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工产业;循环经济;一体化模式;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为确保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的顺利研究和实践当中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供出更加具有参考意义的资料分析,需要重点阐述化工产业沿着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前进的方向,并且针对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目前发展的综合利用的发展现状,以及净化设备和开发出来的诸多产品和生产技术综合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努力提出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战略措施。

一、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综合分析。

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减量化的发展原则、再使用的发展原则、再循环的发展原则,以及在各个诸多实践模式过程之中,可以分别的有效的适用化工产业的企业发展层面、化工产业模式研究层面和社会环境保护关注层面。在化工企业和化工产业发展的层面,重点和主要需要从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的技术领域和层面,进一步的加快实现化工产业的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坚持运用更多的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理论等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深刻研究化工资源及化工能源的减量化发展趋势,包含着化工产品重复利用等显著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更多的关注废弃物如何实现资源化、无害化的循环利用的技术发展的尽快实现。努力将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和实际的工作效果和成果,充分的体现在化工企业的原料利用以及原材物料节约的诸多环节之上,确保化工产业产品、化工产业链条能够加快的构建和形成。关于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需要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其中主要的就是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发展模式来说,必须积极的推进核心化工产业企业发展模式、复合共生化工产业发展模式和联合化工产业生产发展模式等诸多模式。例如,复合共生化工产业发展模式具体是指,将各个化工产业发展结点上的上下游企业,进一步理顺之间的寄生关系、协作关系等,进一步构筑其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网络组织,努力实现结点上各个企业之间能够有效的实现自我结合与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运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国外发展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情况,特别是针对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含义和内涵,在“一体化”的工作要求上加紧研究,特别是对于化工产业原料性产品的循环经济标准、循环经济规格等必须做到科学的统一规范。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做到化工产业发展的投资规模最大限度的统一和规范。

二、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发展原则。

化工教学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广大化工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产生科学的合理的情感教育领域的真实体验,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上各种资源严重不足,发展化工产业的循环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怎样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怎么样来实现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循环,建立一个节约友好的经济模式,提高社会和企业的共同效益,这对于改变经济结构,提高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要格外注重对于发展和加强重化性工业在高新技术方面的转化和提升。通过建立和完善可持续的发展工作目标,充分的利用和采取较为先进的高新科技和技术的提升改造、传统工业的改进,实现化工循环经济向着更加精细的深入加工以及加大加深产品附加值的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入,实现更高的层次和方向上的迅猛发展。要多进行新产业的开发和科研,积极主动的去采取措施,重点要进行推进系列重化工业在各方面主要包括采掘提炼、原材料的加工等层次的加工产业工业的方向引导和发展,要大力开发和鼓励对重化工业的提升和发展,加大重化工业产业中在高新技术含量、精密细致产业化工、现代化机电发展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要善于和重视对重化工业在产业链条集群化方向发展的优势和潜力,积极充分的发挥和体现重化工业在长链条、投入产出、提高效益的方面体现出的联系密切等的特点,要着重在提高和加速对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同时,进行重点因素和协同化对象的培育工作,形成和发展重化工业产业相关密切部分新兴上下游链条产业,并积极实现对通过和经由发展壮大重化工相关链条产业以及关联性产业,要更进一步的深化和延伸相关密切产业的发展链条,注意开发和研究新兴重化工产业的相关配套产品和措施,着重提升和加强产品产业集群化的水平和能力,在提高和加强资源的综合产能以及利用开发上狠下能力提升的功夫。要着重加强和加快对于重化工业产业集约化方面的层次提升和改进,重点要加快和推进关于各项节能以及环保绿色生产技术的进步,提升和加快对循环性经济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发展和实现对于现有各项资源再生和利用,大力降低对于各项现有资源消耗和浪费。努力改变以往的从资源向产品向废弃物转变的高耗能单向性的线型增长和发展模式,开发和形成一种从资源向产品再向废弃物最终实现再生的资源发展性封闭的环式反馈型循环性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要加大利用和提高在循环经济里面3R 化新原则的利用,在努力实现和提高降低消耗和能耗、降低排量和污染、提高和增强效率做为基本的要素和特征的高效节约循环性利用。加强和提高重化工业的循环经济体验和理念,加强对关于大力提倡和发展健全工业化产业区和生态链、生态园的理念培养,严格按照循环性经济规律和要求来健全和建立循环性的经济发展和产业体系。既要从企业的内部进行产业循环的发展和研究,又要多多的从产业链条的源头和根本上下功夫,努力减少和降低对污染和废弃物在生产以及排放等环节的管理。同时,要在产业园的内部进行广泛的循环和提升,多采用各种先进的方式方法,比如通过建立健全物流体系以及采取公用的工程体系,通过各样的有机形式和联系,实现将最低的环境污染程度和最少的资源消耗力度都降低到最低的效果和程度。

当前的经济社会,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发展目标都进入了新的阶段和时期,工业化也发展到了一定的中后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和过程中,资源和环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影响作用也更加的明显和增强,发展化工产业的循环经济,建立新式的一体化模式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冯武军,毛玉如,陈红,陈闻.我国化工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研究[J].现代化工,2007,27(3):8-10.

[2]陈伟亚,马玉明,袁兵,高山.化工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1):36-37.

[3]谢家平,孔令丞,籍魏.石化产业一体化运行模式的循环经济效果[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32(1):8-13.

[4]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现代项目管理发展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流通环节,它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

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2、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标。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下,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2.低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产品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这些行业大都是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且,各行业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进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材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面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在循环经济下我国外贸所面临的环境,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面临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外在约束。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这是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把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要逐步改进大进大出的粗放式贸易战略,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政策,在重视对外贸易工作的同时,要加快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建设,加快培育国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出口产品来说,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对进口方面来讲,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整体来看,就是要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对外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一是要遏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确保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培育环境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比如政府直接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研发投入和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等。

参考文献:

[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M].上海出版社,2001

[2]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改革,2003(6)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44-01

1 循环经济在工业园区中的应用

循环经济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研究对象是园区中企业内部通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从生产源头及生产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污染,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达到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目的;从中观层面上看,研究对象是企业之间的循环,主要形式是在工业园区内部通过废弃物的交换建立生态产业链,形成共享资源与产品互相利用的产业共生模式,使某个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成为其他企业的原料和能源,使园区内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从宏观层面来看,侧重于社会层面,实现循环经济,强调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节约自然资源,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使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社会。

2 丘陵地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瓶颈”

2.1 技术因素

循环经济在工业园区的实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园区企业无论是实现清洁生产及“三废”的回收和循环利用、能源及其他资源消耗的减量化,还是实现工业废物的资源化转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都离不开技术和设备的投入,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但是丘陵地区大部分工业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差,企业科研投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严重制约了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进而影响到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能力以及引进和采购循环经济技术设备方面的能力。

2.2 成本因素

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成本因素是决定循环经济能否在园区建立和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园区企业使用清洁能源,会使采用清洁技术生产的产品成本高于原来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成本增加,使清洁产品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按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惯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的先期投资总额一般要高于非循环经济项目10%左右,对能耗高、污染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增加的环保投资比例更高。

3 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丘陵地区各园区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到地方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中,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瓶颈”因素,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必将提高园区整体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将有力地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增强。

(1)科学规划与布局

循环经济园区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相互关联共生发展基础上的。对新建园区,需要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按照生态学原理,有针对性地筛选入园项目,对已建成的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共享、扶持深化、系统整合等方面,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加以改造。重点对工业园区规划和产业链项目的谋划及引进进行安排,通过交换废弃物,构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生态链”,形成园区企业之间的有效链接与互利共生关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衢州是浙江绿源、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确保钱江源头区域的环境安全,对于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衢州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同时作为欠发达的相对落后地区,面临发展和保护的双重选择。因此,如何摸索出一条具有衢州特色、既能实现产业发展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又为城乡居民提供舒适优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该思路出发,本文对衢州组成经济的三大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实行产业生态化以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衢州在产业生态化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产业生态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生态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其核心都在于产业系统的生态化,即如何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闭路循环的模式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安排生产活动,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破坏减少,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的过程。

产业生态化的目标是促进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区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和资源,使资源在系统内得到不断地循环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生产潜力,减少废物的产生,促使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到最低,以实现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产业生态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产业生态化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来淘汰经济发展的“落后产能”和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率,以实现产业的高附加值,从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组成衢州经济的三次产业现状

在分析产业生态化下衢州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之前,有必要对组成衢州经济的三大产业现状进行理性思考。

(一)衢州工业化的定性

依据钱纳里1970年对工业化四个阶段的划分为标准,对衢州的工业化进程进行定性。定性情况如下:按1964年与1970年的物价换算因子1.4,将钱纳里1970年对工业化四个阶段的划分,换算为1970年的标准数,可得工业化四阶段的划分为,人均GDP 280-560美元,为工业化初期;人均GDP 560-1120美元,为工业化中期;人均GDP 1120-2100美元,为工业化成熟期;人均GDP 2100-3360美元,为工业化结束期。

根据衢州统计年鉴2006-2009年数据显示结果表明,衢州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5740元、19357元、23362元和27666元(人民币),折算成1970年美元分别为409美元、557美元、886美元和971美元左右。对照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划分,衢州已完成工业化第一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表明衢州刚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将朝重化工业发展。

(二)组成衢州经济的三次产业现状分析

参考衢州2006 -2009年统计公报,汇总三次产业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数据并计算,可得表1。从表1来看,衢州近年来产业结构均呈现二、

三、一发展趋势,且二、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表明衢州在工业化中期的初段,工业发展的成绩是优秀的,已成为三次产业中的主导。但在这背后,也应看到衢州工业化中期初段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威胁和影响衢州的山青水秀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汇总如下:

            表1 2006-2009年三次产业及重工业产值变化表2006-2009年      三次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总产值 %

100

100

100

100

第一产业 %

13.29

12.33

10.64

9.72

第二产业 %

48.86

51.19

54.80

54.61

第三产业 %

37.85

36.48

34.56

35.67

2006-2009年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第二产业 %

100

100

100

100

重化工业 %

75.64

75.05

75.77

73.41

轻工业%

24.36

24.95

24.23

26.59

2006-2009年规模以上重工业组成部分占重工业的比重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重工业 %

100

100

100

100

化工行业%

35.38

34.05

32.18

26.68

机械行业 %

24.92

27.97

29.14

31.27

建材行业 %

13.40

11.97

9.54

9.27

黑色金属冶压业 %

9.28

9.52

14.38

16.35

造纸行业 %

6.38

6.78

6.61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工业

一、我国工业化面临的环境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大气污染。我们国家出现空气质量恶化状况,是从20世纪80年代显现的,在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大气污染程度加深,空气质量恶化严重。我们生活中出现的烟尘弥漫、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等,都是大气污染的具体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煤烟型的污染,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而二氧化硫又是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第二,我国的固体污染。工业迅速发展,造成的结果就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急剧增加。自1979年起,我国废弃物垃圾以每年约8%的速度递增,1998—2006年整体呈下降趋势,2007年又有所回升。从废弃物排放量的趋势来看,我国近些年在工业废弃物的排放方面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明显的效果。第三,我国的土壤污染。近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许多地区的土壤污染情况严重,污染类型呈多样化,有机物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相混合、新旧污染物并存,使土地污染程度加深。对农作物施用农药和化肥会对土壤产生污染,目前,我国土壤被化学制品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再加上重金属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导致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的农作物中残存的物质增加,容易引发疾病,影响人体健康。第四,我国的水污染。在我国的工业污染中,水污染是最严重的。有机物污染是造成我国水污染最主要的原因,全国主要的海、河、湖以及地下水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东部地区污染比较严重。1985年以后,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多,2008年时氨氮排放量有所下降。

二、化工循环经济模式

(一)经济理论

1.循环经济。在鲍尔丁之前,从未有人想过经济与生态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他有着灵活的思维,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循环经济要求做到资源能够有效配置,以可持续发展观理论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为参考。我国对循环经济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在生产力落后时期,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目标,由于只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经济的结构,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国家也开始认识到经济结构的重要性,重新调整并且旨在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环境污染和资源不足问题严重,此时国家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具体型态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化工循环。污染和资源浪费往往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将循环经济理论运用到化工产业中,循环理论与化工产业相结合,更能突显自身的价值。产业生态学有利于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生态学工具如环境设计、清洁生产审核、生命周期评价等,设计和研究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与生态工业园。

(二)化工循环分类

1.依据企业所处位置分类。依照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划分为五种网络模式,依托型共生网络模式、平等型共生网络模式、嵌套型共生网络模式以及虚拟型共生网络模式。其中,依托型的共生网络模式是指一个或者几个属于大型循环经济体,因为大型企业占着主导地位,容易形成循环网络,但是如果对大型企业的依赖程度过大的话,会增加风险。而平等型的共生网络模式是在循环经济体中处于平等地位的各个企业,他们的市场地位是相当的,主要是中小型的企业,所以网络结构灵活,但是抗风险的能力略差。我们所说的嵌套型共生网络模式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干网络,以中小企业为子网络,主干网络与子网络两者之间共生,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导致构建循环网络困难,但是稳定性强。在地理上不相邻,但是同属于一个循环经济体系的各企业属于虚拟型共生网络模式,因距离因素导致运输成本高,但是初建时可节省搬迁成本。2.按循环范围划分。根据循环范围可以将循环经济分成三类:一是企业层面循环,二是区域层面循环,三是社会层面循环。企业层面循环中的“3R制造法”,是杜邦公司将3R原则的创造性与化工产业相结合,可以减少化学原料的使用量,放弃使用有害的化学原料,并且回收某些化工废料。到1994年时,效果显著,废料排放减少了30%。而区域层面循环是以生态产业链或者生态工业园区的形式出现的,以代买卡伦堡工业园为代表。主体以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这四个企业为核心,以贸易方式获得的产品作为自己的原材料,这种方式在减少废物产生量和处理费用的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社会层面循环模式是由国家推动的循环发展模式,主要是在消费品的回收利用上面。其中,德国为回收再利用体系,日本为循环型社会模式。3.按循环程度划分。根据循环程度,化工循环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生态工业园模式、清洁生产模式和绿色管理模式。生态工业园模式是将重点从循环经济转到能源的循环利用上,利用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可以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资源损耗从而提高生产效益。清洁生产模式是三种模式中最原始的循环经济模式,强调“清洁”二字,目的是要减少对生态的污染,它是通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尽可能地减少破坏和干扰,回收再利用废弃物,达到能源低消耗,物质循环再利用的目标。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绿色模式发展起来,将生态环保融入到经营管理之中,为了实现彻底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和企业闭合循环体系。绿色管理模式结合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三者,力争人类、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4.按照产业狙击类型划分。依照产业聚集类型,可将化工循环经济分为单一主导产业循环经济和多元产业循环经济。单一主导产业循环经济是在化工循环体系中,化工产业为主,其他产业比重比较小。随着化工产业链的延伸,许多上游和下游的化工企业会逐渐地聚集在核心企业的周围,这样核心企业会与边缘企业共建形成化工产业经济。多元产业循环经济指的是化工产品走向多元化,化工产业链与其他产业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多产业并举的循环经济体系。单一的化工循环经济体系,最终会向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