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专高等教育辅导

大专高等教育辅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专高等教育辅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专高等教育辅导

大专高等教育辅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人才;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一、甘肃省农村人才培养现状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有1 528个乡(镇)、17 825个村委会,农业人口达2 031.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9.5%。但是,目前甘肃省的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和路子还不多,特别是农村人才资源匮乏、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市场的能力还比较低,缺乏就业和创业的本领,这与农民群众想发展致富、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还不适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农村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提高村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以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当前农村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二、甘肃农业大学的支撑条件

甘肃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农业院校。近年来,学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西部,服务“三农”,形成了以农为优势,农、工、文、理、经、管多学科发展的办学格局。特别是在生物技术、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农畜产品深加工、草产业的开发和草原生态的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由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融农、工、文、管等诸专业为一体,以专科教育为基础、本科教育为主体、地方委托培养和技术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条件都为甘肃农业大学开展农村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保障。

三、甘肃农业大学近年来对成人高等教育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甘肃农业大学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甘肃省“三农”问题的解决。从1996年起甘肃农业大学就同甘肃省靖远县、华亭县、平川区、会宁县、天祝县、安定区等六县区党校联合试办11期地方委托培养“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班。经过多年的试点,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6年甘肃农业大学正式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兰州、天水两地招生600余名,并陆续在全省其他地区推广。这是甘肃农业大学

在原有委托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兄弟省份、院校的经验,在甘肃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探索的一条新的培养模式。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其通过对现有村组干部及立志务农的本村回乡青年的选拔,接受2-3年的成人高等教育,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热爱农业事业、立志农村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干部后备人才。

通过几年的试点,甘肃农业大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间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校县结合、就地办学、农闲学习、农忙实践” 的办学模式和以“种、养、加、管”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按培养对象学习特点不同分成人高等教育全脱产大专班、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和地方学历函授大专班三种模式进行。

(1)成人高等教育全脱产大专班:学员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入学,学制两年,脱产学习,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成人高等教育大专毕业证。

办学点原则上设在甘肃农业大学,也可根据需要,将办学点设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地县。

(2)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学员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入学,学制三年,函授学习,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发给国家承认的成人高等教育大专毕业证。学员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在自学的基础上,由甘肃农业大学每年面授辅导两次。辅导点原则上设在学员比较集中的地县。

(3)地方学历函授大专班:学员由地方政府委托培养,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即可入学,学制二年,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发给地方承认的大专毕业证。学习方式同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大专班。

以上三种培养模式的教学工作全部由甘肃农业大学承担。

四、甘肃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农村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绩

实践证明,这些大学生村干部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已经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出了能人效应和带头效应,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几年来,受训干部利用所学知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及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涌现出了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养鸡村、养猪村、养牛村和年产6~7千万元的村镇企业。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受到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五、甘肃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一)发展目标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提出与落实,就是着力于培养一大批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人才。我们的目标是:使现任村长、村支部书记以及农村有志青年通过系统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成为有新思想、新观念、懂技术、会管理,充满活力的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领头人。使他们成为带领和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农业科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农村发展的有生力量,这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农村经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帮助农民致富,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必将在全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在现有培养及管理模式上,将继续在面向“三农”,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同时加强非学历教育,增强成人继续教育功能。我们将本着边改革、边调整、边实践、再改革、再调整、再实践的逐步实施原则对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及管理模式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1.培养层次结构的补充和完善

根据甘肃省农业及农村人才需求现状及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层次,建立起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脱产教育和函授教育相结合、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与校外办学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层次结构和办学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

2.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专业设置直接决定了培养人才的产业结构,在办好现有专业的同时,将结合所处服务区域的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对现有已开设专业进行合理整合、调整减少滞后专业,发展朝阳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增加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3.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革

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的任务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的专门人才,而不是造就专家学者,根据我省农业及农村人才需求现状及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在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的同时,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将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课程体系在考虑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即要保持专业教学的相对系统性,又要突出农村实用型的专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实用性,还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体现出“种、养、加、管”的教学特色。

调整和改革总体思路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在必须和够用的基础上适当加深,以利于为学生今后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奠定基础,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其比例一般占到总课时数的20%;专业课设置在体现“种、养、加、管”的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适应性,以突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其比例一般占到总课时数的60%;其余20%的课程则是增设新兴学科、相邻学科的课程以及实践、实习课程,这些课程多以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实习参观、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出,一方面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趋于综合化,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保证其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能创业、懂经营、善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

4.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

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教育要充分发挥为社会、经济服务与开发人的智力服务的基本功能,同时,实现成人知识更新与知识结构改善的终身教育,开发成人的创新潜能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我们要摆脱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只有学制上的差别的观念,认识到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其不少的特殊性。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大多来自基层工作岗位,来自生产第一线,他们学习目的明确,自理能力强,学习积极主动,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迫切要求提高学历以谋求事业发展,他们希望更新知识,充实技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带着实际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来的;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对人才培养、培训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优功能进行选择,组成合理的成人教学方法结构。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成人心理发展特点与认知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精选性与前后关联性,同时要突出前沿性知识、刚刚露头的新技术和国际接轨的有关知识等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专题式、模拟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中心由教转向学,以自学为主,面授辅导为辅;在教学手段上重视图像表达、学员参与演练和课程设计,为成人接受知识、机能提供科学而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考核方式上将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并重。从而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人才需要的预期目标,达到为“三农”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帮学.成人教育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M].宁夏大地出版社.2003.

[2]李水山.高等农业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大专高等教育辅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年制大专;心里特点;制定教育管理计划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露,使得很多年轻人在学校选择上发生的重大变化。三年制大专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心理素质偏低,使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出现很多难题。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摸清学生的心里特点,从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对策。

1大专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1.1心态方面的不足

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习有很大帮助。大专生入学分数普遍较低,基础知识相对本科生较差,能考上大专已经很不容易,报着应付差事的心态继续读书。以逃避的心态,自暴自弃的心态来对待学习,缺少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加之没有自主性,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大专生普遍家庭条件较好,从小父母的侨生惯养使他们普遍缺少学习的韧劲,使学生产生很强的厌学和不学的情绪。另一方面,入学后没有学习压力,60分万岁的现象严重,加上学校监管松懈,很多学生出现了逃课的现象。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混文凭”的心态普遍存在。

1.2自我意识方面的特点

良好的自我意识是推动学习的重要动力。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让大学生感到困惑与迷茫。他们本该有着良好的学历上和心理上的优势。他们有着一腔热血,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干一翻大事业的决心。可是人们对人才的定位越来越高,用人单位的用人门槛越来越高,重文凭重名牌学校的现象很严重。随着大学生扩招计划的实施,研究生越来越多,本科生普及,使大专学历的地位一落千丈。大专的学历已然满足不了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大专生对于自身学历低、不是出自名牌学校而感到失落。对大专这个称谓,招聘会上本科学历以上的字样及其敏感与不满。这些摆在眼前的客观事实使得他们对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打击了他们求学的信心和动力,情绪消沉的现象普遍存在。

2 改善实施三年制大专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2.1学校加强监督管理机制

整顿班风、学风、校风。良好的学习风气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带动学习气氛,减轻管理的压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选拔工作细心有责任心、洞察力强、平易近人且具有一定心理知识的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辅导员。辅导员要做好本职工作,监督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做到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2采用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

运用有效的奖惩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奖学金的发放、学生干部的选拔和三好学生的评选都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学生知道,通过自己的平时学习努力和表现能够得到公平奖励。以此增加学生的信心,带动学习的积极性。

2.3合理的编排教学设计

科学合理的编排专业与课时,注重实践教学,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的教育与开发。采取趣味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

2.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想观念道路是每个学校和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社会的竞争很激烈,各种负面的新闻和观念使得学生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作为学生监督者,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尊重他人和包容一切的心态。打消消极和悲观的心态,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融入到集体中,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才华,为自己树立自信心。创造正能量,为自己增加信心,为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

2.5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使学生通过选修、社团活动和讲座的方式选择心理辅导课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还可开展一些游戏和演讲、表演等活动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导学生一些心理健康的常识,防止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

3结束语

把握心理特点是做好大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高校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最为适宜的教育方法,完善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在化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库。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大专高等教育辅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专业素质;青春;心理指导;自主学习

1.80后辅导员要善于利用亲和力和青春活力给予90后大专生心理辅导

随着新老教师的更替,一些80后的大学生走上了大专院校的教师岗位,成为90后大学生的辅导员。如何发挥80后辅导员的亲和力和青春活力,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里辅导,本人通过近几年做辅导员的实践经验,觉得应做好三点:

1.1认真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

绝大部分的“90后”学生喜欢表现自我,他们经常问题并大胆提出质疑,往往敢于挑战书本上的权威,思想奔放不受约束,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模仿学习能力很强。他们崇尚创新与探索,反对因循守旧。宽松学术和教学环境能够带给他们自由的成长氛围,使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不会轻信盲从,学会更加辨证、全面地思考问题。在课堂上,与传统学生的羞涩、胆怯相比较,“90后”显得更加活波、开朗、大胆。“90后”往往渴望证明自己,总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体现出个性张扬、叛逆等特点。

1.2用亲和力与90后交朋友

80后辅导员要善于利用青春感染力和学生成为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学习状态以及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平均分数在3.4百分的大专生普遍存在自我评价过低,自我存在感不明确,往往会认为自己高考分数低,比同龄人要差的心理状况。为了让大专生有个良好的心理,我们从新生入学的接待工作就要开始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查阅档案观察学生的闪光点。为有针对性的知道做好铺垫工作。开好第一次班会。告诉学生们到了大学虽然是大专生就是重新开始,重新塑造完美的自己。使学生抛开心理包袱,重新认知自己。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找到自我存在感,完善自我概念的增强。通过每周深入寝室,教室及时观察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

1.3抓住特点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

大学生生理机能趋于成熟,心理方面经历着认知、个性、情感等各面的发展,尤其是90后大专生心理发展具有自我概念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情感的发展及情绪不稳定、自我一时的独特性、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仍带有主观片面性的独特性。

2.如何开展心里辅导活动

心理辅导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控系统的中间环节,担负着收集、掌握本学院学生心理动态、选拔和培训学生心理委员、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工作,以及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信息沟通。近几年的实践工作证明,具备良好心理素质、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辅导员,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更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1辅导员要提升自身素质

心理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起着重要职能和作用,要本着一颗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心,为学生创建健康成长的服务环境。学校要从教师中选聘兼职辅导员,让有工作能力,有专业知识、有工作热情的优秀教师担任辅导员,真正实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学生起到立标干的作用。

2.2在学生中建立心理辅导站

学生平辈心理辅导员就是学生中朋友一样的同辈心理辅导人员。这一概念有如下含义: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来自普通学生,是普通学生中的一员,对教师而言是学生,对学生而言是同学。他们是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主要扮演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倾听、共情、沟通和帮助、支持、引导的角色,发挥的是协助和心理支持以及信息沟通的作用,有别于老师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因此,工作要把握分寸,对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大包大揽。

2.3建立信息沟通平台

“90后”的大学生们,他们大都生活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家庭,在物质生活方面较为优裕,而且多为独生子女,多少有娇生惯养之嫌,而且他们也是正在成长的青年,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的生活中突然没有了父母家人的照顾。随之而来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压力,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而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茫、抉择之中,如果自己不会自我调节,不能勇于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及其不利。

3.培养9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90后大专生之所以高考成绩较差,主要原因也是没有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把握好教师授课方法,或者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是不会学习。那么他们在大学最应该学会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往往依赖于任课教师。

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与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等于老师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是指教师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和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 [科]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学校文化管理的理性诠释与实践思考江苏教育学院,2008,3.

[2]赵淑敏.论大学生自我管理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3.

[3]吴宝瑞.高等教育心理学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7

[4]余东晖.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实施探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储志新,王永利,余圣陶.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及培养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

大专高等教育辅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五年制大专 教育管理 问题 对策

一.五年制大专学生现状分析

1.心理素质较为脆弱,容易受外界影响

学生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4~18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制力和自控力远远都不及成年人,但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却又缺乏主见和是非观念,特别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学生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和心理预期。如果调节得不好,极有可能会出现极端的思想和行为。

2.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缺乏动力

五年制大专教育虽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却是初中起点的专科,并且学生普遍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普遍都存在着厌学情绪,大多数的学生是在家长的逼迫下才走进校园的。在这种消极的情绪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往往出现彷徨、失望、自卑的心理,容易使学生寄托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中。

3.学生可塑性强,发展空间大

尽管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要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自我表现意识强、积极活跃、多才多艺、思想单纯等。他们当中有不少学生十分渴望能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学有所长,增长才干,从而得到家长、老师、社会的认可,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就这点而言,只要教育管理方法得当,五年制大专生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能。

二.五年制大专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本教育思想缺失,管理缺乏服务意识

人本教育思想体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反观我们现在的管理,管理者处于主置,而学生则处于被管理、被塑造的位置,习惯于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却忽视了其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职责,所以管理工作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色彩而缺乏“人情味”。

2.心理健康教育不够,德育方式滞后

目前德育工作目标空洞缺乏说服力,脱离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和兴趣,远离了生活根基,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教育形式单一,主要采用说教、讲解等模式,缺乏让学生讨论、体验、观察、访问、参观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辅导员大包大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五年制大专生普遍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处理问题缺乏主见,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因此,目前对于学生管理通常处于一种辅导员大包大揽的状态,辅导员时刻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种管理方式漏洞少,管理效果好。但同时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从而忽略对于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力度。

三.改善五年制大专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服务意识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管理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此,管理工作者首先要理解、信任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应设身处地考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及发展、就业等问题,为学生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2.注重思想教育,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结合学校实际,依据党的政策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建立具有各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这些目标和内容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相符合,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加强学生干部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学生干部是高校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核心力量。必须大力发挥学生会、班干部、团委的积极作用,尽量消除其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也使工作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同时,学生干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会明显增强。

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拓展教育管理渠道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参加活动也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学生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良好学风与校风、提高凝聚力、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各兴趣小组、社团的建设,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

参考文献

大专高等教育辅导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大;脱产学习;到课率

中图分类号:G7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151-02

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学生是指通过参加成人高考进入电大学习的学生。由于教育部的政策调控,2008年以后,参加电大脱产学习的学生规模逐年增加,这些学生在校全日制学习,生源主要集中在普通高考落榜生、中专(职校)生,极个别为社会青年,整体趋于低龄化,都为90中后期生。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这些学生失去了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机会,大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智力水平不能和谐发展,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日常学习中,这些学生的到课率不容乐观。在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学生到课率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人才培养效果和学校的声誉。作为电大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对此关注,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构建较高的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学生到课率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学生课堂到课率整体偏低

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学生的到课率整体偏低。一般而言,到课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据某电大的脱产学习成人大专班调研,一年级情况较好,到二年级开始到课率逐渐下降,等到了三年级毕业班情况更糟,无故旷课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大多数。整体偏低的到课率必然影响到日常教学质量,也必须引起电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更必须及时分析原因,尽快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生到课率低的原因及分析

从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工作感悟,造成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学生到课率偏低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教师方面原因,还有日常教学管理方面原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影响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学生到课率的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因素。这些学生进入电大学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在没有机会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前提下被动的选择,总感觉不如其他同龄人,所以他们的自卑心理较强。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偏弱,“听不懂,学不进”,逐渐产生厌学情绪。部分学生总感觉在入学前已经落后于同龄人,把希望寄托于三年以后毕业走向社会的就业,所以在学校的学是急于和就业挂钩,自认为有利于就业的课程就去课堂听,其他的课程则无所谓,或者宁可愿意去参加校外的技能培训班也不愿意主动到自认为对专业不是很重要的课堂上课,学生中的这些情况自然影响了平时课堂到课率。

(二)教师方面原因

教师授课方式、课堂掌控力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到课率。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学生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师的面授,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长期、老套的教学方法不注意改进,不注意紧密结合专业的发展趋势,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使学生厌学、不愿主动走进教室上课。部分教师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没有互动,课堂缺乏民主交流氛围,教师缺乏激情,课堂氛围枯燥无味,学生到课率低,形成恶性循环。

(三)日常教学管理方面原因

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学生的课堂教学是电大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到课率低自然也有日常教学管理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质量方面的原因。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管理,既要管好学生保证学生主动走进教室认真听课,也要管好教师保证教师上好课吸引学生好好听课。在学生管理方面,虽有相关制度,但由于近年来生源竞争激烈,对于日常旷课、缺勤等一般违纪学生的处理比较宽松,只要不是重大违纪事件一般不做正式处理,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另外,学生的课堂到课率没有很好的和学生的直接管理者辅导员的日常考核挂钩,不能很好的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在教师管理方面,教师授课质量没有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更不容易去量化,课时报酬无法与授课质量挂钩。这种情况使得部分教师只以完成授课工作量为追求,既不用心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也不严格管理课堂学生听课秩序,较高的学生课堂到课率显然无法保证。

三、提高学生到课率的措施

针对以上影响学生到课率低的原因及分析,结合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学生实际情况,寻求较好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强调学生在提高到课率中主体作用

加强学生日常教育,提高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教育学生感恩父母,珍惜机会,回报社会。要教育学生力争通过三年的电大学习获取与普通高职学生同样的就业机会。也要教育学生,主动走进教室认真听课,既是获取知识的机会,也是尊重教师劳动、尊重学校管理的良好表现,良好的课堂到课率更是良好学风的必要保重。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学秩序好、到课率高,学生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反之学生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广大学生有着建设良好教风、学风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在抓到课率工作中,必须坚持尊重学生、信赖学生、依靠学生的方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要组织开展以“创建优良学风”等为主题的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到课率问题的大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确到课率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要加强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指导学生会履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职责。

(二)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和责任心

到课率的高低某些程度能够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责任心、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在提高学生课堂到课率方面,更应积极主动,力争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第一,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学生进入电大学习,获取知识是通过教师实现的。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该是知识的宝库。教师应该通过平时的学习积累,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修养,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学会和学生沟通,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第二,教师要与时俱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设计每堂课,善于把生活实例和专业发展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既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又能提高课堂的吸引力。第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但离不开思考。没有思考,理解概念和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是一句空话,听课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实践证明在这一点上教师如果做得很好,学生学习就会兴趣浓厚,与教师相处也很愉快,到课率就高。第四,教师要提高责任心,勇于承担课堂管理责任。在课堂内,教师是课堂学生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教师既要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学识水平影响学生,同时要理直气壮地教育、纠正学生中旷课、迟到、早退、睡觉等违纪行为、要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登记、讲评,引导鼓励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发挥辅导员在抓到课率中的主导作用

辅导员是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直接责任者,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到课率。学校要不断督促检查辅导员的工作,鼓励辅导员长期、耐心和坚定地围绕提高到课率,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要将到课率作为辅导员评优和绩效考核的硬条件。要加强对学生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不断激发学习动力,千方百计调动学习积极性;要加强学生走进教室学习的直接组织和引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和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要有组织地进行丰富多彩和积极上进的班级活动,适时召开增强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到课率的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要号召学生干部、学生骨干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并屡教不改的学生,辅导员和学生管理部门要依据学校有关学生管理规定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学校按规定及时实施处分。

(四)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日常教学管理水平是影响学生到课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学校要责无旁贷地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提高学生的到课率。与时俱进,修订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提高制度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严肃性。把好任课教师选聘关,力争多聘一些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授课质量作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按标准做出奖惩。教学管理部门要以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制定好授课计划,并组织所有担任该课程教学的专兼职教师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避免各行其是。

改革学生学习考核体系和制度。电大目前执行的学生学习考核体系还是以卷面考试为主要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虽然进行大的考核体系改革不可能,但可以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比如改革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在总分中所占的比率,加大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力度,平时成绩不仅由课程教师提供,而且还要由辅导员提供。有些课程不一定非得以考试形式进行,可以用大作业、小论文等形式代替。通过这些改革,力争改变课堂教学不去听课的学生照样得高分的奇怪现象。

总之,提高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学生的到课率是一个十分具体而又复杂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引起电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只有人人参与,积极探索,锐意改革,才能保证电大脱产学习成人大专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谭汝媚,高等教育学生出勤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科技信息,2007(23).

[2] 李晓贺.成人学生面授课出勤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