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交流的要求

文化交流的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交流的要求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层次;互涉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92-01

一、三个层次的阐释

在本文划分的跨文化交流的三个层次中,物流层次指的是物质(物品、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包含和体现的信息和思想交流,其中包括物品交换(商品交换)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与形式等元素。在人类历史经验中,物质交换实际上就是最早的跨文化交流形式,而语流和脑流只不过是人们在以货易货的过程中才逐渐赋予的内容与形式。由于物流注重的是通过买卖来实现交换,因此,本文选用了material trading,以便使其语义更加一目了然。以蚕丝贸易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现蚕丝、最早养蚕丝的国家。中国的蚕丝很早就传出了中国,传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蚕丝交换到国外,给跨文化交流的受体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产品中质地、质量和工艺,从而提高了对中国人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认知。

物流的发展直接刺激着和指向了语言交流的需求,于是跨文化的语流层次出现了。语流层次指的是人们以语言为主要交流方式的信息符号交换过程。在这个层次上面,人们的交流只满足于理解对方的意思。其最初的动机并没有包含文化交流的思想性,因而此时语流层次的最大特点是工具性,跨文化的视觉艺术、现象学的观看方式、传播学的传播风格无疑都强调了这种工具性。但是随着语言交流机制的进一步建立,语流层次上的交流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交换,而是向传情达意方向发展,最终达到了通过符号传递文化思想;思想交流的内容逐渐融入其中,使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内涵了人文性,语言交流也就成为了脑流的载体。

脑流,也就是思想交流,其历史过程也是源远流长。脑流通过物质载体和符号载体交流着不同文化群体的抽象思维方式、哲学思想、想象和情感。以佛教传入中国为例,早在汉代,印度佛教传人了中国。佛教东传中国,是一种外来宗教向另一个文化高度发达国家的传入。经历了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佛教已溶汇、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并以其独特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给予了人们以新的启发,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各国的对外交往史上,不乏思想交流的例子。美术音乐的跨文化交流更多地不是在美色与美音之中,而是在于这些美色美音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思想。

二、三个层次间的互涉性

这三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的物流是最低层次,也是最基本的层次;第二个层次的语流为中间层次,也是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必要过渡层次;第三个层次的脑流层次为最高层次,也是人类跨文化交流的最高境界。必须指出的是,这三个层次中的每一个层次并不是单纯地执行某一项功能,也就是说物流层次不是只用来物质交换而已;语流也不仅仅是简单地交换信息与符号;而脑流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则需要通过信息符号作为物质载体来传递思想。因此每个层次在交流过程中都有可能包含另外两个层次的内容和功能。

三、层次间的互涉性及其理据

如果把英语学科建设互涉性的外延延伸到社会的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如今的社会正在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其主要变化的特点是:1.社会各种群体需求的多元化,即随着民主时代的不断推进,人们的要求,尤其是以往处于弱势群体和草根群体的要求不断地发散,由此带来了企业事业等单位部门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多元的产品和服务,而跨文化交流的需求量和种类也随着这些要求在不断地呈现;2.各文化背景下不同种族群体交流手段的互联化,即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推进,各个种族群体再也不满于处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也不满足于层次单一的交流状态,他们的交流面和交流层次不断地扩展;3.世界的构成日趋复杂化,即随着交流面的扩大和以利益为分类和表达诉求为分类的各种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贴上各种群体标签的跨文化交流群体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带来了形式风格迥异的特征,形成了社会结构的多样复杂且相互交织的局面;4.人类自身的立体感愈发强化,即在上述背景之下,人们的社会感受和人生目标变得丰富多彩,由是对世界的空间认知也就呈现出多面立体的倾向。这些特征构成了我们提出上述跨文化交流分层次的理据。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丕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法.跨文化的学与思[M].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

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容更改的趋势,既然不能改变,就必须学会适应,这是整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我国顺应时势,采取改革开放,加入WTO等政策,似的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呈稳定的上升趋势,相对应的商务活动的国际化标签页越来越鲜明。在对外贸易上,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言语交流,它不仅决定交流的效率也决定着贸易脉的维护,因此如何培养商务英语学生在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首要性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英语翻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核心是“跨文化”与“交流”。跨文化,就是说由本土对于他土的文化跨越即不同国度、种族、文化背景和思维下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交流则是暗示了这种能力的媒介――语言。跨文化交流最为一门学科还比较年轻,但是作为一种现象确实古已有之,我国的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里所说的首要性也可以理解为重要性,主要是为了说明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商务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极其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对外贸易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惊人的提升,可是令人遗憾的却是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缺少。回望我国各高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与实践指导,还是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于词汇、句型、语法这类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过度重视,忽略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将本来具有实践属性和意义的英语教学安全沦为普通的大众化的英语教学,学生的实际所学与专业要求和专业施展平台的脱轨,培养出大批量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高超可商务专业水平和跨文化交流水平底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偏离于失败。商务英语教学的真正目标是在商务活动中发挥英语语言的交流功能,促进与谈判或是贸易对方的情感和工作交流,从而为对外贸易工作效率和成果的提高作出努力。也正是基于这一意义的考虑,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在要求学生把英语和商务的基本知识掌握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对于各国或是对外贸易主要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交际礼仪、习俗等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把握和了解。只有这样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才能够在对外贸易晚来中发挥自身优势、价值,避免在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时候发生文化冲突、文化分歧,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争端。

二、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形成的影响要素

既然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商务活动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日常的商务英语学习中我们势必要将这种能力的培养放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进过对于相关文献的参考和相关观点归纳,在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或是形成只要受到以下几个要素的影响。

(一)实际话语环境的缺乏

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还体现在普通英语的教学中。最为一名中国人,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以自己的母语――汉语来进行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一切交流,再加上我们没有被完全殖民统治的历史事实,导致我国没有类似于印度、非洲诸国学习第二外语的传统。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虽然我国已各种考试和比赛的措施,大力提倡和强调对于英语的学习,但是对于广大的学生而言,课堂依然是使用和接触英语最多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实际的必要的花与环境的缺乏,导致学会的英语无法实际运用,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极其欠缺,再加上受到中考、高考、和相关英语考试的影响,导致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忽视,这也是我国现金大多数学生出现“哑巴英语”现象的原因。语言本身最为一种工具,其最大的功能和效用就是交流,一旦这种功能和效用被扼杀或是阻挡,那么语言本身的魅力和作用也就无法展现了。

(二)对于原有思维方式的固守

在接触一种外来文化或是外族文化的时候,本土文化的所有者往往以本土的文化思维、文化视野、文化模式去理解和阐释所观察到的各种文化现象,很少有人会以“入乡随俗”的态度去对一种外来文化或是外族文化进行了解和理解。当两种不同的文化所表达的意义和方式产生差异的时候,学习商务英语的中国学生就很理所应当的以本土文化视野、本族文化模式去理解或是表述,由此就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误解。文化既是如此,属于文化范畴的语言自然也就没有例外可言。在涉及到血燕学习的时候,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会以中国人的方式、思维进行学习,而不是从西方人的角度出发去学习,以西方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导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很多误解,最突出的就是许多中式英语的出现。

(三)英语礼仪性、实际运用的忽视

在我国众多高校的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占据着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依然受到青睐。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以满堂灌的方式将死板的英语知识以一种更加死板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强调词汇、语法、句型和翻译技巧等,但是对于语言中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远远不够。大多数老师在自我的课堂教学上还是喜欢“一言堂”的教学情境,老师教的轻松,也不用过多思考,但却使学生在课堂上对英语进行实际运用的机会大大减少。再加上传统教材的刻板以及对于理论知识的可以强调也是的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受到影响。

三、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方法

综合前两个部分的论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也可以看出通过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进入实际商务活动中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对于学生的这种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系统有效的培养,培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和把握,对文化障碍形成有效跨越

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知识传授语言知识,可是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却极为欠缺,由此造成学生对于他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达不到熟练进行商务活动交流的标准。根据这一点,我们的教师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加入对于西方文化知识的讲授,使得学生的文化知识层面得到丰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引起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兴趣伊始就要向学生讲授各国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与此同时还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思维意识。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训练跨文化交流技能

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所以教师还必须有意识的为学生进行模拟情景训练,给学生创造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强化口语交流的同时,可以通过对于相关知识、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将学习到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发现自己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扬长补短,及时改进,让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一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得到检验和提升。

(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固守一种教学方式,要创造性的学会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这样才会让课堂有趣,才会让教学效率凸显。通过各种方法的渗透,让外族文化知识成为课堂的一部分,从而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创造一种可能。在对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模式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关于西方人的非语言交际的训练,双向结合,让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加强。

四、结语

商务英语学习中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老师的努力,更需要全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配合。通过三个部分的论述只是浅显的将这一问题提出,希望以抛砖引玉的方式,使得在未来的关于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产生更多有效、有创新的方法,这不仅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利,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于思洋;(1992-3),辽宁鞍山人,就读于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主修商务英语,辅修国际贸易,经济学,外贸函电等课程。

参考文献:

[1]高淑英.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及其培养[J].商业理论,2005(10):39―41.

[2]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民族院校;中外交流

[中图分类号]G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118-02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层次和要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给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社会化管理以及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民族院校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影响,有利于帮助异域文化的留学生尽快融入到我国民族地区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也有助于提高民族高校师生与外籍友人间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的水平。

一、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流。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西部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体验和探究。随之也带来了许多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低效率的交流、沟通和相互间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的差异,容易导致外国人对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认识的偏差和误解,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形象和声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的理解与合作。民族院校做好中外交流主体间的跨文化交流工作,对于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前来学习交流,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我国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积极排除来自境外的不利因素,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意义深远。在跨文化交流中,应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 一)尊重认可原则

“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倡导的跨文化态度,因为这是和谐的跨文化教育的基础。”文化尊重的表现形式是对民族文化的充分关注,特别是对民族感情与民族意识的尊重。

(二)平等心态原则

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行为,“跨文化交流不是对目的语文化认识、理解和接纳的简单的单向过程,更不应是一味地迁就和顺从另一方文化”,而是在互相认同彼此文化、平等相对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交流,否则,就会滋生各种形态的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形成文化冲突。只有在保证对方不失去本民族特征的情况下,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使对方理解和接受异域文化。

(三)包容借鉴原则

“包容的本质是对异文化的一种接受的心态,特别是对于本民族截然相反的文化形态的公正认可,以及对这种对立性、否定性的接受。”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要提倡双向、多向及互动的宽容,即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克服彼此的文化偏见,消除各种形态的文化冲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二、对跨文化差异分析

(一)对认知多元化差异的分析

来华留学生有着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种族,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这种多样化越来越广泛。由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模式有着不同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我们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惯用大熔炉的观点和方式来描述组织,认为不同的人在组织中多多少少地会被自动的同化。但是,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会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偏好放在一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许多发达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特别是到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无意中流露出一种民族与国家的优越感,发展中或落后国家的学生而有一种自我封闭的心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事物的多元化特点,积极适应各种各样的人群。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把来华留学生作为相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而对待,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对文化差异做出反应,从容以对。如果管理得当,多元化会提高组织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如果鼓励不当,就可能出现沟通困难和更多的心态对抗。

(二)对时间观差异的分析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其时间观也不一样。有学者指出,在时间取向上,我们是过去取向,而西方人则是未来取向。这种差异还表现在对时间的利用方面。以西北游牧民族地区为例,由于游牧生活方式的相对自由性,对空间与时间概念的认知不去刻意精确,所以在时间的支配、利用方面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而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我们在工作中对未来时间的安排往往是“另行通知”、“过几天再说”、“以后在议”等,缺少具体化的安排。对我们来讲,这一情况由于司空见惯而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和适应,但对于留学生来讲,常常无所适从,很难理解。这无形中加大了民族院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对思维方式差异的分析

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思维,缺点是笼统思维,强调直觉,轻视分析方法。”这对于民族地区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而言,表现较为突出。西方人见长于分析和逻辑推理,其思维模式呈线式。而东方人见长于整体式,富有想象和依靠直觉,是一种圆式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与西方人那种或肯定或否定的精确性言语观不同,由于儒家文化“贵和尚中”精神和各民族追求和睦交融而表达礼让心理的引导,我们往往偏重迂回、含蓄和笼统的表达观,这种思维差异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常有体现。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加强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南;建设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成为国家方略,备受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目前,很多建设工作都在不断推进当中,许多景区、酒店和旅游及非旅游地产项目拔地而起,但是,着实却令人堪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首先不是硬件的建设,而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建设,即软件的建设。当我们在建设中不断凸现“国际”二字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我们该如何面对国际客源和国际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如何与国际客源过度的旅游者们形成和谐的交往关系。在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行为建设。

一.旅游与“跨文化交流”分析

在研究跨文化交流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学”的内涵,从而才能明晰跨文化交流的概念和要求。

(一)跨文化交际

所谓跨文化交际学,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学最先在美国兴起。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碰撞时有发生。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强调并维护自己的文化,因此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格局。于是跨文化交际引起了美国学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跨文化交际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被国际学者们充分重视的集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是理解,容忍甚至接受彼此的文化,创建彼此认可的“共文化”,在此基础上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也就是说的“。”

(二)旅游与跨文化交流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常常表现为跨文化交流,而这种交流是旅游活动中的主客双方利用符号形式进行的,符号在旅游跨文化交流中承担着表达与解读的基本功能,由于交流者文化背景的不同,符号的表达与解读的方式与意义则大为不同。

旅游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不期而遇,造成各种文化的直接交流、碰撞、对峙,甚至融合。旅游者承载着他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饰、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可见和不可见的文化元素来到异地他乡,不可避免的对异地文化产生影响,同时也将各地文化传播到原有的文化环境中。旅游者实际上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起着文化使者的作用。 最早提出旅游者“文化交往使者”角色概念的是旅游人类学家Valene Smith。在1977年她主编的《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一书中,她认为,在旅游这种特殊的文化交往过程中,旅游者扮演着“文化交往使者(agents of cultural contact)”的角色。Smith指出, 旅游中“主人”和“客人”两种文化的接触和交往(尤其是西方旅游者与非西方主人的交往),使得两种文化在不断的借鉴和适应中走向趋同。可以这么说,旅游者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原有的文化带到了旅游目的地,影响了当地居民,也对自身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三) “文化休克”

在跨文化人际交流过程中,人的行为本质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特点。首先,交流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文化共享性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所涉及到的语言、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系统,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而且表面相同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所表达出的实际内涵常常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其次,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着个体无意识的先入为主和偏见。由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这种标准又是一种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维护该文化群体的繁衍、稳定和发展的,所以,出生在这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这种价值体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道德价值标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会无意识地以此作为评判标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误解、矛盾,甚至是冲突。在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会出现文化的冲突、进而会引起政治和军事的冲突,像20世纪中叶以来,原教旨主义者广泛兴起,而导致的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个人交往的层次上,交往者的心理往往会出现“文化休克。”

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交际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01--03

引言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大众旅游蓬勃兴起,旅游业亦已成为全球性产业。人们的旅游动机已不再仅仅是为观光休闲或商务交流,而更多的是渴望能与客源地的人们交往互动,去感受异质文化体验异地风俗民情。通过旅游活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增进相互理解,促进世界和平。基于此,可以说旅游活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然而,由于价值观、社会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常会产生文化交流障碍,导致交流失败。因此,在旅游提供服务的众多工作中,导游员的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他(她)不仅仅是一名服务者,更是一种文化模式的引导者和传递者。因此,在大众旅游兴起的今天,研究导游员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推动作用、培养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策略极具意义。

本文在对旅游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导游员的跨文化交际职能及行为。并针对做好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跨文化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具体的交流实践有所帮助,尤其希望对涉外旅游工作者能有大的帮助。

一、跨文化交际与旅游

“跨文化交际(Intere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Yos8一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生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研究中,我们将文化传统的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不仅包含民族文化,同时也具备着个属群体的亚文化。语言学家胡文仲曾提出了一个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顺序:主流文化―亚文化一地区文化一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在本文中我们将主流文化以外的亚文化、群体文化等都视作亚文化。每个人由于所属的群体不同都有着各种亚文化或者说群体文化的痕迹,但在旅游文化交流中,我们主要分析其中所共有的主流文化部分,即首先考虑全民族或国家的整体文化。因为虽然每一个小群体之间也有着各种分歧,但总体说来,国家民族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对人的感知和选择具有更多的决定性。客源地的旅游主体与目的地东道主两者文化存在之间的交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不同地域间文化沟通往来的途径。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信仰、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其它经历的不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一样的文化背景。严格说来,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该被视为广义的跨文化交流,交际行为都属于跨文化交流的范畴,因为没有两个人所属的社会文化群体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两个交流者具有完全一致的知识。

旅游正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和交际。尤其是和跨文化交际的密不可分是由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一旅游的交流性决定的。首先,从主观需求上看,许多旅游者外出的目的就包含了与当地人交流的成分。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的旅游动机有四种:身体方面、文化方面、人际(社会交往)方面、地位和声望方面。其中除身体外的动机均明显带有交流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其次,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差异性就是吸引游客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的求异心理促使旅游者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文化相异的环境旅游。在自然、历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人类文化的相互分化,产生差异,根据一定原则划分了具有不同功能,不同规模,层次的文化区域。

二、导游在旅游中的跨文化表现

(一)导游员的工作

旅游活动中由于旅游者对于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游览指导和生活服务活动等客观需要,必然存在着交流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增加为旅游者更好的旅游提供了条件,从被动地接受旅游者的请求转为主动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这就增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而导游员的工作则是旅游交流活动当中的灵魂人物。

导游员(guide-interpreter/tour guide/tourist guide)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导游资格证书和导游证,受旅行社委派,按照接待计划,从事陪同海外旅游团(者)或国内旅游团(员)参观、游览等事物的工作人员。”具体来讲,导游的工作是以旅游者为工作对象,以指导旅游欣赏,沟通思想为基本方式,以安排旅游这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任务,以增进互相了解和友谊,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一种活动。从行业要求来看,导游人员在导游实践中除了要与旅游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外,还承担着沟通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人员的任务,而导游员、游客和旅游接待者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或国家,所受的教育和人生经历等不同,所以他们都具有自身非常独特的价值取向、风俗习惯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这种独特性便构成了一地的文化,这正如人们常说的“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导游员带领游客游览旅游目的地、与当地人们进行交流、给游客介绍当地的风景文化习俗社会发展等便形成了一种跨文化的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由于这种交流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或者是国内不同的省份或城市,或者是中国与外国,因此这一过程便形成了一种跨文化交流。在旅游活动中,导游员、游客和其他旅游接待者之间的交流便形成了旅游实践中的跨文化交流。

(二)导游的跨文化作为

一名优秀的导游,是集导游讲解、营销、管理三位一体的人才。在旅游活动中。导游扮演着为语言不通的旅游者和被访者之间交流交际的翻译角色。而一个只懂得对方语言,不知道对方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差异的解说者。是不可能让双方进行顺畅交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在接待来自异质文化的游客时是不能回避的,应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必须首先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充分了解主客方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合理而尽可能主动地去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主客方的文化交流,从而让主客方文化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共存。具体做起来,我们在具体带团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去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1.在交流前做好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导游员在交流前应充分了解客源国或客源地的文化背景,有效地运用各种技巧更好地与游客交流。不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于游客,要充分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如一日本旅游团在结束苏州的行程I临别时,导游员给每一位团员赠送一块绣有荷花图案的丝质手帕,这些日本客人不仅没表示谢意,反而一脸的惆怅与不高兴。原来。日本人视荷花图案为祭奠,视手帕为生死离别。所以作为东道主的导游员,要充分了解客源地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禁忌,以免游客因文化差异而对其某种友好行为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招怨。

2.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保持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一般来讲,文化表层的差异很容易被交流者所注意,如中国人喜欢喝茶而西方国家的人喜欢喝咖啡,美国人用刀、叉吃饭,而中国人则用筷子吃饭等。但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就很难看出来,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差异的敏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外语导游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理解他们说话的意图,做出判断,再确定该说什么的问题。如果有一英国游客在旅游巴士车上说,“It is getting really hot now,”如果导游跟着只是应和着回答“Yes,it is really,”那么其交流的结果应是失败的。如果这句话是在跟客人散步时作闲聊的寒暄语,这样回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如果是在一辆闷热的旅游车上说出来,则游客说的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施事功能,即实际上他是想让司机或导游员把空调打开。在弄清他的说话意图后,导游应这样回答,“Yes,it is,Would you like to tum on theair-conditioner?1 will d0 it 8t'lglee”。从这个例子我们还要指出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其思维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同样是说英语的英国人在提建议或要求对方做某事时一般要比美国人含蓄委婉的多,所以同样一句话在同一场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说出来,我们在意会时一定要多多考虑。

3.在跨文化交际中采取“宽容”的态度。导游在介绍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他民族的传统习惯,各国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误解往往带来比语言失误更为严重的后果,使旅游失去应有的效果。面对来自异质文化的游客,对于他们的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如穆斯林有不吃猪肉的饮食习惯,作为涉外导游员,不但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且还要尽量地为他们提供方便。作为导游员,应特别注意不要把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强加于游客。各族人民在交流中应,不但要承认文化差异,而且还要做兼容并蓄。

4.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注意调整游客的心态,让他们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俗话说,“入乡随俗(Do as Romans do)”,追求异质文化是旅游者的终极目标。于是涉外导游员有义务在第一次沿途导游中就应该把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民族禁忌等讲述给他们,让游客们心理有所准备,促使他们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以适应当地的环境。因此,中国的导游用英语接待来自美国的游客,不能只坚持美国的御用规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中国文化环境的交际适当性,不应触犯中国的社会文化规范。

5.在遇到文化“休克”时,应多角度的对比交流,帮助游客换位思考。文化休克是指个体遇到不同文化时的体验。涉外导游员在导游的过程中,要使信息的编码尽可能符合译码者的文化背景,使信息更有效地传播。如可以用游客熟知的事物来对比陌生的文化,中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文学中也有“罗密欧与茱莉叶”特级导游顾晓祖就以故宫和凡尔赛宫对比为例专门探讨过对法国游客如何讲解故宫。总之,涉外导游员应该充分选择和吸收异质文化的特点,灵活把握本土文化的核心或本质特征,有创造性的对解说对象进行对比解读,使游客在文化换位中真正感受到人类相互交融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活动,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求他们在服务的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采取灵活的方式去应对文化冲突,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高素质的跨文化意识和技能的导游员,将有利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游人员,有利于加强不同文化间的积极交流,同时形成文化互补交融的良好氛围,提高旅游文化传播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达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和谐共处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

[4]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3号)[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