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环经济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概念范文第1篇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不同

在资源维护的角度上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循环经济指的是将自然资源循环的利用、最大限度的使用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使自然高效使用起来,让自然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运用起来,减少浪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来达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指的是少使用自然资源,让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在自然承载力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这一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让国家的经济结构趋向于服务业发展,发扬新兴产业。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提出的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提出缘由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在20世纪六十年代时期,各个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自然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为了能够让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起来,保护本国资源安全,在国际工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美国经济学家便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让国家兼顾经济效益与资源效益,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保护,并且不放松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大气排放的增加、工业的不合理经营等等行为出现了严重的“温室效应”,给世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这一世界严峻现象,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大气的排放,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两者提出的时代背景也有所不同。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的概念决定着循环经济是以再使用、再利用为侧重点,将同一资源进行不同的使用,让各个环节循环连接起来,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是以循环使用自然资源来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目的的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概念则决定着低碳经济是以少使用、少排放为侧重点,工业的大量浪费让自然资源面临匮乏,工业的不合理经营造成大气的污染,让低碳经济的成为了当今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相同之处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在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提出的,为了解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工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面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否和经济利益维护与否的问题,企业家在这两方面进行取舍,但是,其实还有可以不让经济发展建立在破坏自然资源和污染自然环境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那就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让资源可持续利用,让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两者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起源相同

工业发展在牺牲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不仅仅是是对当今自然资源的破坏,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在浪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社会财产。人们对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而产生愧疚感,他们对这种行为进行反思,并想通过实际行动来进行弥补,所以,便提出了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希望了能够挽回对自然资源破坏的损失,并且造福于子孙后代。

(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需的社会条件相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不是凭空实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方式,一种环保的发展模式,当然,实行这两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工业方面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减少因设备上的落后而造成的环境破坏。

三、结语

循环经济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政规划循环经济

正文:

1、市政规划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必要性

随着人口的膨胀,全球经济体的不断扩张和生活方式的粗放、无节制,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着二氧化碳高排放、自然资源短缺、土地资源趋于饱和,能源生产和保障系统面临巨大的压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在这两种情形下,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对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更应借鉴其他国家和我国已有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更为低碳、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发展城市。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造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即3R原则。

市政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部分,它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水源、能源、环境及信息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它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保障供应和处理废物,即为城市居民提供水、电气、热等同时妥善处理雨水.污水、垃圾、粪便等弃物。在保障供应方面通常依靠开源的方法而处理废物则采用达标排放的方式。从本职而言,市政系统是直接体现城市资源和能源流动,同时也是集中体现城市碳排放轨迹的系统。从城市的能源输入,经过城市交通组织、建筑设计到生产生活方式形成过程,再到污水、垃圾等废弃物输出,市场系统集中反映了城市资源和能源流动的过程。因此,在市政规划中推动循环经济理念,不仅可以成为节约能源、资源的有力抓手,而且也将对低碳城市建设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2、市政规划适用循环经济的可能性

尽管循环经济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废物资源化,属于“废物经济”或“垃圾经济“的范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例如,一个家庭的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一幢办公大楼的节能、太阳能利用、中水利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等企业的节约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居住区的雨洪利用等节能设计标准等。同样,循环经济的概念也适用于市政规划。市政规划虽是一种精神产品,但也可以参照物质生产过程来描述即资源―消费―弃物。这里的资源是指市政规划中通过各种市政管道为居民提供的水、电、气、热等弃物是经过污水处理厂、粪便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水和固体物;如果将弃物再利用变为资源.就可以体现循环经济的概念。其实在目前的市政规划中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略有反映,如中水利用规划和雨洪利用规划等.但缺乏深度和广度。

循环经济理念用于市政规划所产生的效益循环经济的概念能否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市政规划,关键在于对“弃物”再利用的工程技术。按照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可以完全实现对“弃物”的再利用。如垃圾焚烧发电、粪便生产沼气、常温热能的利用等等均得到实际应用。所以说,当前的问题已不是循环经济的概念适不适用于市政规划,而是市政规划的理念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必须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洗礼。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思考市政规划中的问题可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考虑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要提供的水源和能源,是为了满足其生活用水、用气、照明、电器用电、采暖用热等等。同时,为了保持人的居住环境卫生,还要对人消耗资源后所排出的污水、粪便和垃圾进行处理,会发现垃圾可用于发电,粪便可生产沼气.污水不仅可以提供热量用于采暖,而且可制成中水用于冲厕。这样可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其次从实际出发,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可分析现有市政领域可再利用的资源。发电厂冷却循环水可为建筑提供采暖用热。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改为焚烧发电。因此,把循环经济理念用于市政规划,不仅限于理论层面在实际工程中也会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3、推动循环经济市政规划面临的变革

当循环经济的理念溶入市政规划时,将在知识层面、研究重点和规划的必要性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知识结构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市政规划专业较多、专业性较强,以往规划是条块分割,融合不够今后则要求知识结构向多学科综合性发展、如做燃气规划的要知道沼气方面的知识;而从事供热规划的不仅要了解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还要具备新能源方面的知识.如太阳能等。

其次,更加注重资源的研究循环经济本质是3R原则,所以按此原则进行市政规划时,应对规划区域内的可利用资源进行研究除常规资源外,更要充分挖掘弃物的资源化潜力通过再利用和再循环实现常规资源的减量化。

第三,市政规划的重要意义将更加突出。常规能源的使用,基本不受地域的限制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可以达到使用的目的但是,再生能源的利用受到地域的严格限制如污水热能的利用要求用户靠近污水处理厂或流量在(万吨时以上污水管线的附近),同样,发电厂余热利用也要求用户在其周围5公里以内。因此这就要求市政规划必须先于地区开发建设确定其使用再生能源的种类,方式和范围,这样,才能确保城市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否则.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将失去对再生能源利用的机会。市政规划应着眼于“生产-回收-在生产”的循环模式,视节约、替代、优化、修复等关键理念,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特别是要建立必须的指标,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等,在循环利用方面应考虑中水回用率、垃圾回收利用率、雨水收集利用率。

第四、实施开源节流计划,构建清洁多元的能源供应系统,建立节约能源的长效机制。开发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开再生能源,还包括天然气等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规划要选择现有成熟技术,重点开发本地优势可再生能源,以形成多元的清洁能源保障体系。同时,逐步从传统的“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考虑需求侧的减排潜力,实现对需求侧需求增长的控制,如使用节能器具补偿等,实现节能。

循环经济的概念范文第3篇

 

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再次说明,详细地阐述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管理过程等。只有全面地掌握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涵以及相应的外延内容,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有效地为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建议。

 

1.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这一概念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以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代表,直到1990年,英国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在其著作《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第一次只用“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循环经济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引进了这一经济概念,同时给予了我国的相关定义。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2.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容研究

 

2.1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明确了其发展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具有中国特色

 

从提出的背景来分析,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和国外的并不一样。在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提出的主要背景有两个,第一个是由于我国物资匮乏,物资发展陷入了瓶颈;第二个是由于我国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在这两个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让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进一步符合我国的特色国情,将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归纳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当中去。第一,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不应该也不能完全抄袭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避免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迈向极端;其次,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应该同我国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分阶段地进行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的发展阶段应用科学对应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循环衍生、资源节约以及轻负荷经济发展,是我国处理并且解决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2.2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体制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构建相关法律以及法规。循环经济管理过程中,法律支持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大有帮助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日本就做了极好的示范。日本从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3个层面制定了循环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全方位系统地对循环经济管理进行监督,通过相应的监督工作对循环经济模式提出改进意见,有利于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提升。

 

2.3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必需充分发挥我国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让循环经济管理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市场,以市场为驱动才能有效地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建立符合经济市场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体制,让市场中经济体自觉地循环起来。对于企业来讲,成本以及利润是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发展的过程中格外需要国家相应政策的扶持。不断强化经济刺激,强化政策性鼓励措施,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模式之一。

 

2.4 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要针对创新技术加大力度,对静脉行业给予足够的关注

 

任何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循环经济管理也不例外。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就是经济技术的创新。我国必须在创新技术这方面进行发展,让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及产业,通过我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优势,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最佳创新技术。

 

2.5 循环经济对以一重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中国一重作为典型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其上下游关联企业也属于这类企业,因此,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和标杆企业,一重不仅在探索企业自身的精益化、可循环管理模式,也引导上下游企业走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工业,在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推广的大趋势下,重工业面临的并不是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如何适应这一模式并不断发展。因此,相比较其他行业,重工业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一是企业自身的节约化,精益化的管理;二是清洁能源在整个产业链的引入,如风电、核电的推广与发展,垃圾焚烧产业的创新与探索;三是对整个产业链集中高效地管理和安全可靠地运行。如,偏远分散的大面积风场获得的能源如何高效并网,核电设备对民生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制造运行规范。这都不是单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层面能独立完成的,只有整个重工业经济产业链整体联动,才能使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在“古老”的重工业得以推广,使其焕发生命的活力。

循环经济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环境污染;政策体系;回收利用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079 ― 02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的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这个词传入中国以来,就迅速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名词,2012年我国通过《“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后,国务院迅速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不断通过理论和实践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相关对策。

一、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

区域循环经济指以区域为空间单元,形成区域内或区域间的循环经济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循环充分利用,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建立生态产业链,实现区域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进。其中,区域没有确定的定义,就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空间,拥有一定的地理面积、人口和产业规模,可以是一个行政区域,也可以指一个工业区、居民区等等。区域与区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时要注重结合区域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其周边的环境。区域循环经济的执行主体往往以政府、企业为主。

二、我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意义与现状

循环经济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对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改革,是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各不相同,无法对全国不同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采取统一的模式,只有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阶段和环境状况,充分整合和利用当地资源,来规划循环经济的发展方案,才能更好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以区域为单位的区域循环经济是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是使我国迈入“全国循环经济”的必经阶段。

目前,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批准了如《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然而,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等原因,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不仅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制约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采取相关有效的对策,加速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三、当前我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模糊

由于我国区域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人对于区域循环经济的认识比较模糊,包括地方政府,只片面的表面的理解区域循环经济的概念,只认识到它是一定区域内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没有意识到它对于推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只认为它对于一个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有关键作用,没有注重区域之间的联系,更没有去深入理解区域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因此,地方政府往往缺乏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没有认识到区域循环经济是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且,相关部门在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时往往只是单纯的将一个区域作为整体,没有从关联性上看问题,没有注重将全国各个区域看成有机的整体,没有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识与战略规划〔2〕。

(二)企业缺乏推进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

当前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由于企业污染环境的成本低、天然原材料的成本低等因素,从某种程度上鼓励了企业对于自然资源的滥用。反而,循环经济的高技术含量却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对于地区性的中小企业,运用可再生能源可能使他们面临亏损,陷入生存危机。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区域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现阶段,由于我国循环经济刚刚起步,许多企业与个人不仅没有形成循环经济的生产和生活的理念,有的甚至还会有排斥的态度,这就需要国家强制推进。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一些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但还远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也没有针对生态循环产业的建设制定具体的行业规范和行为规范。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引导和相关行业规范作为行动依据,许多企业和个人即使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只会把它当成一个宏观的概念,不知道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没有掌握推进循环经济的方式方法。有些企业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忽视身边其他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忽视国家的长远可持续发展〔3〕。

(四)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仅靠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企业没有能力或意愿去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政策性的大力投入和政府进行协调。虽然目前国家开始重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规划,难以立项,无法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资金和技术投入的缺乏延缓了企业普及清洁生产的步伐,使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战略文件往往成为空文。例如,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的利用,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和成熟技术的支持,太阳能无法代替不可再生能源,没有持续稳定供应,未能有效保证企业生产,这严重制约了其进入能源市场。

(五)缺乏垃圾回收利用的体系

目前,我国废弃物回收没有形成一条龙的体系,从最初阶段的垃圾分类不清,到回收利用未实现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目前,我国垃圾回收从业者仍以个体户为主,回收市场混乱,回收和再利用的连接渠道不紧密、不专业。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垃圾循环再利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近些年,人力资本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环境问题频出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启示,政府、企业纷纷意识到技术升级对于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政府应统筹规划,理解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以科学技术、可再生能源为依托。保证清洁生产,使生产过程清洁高效,避免对环境造成威胁。政府应积极联合区域内和区域间相关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互通的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再加工、废料再利用等生产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发展生态工农业,促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形成生态产业链。

同时,政府应大力发展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的产业,形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业链。从生活垃圾的回收到生产垃圾的回收,都进行详细合理的规划。对于生产垃圾,各区域应设立专业回收部门,明确回收费用,统一回收。其次,各区域应依据当地垃圾回收规模,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处理设备,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形成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区域循环经济一体化模式。同时,政府应注重垃圾处理设备的引进和研发,加大投入,提高垃圾的利用率。

(二)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多维动力体系

生态环境的污染对于人类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往往具有时滞性,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所以往往不被人们感受和关注。然而,等到负面影响显现之后,再想补救已为时过晚,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首先,区域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集合民间力量,鼓励支持中介机构、学会等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 宣传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加强各地区区域循环经济“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每个人保护环境动力。其次,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和完善具体政策,形成以区域政府为主体进行规制、区域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区域循环经济多维动力体系,明确职责,清晰定位,使各方资源能够有效配合,齐头并进。

(三)加强区域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

在集合多方力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多维动力的同时,政府还应采取具体的宏观调控措施,通过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有效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政府应以“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 以明晰产权的基础理论为依据,通过推进有偿使用制度,使企业和个人为自身环境污染的行为付出代价。一方面,政府可以一定限度的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原材料的价格,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提高当下企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成本,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技术升级、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去减少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对于个人,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收取处理费,并根据垃圾品种细分收费规则,对于某些废弃物实施有偿回收,并且将其制度化,通过制度化保证实施,有效鼓励个人主动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四)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形成示范区、示范点

在制定区域循经济发展规划的时候,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合理调整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并结合区域自身特色,建立特色绿色产业体系,既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实现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政府在建设特色绿色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应通过申请立项等方式,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过寻求各方支持,加强规划,建立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区域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建设,加大重要领域的技术资金投入,重点突破,建设示范区、示范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同时,通过示范区、示范点的建设,形成集聚和辐射的效应,吸引其他区域的资源促进重点产业的绿色循环路径的不断升级,此外还可以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循环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五、总结

区域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和实践的重要方式,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本文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目前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提出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多维动力体系、加强区域区域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等相关对策建议。

〔参 考 文 献〕

〔1〕王乐,武春友,吴荻.区域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05).

循环经济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问题 对策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且要求遵循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因此,循环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包括三方面(即3R):reduce(减量),要求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reuse (再利用),要求尽可能多次利用或以多种方式利用资源和物品;recycle(循环往复),要求尽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概念不同,“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主要是根据资源利用方式的特征来划分经济形态,强调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

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循环理念认识不到位。

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形势理解不深刻,缺乏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上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习惯于传统的粗放经营,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作重点。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循环经济规划建设工作滞后,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大量存在。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优化的产业结构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却制约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急速变动中,虽然经济起飞时期重化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比例失调的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重化工行业会对循环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正面临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重化工业比重在不断提高,象交通、冶金、能源、建材等产业均处于大发展阶段。中国的工业用能占到能源总消耗的很大比例,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蒸汽热水供应这四大重工行业能源消耗之和占工业能源总消费的一半以上。又如,建材行业,也是一个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行业,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和加重了环境负担,阻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3、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不足。

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要求通过制度创新进行技术范式的革命,这是新型工业的高级形式。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的支持。而我国的现实却是发展循环经济最关键的开采技术、环保产品技术、节能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的装备水平不高。在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中先进技术不少、工艺落后、技术设备老化,不能给循环经济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持,妨碍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建立良好社会氛围。

(1)鼓励公众参与。公众是推动循环经济成功的中坚力量。政府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宣传循环经济思想,提高公众的觉悟,加强公众对资源循环利用的认知度和社会意识,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公众参与其中,切身体会,充分调动广大公众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2)倡导绿色消费。社会公众的绿色消费及其绿色生活方式的存在及其规模是循环经济能否有效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之一。政府有必要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觉悟,营造绿色氛围,引导公众进行绿色消费,可以通过三种基本途径来实现:一是法律强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消费行为起到底线约束作用;二是经济激励,利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进行绿色消费;三是道德约束,通过教育和宣传,使社会公众建立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使绿色消费成为自觉的道德行为。(3)加强生态教育。公众循环经济觉悟的实质性提高需要教育,通过教育使社会公众形成循环经济意识、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道德等。要逐步将循环经济理念加入到教育体系中,循环经济理念的教育首先要从中小学生抓起,把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回收循环利用作为中小学意识教育的主体,使学生从小接受环保思想和循环利用的生活习惯,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同时也应建立相关的环境教育体系对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和政府官员进行循环经济理念的教育,从而使居民、企业、政府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上来。

2、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的短缺与环境的恶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特别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和环保产业,加速信息化进程;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重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推进企业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通过规模经济和企业集聚促进产业生态链和循环经济法则,使微观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系统,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经济必须有大量高新技术作支撑。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技术为关键,遵循技术开发的生态道德,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依靠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发明新技术和新材料,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替代;要以零排放为目标,对废弃物减量化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链技术等循环技术不断进行研究开发,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魏玉英.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科技促进发展,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