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第1篇

文章说,科学家调查了六种药物,它们在动物身上实验时是安全的,但用在人的身上却会产生灾难性的副作用。比如有一种治疗头部受伤的药,用在老鼠身上,效果很好,但用在人身上却很差,还有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用在动物身上不错,但用在人身上,要么造成药物依赖,要么造成死亡。

无助于改善我们的健康

其实,要不要取消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对人类的健康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益,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早在1975年,彼得•辛格在他著名的《动物解放》一书中就对动物实验提出了质疑。《动物解放》是西方动物保护者的圣经,它集中批判了人类的两种“残暴行为”:一种是大量养殖动物用来宰吃,另一种就是动物实验。

关于后者,辛格指出,“很多开发医药产品的动物实验,无助于改善我们的健康。”

有一些药品被证明对动物有毒性,对人则没有。比如胰岛素可使兔子和小鼠产生胎儿畸形,但对人不会,吗啡对人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对小鼠使用则引起狂躁。美国学家G•F•索莫斯说,如果当年用豚鼠来测定青霉素的毒性,现在人们很可能还没有用上这种抗生素。

取消动物实验的另一大理由是这种实验太残酷了。比如化妆品公司为了观察洗发香波的毒性,就把它滴入兔子眼睛,持续三周观察兔眼的溃烂情况。兔子会发出惨痛的嘶叫,拼命抓眼并力图逃脱,最后双目失明。还有把小狗小猫放入微波加热装置中,以研究微波加热引起的伤害与一般发热引起的伤害的差别,结果这些动物在数十分钟内极其痛苦地死亡。其他一些实验手段如“砸碎”、“冷冻”、“出血”、“压力或应激”、“脊髓损伤”、“剥夺蛋白质”等听上去就令人毛骨悚然。

几十年来,以数百万动物生命为代价的实验被动物保护主义者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许多狗、猫、鼠、兔子被人为地暴晒而死,而研究的结论只是为了告诉人们“中暑病人应当降温”这个基本常识。

科学家的权利?

不过,也有许多人赞成动物试验。目前,在许多疾病的治疗,如精神疾病和癌症治疗等方面,药品种类还远远不够,医疗条件也有限,许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新药用于患者之前,必须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测试。由于进行了动物实验,许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被暴露出来。因此,这些药品被禁止在人体上使用。动物实验还有助于医生掌握用药剂量,并且帮助人们了解某些未经使用的疗法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程度。

不少科学家将进行动物实验视为他们的权利,不管这些实验是否与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关系。科学家举例说,在生物学中,通过研究果蝇眼部的细胞结构可以知道蝇类生物的生长情况,控制果蝇生长的基因同样也存在于人类的癌症基因之中。这一类的研究在发展抗癌药物方面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在这类动物实验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人能预料到会得出这种有益的结果。

在2003年中国科学家研制DNA疫苗以抗击非典时,首先从非典死亡病人肺里取样,提取信使RNA,再使用分子生物学和克隆技术得到刺突基因片段,将其放入核酸载体,最后注入大白鼠体内,然后检测它们体内是否产生了非典抗体。如果不经过动物实验而直接用人来进行实验,后果就很难想象了。

牟利的手段

对动物实验是否应该继续进行的争议并不局限于学术领域。

《动物解放》一书中文版时隔29年后,于2004年才得以在中国出版。中译者祖述宪是一位医学专家,本人做过大量动物实验,他对动物实验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持相对肯定态度。但同时他指出了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动物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包括科技界在内的一个庞大利益集团的牟利手段。

他说:“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用动物实验才是高水平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专业刊物上也比较容易发表。近些年来,由于体制的原因,滥用动物实验的现象尤其严重,实验动物的用量急剧增长,却极难见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在,许多实验动物实际上只是成为人们攫取功名钱财、于实际毫无意义的牺牲品。更有甚者,有些人还利用动物实验装点门面,为假药和庸术开路。”

事实上,商业原因已成了目前要求进行动物实验的一个重要理由。包括各种以“生命科技”为旗号的动物实验有限公司在市场上犹如过江之鲫,昂贵的“新药”贴上动物实验的标签纷纷出笼,不少完全是以追名逐利为导向的,并不考虑医学伦理。

用什么来替代?

那么,未来会怎样呢?据报道,2009年起,欧盟将不再进口通过动物实验方式检验安全性的化妆品。寻找替代实验方法被认为是一条出路。

国外已有先例。比如,美国的化妆品以前都要做兔眼试验,这遭到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抗议。1980年,他们要求美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露华浓拿出利润的千分之一出来研究替代兔眼试验的方法。开始时,露华浓予以拒绝,但《纽约时报》接下来出现了一整版广告:“为了美容,露华浓搞瞎了多少兔子的眼睛?”结果露华浓不得不设立基金用于开发动物实验的替代方法。

其他一些公司如雅芳、必治妥、美孚、宝洁、诺赛尔、贝纳通等随后都加入了这个行列。1989年,雅芳宣布开发出一种名为眼泰克的特殊合成物质,可以用来替代兔眼试验。玫琳凯和安利公司也在该年宣布全部采用替代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价,停止了动物实验。

2006年5月,德国之声报道说,德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利用小鼠干细胞替代动物实验的方法,在对人类未出生胎儿的毒性方面的研究中,利用小鼠干细胞实验所获得的结果,与用小鼠、兔子、大鼠及豚鼠实体做实验获得的信息是一样多的。另外,利用干细胞替代动物进行实验还可以降低成本。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第2篇

1 果蝇

黑腹果蝇寿命很短,从出生、发育成熟、繁育下一代到死亡只经历一个很短的过程。黑腹果蝇体内含有显带染色体,有助于研究人员确定染色体内含有的DNA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遗传密码。此外,黑腹果蝇的大脑比较简单,与老鼠或者猴子相比,研究人员可以采取一种不太复杂的方式了解药物成瘾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2 蛾

用老鼠作为实验对象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成本过高,而采用更多的蛾以及其他昆虫作为实验对象,可将所需要的实验室老鼠数量减少80%,大大降低实验费用。人类和昆虫拥有相似的免疫系统,某些方面的相似程度高达90%。

3 青蛙

177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路易吉・加尔瓦尼对一只死青蛙的肌肉进行电击并观察到抽搐现象,虽然他在细节上的解释是错误的,但却最终引领研冤人员发现了生物电。195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金利用青蛙首次实现细胞核移植。时至今日,青蛙仍旧是一个受研究人员欢迎的实验对象,尤其是在生殖研究领域,因为研究人员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果冻状受精卵内正在发育的胚胎。

4 裸鼹鼠

裸鼹鼠的寿命最长可达到30年,看来似乎不是一个理想的实验动物。但由于没有神经传递素(也被称为P物质),即使将柠檬汁洒到伤口上,它们也不会有任何感觉。此外,它们的大脑最长可在近半个小时内经受住缺氧考验。最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它们永远不会患上癌症。如此奇特的裸鼹鼠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科学家的宠儿。

5 草原田鼠与草地田鼠

老鼠堪称医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实验动物,但在选择老鼠的时候,也要根据需要而定。如果要进行社会化行为研究,像草原田鼠这样社会化程度较高的老鼠就是理想的选择。草原田鼠会在长时间内遵循“一夫一妻制”。相比之下,它们的近亲草地田鼠则是一群“者”,成功之后会继续“猎艳”。草原田鼠和草地田鼠生性的这种天壤之别可帮助科学家研究两种血缘关系较近的动物为何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研究人员最终希望这会为了解人类采取一夫一妻制以及一夫一妻制失灵的根源提供证据。

6 兔子

动物眼刺激实验于20世纪40年代兴起,在动物身上测试可能对人类眼部或者皮肤造成损害的产品,在测试过程中对发炎、疼痛或者过敏反应进行测量。在这种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最多的就是兔子。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这种测试的有效性提出质疑。鉴于兔子眼睛与人眼的差异,这种测试可能并不像预想中的那么有用。

7 毕尔格猎犬

虽然性情暴躁,但由于很少患遗传性疾病,毕尔格猎犬成为备受推崇的宠物,除此之外,它们也是理想的实验动物。很多医药品和食品添加剂均在这种猎犬身上进行测试,以作为人体测试的前奏。在犬类实验动物中,毕尔格猎犬占到近97%。不过由于受到很多人的抗议,犬类在所有实验动物中所占比例已大大降低。

8 猪

猪一向是进行器官研究的最理想的实验动物之一。它们的器官体积与人类较为接近,繁殖速度超过人类的近亲猿类,所引起的伦理争议也少。现在,研究人员已经了解如何培育猪的干细胞,但将猪的器官移植到人类体内仍面临一个巨大障碍,即器官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此外,研究人员也对猪的逆转录酶病毒进入人体感到担忧。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体液环境中,酶元的激活,即对酶分子链上各活性基团相对位置的调整之精度是纳米数量级的。如此之精度在液相环境内只有通过液晶排序才能实现。针刺影响内分泌的实质是“脏腑之气(内分泌)由先天之精气(基因)化生”。当前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对基因组功能的检测,面对天文数字的碱基对之排列组合,借助针灸等可影响内分泌的中医手段,可人为地引发各基因组合进入活动状态,将可能加快揭示生命之谜的进程。

[主题词] 针灸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人;经络FromLiquidCrystalBodyLiquidModelofMeridianstoGeneMappingRegulationo

fAcupointsLuLiusha(No.119,ShaoshanZhongLu,ChangshaCity,HunanProvince410007)

[Abstract]Intheenvironmentofbodyliquid,activatingofzymogen,i,e.regulationofrelati

vepositionofactivegroupsintheenzymemolecularchainesisofprecisionofnanometernumbe

rgrade.Suchprecisioncancarriedoutonlybyliquidcrystalsequenceinliquidpha

seenvironment.Theessenceofacupunctureinfluencingendocrinesis“thevitalenergyofZangandFuorgans(endocrines)isproducedbycongenitalvitalessenceandenergy(gene)”.Atpresent,themostdificultprobleminthehumangenomeplanisdetectionof

genomefunctions,becauseofcomplicatedarrangementandcombinationofenormousbas

epairs.AcupunctureandotherTCMmethodswhichcanaffectendocrinecaninduceartificially

combinationofgenegoingintoactivativestate.

[Keywords] ResearchAcupMox;GeneExpressionRegulation;Genome,Human;Meridians

1提出经络液晶体液模型之意义

经过长期的研究[1,2],业已形成“经络是生命期间处于胆甾相溶致液晶态的体液”这一经络的物质构成模型。这是一个处于临界浓度附近[3]的液晶体系,故生命一结束,胆甾相液晶就相变到凝胶态,此时作为溶致液晶溶剂的水就部分地溃流出来,这就是动植物尸体的腐烂。而且这一现象亦出现于生命行将崩溃之际―――这就是阴阳离决的暴脱症。虽说体液溶致液晶体中的基质与组织液这一溶质与溶剂谁阴谁阳一句话尚说不清,但中医之“阴阳离决”的描述非常形象。在实验室中,溶致液晶的液晶与凝胶之相变过程是可逆的,但由于体液处于临界相变状态,以及基质中的胶原纤维(犹如血液中的纤维蛋白)的作用,在临床上局部溃烂的过程就是不可逆的了,治愈的标志是以长出新组织来取代已坏死的组织。这说明,作为细胞生存的生理环境的体液,对生命过程的不可逆性有关键的影响。这就是在经络物质模型层次对生命的某些生理过程之解析。

然而对经络的探究,不能停留在对经络外在表象的观察和现象的解释之程度。还需从经络物质构成模型出发,努力地把中医医理中的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体阴阳,转化成一个全信息的、具有明确的物质作用途径的,限定于对酶的生理过程进行有效调控的、在体液范围内的这么一个有限状态空间的问题,这就是有关经络的数学模型。即物质模型属实体模型,而数学模型是功能模型。一旦介入功能这一境地,我们就不得不面临这样一大问题:生命是运动的过程,不是解剖意义上的“静态”的东西。而以脏腑内分泌(脏腑之气)的“动”,来抓经络对酶活性调节(经络之气)的“动”,即从脏腑之气对阴阳平衡的影响(数学模型)来研究经络,就是有关经络功能的测试实验。这就意味着,将从信息和控制的角度、从导致经络功能产生的化学信使(脏腑内分泌)及左右这类行为的经络稳态调控机制(经络之气)的起点出发,就是要深入到“先天之精气”的程度,才可能真正地提高人类对中医之谜的解析水平。虽然人类的出现,使自然界进化到了自我意识的地步,但作为维持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的经络,却仍旧保持着它将有机世界由非生命状态引入生命领域中时的那种倔强的个性―――生命现象是由于氨基酸、原始蛋白质、核酸等形成液晶态后才有可能产生的[4]。要创建经络的数学模型,就必须引入“神经司传导”这一概念,因为经络之气与内脏神经系统密切相关。譬如,对家兔“后三里”穴实施针刺引起肠蠕动的传导途径以通过交感神经的可能性极大。而针刺通过内分泌影响神经功能的另一例就是针刺麻醉:将已出现针刺镇痛效果的动物的脑脊液抽出,注入另一未被针麻的动物的脑室内,可使该动物的痛阈升高。笔者以为,在生理层次上将经络与神经相结合的切入点就是结缔组织鞘[5],即中医所称的腠理。在这里,神经递质释放会引起体液液晶体敏锐的重排序活动,导致相应的酶被激活或灭活;反之,体液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的重排序活动对酶活性的改变引发的反应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又可激发出相应的神经冲动。

正是由于神经冲动的起源与体液液晶体排序活动导致的酶活性变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人身上,就会出现“久居兰室,不闻其香”的嗅觉效应:当气味分子使鼻腔粘膜液晶体进入新的稳态后,就会出现对该气味的嗅觉惰性。人类视觉对色温的适应性也是这个道理。当然,从数学模型的要求看,对经络之谜揭示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

2 “抗药性”对我们的提示

在动、植物体中,存在着生理效应相同的甾体。甾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就激活了相应的基因片断。复制出的酶等蛋白质再透出细胞膜、进入体液中,由经络之气对其构型进行精确的“微调”后,才具备相应的生理活性。回头对比中药:甾体原料能从植物中找来,再通过一系列的侧链的重整、降解,形成激素产品;用中药炮制眼光看,就是“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激素有生理作用特异性选择,中药则说是性味入脏归经。由于在几乎所有的体细胞中都含有完整的基因组合,按上述观点,并非定要中药的有效成分直接抵达某一目标器官,而是中药作用于体细胞分泌出相应的活性物质,再通过经络系统去作用于某目标脏腑,以调出所谓的“脏腑之气”,因为酶的生理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从甾体与生命不可分离之角度,提出动、植物药材中含有甾体,但矿物药呢?还有针灸,“善用针者……从左治右,从右治左”就与内分泌有关。很显然,针刺本身并没向体内输入新的物质,可甾体却是全身性分泌的,而且其量还不少,胆甾醇是所有动物甾醇和甾体激素的母体物质。笔者认为,循经感传中对沿途体液中酶活性的调控,使这些酶与循经营气(包括甾族母体)的接触反应,使经络成为生命工厂中重要的流水作业线。中医治疗中一个重要现象是:在临床上不论对什么人,同样的取穴或中药,均会产生相同的效果,即人体对中医的治疗手段无抗药性,因为抗药性只能通过基因来产生。生命体的基因不可能对其自身的主要激素产生免疫性,故临床上只用了百来年的抗生素所面临的窘境在5千年的中医实践史中却没出现过。对于“基因”这一概念,中医说,这就是“先天之精气”!

虽说在中医治疗手段与激素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但任何物质都不会比天然激素更能为其受体所接受,而中药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如果说人体中确实存在“原气”的话,在功能上就应是对生命活动影响重大的内分泌。尽管中药的有效成分在学术界尚颇有争议,但经过炮制的中药可激活脏腑之气、可“入脏归经”已实用了数千年。按中医的论点,中医治疗强调扶正气,通过调动人体的“原气”来治病。其中这“原气”就是由“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这与基因决定内分泌之表述又有多么惊人地相似。

人体对中医治疗手段没有“抗药性”,确是揭开中医“黑箱”的一大突破口。而且经络为在溶融状态下的体液中精确地进行构型繁杂的蛋白质分子活性基团间的定向的受控反应提供了理想的介质。加上腠理(结缔组织鞘)对经络之气在神经传导上的接力,这就意味“阴阳平衡”是在经络稳态调节机制提供的基准生理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内脏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脏腑机能等调节效应来实现的,这是一个由酶促反应作用于神经末梢―神经冲动(包括神经节、脊髓、延髓等)―在另一末梢引发其它酶促反应的相当复杂的生理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各脏腑(指生理功能系统)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生命,但各脏腑间关系之逻辑却表征着生命的性质。这就意味着经络(体液液晶排序调控酶活性)调节、神经(反射)调节、脏腑(内分泌,中医谓之气化)调节在生命活动中构成了生理内平衡的稳定的三支点。它为有关经络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 针灸对新世纪的医学新贡献

在新世纪伊始,在有关针灸经络的杂志上撰文大谈基因、内分泌及经络对体液环境中酶活性的调控,目的何在呢?笔者以为,中医提倡“防病为先”,更关心维持健康的生理条件。而这生理条件之基础,就是活细胞生存的体液内环境―――经络。对这类问题的探究,我们的中医急需更多的新技术、新思想的加盟。反过来,人类科学事业的进步亦离不开古老中医的鼎力支持。就拿当今生物学的最新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来说,历经5千年沧桑淀积的中医理论及其临床手段,有可能对人类基因组功能测试做出重大的贡献。

人类基因组功能的测试,主要表现在对应某类生理现象的不同组合碱基对上进行蛋白质复制的内分泌之上。而且,人类的许多病痛究其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人类自身的内分泌过程,譬如骨质增生、体液凝胶化(风湿)等生理现象,都是病痛发生的重要起因。在基因的层次,加紧对导致这类生理现象根源的研究,即究竟在这类过程中相应都激活了哪些遗传位点,是根治病痛的一条新思路。

在这方面,利用人体对针刺、中药等中医治疗手段没有“抗药性”这一优势,就可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成组地激活相应的碱基对序列,以揭开生命活动中致病因素之奥秘。其观察指标是,在针刺、中药等治疗手段的作用下,究竟有哪些对应的基因组合被激活。建立起这样的病证症状―基因位点、治疗手段―基因位点、免疫措施―基因位点等一一对应的组合基因数据库,对于探清致病病源基因组合和祛病治疗中被激活的基因组合间的关系,以及从健康保健角度出发的免疫基因级表达方式的研究,无疑是中医科学史上的一个新台阶。

把这一问题反过来看,又会发现:存在于23对共46条染色体中的人类基因大约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眼下人类基因组计划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对生命活动中这数以亿计的碱基对的排列、组合表达之生理意义进行精确的解析。在这里,若引入中医理论合理地进行组方、配穴,人为地、有目的地引发成组的遗传位点进入活动状态,并将这些数据与中医理论及临床现象相对照,就能最终在巨型计算机上建立相应的基因位点组合,生理意义数据库实现实时处理,以极大地提升人类揭示基因秘密的水平,其对医学临床的贡献更不在话下。

值得一提的是,引用中医理论及手段加速对人类基因组解秘,对于中医本身无疑是一大创新。从数学的眼光看,若不对人类本身那天文数字的碱基对各片断的排列、组合之生理意义的测试实验进行科学的设计与管理,这一庞大的实验几乎会成为耗资巨大、毫无意义的“发散”过程。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人为地激发相应碱基对组合进入活动状态的测试,却是绝对“收敛”的!鉴于中医手段对基因的直接作用及“是药三分毒”之古训,针灸这一手段对于人类基因组功能之解密无疑是一条更安全的捷径,而测试的最终结果,就是针刺作用激发内分泌对生理活动直接影响的、在基因级表达的、可用计算机逻辑进行分析处理的“数据”组合,这一结果,就是有关经络的数学模型。而这一数学模型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就是寻找阻断致病基因的表达途径,或对抗病基因(免疫)的激活,或对康复因子(生物药剂)的克隆。可以说,这样的现代生物学最新研究手段与思想一旦与古老的中医理论相结合,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 卢六沙.经络实质探析.中国针灸,1996;16(4):20

2 卢六沙.经络运行气血辨.中国针灸,1997;17(7):423

3 张绍光,张绍明.人体经络存在的物质基础.自然杂志,1990;13(5):270

4 贺崇寅.经络之谜今始解.自然杂志,1990;13(6):323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概述了犬类宠物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指出犬是最主要的宠物种类,犬与人类关系密不可分,保护犬类资源对于促进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阐述了当前我国犬类宠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对我国犬类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基因资源构成及我国犬类遗传资源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当前我国犬类宠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犬类遗传资源流失,缺乏对资源的全面系统调查,没有统一的育种规划和选育目标,犬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措施不明确,保种与选育关系不协调,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提出了加强犬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和措施。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宣传犬类宠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犬类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健全规章依法管理,加大对犬类宠物资源科研工作力度,制订育种规划目标和加大资源保护工作的投入六个方面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犬资源;保护;利用

【Abstract】In this article,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og germplasm resources in ourcountry is emphasized.The current status of prot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og germplasm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isdescribed and discussed.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field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to promote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ssu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Dogs;Germplasm resources;Protection;Application

1犬类宠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1.1犬是最主要的宠物种类“宠物”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家庭饲养的受主人喜爱的动物”。在当今人们饲养的宠物种类中,往往根据人们的喜好而定,种类十分繁多,千姿百态,除人们最常饲养的犬和猫以外,还有灵长类如猴子,家禽类诸如鸡、鸭、鹅等,家畜类如超小型品种猪,各种飞鸟类如鹦鹉、鸽子等,水族动物类,如观赏鱼和乌龟等,甚至虫类,如蟋蟀、蝴蝶、蚕等也成为宠物,笔者还见到过有人竟把蛇、蜈蚣也当作宠物来饲养的。然而,真正意义的宠物一般都指犬和猫。而犬是被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最有灵性的动物。因此,犬是天生的宠物,是最主要的宠物种类。

1.2犬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

世界上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几乎就会有犬的存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犬从最初作为人类伙伴、助手,到用于狩猎、牧畜、比赛、观赏、役用、救援、搜索、探查、导盲、侦查,警戒、守卫,犬的许多生物学特性与人类十分相似,因此,被用作实验动物,为生物学、医学、药理学、毒理学心以及老年学实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犬类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犬在各个领域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犬与人类关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第5篇

人类历史中出现的奇点指的是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中的一切都出现了改变,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将无法理解。今天被我们当作理所当然的一切(经济、政府、法律、 国家)会改变形态,人类最根本的价值观(生命的尊严、对幸福的追求、选择的自由)也会被淘汰。我们对人类之所以为人的理解(人性、生存、意识、社会秩序)提出疑问,不是通过漫无边际的哲学思考,而是由真实存在的环境所推动。

什么样的技术进步会带来这种剧变?本书将要验证的假说是:人工智能和神经技术这两个领域的技术进步会加速奇点的到来。我们已经破解了生命的秘密,能够理解基因的工作原理。生物技术带来的改变已经非常巨大,但是和人工制造思维的能力相比,就差多了。

从某种重要的意义上来说,今天的智能是固定的,这影响了技术进步的广度和速度。几千年来,人们掌握的知识已经非常丰富,而且随着文字、印刷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传播知识的能力也增强了。但是,创造知识的器官(有智慧的人的大脑)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变化不大,认知能力的秘密还没有被我们揭开。

如果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能充分发挥潜力,这种情况将会改变。如果不仅是智能创造技术,技术反过来也可以创造智能,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循环。这个循环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可能带来爆炸性的改变。作为原来的创造者,如果智能也可以被创造出来,那么它就可以提升自己。根据奇点理论,不久以后,这个循环中就不再需要人类了,人工智能或进行过认知改造的生物智能将占据主导地位,人类已经跟不上了。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奇点理论的假说吗?又或者它只适合出现在科幻小说里?雷・库兹韦尔认为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一假说,并提出了“加速回报定律”。如果一项科技符合加速回报定律,那么这项科技越先进,它进步的速度就越快,在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实现指数级进步。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摩尔定律”。然而,信息技术不是唯一高速发展的领域。在医学领域,DNA测序的成本快速下降,测序的速度则呈指数级上升,大脑扫描的分辨率也在以指数级速度上升。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出现重大技术进步的时间间隔在缩短:从农业、印刷术、电力到电脑。除了技术的进步,进化过程中出现里程碑式突破的间隔也在不断缩短:从真核生物、脊椎动物、灵长类动物到智人。很多评论家认为人类发展的轨迹是一条复杂的曲线,一直延伸到远古时代。但是, 我们只需要研究这条曲线中科技的部分,并推演科技曲线的未来趋势。我们发现,未来会出现一个转折点,人类发明的技术会让自己落伍。

由于物理规律的制约,指数级技术发展最终会遇到瓶颈。指数级技术发展的停滞可能有各种经济、政治或者科学的原因。但是,我们先假设与人工智能以及神经技术最相关的发展将会保持势头,加快破解大脑秘密的速度,并且最终合成人工智能。我们不难相信,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人类智能,都会遵循加速回报定律,最终到达技术奇点。

有些作者预言,奇点的到来会在21世纪中叶。我们可以不把奇点只作为预言来研究,预言毕竟是比较虚无缥缈的。首先,奇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深刻的学术话题,无论它最后是否真的会出现或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其次,奇点出现的可能性虽然看起来很微小,但是却值得我们从务实的角度,在理性的基础上讨论。即使未来学的理论有瑕疵,但只要未来学描述的场景存在可能性,就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如果奇点真的出现,对人类来讲,其后果将是颠覆性的。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技术奇点带来了生存的机会,也就是哲学上的“存在”的意义。当我们有能力构建大脑时,就可以突破生物的限制,延长人类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