,mn荧光粉中yb^2+与mn^2+的能量传递 关淼嘉 许贝贝 解君华 庄逸熙 邱建荣

        (879)溶胶机械活化及其溶剂对lifepo4/c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叶欣 高明霞 殷月辉 刘永锋 潘洪革

        (885)缺铁ycazrvig铁氧体的电磁性能 黄银寅 杨建 金宇龙 王加仟 丘泰

        (889)微乳液法制备nife2o4/sio2核壳纳米复合粒子 温九平 胡军 倪哲明

        (893)复合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法的制备及其磁性 庄宝彬 陈金方

        (898)sral2合金的储氢动力学性能 孙凯 朱云峰 张伟 李李泉

        (902)urea-zncl2离子液体中电沉积zn-ti合金 吴青 徐存英 华一新 王波 丛晓波 李艳 刘成虎

        (906)挤压速度对工业纯钛室温ecap变形孪晶的影响 赵健 赵西成 杨西荣 雷娜 王海

        (911)骨形成蛋白-2转染mg-63细胞增加其对壳聚糖膜的粘附 范丽 卢岩 林慧平 姚航平 林军

        (916)基于sr-ct技术的泡沫铝力学性能 李芃 汪敏 戚晓利 冯建有 刘晓辉 胡小方

        (920)强碱弱酸盐溶液对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表面织构化的影响 王立娟 周炳卿 那日苏 金志欣 田晓

        (925)不同粒径膨胀石墨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 赵纪金 李晓霞 豆正伟

     &nb

sp;  (929)co-finemet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及其纳米晶粉芯的磁性 王贞 刘静 汪汝武 甘章华 徐勇攀 范丽霞 卢志红

        (935)聚乙烯/硅橡胶共混膜的制备及其透气性能 毕大鹏 李家政 潘明旺

        (940)裂尖塑性区内方向应变能裂纹扩展归一化准则 陈泽宇 龚凌云

        (943)tio2/活性炭复合体超临界沉淀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陈伟 刘建本 李佑稷 李雷勇 曾梦雄

        (949)废胶粉的表面处理及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 丁国新 程国君 杨小龙 逯全县

        (954)t250马氏体时效钢旋压薄壁圆筒变形 范赵斌 韩冬 段述苍 伍燕 韩京霖

        热点评述

        (958)金、银纳米粒子包覆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王晨 古宏晨

地质工程学课程范文第5篇

专趣栏目——文艺美学研究(28)

(1)建设文化强国的方针保证——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解 王向峰

(6)以林声《散穗夕拾》论序跋文体的审美功能 吴玉杰

(10)被情感牵引的叙事——谈《爱的述说》的日记体叙事特征 阎丽杰

(12)深水群龙:施蛰存小说中的电影技法 冯芳

政治与哲学

(17)美国文化贸易的政治因素及强势文化辨析 张丽

(20)试论如何提升国家文化领导力 李垄

(23)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冯晓坤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26)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 艾晶 张洪阳

(29)村民自治困境的破解与农村民间组织培育 王开国

(33)现代化居住小区的人性化设计 卢伟 洪秀岩

经济与管理

(36)世界经济有序化发展问题的探索 陈旺俊

(39)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探析 张宁 孙勇 曹福毅

(42)关于保险销售模式改革的研究 冯华楠

(45)如何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控制工程造价 王实 李荣毅 张殿生 李华庚

(48)投资回收期模型简述 杨德强 王晶

(5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李晖

(53)树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本观念 姚鑫

法学与法律

(56)浅析印度尼西亚《环境管理法》及其借鉴意义 赵紫涵

(59)人事档案知情权实现方式研究 范一航

语言、文学与文化

(63)清前中期黑龙江城镇与气候变迁 綦岩

(67)略论明清拟话本小说中的贞节烈女形象的文化实质 李停停

(70)沈阳老字号企业自身优势初探 关学智

(73)多维度视域下沈阳“老字号”的繁荣与发展 董海浪

(76)对沈从文、孙犁作品中传统水文化的解读 童敏

(79)“本我”“自我”“超我”视角下的《林红的假日》 赵洋洋

(82)《倾城之恋》解构主义色彩中意义消解的研究 林亚芬

(86)浅析操纵理论的理论实质演变——以操纵学派、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翻译三段时期为例 李小青

(89)论认知语境对隐喻工作机制的影响 赵庆龄

(93)从概念整合角度分析商业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汉译 聂爱明

(96)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翻译看异化翻译的价值 毛燕

(100)中国画的意境追求 钟春林

教学与教学

&nb

sp; (103)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赵世龙 毛淑梅

(10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思考 涂淑梅

(109)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实践教学过程标准构建方法研究 朱克敌

(113)eda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孟祥斌 尹常永 郎东革

(116)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改革研究 李铁钢

(119)电工实验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于文波 郭瑞 姜竹楠 徐立波

(123)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编操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田海燕 张慧

(127)高师音乐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马山雪

(130)基于双语教学的电子技术实验研究与实践 刘俊清 赵海

(132)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的应用——中外合作办学的启示 韩博

青年思想教育

(136)关于构建高校两级专职就业工作队伍的思考和探索——沈阳工程学院建立专职就业总指导员队伍的创新与实践 尚涤尘 张红 王树平 礼广成

(139)论网络道德养成与大学生网络幸福观的培育 徐凤莉

(142)90后大学新生需要结构研究 曾本君

(f0002)彭定安教授简介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