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等教育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 洪堡思想
【中图分类号】G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43-02
德国高等教育兴起的起源来自于创办柏林大学的洪堡。洪堡以他当时对高等教育独到的思想与理念,创办了柏林大学,开创了柏林大学的精神,开启了现代大学建立的先河,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宏伟蓝图的规划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与贡献。
一、德国传统高等教育理念
19世纪的德国传统大学观也就是洪堡的思想,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大学的任务。大学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这里的科学,是“纯科学”。大学不仅仅是教学,它担任的更重要的角色是进行科学研究,追求知识与真理。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领域中提升了自我的个性与道德的修养,达到全面发展的境地。大学并非从事专用性和实用性的人才培养。2.大学的组织原则。即建立在纯科学理念上的寂寞与自由。“自由是必须的,寂寞是有益的。”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学问。3.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寂寞与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及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利益所在。国家与大学目标利益是一致的。
二、德国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变迁
当代,德高等学校依然重视科学和学术的研究,提倡学术自由并加强与政府联系的同时,也发展了其他特点。
1、扩大教育平等机会。首先,政府实施高等教育免费政策,这能让贫困家庭的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拓宽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除了具有“普通中学、文理中学和综合学校等”毕业的学生具有申请高校的权利之外,其他一些具有“高等专科学校”入学资格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继续深造,然后可以申请高校入学资格。3.扩大妇女受教育机会。1998年的《高等学校总纲法》不仅把照顾有子女的学生的特殊需要、保障高校中男女平等权利写进高等学校的任务条款(第2、3条),而且在有关学生考试的间题上充分考虑到了母亲的权利(第16条)。[1]
2、加强学术与职业的联系。洪堡认为,大学的核心是科研,不带有功利性。德国传统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实行“硕士--博士”两段。硕士之前的年限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学生拖延学习年限,增加家庭、学校和社会负担成本。一方面,现代高等教育更加重视教育的实用性,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就接收关于职业方面的知识熏陶。进入高校后,进行基础教育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学习,这样为社会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如果成绩优秀,同样可以申请普通高校进行学习。这样,既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此外,德国高等教育也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和加强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新的教育理念还表现在促进农民就业上,由农业职业学校、农业专科学校、高级农业专科学校、高等农业大学等构成的德国农业教育体系,在新型农民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农民获得农业从业资格。[2]
3、实施“宽进严出”政策。德国大多数学生只要获得高中毕业或者职业学校等毕业资格,即可申请到高校读书。高校实行全日程排课,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休息时间不长,考试内容多,形式复杂。如果不努力,难以拿到学分。在德国,硕士前有几年的学习,如果在第二年后,没有通过硕士资格考试,是无法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的。1993年3月前德国总理科尔在联邦议会的一次讲话中提到,德国大学生的平均辍学率为27%,在某些专业高达50%。[3]
4、实行“教授负责制”。教授的主要责任不是教学,而是科研。教授的职位有限,地位高,不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便可当教授的。同时,教授可以选择他的助理,可以是博士(非他学生)和其他老师。教授授课的教材是参考书目,没有指定教材。教授培养博士也要进行科研。博士要预约,才能和教授交流。本科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和教授交流。
三、德国高等教育给我国的建议与启示
1、“宽进严出”政策,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德国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多,但是能把握机会的只是一部分。德国淘汰率高。国家重视大学生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真正服务于社会的人才。我国“严进宽出”的政策,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专心学习,抱着“60分万岁”心理,虚度大学时光。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纵容大学生不努力学习的心理。我国应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培养真正有知识、有能力、为社会所用的人才。
2、平等的教育机会权利。德国不仅免费教育,而且还拓宽受高等教育的渠道。在我国,应该对那些成绩突出,却因学费上不起大学的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资助。此外,对于一些弱势群体的子女,可以放宽条件,成绩合格,可以申请大学。
3.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针对市场供求情况,可以让职业学校培养一些技术人员,然后推荐他们或者参加考试进入高等学校接受基础知识的教育,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可以让一些职业意识强的学生,参与到职业学校中去,接受教育,提高技能。
参考文献:
[1] 胡劲松,周丽华. 传统大学的现代改造―德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评述 [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从经济学的逻辑来讲,我们可以说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或者说高等教育就是产业,既然其具有产业性或者就是产业,那么,这就必然意味着高等教育也存在市场。所谓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种或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的集合。市场就是“买者与卖者进行交易的场所”。民办高校运作机制有利于市场与产业的结合。而我国的公办高等教育模式是以国家行政控制为主导的模式,它是融投资者、办学者、管理者为一体的“集中计划模式”,国家或者行政权力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模式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显露出了其与市场脱节、决策滞后的缺陷。与其不同是,民办高等教育能够享有较多的自,可以以精简高效为原则和出发点,根据实际需要搭建自己的内部管理架构。一般来说,民办大学的管理架构对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决策过程简捷清晰、高效,决策成本也更低。而且,民办大学的管理架构还可随着学校的发展随时进行调整与整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学校的管理方式,他们倡导“学校管理企业化”,其内部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类同。目前我国很多民办大学已引入了ISO9000系列的管理体系,它们的机构精简、制度健全、分工明晰、运作效率很高。在民办大学,不唯学历与职称,能力唯上;不管老师的学历有多高,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公办大学中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二、过渡“市场化”的弊端
“市场化”给民办高等教育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一些弊端。
1、给民办教育自身带来的弊端首先,在经营方式上,由于民办高校在经济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方式,所以不乏有一些民办教育的举办者办学动机功利化,将学校视为营利机构,办学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由此导致了在民办教育中出现了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不够严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齐全、缺少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问题,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给民办高等教育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只关注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所以就人才培养而言,民办高等教育往往只重视那些实用性的学科,着重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陶冶和道德教育,这对于培养全面的发展型人才极为不利。此外,民办高校大都存在家族式管理的现象,缺乏广泛的民主和有效的监督。例如,有些学校的董事会形同虚设,有些董事会则常常不恰当地干预校务,举办者与办学者之间矛盾尖锐,人事安排上出现了“近亲化”的倾向;甚至有些办学者把学校视为己有,经费随意领支,手续不全,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等等。民办二级独立学院尽管具有很多优势,发展很快,但也存在政策与管理上的问题。如在政策方面,既要利用公办本科高校的优质资源,又要防止国有资源的流失;在管理方面,许多独立院校并不独立,与母体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导致经营权和管理权含糊不清。
2、给学生带来的弊端对于学生而言,在过渡“市场化”的教育环境下,难免会感到精神空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同学之间物质化倾向严重,互相攀比成风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民办高等教育的学费普遍昂贵,而且学费金额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甚至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承受范围,再加上如果没有相应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制度作保障,那么估计有相当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将会被高等教育拒之门外,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因此,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还需要抑制过渡“市场化”而产生的弊端,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配套服务,积极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过渡“市场化”问题的积极探索
虽然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市场化弊端,但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就此而全面否定民办高等教育的价值,而应该正确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弊端,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市场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怎样实现市场化,实现的“度”是多少是首先应该注意的。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任务就决定了民办高等教育不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高等教育不同于经济,不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但即使是经济领域也不能是完全的市场调节,政府在经济领域起着相当重要的调控作用,包括那些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所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要把其市场化的“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国家调控要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正如布鲁贝克所言:“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的事物中就越有必要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待它。就象战争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所以,民办高等教育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来决定,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化只是适度地引进市场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优势的同时,要求政府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宏观调控不是直接的、具体的调控,而是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上的把握。
关键词:需求侧改革;我高等教育;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自大学扩招以来,招生规模急剧扩大。至2014年至,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从90年代末的不足10%到现在的37.5%,这个数据超过了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和优质生源的需求越加明显。
二、教育需求侧改革的含义
1、需求侧改革
需求侧改革,主要体现政府对自由市场发挥强有力的干预作用,通过“刺激政策”来提高总需求,按照经济领域改革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在西方经济发展历史中,恩格斯主义的需求侧改革强调的是“强刺激”政策,其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国家中都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2、高等教育需求侧改革
从“三架马车”的理论来分析高等教育需求侧改革。1)投资。政府通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大高等教育的发展力度。例如银行向高等院校提供政策性的支持和巨额贷款的发放。从而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迅猛发展,主要体现在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和教职工的数量、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以及办学的数量。除此之外,各高等院校抓住改革的春风,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掀起更名大潮:从“中专”升为“大专”,从“大专”升为“大学”。2)消费。主要侧重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消费,也就是尽可能的让学生进入高等院校,享受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3)出口。国家颁布各种政策性文件提高出国留学率以及为到华留学生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例如全额奖学金的发放。
三、需求侧改革在高等教育中显露的问题
1、办学规模的急剧膨胀
高等院校借助政府的政策扶持,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片面追求学院的专业多、招生人数多和教职工人数多,这种外延的发展模式忽略了内在底蕴的提升。注重学科门类的发展,没有思考学科间的交叉性,也没有考虑学科门类是否适用于本专业的学生,也没有考虑学生就业需求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导致了主流专业的冷落,人才培养的畸形化。招生人数的急剧提升,降低了高等院校的入学门槛,导致了学生的生源的参差不齐,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导致了进大学容易,就业难的尴尬现状。科研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在管理体制上较为混淆,采用了教职工管理的一体化模式。
2、侧重点的偏颇
高等教育的管理方面,行政教条化的管理模式较为明显,大部分的高等院校侧重于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制约了高等院校教师的改革激情,遏制了科研创新和教学成果在专业领域的推广。在职称评定和聘用过程中,把科研占比提升,鼓励编书、论文和课题申报。大学三大职能之一的“教学”却被忽视,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科研却忽视了学生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呈现本末倒置的现状,影响高等院校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型。在高等院校中,毕竟科研创新毕竟是少数,高等教育的根本是高质量的教学。
3、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高等院校出现了东强西弱的局面,高等教育的财政补贴明显倾向于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导致了东西高等教育出现两极分化的现状和教育资源与行政权力大小紧密度的相关性。其次,高等院校的划分。“985”、“211”院校靠中央行政拨款,其资金来源更加稳定。高等院校分级管理的体制,导致了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跟地方财政收入相关,进一步拉大了学院之间的距离。此外,学院内部加强热门专业的建设,忽视了各个专业的均衡发展,从而导致学院整体结构的失衡。
4、高等院校监管机制的缺失
需求侧改革注重资源的获取,通过资源来促进改革。国家出台了各种方针政策,经费的支持。但是,高等院校获得这些经费支出的情况下,落实情况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无从考证。其次,教学资源出口的问题。国家通过发放奖学金的情况吸引较多的外国留学生,大部分的是第三世界的留学生。抛开政治友谊这个方面,获取的办学效益较低。同时,大量的学生去海外留学,先进知识理念的学习和吸纳的确可取,但是,超量的海外留学是否合理有待商榷。
四、需求侧改革引发的反思
1、优化资源配置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了“高考移民”、“高中移民”和海外留学低龄化的现状。国家教育部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体制中提倡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理念应有所改变,降低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与地方财政的紧密度,避免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的利益捆绑模式,提高高等院校的存活力。“录取指标配额优惠”的体制应有所改变,现在高等院校招生录取更倾向于本地学生,导致了优质生源流失的问题。
2、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院校在人才的培养应以需求为导向,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紧跟社会的脚步。现在提倡“互联网+”,积极推广“互联网+高等实践”(让高等院校的资源库无门槛,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共享资源库里进行知识的学习)、“互联网+专业课”,同样,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教学理念也可以融入“互联网+”,引进产业发展的需求,聚集创新创业创意要素,建立校企合作和地方政府多元化的合作关系。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扶持自主创业相融合,引进产学对接的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基层群众急需的人才。
3、改善办学效益
教学资源来源于政府拨款,教学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需要采取监管机制,出台一个可衡量的标准。从教学资源的稀缺性考虑,教学资源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有限的,应从办学效益出发,物尽其用。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需求侧的“强刺激”,具体思路是优质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也就是,能够给高等教育带来较高收益率的投资需求和能够给学生带来较高边际效益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随着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高等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高等特殊教育招生数量的逐年扩大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高等特殊教育学校的期望值逐步增高,对学校的监督力度越来越大。对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为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不仅仅重视硬件上的大量投资,改善办学条件,而且把加强师资培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在提高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高等特殊院校师资培训的投入并没有与学生总量的增长及教学质量的要求完全协调发展,目前尚有相当大的缺口,体现在教学质量平平,专业特点不充分,特殊专业技能(如唇语、手语等)不够精湛,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原有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水平上,无力承担知识更新的任务,缺乏对高等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法的研究。因此,如何摆正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与师资培训的关系,如何使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师资培训与社会需求尽快接轨,是目前我们高等特殊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四)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失衡由于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的影响,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学科与专业结构很难跟上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导致高等特殊教育教师跨课教学、把教学和科研分开的现象严重。一些院校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是“半路出家”,从普通高等教育方向转为特殊教育方向,他们的专业素养与科班出身的特教老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失衡的问题间接约束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据统计,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4%,远远低于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2%的平均水平②,目前国内仅有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几所院校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仅2000多人,且主要集中在聋人服装设计、盲人推拿按摩、计算机等有限的几个专业上。
二、加强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对策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要充分挖掘残疾人办学体制的优势,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把“人才强校”作为实现推进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长远大计,通过人事改革、体制改革、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对于像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特殊教育高校来说,要使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建成设施先进、师资雄厚、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一流特殊教育高校,开创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局面,就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才能进一步适应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统筹规划与分级建设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根据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全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行统筹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特殊教育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制定人才引进、教师聘用、教师培训与培养的总体计划与目标,科学地建设和调整师资队伍。同时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符合本学科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使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在学历学位、职称、年龄、学缘等方面不断趋于合理,使学校的发展规划和高等特殊教育同步协调。
(二)突出重点与合理平衡
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点支持优先发展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和特色学科。例如,南京特教学院把特殊教育、社区康复、学前教育、聋人服装等四个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规划和发展学科;注重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术团队;并注意将相同、相近学科的师资进行整合,形成合力,以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学院将全面考虑各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与需要,兼顾文理工各学科的平衡发展,使学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取得建设的协同效应。
(三)内培外引,重在培养
坚持“引进和稳定并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引进与专业建设相协调”的原则,重视新增学科、专业和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数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例如,南京特教学院制定了《南京特教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建立了促进人才引进、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的积极措施,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学院自2008年以来,共引进各类人才9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博士3人、硕士61人,改善了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专兼结合,重在管理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师结构应该多样化,专任教师是基础和骨干,但要以社会为依托,根据需要广泛聘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优势在于:一是有广泛的选择空间,有利于保证较高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实践技能有特殊要求时,能提供先进的实践教学;二是在社会需要和学校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有利于解决教学急需;三是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小而全的封闭的办学体系;四是有利于专业的变换和提高办学效益;五是改善对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师资培养和管理的模式;六是有利于形成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高等特殊教育办学机制,根据社会对职业的预测来调整学校的发展规划。尽管兼职教师的引入具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有的由系部负责,有的归口到教务处,相比专职教师,对兼职教师的教学管理、业务学习、教学工作考核等比较放松;来自企业、科研院所、康复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点。因此,加强管理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的必要保障。
三、小结
关键词:高等教育 科学 关系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9-173-02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为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关系国家兴衰的重要地位上予以大力扶持。一般来说,高等教育主要承担着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人才培养的职能,本文中的科学特指自然科学。近代高等教育和古代高等教育不同,近代高等教育是以自然科学进入大学课程为标志的。在这以前,大学排斥在大学中教授自然科学。从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大学以来,它在大学中获得了与人文社会学科同样重要的地位,而由于自然科学对社会生产力的直接推动作用,它在大学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人文社会学科则受到了冷落。因此,近代高等教育与科学的发展相伴而生,二者相互依存。然而,近年来,以科技带动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却呈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科学的关系发展进行综述,理清二者目前的发展现状,以期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2 研究背景
2.1 高等教育与科学的结合过程
17世纪,人们发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此,近代科学教育拉开了序幕。18世纪,科学知识加以普及得以向普通大众渗透。在这之前,科学技术处在萌芽阶段,还未摆脱传统的哲学与神学,从而未能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相互影响各自的发展。1822年德国成立德语国家科学家和医生协会,实现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学的第一次有机结合。后来,在美国,研究生院设置科学研究专业,同时进行经典的专业教育。19世纪之后,工业革命迅速开展,社会对科学技术依赖性大大提高,当科学技术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时,大学不得不向科学技术敞开大门,科学技术深入大学内部使得大学在诸多方面均发生了变革。21世纪,高等教育受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更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传统的通识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社会分工与科学技术的细化,促进了大学中大量新学科,交叉学科的出现以及不同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涌现。
2.2 二者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洪堡提出教学和科研相统一后,科学研究就成为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和教学一样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在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普遍意识到了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作用,也意识到教学和科研在教育资源以及教育工作者时间利用与分配中的冲突和矛盾。教学与科研的价值目标本就不同,教学的目标在于传播知识,而科研的目标在于发现知识以及创造知识。高校科研工作日益趋向功利化,教育工作者将绝大多数精力和时间分配给了科研,而分配在教学工作上时间不断萎缩,导致了本科生教学质量的下滑,为此,国内外不少学者呼吁重新确立教学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不难看出,在近当代高等教育的实践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冲突依然存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学是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教育机构,科学技术本身则是另一种事业。然而科学研究却逐渐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大学与科研相互影响,由于对大学的科学活动的认识角度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于高等教育与科学的关系以及二者结合的现实意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
(1)从大学的职能以及高等教育与科学的相互影响来分析,认为高等教育与科学之间存在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二者的结合符合时代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科学应该进入大学。
19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和一般的学校的区别在于大学是具有研究性质的高等学术机构,在大学里,研究者们共同探索新的知识,教学和科研相互统一,不可分割。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充分肯定了洪堡的观点认为,19世纪德国大学崛起的事实,充分证明了洪堡思想在实践过程中的正确性,他还发现优秀的研究者倾向于是优秀的教师,洪堡思想同时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美国的伯顿・克拉克教授在《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到,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院组织、专门学院以及许多其他特殊机构,对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科学事业都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为回报,现在科学对大学要求经费、声望和自治起着重要的合法的作用。可见,高等教育和科学的相互促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Jaspers)认为,研究成果应成为大学所教授的内容,实习练习应让学生直接接触事物并研究知识的根源,科学与教学毫无疑问应该紧密结合。英国学者贝尔纳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出发认为,科学起初是教学的产物,但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对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主张让研究控制教学,以科研作为教学方法。我国学者和飞(2007)指出,世界科学中心由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四次转移揭示出一条重要的规律:大学的发展与科学中心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发展教育是促进科学繁荣乃至国家昌盛的必由之路。王永、刘兴全、潘敏(2011)认为,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它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研水平决定了大学对社会生产力推动的程度,也决定了大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位置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