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和科学史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彝族学生教学 汉语交流 少数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71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汉语的有效教学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果,现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之间的交流,推动民族融合,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人才。在彝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的的推广汉语,以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借助汉语和教师及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继而凸显现阶段少数民族教学的有效性,为民族交流、国家发展提供基本的支持。
一、激发彝族学生课堂汉语交流使用
首先结合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的实际经验,就激发彝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用汉语和老师及学生互动进行探究。从梳理相关的教育视角和教学方法,保障少数民族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
(一)丰富课堂汉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说汉语的兴趣
学生汉语学习与应用的前提是基本的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从激发学生汉语学习与应用的兴趣方面着手,并在课堂上推广汉语的应用。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小学阶段的学生才能突破语言学习的困难,主动的学习汉语,应用汉语,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汉语才能成为交流的基本工具。现阶段,随着少数民族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师能够应用的教学资源不断的丰富,教学工具不断优化,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教师应当丰富汉语教学内容,以趣味汉语引导学生应用汉语与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小学阶段学生较为喜欢的汉语动画,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不仅能够获得乐趣,更能够了解汉语、感受汉语传递的健康知识。在彝族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对动画片进行下载,并借助学校的教学设备,在开展汉语教学与交流之前进行播放,激发学生对汉语听说的兴趣,同时借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故事内容,引起汉语交流的基本话题。如此,在彝族语文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聊一聊生活,让学生之间使用汉语互相探讨,逐步引入生活、学习、课堂等话题。
(二)将汉语应用与日常交流,使得汉语成为课堂教学的工具
汉语成为课堂教学工具首先要满足汉语使用的便捷性,如果教师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教授一些书面语言或者一些简单的单词,学生无法在短期内有效的应用汉语,一组学生在课堂上应用汉语和教师学生互动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因此,在现阶段课堂推广汉语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授基本的汉语知识外,还应当积极的推动汉语应用与日常生活对接,为汉语成为课堂教学工具设定基本前提。
随着国家对彝族学生教学工作的不断重视,彝族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内容不断的丰富,蕴含充分的故事和哲理。教师在鼓励学生应用汉语的过程中,就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编排话剧,并结合小学语文单元活动课组织开放式教学课堂,让学生熟知汉语言的应用方法。例如在《公仪休拒收礼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分小组演练和表演,让学生根据汉语学生自己添加生活内容,应用于话剧表演之中。借助这种模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应用汉语日常交流用语,并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汉语成为课堂教学的工具,进而使得彝族学生在使用汉语的同时也能充分的感受到n堂学习的快乐。
(三)积极加强汉语文化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汉语言
汉语言的有效应用不仅仅在于课堂的基本教学,学生如果要想借助汉语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就应当深入学习汉语,真正了解汉语的准确用法。因此,在推广课堂汉语应用的同时,彝族小学语文教师同样也应当开设专门的汉语文化交流,让学生了解汉语背后的文化,汉语不同场合语意表达的差异性,以此使得学生在学习与应用汉语的同时,不断的深化自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为更好地应用汉语提供保障,为彝族语文课堂上学生应用汉语与教师和学生交流提供前提条件。
二、彝族语文教学中汉语应用推广的基本举措
从前期的探究来看,现阶段,在彝族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应用汉语与教师和学生互动,不仅要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应当使得汉语与日常交流相结合,并保障学生充分了解汉语文化,以此来为汉语的有效应用提供保障。在这种条件下,彝族小学教学单位应当积极的采取相关的举措来保障这些方面的措施得到落实。
(一)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使得汉语教学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
少数民族教学资源的投入是汉语教学与应用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与信息网络,搜集有益于汉语教学的资源,因此为了保障汉语教学的有效应用,教学单位要积极地加大对汉语教学资源的投入,满足教师在教学工具、教学资源库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以此为推广课堂汉语应用设定大前提,充分保障彝族小学语文课堂汉语言应用。
(二)强化彝族语文教师水平,保障汉语文化的有效讲解
教师汉语言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汉语学习与应用,因此在推广彝族语文课堂汉语言应用的过程中,教学单位不仅仅按照普通话等级标准来要求教师,考核教师,而应当深度挖掘汉语言文化内容,强化教师对汉语整体文化的把握能力。教学单位既要通过再培训、教学单位的交流研讨来提升彝族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水平和文化积淀,还应当设定科学的考评机制,对教师在汉语言文化方面的提升进行督促,继而为彝族学生掌握汉语,应用汉语,在课堂上借助汉语进行交流互动提供保障。
[关键词] 新课程 生物科学史 科学素养 教学实践
科学史是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由于其独特的视角和范例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生物科学史又由于它研究内容的特殊性,即人类认识生命世界、认识自身的发展过程,其本身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促进学生理论学习”的价值范围。它已经成为生物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在具体的内容标准中对生长素的发现、孟德尔的研究方法、细胞学说的建立等内容作了规定。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在科学史教学方面突破现行教材,做了一些尝试,并有所感悟,与大家共勉。
用科学史,学习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根据加涅等对知识的分类,实验设计属于程序性知识①,科学家的范例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这类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设计得不太全面是正常的,教师不要太急于求成,将要求降低,力求突破一点。
例如,在“光和作用发现”一节的教学中,将简单的科学史叙述拓展为讨论课,让学生通过体验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过程,体会探索的艰辛与快乐,学习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介绍普里斯特利小鼠-钟罩实验时,增加问题:许多人重复了他的实验,有人成功了,有人却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解答,从而指出实验条件—光的重要作用。在介绍萨克斯叶片遮光—碘熏蒸检验实验时,提出问题:萨克斯为什么要把叶片先放在黑暗条件下处理几个小时,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体会条件控制在实验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恩格尔曼水绵实验来引导学生分析:①为什么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②为什么把水绵装片黑暗密封处理?③为什么先用一束极细的光线照射,再完全暴露在光下?不这样做行不行?④恩格尔曼的实验设计对你有什么启发?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材料、条件控制、对照实验和检验手段在实验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学会从高出看问题,学方法而不仅仅是学结论。
而在介绍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发现光和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时,先不引入实验过程,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作出假设和设计,再与教材的实验对比,从而体验了探索的过程,体会了探索的乐趣。
适时引入科学史,有取有舍
例如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的教学中教材上有关生物科学时的资料很少,只有一个大致的框架,中间的跨度很大,学生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在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的铺展问题上,我先通过讲解磷脂分子的结构,在让学生自己画出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再尝试画出磷脂双层的排布情况,并就几种可能的情况进行讨论,从而得出磷脂双分子层必然是“脚对脚”的排列方式。这种“史实的再现”方式能够使学生有效构建膜的结构模型。而在“暗—亮—暗”模型的建构过程中,我增加了我在教学中增加了有关电镜的工作原理的介绍,让学生明确的“三明治”模型的含义。这样学生沿着科学家的发现历程认识膜的结构,逐步搭建知识框架结构,并在此过程中能对科学家的结论的合理性做出自己的判断。
但是,科学史的引入也要注意取舍。我们不是重复史实,课堂教学也不需要重复科学史上做过的每件事情,而是要抓住主线,排除干扰。如光和作用发现史有很多比较著名的实验:希尔反应,紫硫细菌利用硫化氢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等。但是对于教学主线来讲,是个干扰,教学中就应该舍弃。
科学家生平—激励与熏陶
科学的发展史也是科学家们不计个人名利,为科学和真理奉献一生的奋斗史。科学家成长过程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科研条件、个人努力创新都是分不开的。如“遗传的基本规律”一节,教材着重归纳总结了孟德尔生平。孟德尔的成功,不仅是他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结果,同时也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他所在的大学有如多普勒、艾廷豪森、昂格尔等诸多名师名家,他所在的修道院的良好的学术氛围等。
而在进化论部分教学中,达尔文的理论成功与实践失败,对学生也是一种启迪。从而让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不舍的探究精神,还要认识到个人理论发展的局限性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另外,沃森和克里克的伟大合作等又体现着“科学无国界”的公理,科学家的协作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总之,科学史教学重在展现科学史实的内在价值,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途径之一。它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建构知识框架体系,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训作用是其他方面教学所不可替代的。高中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会在科学史学习中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对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乃至将来的人生规划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①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知识的定义及其分类。P27-.2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为例,通过科学史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学概念。
教学过程中以科学史背景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顺利进入探究学习状态。
1 探究配子的形成方式
1.1 探究和卵细胞是否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
教师展示资料1: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含46条染色体)。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新个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
教师设置问题: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体细胞,那么和卵细胞也是通过有丝分裂而来的吗?如果是,那么亲子代之间的染色体数目会怎么改变?
学生大胆推测,并出示模式图(图1)。
学生分析:通过有丝分裂,亲代和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如果和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那么通过受精作用亲代和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不同,一个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和卵细胞的形成不是通过有丝分裂得到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进一步提出疑问:和卵细胞的形成是通过什么方式呢?
学生大胆推测:如果和卵细胞各是原来的一半,那么受精作用后染色体数目将保持稳定(图2)。
1.2 探究配子的形成方式为减数分裂
教师展示资料2: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在卵细胞和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资料3: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贝内登通过研究马蛔虫卵的成熟分裂,证明配子只含有体细胞的半数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染色体数目又恢复正常。
资料4:课本问题探讨(图3)。
这三个资料证实了学生的推测,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得到肯定,学习兴趣骤涨。
教师进一步设置问题:科学家证实了精卵细胞的形成染色体数目会减半,观察雌雄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图,看看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各是多少?其形态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分析: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是8条,雌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都是4l,配子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配子中的染色体并不是由体细胞染色体随机分配而形成的,体细胞染色体很明显是成对存在的,配子的染色体是在成对染色体中各取一条组成的。
师生讨论,得出结论:配子的形成是由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分离,不成对的染色体组合,染色体数目减半。
教师肯定学生的分析和结论,并总结:配子的形成方式称为减数分裂。
2 探究减数分裂的过程
2.1 激发学生自主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教师展示资料5:1890年,奥斯卡・赫特维奇在马蛔虫的卵细胞和发生过程的观察中,发现减数分裂过程的全部细节,并做了精确的描述:染色体与有丝分裂一样需要复制一次,但是细胞分裂了两次。
教师设置问题: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如何将成对的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的行为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讨论、分析,出现不同想法:(1) 复制后,着丝点先分裂,第一次分裂的结果和有丝分裂一样,第二次分裂再把成对的染色体进一步分离。(2) 复制后,成对的染色体先分离,第二次分裂再是着丝点的分裂。
教师进一步点拨:现在出现了不同的假设,那么如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
学生很快想到了实验验证法,但由于课堂无法马上进行实验,故此教师继续展示资料。
2.2 揭示减数分裂的正确过程
教师展示资料6: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通过对蝗虫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研究,深刻阐述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他得出了“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以配对形式联合,再彼此分离”的结论。
资料7:见图4、图5。
教师设置问题:根据刚才的探究,你们可否总结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且画出减数分裂过程的染色体变化图。
学生继续讨论、分析,得出了减数分裂的概念。
教师巡视并且观察,指导学生画图。
3 总结归纳,促使概念的形成
教师等待学生画图完毕,先播放的形成过程视频,让学生体验减数分裂的过程。最后,教师呈现哺乳动物的形成过程图解。
教师总结并进一步点拨分析讲解,促使学生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及出现交叉互换等染色体变化,促进学生理解同源染色体等重要概念的含义,让学生独立分析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4 教学反思
虽然科学史是前人的总结归纳,但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知识,教师需要让学生站在问题的起点,面对问题,追溯起源。当然科学史的使用必须要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筛选,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要考虑其对学生智力和兴趣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史原材料的转化需要教师深入思考,让其适合于课堂的探究活动,设置的问题必须留有探究余地,为学生思考和讨论分析搭建平台。此外,教师还必须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提升学生的能力。总之,在生物课堂上恰当利用生物科学史,能够对学生知识、情感、技能的全面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4.
[2] 姚秀林.生物科学史的教育教学价值――以人教版高中《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J].生物学教学,2014(4):17-19.
[3] 朱平,陈静,祁国华.指导学生构建“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模型”的教学实践[J].生物学通报,2012,47(8):47-49.
[4] 冯永康.遗传学的早期发展之回顾(二):从孟德尔实验到孟德尔定律的真正确立[J].中学生物教学,1998(4):40-41.
马克思说过:“科学的门口,就是地狱的门口。”系列片的第一个专题《科学入口处(上、下集)》就是专门和集中地介绍科学史上那些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的。他们冒着失明的危险,用裸目观察研究太阳;冒着生命的危险,以自己的感官为传感器去尝试新发现的化学物质;他们为了揭示疾病的传染过程而“以身饲蚊”、吞噬病菌,做亲身试验,乃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你看到这些科学家的事迹时,你会体味出,科学事业不仅是光荣和神圣的事业,它更是需要冒险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事业。你会联想到,科学家们是真正的普罗米修斯,他们把科学的火种传播给人类,自己却为此而献身。这,也许就是系列片之所以命名为《播火录》的真实含义。
单靠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聪明才智,远不能使科学事业做大、做强。系列片还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科学的发展,这就是系列片的另一个专题――对科学的财力支持。这部分内容起名为《人生有银(上、下集)》。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逐渐形成规模,已经远不是一个人摆弄坛坛罐罐,或者一个师傅带个把徒弟就能够出成果的时代了。进入18、19世纪,科学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需要有价值昂贵的实验设备,传播科学需要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大学,这些都需要有相当的财力。所以,在现代科学的功劳簿上,不仅铭记着许多卓越科学家的怀才者,也在显要的地方闪烁着那些慷慨解囊支持科学事业的聚财有方的怀财者。系列片介绍了一串闪亮的名字:哈佛、卡文迪什、诺贝尔、斯坦福、索尔维、叶凯士、耶鲁、霍布金斯、班伯格兄妹、洛克菲勒、斯密森,等等,不仅介绍了这些“财主”捐献支持科学事业的起因和过程,也介绍了这些捐献在科学事业中开花结果的影响。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很吸引人。看了这组介绍,你不得不对这些慷慨支持者们由衷地敬佩。
在20世纪,对科学事业影响最大的事件,恐怕就数诺贝尔奖了。但迄今人们在对诺奖大约380名自然科学得奖人崇敬和歌颂的同时,却很少有人了解诺贝尔评奖背后的是是非非。系列片用一个专题《另眼看诺奖》来介绍诺贝尔奖评奖中的遗漏、瑕疵和缺憾,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灵中的另一面。由于这一专题内容的丰富,系列片用了4集,比如其中细致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以及那些阻止爱因斯坦相对论得奖的评委们的立场与理由。后面还介绍了诺奖评奖的错位,该得的没有得,不该得的却高居榜首,介绍了诺奖评奖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则以及一些科学家为获得诺奖的不当作为。在仔细看过这部分内容后,你会发现无论是诺奖的评委还是诺奖得主,他们也同样有普通人的缺点,他们也会有虚荣心,有偏见,有嫉妒心,也会腐败乃至弄虚作假、走门子、投靠山,使观看者在对诺奖得主的崇敬之余,会有一番反思,会以一种平静和审视的心态对待科学发展中的任何奖项。
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双刃剑为人类造福的一面被彰显得比较充分,而对于它带来祸害的一面,大多不太留意。人们又常说:“历史是隐恶扬善的。”对于科技史也是这样。打开任何一本科技史的图书,大多是介绍一些著名的科技发明所取得的成果,而对它们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却很少提及。《播火录》中有一个专题《文明的代价(上、下集)》,从另一个角度介绍科技发展的历史。系列片以X射线、镭放射性的发现、含铅的乙基汽油的发明、氟利昂作为制冷介质的发明以及杀虫剂DDT的发明为例,除了介绍这些发明带给人类的好处,还着重介绍了这些发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及后来为防止这些灾难人类采取的各种措施。这才是完整的科技史的写法。系列片告诉我们,开创X射线医学应用的第一代著名学者大都身患癌症,并遭到截去手臂过早去世的悲惨结果;为了涂抹夜光表盘,美国数以千计的“镭少女”罹患不治之症,之后人们才逐步研究放射性防护,并且制定放射线的标准和有关的法律。系列片还告诉我们,乙基汽油、氟利昂、DDT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发现过程,它们后来都被国际公约禁止。
这启发了我们,当我们在开创和推广任何一件新发明的时候,必须十分小心地注视它可能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事实上,不仅是影片所提到的那些典型事实,其实大多数的科技发明都会有这种两面性。例如,汽车的发明,使我们出行快捷,但迄今汽车安全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再如,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通讯、娱乐、交友、购物等方面的极大便利,但它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长远影响,已经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原子能发电,既带给人们光明,又会带来核污染,2011年日本的福岛因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至今仍是日本人疲于应对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歌颂筑坝蓄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利于灌溉、养鱼、发电,等等,可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却谈论得很少,有的大坝建成后负面问题逐渐暴露,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目前美国就在有计划地拆除一些水坝。这就是说,我们在对科学技术发明“敬”的同时,一定要保持一种“畏”的心态。所谓“畏”,就是对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警惕,加以防范。
科学是博大精深的,反映科学发展的科学史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播火录》带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那些可歌可泣的科学家的故事,会令人敬佩;那些有远见的投资科学事业的情怀,会令人感恩。系列片启发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去考察和思考科学史,也启发我们的科技史作者和研究者换一个角度去研究科技史。
一、图片、图表教学法
新教材与老教材的区别之一是配有大量的图片和图表,教材和练习中多次出现图表及体现动态变化规律的坐标曲线。其中的生物学图既有形象直观的一面,又具有概括、浓缩知识的一面,它能直观地反映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的过程,高度地概括生理活动之间的相同点、区别和联系。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课本中的图形和图表,不仅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识图、译图及挖掘图表中隐含信息的能力。例如,在“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的影响”内容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注意观察坐标曲线,了解纵轴和横轴的含义,进而明确变量线的变化,掌握变量变化所对应的生物学意义。接着找曲线的起点、转折点、顶点、终点,理解特殊点或段的含义。最后观察不同曲线的变化,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明白低温条件对酶的影响和高温、强酸、强碱条件的不同。
二、简笔画教学法
高中生物理论性强,不可能要求学生每时每刻都能聚精会神地听讲,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可以简笔画来活跃课堂气氛,可谓寥寥几笔,胜似千言。如在讲“神经调节”时,可用简笔画分别画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间的传递”,教师可以一步一步地演示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传导过程及神经元间的电信号传导和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课堂反馈效果很好,比用多媒体展示的印象更深刻。再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涉及很多科学史实,要让课堂内容活泼又能将难点突破,可以每讲一个科学史时画出一种模型,还可以请学生参与其中,最后得出流动镶嵌模型。除此之外,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绘制简笔画,还能为生物课堂教学增添色彩,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总之,在生物课堂上使用简笔画辅助教学,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分析能力。
三、体态语教学法
国外许多教育学者强调运用“非言语行为教学法”。他们说,人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言语符号是信息交流的唯一载体,其实并不如此。国外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共同开创了一门新学科――“举止形态学”。举止形态学认为非言语行为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对教学具有极大的意义,它伴随言语行为可以使学生在接受言语信息的同时,得到生动形象的知识。而我们知道人与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头部的相貌不同,讲到这,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氨基酸的种类是由R基决定的。当手拉手形成一排时,学生也就能很容易地明白脱水数与肽键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