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品服装行业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纺织服装业 出口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使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保护已日趋常态化。
根据统计,截至2011年止,我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平均每年涉及调查的出口商品金额达400亿~500亿元之多,纺织服装产品已经成为被调查的主要对象。根据有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就受到了40次的反倾销调查,30多项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美国,欧盟,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儿童服装及用品的安全及检测是调查的重点。对此,要正确认识并分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这对我国有效应对贸易保护措施和合理采取应对措施均具有积极且深远的意义。
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1 手段多样,隐蔽,复杂
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基本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复杂化的趋势,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也越来越复杂,手段也越来越多样。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产生连锁和示范效应,从而促使纷繁复杂的措施不断出现,应对难度也相应加大,从传统的高关税,进口配额过渡到新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特别保护措施,到最新的劳工标准,其保护手段层出不穷。
1.2 范围扩大,区域化抬头
随着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经济与区域经济得到了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使得区域经济组织对外高筑起贸易保护壁垒。为了提高其整体竞争力,使贸易保护程度得到加强,对内则对成员国实行自由贸易,而对非成员国则差别对待。
1.3 政治目标逐渐渗透至经济活动中
很多发达国家为了本国自身经济受到更好的保护,不遗余力地将劳动用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体制中来,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灌输人权理念和价值标准,以达到其对外政策的政治目的。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到发达国家的差别待遇。
2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到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影响,各国开始实行国际贸易保护政策。所实行的针对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国际贸易保护措施,促使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量下降,并对我国的服装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使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是,从一另方面来讲,国际贸易保护有利于促使中国纺织企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扭转错误观念,由只重外在质量转向外在和内在质量并重;由只重产品本身质量转向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及环境保护并重;由以经济利益为第一位转向经济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并重。
在2008年全球纺织品出口配额被取消,国际纺织品贸易市场的平衡格局也因此被打破。各国开始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产品实行严苛的贸易保护措施,而且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力度越来越大。作为支柱产业的土耳其,墨西哥和印度等纺织服装生产国也加入到了贸易保护主义大军中。
2.1 抬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成本
目前我国现阶段出口的纺织类服装,由于价格较低,对于各国而言在生产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欧美对纺织服装产品实施保护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而且其要求也最为严格。因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会使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成本抬高。我国产品如果想满足欧美各国制定的这些标准必须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同时在人力方面要做到合理使用,按照我国规定的劳动法去实行。这样必然使我国的企业生产成本陡然剧增,失去竞争优势。
2.2 容易产生连带效应
通常,连带效应有两种:一是,企业在遇到贸易保护措施或制裁后,必须去适应新的标准,改善自身的技术和新工艺。如果一个企业长时间的停滞不前,就很容易被其他企业取代,失去原本的老客户。这时,企业要在原来的市场上建立新的客户关系,开拓新市场,就会变得很困难;二是,如果这个国家的贸易保护被其他国家效仿,导致保护措施扩散到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去,这样就会使国际贸易陷入恶性的循环,这样就极大的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竞争秩序。
2.3 阻碍纺织服装行业的良性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经济的国家,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来源,对我国国内的市场来说,如果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遭遇到贸易保护,“出口转内销”就会成为大量出口企业的最终解决方案。对海外的市场来说,短期内必然要降低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一旦有大量的订单出现在我国的内销产品市场,就会导致我国的纺织服装价格的下跌,阻碍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良性发展。另外,如果我国的纺织服装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下降,那对我国外部资源的利用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些影响形成后,就会极大的降低外商对华投资的信任,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2.4 纺织品服装出口欧盟存在的问题
与欧盟各种纺织品服装的技术标准相比,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环保法规相对不完善,技术标准混乱。我国缺乏国际标准接轨的强制性标准,而且标准体系混乱;其次,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绿色纺织意识淡薄,环境技术普遍较差对全球的绿色消费趋势缺乏敏感性。再者,我国的绿色认证工作起步较晚,有些纺织企业甚至没有参与认证的意识。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对欧盟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截止2006年止,我国就有五分之一的纺织品服装流向欧盟市场,出口市场的过分集中会加重我国纺织品出口对欧盟市场的依赖,使得我国产品更容易受到欧盟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
3 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下我国服装出口的运作机制研究
3.1 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欧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企业常常遭遇到贸易的摩擦。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想要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更应该积极地开拓新兴市场,寻求多元化的发展。为了能提高我国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我们应该大力开拓印度,东盟,巴西等人口较多的国家,他们的服装消费需求大,能迅速的增长我国的新兴市场。在美国,欧盟,日本,香港这些地方,纺织服装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市场。
除此之外,庞大的内销市场也不可忽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速往往大于出口需求的增速。制定国际化经营策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理解和更新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内涵,真正减少对外部单一市场的过分依赖,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拓展新市场,这将极大地有利于我国纺织服装贸易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同时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实行‘走出去’的方针,与国外企业建立经济技术合作或直接投资办厂,建立全球化的纺织品服装的产销渠道。因此,企业要适当地扩大内销比例,使内外销处于平衡状态,再逐步的实现市场的多元化。
3.2 创立自主品牌,提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服装市场上,品牌创新的竞争成为了一个行业的亮点,想要提升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有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措施。
企业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大力开发资本和资源的利用及开发技术密集型产品,就不断地追踪国外先进的技术成果和技术标准。借鉴别人的成果,加以研究、学习、吸收和利用,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我国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并形成生产力,实行产品结构的转型,提高我国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每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技术,创立自己的独立品牌,努力提高商品的档次,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并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依法保护创新成果,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为树立中国品牌的良好国际形象而努力。提高自主品牌服装的国际知名度,扩大自主品牌服装的出口,是我国从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转变为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强国的必经之路。
3.3 规范管理,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话语权
想要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话语权,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政府必须要充分地发挥主导职能,加强对纺织服装产品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并制定一整套完善纺织服装产品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还要设立专门部门去负责收集信息,为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企业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咨询、培训、指导工作等;另一方面,加快提高纺织服装的生产和管理的水平,适时地改变经营策略,规范内部的管理,整合好内部的资源等,用发达国家感兴趣的问题与纺织服装贸易紧密地联系起来,努力实现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市场,即使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市场深深地打上中国特色的烙印,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国际纺织服装市场上的话语权。
3.4 合理运用国际法规,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我国具有解决劳动力的优势,因此应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借鉴WTO成员的成熟经验。首先,认真研究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高度关注重点出口市场贸易保护手段的新动向,有效地提醒出口企业及时进行价格的控制,要定期信息,保持信息的畅通,要合理运用国际法规,以达到建立一个健全的预警机制,从而实现贸易保护的前置化;其次,在政策上要扶持一些先进的纺织服装企业,确保纺织服装业顺利完成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政府应从各方面支持企业研究创新,优化结构,使企业熟悉并逐步符合国际化经营标准,加快与世界纺织服装业标准接轨的步伐;再次,在WTO框架下完善贸易保护政策体系。根据世贸组织的要求,各国的关税水平要不断降低,因此关税的保护作用会不断削弱。我国只有构建包括反倾销和技术壁垒在内较为完整的贸易保护政策体系,才能在纺织品贸易摩擦中有更多的策略选择。
3.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我国频频遭受国际贸易保护措施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在产品结构上趋同,纺织服装产品在服装消费市场上因价格优势取胜。想要以质量取胜,以技术取胜,就必须以科技的进步为依托,不断地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水平,引导企业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才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为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并稳定的发展,并趁机提高“中国制造”的口碑,降低国际贸易保护主要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负面影响。作为国内企业,国家利益也是自身利益的出发点。积极改善技术和进行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研制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应该努力创立自主品牌,重视非价格竞争方式,避免低价格倾销和恶性竞争,争取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4 结语
由于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其次是缺乏自有品牌,产品附加值低下,基本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这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纺织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外部的需求,出口退税率及实际有效汇率。由于中欧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力量不均等,中方处于明显劣势,再者,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相对分散,而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则比较集中于欧盟等国家,我们只能采取积极态度来化解争端,以突破贸易壁垒,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
参考文献:
[1]傅媛华.贸易环境催逼纺织服装业转型[J].浙江经济,2008(11).
[2]胡卫珍.贸易保护主义下的浙江纺织品出口现状与对策[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24).
[3]万宁.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其应对[J].江苏商论,2009(11).
[4]宋程丽.谈内外贸对接对广东出口企业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9(36).
[5]徐军.贸易保护主义: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新危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02).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纺织品与服装协议》,2004年12月31日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对纺织品进口实施配额限制的发达国家同意取消纺织品配额、并最终全面撤销的最后期限。尽管存在强烈反对的声音,但是截至目前,WTO与各国政府均未批准重新审议这个议题,也没有任何国家正式向WTO提出延期申请。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之一,必将受到此举的深远影响。同时,美国作为最重要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在“后配额时代”,将更加密切关注中国对美贸易形势。
全球分享收益的历史时刻
应该说,全面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限制,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背离“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原则和规则,另搞一套以配额限制为特征的国际纺织品贸易制度的纠正;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广大发展中国家,与身为进口国的发达国家斗争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正是通过这种努力,发展中国家不仅与纺织品服装主要进口国于1994年在WTO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了新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而且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十年期间,将纺织服装产品配额限制分阶段、按比例进行削减。
有关人士分析,随着2005年《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全面实施,全球纺织品的贸易额将每年达到180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增长将位居首位。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也将从廉价的纺织品进口中受益。
机遇+挑战:防线尤存
随着配额限制全面取消最后时限的临近,美国760亿美元的纺织品及服装市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究竟又能从中分得几杯羹?据有关统计,2003年,中国对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大约为110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全部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的14%。随着配额的取消,据业内人士预计,到2010年,美国市场上将有80%的服装来自中国,而目前仅为13%左右。似乎所有迹象都显示,在“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墨西哥可谓是中国的老对手。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美国纺织企业纷纷开始南迁到墨西哥以及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墨西哥云集了大批纺织服装企业。1994年墨西哥正式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后,按照规定,美国不仅立即取消了对其实行的纺织品服装配额限制,而且还给予了墨西哥进口关税优惠。因此,纺织品成为墨西哥对美出口增长最快的商品之一。到1998年时,墨西哥向美国出口的纺织品和成衣占美国进口量的13.7%(当年中国对美纺织品和成衣出口占美国进口量的7.4%),一度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供应国。此后历经数年冲击,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才逐渐恢复到目前的水平。
在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看来形势是对中国有利,可也不能低估墨西哥的竞争能力。在美国服装市场上竞争最为激烈的裤子类商品中,有25%的市场份额被墨西哥所占有,而中国仅占1.4%。而且,2004年是NAFTA全面取消符合原产地规则的服装和纺织品关税的最后期限,而零关税待遇的实施对于增强墨西哥纺织品和服装对美国出口的竞争力将大有裨益。
此外,中美洲地区也是中国的一个潜在竞争对手。中美洲不仅以优越的地缘优势、低廉的劳动力等有力因素成为美国重要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基地,而且在2004年上半年,美国与中美洲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如果该协定获得实施,则意味着该地区纺织品与服装出口也将获得美国的关税优惠甚至零关税待遇。这对中国和其他地区的纺织品与服装对美出口形成极大挑战。
美国利益集团的压力
近年来,随着纺织类产品进口的激增,美国国内纺织及成衣业就业率持续下降。截至2003年4月底,美国纺织服装行业就业总人数为90.4万人。其中,纺织行业就业人数约40.9万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约2.7万人;服装行业就业人数为49.5万人,为30年来新低。根据2003年美国的一份工业研究预测,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后,将导致更多美国纺织工厂倒闭,更多的美国纺织工人失业。
据悉,出于各种压力和担心,日前,美国117名参众两院议员分别向美国总统布什写信,要求重新考虑将WTO有关纺织品与服装配额限制延长至2008年后。尽管白宫很快拒绝了上述要求,但是对于美国有关利益集团的行动及言论,我们却不能忽视。
特别是在配额取消后,如果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及服装进口激增,将会加大中美之间的贸易分歧,届时,美方会迫于压力,采取其他措施来应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冲击。
比如,采取反倾销措施和动用“201条款”(该法规定,如经调查证实美国国内某一产业因进口激增而受到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总统有权采取进口限制措施并对国内受损产业实施补贴,以减轻产业面临的外来竞争压力,帮助其做出调整以适应竞争环境)。此外,还可诉诸于只针对中国的“特保措施”,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进行限制。实际上,2003年,美国已根据这项“特保措施”对来自中国的胸衣、袍服和丝织品等三种纺织品征收了进口关税。
竞争将更加激烈
一、2009年3月份纺织品外贸景气指数小幅下滑。
1.国际纺织品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纺织品出口衰退。有新的迹象显示出现不受控制的纺织品贸易保护主义,造成亚洲、拉丁美洲等国及其它地区的纺织品出口衰退,绍兴纺企外销订单承接仍显不足。自今年以来,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相继宣布进口限制措施,埃及也对聚酯产品发动一连串的反倾销调查;最受争议的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其经济振兴方案中的“买美国货”条款,限制部份制服的采购必须100%为美国产品。
2.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增多。自配额取消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增多,在服装产品的安全、卫生、环保、反欺诈等方面要求越来越严苛。2008年10月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宣布的新规定,所有出口到美国市场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必须从2009年2月份开始遵守。根据美国CPSC的最新规定,不符合安全条例的产品CPSC将直接彻底销毁,一旦企业被发现违规,还将被重罚。与以前违反安全条例的出口产品处理方法不同,现在CPSC将直接彻底销毁不符合安全条例的产品。此外,一旦企业被发现违规,将罚1500万美元,大大高于以前的处罚。
3.对美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多。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的新规定还特别加强了婴儿服装的安全管理,包括监督面料、绳带质量,以及其他装饰品的质量。规定明确了对美出口的商品必须经美国国际实验室鉴定合作组织(ILAC)公证的一家组织或者实验室认为是安全的。这对于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是我国服装出口大国,这对原本就不景气的服装出口行业来说,是重重一击。
4.欧洲正处于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目前,欧洲正处于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从西欧到东欧,整个欧洲经济衰退的迹象越发明显。欧洲各国已经大幅下调了2009年经济增长以及出口和国内需求预期。2008年12月欧元区的失业率已经达到8%,为两年来的高点,以西欧国家多数的欧元区经济正在持续恶化,中欧和东欧等经济体已经陷入了长期深度的经济衰退。目前,中欧和东欧地区很可能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且可能蔓延,并威胁到整个欧洲大陆的稳定,给欧洲金融系统带来更多的风险。随着欧洲经济的衰退,纺织品服装需求明显萎缩,绍兴纺企欧洲订单承接呈下滑走势。
二、2009年3月份纺织品出口价格指数明显下滑。
1.日本消费水平下降,纺织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日本经济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消费水平明显下降,目前与2008年10月相比,下降了30%左右。由于中国与日本的历史原因,有一部分社会势力害怕中国经济强大,个别部门号召国民购买日本纺织品,强调采购商如采购中国纺织品政府不予补贴,采购其他国家的纺织产品政府给予补贴。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日本的索赔相当厉害。致使绍兴部分纺企的和轻纺城贸易公司对日纺织品出口订单仍显不足,产品价格亦有一定幅度下滑。
2.大众纺织服装类产品受竞价挤压单价亦呈下滑走势。据海关总署统计,至目前,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劳动用工成本仅相当于中国的38%,劳动力的低廉成本不仅挤占了中国纺织品的海外市场份额,还吸引了不少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外迁。当前,到柬埔寨投资设厂的中国纺企已超过400家,到孟加拉国投资设厂的也有近百家。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致使大众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价格明显走跌,绍兴纺企部分大众纺织服装类产品受竞价挤压单价亦呈下滑走势。
3.目前纺织业出口形势仍较为严峻。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欧盟、日本的形势均不容乐观。美国和欧盟的消费市场2008年就开始明显下降,日本从2009年1月份开始亦出现较快下滑。这三大市场消费能力下降影响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业绩,企业经营难度有所增加,部分外向性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一旦外销市场受阻,企业就面临较大的困境。据越南《西贡解放报》报道,受惠于越日贸易协定的关税优惠,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日本服装进口企业将在中国的订单转移到越南。低成本价格竞争致使绍兴纺企大众纺织服装类产品国际市场单价下跌。
外贸信心指数收盘于954.17点,比上期上调2.42%,呈小幅推升走势。根据3月2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4月1日起,提高部分纺织服装、轻工、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继此前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调整部分行业产品出口税率之后,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出口企业经营压力出台的又一跟进举措。据了解,此次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5%提高到16%。在国际金融危机压缩纺织品服装出口空间的背景下,出口退税率的再次调整,提振了绍兴出口纺企和轻纺城贸易公司的信心指数。预计4月份外贸景气指数呈小幅回升走势。出口退税率上调,确实是利好消息,使绍兴纺企和轻纺城贸易公司得实惠、增信心。目前提高退税率,对出口企业来说,能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价格竞争优势。退税率提高的直接效果是让绍兴纺企有“本钱”将产品价格调低一点,尤其是增强了与印度、越南等纺织品出口大国之间的竞争优势。出口退税率提高,有力地增强了绍兴纺织出口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这能增强企业稳定出口的力量。但面对日益萎缩的国际市场需求及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部分绍兴中小企纺及轻纺城贸易型公司外单承接仍显不足。除国家政策支持外,企业自身勤练内功是关键,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把保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作为企业生存之本来抓。绍兴纺织服装企业和轻纺城贸易公司应加强练好内功,从提高产品质量着手,使产品的各种技术环保指标积极向国际标准靠近,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开拓新兴国际中高端市场营销份额,扩大内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大气候下,化危机为机遇。
好新闻,很抢眼
2012年是纺织行业调整产业升级关键性的一年;“2012年中国十大纺织新闻”也就格外引人瞩目。
当日上午9点半,会正式开始。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主任孙淮滨主持。随后,经济日报报社(集团)副总编辑林跃然先生和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冯华林先生分别作为支持单位和协办领导致辞。“2012年中国纺织十大新闻”活动评选情况由中国纺织报社、服装时报社社长童之琦女士介绍并。它们分别是:“制造业资本东南飞”、“纺织品新国标实施:三岁内童装不达A类禁售”、“服装行业外贸转内销”、“国产体育品牌面临关闭”、“奢侈品造假 涉毒”、“服企高库存‘压力山大’”、“纺织人‘两会观点’”、“服企纷纷忙触电”、“中国服装万里行—北方”、“运动装、快时尚品牌 被爆涉毒”。
作为本次活动的新增项目,“2012年度网上轻纺城十大风云电商”奖项在历时一个多月,经过企业自主报名、网络投票、专家评审三个阶段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先生及经济日报报社(集团)副总编辑林跃然先生共同为10家获奖电商企业代表授奖。他们是:湖北黄冈非凡纺织有限公司、义乌市逸轩花边有限公司、浙江梅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县布布高纺织品有限公司、绍兴县富莱雅纺织品有限公司、绍兴县科旺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凤凰庄纺织品有限公司、绍兴锦尔纺织品有限公司、绍兴县俪森纺织品有限公司、绍兴县晟联贸易有限公司。
童之琦在讲话中说,2012年是行业面临巨大困难的一年,也是行业调整转型亮点频现的一年,主办单位希望以十大新闻评选的方式体现对行业攻坚克难伟大实践的见证与思考,体现对行业转型提升科学发展的传播与推动。
主旋律,很响亮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会上对此次活动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十大新闻不仅记载了2012年行业不平凡的经历,更记载了行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十大新闻的内容涵盖了过去一年纺织行业调整升级的主旋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行业战略方面:如《纺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纲要》的,对行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虽然两者的时间有前后,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是同时对其进行调研和制定的,无论是“十二五”的九大任务,还是《纲要》的四大核心任务,从纺织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目标和方向都是一致的。《纺织强国纲要》从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续四个方面做了更长期的部署,把“十二五”和“十三五”有机衔接起来。
二是核心成果方面:十大新闻中有五条新闻都体现了行业在科技、品牌、人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在《纲要》四大核心任务中要努力的方向。王天凯指出,2012年,有170多项科技成果取得行业肯定,大家普遍反映这是行业科技成果取得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年。品牌工作方面,去年行业做了大量的数据积累和调查研究,在622家家纺和服装企业调查的基础上,与工信部共同了第一本《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报告》,确定了111家企业作为重点跟踪对象,并建立了网站和数据库,为行业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是转型升级方面: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企业做实做强、小企业做专做精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2012年是纺织产业集群工作开展十周年,有18家企业在十周年活动上分享了发展经验。去年开展的“经编万里行”活动,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宣传活动,经编产业集群通过沟通交流,提升了自身水平。2012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新兴际华集团跻身世界500强,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纺织企业进入这个梯队,只有更多的企业变强,整个纺织行业也才会真正由大变强。
四是现实问题方面:部分现行体制机制有碍行业发展,行业发展呼吁市场公平。王天凯说,面对国内外巨大的棉花价差及涉棉企业遇到的困难,去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成立棉花小组并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还深入新疆实地考察。他指出,棉花问题不仅是价差问题,其内在机制问题如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对纺织行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企业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棉花上去,那么企业对于自主创新、自身管理、科学发展的关注度必将受到影响,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2012年“南通成立首家家纺银行”入选十大新闻,王天凯表示,目前行业融资难、融资贵是普遍现象,民生银行重视纺织行业、重视中小企业,这都是去年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亮点。
影响力,很广泛
中国纺织十大新闻活动评选及颁奖仪式是纺织媒体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由业界权威媒体主办、行业专家评审,在业内具有极高的影响力与美誉度,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本届评选活动自2012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以来,受到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及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
【论文摘要】:纺织服装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而且多变的市场。每年服装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这是因为我国从国情出发,适应了国际市场的需求,满足了国际市场对中低档服装的需求。但是,该市场受国际影响很大,行业效益对国际市场竞争影响也很大。所以,中国服装业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境。本文系统,我国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装贸易的行业特征,产业关联度,行业外向度和市场需求,指出我国服装贸易的不足之处,得出我国服装行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的国际竞争策略。
一、我国服装经济运行现状
(一)发挥产业集群地区优势,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特点
服装产业集群区具有极强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并以特有的高产业效率,低成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和订单。同时,产业集群地区较好的服装产业基础,快捷的信息,世界一流的生产厂房设备和政府的支持,也是这些地区成为海外投资的热点,产业集群地区服装生产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二)适应市场国际化,产业升级的需要,骨干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调整
为了适应市场国际化和产业升级,一些大企业将生产经营,资本运营结合起来,开始在国际投资上加大资本融资,逐步实现资本国际化,并聘请发达国家设计师,工艺师,专业技术人员,营销专家,管理专家来工厂认职。
(三)“休闲风”推动了市场细分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系列化趋势
正装休闲化已经成为我国服装的一个主流,同时,“品牌多元化”在近年来的服装行业内也.哨然成风,这是我国国内大众衣着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有利于改变我国服装也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的局面,不仅给大企业创造品牌,提高竞争力带来了有利的时机,同时市场细分也给众多小企业争了一席之地。
(四)设计队伍的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时装业的发展
服装企业在竞争中成长的大批优秀青年设计师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已成为中国时装业发展的骨干。这对摘掉以往中国服装只是“加工好”的帽子,从而提高附加值,将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五)服装行业的团队意识有所增强
在集群区内体现了企业间的内在联系和对团队意识到需求,已初步形成企业间的密切关系,组织意识和合力作用。同时,在大行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有较强的大局观念,能形成统一意识。不少企业既珍惜自己的竞争力,又珍惜来自群体的无形资产,团队意识是服装产业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我国服装出口的困境
服装加工属于看样下订单的行业,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必然造成订单分散,竞争加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出口产品数量上升,价格下跌。我国服装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初见成效,但出口市场的集中度问题依然存在,加之部分企业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致使某‘类产品大量涌入进口国,不仅大大增加了进口国反倾销的概率,同时也导致我国出口服装产品价格无法上场。
(一)缺乏品牌优势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从品牌上去获取利润,而不是只赚取低廉的生产加工费。是缺乏品牌优势,我国服装产品价格卖不上去的重要原因,是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营销策略不得当,单纯依赖大路货,低价位战略等打入国际市场。
(二)新的对华限制
目前,中国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高达50%以上。据测算,中国服装出口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国服装生产就要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就会有3万多人失业。服装行业不仅要从外贸出口的金额,更要从考虑就业因素来评价美欧设限带来的影响,通过提升质量,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确保国际竞争力,保持稳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欧美国家正在通过一定的方式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口,随着中国人世和纺织品配额的逐渐取消,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制定一些针对中国纺织服装进口的政策。
1.市场保护措施
为了应对中国入世,欧洲委员会实施了一项只针对中国产品的新规则,包括设立过渡性的市场保护机制。根据我国人世协定书“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规定,假如中国对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国出口的产品数量增加,并扰乱或将要扰乱市场,有关成员国有权激活市场保护机制。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大,价低,很容易被认为是扰乱市场秩序,或从数量上占有太大的市场份额被认为是对其他成员国的产业产生实质性的损害。
2.服装出口附加值太低且面临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在出口中,中国服装业一直以自己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主,而科技含量高,利润高的纺织品服装较少。近些年来,又面临来自自由贸易区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的严峻性。目前,欧盟自由贸易区内有52%是内部贸易,北美自由贸易区内有38%是内部贸易。
三.解决我国服装出口的对策
l、实施品牌化战略,强化品牌保护意识。
品牌最能体现民族工业的特点,不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驰名品牌既是出口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也是守住国内市场的护身符。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应增强品牌保护意识,特别要保护国有名牌。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工作,使名牌产品获得法律保护,这是保护国产品牌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国内,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特别是市场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的名牌决不能在与外商的合资过程中轻易放弃。
2、充分发挥营销中的政府职能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关系到国家形象的改善和知名度的提高。因此,在企业对外贸易的品牌营销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有明确的观念和政策导向,为企业创建国际名牌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l、把发展出口名牌产品纳入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扶持有市场、有前途的民族品牌产品。
2、加大实施名牌战略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名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有关法规和政策,阻止外商以合资等手段吞食我国品牌,督导我国品牌境外注册,保护国有无形资产。
3、加强对洋品牌的“反倾销”调查的步伐,保护民族品牌。
4、协助企业在国外开展营销工作,鼓励名牌参与国际竞争。
5、按国际惯例,组织国内企业应诉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维护国有品牌的利益。
6、加大对假冒伪劣和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保护真正的名牌,维护国有品牌的声誉。
四.我国国际纺织服装市场未来走势
1.纺织服装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业正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但要实现从产业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升级,关键在于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优势,实现从产品单一、类型单一向多品种多类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跨越。有些经营户不惜重金,相继赴美、日、法、韩等国参加纺织品服装展销会。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一些外商也纷至沓来,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我国还设立了办事处。
2.加强环保和绿色营销意识
在世界性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的浪潮下,各国都在积极开发、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同时纺织品的功能性也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希望。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服装功能要求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功能性纺织品不断推出,如防紫外线、抗菌、免熨抗皱、阻燃、防静电、防水、防电磁波等纺织品。纺织服装业要求生产商、销售商树立环保和绿色营销意识,积极开发和生产生态纺织品和绿色环保服装,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3.实施工商联动,组织强有力的市场攻势
产品的竞争,一定意义上是企业市场化运作水平、能力、机制、体制的竞争。通过联合协作,把纺织服装的工业生产和商业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以全国性中心市场为枢纽、区域性市场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的纺织服装市场体系,实现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同时,通过建设一批跨地区经营的社会化大型专业物流中心和规模化、规范化的制及连锁经营企业,使产品尽快走向国内、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