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形势;宏观;宏观经济;走向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2001701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以及其经济活动的总体活动简称为宏观经济,简单来说也就是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体活动。然而,由于一个国家内外经济状况的不断变化,并为了能够实现国民经济活动与发展的稳定增长的态势,就需要采取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是以政府为主体,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国民产出水平、稳定物价、低失业率等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而采取的相应的对应措施,因此,下面笔者就根据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相关分析。

1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下的经济形势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对健康,主要在于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长期平稳且快速发展的状况,这种经济发展状况也正好符合了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准。具体来看,我国的GDP、财政收支、投资于对外贸易等实现了长期的快速发展,且从增长数据判断来看,其增长的速度也较为合理,也形成了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国家。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后革命时代”。所谓“后革命时代”,指的是未来的经济革命时期。“后革命时代”首先表现为以“和平、和谐、共同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强调经济发展为时展的主旋律。其次,“后革命时代”着力于生产关系的转变,提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与优化。因此,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已经做好准备,逐渐走向经济发展的“后革命时代”。

当前的“后危机时代”即将过去,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全球的经济复苏的势头仍在持续,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金融危机的渡过,虽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但从整体的发展形势来看,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后危机时代”也即将过去,逐渐开始走向新的宏观经济发展道路。

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双重并存”阶段。一般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要渡过三个阶段:首先是建设阶段,其次是发展阶段,最后是消费阶段。然而,当前的“双重并存”阶段指的是我国的东部地区已经发展到了“发展与消费并存”阶段,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发展的“建设与发展并存”阶段。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存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没有实现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并伴有其他的经济问题。

2简要分析我国目前经济状况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处于平稳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渐走上“后革命发展”时期,但在这些良好的经济信号下,仍存在着一些经济问题。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优化。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主要依赖于我国的外贸出口与投资,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增长依赖于外贸出口则体现了我国国内的消费不足,尤其其个人消费,而较大数量的投资就会造成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从此以往,就会造成外汇积累较大,国际收支与国际贸易出现双顺差,从而增大了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存有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性发展的弊端,需要通过调控手段,逐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健康化。

当前我国的经济调控政策存有局限性。宏观调控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中,通过政府采取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手段来对经济的运行进行有关调节,该手段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从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然而,从我国具体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的经济调控政策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某些领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其次,宏观调控表现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且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最后,宏观调控需要较为专业的知识作为基础,一旦调节出现错误,就使经济出现更为严峻的问题。就业率低与通货膨胀形势严重就业率低、通货膨胀形势严重是目前我国人民能够切身感受的经济问题。就业率低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据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生的就业率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三。而目前我国出现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的经济状况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性过剩”,也就是“钱多资少”,人民币的投放速度过快。这种情况不仅对造成劳动成本上升,物价上涨,还会使人民财产流失,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发展不平稳问题凸显。正如前文提及,我国目前处于“双重并存”的经济发展阶段,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另外,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也十分严重。总的来说,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欲风险,且伴随着诸多不确定的、不稳定的国内、国外因素。

3就我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走向进行相关探究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推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改善目前经济形势的重要措施,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防线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以下笔者就我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走向进行有关探究。

以积极态度逐渐走向“后革命时代”经济发展道路。“后革命时代”是以和平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是逐渐完善市场经济发展与提高生产力的时代。所以,为了走向“后革命时代”就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当前的和平时代,努力将中国经济推向未来,推向现代化。其次,注重经济发展途径的创新型,转变滞后的、不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不断加强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与改进,并实现市场经济主体的生产要素的创新,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未来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最后,合理利用投资、消费、出口三个经济拉动力,通过调整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从而利用者“三驾马车”拉动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步上“后革命时代”健康发展的路子。

合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主要依赖于三种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为了使我国走上健康、稳定发展之路,就需要合理利用这三种手段,借助于价值规律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区域予以调解。首先,要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一方面不断将城市的有力资源注入乡镇发展,另一方面乡镇应该不断优化农业的生产要素,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在加强城乡联系的基础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另外,对于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也应该遵循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将东部的技术、资金资源引入中西部,带动中西部的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协调、平衡。

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的经济体系,其主要是指在这种体系下的生产、销售等市场经济活动完全主导于市场的价格机制,并通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作用力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果。因此,在我国政府调节经济走向的同时,还应该利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将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整形结合起来,从而在这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共同的作用力下,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完善与改革,推进我国经济走向有活力、有生命力的未来经济发展之路。

总的来讲,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不断完善与调整的过程中,仍面临着国内、国外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所以,为了能够推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就需要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不断探究目前存有的经济问题,以实现我国宏观经济走向的准确判断,从而在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借助有行与无形之手,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走向新的健康、创新发展路程。

参考文献

[1]王碧峰,周传龙.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03).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从紧 危机 经济增长

2008年9月15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四年来首次提高贷款利率、九年来首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在整个社会引起很大反响,同时也令理论界对国家在2007年底提出的“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方向产生了疑问。

一、解读“从紧货币政策”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为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 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 防止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 在未来一段时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此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从紧货币政策”的信号非常明确。

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从紧货币政策”,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解读:

1.2007年,CPI明显上涨,国际油价大幅攀升,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针对2007年宏观经济当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物价上涨问题,全球已给予普遍关注,而对于我国而言,食品价格的上涨带动的物价节节攀升已经对宏观经济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紧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严格控制通货膨胀的加剧,确保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

2.国内房价迅速窜高,房地产泡沫已全面形成;股票市场冲高回落,反映了市场的不完善及投资者的非理性。从2007年经济发展的诸多特点可以看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微观层面出现的问题不容小视。通过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使房地产、证券交易等过热行业泡沫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规范市场操作,使市场回归理性。

3.2007年,在奥运产业的带动下,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投资仍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2007年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以来宏观经济热度指数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吸引储蓄、控制银行信贷规模,解决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二、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紧货币政策”是在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符合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货币政策,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自2008年以来,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中央银行也适时地调整了货币政策的方向。

1.国际方面。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已使危机升级为金融风暴,不但使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被席卷,全球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从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至2008年9月,包括华盛顿互惠银行等在内的美国的多家银行倒闭,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先后被收购或破产清盘;“两房”、美国国际集团先后被政府接管。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导致全球大部分国家股市暴跌,各国金融机构及政府所持美元资产受损严重。2008年9月,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公布各自持有的“问题公司”的债券数量,直接导致沪深两市股指连续爆跌,国内金融业受到重创。

2.国内方面。2008年,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仍有一定抑制作用;1月份南方重大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9月“毒奶粉”事件等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但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2008年1月~8月份,我国CPI明显下降,但PPI却逐月递增,反映了我国物价水平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防止进一步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沿续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态势,1月~6月份的增长幅度为26.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对GDP仍有较强带动;奥运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仍然较为突出。因此,从总体上说,经济持续走强的趋势明显,预计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受负面影响较小,仍可保持9%左右的增幅。

三、当前及今后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适用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宏观经济增长仍然强劲,我国投资、消费的快速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经济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从紧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中央银行应该紧跟形势,有针对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首先,“从紧货币政策”的大方向还应坚持。虽然央行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宣告了央行结束了单方面降低“双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代,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已进入到“扩张货币政策”的阶段。经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央行提高双率的宏观经济背景是特殊的、暂时性的。如果剔除掉这些暂时性的因素的影响,透视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信贷等方面增长仍然强劲。就此看来,中央银行不应就此放弃“从紧货币政策”,而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坚持从紧的基本方向不能变。

其次,我国中央银行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手段的选择上应更注重实效。在坚持“从紧货币政策”方向的同时,在货币政策工具、手段和目标的选择上,中央银行应该更加谨慎。相对财政政策而言,货币政策更具有灵活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对于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应适当地将财政政策赋予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而“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则应更多地交由货币政策来完成。在未来的几年当中,货币政策将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一旦经济当中出现新的变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都应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适当地调整货币政策的短期行为,以满足长期货币政策目标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从紧货币政策”的方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中央银行不但要继续坚持“从紧货币政策”的主要方向,更应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配合财政政策的使用,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孙工声:准确把握从紧货币政策的内涵.中国金融,2008(2)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范文第3篇

应运,不是应景

“首先我们要确定的一件事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这近十年中,甚至更久的时间里,它每次出现的初衷都是好的。”赵云旗说,做十年的回顾,首先要确定的是主论调,即对十年积极财政政策的评说。在这方面,积极财政政策可谓功不可没。

为什么?他说,因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出现时机均为国家经济出现危机之时。应运而生的积极财政政策在这十年内都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客观上讲。它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如扩大内需,增加就业,让我国的经济走势在这十年内没有出现大的波澜,相对平稳地度过了每一个危机。”他说,严格来讲,从应急上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的运行显然是比较成功的。

赵云旗指出,公众现在有一个很明显的误区,似乎积极财政政策,甚至许多一般性财政政策都是“拍脑袋决策”,其实不然,“至少积极财政政策肯定不是。因为它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解决特定问题的政策。”他说,有因必有果,这些政策的出台都是必要的。如在金融危机等特定事件中,是整个国家经济形势,乃至整个国际经济形势逼迫着国家财政去做出反应和决策。“所以有些人说的‘拍脑袋’这四十大板打在财政身上确实有点儿冤。”赵云旗苦笑。

从行政到市场

赵云旗说,积极财政政策不被公众所看好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过去的行政手段调控,过于死板,过于机械,这也是我们在回顾十年前所感受到的事实上存在的弊端,我们无法不去面对。但他说,这样未必就不是好事。正视自己的缺陷才能前进,现在和以往财政调控的手段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行政的手段明显减少而经济的手段日益增多;直接的方式逐渐减少而间接的方式不断增加,单独的政策不断减少而组合的政策不断出现。总之,在这十年中已经从原来偏重行政于段调控向尊重市场、尊重经济的轨道迈出了很大的距离。

“你看这十年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我们过去往往是政策直接干预经济的,这种模式并不科学,也并不稳定。现在财政已经很少直接干预经济了,而是通过一些间接政策调控,如财政、税收政策等手段。”他说,依照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间接影响市场才是合理化的方式。现在我们的“积极”财政政策,虽然有很大的改进,但也不可忽视,在某些区域和某些做法上还是有失偏颇。

寻找预测者

为什么积极财政政策每次总是以“应急对策”搬出来呢?每次政策出台总显得那么匆忙,似乎缺少深思熟虑。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是以积极的、主动地态势出现,而是“被动”地走出。赵云旗说,很大程度上源于决策者的被动,即预测性和前瞻性的缺失。与其说问题出在政策运行过程当中的磕磕绊绊,倒不如把眼光放在政策出台之前。

他说,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从“被动”转为“主动”,关键在于宏观经济预测部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经济预测要有前瞻性,要把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结合起来,在长期预测中,起码要做到三年早知道。知道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我国经济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国际上的什么问题对我国会产生什么影响或者冲击,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对应。把对策制定在各种经济危机来临之前,使每个措施都有时间充分地推敲、论证,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有准备、有把握,稳操胜券。否则就会陷入被动的境地,在经济危机面前,项目如乱箭齐发,这是某些积极财政政策“落地难”的最大脱节之处。

那么,问题就出在财经走势预测机构上。

有意思的是,我们的经济预测部门,对自己在这几次积极财政政策中起到的作用也显得有些尴尬。人少,物力有限,这些硬件的缺失导致了应当作为应急性财政政策主要制定依据的经济预测分析机构不被重视。记者询问了几位长期研究财政的专家学者,其中甚至包括了财政部门的官员,大多数人都表示知道这些机构的存在,但对其作用,几乎所有人都不明所以。记者联系到的经济预测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正常工作流程仅限于每月的统计分析,长期的预测“不是没有”,但限于许多条件限制,其准确性都属于仅限参考级别。而我们知道,一个考虑到诸多方面的政策的制定极限时间,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那么可以推断出,在_卜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制定方面,经济预测部门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够到位。

而这,就是症结所在。

蝴蝶风暴

熟悉财政的人应该都知道蝴蝶效应的存在,赵云旗说,向前推十年,基本上我国经济危急都脱离不开蝴蝶风暴效应。下一次的危机到来之时,也必定在世界的某一角落有所先发。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就有人建议在我国实行防御性财政政策。而相当一部分舆论还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认为次贷危机不会波及中国。“这句话平心而论是一句非常不负责任的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良久,你凭什么认为不会影响我国?”他说,如果要想在下一次危机到来之时让积极财政政策不再是“打补丁”,“预测机构要高度关注国内外经济的点滴变化,从一片早霞看出暴风骤雨,从星星之火预测到燎原之势。”

春天在哪里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范文第4篇

1、分属地管理的产成品存货中市本级及以上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占到了总量的46.15,主要是长期积压库存商品所致,从增长比例看高坪区增长最多为54;

2、分板块来看,机械汽配板块占总量的比重最大,为30.06,其同比增长幅度也最大,为25.5,也与该行业产成品占用资金较多和今年规模扩大有关;

3、从企业来看,大中型企业的产成品存货增长幅度较大。

我市产成品存货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为18.9,但比起销售收入也增长了29.2,基本上趋于合理。

二、1-8月我市产成品存货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

1.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去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某些行业的“过热”势头受到抑制,而有关企业由于市场预测或生产周期较长等原因,没有及时调整生产,引起企业产成品存货增加,而原来积压产品也没有得到有效销售。

2.受市场变化,价格波动的影响。一方面,今年以来由于受农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走高,工业品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消费欲望。如石化加工行业,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带来一系列相关产品的价格攀升,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但石化行业产品订货周期较长,一般需3-6个月时间,因此在几个月前,在预计原油价格仍会上涨时订的原油,加工成产品后,碰到消费需求下降的情况,引起产成品存货增加。另一方面,虽然产品不断降价,但离群众的预期仍有差距,存在部分行业虽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但群众持币观望,现实消费能力提高较缓的现象。

3.出口市场受到影响。一方面由于受美国、欧洲等国家反倾销诉讼的影响,纺织业出口下滑,引起产成品存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了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国外客户购买量减少,但由于企业生产周期因素和销售价格预期等原因,企业并未压缩生产,导致产成品存货增加。

4、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成品存货数量也会相应增加。近几年,我市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每年销售收入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幅度,部分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忽视了促进销售手段及方法的改进,导致库存积压,甚至部分企业的产成品存货增长幅度大于产成品存货的增长幅度。

三、几点建议

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幅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角度来说,有国际、国内市场方面的原因,如价格变化,市场竞争程度加剧等;也有行业景气周期循环方面的原因;既有企业规模扩大引起的“良性增长”方面的因素,也有企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对产成品存增幅过大,应该客观分析,区别对待。

1.紧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内外市场变化,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和市场变化对本行业、本企业的影响,要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国内外经营环境变化,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变化,未雨绸缪,迎合市场,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赢得主动。

2.正确引导企业,加强行业服务。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提高宏观信息研究功能,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对国内外市场变化对本行业的影响和行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指导意见。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企业发展除了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外,还必须要有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如实行销售激励措施,减少产成品存货,建立资金回收考核机制等,向管理要效益,在管理中求发展。

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范文第5篇

一方面,自2008年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使我国单纯依靠资源和劳动力趋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经济发展已进入必须加快实行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此,国家紧密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这对中国经济社会以及企业的发展都提出了许多的挑战,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本次危机正在随着世界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经济体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未来一段时间由美国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金融、产业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挑战,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发展,如何为中国经济转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我想讲三个方面的想法和建议,与大家共同商讨。

1转型期必须树立国际战略眼光,加快实现国际化发展。

西方经济的停滞和衰落就是我们的发展机遇。本次危机使西方在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内,遏制中国发展的能力已大大下降,这种特殊的历史机遇,可遇不可求,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加快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尤其是当前,面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的海外市场受危机影响,应该抓住机会,这是具有战略性的海外投资和收购,为中国经济建设发挥开源的作用。

2转型期必须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对企业来讲,不论是当前国内经济调整发生着转变,还是当前国际尚不明确的经济复苏形势都不可避免的为企业发展带来风险。对此,我们既不能畏惧风险,也不能盲目乐观忽视风险。要加强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做好前期的调研,建立海外经营和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

3转型期必须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变,提高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这方面,关键是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尤其是高科技行业,要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