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语文教育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育;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问题;对策

【分类号】G633.3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渐渐发展的过程,一蹴而就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发展阶段,正是性格转变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这个时候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人物,因此需要不断的坚持和信心。

1、初中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1.1何为形象思维能力

顾名思义,思维能力主要指的就是通过人脑之中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的直接反应,这是通过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两部分整合而成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对于思维能力的理解更多的倾向于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理解,也就是通过对于事物的逻辑性推理以及是非的判断来作出最为理性与合理的判断。实际上,形象思维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培养内容,相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更加的倾向于学生在对某个概念在头脑之中的还原和构建,进而对价值判断的合理性和精确度提供保证,这对学生的逻辑判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形象思维能力的作用

之所以更加注重学生对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对语文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学习效率更高。这种通过更加直观的形象以及通过表象的建构来加深认识的思维,它通过主观上和情感上的认识与识别使得对于世界拥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这种形象性思维能力更多的应用在文学写作之中,它发散了对于思想上的维度、增强了内心的感受、拓宽自己想象力空间,这样有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发挥。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形象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在审美上的水平高低。

2、现今初中语文教育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未得到足够的认识

传统僵化的思维模式仍然有很大的遗留,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忽略了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大多数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运用传统的死记硬背式教学方式,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学过的生字的书写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理解等就已经完成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忽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是不过关的。因为,语文与其他的科目相比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因为在语文学习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古诗词不仅是背诵,更重要的则是古诗词的鉴赏,这不仅需要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需要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来完成,每一首古诗词都含有自己独特的情感,这其中包含诗人的思维与鉴赏,用学生自己的思想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因为“一百个人心中会有一百个哈姆莱特”也就是说,不同的人的认识对于同一个事物具有不同的认识。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真正的了解诗人心中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所以形象思维能力的至关重要。

2.2在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选择上存在失误

传统的语文科目教学方式根深蒂固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就导致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教学承继上对于形象思维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多年来的教学观念僵化使得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引导产生了很大的问题,也就导致在对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上没有掌握到精髓,也就没有掌握到更加适合学生的一种培养方式,因此,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姑且教师都没有完全的掌握和消化,更何况在教学生是都没有办法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完全的发掘出来。教师在对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上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也就使得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没有办法完全的发掘,这都是由于在培养方式上的选择失误造成的。

3、初中语文教育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中问题的对策

3.1教师转变认识,创造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思考方式

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变换的多样性以及求异性,首先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首先,教师需要在观念上确实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向,寻求最好的适应学生发展教学方式。其次,创造新型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改变传统上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的语文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因为自主性更强就使得学生学习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此外越来越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得学生在思维方式的发散以及培养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讨论来改变僵化的模式,开放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2创设多样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巨大兴趣

俗话说:“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本身抱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内容的学习上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今最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情景模式,也就是通过建立与教授内容的相似情境的建设来带入学生的情感,感同身受之后就会有更大更深的情感体验。

3.3增强语文实践上的内容,进而拓宽思维发展渠道

俗话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可见语文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都被教师们忽略了。为了拓宽思维发展渠道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其中享受学习而不是被动性的学习,例如,在诗歌的学习上采取朗诵方式,打开学生的学习热情。

4、结语

语文是众学科之中创新性内涵极为丰富的一门学科,其中包含了循环往复的一种极为复杂的思维能力培养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该学科的优势,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诸如小组讨论与小组学习,或者是情景教学法来深入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不知不觉之间拓宽学生思维发展空间。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只是教师的责任,家长和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思维形式的形成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该与教师深刻交流,紧跟时代步伐,因地制宜的选取最佳教学方式,通过语文的学习来不断的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范文第2篇

形象思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形象思维与语言关系的特点,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其结果必然影响对文章内容的领会和对文章语言及文章结构的理解,影响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最终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深深地体会到:形象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丰富的形象思维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

1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就有利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运作,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采用以下方法:

1.1 运用挂图和插图。挂图和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多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画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讲《中国石拱桥》一课,学生没见过赵州桥、卢沟桥,不知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空间位置究竟是怎样的,更难以想象那些各具形态的石刻狮子。这时可出示挂图,化语言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2 配乐朗诵。如学习《海燕》一课,可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想象在乌云与大海间海燕高傲飞翔的姿态,领略海燕那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英勇气概。在学生闭眼倾听配乐朗诵时,脑海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生动的画面,这就实现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1.3 利用课件。如:在学习诗歌《黄河颂》时,学生因为都没有亲眼看见过黄河,所以通过语言文字很难想象黄河那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势和力量。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图片,并播放歌曲《黄河颂》,这样视听结合,在学生脑海中便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此时,诗人那种把黄河视为母亲的情感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了。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都是因为利用了电化教学手段,因此,适时、适度地利用电教手段,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是很有利的。

2 注重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发散思维从本质上讲是创造性思维,它具有多元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

例如,教学《伤仲永》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1、你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你是仲永的老师,你想对仲永、方父、乡邻分别说些什么?3、你是否像仲永一样天资聪慧?我们该怎样对待后天的学习呢?这样的发散性问题不仅使学生体会到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学生认识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这类发散性问题,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应是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和尽可能是没有遗漏的设想。学生的回答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虽然这些思维结果未必尽善尽美,却能显示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 注重读写结合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性强的作品,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练习续写课文,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办法。如学习《那树》后可写《当最后一棵树倒下时》,学《孔乙己》后可写《孔乙己临终的独白》。当然,写这一类文章,必须帮助学生吃透课文,同时,在训练的最初阶段还需要教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想像力是丰富的。学生们在作文中变换人称、虚拟人物,有的虚拟说书人作为故事叙述人,有的以原文中的两个人物交替作为叙述人,笔法灵活,跌宕有致,内容充实,人物的个性也在细节描绘中突显出来。所以,我们认为结合课文的命题作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想像的良好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造想像的产生有赖于原型启发、积极思维、灵感诸条件,而产生作文命题的原课文就成了学生把旧表象转化为新形象的有启发作用的原型。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就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出格”。

4 以文本为蓝本,进行变式训练,悟出文章内涵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范文第3篇

(一)流于表面的课堂诚信教育

诚信的内涵,老师在课堂上或多或少有讲解过,学生肯定也了解到何为诚信,如何保持诚信。老师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学生在老师模拟的诚信情境中也知道如何做。但是课堂归课堂,在课后,不诚信的学生依旧撒谎欺骗他人,完全将课堂教育抛在脑后。学生诚信的丢失,学校也难辞其咎。例如江苏一带的学校,尤其重视应试教育,学校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提升学生的成绩上,因此忽视了学生的道德诚信教育。因为学生成绩提升学校知名度就可以提升的原因,就将诚信抛在后面,这是极其不正确的做法。

(二)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干扰

社会进步肯定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这就使得许多人不走正道,为了一己私欲,欺骗消费者,做出各种不诚信的事情。例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学生在学校里接受诚信教育,转而进入生活中却遇到如此的欺骗我们信任的事情,会产生极大的反差。中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没有系统正确的形成,这会干扰他们,转而让他们为了自己而走向不诚信的道路。

(三)社会公民的三关扭曲

有多少人还能背诵出八荣八耻,其中有一条讲的就是诚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当前的社会,价值观极度的扭曲。例如:之前新闻报道有一个少年劝导几个成年人,不要在人行道上停车,反被责骂说读书读傻了吧?少年伤心的哭了。我看到了很不是滋味。如果正确的价值观阻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谁还会讲诚信树新风呢?

二、诚信教育的几点措施

(一)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理论如果没有实践的结合,只能是空洞乏力的。我们教师的课堂诚信教学,这个缺点是一直伴随着的。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诚信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教师一定要多搜寻资料,多创新备课,再和学生探讨的时候能够有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我们可以就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通过实践得以加强这样的思考。例如:课本上有这样的一句名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季布又是谁,为什么得到黄金一百斤都不如他一个承诺?就这一句话,我们可以充分带动学生进行探讨,并且让学生抒发感想,希望不希望做这样的一份工作。由之可以开展辩论会,可以开展情景剧等多项课外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加强对这句话理解程度。我们也可以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活动,让学生们自主的进行黑板报的创设。我们甚至可以在学生对于诚信活动的事情充满激情的时候,进行诚信讲座,将具有号召力感染力的演讲者请到学校进行演讲。在极具渲染的演讲氛围下,学生的诚信意识可以得到化学反应,空前的加强。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毕竟有限,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环境,一天之内接触最多的环境。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内贴上诚信的名人名言,在学校内建设历史上诚信典范的雕塑和事迹。学生每天都在校园内生活,每时每刻都会被这些潜在的诚信教育所影响,自然而然会收到诚信教育。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出《三字经》、《弟子规》的时候得到加分的奖励活动,鼓励学生背上这些诚信守则,让诚信这一美德得以一直传承。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诚心教育的根源在于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新型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诚信,没有诚信,市场将会一片黑暗,人与人之间将不会有公平买卖可言。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着重宣传诚信,利用媒体舆论的巨大作用力,让公民每天都能够接收到诚信的教育。例如:我们在课堂中可以宣传贯彻八荣八耻,在媒体上可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只有诚信在大环境下深入人心,我们的教学才能够如虎添翼。相反,如果我们大环境没有好的导向,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只能够是杯水车薪。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范文第4篇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德育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这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动。教育学和心理学把12-16岁这一阶段称为“少年期”。这段时间,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不光要探究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树立把德育教学贯穿在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的意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每位同学。教师只要有德育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就会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正确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变学生。

二、利用教材内涵德育思想指导学生行动

思想品德课教材蕴含了众多的情感因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结论,主动去求索,使其在教材理论的指导下,用自己亲身实践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并将它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编写教学案例,进行思想教育。此外,教师在讲解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还应帮助学生融汇贯通,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学会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或用自己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在探究“人不能选择父母”一课时,应引导学生认识“父母赋予我们太多,我们要应该孝敬父母”,教师在备课中,分析教材蕴涵的德育情感,以“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对我们的爱——孝敬他们”为其内部情感联系。要把握这种条理清晰的情感思路,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观点的理解及德育意识、德育情感的培养。

三、德育思想在问题情境中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展示教学目标,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提供有效、广阔的平台,真正做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情载理,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才能有效地灌输德育意识。例如,讲到“天下父母心”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录音播放儿子给父亲的一封信,设置道德情境,形象直观地渲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境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播放后有很多学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道德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实践体验中实现德育目的

初中语文教育思想范文第5篇

1.1以人为本的培养原则,传统的思想教育中,推崇的是“以知识为本”,老师是传播知识的机器,学生是装载知识的容器而已。在创新教育中,提倡的是“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的主人,教师应该遵循人性本身的思维逻辑规律,进行知识的传授。

1.2民主和谐的师生原则,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课堂上,老师和师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理解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如此才能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才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1.3主体性的教学原则,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充分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1.4实践性的发展原则,实践是创新的源头,也是检验创新的重要标准,要多给学生一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富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任务,鼓励他们探索中创新。

2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要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其次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

2.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学习思维。在创新情境的环境下,学生会对新奇事物产生求知欲和探知欲的愿望,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进取精神。初中思想政治的课程设置中,以短小的故事为引导,并配以简短的插图,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学生之间平等的身份地位,积极耐心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时,一方面要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又要客观的进行评价,积极的进行引导,使学生可以全面地分析和认识问题。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创新思维

兴趣可以产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也是引导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根据课程内容的某个知识点,讲述充满趣味的小故事或者耐人寻味的话语等,如此种种,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主动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还不成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可以会有些偏差或误解,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种错误的观点就很容易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影响其以后的发展。因此,在鼓励学生自主想象大胆创新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拥有自己的思维,也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2.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洗礼,更是为了让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到的东西,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对于初中生而言,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同时,对于以讲授思想理论为基础的思想政治课而言,要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教学课程要想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教师和学生必须齐心协力。如在讲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观点时,教师可以从对比的观点入手,通过讲解或播放改革开放30年前后的录影带,让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改变,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发表自己的方法,强化这一观点在心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