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政支出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财政支出政策优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其发展关系着国民生活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正外部性较为明显,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财政支持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传统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中,农业的薄弱性就暴漏了出来。农业支出不完善的实施机制,造成了农业生产结构散乱,农产品销售受到阻碍,农民没有得到有效的教育医疗保障。在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推进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财政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必须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最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一、农业现代化理论

1.农业公共产品论

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公共服务是主要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财政支出应予保障的范畴。

2.农业基础地位论

(1)农业是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在此基础上,也制约着他们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农业得到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才能进一步发展。

(2)农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农产品的供给也对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二、农业财政支出管理构成要素和特点

农业财政支出也称财政支农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是以农村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投放资金。具体操作是由中央财政安排预算,各级地方结合中央的安排和自身实际情况,以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为发展目标,通过财政支出,在基础设施之外,扩大资金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1.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的构成要素

(1)财政支出的投资主体以及资金管理者,主要指的是各级政府和相关地方部门。

(2)财政支出的受益主体,主要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组织,例如农产品的加工、运输、生产、销售等。

(3)财政支出的方式,主要指的是合作机构、各大银行、农村组织等市场经济的中间主体。

2.农业支出管理的特点

(1)国家财政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无论从收入支出还是管理,都是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才得以实施。我国农业财政的来源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体,地方农业为辅助,采用多方位的资金流动方式扩大农业财政支出的影响。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是全方位的,农业财政采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其支出有财政补贴,也有通过银行、农村合作医疗等。两者区别在于政府的财政支出是为了国民生活, 具有公共的性质;而地方的支出则是以经济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三、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现状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农村的经济建设处于薄弱环节,基础设施不完善,政府对水利工程、气象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力度还不够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传统小农经济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日益突出,没有完整的农产品产业结构。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待提高,这就意味着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经济的投资。

农业财政支出不合理导致双重问题,一方面,不完善的自身行政体系,导致农业经济结构滞后。在市场经济中,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易造成损害,不能获得更大空间;另一方面,农民越来越不重视农业的发展,自身的薄弱意识使其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效益。由于没有完善的检测机制,生产的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在牺牲了农村环境的基础上,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此外,农业财政支出对于农业经济中的创业经济扶持力度不够,农民创业普遍反映缺乏资金,对于农业基础研究虽然投入较多,但是对于农业实践技术开发支持和技术推广方面,财政投入还不够多,很多农业从业者苦于没有资金发展实践专业技术。

四、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管理政策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为了保证农业稳定增长,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因此要增加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农业补贴机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应当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原则,在预算内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及信贷投放力度,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资金支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优先供应财政支出资金,并且要按时按量,要实现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在支出总额中比重逐渐提高,充分发挥规模效益,提升农业财政资金支出使用效率。另要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主体,积极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注重财政支出结构

传统农业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提高农业科技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扩大三项科技 费用比重。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资金不足的局面上,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健全农业科技体系,是推动农业进步、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增加科技项目投资,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改善投资结构,衔接农业技术推广和生产实际,最终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3.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中央政府是保障全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通过直接的政府补贴,投入农业科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是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农民耕地补贴,社会保障等。要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通过稳定的支出结构,减少层级之间的资金损耗,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缩小城乡差距。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分工,可以互相监督,促进财政管理的公开公正,共同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第2篇

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支农补贴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在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应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培育和扩大主导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应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等财政补贴形式,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2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首先,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的形式,加大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体制。其次,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改善教师工资待遇。最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通过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运作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

1 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实现全社会教育公平

保证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的资金增长机制,尽快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进一步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加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事业。

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应对风险能力

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新型资金筹集模式,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工资,防止养老保险基金空账运行的弊端。二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济和救助体系。三是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四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的范围和补助标准,积极开展补充保险和倡导商业保险。

3 运用财政政策,积极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政策,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的帮扶工作,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

三、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 明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科学确定有条件转移支付中对配套资金的要求,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应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中央政府承担全国性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支出,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具有跨地区“外溢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责任,分清主次责任,由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属于中央事权的项目,由中央财政承担配套资金。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的项目,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确定不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额。对属于地方事权的项目,为了鼓励地方推进工作,中央财政因地制宜给以不同的奖励与补助。

2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强化转移支付的均等化作用

首先,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尽量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转移支付形式整合到统一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并科学确定标准财政支出与收入。其次,规范和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清理整合,减少立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专项转移支付能够体现民主、公开、透明、时效性的特点。最后,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制度。税收返还制度不能体现均等化的目标,不能起到均衡地区财力的作用,所以可以将其整合到一般性转移支付中,促进中国转移支付结构优化。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完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成熟,公共财政构架初见端倪,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是非常有现实价值的,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刻不容缓,一方面可满足财政绩效预算改革需要,另一方面对财政支出能够更好地进行评价和衡量。

一、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造成绩效评价结果利用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有:

(一)未构建规范的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遵循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方面原则,涉及到财政支出活动的成本、投入、产出、效果四方面内容。但目前,很多部门并未按此要求构建指标体系,而是以一些现成的、固定的财政指标、技术指标以及工程管理指标直接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也主要倾向于对技术、工程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评价,而对支出效益方面的评价较为缺失。同时,各部门在评价指标的设定方面存在单一性以及平面化的不足,或忽视了项目实施效果、或忽视了相关质量技术标准要求,无法满足更深层次的,综合的、立体的评价需求。

(二)支出评价内容不完整

因为未建设规范化的指标体系,并且组织工作机制也不完善,所以导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内容并不完整,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过于重视合规性评价,忽略效益评价。当前更多的关注资金分配是否合理,各部门是否按预算拨款规定下拨、使用资金,强调的是遵循。而对资金使用所带来的效益性评价不足。另一方面是评价对象范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但要关注项目本身的评价,还要对项目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等能够影响投资行为的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绩效评价的工作成效。

(三)绩效评价基础数据可靠性不高

项目支出类绩效评价需对资金使用及项目完成等硬性数量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论要做到以事实求证、数据来源准确、披露问题有据可查,需有可靠的基础数据为前提保障。实际工作中,即便进行一定程度的抽查核实,但支出涵盖范围广、涉及实施地点多、各级单位广泛参与、基数数据资料分散、因此很难合理保证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影响绩效评价结果的质量。

(四)支出评价结果约束乏力

由于前述原因影响,造成评价结论说服力不足,因此有的评价结果只做为一般的项目档案进行保存,对资金支出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责任,还有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并未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使得绩效评价工作结果未能真正有效的落实,流于表面形式,未充分体现出财政支出绩效工作所应有的权威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更进一步的发展 。

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

(一)完善评价体系

以长短期效益相融合、定量和定性相互融合、统一指标和专门指标相互融合的原则为核心,构建科学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层次为出发点,分门别类的构建综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库,包括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和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以指标的适应性为分类依据,可划分为通用、专用、补充及评议这四种指标。而各个指标又可以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分为定量和定性这两种指标类型。

(二)制定评价标准

合理有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是保证其评价结果可靠性,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成效的前提保障。制定评价标准不仅是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关键部分,也是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工作环节。因为财政支出在政府活动中受其性质不同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进行评判,必须以评价对象、组织实施机构等方面为依据制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

(三)落实工作成果

一是编制绩效预算。在财政支出管理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以编制绩效预算为切入点来促进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推动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不失为灌输绩效评价理念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是加大评价结果的利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是体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成效的主要方面,也是保证该项工作持续、深入发展的前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对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应用因此做出了指导性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可进一步结合各自特点,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与应用的实施细则,包括: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提供有关部门、评价结果内部通报制度、评价结果公布制度等。

(四)创新评价方法

要以增强政府活动和财政支出监管的科学性及公开性作为研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措施的重点,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创新,特别是在不同的支出项目中,支出是否节约、是否讲求效率、是否达到目标三者间有时会矛盾,就更需以创新的评价方法来合理区分三者的重要性程度,有所侧重,从而合理开展评价工作。

(五)完善配套措施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配套措施对其工作应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应同时对三方面配套措施进行改革完善。一是运用科学合理的办法明确财政支出范围,严格执行各项财政法律法规要求,保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沿着正确的服务方向前进,二是对财政支出的规模进行合理控制,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简单化,以便于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三是将绩效评价与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项目跟踪评审、专项检查等财政监管手段结合,共享有关基础数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多方印证基础数据资料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臧国忠.打造“绩效观”指导下的新型财政管理机制[J].中国财政.2010,(21):15—16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第4篇

一、财政转移支出政策未能有效缩小我国贫富差距

(一)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问题突出,农村在经济建设、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始终处于弱势一方,这给社会稳定和农村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财政转移性支出作为体现社会公平的政策工具,理应在缓解城乡贫富差距中发挥关键作用,应将更多的资源配置给农村。但是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1999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转移性收入一直远远高于农村居民。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257.17元,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14.08元,两者差距达11.02倍。随后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14.74倍。2004年,随着我国全面免除农业税,并逐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开始逐渐缩小,但至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分别为5708.6元和701.35元,差距仍高达8.14倍。

从1999年至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速情况看,2004年以前,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增速一直高于农村,这使得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自2004年起,由于政府通过税费改革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增加了对粮农的直接补贴,使得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支出增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由于在绝对数上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差距过大,至2011年,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高达5000元。由此可见,整体看十余年来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并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反而由于其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而使收入分配矛盾加剧。

(二)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

财政转移性支出是缩小不同阶层贫富差距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高收入阶层获得了较多的转移性收入,低收入阶层反而获得的较少。以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收入数据为例,按照五等分法将农村居民按收入高低分成五组来考察人均转移性收入情况,2002―2011年,高收入群体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一直高于低收入群体,并且收入阶层越高,所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也越高。2002年,农村低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3.72元,高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97.02元,后者为前者的12.52倍;2011年,农村低收入户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了265.04元,同期高收入户人均获得转移性收入1263.35元,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下降到了4.77倍,但高收入户获得更多转移性收入的不合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从增速看,2003―2011年,农村地区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增速一直高于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但数据表明只有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在2004年至2011年的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速呈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相反,高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收入户的增速明显上升。因此,无论在绝对量还是增速上,公共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性支出都应保持政策连续性,避免不同阶层收入分化的加剧。

(三)财政转移性支出未能有效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一般认为,财政转移性支出是缩 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政策。然而,2005―2011年我国较发达的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居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普遍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从各省市区的情况看,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708.78元,全国共有23个地区该数据在平均值以下,其中人均转移性收入最低4个地区都没超过5000元,而收入最高的6个地区都远超过7000元,其中城镇人均转移性收入最高的北京是收入最低的的7.12倍。

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63.32元,全国共有17个地区该指标在平均值以下,其中人均转移性收入最低的8个地区该项指标不足400元,而收入最高的7个地区则都在700元以上,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一枝独秀,分别高达3440元和2257元,农村人均转移性收入最高的北京是收入最低的广西的9.5倍。

二、加强财政转移性支出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快建立健全规范的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必要的“对口支援”等横向转移支付,充分发挥其作为有效的财政均衡制度的功能。我国的财政补贴项目基本原则应为:一是集中财政补贴主体,明确财政补贴管理权限;二是全面清理财政补贴项目;三是制定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科学的财政补贴标准;四是调整财政补贴环节,改变财政补贴方式。

应逐渐改进目前多因素法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中央主导的人均财力因素公式法转移支付。中央确定原则,按地区人口和财力状况,以全国平均线为基准,超过平均线的地区做出贡献,超过越多贡献越多,相反低于平均线的地区被帮扶,低于平均线越多获得帮助越多。未来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是,继续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制度体系,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要求。

(二)动态调整我国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基金项目

对一些争议较大的专项资金进行撤并,减少项目支出的交叉、重复,严格控制新设项目,必须设定的项目要做到资金安排和制度建设同步进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主要用于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补助以及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老少边穷地区特别补助等。

根据现实经济形势,调整政策性补贴支出结构。在政策性补贴支出中,应该保持在农业补贴、粮棉油价格补贴项目上的投入,以保证农业生产活动、农民收入以及人民基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稳定。

在通货膨胀加剧、价格指数特别是食品价格指数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应该增加肉食品价格补贴和平抑物价等补贴支出在财政补贴中的比重,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者的冲击远大于高收入者。

完善转移支付的量化公式,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农业区域、生态保护区域的转移支付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三)地方政府优化财政转移性支付的投向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第5篇

1.对社会保障概念的分析

社会保障是政府对财政税收的再一次分配,以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依据,具有福利性质,针对社会整体的,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种保障系统。基于政府财政角度,社会保障是对财政进行的二次调配,实现对社会贫富状态的环节,对于社会收入进行了全面的分配。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支出是整个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也是具有公共性质的保证系统,政府是重要的支柱。在进行政策制定的时候,主要的目的是与人们的需求增长相协调。

2.正确分析财政支出与社会保障之间的相关性

2.1社会保障是财政的再次分配,具有经济福利性和社会化,实现高收入由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是对收入结构的有力调节。一方面,社会保障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对于社会保障来讲,具有一定的外部性,但是仅仅依靠社会作用无法完善实现。政府具有一定的宏观调控作用,有责任为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方位的支持,因此,社会保障离不开政府的财政分配。

2.2财政政策制定的目的除了维持国家发展之外,还要注重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实现与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致性。财政支出的具体状况要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前提,尤其注重民生支出的增加,有利于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现整个社会的稳定性。

2.3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是社会保障的来源,二者同时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影响,同时,某一方面发生变化也会引起另一方面的变动,体现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政府又要在变化中寻找均衡点,制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政策,实现与社会财政支出的的有序、合理、良性发展。

3.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面临的困境

3.1整个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存在不足的情况

从财政报告中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保障的支出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障体系支出的支持还偏低。

3.2社会保障支出比重较低

在当前的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性支出呈现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比重仍偏低,处于较低的水平。

3.3支出结构存在不科学的情况

在我国,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使得社会保障支出在城乡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村比重较小,不均衡现象十分严重。近些年,农村方面的支出在不断增加,目的是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但是,除了中央财政支出外,农村地方仍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因此,对于差距的缩小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4.如何完善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对策

4.1不断增加财政方面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对于当前的社会保障系统而已,与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仍有较大的距离,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保证体系。同时,当前老龄化程度在逐步加深,当前的社会保障支出很难满足长远的、持续化的发展的需求。另外,当前也比较缺乏完善的保障基金监控体系,监督的力度不强,促使人们对保障体系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消极的态度。随着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为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提高了坚实的经济支柱。政府要关注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增加用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范围和规模。

4.2千方百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对于农村的社会保障支出而言,政府财政为主要来源,依赖的是地方财政支持。地方的财政支持与社会保障水平成正比例的关系,只有增加投入,水平就会相应提升。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承担全部的社会保障资金,需要中央政府的资金援助,但是,这也不意味说要中央承担全部。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政府可以增加支持力度,大力减轻地方压力,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序发展。而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可以适当减少支持,由地方提供所需资金,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社会保障体系地区不平衡的难题。

4.3加大对筹资渠道的不断拓展

当前,为了保证社保财政支出的力度,可以立足两个方面,首先,可以对行政管理的费用进行合理的压缩和降低,其操作的力度较大,空间较广,能够在根本上保证社保基金的有效获取。其次,对企业的利润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界定。在我国,垄断企业存在,其利润的获取很多事通过财政手段获取,市场参与性不强,竞争性体现不明显,在根本上使得国家的收益发生了转移,主要是流向企业,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社保基金的丰富性,政府需要将这部分资金进行收回,要求企业进行上缴。另外,还可以拓宽融资方式和渠道,实现社保资金的有利筹措,例如,福利彩票、捐赠等形式,达到模式的拓展,减轻政府的压力。

4.4根据形势,出台更多相关的法律法规

当前,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但是缺乏系统性和体系性,使得社会保障事业没有真正实现有法可依,不利于社保事业的健康、稳定地发展。为此,政府要根据我国当前设备事业的现状,参考当前财政支出的现状,制定和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我国的社保事业真正具有法律基础和法律依据。

4.5合理使用设备财政资金的支出

当前,要注重对农村社保财政收入的关注和投入,对财政拨款进行合理分配和有效安排,目的是实现对财政支出使用效率的有效提升,减少效率较低的项目,使得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供广大公民更多、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要针对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增强其服务力度,增加社保支出比例。当前,在经济发展允许的范围内,要立足科学发展理念,保证财政支出更加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状态。要发展和创建更加健全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最优化,形成更加健全的财政制度和体系。

4.7加强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

对于农村社会保障而言,政府财政支持必不可少,作用重大,主要是以地方财政支出为主要构成,地方的经济实力越强,社保水平就显得越高。对于公民而言,具有平等的权利,都需要得到基本的保障,因此,需要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有机结合,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保事业发展水平,实现两个渠道的合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