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儒家思想与教育的关系

儒家思想与教育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儒家思想与教育的关系

儒家思想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塑造论;适应论

人性就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人性论与管理密切相关。纵观历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各种管理活动或管理理论的产生和演变,都是以一定社会文化传统中的人性论作为其哲学基础和前提的。

一、早期儒家人性思想与管理观念

关于论述人本性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1.孟子的性善论

在儒家学说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将仁、义、礼、智看成是每个人天生所具有的四种本能。人有了善的本性,在他的语言和体态中都会表现出来的。由此可见,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皆有之,这并不是由某种外在力量强加于人,而是人们“良知”“良能”,孟子所谓的人性本善,是指每个人在本质上都具有向善的可能,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善,需要“修身养性”,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达到道德的完善。

2.荀子的性恶论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荀子是性恶论的集大成者。与孟子性善论的思想相反,荀子否定性善是与生俱来的,肯定性恶才是人本性所固有的本质。荀子所说的“恶”,是指争夺、残贼、等行为及由此产生的暴力。荀子指出人的好、恶、喜、怒、乐的情感,才是人性本有的内容。这些情感使人产生欲望,有欲望便有行动,争斗就发生了。因此荀子说:“人之性恶,其为善者伪也。”

“性恶论”明确指出人性中“劣”的一面,主张对人的管理办法是教化人性,变“恶”为“善”。由此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著名论断。而这一转化需要由圣人教化大众,而这一过程便产生了礼义,法律制度也同时产生了。荀子认为,在人的本性中,本无礼义,要经过强制的学习和思虑才能懂得。人的本性经过“化性起伪”后,是可以变善的。

从人性管理模式的角度看,二人有相似之处,孟子从人的“四端”出发,荀子从人的生理本能出发,但都可通过教育达到“善”的目的。性善论是对人的抽象的概括,而性恶论是对人的现实直接的总结。在管理上,孟子强调道德、仁义的内控和协调作用;而荀子则强调“礼义”的教育、控制功能。此外他还强调要以法律惩罚恶性不改之人,这更具有实用性。

二、西方人性论与人性管理

西方最早论及人性的是苏格拉底。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人的灵魂有理性,因而能追求知识。由此提出“美德即知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的本性,即所谓的“灵魂”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理性、意志和。其中理性是灵魂中最优秀的部分,它统率和指导灵魂的其他部分;意志则为理性而行动,协助理性控制;是灵魂中最低劣的部分,它的唯一功能便是服从。因此,人的本性在于理性。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就表现为“理性――经济人”。所谓的“经济人”就是使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人,即会计算、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但它忽视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因素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就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来看待管理问题。美国科学家沙因提出了“复杂人”人性假设。即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综观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其实质都是将个人看作一个工具,其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管理目标。

三、比较与借鉴

建立在不同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中西人性管理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儒家思想认为,人性问题不仅是管理理论的必要前提,而且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中心课题。这样,做出某种人性判断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却在于如何改造这种人性。无论是孟子的“仁政”,还是荀子的“礼义之治”,都强调通过管理来塑造人性,这种人性管理可以称之为“塑造论”。但“塑造论”也有消极的方面:它必然导致贤人政治,从而忽视制度建设,淡化法律意识。而在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其注意力却在于如何改变组织环境,而不在于如何改变人性。因此,西方的人性管理可以称之为“适应论”。由于西方主导人性论是理性人和自利人,两者的结合就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为了争而不乱,于是就发展了法律,通过法律制度来进行管理。但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也就忽视道德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从上述可以看出,中西人性管理都是建立在不够科学的人性论基础之上的,因而它们也都是片面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管理中,我们提倡人性管理。而完整的、科学的人性管理应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方面,人性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人性又是管理的目的和归宿。这就要做到两个统一。第一,德治与法治的统一。第二,“适应论”和“塑造论”的统一。两者的统一是管理的一个本质要求,也是人性管理的又一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傅佩荣.解读孟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儒家思想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第2篇

【摘要】孔孟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珍贵的瑰宝之一。孔孟儒家思想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对现代道德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结构的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运用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孔孟儒家思想;中国道德教育;适用度

一、孔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

孔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产生于“礼崩乐坏”的社会动荡时期。在这个时期,作为奴隶主贵族意识形态的表现,“礼”和“乐”已经很难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教育功能,导致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象。面对这样的社会思想变革,先秦儒家思想家开始思考重新构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体系,主要包括如何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统治阶层如何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社会如何才能稳定地发展等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先秦儒家学者认为应当从道德教育出发,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以人为本,德教为先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先秦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仁”的本义其实就是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利他性”。孔子提出的“仁”第一次强调要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关注人的利益和需求,进而突出重视人的能力和价值。

孟子提出“仁”与“义”的结合,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就是强调人要学会“爱人”,但要学会爱什么人,在学会爱人的同时也要懂得憎恶应该憎恶的人,否则就是背离“仁”的精神。

(二)塑造人格,内省自求

孔子提出了“君子-仁者-圣人”这样逐步推进的理想人格。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居于最高哟危“君子”居于较低层次。他强调把“君子”看作品德高尚的人,是塑造理想人格的首要标准。

在塑造理想人格方面,孟子把孔子作为自己的道德榜样,继承了孔子君子人格的理论,深入阐释了“大丈夫”理想人格。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认为,大丈夫要能够“泽加于民”“兼济天下”,要有正直的气节,要能够做到身处逆境不动摇信念,能够在困难中锤炼自己的品德,积蓄自己的能量。

(三)明晰价值,权衡义利

孔子提倡“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义”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而“利”则指的是人的私利。他认为,道德高尚的人,面对私欲时首先想到的是是否符合道德法则,一切行动以道德法则为自己的准则。没有道德的人,在面对道德法则和私人利益时往往为了私利背离道德法则。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对义利关系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强调“重义轻利”。他认为,处理人际关系重要的是讲“义”,如果人们都关注“利”,就会造成私欲膨胀,破坏人伦关系,危害社会的稳定。因此,孟子主张用仁义道德来教育人民,引导人民弱化对物质利益的关注,根据道德准则行事。

二、孔孟儒家思想本身存在封建残余

孔孟儒家思想与现代文化既相互契合又互有冲突,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先进的精华、鲜明的民族特征文化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孔孟儒家思想中仍有部分封建的思想糟粕值得我们去甄别和舍弃。

(一)重自律轻制度

孔孟儒家思想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上明显地表现为“重自律轻制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抛弃孔孟思想中重自律轻制度的糟粕思想,建立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模式。在管理实践中,建立政府、社会、媒体、个人四个层面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模式,强调政府对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的政治引导,注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媒体舆论监督导向功能的发挥,继续维持对个人修身养性的基本要求。

(二)倡尊卑鄙平等

在孔孟儒家思想中最被现代文化公认的诟病便是封建性的、崇尚尊卑等级的纲常思想。儒家思想自孔子开始,就始终坚持尊卑等级观念,“三纲五常”的思想树立了绝对的父尊子卑、夫尊妻卑、男尊女卑、老尊幼卑、师尊生卑的天理“伦常”。这样的思想观念导致整个封建时期个人权利不平等、人格不平等,因此只能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这种尊卑思想甚至在当代中国仍有残留,它导致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严重的权威主义、家长作风、师道尊严等与现代民主格格不入的特权思想和做法。对于儒家思想中的封建糟粕,我们必须大力清除,坚决抛弃。

(三)有臣民无公民

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原因,封建时期的孔孟思想只能培养和塑造“臣民”,而非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公民”。在臣民思想的教育下,个体成为“无需享有政治权利,只要履行守法义务”的观点,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当朝堂之上奸佞当道时,忠臣谏言的第一反应不是依法处办,而是劝谏君主,这样的表现反映的是臣民思想的局限性。现代中国道德教育要提倡公民教育,抛弃孔孟思想中对于依附性人格、忽视主体意识的臣民思想教育,积极培养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引导和鼓励受教育者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勇于向国家和社会提出尊重自己合法权益,满足自身愿望的要求,使受教育个人成为具有独立人格、自由、平等、权利与义务关系对等的现代公民。

三、社会转型中的孔孟儒家思想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要求。诞生于两千年前的孔孟儒家思想是中国农业社会的思想精华,是为中国封建统治集团服务的。如果把这份文化遗产原封不动搬到今天,是绝对行不通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孔孟儒家思想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新特征,完成自身的改造。在义利观方面,对于重“公义”轻“私利”的“重义轻利”思想,我们要借鉴和吸收;对于个体的正当私利,我们不仅不能“轻”,反而要“重”,要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念。唯有如此,才能让孔孟儒家思想真正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

(二)民主政治的博弈

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加深,使得我国开始更加注重政治的民主发展。在我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新时展民主政治的新要求。

在提倡民主政治的今天,孔孟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政”法治观念面临严峻挑战。首先,孔孟思想中包含丰富的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观念。“导德齐礼”和“仁政王道”是孔孟思想在政治方面的典型代表,然而这两种政治思想却由于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本质属性而造成了相当缺乏民主法制思想的客观结果。即便是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思想,依然不会也不可能达到政治民主化的高度。其次,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孔孟思想所提倡的社会是分等级有尊卑的社会,“三纲五常”和等级尊卑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政治民主化的r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政治民主化的潮流,孔孟儒家思想应该批判地吸收民主、平等、人权、法制等现代文明价值,再结合自身的民本思想,从而实现孔孟思想的更新升级。

(三)多样文化的碰撞

改革开放后,文化逐渐开始多元共生,文化的多样化成为时代文化的特色。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加上西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工业文化共同交织作用,冲击着现代社会思想。

多样的文化给孔孟儒家思想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坚持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体共同理想,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塑造个体品格的观念逐渐被中华民族所认同。孔孟思想结合时代的改造以及为现代思想政治服务迎来了新的契机。而孔孟思想本身便是一种“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思想,不论是唐朝的儒、释、道三教合一,还是宋明理学、心学,都能从中看到孔孟儒家思想的包容精神。儒家思想应该继续加强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融,做好面临多种文化冲击的准备。

四、结束语

孔孟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为中国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对现代道德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结构的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运用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以及多种文化的冲击下,孔孟儒家思想面临自我完善、实现转化和创新的时代任务。我们应当站在时代的角度,有选择性地继承和发扬孔孟儒家思想的精华,摒弃糟粕,为现代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完善提供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儒家思想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D64;B222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者儒学,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儒学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和传承的地方。它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很好地吸收和借鉴,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孔子、孟子、董仲舒到宋明理学,儒家思想的发展都非常注重通过“教化”来提高人的素养,于是形成了儒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圣贤”、“君子”的教育目标以及注重言传身教等教育原则。这些内容对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思想的人本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需要的满足。首先,儒家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提倡“天地之性人为贵” 。认为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肯定人的地位,重视人的能力;其次,儒家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重、爱护、信任他人,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最后,提倡“和为贵”的理论主张,这种思想在历史上对于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入、加强民族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的人本理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本思想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人为目的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因为教育者从事的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工作。其工作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因此,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视为管理人、约束人的活动,而应该把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教育与其自身的自由、尊严和幸福感等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人的价值实现,发挥人的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起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

(二)注重内在性的教育方法

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提出了“内圣外王”的重要方法,内修圣人之道,外施王者之政。也就是内以圣人的道德为体,外以王者的仁政为用。“内圣”是指个人心性修养,追溯道德价值的源头,以求达到仁、圣的境界。为了达到“内圣”的目的,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有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方法;有内省、自省、反省的方法;还有谦恭谨慎、正心诚意、见贤思齐、慎独等方法。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这种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诱导、内化的方式启发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帮助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而不是动辄嗤之以鼻。很显然,这种方法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圣贤”、“君子”的教育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提供历史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儒家思想把培养“圣人”、“君子”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孔子曾把尧、舜、禹等视为圣人,充分肯定了这些人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品行。君子相对于圣人来说,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立德修道,不为穷困而改节。”作为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品德,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孟子也有类似的观点,比如他那句著名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以及他对士的品行要求“士可杀,不可辱”都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在道德教育方面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儒家思想所主张的教育目标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难看出,这一目标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儒学所追求的“圣人”、“君子”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空想主义的色彩,但其中的很多合理成分已经并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而且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胸怀远大理想抱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儒家思想的教育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提供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指“人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 。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实践性的原则,这些原则一方面为维护当时社会的稳定、为国家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一)注重言传身教,身正为范的原则。

儒学非常重视榜样的力量,注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示范作用。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教育者自身素质和品行的提高至关重要,受教育者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其影响。孟子也有相似的观点,而且他将榜样力量的重要性延伸至国家治理层面:“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他认为统治者本人的道德品质会对整个社会群体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统治者(尤其是君主)要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为社会成员做出一个良好的表率,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这种思想启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示范原则”,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以身作则,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大道义力量的重要因素。

(二)注重因材施教

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非常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曾注意到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于是指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幼,任者静。” 他的弟子中,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他们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正如朱熹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才。”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启迪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层次原则”。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阶层不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更加趋于多样化。所有这些都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层次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分层次进行,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生活越复杂,社会发展越快,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就会越突出,就越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坚持层次性原则。

(三)注重启发式教育。

《论语》中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即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告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坚持“主体原则”。主体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主体原则要求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培养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是说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后,他们就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自我发展,达到教育目标。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的核心内涵。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邵宝龙.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学价值与现代践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38.

[4].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儒家思想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儒家思想 大学生 道德观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30-02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对于高校工作者来说,不仅要解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思想政治觉悟等问题,还要培养大学生们树立正确优良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责任感。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思想正是提高大学生道德观的良好思想品质,也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逐渐地将传统儒家思想融入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建设上,这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进入了充满挑战的时代,新思想和新潮流不断冲击着陈旧的体制,给社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大学校园内的莘莘学子们。面对着新时期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是高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代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质都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正义感,在认知和行为的表现上都呈现出一种正确和健康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社会活动空间增大,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大学生的人生观变得复杂多样,他们的道德观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一)人生理想模糊不定

当代大学生对于人生理想基本上都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其影响既有积极的,同时也有消极的。有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价值在逐渐的淡化,将眼前的利益当成自己的理想,用经济价值尺度衡量自己的行为,追求物质享受,造成思想麻木,精神空虚,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从而丧失了人生中重要的精神支柱――人生的理想。

(二)价值取向重利轻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新的体制、思想和观念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价值取向的偏失。有些同学在市场经济的趋利下,一切都要向“钱”看,以为只要追求了最大的物质利益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这导致了他们淡化了理想和信念,养成了只索取不奉献的思想。有些同学政治意识薄弱,言必及利,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这导致了学习和生活散漫,纪律不严谨,个别同学甚至误入歧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个人诚信责任缺失

诚信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如果一个人连诚信都做不到,那么以后怎么立足于社会呢?但这些不讲诚信的问题仍存在于我们大学生身上。在学习方面,大学生不讲诚信最突出的方面是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论文剽窃等,这也是老师和学校最头痛的问题。在毕业离校后,有些大学生助学贷款到期不予归还,甚至换名更姓逃避还贷。在就业的过程中,有些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他们在签订合同后有出现毁约的情况,也有在面试简历当中造假的情况。企业看中的不是头衔而是这个人的勤奋、实干和品质,而伪造简历却恰恰说明了伪造者的空虚、不自信,让别人不敢轻信。本来是想争取机会赢得信任却反而受到了怀疑,这样被录用的几率也降低了。

(四)人际关系注重自我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现在不少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交往中只顾自己表现,不给对方表现的机会,忽视了对方的感受。而有些同学在交往的过程中过于拘谨,不愿与同学接触交往,从而缺乏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逐渐产生惧怕心理;有些同学交往范围过于狭窄,只局限于本系、本年级、本寝室和老乡,这样小圈子内的交往,不能促进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五)社会责任难于担当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利益多元化,造成个人价值独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也随之增强。有些大学生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注重个人的物质追求和自身需求,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团结意识淡薄,缺乏了对社会和集体牺牲精神。不爱护公共设施、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等一些现象也会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

二、传统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吸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进取的精神。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其中经典著作《大学》中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成为了后来学者俗称的“三纲八目”,其中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些儒家思想所主张的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可以帮助提升精神境界,树立理想信念,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等等,无不蕴涵着引人致善、教人向上的力量和精神。这些传统儒家思想精华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难得的教材,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最佳途径,通过研究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也恰恰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二)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它向外展示我们民族的团结与爱国激情,对内则能团结和聚集仁人志士,而学习传统儒家思想有利于建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信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国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主要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培育起来的,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范仲淹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清代顾炎武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因其体现民族精神而世代相传。儒家思想最主要就是崇尚“忠孝仁义”,强调忠诚祖国,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重义轻利,这些道德标准,对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养成博爱待人的习惯,净化社会风气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将会使大学校园里怀有不同爱好性格情趣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培养出爱国主义精神,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校园内的生活更为和谐轻松。

(三)加强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很复杂的,并非只依靠自己就足够了,而高校大学生更需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这也是困扰大学生的难题之一。传统儒家思想提倡“反求诸己”,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经典言论有利于在交友、完善人格等诸多方面提升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帮助大学生具备宽容的心态、包容的胸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最大限度地汲取人生智慧,提高其人文素质,让大学生学会临事不乱,成为有主见有决断能力、有技能、内外兼修、创造力无限、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提出传统儒家思想寓于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社会与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

弘扬传统儒家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宣传,通过媒体播出相关栏目,在公共场所建设宣传栏,刊登诗词名段和文化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扩展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修养的人。加强大学生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增强各级图书馆藏书量和服务力度,针对大学生免费开放各类博物馆、标本馆等,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场所。而家庭也要对其子女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同参与各种重要的纪念活动,体会中华民族传统的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学校是传统儒家思想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建议学校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将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并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一是增加“第一课堂”有关传统儒家思想的教学活动,建立一支可以担当传统儒家思想教育艰巨任务的队伍,为教育的顺利发展和深入提供有力支持。开设专门学科,使之成为各专业系的必修课程,组织学生学习古代经典和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并在有关学科中渗透其知识和教育。二是组织“第二课堂”开展传统儒家思想的课外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学术报告、展播影片等形式促使传统儒家思想推广更加深入,吸纳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成立社团,植根于学生中,以更加活泼的形式达到共学的目标。三是利用“第三课堂”进行传统儒家思想的实践活动,利用网站、报纸、广播等形式,在学校中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开展不定期的讲座、讲演。此外还可以组织游历、参观旅游、各种表演竞赛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学习,使传统思想教育健康持久地存在和发展下去,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增强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的自觉性

现代社会承载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自觉性,更需要加强主体性辨认和体识的能力,既要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又要敢于面对和承担风险,具备坚守信念的能力和意志。大学生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主体,要对自身经验与知识结构进行深刻的思考。同时,在实践中激活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反思自我价值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知识的汲取,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必须的历史文化根基与横向跨文化比较的基础,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现象,既能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尊重差异,又能够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文化利器,抵御不良侵蚀,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文明道德操守。

今后,我们将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为中心,不断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以特色校园文化熏陶学生,让其掌握高技能的同时,继承更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宣霖.钦州学院学生国学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钦州学院学报(增刊),2007.

[2]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J].民报,第7号,1906.

[3]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增订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儒家思想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第5篇

摘要: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在新加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儒家思想进行的现代意义上的转换和升华,是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精神动源。作为儒学发源地的我国,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能否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现代化转换,从而增强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618平方公里的岛国,人口250多万,其中华人占76%。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了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发达国家。

一、“好公民”课程

新加坡在小学阶段设立“好公民”课,按照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学生进行有关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好公民”课包括5个方面的范畴,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及世界,放射式地向外扩展。在一至三年级,教材以连环画形式为主;四至六年级则以生活实例为主,涉及的内容广泛。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有价值灌输法、价值澄清法等。

中学阶段,学生必须从佛学,回教、圣经、兴都教、锡克教和儒家伦理中任选一门。这些科目是:这些科目的目的都是“要大家成为有理想,又有道德修养的人”。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儒家伦理”编纂成学校课程教材的国家。

二、“儒家伦理”教育的目的、内容、特点、方法

1、目的

根据新加坡教育部的教学大纲编写的《儒家伦理》教材华文本,于1984年1月开始在15所选定的中学试教,1988年对教材进行修订,又在6所中学试用。

新加坡在学校里开设“儒家伦理”课,有其深刻的经济与社会原因。1986年8月2日新加坡《联合晚报》以《我们要“借东风”发扬东方文明》为题,提出了在“借西风”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之后,思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开始盛行。此时,应该要回归东方传统,从东方的道德伦理、处世哲学中去汲取有益的部分,“借东风”发扬东方文明。1988年10月2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更是发表了题为《儒家基本价值观应升华为国家意识》的文章,从国家层面肯定了儒家基本价值观。

2、内容

《儒家伦理》分中三、中四两册,分别供两个年级使用。

中三册分4个单元,即“绪论、儒家大师、修身和生活、五伦“五个单元。

中四课本是在中三课本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介绍一些主要的儒家美德,进一步阐述儒家处世做人的原则,并说明儒家思想的发展,跟现代社会的关系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着重讲个人修养、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四课本与中三课本相比,更富哲理性,引用儒家著作中的原文,以便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儒家思想。

3、特点

第一,由浅人深,生动活泼,注意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

每讲一个道理,课本都注意尽量以生动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颜回居陋巷、文天祥舍生取义等故事穿插于间,既能形象生动地说明道理,又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深刻涵义,又增加了课本的可读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第二,把两千五百年前产生在中国内涵丰富的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现代社会有机地融会在一起,赋予它积极的意义,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尝试,无疑是个创举。课本讲儒家伦理,却不仅仅拘泥于儒教,而是把儒家伦理与人类社会积累的丰富经验自然地融会在一起,这种融会贯通在课本中。

第三,课本注意了学生道德养成的可操作性。每讲到一个问题,无论是个人修养,人际关系处理,都提出学生应该如何实践、锻炼、培养自己的优秀品德。

4、教学方法

《儒家伦理》除课本外,还有教师手册、幻灯片、挂图等教具。此外还编写了浅显易懂的辅助读本《他们走过的路》,供学生课余阅读。

在每一课后面,都有几条摘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本抓住要领;有几个讨论题,供学生参考。而与课本相辅的作业册,也经过精心设计。每一课除了有“选择”、“问答”等练习题外,还有“理解”题,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回答,这实际是对课本所讲道理的扩充和加深。

三、由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引起的几点思考

新加坡正是在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下, 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传统, 形成了“国家至上, 社会为先; 家庭为根, 社会为本; 关怀扶持, 同舟共济; , 协商共识; 种族和谐, 宗教宽容”五项共同价值观。新加坡把儒家伦理引入意识形态建设,直接在学校德育中纳入计划,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

在现今儒学复兴正热的时期,新儒学、新理学等思潮风起云涌。但这些儒家思想、儒家伦理的研究的成果,却只能见于各大学术论坛、专业期刊和研讨会上,儒学的复兴似乎只停留在象牙塔的学术领域。而反观现阶段国内的儒学教育,在儒学复兴和国学热的作用下看似如火如荼,实则虚有其表: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中小学里我们并没有专门的儒家课程,此时的儒学教育基本是在语文课上来完成。比如小学阶段课本里有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蕴含儒家伦理道德的小故事;中学阶段则是学习《论语》、《孟子》等中的名篇。但是语文课的重点往往是背诵,而这些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学生的道德实践都不是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因而这些儒学经典在学生中并不受欢迎,往往被视为学习的负担,以至于一些学生看到古文就头疼,完全失去了儒家伦理的教育意义。

其次,在高校教育中,儒学教育普遍进入了各大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系统中,成为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一门选修课程。但是选修课因其本身的课程特点,使课程内容和课程检测带有任课老师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没有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教材,课时安排上不同高校都有不同,再加上学生对选修课远不如必修课重视,从而导致教育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新加坡的儒家伦理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国民教育中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不到10年便被整合进了《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在课程设置上更为隐性也更加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从新加坡的儒家伦理课的设置中我们看到了儒学的现实价值,而儒家伦理教育在现今的中国到底具有怎样的发展前景,是应该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德育课程,还是应该走不断整合、隐性教育的发展之路,如何将传统智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在一起,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地商讨。(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詹万生.外国德育第40册[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04.132.

[2] 曹斌.新加坡的“国民教育”考察[J].上海教育.2012.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