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加快了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国际化发展进程,对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发展带来了很大冲击,为了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当前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学习的现状,认真分析其促成的原因,继而提出系列改进策略,使学生双语文化的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及提升,以满足新时展的全新要求。

[关键词]

英语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策略

人类语言是一切文化传承与发扬的载体,针对语言的学习不仅是抽象符号的掌握,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下的社会交际。因此,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引起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在语言学习内容中文化学习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得到了明确,同时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文化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依旧存在种种不足之处。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文化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文化教学即为目标性的语文化教学的错误定位,导致学生对母语文化无法运用英语进行熟练表达。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国际之间的交往活动逐渐频繁,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成功的交际活动不仅需要对对方文化尽力去容忍、理解,同时也需要让对方对我们自己的文化特征给予更多了解,实现中国优秀文化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发扬。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英语学习人员的作用尤为重要。不仅需要他们对相关国家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能力,准确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深厚丰富的文化素养是决定国际文化交流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实际状况

受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快了中国国际化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参与的国际交往活动不断增多,国际文化交流的双向性越来越明显。在当前英语专业的学生所接触的涉外实践活动中,多数学生的英语日常交际能力较强,但是在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英语表达则成为薄弱环节,学生对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词汇翻译不能完全正确掌握,甚至有多数词语学生不具备翻译能力。在具体交谈过程中,多数学生不能熟练、清晰地用英语对有关文化内容进行表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英语词汇以及英语表达方式没有完全掌握。只能运用解释性的意译进行部分表达,难以实现有效沟通与交流。这些状况对以实用、应用英语语言为特色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成为个人发展潜能及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三、影响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

具有五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在各个社会领域都有渗入,比如哲学、文学、宗教、科学、艺术、饮食、建筑、服饰、运动、技术、教育等方面。其中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中医、杂技、武术、书法等更是传统文化之瑰宝。但是在学习活动中,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的不够深入,特别是掌握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

(二)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比例失衡

在英语教学中,教材的作用尤为重要。教材是知识的传授与获取的工具及媒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较少,而多数学生又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渴求。出现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多数英语教材对目的语的文化比较偏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外文化对比较少,一些教材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甚至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在英语教材中的比例严重失衡,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国际化文化交流的需求难以满足,最终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象发生。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少之又少,只有一门选修的中国文化概论。而该课程设置的目的只是促进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使学生对外交流水平得到提升。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开设有关联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但是遗憾的是这些课程的内容多为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并且采取汉语授课的方式。这对学生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极为不利。

(四)英语测试评价机制不健全

英语专业的四级与八级考试是英语专业的主要考试形式。考试的内容主要有语法、词汇、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而缺少对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及衡量的评价体制。并且在各种考试中缺少对学生跨文化的交际及社会文化等能力进行测试的项目。英语测试机制的不健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得不到重视,受测试导向的影响,文化教学及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将会被教师和学生轻视。

(五)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在英语专业教学的大纲明确要求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注重学生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外传播能力的培养,足以证明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然而在教材、教学、测试等具体实践中,教学大纲所具备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因此教学大纲应当对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进行具体化、细致化改进,使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提升英语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习动机

在英语专业的学生看来,评估英语学习的标准则是各类英语能力及资格证书,比如,全国英语的等级证书以及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等,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方面的测试并未列入考试范围。所以多数学生认为英语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获得相关证书,严重缺乏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学习动机。因此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学习动机,为成长为名副其实的英语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扩大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所占比例

在英语专业教材或者辅教资料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外文化资料对比的比重,在教材中逐步纳入能够切实反映中国优秀传统的译文或者外文文章,确保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够真实体会,使学生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得到有效提升。在材料选择时,不仅要增加英译的中国题材的内容,比如著名的文学作品、传统文化,使中国特色得以体现的事物等。而且还应将一些词语内涵丰富的且具有文化差异的作品,逐渐向具有文化习俗及交际规约的文章过渡,最终上升为具有中外思维方式、思想价值及民族心理的文章。在针对教材的练习中,可增加一些案例分析、文化讨论、人种学的调查以及角色扮演等内容,利于学习效果的增强和学生文化创造能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应当尽快用英语编制一些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书籍,为外国人或者学习英语的人员的查阅提供便利。对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和日常英语进行统一规范,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事物。不断增加对比中外文化及有关于中国文化等有关的英文杂志、书籍及影视节目等,并且提供相应文本获得的渠道,为英语学习及使用提供便利条件。

(三)英语教学中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力度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与所学语言的文化相结合增加中外文化的对比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力度。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婚姻问题的内容时,可适当加入中国传统及现代婚俗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的方法,以至于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能够运用英语交流。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对中西方婚俗习惯进行对比,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使教学的实用性得到增加。

(四)完善教学大纲内容及测试评价机制

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大纲应当给予明确要求,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哪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掌握到何种程度等。此外,应当将中外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各种英语水平测试以及等级考核中;应当加大口语测试的力度,对学生跨文化的交际水平进行考核,不仅能够提高教师以及学生对该方面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为教师授课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操作性。

(五)增设相关的专业教学课程

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可增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对比中西方文化的专业课程,应当遵循英汉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原则,促进学生跨文化的交际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的表达水平,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在授课时,教师应当注意提高活动及话题的趣味性,确保学生参与也能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营造能够进行双向文化交流的契机与环境,确保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均衡性。

(六)优化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专业英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语言功底深厚,还应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以及较高的思想认识。教师自身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强化学习与研究,提高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多进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反映的词汇、知识背景及表达方法进行积累研究;多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学习动机及学习效率得到强化,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巩固与提高。

五、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环境的国际化发展,为英语专业学生提出了更好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及应用能力、对外国文化背景进行熟悉了解,同时还需要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进行正确表达,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得以发扬光大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刘思阳 单位:吉林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毛军社.探究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03):139-141.

[2]滕学明.英语专业美国文学选读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4(13):29-31.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文化类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对外汉语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对其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提出了高标准,因此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类型

目前,各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中,文化类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类课程的开设几乎覆盖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培养的所有阶段,其主要包括理论课和技能课。笔者以湖北文理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为例做介绍:

(一)理论课

指涉及文化理论的课程。主要包括:第一类,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基础理论课程,此类课程为必修课,在低年级开设,其特点是具有纯文化性、基础性,主要让学生掌握中西文化的最基本理论;第二类,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专业核心课程,此类课程为必修课,在中高年级开设,其特点是具有专业性、交叉性,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和文化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进一步教授学生专业理论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第三类,中西文化交流史、国外风俗与礼仪等专业方向课程,此类课程为选修课,在高年级开设,其特点为具有拓展性,主要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进一步丰富和补充。

(二)技能课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此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主要包括汉字书写训练课程。在低年级开设,主要培养学生规范汉字的书写技能。

二、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构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初步从事科学研究以及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在文化类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建立文化类课程的学科体系;引导学生关注学术前沿,邀请专家、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让学生了解学术发展动态;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让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公开发表。

(二)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培养对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全面了解,能够在汉语教学机构、涉外管理部门、涉外企事业、文化教学传播机构等单位从事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中外文化交流及汉语国际推广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在文化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应遵循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结果的评价。

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具有较强的文化实践创新能力,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包括文化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文化综合素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立足于教学目标,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考核三部分。在教师实施教学活动之前,通过精心策划把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到相关的章节和作业中。教学组织强调参与、互动,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完成实践内容。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实践环节一般采取案例分析法或者专题讨论法,兼以个人或小组、静态或动态、课上或课下的形式开展。教学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采取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既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测评。

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践型教学最终的衡量者是社会。根据评价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建构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能够把超文体、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文字、图像、声音的一体化能够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生动化,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在文化类课程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类课程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等特征,一些教学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得到简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书本、网络等各种资源,将图像、音频与传统的文字材料更好地加以整合,制作适合本专业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高质量课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知识涵盖量和辐射量较大,对学生的中西文化知识储备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提供给学生相关课程的精品网站、教学视频、题库和专题资料等网络学习资源,既作为课程预备知识的参考,也作为课程内容的巩固和扩充;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让他们能够结合自我个体情况,在教师总体统筹教学进度的安排下,对自身需要学习的知识灵活安排、合理摄取、高效吸收。

建立共同交流和讨论的网上平台,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都能够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展开讨论。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教师能够在讨论中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

在对外汉语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教师要把以上三种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文为湖北文理学院校级教研项目,项目编号:JY201013。)

参考文献:

[1]崔军.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活动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8,(1).

[2]冯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析——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J].东南传播,2011,(11).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第3篇

一、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译介状况

文学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举办了多种文学研讨活动。2006年中国作家协会启动“中国当代文学对外译介工程”,准备依托海外优秀翻译人员和出版机构,利用3年的时间把中国作家的百余部优秀文学作品译介到海外,增强和拓展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2010年中国作协又一次举办了“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来自英、美、日、韩、法、德等十几个国家的汉学家、中国作家及译者齐聚一堂,就“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途径”“文学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等主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一份实实在在的努力。据作协的统计,迄今为止,被译介到海外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已达1000余部,被译介的作家200余人。[1]例如从1981年起中国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发行《熊猫丛书》,先后译介并出版了诸如铁凝、贾平凹、梁晓声、张洁、韩少功、张贤亮、池莉等作家的近200部作品。虽然后来因为资金及翻译人才缺失等原因,中国文学出版社停办,但在2009年,国家外文局下属的外文出版社在适当的契机对当时几近停版的《熊猫丛书》重新编辑整理,相继翻译并出版了40余部当代文学作品,译介工作在历经磨难之后又一次展露生机。《熊猫丛书》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近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海外影响重大,成为各个国家汉学家研究中国文学时的必备读物,很多国家把它视为了解中国的一个途径。作协对中国当代文学外译的语种及出版时期也进行了统计。作协创作研究部的李朝全对搜集到的870余部译作的语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发现涉及的语言多达25种。其中日译本262部,英译本166部,德译本56部,法译本244部,荷兰译本30部,占据译本语种的大部分份额。[2]同时,李朝全对20世纪50年代后出版的文学译本进行了统计,得出的结论是50年代出版49部,60年代出版32部,70年代出版28部,80年代147部,90年代230部,进入新世纪以来约390部。[3]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对外翻译小说迎来了繁荣景象。

二、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困境

实际上,如今每年都有近千种中国文学译作在国外发行和出版,但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需求相比,其产生的国际影响并不让人乐观。中国当代文学要想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地位,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译介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1.当代文学作品译入译出失衡

随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通过译介被引进国门,其新颖的创作思想、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使国内读者耳目一新,对新时期人们解放思想、推动社会变革作用重大。同“译入”的发展态势相比,中国文学的“译出”情况则显得黯然失色。根据美国史密斯大学的汉学家桑禀华教授的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翻译出版的文学图书有348种,其中仅有8种来自中国文学作品,占美国的外国文学作品出版数量的4%。2011年亚马逊北美店图书销售排行榜显示:国内著名作家毕飞宇的小说《青衣》排在第288502位,《玉米》第325242位;“先锋文学”作家余华的《活着》排在第206596位。在北美名列10万位之后的排名,其图书销量及影响极为暗淡,难以进入大众视野。这些统计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来自中国内地的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中呈现出一少二低三无名的态势。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入与译出数量明显不平衡。近年来中国图书出版界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实施,虽然成绩显著,但是对外推广资助的项目中文学类作品的比例和种类却很少,文学类作品译入与译出失衡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扭转。

2.优秀的文学翻译人才匮乏

译者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原作的表现水准。莫言作品的译者葛浩文先生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其译文地道流畅,充分融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情趣,同时又非常注重对作品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准确把握,他对莫言荣获诺贝尔奖功不可没。然而目前国内极度缺乏中译外的高端翻译人才,据业内人士估计,国内具有中译外定稿水平的高级专家数量现今仅有一二百人,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了译文质量低劣,特别是近年来粗制滥造现象不断呈现,对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建设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出版发行渠道不畅

出版发行渠道的不畅是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最大阻碍。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差异、社会及历史等因素形成的障碍,造成西方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阅读经验欠缺,消极的认知和判断长期存在。多数中国当代文学的译本在国外被归于学术化、专业化、边缘化的小众行列,只通过学术出版机构出版发行。例如当代女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TheSongofEverlastingSorrow:ANovelofShanghai)、朱文的《我爱美元》(ILoveDollars)、陈染的《私人生活》(APrivateLife)、韩少功的《马桥词典》(ADictionaryofMaqiao)等作品,都是通过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其市场反应不容乐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汉学家罗福林观察到一个明显的现象:很少有国外的主流出版机构涉及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及推广,而由美国学术出版机构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在商业市场上基本没有销路。[7]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学译作若想在海外占据一席之地,市场影响因素始终是无法回避的重要环节。此外,中国文学还面临对外推广机制的定位问题。英国汉学家杜博妮认为,中国只关注出版商、编辑、审查员、学者之类专业读者对文学译本的可接受性,对实际读者的阅读及审美需求则重视不足。这种决策性的失误使译本在海外的传播变成一种硬性推销,难以在目标读者中流通和接受,中国输出的文学作品难免在大众市场上遭受冷遇。

三、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的措施建议

创建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良好氛围。在认知形态上,要意识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走出去,而不是送出去。在推广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时,不仅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同时要关注跨文化传递的诠释方式和西方的文化准则,使中国文学具有适于接纳的阅读品质。在语言环境上,全面普及汉语教育,消除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偏见,让汉语教育与文学和文化的传播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只有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藩篱,推进“汉语热”的传播,西方在阅读、理解和评价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时,才不会产生误读和歪曲。培养高水平的文学翻译人才。海外的汉学家及译者虽然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面对日益频繁的中外沟通与交流,培养高水平的译者队伍已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的本土译者应能够以主动的姿态从事高水平的译介活动,加强与海外译者群体的合作。政府和民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举行形式多样的交流、培训、研讨、互访、联合培养等活动,加强中外译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和切磋。例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年来先后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文学翻译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企鹅出版集团联合举办中英文学翻译研讨班,邀请海内外著名汉学家、作家及译者互动交流,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提高翻译水平的方法和手段。这样的交流和研讨可以有效培养本土高水平翻译人才。畅通文学传播渠道,拓展多元化的文化接受方式。实际上,为了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和推广措施,但仍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采取措施促进作家、译者、版权商、出版机构之间的交流,特别要同海外主流出版机构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其图书销售网络,走联合出版的道路,实现良性合作。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设立海外出版发行基地,拓展对外出版和销售的渠道。另外,积极调动各种媒介手段,发挥广播、网络、电影、电视等新技术平台的助推作用,凭借多种媒介形式的宣传及传播效应,营造多样化的文化接受环境,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产生积极效应。例如中国当代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在1987年被张艺谋导演改编并拍摄成电影《红高粱》,该片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莫言的文学作品随之也引起了国际视野的广泛关注。由此可见,媒介手段对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宣传和推广作用重大,成为文学传播的助推先锋。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第4篇

一、五家学术期刊为中心的外国文学话语研究

在中国本国文学研讨发展时段,也就是1978年到2010年之间,在中国文明语境下,以五家权威综合型专业学术期刊《本国文学研讨》、《本国文学评论》、《本国文学》、《国外文学》和《现代本国文学》为最重要的考核规模,经过梳理这个时间段实际研讨和作家作品进行一定研究,同时对于话语转型的学术进行一定意义研究,可以看出本国文学研讨的话语建构理论运动是非常具有充足视角的。文学研讨属于话语建构和语境理论运动方面问题,学术反思应该充足创建话语视角和常识办法,经过历史发展,需要深刻地对于话语热门问题进行一定剖析,进而对于文学研讨中文明主体进行建构,比如对于五四时期文学研讨话题形式变更是非常快速的主体,确立也具有非常光鲜的认识形状特点。论文经过后期争论和磨合,对于人性主义的话语和古代派系话题也进行一定的主流话语研究工作,实际话语中文学新次序也不断发展,阶层剖析话语形式也不断淡出,情势审美研讨呼声也不断高涨,对于学界东方话语表达也进行一定质疑,作家研讨视野上进行不同的分析和深刻研究,主要争论的问题就是科学困局和研究成绩认识问题,归纳综合实际可以看出文学研讨影响整个理论研究。经过对于详细案例分析和研讨话语转型分析,最初步话语建构价值和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二、外国文学研究整体现状分析

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有百年历程,很多学科中外国文学已经是非常特殊一个部分,百年来外国文学作品和西方文学理论已经翻译了很多。中国文学界、学术界和非常重要话语资源,不断推动中国学识和整个文化发展转型。但是整个体系中对于外国文学进行学术长期研究,不断进行引进、描述和介绍,都很难超越西方学界研究水平和话语思维模式。各国文学学术中对于历史学、文艺学、古典文学和现代学科都进行一定全方位和多角度分析,外国文学界脚步却稍微滞后,经过十年来语境和经典作家学术研究,不断总外国文学研究中建立中国文化建设学术体系。目前学制中规定外国语言文学是一级学科,是诸个文学的二级学科中比较文学范畴,历史上外国文学教育实践也一直是以两种方式存在,一个是语种文学,另一个是世界文学,后者并不是前者的简单集合体。

三、阶级话语的滞留

话语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旧话语之间必须是要经过一番斗争,历史并没有因为政局突变而瞬间转变,意识形态继续控制着思想文化,旧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模式依然非常盛行。话语历史中文学、学术和艺术是一个整体内容,人道主义讨论和现代派文学争议的共同问题是整个文化问题,在这场讨论中外国文学学科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外国文学界也经历两次讨论,和学科相互之间也进行相互融合。人道主义和现代派最初都是通过翻译进入到中国学界视野,这两种话语也以不同方式出现,代表着不同时期中国对于世界文化的认知,外国文学界当然不可能只是原封不动地进行话语输入,更多的是做了某种过滤和想象,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外文学界对于相应话语不同解释,都是能够很好呈现外国文学变化的。通过对于外国文学不断研究,新世纪学界面临很多问题,都是沿着一定轨道进行一定发展的,学术评价制度也日益不断规范化和数字化,导致学术研究生产性不断增强,外国文学的话语地位也远远不及以前,随着理论热潮思想转变已经进入到成熟期,外国文学研究也变得多元化,研究实践也不断呈现文化转向的大趋势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发展外国文学的理论价值和作用,不断促进对于中国文学发展起到借鉴作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达到中西融合,使得西方优秀的文化能够很好融入到中国文学创作中,起到一定启发性作用,更多是为了能够很好提高对于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和稳定做出贡献。

四、结论

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中巴文化 跨文化交际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Pakista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maintained good relations of allie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becoming more frequent. But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leading to problem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ve been produced,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Pakistan is analyzed, and then analyzes its cause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proposals.

Key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s; culture of China and Pakista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来中国留学的巴基斯坦人数不断攀升,据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2011年来华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有8516人,之后不断增加,至2015年,人数达到15654人,居第六位,同时巴基斯坦的孔子学院也在不断增多,所以中巴两国的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也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两国文化上的差异经常会导致交流受阻或交流失败,在此我们通过对案例库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将两国文化的差异之处进行分类,并深入剖析其产生原因。

1 中巴文化差异现象的体现

1.1 社交问候差异

案例一:李经理去巴基斯坦进行商务考察期间,他对巴基斯坦人的拥抱礼印象深刻。他同随行翻译一起参加了一个宴请,主人和翻译是多年未见的好友。他们见面时拥抱在一起,而且头部靠左拥抱一次,接着头部靠右拥抱一次,最后头部再靠左拥抱一次。但是他们并没有像中国好友之间拥抱时那样相互拍拍背部。

中国人初次见面的问候方式是握手,如果两人是亲密的朋友,会进行拥抱并互相拍拍背部以表示好久不见。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人们见面必说“真主保佑你”或“真主赐你平安”等祝福的话语,然后行握手礼或拥抱礼,且男女行礼也不一样。对久别相逢的朋友、亲人等,他们会为其戴上花环,以表达激动的心情。但他们忌讳拍对方背部,因为这被认为是警察拘捕犯人的动作。所以与巴基斯坦人行见面礼时应该多注意这点。

1.2 差异

案例二:某学校,在一次迎接新入学的巴基斯坦学生的聚餐会上,一个对外汉语教师无意中提起自己喜欢吃红烧猪蹄,令这些学生十分不满,并且发生了争执。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这些学生与这个老师的关系一直很疏远冷淡,课程反响也很平淡,师生间互动很少,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这件事这个老师还受到学校的批评,虽然感到很委屈,但这个老师也没有办法。

由于巴基斯坦的国教为伊斯兰教,全国几乎都是穆斯林教徒,他们信奉和古兰经。古兰经中指出猪肉是一种不洁的食物,所以巴基斯坦人不吃猪肉。但猪在中国是一种常见家畜,猪肉也是中国人最普遍食用的肉类,人们并不觉得猪不洁,所以这才造成案例中教师和学生的冲突。

1.3 颜色差异

案例三:在巴基斯坦旅游时,小罗穿的是一件黄色的上衣。他发现当地的人们频频注意他的衣服,有些人甚至对他投来不太友善的目光,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在中国黄色被认为是阳光温暖的颜色,而且在古代,黄色还是帝王之色,只有皇帝才能穿黄色的衣服,以显示尊贵。但在巴基斯坦婆罗门教僧们所穿的长袍是黄色的,容易引起宗教界及某些政治性的厌恶,所以在巴基斯坦最好不要穿黄色衣服。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对案例中的小罗频频投来不友善目光的原因。绿色对伊斯兰教是圣洁和庄严的颜色,他们的国旗和清真寺的壁砖常饰以绿色,但在中国,人们对绿色避之不及,男人若戴了绿帽子,则意味着太太不贞。

1.4 时间观念差异

案例四:我们伊斯兰堡孔院的一位丁老师是新来的外派教师。有一次孔院搞活动,让他负责M织巴方学校的学生前来彩排中秋节文艺表演。但是巴方的领队老师带着学生姗姗来迟,并且迟到了一个多小时,来了也不着急着进入表演状态。这位丁老师很着急,因为后面的时间他还安排了其他项目。好多个学校的彩排不得不因此拖延至午饭以后。丁老师对于此事非常气愤和不解,认为巴方老师不讲信用,不负责任。

中国人的时间观很强,若开会要求7点到,人们往往会提前十多分钟或整点到,避免迟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巴基斯坦人不一样,他们整个国家的时间观都很模糊,他们认为迟到是正常的事,这不是不尊重人的表现,而且到了也不会马上工作,而是谈论一些其他事情。由于丁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导致彩排拖延,产生矛盾。要是丁老师告诉他们提前到,问题也就解决了。

1.5 其他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但在巴基斯坦却恰恰相反,他们摇头表示肯定、赞赏,点头却表示否定,所以当巴基斯坦人对你频频摇头时你一定不要感到诧异。在巴基斯坦给人递东西时千万不要用左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肮脏的,用左手是对他们的极大不尊重,但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在中国当我们看到喜欢的小孩时,我们会不自觉的摸摸他们的头和脸以表示喜爱,但在巴基斯坦千万不要摸小孩的头,因为他们认为头是人最纯洁和高贵的地方,外人摸头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行为,头只能被家里的长辈触摸。在巴基斯坦的婚礼上你会看到新娘全程满脸愁容,也许你会奇怪新娘为什么不笑,因为巴基斯坦人认为新娘愁容满面是表示对自己娘家人的恋恋不舍,新娘越哀愁越受到人们的尊重。中国古代婚礼有过哭嫁,但现在新娘都是高高兴兴地出嫁。而且在巴基斯坦不能随意戴鼻环,因为这表示已婚。

2 中巴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行为规范影响

由于国别不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自然社会行为规范也会有所不同,当一个行为在一个国家看似是合理的行为时,在另一个国家也许就是不合理行为甚至非法行为。如朋友见面时拍背,这在中国人看来再平常不过,但在巴基斯坦就被认为是不合理,忌讳的动作。摸小孩头也是如此。

2.2 影响

历来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引起来的文化冲突比比皆是,甚至演变到偏见仇恨,最后彼此互斗残杀。中国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信仰,所以没有过多忌讳。但巴基斯坦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你到处都可感受到强烈浓厚的伊斯兰教气氛,看到清真寺的尖塔和圆顶,听到“至大”的呼礼声,所以他们不吃猪肉,不穿黄衣的习惯都是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2.3 价值观影响

在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最大。Rokeach在1973对价值观的定义是:价值观是用来选择和解决冲突的规则。时间观也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人们如何看待和使用时间是在特定文化中慢慢习得的。中国自古就有珍惜时间的谚语,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国人很珍惜时间,赴约时也很守时。但巴基斯坦人的时间观念就没有这么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不准时赴约不是什么失礼行为,提前到达反而会让主人觉得未准备好而措手不及。此外巴基斯坦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性也是受价值观的影响。

2.4 思维方式影响

思维方式影响着文化,文化反过来也影响着思维方式。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委婉的处事风格,是曲线思维,形成了高语境文化,而巴基斯坦人直奔主题,是直线思维,属于低语境文化。这两种思维碰撞必然会导致交流的阻断与不理解,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当你委婉告诉一个巴基斯坦朋友车坏了,今天还要去机场时,他除了表达遗憾之外便无其他表示。

3 建议

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击对外派教师及常驻人员的冲击最大,所以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方面:我们应该多了解巴基斯坦文化,包括政治、历史、宗教、教育、风俗习惯等,在坚守本国文化的同时做到尊重对方文化,对不同之处采取宽容的态度,做到,和谐共处的原则。第二,在跨文化意识方面:留心身边发生的跨文化交际事件,并注意思考这些事件和现象背后的文化原因,做到经常反思自己的跨文化经历并能分析出不当行为然后马上进行改正和调整,养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第三,在跨文化交际技巧方面:首先我们要做到最基本的就是尊重对方、其次做到消除民族歧视、增加自信、提高移情能力,降低以自我为中心等,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促进交流的成功。第四,在跨文化交际态度方面:可以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多参与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活动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学习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自己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当地文化氛围中,要避免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不正确态度,对于不同的文化行为与观念,我们应该以宽容、包容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

4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所难免。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最铁的盟友,与中国的交流势必越来越频繁,但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文化的冲突,如何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流而不至于出现令双方尴尬的局面,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平台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将中巴两方的文化差异进行分类,进而对差异a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给出相关的建议。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最真诚的心待对方,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待不同,那么交际必能成功,“巴铁”友谊定当远存。

参考文献

[1]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 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