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跨国旅游文化;影响
一、称谓用语方面差异产生的影响
旅游业作为一项服务性的行业,注重称呼方面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在称呼方面有着及其有着十分明确的要求,随着不断的发展,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一种习惯。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称呼方面却与我国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不加以注意,很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会。例如:在西方国家中,服务人员通常在提到老人的时候,都不会使用old这个单词,而是使用senior people,意思为年长的公民。因为在西方人的思想中,对于年岁的上涨会产生恐惧,用老来称呼对方是对人的一种侮辱。而在我国的文化中,老这个字带有尊重与净重的意思,通常情况下是用来形容德高望重的人,是一种恭维,一种尊重。然而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在理解方面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就这一点上来看,我国传承的“长幼有序、贵贱分明”的传统礼仪思想对于西方人并不适用,只有明确这其中的差别,才能在今后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减少误会的发生。
二、价值观差异产生的影响
价值观的产生与人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因此,中西方语言与文化中的禁忌也大不相同。在我国看来,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国人民通常表现出谦虚、合作以及集体观念等姿态,给人以缺乏主见的印象。而在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中,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西方国家的人更注重个人的[私以及人权,追求平等与自由。例如:在中国,旅游景点以及酒店宾馆的服务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主动向客人介绍旅游景点的相关项目与指南。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这种主动式的服务算得上是优质服务的典范。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这样的关心行为反倒会被认为是侵犯其个人隐私的行为,不仅不会得到感谢,反而会遭致西方游客的反感与讨厌。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的思维模式中,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从我国千百年的发展史上来看,我国人民最擅长的推理模式是类比推理。在旅游业中,主要表现在对旅游景点的介绍方面。许多来华旅游的西方游客都有这样的疑问,去桂林旅游的时候,导游会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就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的意思。然而,去云南丽江旅游的时候,导游又会说丽江山水天下第一。很显然,在西方人的思维中,天下第一只能有一个,如果出现了两个,那只能说明其中的一个是假的,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旅游者来中国旅游以后,经常会对中国旅游景点产生名不副实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导致这种误会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在我国的文化中,天下第一只能算作是一个形容词,并不是一个指向性的标准。而在西方人强调实证性与精准性的价值观中,这种模糊指向性的事物,显然是无法理解的。
四、其他文化差异对旅游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
不仅是中国在接待西方游客时,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困扰。西方国家在接待中国游客时,也会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笔者曾经跟随过一个旅行团去欧洲旅游,由于是欧洲八国游,所以每一站的停留时间并不长,除了简单的购物,就只能游览一到两个旅游景点。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负责带队的导游会问游客想到哪里旅游。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由于时间紧迫只能去一个地方,自然是去哪儿都可以。然而,按照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回答都可以的意思就是两个地方都想去,所以,一路上一直在强调,时间紧迫,只能去一个地方,这就是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的误会。除此之外,西方人认为人、兽平等,如果按照我国的习惯,为西方的旅游团提供猴脑或者是活鱼活吃等特色菜肴,在西方人眼中便是对生命的亵渎,不仅不会领情,还会提出严重的抗议,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五、总结
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在同一个环境下产生的共同心理程序,由此看来,文化并不是个体所表现出的特征,而是一种普遍性的、具有共性的、受到社会认同的心理程序。因此,在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的作用,加强旅游跨文化交际的管理,加强旅游景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明确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影响,促进我国旅游业向着国际化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中西方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概述美国语言学家
Grice(1967)提出了著名的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合作原则(c00pemtive nciple)。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英国语言学家IJeech于l983年在G 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1.actMa)【im)、慷慨准则(GeneIos h蜘m)、赞扬准则(AppmhtionMa)【im)、谦虚准则(哆Ma】【ill1)、一致准则(A脒IntMa】【irI1)和同情准则(lhyMaD【ilTI)。尽管IJ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文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顾日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在Leech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
二、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若将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日国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礼貌准则相比较,我们便会发现二者的共性即是各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都努力变得更加礼貌起来,都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其相对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1.贬己尊人准则与谦虚准则
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以贬己来抬别人,指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然而汉英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对于同样的礼貌现象会存在不同的解释和反应。在汉语言文化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在谈到自己或和自己有关的事的时候要“贬”要“谦”,而谈到听者或者和听者有关的事的时候就要“抬”要“尊”。“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汉语中经常听到“一点薄礼,略表心意,不成敬意”、“粗茶淡饭请海涵”、“鄙人拙见”、“不敢当”等类似的客套话,真正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最大程度,以此来表示礼貌。西方社会的人们馈赠礼物时,会直接表达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得到对方喜欢、欣赏的希望,如“Ithinkit Ubeuse t0y0u.”或“Ih0peyou’ulikeit.”出于礼貌,接受者会当场打开礼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心和感激之情。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说“anky0u”,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符合礼貌准则。中国人受到别人赞扬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以示自谦。如“哪里,哪里”、“不敢当”、“我做的还不够好”等。而这种答辞在英美文化中却被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使西方人感到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认为对方不讲礼貌。因此如果按汉语思维习惯与西方人交流,则必定会造成交际失败。
2.称呼上的差异
中国人“上下有异,长幼有序”的观念在称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业职务、年龄、性别、谈话场合以及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如“王主任”、“刘老师”、“张经理”、“李医生等。并且人们非常重视用自称和他称来体现礼貌。如他称:贵姓、高见、大作等;自称:鄙人、卑职、拙见等。而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是称谓词Mr./Mrs./Miss./.+姓,如BiUG砒es,姓为Gates,名为BiU应称其为Mr.Gates。汉语文化中所讲究的“长幼尊卑贵贱”之分在家庭内部也有充分体现。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若直呼姓名则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冒犯的。在崇尚平等的西方文化中无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更愿意相互直呼其名,同辈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这体现了朋友式的亲密关系。另外,汉语的称呼中经常出现“老”字,因为“老”是经验和知识的象征。“老司树’、“老爷爷”、“赵老”等称呼体现了对年长者的尊重。这在西方是无礼的,人们无法容忍。西方人害怕“老”,因为这意味着“孤独、痛苦、成为负担”。他们不愿意用“老”这个词,尤其是女性,最不愿意被问到的就是“H0woldarey0u?”
三、中西礼貌差异的渊源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价值差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中国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更重要的是维系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社会。而西方人注重的是利用语言来表现个体的存在和价值。
2.自我观差异
西方社会崇尚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他们认为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的,反之,则是不适合的,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汉文化人非常重视以及参与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因此,不断给宴请的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叮嘱生病的朋友添加衣物、按时吃药以表示关心等等在汉语言文化中是礼貌的表现,但在英语文化中却被看作是侵犯个人自主的行为。
3.语言间接程度差异
在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在句法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者的意图,而是让听话者去意会其深层的寓义即“言外之意”(i呷licatlⅡ℃)。语言使用中的这种“拐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现象(indirecⅡess),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礼貌程度与话语的间接程度成正比,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正如【eech所说,我们可以保持同一命题的内容,而只须增加这个命题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便可以使该命题越来越礼貌。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人们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交际双方不论在批评、邀请、馈赠或拒绝时,一般都直截了当。他们的语言直接、直率、肯定。汉语言文化是高语境文化,人们往往使用间接的、隐含的语言来沟通。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当中国人想说“不”而不表示“不”时,或受到赞誉却不直接接受时,西方人迷惑不解。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一)生活习惯及社会习俗的差异
生活习惯及社会习俗是语言使用者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与生活环境、地理气候乃至国家制度息息相关。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对于称呼尤其重视。不同的称呼体现了阶级、辈分以及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例如:学生在与老师打招呼时应称其为“王老师”或“张老师”,而不会直呼其名。相反,在西方国家老师则习惯学生称自己为“Mr.”或者“Miss”。对于亲属之间的称呼语中西方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由于辈分观念森严,因此晚辈在称呼长辈时要加上对应的辈分;而西方人对长辈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友好的做法也通常会让我们难以适应。除此之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在人际交往中适时的推脱、拒绝才能表现出应有的礼貌与客气。因此,中国人在面对别人的赞美和恭维时会表现得较为含蓄,“您太过奖了”“我还差得远”等等。而西方人则会直率大方地以“Thankyou!”来回应对方的夸奖。例如,一位外教在看到中国学生的作业后大赞“Yourhandwritingisprettygood!”中国学生立即回答道“No,no.It’sverypoor.”这一看似谦虚的回答却让外教大惑不解,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能力出了问题,从而产生了交流障碍。在交际过程中,文化使用不当所产生的误解甚至比语法使用错误更为严重,轻者造成交际失败,重者则会造成感情上的伤害。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而不同语言所起源的文化环境又各有所异。中西方文化在饮食方式上也相差甚远。中国人宴席习惯以圆桌的方式,宾客团团围坐,这种形式在用餐时形成了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西式宴席则采用长桌的形式,宴会的核心在于通过与邻座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
(二)词汇中承载的文化差异
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词汇犹如大楼的基石,构建成了一个个的句子。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话语效果。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想找出两个意义完全一致的词是很困难的。教师在教授英语时,必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让学生透彻地掌握词汇背后所传达的文化背景信息。动物词汇在语言使用时出现的频率很高,并且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旦使用不当便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语用错误。例如,“狮子(lion)”和“老虎(tiger)”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汉语中用“老虎”表示威猛、勇敢、威严,被认为是百兽之王,相关的成语及俗语有谈虎色变、为虎添翼、虎视眈眈、虎父无犬子、虎啸龙吟等等。在英美文化中,“虎”则用“lion(狮子)”一词来替代,如boldasalion(像狮子般勇猛),majesticasalion(像狮子般威风凛凛),likeakeyinalion’shide(狐假虎威),playoneselfinthelion’smouth(置身虎穴)。不同动物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象征意义折射出了不同民族的性格及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向学生讲解此方面的信息,以避免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带来的负迁移作用。
(三)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及看法,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尺度和准则等。由于不同国家在历史发展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价值观上也存在着千差万别。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接收了儒学、道教以及佛教等的熏陶,形成了委婉含蓄的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思维方式。西方人则崇尚个体、自由平等,主张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形成了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行为准则。在很多中国学生看来,个人主义是一种带有贬义的极端自私的价值观。英语里面含有大量的反应“自我”文化的词汇,如“self-confidence”,“self-concept”,“self-dependence”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这些词汇加以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此类词汇的感彩。对于什么是禁忌,中西方国家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巨大差别。中国人见面时为了表示友好,拉近距离往往在交谈中会问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在西方国家这些则被看做是文化禁忌,若学生不了解这一情况,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则会因涉及这类问题而被误认为侵犯别人隐私。
二、克服知识传递障碍的文化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书本内容背景知识的介绍
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初高中生的优势:他们掌握了满足日常交谈及一般阅读的词汇量,拥有深厚的句型结构及语法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唯一欠缺的是对语言背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仅局限于字面意义,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为了弥补中国学生的这一普遍弱点,大学教师在授课时应加强对背景知识的渗透,增加对文化的拓展,适当转移课堂教学重心,由传统的词汇语法教学逐渐向文化教学转变,扮演好文化导入中介者这一角色。例如,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还应对一些西方特有的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进行节日来源、节日意义、庆贺风俗等方面的背景植入。另外,大学英语教材中常会遇到一些引用于历史或宗教中的典故,英语中的典故大多来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例如,“恋母情结”在英语中翻译成“OedipusComplex”,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神话故事。而“自恋(narcis-sism)”一词则是由古希腊传说中另一个名为“Narcissus”的神仙爱上水中自己倒影的传说演变而来。若不对这些典故及背景知识加以介绍,学生则会感到一片茫然。同时,教师还可对中西方文化加以比较,分析归纳两者之间的共性与异性,深入探讨两种文化的相异之处。从根本上说来,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加强对其他国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的了解,教师若能对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加以导入必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思维,加强对书本知识的深层理解。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把课堂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才能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对书本知识的介绍稍显单薄,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体会。因此,教师要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于现代科技以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穿插一定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接受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官的刺激,加强直观感受,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课方法,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可布置学生针对对应的书本内容制作课件,在课上与其他同学进行资源共享,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体验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大多数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还应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适时地推荐英美原著、报刊杂志、学习网站等,使学生不仅能加强文学修养,了解时事,吸收新鲜资讯,还能从中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趣味性强、吸引人的课外活动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拓展和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配音、英语小品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又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从而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自己。
(三)教师应从自身出发,提高文化素养
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承载着,要想最大限度地提供知识给学生,教师因从自身出发,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吸收最新最全的文化知识,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并充分挖掘教材,把自己吸收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所教课文中去。
三、结语
关键词:语言教学 语言表达 文化交际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96-02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使用上自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教学,而且更应该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培养文化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那么文化意识包括哪些方面?教学中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避免学生因文化差异而出错。笔者从以下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1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1.1语言交际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恰当使用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
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
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做出恰当的反应,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1.2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意识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提出以下非语言交际文化意识培养内容:
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
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1.3其它文化意识
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
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
了解常见动植物、自然现象在英语国家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化和体育活动、重要节日及主要的庆祝方式。
2 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文化的涵盖面非常的广,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效的原则。
2.1阶段性原则
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则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2实用性原则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外国文化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2.3对比原则。
中西方文化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或个性。在教学中要坚持文化差异对比原则,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使其差异更为突出和明显,从而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
2.4综合性原则。
文化是综合体。在教学中,应将教材内容、日常交际、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异作“融会贯通”式的综合性导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诸多方面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3 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3.1利用现行的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
现行的外语教材中有丰富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应充分挖掘。英汉语言中都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词语。以《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为例,本单元讲述的是动物。在此,可以向学生介绍:任何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也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中国人一般在心理上鄙视狗,常常用它来形容坏人坏事;而英国人大多对狗有好感,把它当成朋友和可爱的人。中国人骂“狗仗人势”,英国人却说“Love me, love my dog”;中国人用:“该死的狗”骂坏人,英国人却用lucky dog 指幸运的人,用“clever dog”指聪明的小孩、伶俐的小伙子。再如,《新目标英语》上Unit2 What Colour is it?谈到了各种颜色,教师可以就中英文在颜色上的差异做更多的解释。如:英语中“green with envy”和“green-eyed”等都表示“妒忌”。但汉语里表示“妒忌”的词语却是“眼红”或“得红眼病”,如果直译为“red-eyed”,则表示“眼睛布满血丝”、“眼睛发红的”,并不表示“妒忌”。还有如:“see red”表示“生气”、“发怒”等意思,“a blue Monday”指“倒霉的星期一”等等。词汇体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别。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语言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词义。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的鲜明特点就是“文化渗透”,由课堂、家庭逐渐向社会各方面展开,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在《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12 Don’t eat in class.中在传授School rules, Library rules, Family rules等语言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渗透了学生应当遵守校规、尊敬师长的情感教育。我们也不妨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校园的一些规章制度,如美国学生在课堂上应注意的事项分为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其中突出美国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坐位及上课时不必征求老师的同意就可静悄悄地上洗手间,让学生通过比较制度来理解文化的差异,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通过这一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也有雷同,而文明有序则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We have rules everywhere./ We can’t rule a country without rules.正如中国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西方文华既有差异也有雷同,而文明有序则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所以,通过有机的文化渗透,语言教学就与文化挂钩,从而达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3.2有意识地增加有关文化意识的课外阅读量,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谈及所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很好的补充。如果选材得当,可以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并行,在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的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讲的是到哪个地方度假,我就有意识地增加了阅读材料Have you been to Singapore?一文(这是八年级下册Unit 9的课文阅读材料)给学生课后阅读,既有趣味性又为以后的学习内容作铺垫。又如笔者在教《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时,找了两篇关于加洲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和米老鼠(Mickey mouse)由来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著名的主题公园。拓展的阅读文章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向更深更广处延伸,达到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当然我们要注意在基础教育阶段,常会遇到文化内容与语言难易度难以兼顾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这些材料要善于收集归类,精心挑选。
3.3让学生通过体验来领略异国文化
从国家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高考改革也是与之息息相关的。最新的高考改革在学科分值上的变化可以简单概括为语文分数增加、英语分数降低。在对国家文件和相关改革的阐释上,基调是毫无疑问的—加强民族文化,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并不是要降低对其他国家文化的重视程度,相反,我们对他族文化的掌握还应提高要求,使其成为学生的必备知识。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在具备强大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高校外语教学中应该正确地处理文化之间的碰撞,使文化正迁移产生最大化作用,同时最小化文化负迁移,从而更好地达成外语教学的目标。
二、文化迁移概述
Porter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围定位为“对社会事物和事件看法方面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并且具有成功地与他文化长远交流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看法差异制造的交流障碍。”也就是说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际的过程中就会遵循自己国家文化、语言、办事方式的准则去表达思想及情感,因而就会把母语的特征用第二语言表达出来,出现文化迁移。文化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因为语言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交流,文化对交际的正负迁移直接影响了交流的效果,甚至可能产生文化冲突和障碍。文化含义非常广泛,可以指反映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成果,也可以是反映生活中不同特征的风俗习惯、礼仪、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我们发现,不同文化的个体、集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的差异:问候、称谓、告别、恭维、自谦、致谢、个人隐私、友谊观、亲属关等方面的差异是巨大的,甚至是双方不可理解的。文化迁移的根源是文化差异,包括表层文化迁移和深层文化迁移。表层文化迁移是指语言应用者将自己文化对某个词语、句子的理解套用在外语上,这是语用失误的语言方面。例如bull’seye(靶心)按照汉语的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公牛的眼睛,而在英语中并不是表达这个意思。深层文化迁移是语言应用者因为对他族文化缺乏了解而应用了触犯这种文化的准则、底线的话语,这是语用失误的社交方面。对同一事物,不同文化的人的认识和理解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例如龙(dragon)在中国的文化里是神兽,是权利、地位的象征,所以我们形容自己是“龙的传人”,将皇上成为“真龙天子”,甚至在皇权时代,龙的图案都是御用的,不是一般百姓可以使用的。然而,在西方文化里,龙是罪恶的化身、是怪兽。基于这样的文化差异,曾有学者建议在中英翻译中将“龙”不要翻译为“dragon”,而直接采用全拼“Long”,然后再给其释义。从文化迁移的角度来考虑,这个建议是非常可取的。在汉语中我们用“鼠”来形容胆小的人,例如“胆小如鼠”、“无胆鼠辈”,但在英语文化中用的则是野兔一词,“astimidasahare”。在中国的文化中,形容比较厉害的女人,我们通常会说像“母老虎”一样,但在英美文化中,会用“lioness”(母狮子)一词来形容。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中用不同的动物来描述相同的现象,同时,我们还应还看到文化的相同点儿—用的是一类动物。在中美文化交流中,我们有必要从三个方面了解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第一,中西方的个人价值取向差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individualism”这个词的理解存在偏差。在中国的文化中极大地赞美集体主义,认为个人主义是不好的,所以当我们将“individualism”这个词译为“个人主义“时,就会让学生认为其是贬义的。而在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是得到极大赞扬的,是个性、个人奋斗的体现。第二,中西方的隐私取向差异。中国文化中,朋友之间互相越了解代表关系越亲密,而西方文化中隐私并不能成为友谊培养的阻碍。隐私取向差异还体现在拜访上。西方文化中,即使非常亲密的朋友上门拜访也是要提前预约,这是对对方隐私的尊重。第三,中西方时间取向差异。中国文化中比较重视过去,回顾过去,吸取经验教训,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可以窥见一斑。而西方人比较着眼于未来,活在当下,讲求做事效率。对非本土文化的吸收,与本土文化的相容,就犹如接受输血或者器官移植一样。如果能够做到兼容并蓄,就像获得新生命一般,但如果吸收得不好,产生排异反应,也将是交际当中的致命因素。文化有异必然有同,语言共性本身是不能保证正迁移的,但却会对交际产生正面的影响。在研究语言、文化的差异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语言、文化方面的共性。中英两种文化在思维模式、文化观念及认知方式方面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例如,中英文化中都会有对于“死亡”“、肥胖”等委婉语的应用;对于动物形象、颜色的寓意也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因此,文化正负迁移研究对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
三、高校外语教学与文化迁移
3.1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写与文化迁移
英汉语言上的一个显著差异是汉语基本上无语法形态、英语有着更多的形态变化。所以中国的二语习得者在冠词、格、数、时态、形容词的最高级和比较级、派生、句法、主谓一致、词序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负迁移。这种负迁移只是停留在语言方面。母语文化负迁移是我们学生写作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在文化方面的迁移也体现在中国学生的写作中爱喊口号、内容空洞。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自然印刻着本族语的深刻痕迹,反映在用词、句式、语序等很多方面。学生们在备考甚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会建议学生多背一些模板,这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没有理解的背诵直接导致的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将这些句式、模板张冠李戴、文不对词。写作教学的重点是文化思维培养。将句式、模板的讲授演变为文化思维的教授,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作教学中还应采用对比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思想的表达方式来体会文化的不同,在认同、吸收差异后,然后再去写作。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课上、课下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教师和学生有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敏感性。
3.2大学外语教学中的译与文化迁移
2013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将翻译的分值由原来的5%提升为15%,形式也由单句翻译转换为段落翻译,内容为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从这一举措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同时,对于外语水平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词、句翻译,而是上升到综合理解能力基础上的翻译。在翻译的教学中,我们更加应该多关注的是英汉文化的差异,使译文不要受到文化负迁移的影响,适当的增词或减词。首先,汉语文化讲究意合,忽视形合,但英语文化十分重视形合,所以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就有必要在适当的位置加入一些连接词,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文化标准。目的语文化常常将主要表达的内容先说出来,然后再加入修辞成分,这表现在翻译的组句方面,要按句内主次从属关系排列,形成树状结构。第二,汉语多主动,英语多被动。这种情况也是文化在语言上的映射。英语文化中比较注重直截了当将主要意思表达清楚,所以,很多时候讲主语忽略,只说事情本身。这造成译者在汉译英时形成嗦、不符合目的语文化思维特点的译文。在翻译时也要注意英语中长句、从句、用词句型变化比较多,而汉语中多短句、分句、重复内容,这也是文化差异的结果。
3.3跨文化意识培养
大学外语教学目前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基础知识在大学之前已经全部学完,学生认为大学外语的内容无新鲜感,无可学性,所以造成学生对于大学外语学习的倦怠情绪。学生承认外语有用,但却不知道用在哪里、怎么用、怎么学。大学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教学内容、方式、目的的定位问题。大学外语教学的内容不应再集中在语法、阅读等应试内容,而是应将目的定位于以文化为中心,以语言为基础辅助,应关注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对本族文化的充分认知基础上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阐释、理解他族文化并与非本族文化进行有效比较。对本族文化的掌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他族文化产生正迁移。学生的广泛阅读必须包含阐释多种文化的书籍,而所用语言则应该是所学外语语种。要想充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充分的阅读空间与条件。学校图书馆应建立跨文化阅读模块及相应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阅读意识。第二,课堂上应该组织有效的阅读成果展示,将文化阅读作业成果以短剧、演讲、朗诵等方式展现出来。第三,建立有效的网络课堂及多媒体互动模式,使学生利用英语进行对文化内容的交流活动。第四,接触不同的文化氛围,从实践中认知进而认同文化差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