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范文第1篇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人类研究动物可谓悠久: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原始社会,人类就逐步认识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身体结构,继而尝试饲养驯化有益的动物,防治有害的动物,积累了一些与动物相关知识。在4700年以前殷商的甲骨文中,可以辨认出许多兽、鸟、鱼、虫等字,后来的象形文字也有如:“虫”“鱼”“犭”作偏旁,可见,人类对动物的分类观念从那时起已形成。

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突飞猛进,由于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促进了动物学研究的飞跃。当今的动物学研究,已由过去的观察描述阶段,上升到了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峰,专业分类也逐渐丰富和科学。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类动物类相关专业,包括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水产养殖学,三个专业既有包容又相区别。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访“动物世界”,了解各专业基本特征,发现兴趣、消除误区、理性选择吧!

动物科学专业

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高等经济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生育繁殖、消化代谢等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从中可以看出,动物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动物的养殖、生长发育及遗传变异,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上述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及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多种需求。其主要进行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意义。

随着科学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不仅在范围上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水产动物、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繁殖、加工等各个领域,而且在研究深度上已从动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使得我们今天可以在基因的层面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规律,克隆羊诞生的实例已说明此。

如今科技兴牧已成为畜牧业最紧迫的任务,胚胎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新技术将在畜牧业中较为广泛地应用,将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大展拳脚的机会。

动物科学专业一般分两个方向,动物营养和动物遗传。国内专门设置动物科学专业的高等学校约有50所,主要是在农业大专院校,较好的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毕业后会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学习:动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畜牧微生物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动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技术、家畜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与饲料营养分析、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畜牧业企业经营管理等科目。在专业的学习实践中,你会看到许多相关的技术资料片,并参与许多有趣的实验,参观许多的牛、羊、鸭等农场,也可能有机会亲自参加动物生产的活动;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畜禽生产实践,你将了解各种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对其进行饲养管理、帮助它们繁殖后代等的科学方法,所以对于喜欢亲近小动物并乐于动手进行实验研究的学生而言,该专业比较适合报考。

动物科学偏重对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注意统筹布局,所以对学习者生产实践经验积累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很重要。

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的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产品研发与经营、动物生物技术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和产品研发和销售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每年约有20%~30%的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深造的主要方向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细胞工程、动物营养、生物工程等。另外,也可以考公务员,在政府畜牧主管单位,从事统一规划管理地区畜牧生产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

相较于动物科学专业来说,动物医学顾名思义,旨在培养具有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的人员,而动物科学主要是研究如何为人类提供更优质的动物产品,满足人类需求等。因此对动物医学感兴趣的学生要选择此专业而不要误以为是动物科学。

谈到动物医学的重要性,就不得不提到动物疫情所带来的巨大威胁。2003年我国爆发SARS(非典)疫情;2004年广西、广东、湖北、湖南发生禽流感;2005年四川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这类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怪病”时有发生,因此动物医学这一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动物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等。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规律及预防、诊断、治疗、畜牧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致病因素分析、检验、药物正确使用与开发、常规及器械诊断、主要治疗方法、动物检疫等技能。动物医学开设院校与动物科学相似,农业院校较多,学生毕业后也获得农学学士学位,也属于实验科学,主要涉及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病理学等实验。因此报考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动手实验能力等进行选择。

动物医学就业情况近年来持续走高,庞大的市场需求是其主导因素。动物医学专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对临床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备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相关企业对于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已成为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当务之急。另外,在2004年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宠物健康护理员”正式列为了新兴职业,于是人们将这一新兴职业与动物医学专业联系了起来。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使得动物医学的研究范围已不再囿于畜牧业,而是像藤蔓植物一样伸张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医药工业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宠物健康护理员这个新兴职业的出现,更多地引起人们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好奇和关注。在饲养宠物数目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人们在宠物身上投入的钱越来越多。宠物健康护理员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宠物饲养与疾病预防,对宠物进行日常健康护理、管理与科学美容,对伤病宠物进行现场救护、病期护理、手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等。毕业生可在新兴的宠物医疗保健等方面寻求职业发展,社会的巨大需求给这个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从就业方面看,毕业生可以在药厂、饲料厂、生物制品厂、畜产品加工厂等从事销售或研发工作,也可考林业局、入境检疫局、海关、防疫站等部门的公务员等。从目前就业市场看,该专业的就业率比较高,就业渠道比较多。

水产养殖学专业

水产养殖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原理与技术的学科,不仅限于动物,还包括植物和藻类等。动物方面的研究方向包括水产动物增养殖研究、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和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等,既包括养殖与营养,又包括疾病诊断和防治。同上述两个专业一样,水产养殖学也属于农学,主要开设院校有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

水产养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主要课程包括: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学生毕业时具有生物学、水产动植物养殖及水产动植物营养与饲料、疾病诊断、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水生动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疾病防治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由于所处环境限定在水生环境,因此本专业从研究内容和环境来说都具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性。如在研究水产动物增养殖时,除要考虑动物本身的特点和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不同养殖模式对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养殖容量及生物学能量等因素;对工作环境也有一定限制,多在近海或多水域地带,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因此学生报考时要结合自身特点,比如毕业后工作地点是否具有所学专业的地方资源及经济优势等,做出全面考量和分析。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销售等工作。如果不怕吃苦、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可以考虑自己创业,在养殖实践中积累经验和财富。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范文第2篇

【摘要】医学是伴随着人类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而逐步产生并发展的。中国古代医学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时期,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战国、两汉时期,此后,顺源而下,不断发展和壮大。在继承发展的洪流中,既有冲破束缚的开拓创新,有时也难以避免地有停滞徘徊的局面,但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中国医学史;起源;发展

1 起源

中医学的起源,首先与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之“三皇”有关。他们所处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至5 000年,是原始蒙昧向文明肇端的转型期,中华古文明的诸多源头发乎于此,而中医学之滥觞亦可追溯于此。

传说八卦出于伏羲的创制。由此生发出来的八卦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蔚为一片神秘哲学的原野,而作为八卦学说基点的阴阳学说,则居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地位。神农曾遍尝诸多植物,进而发现了治病之药,并教人治病。“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1],活画出医药启蒙时代原始先民们艰辛求索的曲折历程。在文明起源的传说中,神农更大的功绩是创制了农具,教民农业生产,使中国原始时代由伏羲时的采集渔猎进步到了农业,而药物知识的积累与应用也是与种植农业的进步息息相关的。

传说中的黄帝被奉为中国黄河流域各族的共同祖先,而他与中医学的关系尤为特殊。黄帝对医药颇感兴趣,在他的周围,汇集了一批精通医药的臣僚,古代史书中仅有名姓记载的就有七、八人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岐伯,相传他是黄帝的侍医,被尊称为天师,黄帝经常向他请教医药方面的问题,现存《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他们相互问答的内容。因此,在传说中,黄帝、岐伯被确定为医学始祖,后世亦往往以“岐黄之术”或“岐黄”二字来代称中医学。

不难发现,“三皇”与医药的传说有一个共同点,即把医药学的产生都归之于某一先知先觉,这也是中外医学史上一度流行过的“医源于圣人”之说。当然,这与事实并不相符。显而易见的是,医药产生的整个历程不可能仅在某一人的手里来完成,也不可能是在某一短暂的时间点上即告完全实现的事。其实,“三皇”或者其他与医药起源有关的传说人物,多半只是代表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医源于圣人”之说,只是反映了在医药产生过程中,人们对某些有着较为突出贡献的时代骄子所寄托的崇敬与缅怀。

医学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医源于动物本能”。无可置疑,某些动物身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自救行为,这可以说是人类医药活动产生的基础之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动物自救与人类医学的本质区别。人之所以能从动物圈子中走出来,自立于天地问,本质上在于他具备了主动创造的意识与能力,没有这种意识与能力,动物自救行为永远也不会上升到医学的范畴。即使动物的自救行为,也是它们在生活中对自然条件逐渐适应的结果,也需要随着它们自身的进化不断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医学是伴随着人类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而逐步产生并发展的。

从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人们逐渐积累了较多的医药卫生知识。这时,原始宗教对医药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这集中表现在巫对医药活动的控制上。巫最初是一些能干的智巧之人,后来逐渐演化为沟通人与鬼神的中介者。在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时代,鬼神崇拜观念达到了鼎盛,巫术也大行其道,医药活动几乎全为巫所垄断,以至后来还出现过“医源于巫”这种颠倒事物发展时序的说法。不过,这其中有一班偏好治病的巫,亦即巫医,实际上是最早的职业医生,他们以占卜诊病,进而以祭祀、祈祷、巫祝之术加以治疗疾病,这在甲骨文中有着充分的反映。然而,由于实际效果的感召,一些巫医也采用药物治病,“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2],《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就记载了10位如此热衷于采集药物的巫医的名字。

2 历史转折

医学当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到了奴隶社会晚期,医学开始摆脱巫术的影响,医、巫逐渐分业,医学具有了独立发展的趋势。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前中期,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小。这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医生,著名的如医缓、医和等。后者已把疾病的原因从唯神论手中解放出来而移交自然现象的本体论手中,认识到气候异常、不节等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成为中医学病因学说的萌芽。酒的发明和汤剂的诞生则是药物运用手段上极为重要的进步。这时的皇宫中已设立了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医药行政官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各有定员,前者负责医药政令与疗效考核,后者则分别归属于内科、外科、营养科等,分科治疗病人,并建立了初步的病案记录、存档制度。

中国古代医学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时期,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战国、两汉时期。在这800年间,以往漫长岁月里所积累的经验得到了第一次理性而系统的总结,由此构建的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又成为其后两千年里中医学发展的瑰然基石。

最能代表这一时期医学发展水平的无疑是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本书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上古医家集体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全书可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共约14万字。《黄帝内经》成功地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早期哲学观念引入了医学,它对疾病的认识和所采取的对策,对治疗和预防的关系的见解,在当时可谓独具慧眼,这些都体现在它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理、预防及养生等方面博大精深的论述之中。两千多年前如此系统而深入的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当称得上是独步天下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它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渊薮。

中国医学史上所谓的“四大经典”,全都产生于这一时期。除了《黄帝内经》外,还有《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后者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组成)。《神农本草经》亦非一人一时之著作,其书名与《黄帝内经》一样,也是尊古托名之风的反映。本书是中药知识的首次系统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后世临床医学的进步。《伤寒杂病论》则是一部集中总结临床经验的专著,书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后世临床诊治的圭臬,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书中的处方也被称为“众方之祖”。本书作者张机(字仲景)因在此书中所取得的成就而被后世医家推奉为“医圣”,成为中医学中影响最大的临床医学家。

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医家还有扁鹊、华佗等人。扁鹊周行列国流动行医,是一位精于诊治的全科医生。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他就鲜明地打出了“信巫不信医不治”的科学旗帜,与巫术作了艰难的抗争。《难经》则是托名于他的医学著作。华佗以精湛的外科手术及其神秘的麻醉方药“麻沸散”而闻名,他还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此后,中国古代医学顺源而下,不断发展和壮大。在继承发展的洪流中,既有冲破束缚的开拓创新,有时也难以避免地有停滞徘徊的局面。

3 全面发展

其中,系统整理、全面发展是其主线。例如公元6世纪至公元10世纪的隋唐时期,呈现出医学理论、药物学、方剂学、医学教育及临床各科的全面发展,涌现出以孙思邈为代表的不少著名医学家。孙氏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对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都作了全面论述;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是我

国最早的病因症候学专著,对内科诸病和传染病有很多精辟的论述;王焘的《外台秘要》,是汇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的力作;《新修本草》则是世界上最早的由政府颁布的药物著作;太医署也是历史上最早由政府开办的颇具规模的医药院校,这些对后世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又如宋代,由于国家对医药事业的重视,医学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宋政府创立了校正医书局,集中著名学者和医家,对宋以前的医学经典及基础理论、临床、诊断、针灸、方书等各类重要医籍进行收集、整理、考证、校勘并刊行,为中医文献的整理、保存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政府还组织专人编撰刊行了《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大型方书。宋代的药物学成绩斐然,本草著作除政府组织编撰刊行的《开宝本草》、《本草图经》等外,民间医家唐慎微的《证类本革》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流行了500余年。政府建立的官方药局,则对推广和发展中成药起了极大的作用。

及于明、清,中国传统医学更向纵深发展。临床各科的细密探析,对《内经》和仲景学说的深入研究,医学全书、类书、丛书、入门书的编撰等等,均取得了丰富成果,并且产生了众多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

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内各民族医学间的交流与中外医学的交流,从来都是促进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4 革新与因循

在中国古代医学不断生发和壮大的历程中,更令人注目的是其自身闪现出的开辟新径、鼎力革新的一面。惟其如此,一门科学才能保持其生命之树长青不衰。公元12世纪至14世纪的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人,受重实际、主务实的哲学思潮的影响,面对疾病谱的某些改变,为了提高疗效,打破了因循守旧、一味崇古的束缚,开展积极的学术争辩。刘完素的火热论、张从正的攻邪论、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等,均属独具灼见,后人称之为金元四大家。他们先后在学术理论与临床实际中独树一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此外,他们的学说还予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如刘完素在病因、病机、症状等方面偏重于火热立论,倡导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在伤寒治疗上以用寒药为主,突破了以往外感热病初起时一概用辛温解表和先表后里的习惯治法,成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开端,而刘氏可谓温病学派的奠基人。其后复经明、清一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著名医家如吴有性、叶桂、薛雪、吴塘、王士雄等的发展、完善,使温病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形成了与伤寒学说相羽翼而又有相对独立性的新学科――温病学说,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际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又如学宗李杲的王好古、罗天益、薛己、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张璐等人,学宗朱震亨的戴思恭、王履、汪机、王纶、虞抟等人,均为中国医学史上有名的重要医家,他们的医药实践与学术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

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另一具有革新精神的巨子是公元16世纪时的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他历经27年搜罗群书与亲历考察所撰写的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系统记述了1 800余种药物分类法,纠正了一些反科学的见解和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并在医学的诸多领域以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中都留下了富有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料,从而享有很高的世界性声誉。

当然,科学史上的多数情况表明,革新之花往往需要冲破某种因循守成、停滞不前甚至严重压抑的桎梏才得以绽开。有清一代,由于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禁锢和封建礼教的压抑,使医学发展不时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思想文化的禁锢,造成医学因循守旧,满足于取类比象、思辩推理的方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实际;而封建礼教的压力,甚至迫使清廷在1822年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3]为由,下令在太医院中永远停止针灸一科。然而,也正是在此期间,注重实践、富于创新精神的医学家王清任,力图纠正前人在人体解剖中的错误,怀着极大的勇气冲破重重束缚,多次亲往墓地及刑场观察和研究人体结构,历经40余年终于写出《医林改错》一书,为长期弥漫在中国解剖学和实验医学的沉闷氛围透进一丝新鲜空气,其医学革新精神及益气逐瘀活血的学术成就在我国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从医、巫分业的时代算起,中医学已走过了300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今之际,中医学辉映着云蒸霞蔚的新世纪曙光,置身于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正期待着一个超越过去的新的腾飞。

参考文献

[1] 刘向.淮南子.二十二子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96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范文第3篇

近年来,笔者结合系统生物学、中医药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这一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新方法。为方便大家了解和认识这一方法,笔者一直以现代科学的一些研究进展为参照来介绍这一方法。但是,在具体的研读过程中,却有了如下一些新的重要发现。这要从自稳态开始。

自稳态:正常机体主要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在不断变动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能够维持各器官系统机能和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内环境相对的动态稳定性,这就是自稳调节控制下的“自稳态”,或称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

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的学科,其要点在于稳态和调节。稳态是生理学核心概念,生理学研究的主题,从整体水平解释生命现象和机体的行为。

张有和、任秀玲、杨殿兴等认为中医的实质是状态医学。它是通过对人体功能状态进行研究,从而对生命信息进行正确的归纳与认识,进而形成独特的认识系统的。还有学者认为中医是过程状态医学,其实质与之一致。

所以,自稳态可以看作是沟通中西医的关键点。已经有许多学者做了一定的论述。

1 自稳态与阴阳

赵国求[1]认为,中医阴阳平衡等价于人体复杂巨系统的最佳自稳态。刘成源[2]指出,自稳平衡思想是气化理论的核心。王春燕:阴阳自和蕴含着中医稳态理论。张克家:西医和中医都认为,人或动物体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调控而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西医称之为“自稳态”,中医称之为“阴平阳秘”。金光亮:稳态学说的发展,与《内经》对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有关认识愈来愈接近。

从现代生物学角度上看,自稳体系是多层次的,也是多元的。它的多层次,表现在整体水平、器官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无论在哪个水平,都是自稳结构。而中医的阴阳五行认识恰恰是最高的一层——整体水平。

2 自稳态与藏象

刘成源[2]:人体中的稳态是以五脏为中心,按照五脏与五腑、五体、五官、五华、五色、五音、五声、五味、五志的功能联系,形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之间以生克乘侮关系达到稳态;并达到与社会及四时阴阳的和谐统一。

李梢认为,依据五脏促进、制约的相互作用,机体在生理状态的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较大幅度的稳态机制,并实现五脏功能随时间变化的性质,从而阐发中医整体观以及机体稳态的控制论机理。并开展了基于控制论的中医学四时五脏系统稳态性能仿真研究。

余如瑾,郭霞珍:外界因素与五脏的关系是通过五脏调控系统来实现的,五脏调控系统与现代医学的一些理论有相通之处。

严灿认为,中医五脏调控理论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的稳态观。同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五脏调控系统的调控机制可以在细胞、细胞间识别及大分子信息物质的研究水平得到不断深入的揭示。

2.1 生物节律是自稳态的定性与定量化描述 生物节律(biorhythm) 从生理指标到整体机能都不是固定不变,也不是匀速运动,往往表现出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在生理学中,把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即按一定的时间重复出现、周而复始的功能活动变化节律叫做生物节律。自稳态的调定点是有节律性波动的,生物节律是对自稳态的定性与定量化描述,生物节律也就是对人体状态或者功能态的定性与定量化描述。

2.2 藏象理论把人体功能态划分为五个阶段和环节,并对其功能定性 中医藏象理论把机体自稳态依时间次序划分为五个单元,在这五个单元里面依次功能旺盛的部分也有五个,他们被分别命名为肝、心、脾、肺、肾五藏,共同组成了整体。这就是中医由功能确定结构属性的方法,由于这五藏对应于金、木、水、火、土五行,所以他们互相之间作用和影响的时候遵循生克制化乘侮等规律。应该说这是对阴阳的细化,也就更加实用。而且是在整体这个水平上的细化。而西医目前对自稳态研究的细化,主要表现在向器官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细化。缺乏在整体水平上的横向细化。

2.3 藏象理论把人体功能态划分为多个层次 藏象理论对人体功能态划分是由生理到病理的次序。

3 自稳态与疾病、证本质

西医的研究进展表现在其疾病观与中医日趋接近。具体表现在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疾病观念日趋一致。

3.1 新的疾病观 《病理生理学》: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外界致病因素和体内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疾病过程的共同规律中,居首位的是自稳态调节功能紊乱。

3.2 自稳态与证本质 鲁兆麟教授说:“中医是一门注重综合的状态医学,其描述的对象是病人的整体状态。”《中医基础理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马晓燕[3]:稳态观指导下的功能调节系统方法要求在有序度的变动中建立和维持最佳的有序稳态。中医学正确地把有序稳态的保持或破坏理解为健康或疾病。把体内多种多样的运动变化过程和相互作用的有序稳态称为“阴平阳秘”,是健康的表征,反之阴阳偏盛或偏衰则导致疾病,是体内多种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的不正常过程的综合反映。祝恒琛《未病学》: 内稳态调节是中医基本治法。周东浩提出了证候就是“能反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所致的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异常状态实质的特征性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各种症状、体征以及各种检查结果的总和”,而证的实质就是这种生命系统异常态。

申维玺[4]:中医证发生的机理是由于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系统自稳态平衡破坏的结果,是一类细胞因子网络“功能态”的失常。

证的定义:中医藏象理论和六经理论,把一个完整的日、年等时段内的自稳态划分为若干个单元,一个或者几个自稳态单元的调节功能紊乱就是证。

3.3 中西医的区别已经缩小,即西医已经向中医大幅靠拢

通过对比自稳态与阴阳平衡,证与西医疾病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中西医的区别已经缩小。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中医独特的优势。

中西医比较研究,在本质上,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起参照系的作用。它帮助确定中医对自身的定位以及确立中医现代化的目标。这一工作的严重滞后,当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过去,我们说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区别于现代医学的一大特色,现在西医已经可以简单的辨阴阳证了,我们就需要改为各种辨证体系是中医学区别于现代医学的一大特色。

过去说西医是结构观、还原论指导下的结构医学或实证医学,中医是运动观、系统整体论指导下的过程医学或状态医学。现在也要修改了。4 自稳态与指纹图谱、模式识别

庄永龙、李梢开展了基于控制论的中医学四时五脏系统稳态性能仿真。结果发现依据五脏促进、制约的相互作用,机体在生理状态的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较大幅度的稳态机制,并且能够实现五脏功能随时间变化的性质,从而提示了机体五脏功能系统及四时五脏相互作用的控制论机理。

由于西医传统思维上的惯性和在科学上操作难度极大, 西医自稳态的研究方向主要表现在向器官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细化。

但是,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促进了西医研究方法中系统、整体和信息方法的发展。生物节律、时间生物学的提出和应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理论的提出和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代谢指纹图谱方法的提出和应用。细胞信号转导方法的提出。生物模式识别的广泛应用……这些与中医取象比类的整体性方法日趋接近。

应用指纹图谱工具研究自稳态节律已经呼之欲出。王永炎院士主张:(1) 将生物信息学切入到中医研究,主张用字符数学图表达,但是中医许多东西信息学目前尚解决不了,如“神”的问题。(2) 中医证候的研究很重要。既要看到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也要看到两者在理论层面的趋同性。(3) 中西医现都已认识到,人体这样一个复杂系统应该是非线性的,而且应是用自组织自调节自稳态的一个系统来切入研究。新世纪,中西医朝真正在理论层面的结合变为可能,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运用信息学方法,以证候为主体,探讨与疾病、方剂的相关性。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香山科学会议第219次学术讨论会纪要。

笔者一直认为中医的弱项是技术工具而不是理论和方法,近50年来现代医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医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技术工具现代化,汉字输入输出现代化之前,汉字落后论花样百出何其堂皇,20世纪80年代基于电子计算机的汉字输入法五笔字型开发成功以后,谁还相信汉字落后。所以,中医现在最需要的是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实现自己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具体说,就是笔者的,基于系统生物学、中医药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这一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新方法。这一方法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中医研究技术工具的现代化,或者说,现代技术工具的中医化[5]。

参考文献

1 赵求国,童忠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困难.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10.

2 刘成源, 罗红艳. 气化理论及中医学的自稳平衡思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 6 (3): 4-6.

3 马晓燕.系统观认知方式与中医学认知方式之比较.医学与哲学,2000,21(9):41-42.

4 申维玺,孙燕.论中医证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肽及证本质的分子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130.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范文第4篇

[主题词]经络研究;经络实质;筋膜;中医现代化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8-0583-03

中图分类号:R 224.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对中医核心“经络实质和物质基础”的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缺乏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是制约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在数字人研究中发现,运用发育生物学等已知的事实,客观地提出人体内存在新的功能系统――支持与储备系统新学说(又可称为筋膜系统或经络系统),借以拓展人们的思路并揭示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的神秘面纱。

1 人体内新的功能系统学说提出的缘由和过程

1.1 背景

通过国家科技部两次(174次和183次)香山科学会议论证,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数据集构建与海量数据库系统》,由第一军医大学(现为南方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首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4个单位承担,第一军医大学为承办单位,课题负责人为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原林教授,研究期限为3年(2003-2005年)。

1.2科学发现

针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经穴的本质――医学生物学基础是该研究的关键问题。笔者在数字人研究过程中采用高精度冰冻切削、数码照相的方法获取了正常人体的整体形态学信息,利用人体图像数据库实现了整个人体特异组织成分的选择性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在肢体和躯干的筋膜组织聚集处进行标记,通过三维重建和透明化处理,在重建人体模型内呈现出与经穴记载走行一致的串珠样影像结构。其中串珠的“珠”相当于经穴的“穴”;联系串珠的“线”相当于经穴的“经”。笔者认为穴位是能产生较强生物学信息的部位,在人体解剖学定位为筋膜结缔组织聚集处。

近2年,笔者用其他数字人数据集和通过CT、MRI等技术手段获取的活体数据,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重建获取的图像进行反复验证均可得到与此项发现同样的结果。

1.3科学理论创新

形态学研究已证明,筋膜遍布全身,包括所有包被在肌、肌腱或血管、神经及某些内脏器官外表面或器官之间的固有结缔组织,它又分为浅筋膜、深筋膜及脏筋膜。通过对筋膜的发育生物学溯源分析,从多细胞生物到三胚层生物再到高等动物,筋膜的发育经历为细胞外液一间充质一筋膜。可知其主要是由胚胎时期中胚层大量未分化的间充质分化形成,而间充质在生物发育中的作用是对其他的组织细胞起支持、储备等作用,通过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扩散、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自身免疫调节和细胞组织修复等环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生物个体对衰老、变异的功能细胞不断进行更新和修复,从而使生物个体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因此笔者推断全身的筋膜组织构成了一个有别于其他功能系统的支持与储备系统。

1.4提出新的学科领域

在提出新功能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成果,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筋膜学说,具体内容是研究结缔组织自身的功能机制和结缔组织与其他功能组织细胞的相互关系。

2 从筋膜学的角度探索中医经络的奥秘

从筋膜学角度研究全身的结缔组织支架与经络的解剖学关系。关于经络本质的描述,中医书籍称为“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我们今天所用的国家标准十四经、361穴,实际分别是元代和清代总结完成的,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经络穴位如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等等。由于人体各部位均有结缔组织存在,客观上奠定了“穴位”的普遍性,中医大师孙思邈所说的“阿是穴”亦是同理。从历代经典医书对经络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经络描述与笔者对筋膜的描述在形态上有着十分惊人的一致:从功能的角度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而人体的结缔组织同样也内而脏腑、外而皮肤,联络内外、交通上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架。

费伦等提出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是在以结缔组织为基础,连带其中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等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之中。美国Helene M Lange-vin的研究组在一项获美国NIH资助的课题中,提出针灸经穴网络是间质结缔组织网络表象的假设。该假设得到Elisa E Konofagou在正常人体针灸穴位处,结缔组织分裂位面超声影像显示的实验支持。

在过去针灸经络的研究中,组织学家对穴位进行了组织学切片观察,生理学家进行了神经传导测试,物理学家用各种声、光、电、磁探测等手段,这就像一幅拼图,每个单元都能有一定的发现,但未能了解整幅图像的全貌,反而越是细微(从大体解剖到组织切片、电镜切片、神经电信号、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水平、离子水平等)离目标却越远,就像是用放大镜去看长城,始终未能触及经络的本质、看到经络的全貌。数字人研究使笔者第一次具备了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人体结构的手段,计算机图像分割和重建技术能够任意显示所关注的组织在人体的分布,通过与经络穴位的对比分析,得出经络穴位的分布与筋膜结缔组织支架分布相似的结论。而后从最原始的生物如海胆、水母到高等动物人,逐步推演筋膜结缔组织在生物进化的各个阶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从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由结缔组织构成的支持与储备系统在人体整个生态系中的作用和与其他功能系统的关系。可以简单通俗地把筋膜结缔组织比喻为整个生态系(人体)中的土地,其他功能系统为在筋膜支持下的不同植物。中医对整个生态系的干预如各种刺激疗法(针灸、刮痧、梅花针等)相当于给土地松土,中药汤剂相当于给土地进行灌溉和施肥。这与中医倡导的整体全身调理和辨证论治的总体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现有众多有关针灸理论的假说不同的是,筋膜学说是在现有针灸生物学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经非常成熟的进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理论所提出的假说,与其他假说比较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对进一步深入持续研究的指导性。

3 筋膜学说对中医发展战略的影响

新功能系统的发现和筋膜学研究领域的提出,为古代针灸疗法奠定了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基础(人体筋膜系统)和机能学基础,为针灸研究摆脱传统经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过渡提供了理论依据。针灸是通过针体刺人人体的结缔组织,经过捻转、提插对结缔组织进行机械刺激而产生生物学信息(神经、淋巴、细胞机械受体),从而调节人体功能细胞的生命活动(修复和再生)和机能活动(活性程度),穴位与非穴位的区别只是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区别。经络是前人对产生较强生物学信息部位的记载。筋膜学说的提出也为传统针灸器具的改进提供了依据,如笔者已获得国家专利的“得气针”,其要点是在针体上进行粗糙处理,使针体能够更有利于牵动筋膜组织而产生较强的刺激;还可根据解剖学部位、进针路径和病变情况改进出不同形态和功能的刺激器具。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体系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积累和创造,对少数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过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源泉。只有不断壮大少数民族医药学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少数民族医药科研创新及产业化,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才能不断创新、突破、发展。

一、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定义和地位

1.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定义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医药经验(或医学)。在我国,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的“中医药”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通常所称的民族医药则是专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包括藏、蒙、维吾尔、傣、壮、苗、瑶、彝、侗、土家、回回、朝鲜族医药等等。这些以不同民族名称命名的传统医药学知识,或自成体系,或以专科特长而闻名,在现代西医学传人之前,为各民族应对地方性疾病和常见创伤等,发挥过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民族医”的概念至少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出现。“民族医学”、“民族医药”则于20世纪80年代普遍见于专业的或政府的各种文件资料中。

事实上,民族医药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概念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犹如民族工业、民族企业、民族经济的用词一样。这里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大家庭,具有本国的、本土的、非外来的意义。狭义的概念专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本文所述的民族医药为后者。我们不赞成以“中医学”的概念总括56个民族的传统医学。就现代民族医药的概念而言,它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积累和医学创造的集合,显然不能包括在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范畴之内。民族医药并非是中医药中的一个分支、一种附属品,而是与中医药处于并行平等的地位。

因此,从学科角度而言,中医学与少数民族医学应当是姊妹学科的关系。然而,在现实中,民族医药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民族医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列在中医之下,这就造成中医药对民族医药的长兄代父现象。

2.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地位

2003年l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附则”中申明:“民族医药的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我们认为这一规定应当有如下含义:

第一,民族医药享受与中医药同等的待遇。民族医药在理论体系、历史传统和诊疗方法等方面不同于中医药,但是民族医药和中医药同属于中华医药的组成部分。

第二,民族医药学有它独立的医学地位。民族医药并不从属于中医中药,在民族医药条例尚未制定或不另行制定的情况下,民族医药的管理是参照中医药管理条例执行的。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汉族医药为主的中医药显然不能包括少数民族传统医药。

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独特性

尽管民族医学在概念上已体现了与中医学的明显区别,国家在政策上也赋予其与中医学平行的地位,但现实中,由于少数民族医学发展比较滞后,缺乏统一、平衡发展的大格局,以至于不少人仍把其归于中医学的范畴。要发展民族医药,首先必须把政策落到实处,跳出思想的局限,独立自主地进行发展。至于为何要把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从现在的中医学范畴中提取出来独立发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和中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决定的。

1.文化背景不同

中医是在中国古代汉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主流是儒、道两家。中医把“调节平衡”、“扶正祛邪”作为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主要原则,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及道家“万物负阴抱阳以为和”思想的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的文化土壤则不同于中医学,它是55个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集合,因此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同汉民族一样,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发展史和独特的地域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必然具有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根据其文化源流或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学科可分为若干类系:(1)受佛教文化影响,特别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的疾病防治经验和药物资源,逐渐发展形成了藏医学、蒙医学。而傣医学则具有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文化的背景。(2)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特别是受阿维森纳《医典》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而发展出了维吾尔医药、回回医药、哈萨克医药等。(3)受朝鲜古典医学影响,并融合中朝古代医学特点,发展出朝鲜族医药。(4)受汉文化影响,但又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从南方地区医疗实践中发展出苗、壮、瑶、彝、侗、土家、黎等医药知识体系。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所植根的文化背景而言,其与中医药并非源和流、主干和分支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于中医药的多元的、复杂的、独立的文化体系。

2.理论体系不同

文化背景、哲学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大差异。中医学以天人相应和阴阳学说为哲理观,以脏腑、气血、经络为生理观,以四气五味为药理观,以四诊八纲为诊疗观,从而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天人相应”为一般规律的整体衡动观;(2)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构架的功能生理学;(3)以阴阳为基础的矛盾平衡说;(4)以四诊、八纲为内容的诊断学;(5)以天然药物和方剂为主的治疗学。

相对于中医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在理论体系方面充分体现了它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它是以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当地的自然药物为资源,采用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行医方式,以本民族为服务对象而发展起来的。例如,藏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学说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七物质、三秽物及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蒙医学理论体系是吸收了藏医学理论和印度医学以阴阳五源说为基础的赫依、西拉、巴干达的三根理论及七素理论,以及汉医知识,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并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维吾尔医学以火、气、水、土四大物质和气质论为其理论基础,是以维吾尔族人民自身的医学经验并吸收了阿拉伯医学、中医学等理论形成的民族医学;傣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四塔”(风、火、水、土)和“五蕴”(色、识、受、想、行)学说;壮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阴阳为本、天地人散气同步、脏腑、骨肉、气血三道(气道、谷道、水道)、两路(龙路、水路)和巧坞主神理论;苗医学的理论是纲、经、诊、疾,即两纲(冷病、热病)、五经(冷经、热经、半边经、慢经、快经)、三十六诊、七十二疾。

3.医疗技法和用药特色

人们往往以神秘、猎奇的眼光探测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其实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无外乎也是各族人民在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积淀的。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对某些疑难病症有着突出的疗效。例如,藏医学至少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医治的病种大多是青藏高原的常见病、多发病,用的药物也多是青藏高原所产的植物、动物等。由于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域、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他们对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如藏医药对高原病、脑血管病、风湿病,蒙医药对骨折、脑震荡、再生障碍性贫血,维医药对哮喘、白癜风,瑶医药对肿瘤、红斑狼疮都有很好的疗效。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在医疗技法上也独具特色,如藏医学的尿诊、灌肠疗法、艾灸疗法,蒙医学的拔罐穿刺法、外伤和正骨疗法、震脑术,壮医学的目诊、耳诊、药线点灸疗法、药物竹罐疗法等等。另外,各民族医学在诊疗的同时,多注重药物疗法和精神疗法的协同作用,在给予病人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诸如冥想、催眠、巫祝、引导意向等心理治疗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必要性

1.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现代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困境

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医疗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长期以来,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各少数民族的医疗卫生状况始终不及发达地区,甚至差距越来越大。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于2005年2~11月,先后4次组织研究人员分赴各地进行民族医学的相关调研,调查覆盖了江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医药卫生状况及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缺医少药、医疗设施简陋、医学人才队伍规模过小等问题,严重阻碍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看病难、治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和其他环境恶劣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真正摆脱了缺医少药困境的人群所占比重较小。至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滞后、教育水平低、缺医少药等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少数民族就医难的主要原因有:医疗设施不健全;边远贫困山区缺乏高级专业人才;受经济条件限制,负担不起药费及治疗费。

(2)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据美国商务部(USDepartmentofCommerce)报告,占全世界22%人口的中国,医疗资源却仅占全球总数的约2%,或者说,每千人大概只有2.4张病床。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处于劣势地位。我们知道,中国医疗资源缺乏是不争的事实,但更为严重的是,医疗资源分配和分布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中国的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现象更为严重。

(3)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传统医药的信赖和偏爱。一方面,现代医药服务可望而不可即,即便能够享受得到,往往也是代价高昂而效果未必尽如人意,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对现代医学的认同感;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受民族文化、习俗影响较大,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传统医药用药简单、看病便宜、对地区多发病和常见病有着较好的疗效等事实耳闻目睹,因此倚重民族医药、偏爱民族传统医药也就顺乎情理了。

2.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1)民族医药在近代丢失太多,继承不足,适应现代社会的科研起步较迟、起点低。(2)民族医药制药企业起步晚,人才、技术落后,品种单一,其研发、生产、销售能力在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面前显得十分薄弱。(3)民族医药原料质量不够稳定,成药产品质量控制不完善。(4)国外众多的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完善的专利申请策略,已开始仿制与精加工我国的民族传统成药,并进一步研发新药,从而对我国民族医药构成了威胁。(5)民族医药一直局限在各自民族聚居的小范围内使用和传播,有的用药经验仅以口耳相传,其发展和推广受到制约。目前,兼通现代医药、民族医药和语言文字的人才奇缺,各民族医药术语的规范译释工作进展缓慢。大多数民族特色药物的有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及理论、应用、技术方法的创新尚处于空白,现代药品管理的各种规范很不完善,这些都与国际标准和市场要求相去甚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健康发展是十分紧迫的现实要求。

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基本对策

1.高等教育要为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培养高级人才

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相继成立了一些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院校,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能够适应21世纪发展的教育模式。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师多数为本科毕业生,缺乏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未形成人事管理一体化的机制,教师脱离临床,除老教授外,多数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缺乏临床锻炼的机会和临床实践的经验,医、教分家现象突出;缺乏专门用于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教师培训的教材;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基本没有实验课程;重专业教材而忽视其他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内容的学习,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学术思维局限,适应社会能力不强。此外,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还缺乏相应的行业协会,缺乏从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缺乏相关的职业考试制度;缺乏专业的继续教育项目,社会认同程度不够。这样老套的教育模式不可能造就出大批高水平、复合型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说,现行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的未来。

21世纪是比拼高科技人才的时代,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能否迎头赶上,根本取决于高科技人才的补给,其中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新型、成熟、适应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模式中的优点,开发国内传统医学教育的合理成分,构建适合2l世纪长久发展、合理完善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模式。(2)总结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经验教训,深刻把握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高等教育的特点。(3)结合民族文化特点,构建系统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高等教育模式。

2.另辟蹊径,不能走“中医西化”导致资源枯竭的科研之路

由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基础研究工作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投入不足,造成科研人员少、整体素质不高,对民族医药体系所包含的丰富科学内涵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自古以来在个体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自由发展,各立学说,没有形成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即使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逻辑性、科学性不强,难以适应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完善,不能科学地指导实践,使得民族医药创新后劲不足。

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必须在保持其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等特色的同时,加强专业研发工作。加强专业研发工作的前提是使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保持特色、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即坚信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学性,坚持用其特有的理论和技术从事医疗和科研;发挥优势,即发扬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等特点,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现代医学难以克服的疑难杂症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

不同民族的医药学发展是不平衡的,其积累和遗失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继承和发展的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研问题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医药问题,而应当结合特定的民族文化视角,综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来进行考查。既要关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医疗技法的搜集整理,拯救濒临消亡的民族医药文化,又要重视医药的实际开发研制。民族医药科研的关键是“创新”,尽快开展寻找和使用珍稀濒危药材资源替代品的研究工作,这将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匮乏乃至枯竭的不利态势,加快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应不断开发民族医药的新药产品,使民族医药的品种更多,档次更高。另外,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科研应形成一个整体发展的格局,各科研机构既有合作又有明确的分工,以避免研究的重复性。

3.应用及产业化

以往的少数民族传统药品生产环节较薄弱,其产业处于自产自销、自制自用的自然经济状态,基本没有现代化生产过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疗效的不断肯定、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事业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壮大。自1995年以来,研制开发的新藏药就有80多种,其中12个品种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蒙药现已开发利用120多种,年产1.5万公斤,产值达575万元。目前开发利用的维药达140多种,自1993年以来,有17种维药通过新药评审,深得各界群众的赞誉。西藏、青海、贵州、四川、甘肃、内蒙等地陆续出现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民族药生产企业,完全改变了小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模式,生产能力和药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至1998年,贵州省有民族药品生产企业70多家,产值达到7.8亿,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西藏自治区至1999年,民族药品生产企业已达22家,产值3亿,现已有70%以上的县建立了藏药厂或藏药制剂室,藏药占全区医疗用药的比例为70%以上。

然而,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工业仍处于一种散、小、乱的局面,存在着参差不齐、挖潜力度不够、地区差别大、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将影响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总体而言,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产业所产药品品种少、档次不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