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政公平政策

财政公平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政公平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政公平政策

财政公平政策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及政府主管教育的公共部门有效地筹措、分配、使用和管理各种教育资源的经济行为,对促进教育公平发挥着重要功能和作用。教育财政政策的变革本质上也是对于教育公平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入学费、教育券作为不同历史阶段基础教育财政领域的变革产物,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财政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努力。

教育公平既是一个现实的话题,也是一个历史的选择。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一直伴随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寻。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各国政府,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呼唤和实践着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长期和大规模的行动,政府的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府的态度和行动直接影响教育公平的进程。政府对于教育公平的重视和推动可以从不同领域进行解读。从经济领域来看,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及政府主管教育的公共部门有效地筹措、分配、使用和管理各种教育资源的经济行为,发挥着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功能。教育财政政策变革的本质也是对于教育公平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入学费(限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券作为不同历史阶段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变革的产物,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财政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努力。

一、入学费: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迈向起点公平

入学费既是一个大众关注的日常话题,也是基础教育财政领域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入学费与教育投入、教育经费等问题直接相关。谁来承担学费、如何确立学费的额度、学费缴纳的多寡等都是基础教育财政不容回避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从引起关注并受到重视直至日益完善对于基础教育财政而言却是一段较为漫长的历史。

只有当政府用公共资金兴办教育,并且采用经济手段干预教育发展的时候,教育财政才会产生。这说明,当国家不过问基础教育的发展时,是无所谓基础教育财政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各国政府开始过问基础教育的原因、时间和推进方式都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都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把基础教育看成是由私人举办的,为那些支付学费的人们提供服务的私人事业。第二阶段,把基础教育看成是由公共财政提供经费、为全体人民提供服务的公益事业,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全体民众,不管其支付能力如何,都应该接受教育。第三阶段,把中小学教育看成是没有性别、种族和智力方面歧视,没有财富等级差别的全体人民都能平等接受的为全体人民提供服务的一项权利和义务。

鉴于政府过问基础教育的态度与方式的变化,基础教育阶段入学费的相关政策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在义务教育制度尚未确立、基础教育水平落后的时期,政府无暇顾及基础教育,没有基础教育财政一说。所谓入学费基本上就相当于教育经费,且其来源和构成十分单一。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特定时期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关。因为,这一时期教育被视为是少数人而且是有钱人的事,学费只不过是一种民众为满足自身的教育需求而自愿支付的教育经费。这种观念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各国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早期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这样一个时期,由民众自行承担教育费用。学费的承担者主要为民众和慈善团体等。

在美国,从17世纪、18世纪直至19世纪的早期,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私人或教会的事。公众免费入学的思想源于19世纪初,而其真正成为现实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基础教育早在中世纪就已存在,但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一直到17世纪,英国的初等教育仍主要面向下层民众,初等教育机构的开办者和经费的提供者主要是教会,这种初等教育有着明显的慈善性。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加强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控制,建立公共初等教育制度的呼声才日益强烈。此后,英国国家过问基础教育的历史才真正掀开。至于日本的儿童,从11世纪至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之前,他们大都是在“寺子屋”里学习。“江户后期的寺子屋虽然是专门的经营性教育机构,但是在形式上不收学费,寺子向寺子屋交的是“束惰”、“谢仪”,向老师交谢礼。一直到19世纪中后期,入学费的多寡以及由谁支付均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财政尚未确立之时,教育公平只是一种奢谈。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是近代各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立法最为踊跃和频繁的时期。政府逐渐取代私人和团体开始主动承担起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基础教育财政开始成形,其促进教育公平的功能也开始逐渐发挥。但这一时期的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本身一样是脆弱、不稳定以及不平衡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弟在学费问题上遭遇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有些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双轨制更是体现了这样一种不平等。双轨制是一种教育体系内部的分流制度。从入学费的角度来看则体现为,家境贫寒、无力承担高额学费的学子只能进入政府所办的层次较低、水平不高的学校入读。这些学校经费有限,学习年限较短,大部分都属于初等层次,且向上攻读的通道被堵塞。而那些家庭富有的子弟则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意愿自由地选择入读各种较高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入学费的多寡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政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自身对基础教育的职责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教育制度内在的缺陷却彻底暴露了这一时期的基础教育财政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仍然是形式化和表面化的。基础教育财政政策无法照顾所有阶层的子弟,在促进教育起点的公平方面基础教育财政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这也许与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世界暂时摆脱了战争的拖累。各国教育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机遇,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变化。这一时期,各国义务教育制度基本完善,特别是那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有的国家甚至长达9-12年,且规定不论身份、阶级、种族、性别等,所有儿童都有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这种巨大的进步与基础教育财政对于教育公平的重视有着重大的关联。义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免费,也就是由国家来承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当所有阶层的子弟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不会由于贫富差别而被迫选择不同的学校,而是拥有平等的就读机会,教育公平的推进就得到了明确的保障。这就是胡森所说的教育起点的公平,即“每个人都拥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

二、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政策追求公半的深化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而言,学费的减免实质上只是一种起点的公平,而更重要的是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为了使受教育者在教育体系中被平等地对待,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必须不断尝试更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教育券就是一种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新方式,也是教育经费筹集和分配的一种新的思路。

教育券大约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推行,成为被美国社会认可的基础教育财政的变革方式。教育券也并不仅仅是美国教育的专属。据某些学者统计,到1996年,约有20个国家已实施教育券政策,其中,智利是惟一一个在全国中小学(包括公立和私立学校)范围内推行政府教育券的国家。尽管这些国家在政治制度、教育传统等方面有较大差别,但它们选择和尝试教育券的原因大都与“教育公平”有关。不同国家对教育券的尝试体现了各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对于教育公平的共同关注、追求以及重视。当然,基于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理念,教育券的实践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别。

根据教育券的提供者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公共资助教育券与私人资助教育券。所谓公共资助教育券是指由政府出资,主要为行政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家长提供资金,资助他们为子女选择合适的学校就读。根据教育券发放的标准和对象的不同,公共资助教育券又可以分为收入标准教育券、弱校教育券和特殊学生教育券。这三种形式教育券的发放分别是以家庭收入、学生身处不利学校、特殊学生为标准的。私人资助教育券则是由个人、公司、慈善基金等出资举办,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资助他们选择更好的学校。

也有人根据不同的教育券计划考虑公平问题的程度将教育券分为“排富性”和“非排富性”两种类型。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是纯“无排富性”模式,所有适龄儿童可以获得等面额的教育券,自由选择不同收费标准的学校,不足的部分由学生家长自己支付。这种类型的教育券赋予穷人孩子和富人孩子平等地选择学校的机会和权力。1964年,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尔与怀斯曼(Peacock&Wiseman)对弗里德曼模型进行了修正,主张应将教育券与学生家长的收系在一起考虑。美国社会学家詹克斯也提出了补偿性教育券模型,认为教育券应该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克服上学的困难,进而避免不同阶层之间造成社会经济的隔离,他建议给予贫困家庭儿童第二张补偿性的教育券,这就是“排富性”的教育券模型。可见,不同类型的教育券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努力。但是它们的理念和实践却包含有不同的公平意蕴: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模型似乎更关注效率问题,却较少考虑那些涉及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而詹克斯的教育券模型则更多地强调将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社会的政策目标。

美国的公共资助教育券计划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密沃基市首度尝试。该市是威斯康辛州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它与美国很多大城市一样,大量的教育人口来自低收入和少数民族家庭。且这些孩子大多成绩不佳,有的不到毕业就被迫辍学,有的勉强毕业但成绩很差。这使得他们未来的教育前景非常暗淡。家长们对当地的公立学校系统深为不满,认为这些学校没有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从而使很多家庭的孩子身处不利的教育环境。在一位名为波莉·威廉姆斯的人的呼吁和领导下,该市最终酝酿并创立了全美第一个公共资助教育券计划。密沃基市的做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教育券计划也遭遇了很多波折,但直到今日,该市的教育券计划一直在进行中,且参与计划的学校人数和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密沃基市推行公共资助教育券计划的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直到今天,美国为数不多的公共资助教育券计划都普遍遭遇了各种形式的阻碍和困难,但在不断地坚持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些计划也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私人资助教育券则是由一些大城市的个人、公司、慈善家成立的基金,为那些处于弱势的学生家长所提供的。从1998-1999年间,美国有41个私人教育券计划在进行,有13000名学生参与其中。在2002年,私立教育券计划在全美范围内大约服务于5300万学生中的46000名学生,大约提供了6000万的学费援助,且每一份获准享用私立教育名单的后面还有长长的排队名单。私人教育券更接近于慈善事业,其形式更为灵活,有的资助面向贫困学生,为其提供一定数额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教育经费,有的则致力于改善贫困学生就读学校的状况。但客观来看,寄希望于私立教育券来为每一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质量更好的私立教育是不现实的,只有倡导公共政策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答案。

三、几点启示

有人说,判断教育财政体制好坏一般有3种通用的准则:其一是教育经费投入的充足与否,其二是教育资源获得和分配的效率高低,其三就是教育资源获得和分配是否公平。我们也可以把这里的“好坏”理解为合理。换言之,如果一定时期的教育财政政策能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保持较为充足,而教育资源获得和分配不仅效率较高,且较为公平,那么该种教育财政体制就是比较合理的。从入学费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入学费由私人和团体承担的时期,明显属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随着义务教育体制的逐步确立,人学费开始由国家和政府承担,且承担的比例和额度越来越大,这说明基础教育财政在日益促进公平的同时逐步迈向合理。基础教育的免费对于基础教育财政走向公平只是一小步。进入20世纪下半期,随着时代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基础教育财政促进公平有了更多的期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卷计划的酝酿和实践也离不开这种背景。

教育券计划的实施既与20世纪下半期的社会和教育形势有关,也是一种基础教育财政的体制革新。不管是美国的公共资助教育券计划还是私立教育券计划,或是智利、哥伦比亚等国的教育券计划,所有尝试教育券的国家和城市都有着各自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有一点则是相同的,那就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行公共资助教育券的政府力图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承担更多的财政责任,私立教育券的资助者则更多地从慈善的角度考虑,为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家庭子女选择私立学校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智利的教育券计划则允许学生持与生均经费相当的教育券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参与教育券计划的学校中进行自由选择。哥伦比亚推行教育券计划主要面向中等教育领域,旨在为拥有各种社会背景的儿童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为他们增加教育机会和择校的权利。

教育券计划推行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尽管其成效还存在各种争议,但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努力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要使该计划真正体现其初衷,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教育券的发行方面。教育券的发行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公立与私立教育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但也要与其他改革措施结合使用,在教育券计划制订、发行数量、面值、方式,以及防止教育质量下降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无论是入学费还是教育券,任何基础教育财政的政策对于教育公平的促进都需借助具体的手段和明确的效果来体现,光有一种理念和模式还不足以证明其优劣。必须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等对教育的伤害,防止教育的失衡和异化。要以一种整合的思维来认识和完善基础教育财政政策,实现各政策要素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崔玉平,美国教育财政的理论与实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徐辉,郑继伟,英国教育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3]陈宝堂,日本教育的历史和现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4]修刚,日本江户后期寺子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3):50-53

[5]胡森,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张人杰译)[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6]周琴,智利教育券政策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4):39-43

[7]马建生,公平与效率的抉择: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8]沈有禄,教育券制度评析[J]l教育与经济,2004,(1):17-19

[9]贺武华,美国私立教育券探析[J]_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1):84-87

财政公平政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政预算评审评审预算

一、财政预算评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审中心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评审中心的职责主要是对预算单位的投资预算进行规范,实现财政资金地合理使用。因此其工作人员的知识经验、职业道德等都会直接对财政预算评审的准确性、真实性产生影响。然而预算单位项目技术和预算编制比较多样、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评审的难度,这要求评审中心的人员还应该具备安装、土建、水利、市政等预算编制的知识。

(二)评审业务内部监督复核机制不完善

现如今,大多数评审中心对于内部复核工作都重视不够,他们觉得只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评审任务完成,工作中不产生任何错误便可以了。然而由于财政预算评审体制的持续健全,评审范围地持续扩大,评审业务地持续增加,过去单纯以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财政预算评审工作的要求了。财政预算评审业务内部复核机制不完善还能够造成工程特点一样的施工项目,会出现不一样的评审标准,从而对财政预算评审的权威性产生削弱,对财政预算评审工作的整体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三)评审报告的质量总体较差

对于财政预算评审工作而言,评审报告的质量至关重要。但是现实中评审报告的质量总体还不是很高,评审中心工作人员通常对评审过程中的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套用比较重视,对评审资金的增减原因比较重视,但是对问题本质的深入挖掘与文字表述却重视不够,评审报告普通存在语言不精炼、缺乏逻辑性等问题,使用评审报告的人不容易看懂,而且还缺乏关于财政资金使用与项目管理方面的针对性建议。

二、财政预算评审工作的策略

(一)不断提升评审中心人员的素质

评审中心应该坚持引进和培训并举,致力于打造一支评审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都比较高的人才队伍。第一,评审中心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应该将是否具有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评审知识经验和专业学历作为硬件要求,严格把握工作人员引进这一关,确保所招聘的人员入职后能够在第一时间里面适应实际的财政预算评审工作。第二,评审中心的负责人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日常财政预算评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一些典型评审案例,加强与评审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交流。同时邀请一些预算编制、财经会计、土建工程造价等领域的专家,对评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业务方面的培训。评审中心还应该为工作人员全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和引导评审人员尽力参加一些诸如会计师、经济师等资格考试,从而持续更新与丰富自身的业务知识,促使评审人员养成自主学习与研究的习惯。

(二)有效完善评审业务内部监督复核机制

第一,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具体来讲,就是审核岗位与复核岗位要进行分离,计价岗位与计量岗位要进行分离,保证财政预算评审工作的客观独立,对项目工程造价审核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个人操作空间予以监控。第二,实行制约制度。任何一个财政预算评审项目都必须有两个及以上的人员参加,不管是现场勘查、制定评审计划、审核工程数量,还是确定主材价格、出具评审报告,都要有两个及以上的人员共同参与进行,从而能够起到彼此制约和监督的作用。

财政公平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单位 财政预算 绩效管理 评价

一、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预算绩效评价是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绩效评价的内容通常包含四个方面,即绩效目标的设定,制定与绩效目标相匹配的制度与措施,财政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情况,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常用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等。

结合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与实际情况,绩效评价的流程大体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与报告阶段,其中准备阶段的流程为:确定绩效评价对象下达绩效评价通知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组织开展绩效业务培训;实施阶段的流程为:收集基础资料并审核绩效评价现场审查核实综合分析形成评价结论;报告阶段的流程为:资料整理撰写评价报告反馈评价报告并征求意见修改审核绩效评价报告反馈评价结果给相关单位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评价资料归档存查。

二、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首先,绩效评价规章制度不完善,观念淡薄。从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虽然单位制定了相关的评价方法,但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在具体的评价实施中缺乏标准,而且评价流程不规范,具体是实施方案不完善,进而导致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制度不健全,在长期的工作中,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和长期性。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缺乏制度保障与规章可依 本质原因是单位对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意识的淡薄,进而导致实施不顺,监管不利。

其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绩效评价基础数据库,现行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标准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性不足。地方公共事业单位所采用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多为上级财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及标准,其中较容易选择和完成的指标较多,而结合地方特征与实际情况的定量指标较少,这在具体执行中缺乏地方针对性的,进而使得绩效评价报告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地方公共事业单位的实际财政支出情况。

再次,由于地方公共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依据,而且也没有统一、且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这导致评价结果不完全真实,而评价报告运用不成熟、不完善,缺乏指导性。此外,每次的评价报告多作为档案保存起来,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法律与规章制度度的监督,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也没有形成约束,评价反应的问题多浮于表面,缺乏深度,进而使其不具备足够的管理与决策价值。

三、完善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评价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力度与规章建设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地方公用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对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认识不足,观念淡薄,这是导致诸多问题存在的先决条件,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重视程度,大力推广公共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与舆论环境。在提高重视的基础上,应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规章制度,将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制度化、长期化。建立与地方公共事业单位相匹配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基础制度,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工作制度,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保障和监督等相配套的制度。

(二)科学建立预算绩效指标框架体系与评价工作基础数据库

由于目前多数地方公共事业单位所执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是由上级财政部门所引发的文件,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地方公共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特征,建立科学的、针对性的预算绩效指标框架体系。指标框架体系的构建需遵循相关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目标导向性等原则。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体系可有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两部分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目标完成指标、组织管理水平指标、财务管理指标、资产配置与使用指标。为实现绩效评价工作的长期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以往的评价结果建立工作基础数据库。工作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内容包括绩效评价的数据库、建立绩效评价的数据库、利用预算绩效评价的数据库存储、检测、分析、评估各种相关生数据。

(三)强化预算评价结果的利用,提升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绩效评价并非最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才是更深层次的功能拓展,因此在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应强化结果利用。一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处置,二是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挂钩,三是实行绩效问责机制,四是将绩效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开公布,五是硬化绩效评价结果的法律约束。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专业的管理队伍来支撑,因此需提升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育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队伍,或者积极与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

参考文献:

[1]薛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6

财政公平政策范文第4篇

2013年高考延续了以往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力度。试题命制以“基尼系数”“两个同步”“收入倍增”“营改税”等时政热点为素材,突出考查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税收及其作用等知识,体现了国家对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视。

二、复习指导

《收入与分配》这一专题的复习,就知识层面而言,考生要把握一个核心,即维护社会公平,可从分配制度、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等角度来认识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可从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等角度来认识“如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主线;另外,考生要明确公平与财政、公平与税收、财政与税收这三对关系。

【考点解读】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例1】2013年1月21日,浙江省首家股份合作农场在仙居落成。该农场以村民土地入股方式,配合“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形成农业产业化,村民成为股东后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务工渠道。这一农场建立的意义在于( )

①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②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③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进一步流转

④实现分配方式多元化,有利于农民增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股份合作农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的成立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民作为劳动者,加入该农场劳动所得属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农民作为股东,其土地入股所得属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故②④入选。股份合作农场属于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有机结合,①③不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D

【答题必备】

抓住关键词区分分配方式

①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只要看到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信息,可判定这种分配方式为按劳分配。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只要看到股息、利息、科技入股、出租、私营企业工资、土地流转等信息,可判定这种分配方式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2.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

【例2】(2013年天津卷・1)党的十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①②③从发展生产、调整分配格局、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实现的措施与必然性,符合题意要求。④错误,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答案】A

【答题必备】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促进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特别要发挥财政和税收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方面的作用。

3.效率与公平

【例3】(2013年海南卷・4)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09.7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977.29元,两者之比为3.13∶1。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

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

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

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再分配措施”这一设问指向。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③增加专项贷款不属于国家再分配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①④属于国家财政支付的再分配举措,应选。

【答案】B

【答题必备】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差距不能过大。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是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主要途径是国家预算,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区、城乡、部门、不同群体、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再分配能促进社会公平,但也要注意效率。

4.财政的作用

【例4】(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解析】财政赤字即国家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国家扩大财政支出在市场形成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故A符合题意、D予以排除。财政赤字与企业减负无关,排除B。一般说来,财政收支平衡是最佳状态,财政赤字打破了收支平衡,故C排除。

【答案】A

【答题必备】

财政的作用和表现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表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表现:①加强对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②加大对“三农”的投资;③加大对行政管理与国防的投资;④加大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出等等。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表现:①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税收;③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赤字规模,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5.财政收入与支出

【例5】(2013年北京卷・30)下表是 2011 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长率。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 2011 年北京市

A.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

B.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C.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

D.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

【解析】表中数据反映的是2011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长率,不是绝对数,因此不能说明财政盈余,A不选。通过财政收入与个人所得税增长率的对比可知B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C观点错误。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增加会带来个人所得税的增长,D观点错误。

【答案】B

【答题必备】

影响财政收入的两个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6.税收的作用

【例6】(2013年四川卷・2)S市是我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试点城市。截止2012年底,该市共有15.9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九成企业税负减轻。2013年1月,国务院决定选择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在全国推广“营改增”。“营改增”的积极效应是( )

①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②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益经济结构调整

④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显示S市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企业中,九成企业税负减轻,这有助于企业的发展,②正确。“营改增”把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列入推广范围,有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③正确。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国家税种的优化和国家财税制度的完善,但税种变化不是财政收入来源的拓宽渠道;税种涉及财政收入而非财政支出,故①④不选。

【答案】C

【答题必备】

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发展滞缓,可以通过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引导居民合理消费。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税收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行为,如对奢侈品消费征税。

财政公平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区间;财力差异;适度性;模型

地区间财力差异过大,不仅导致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更会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拉大,贫富矛盾加剧,从而使财政失去稳固、平衡的内在机制;地区间财力差异过小(财力完全平均分配),则会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下级政府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因此,只有本着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使地区间财力差异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也就是说保持适度的地区间财力差异,才能调动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一、地区间财力差异适度性的理论及模型构建

1.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意味着在对各地财政状况(需求与能力)和税收努力统一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各地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均等化。一般来说,人均财政收入(本文中财政收入均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低的地区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该较高,反之亦然。即人均财政收入与人均财政转移支付呈负相关,且两者的相关系数R<-0.8,即CORREL(X,Y)<-0.8。用公式表示为yn=αXn+b,其中X表示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yn表示各地区人均财政转移支付额,由于Xn与yn负相关,可知a

2.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意在确保经过转移支付以后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齐守印,1994),从而鼓励各类地区都积极致力于发展经济和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征管,防止挫伤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避免欠发达地区安于现状、坐享其成。即人均财政收入与人均财力呈正相关(人均财力=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转移支付),且相关系数R>0.8。用公式表示为Zn=xn+yn

二、对河北省地区间财力差异适度性的检验

1.对公平原则的检验――人均财政收入与人均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性分析 我们根据2003-2005年河北省各市人均财政转移支付和人均财政收入作出XY散点图,其中,纵轴表示人均财政转移支付,横轴表示人均财政收入。因为人均财政转移支付和人均财政收入呈负相关,公式yn=aXn+b中的a应该是负数,而且相关系数R<-0.8,但我们计算得出的a均为正数(2003-2005年的a分别为0.2142、0.1484和0.2369),表明河北省的人均财政转移支付与人均财政收入呈一定的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R较小,说明河北省的财政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公平原则。

2003年秦皇岛市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排第1位,应该获得较低的财政转移支付,但其获得的人均财政转移支付较高(在全省排第3位);邢台市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排第11位,应该获得较高的财政转移支付,但其获得的人均财政转移支付在全省排第8位,不符合公平的原则。

2004年邢台市和保定市人均财政收入很低,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分别排第10位和第9位,但其人均财政转移支付较低(在全省排第9位和第11位);唐山市和秦皇岛市人均财政收入很高,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分别排第1位和第2位,但其人均财政转移支付较多(其获得人均财政转移支付在全省排第3位和第4位),不符合公平原则。

2005年保定市人均财政收入很低,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排第9位,但其人均财政转移支付额较低(在全省排第10位);唐山市和秦皇岛市人均财政收入很高,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分别排第1位和第2位,但其获得的人均财政转移支付也较高(在全省分别排第3位和第4位),不符合公平原则。

2.对效率原则的检验――人均财政收入与人均财力的相关性分析

从效率的角度考虑,人均财政收入较高的地区,其人均财力也应该较高,我们根据2003-2005年各市人均财力和人均财政收入作出XY散点图,其中纵轴表示人均财力,横轴表示人均财政收入,从理论上分析,因为人均财力与人均财政收入呈正相关,计算得出公式中的(a+1)应该是正数,而且相关系数R>0.8,我们计算得出2003-2005年人均财力和人均财政收入的相关系数R均在0.8左右,(a+1)分别为1.2142、1.1484和1.2369,均为正数,说明河北省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较好地体现了效率原则。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即2003-2005年都存在张家口市和承德市人均财政收入较低,而人均财力较高的现象。2003年张家口市和承德市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排第8位和第10位,而其获得的人均财政转移支付分别在全省排第2位和第1位,导致其人均财力在全省排第4位和第5位;2004年张家口和承德两市的人均财政收入分别在全省排第7位和第8位,由于得到省里的转移支付较多,分别排全省第1位和第2位,接受转移支付以后其人均财力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4位;2005年张家口市、承德市人均财政收入分别在全省排第5位和第7位,但由于获得的人均转移支付在全省排第1位和第2位,以致人均财力在全省排第2位和第4位。这种格局不仅有违效率原则,同时也会造成张家口市、承德市对上级财政产生严重的依赖。

三、地区间财力差异适度性模型的应用

1.河北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目标定位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上级政府采取怎样的转移支付政策,或者说,将地区间财力差异控制在怎样的区间内,取决于上级政府对公平和效率原则的侧重。由于效率原则已经在财力的初次分配中得到充分体现,当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较大时,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要着力解决公平问题,否则势必影响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所以应该选择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当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较小时,如果过多考虑公平,财政转移支付的再分配会降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也不一定会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反而会使欠发达地区产生依赖思想,所以此时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应该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那么河北省转移支付政策在效率与公平中如何权衡呢?河北省地区间财力差异到底有多大呢?

通过比较,从人均财政收入差异上看,河北省地区间差异是最小的,其次是浙江省,广东省地区间差异是最大的,江苏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地区间差异均较大,人均财政收入的加权变异系数均在80%以上。从人均财力差异上看,河北省地区间财力差异是最小的,其次是浙江省,广东省地区间财力差异是最大的,江苏省、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地区间财力差异均较大,人均财力的加权变异系数均在60%以上。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河北省地区间财政收入和财力差异都不大,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时应该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河北省地区间适度财力差异的测算

按照2005年河北省各市人均财政收入的高低,对各市做一个降序排列,令x1、x2、x3…xx11分别为唐山市、秦皇岛市、石家庄市、廊坊市、张家口市、邯郸市、承德市、沧州市、保定市、邢台市、衡水市的人均财政收入,令y1、y2、y3…y11分别为唐山市、秦皇岛市、石家庄市、廊坊市、张家口市、邯郸市、承德市、沧州市、保定市、邢台市、衡水市的人均财政转移支付,由于yn=axn+b,yn-1=ax+b,两式相减可得yn=yn-1+a(Xn-Xn-1),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y1=Y1+a(Xn-X1)。

由于-1<a<0。令a=0.1,可得y2=y1-0.1(x1-x2),y3=y1-0.1(x3-x1),yn=y1-0.1(xn-x1),将上面10个式子代入y1P1+y2P2+A+ynpn=m,可求得yn=565.00,根据公式yn=yn+a(xn-x1),计算得出各市人均财政转移支付和人均财力情况,此时的人均财政转移支付和人均财政收入完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1),人均财力和人均财政收入完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充分体现了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我们将各市实际转移支付与理论上转移支付相比较,从表5中可以看出,唐山市、秦皇岛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实际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大于理论上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其财政转移支付差异在20%~50%之间,石家庄市、沧州市、保定市、邢台市、邯郸市实际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小于理论上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其财政转移支付差异在-17%~-30%之间,衡水市、廊坊市实际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与理论上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差异不大,其财政转移支付差异分别为-0.35%和-3.13%。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为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005年河北省要增加对石家庄市、沧州市、保定市、邢台市、邯郸市的财政转移支付,而要减少对唐山市、秦皇岛市、张家口市、承德市的财政转移支付,衡水市、廊坊市可以保持现有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