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替代关系;互补关系

一、替代关系理论

Mundell(1957)利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种要素的标准国家贸易模型,提出了“替代关系理论”,即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该理论的前提假设是:(1)只存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2)两国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一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另一国是资本密集型国家;(3)两种产品中一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种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4)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只依赖于生产中投入的两种要素的配置比率;(5)不变的规模报酬,即产品产量的变动比率和要素投入量的变动比率一致。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之上,Mundell认为,当两国仅存在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他们必然会展开贸易,并且这样的贸易会使得世界各国的要素价格实现均等化。可是,现实世界很难达到前述的严苛的前提假设。而且现实中各国存在贸易壁垒,所以现实情况下,贸易障碍会导致资本的流动,产生对外直接投资;反过来,资本流动障碍也会产生贸易。所以Mundell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Vernon(1966)在对美国式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解释时,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品生产分为三个阶段:(1)新产品阶段,产品刚刚被发明和生产出来,属于技术密集型,跨国公司拥有垄断优势,因此该阶段由母国生产并以高价格出口到国外市场;(2)成熟阶段,国外市场需求旺盛,技术逐渐稳定,出现模仿品和替代品生产的竞争对手,该阶段跨国公司会选择到需求量大的国外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和生产,出口减少,意味着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有替代作用;(3)高度标准化阶段,产品生产技术已经高度标准化,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该阶段跨国公司会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进行生产,并以此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原来发明创造的母国会完全成为该种产品的进口国。产品周期理论动态的描述了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如何一步一步的替代了原有的对外贸易。

二、互补关系理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小岛清在其代表性著作《对外贸易论》中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的理论,指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该理论强调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统一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指出国际直接投资并非简单的资金流动,是包括了资本、技术、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本的总体转移。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母国的边际产业依次开始,即从在母国已经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但是在东道国具有显著或者潜在的相对优势的产业开始转移。小岛清认为,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将母国比较劣势产业输出,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幅度,从而增加了贸易量并促进母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增进社会福利,加速技术创新与扩散。

20世纪80年代,Markuson和Svensson也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互补的关系。当贸易障碍产生对外直接投资时,资源一般是流入进口替代部门。如果资本的流动不是由贸易障碍引起,而且主要流入出口部门,则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就表现为互补关系。这种情况下,资本的流动会带来进一步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从而对外贸易大规模增加。

三、不确定关系理论

Patrie(1994)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将其分为三类:(1)市场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投资是跨国企业为逃避东道国严苛的贸易保护壁垒,迅速占有东道国市场,而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实现当地生产和当地销售。(2)生产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投资是跨国企业受到东道国廉价资源的吸引,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产品可能在当地销售也可能出口到别的国家。(3)贸易促进型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投资是跨国企业为了更好的配合自身的出口贸易,为企业的出口提供必要的服务而进行的直接投资。这三种源于不同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市场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相互替代的,而生产导向型和贸易促进型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互补关系。

Head和Rise(2001)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直接是替代还是互补的关系,与投资是垂直方式还是水平方式有关。他们利用数据分析了日本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总体上是互补的。但是,他们还发现,以垂直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是互补的;以水平方式进行投资的企业,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是替代的。

四、启示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不完全是替代或者互补,更多的表现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自从我国加入WTO,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越来越频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以生产为导向,积极寻求外国廉价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以此实现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Mundell, 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J].America Economic Review, 1957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政府;利用外资;启示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8-0064-04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作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的国际投资日益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国际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途径。国际投资是指居民或者自然人以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地获得一定的管理权的活动。尽管关于国际投资的定义表述不同,但是其核心的内容没有什么差异,都没有离开以下两条:第一,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第二,投资方获得一定的管理权。投资方具有一定的管理权,保障了投资方对其投入的资金进行控制并保障其收益。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伴随着全球贸易及投资自由化的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国际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在不断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经济中极其活跃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流向和结构的迅速变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国际竞争力乃至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扩展,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基于以上原因,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化并积极寻找相应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其进行诠释、引导。正是在这种形势和需求下,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来解释世界各国的对外投资行为,这直接导致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在其中,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最有代表性。

(一)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许多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向外部因素对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方面,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类型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产生,都是由投资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而诱发产生的。直接诱发要素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及其信息等,它们是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主要因素。直接诱发要素既包括投资国,也包括东道国。如果投资国拥有某种直接诱发要素的优势,它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把该要素转移出去;如果投资国没有某种直接诱发要素的优势,而东道国拥有该优势,也同样能诱发和刺激投资国对外投资。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直接诱发要素起作用。间接诱发要素则是指除生产要素之外的其他要素,包括:(1)投资国政府诱发和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要素,包括鼓励性投资政策和法律法规,政治稳定性及政府与东道国的协议和合作关系。(2)东道国诱发和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要素,包括投资硬环境状况(交通设施、通讯条件、水电及原料供应、市场规模及前景、劳动力成本等),投资软环境状况(政治气候、贸易障碍、吸引外资政策、融资条件及外汇管制、法律和教育状况等),东道国政府与投资国的协议和关系。(3)世界性诱发要素和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包括经济生活国际化以及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及汇率波动,战争、灾害及不可抗力的危害,国际协议及法规。[1]

在一般情况下,直接诱发要素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诱发因素,因为对外直接投资本身就是资本、技术、管理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但是,单纯的直接诱发要素不可能全面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尤其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在资本、技术等直接诱发要素方面往往并不处于优势地位,其对外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诱发要素作用的结果。而间接诱发要素在当今国际直接投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诱发要素组合理论阐述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的作用,克服了先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只重视投资目的、动机和条件因素,而忽视东道国和国际环境因素对投资决策影响作用的片面性。

(二)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是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在随后的发展中这一理论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波特认为,以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只注重对跨国公司成因的研究,解决的只是跨国公司存在机制的问题,而对于跨国公司的发展机制,尤其是对现有跨国公司的管理、国际竞争对跨国公司战略的影响等重要问题缺乏研究。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竞争环境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动态调整及相互适应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中构成竞争优势的这些成分彼此相互增加。(1)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要素。推进要素指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要素,如高科技、熟练劳动力等。波特认为,一国要取得竞争优势,其推进要素比基本要素更为重要。(2)国内需求(包括本国的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压力及需求的国际化等)。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也有利于该国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3)相关支持性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它是促进一个国家主导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保证,它有利于主导产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4)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管理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等)。波特认为,政府既要为少数企业、也应为社会创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外部环境与企业的竞争能力息息相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更新产品,提高效率,以取得持久、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还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波特指出,只具有图1中一两点优势往往是不能持久的。因为竞争对手能轻而易举地战胜这一优势。而先进国家比较尖端的行业在四点因素上都是有利的。[2]

这样,波特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模式。根据他的观点,竞争自身越激烈越有可能带来成功。他强调,一国要想在全球竞争中战胜对手,国内需要有激烈的竞争。这样的竞争,一方面促使企业向海外发展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又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创造了条件。在尖端产业取得了最广泛成功的日本,不仅有四部分竞争优势,而且彼此增强。波特在研究日本所有产业中发现,取得国际性成功的每一项产业,其国内竞争都是激烈的,而且在国内市场趋于成熟、饱和之后,出口、投资才会增加。在日本不属强项的产业中,如建筑、食品、农业、造纸等几乎不存在国内竞争,这些产业在国际上也没有竞争优势,这种实证分析验证了波特理论的科学性。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发展。他关于竞争优势的菱形动态模式指出了国际投资应“先内后外”的顺序,具有理论创新意义。他认为激烈的国内竞争导致对外投资的发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的竞争优势确保了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对中国政府利用外资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和利用外资一直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重要战略之一。实施这一战略,使中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及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进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但近几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幅与比重一直呈徘徊和下滑态势,利用外资结构调整缓慢,经济效益滑坡,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相应减弱。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如何调整中国的外资举措,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提高外资利用效益,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呢?根据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所带来的启示,中国政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加强引导和调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积极引入高技术含量资本,鼓励外资的系统化、群组化投资,建立较为完整的产业生产链。政府首要任务是重新制定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指导目录,着重实现中国由传统工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第二次产业转移和由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第三次产业转移。具体来说: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的投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政府无法彻底、有效地解决自身经济发展“瓶颈”的情况下,应该允许和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其次,合理安排外商投资部门结构,根据现有产业部门投资的发展状况和行业的属性进行引导。对国内生产过剩、产品饱和、地域内投资密集的项目应加以限制;对国内生产严重不足、产品供应紧缺、地域内投资较少的项目应予允许或鼓励;对于危害国家安全,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的项目应严格把关,禁止投资。对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投资应视其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及投资回收率和偿还率做出适当选择。

众所周知,从事高科技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厂商,其生产过程的作用收缩,研发活动的难度急剧增高,前期投资急剧增大。由于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如生产设备投资一样,是一种前期沉淀成本,而后期生产中耗费原材料和人工相对较少,这就使得其知识含量高的业务平均成本曲线一改传统制造业厂商那种U字型,而变成了一条随着产销量递增而加速递减的向下倾斜的L型曲线。即产量越大,分摊到每一单位产量头上的平均成本越低。这种规模收益递增的规律,要求高科技跨国公司完全放弃传统制造厂商那种选择投资区位的经营战略,而采取市场份额最大化的地域空间扩张战略。因此,中国政府应实施以区域规划、产业决策和诱导聚集为中心内容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一方面,分析高科技跨国公司进行扩散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联系本国在组合要素方面的禀赋,利用现有条件、潜在条件和补偿条件,催生本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雏形,并以此为基础吸引国际高科技企业投资,以带动本国内资企业创业和产业配套。另外,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高度重视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外商来华设立研发中心,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欢迎外商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探索风险投资等新的投资方式。

从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看,中国所具有的突出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对初期的境外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正是这一诱发要素使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逐步向中国转移(这其中大部分是来料加工和装配产业)。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建立的基本是出口加工基地,其所实现的外贸额占到中国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中国承担着国际供应链的末端,充当着劳动密集产业群,中国因此而被称为所谓的“世界制造中心”。但是,显然中国简单的生产加工基地还远不具备达到世界制造中心的水平。此时在发达国家的世界制造中心正在向产品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知识产权控制中心、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生产中心及品牌推广中心等方向转化。面对这一情况,中国政府应该抓住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制定以推动中国从全球加工组装基地转变为全球制造基地为目标的新的外资政策,激励和诱发外资在中国制造业中进一步扩大投资并提升在华投资的技术和结构水平,鼓励外资在中国构建新型产业链和产业群,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和企业,促使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尽快由低级加工组装基地向高级技术型制造基地转变。

2. 外资政策要具有集中性和针对性。在当前中国,外资政策类似于“撒芝麻”,因而造成产业发展的目的性不明晰,最终的结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产品制造业的过度投资,规模膨胀但只是停留在低级的简单加工阶段,导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而战略性产业也未能成功培育。下一步,外资政策要倾向于轻纺、机械、机电、汽车、石化、化工等占中国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传统产业,它们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的基础,又是发达国家具有资金与科技优势的产业。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中国应集中力量吸引或加大外资在这些产业上的投资规模,尤其是跨国公司进入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层次,扩大竞争,即要以采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最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目标。同时要支持外商与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加工贸易,提高中国制造业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延伸在全球制造业中的生产链。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近几年汽车行业“市场换技术”的愿望与做法遭遇挫折,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并不能因此全盘否定这一做法,至少应该在其他行业的外资政策中为其保留一条实施路径。

3. 加强吸引外资的配套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配套的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等相关服务业。与外资配套项目有关的两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是教育投资和法制建设。首先,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迈克尔・波特曾经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做过这样的评论:“日本,几乎什么也没有,它所拥有的,就是良好的教育体制以及这一体制所带来的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3]其次,建立和完善有关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要使企业并购规范、有序、公平合理地进行,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保证。通过法律法规对并购的方式、程序、并购协议、并购行为中的资产评估和交割、被并购企业职工的安置和企业并购的法律责任等加以明确规范和界定。政府应制定和完善有关企业兼并收购与反垄断方面的法律,确保企业并购在法制轨道上健康运行。再次,完善的市场体系,配套的中介机构促使并购行为市场化,并确保并购活动顺利进行。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是并购活动健康发展和取得成功的前提,不仅为企业之间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开创新路子,而且为企业并购的规范化、市场化提供必要条件和中介作用。要使市场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关键是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配套政策,从宏观上加以引导,促使企业并购行为真正市场化和规范化。

4. 规范政府行为,降低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目前中国政府在企业并购活动中一身二任,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国有企业“所有者”,它不仅是并购“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还是并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就必然产生直接行政干预过多,人为阻挠优势产权向外流动,执法力度不够等负面效应。企业并购本身是微观市场行为,应该由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来支配其行为。政府的职能在于监督、管理与服务,介入微观市场行为的做法无疑于“越俎代庖”。政府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制订和完善投资促进政策上来,即通过合理高效的制度安排和健全法律法规,实施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引资措施,把各国各地区自身特定的比较优势与国外投资者具体的需求成功地结合起来,同时根据本国、本地区经济的优先发展领域,在产业、行业和企业范围内选定合适的外国投资者,并满足其在再生产活动和产业集聚层面对特定地点以及品牌形象的要求等。

[参考文献]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企业,外直接投资,优势

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尚未从函际贸翁和资本流动理论中独立出来,往往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率先向传统理论发出挑战,提了垄断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被经济学界认为是直接投资理论的突破,标志着园际投资理论的真正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一理论一赢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与最新发展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同趋重要,经济学界也开始把其作为专门的研究列象迸行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西方经济学界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的流派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按投资的独立理论,它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初,在这以前基本上没有独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荧国晗佛大学教授赞农提出的,这一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产品的国际贸易问联,也可以用求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理论也称市场内部化理论,它是70年代以来西方跨国公司研究者为了建立所谓跨国公司一般理论对所有、提出和形成的理论,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有时也称其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和加拿大学学者拉格曼共同提出来的。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界对直按投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一般都是建立在对发达国家或者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分析基础上的。对于那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且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西方学者的理论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但是,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是,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且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于这种情况,主流理论解释力不够。于是,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着眼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进嚣分析,以期找到合适的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一)小型企业拥有比较优势

发展中国家欢迎外国资本的流入,但其能提供的投资环境并不完善,市场范围小,从客观上限制了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我国小型企业尚处于小规模阶段,可避免与大型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适合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需要。另外,中国跨国公司派出人员的费用和出口零部件相对便宜,使中国境外加工的产品能以低价占领国外市场。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的低生产成本;英国经济学家劳尔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也证明了落后国家企业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仍可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中国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从理论上说是具有可行性的。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两个理论从不同方面阐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竞争优势,指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对于指导发展中国家企业境外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中型公司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它们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石化、海尔集团和首都钢铁总公司等,在境外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邓宁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已成为研究跨国公司经济活动的主流理论学派,被世界公认为是指导跨国公司实践的权威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如果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就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有学者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与西方雄厚实力的大企业相比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在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方面也相形见绌,所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适合于解释中国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行为。

(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我国长期自主开发形成了某些传统专有技术和高精尖技术,如中药、气功、园林、烹调、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等,较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以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一显身手。

(四)政策环境良好

中国与大多数国家签有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必要的保护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近二十多年来,由于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据商务部统计至2003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累计7470家,投资金额114亿美元。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中国累计对外投资金额近350亿美元,约相当于韩国的对外投资规模,目的地多达352个国家和地区。所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环境良好。

参考文献:

[1]王彦森.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03).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范文第4篇

    国外投资经营是当今高度社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趋势,是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技术与资本流动的需要,它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我国入世以后,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国内市场遭遇抢滩,“走出去”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等等。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定位,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并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迅速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走得更快更稳。本文以国外直接投资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基础与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在对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了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地区战略选择、行业战略选择、资金筹措与运用及风险控制等战略。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如何运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境外投资战略方面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投资战略

    【正文】: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任何一个国家的生产活动与资本运动都在依靠本国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的基础上,跨越了国域疆界,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经济生活和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和主要承担者,它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全球性经营战略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相比较来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更具有代表性的实践经验。因此,本人认为,在具体分析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战略之前,有必要深入分析国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过程,并对各种国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了国外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和国际投资惯例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和企业的特点,才能探索出具有我国特点的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和方法,并制定出有利于我国外向型企业发展的境外直接投资经营发展战略。

    一、关于国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国外直接投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又称国际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或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外直接投资的定义是:“在投资者以外的国家(经济)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①《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国外直接投资的解释是:“涉及到工厂和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权”或“股票所有权使股东控制了厂商的经营活动的投资。”②简言之,国外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将资财用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它包括在东道国设厂创立新企业和收购东道国已经存在的企业两种基本形式。根据投资者对外投资的参与方式不同,国外直接投资又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BOT(英文Build Operate Transfer的字头缩写,中文意思为“建设—经营—移交”)投资方式,我们通常把前三者统称为“三资企业”。

    国外直接投资融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因素为一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具有多方面的国际开发能力。不仅能拓宽国际劳动力市场,开发新的就业途径,而且能够培养一大批从事国际合作的高级人才;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而且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③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于1966年提出的,他主要从产品和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国外直接投资应首先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进行,因为这些国家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内市场容量上都具有优势地位;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仿制品的出现,国外直接投资就应转移到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欧洲各国、日本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因为西欧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美国比较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首先投资于西欧;在产品标准化阶段,随着创新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国外直接投资也伴随着生产相对优势转移而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贡献,在于从动态区位条件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并说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而发展了以新技术为特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转移的过程;随着这种演进,贸易格局和产品流向将发生逆向变化;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一定生命周期阶段上的产品,然后通过交换获取利益。这在相当程度上为投资企业进行区位和市场选择提供了分析框架。

    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初次进行国外投资,特别是主要涉及最终产品市场的企业比较适用。对于已经建成的国外企业实行国际生产和投资的全球战略行为,则不具备强大的说明力。总之,世界经济发展至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最为典型的是它无法解释如石油生产部门等非标准化产业的对外投资。不仅如此,国际投资格局也并非如弗农认为的只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而更多的是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特别是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当前没有什么企业是按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进行国际生产和直接投资的,它们完全可以在新产品时期组织国外生产,甚至通过其子公司在东道国研制开发新产品。

    (二)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厂商垄断优势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被金德尔伯格予以发展和完善。垄断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市场不完善性。

    海默认为,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市场不完善性为国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前提,这种不完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即有少数卖主或买主能够凭借控制产量或购买量来影响市场价格的决定;二是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三是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产生某些市场障碍;四是由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海默认为,在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对投资经营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更可能是因为寡占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海默将国外直接投资企业看作是垄断者或寡占者,指出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厂商具有垄断或寡占优势的条件下形成的。①

    以市场不完善为核心的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发达国家企业在国外的水平式对外投资,即在各国设厂生产同样的产品,而且可以解释垂直式对外投资,即把一种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分布到多国进行,如在石油工业中,少数跨国公司在长期内支配着世界石油市场,就是典型的垂直式对外投资。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后来经济学家罗格曼和吉狄等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

    内部化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中,以企业的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从而解决市场不完整而带来的供需交换不能保证进行的问题。该理论首先指出市场的不完整性是市场内部化的原因,并认为决定市场内部化有四个主要因素,即,产业特定因素、区域因素、国别因素和企业因素。区域因素和国别因素决定投资的方向,即投资的地理分布。产业特定因素和企业因素是投资的前提条件。

    内部化理论探讨的主要是中间产品市场,而不是最终产品市场;重点研究的是厂商扩大直接投资的动机,而不是如何利用外部市场。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可以取得内部化优势,并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解释,但是它没有能够考虑到世界经济现实结构中制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众多因素,尤其是非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发展的影响。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于1977年提出的。其核心思想继承了海默为代表的垄断优势论,吸收了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优势说,借用了俄林的区位优势理论研究方法。邓宁在《国际生产与跨国公司》一书中,将上述优势命名为“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认为企业只有在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才会发生。

    “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包括对无形资产的独占和企业经济规模两方面所产生的优势,或泛指任何能够不断带来未来收益的东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有能力将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内部配置、转让和有效利用。“区位特定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决定企业是否对外投资的因素,即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它们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得以具备;“区位特定优势”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引力,它是一个动态的外生变量,只能通过投资主体在外界寻求,无法通过企业自身来创造。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启示

1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1.1垄断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1)市场的不完全性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和基础,认为完全竞争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假设,并且在完全竞争下对外直接投资也并不会发生,现实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商品市场的不完全、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规模经济造成的市场不完全以及由于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免费提供(2)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拥有垄断优势,而这种垄断优势正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评述: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奠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指出培养和提升各自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前提条件。但是垄断理论的产生背景是对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的研究,因而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解释乏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能解释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放弃出口和技术许可证的转让而直接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启示:企业的垄断优势固然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前提,但也应该认识到,企业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国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培养和不断提升自己的垄断优势。

1.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主要观点: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区位因素结合起来,动态的调整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1)产品的创新阶段:创新国企业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由于新产品的特异性而具有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收入弹性,企业能获得垄断优势,产品倾向在国内生产;(2)产品成熟阶段:由于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日益增大、技术的扩散以及贸易壁垒的影响,创新国企业始到次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与销售;(3)产品标准化阶段:当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业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这时企业倾向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将出现逆流现象。

评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解释了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从一个侧面阐述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并且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论证了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但该理论主要针对最终产品市场,而对于资源、技术开发型的对外投资现象解释乏力。并且,该理论难以解释非代替出口投资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现象。

启示:(1)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之前,分析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首先,对产品的生产技术的性质、类型以及其扩散性和转移性进行分析;其次,对产品本身进行swot分析,确定产品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最后,对产品的国内销售、国外出口以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最终确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以指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决策。(2)将进入成熟期的产品的生产地点转移到生产要素价格低且靠近市场的地区。我国的家电、轻纺、机械、电子等行业由于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已进入产品的成熟期,再加上国际上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们只能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出口的策略,而选择将这些产业的生产设备和能力向合适的地区转移出去,在国外进行生产制造。

1.3内部化理论

1976年,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以及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以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起点,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

主要观点:由于外部市场失效,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价格难以确认而使交易成本过高,公司为了克服各种经营障碍、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就有动力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不仅使资源和产品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评述:内部化理论从企业间产品的交换形式与生产的组织形式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性质与起源,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机理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并且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的,论证了内部化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但内部化理论仅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探寻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等内部因素,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考虑不够,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生产、经营的布局以及区位选择也缺乏总体认识。

启示:(1)实现规模经济优势,扩大内部市场。如果企业自身规模较小,企业的内部市场也小,这样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就会很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兼并、垂直、横向或纵向一体化或政府的扶植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扩大企业的内部市场,增加其内部化优势;也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做到产权明晰,管理协同,充分发挥内部化市场的作用。(2)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增强内部市场的融资能力。企业应该建立自身的财务金融子公司,通过内部市场灵活调资,缩短融资时间,提高融资速度,降低融资成本,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3)注重培育企业知识、技术的专业性与独特性。加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加大对科技部门的资源投入,并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使企业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并重视度新技术的专利申请保护,通过组织系统和信息网络将信息与技术等知识产品内部一体化,为企业赢得利润。

1.4比较优势理论(也叫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运用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优势原理,把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以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果,提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比较优势理论”。

主要观点:(1)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比较成本已经处于劣势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将其投向东道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同类产业。由于投资与贸易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彼此替代关系,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2)中小企业应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列。因为:①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更容易成为“边际企业”;②具有边际效率的中小企业与东道国相应工业的技术差距更小,更适合于当地的生产条件。

评述:比较优势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开创性,并且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但是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投资。最后比较优势理论低估了发展中国家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发达国家的边际产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启示:(1)从转移边际产业开始,逐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将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生产能力过剩的轻纺、家电、电子等行业转移出去,在获得由于技术优势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保障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的同时,还能通过技术的传递和市场的拓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步实现产业递进,最终向高附加值产业延伸。(2)中小企业由于其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更容易在海外市场找到立足点并迅速占领当地市场,所以我国应大力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3、在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上,选择在经济发展程度、技术发展水平上和中国差距较小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关注和投资开拓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产业,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1.5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专家、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约翰•邓宁在借鉴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并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资源禀赋学说的基础上,采用折衷的方法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观点: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保证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存在,国际直接投资才会成功,而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和投资方向。(如表1所示)。

评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借鉴和综合了以往跨国公司理论的精华,最为完整的解决了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动因和决定因素,被誉为解释跨国公司行为的“通论”。它的形成,标志着跨国公司理论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阶段。但是折衷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并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3种因素等量齐观,缺乏主次之分且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动态的分析。

启示:(1)充分认识和利用企业已具备的所有权优势,将其作为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国家研究并制订促进这些优势发展的鼓励政策,企业建立产品创新和更!新管理的机制,不断形成新的所有权优势。(2)发挥我国企业内部化优势的潜力。我国部分企业在引进、生产产品并使之适应东道国市场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具有使这类技术优势内部化的动机。企业通过申请专利保护、严格限制技术的使用范围、期限和条件来确保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内部化,并利用跨国公司内部的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转移价格确保外部贸易内部化。(3)重视区位优势。不仅要重视风俗、消费习惯、市场距离等区位因素较优越的亚太地区,还要对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域进行有选择的直接投资来获得高新技术以及大容量市场等。

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

2.1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并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纪跨国公司》专著中对该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生产制造技术正好为低收入国家的小市场需要服务;②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产品需要而建立的海外生产中颇具优势;③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大型跨国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低价产品营销优势。(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走出国门的动因主要有:保护出口市场;突破配额限制;寻求低成本;种族纽带;分散资产;本国、东道国政府或国际机构的倡议和帮助;企业主为亲朋好友寻找职业,以及在海外培训人才等。

评述:小规模技术理论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威尔斯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继承和使用上,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末端,也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产品的行为。

启示:鼓励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实力相对较弱,但是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低成本、适当规模和适应技术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2.2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学者拉奥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

主要观点:(1)强调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改进和创新的再生过程。(2)发展中国家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主要有四个因素:①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②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其生产和产品与当地的供需紧密结合;③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④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适应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消费需求。启示:(1)积极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加强这些技术在国内的再生过程和自身技术的改造和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差异优势;(2)对投资国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当地的生产供需状况、市场特征和企业条件,开发不同的产品,培育我国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3)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加强民族产品的优势。加强我国部分产品(如中药、丝绸)的民族特色和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性,以民族文化为纽带,拓展生存空间。

2.3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坎特威尔和托兰提诺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并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2)发展中国家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决定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增长速度。(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在产业分布上,从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向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转化;在地理分布上,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迹。评述:该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供了思路,并且为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技术积累的路径。但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在大量的研发投入上,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则没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其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与组织能力来掌握与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启示:(1)在区位选!择上,遵循渐进发展轨迹,首先利用种族联系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随着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扩展,最后,为获得更为先进、高级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2)以技术积累为内在动力,以投资区位拓展为基础,不断推动对外投资的发展和本国产业的调整和升级。

2.4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发展的阶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从动态角度描述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地位的辩证关系。

主要观点:邓宁用人均gnp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用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流量的差额代表该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见表2)第一阶段(400美元以下)、第二阶段(400-2500美元)、第三阶段(2500-4000美元)、第四阶段(4000美元以上)。评述: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发展中国家投资地位的变迁描述了一个大概轮廓。但该理论只强调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而忽略了特殊性,没有认识到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迥然不同,而且经济结构也存在不平衡性,仅用人均gnp单一指标来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难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启示:(1)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我国基本处于第二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权、内部化以及区位优势仍较微弱,所以,应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企业的自身实力为基础,谨慎决策,而不应盲目的追风,一味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性,我国个别发展程度较高的产业和企业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发展壮大的一种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3)企业可以通过对国外技术和经验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增强自身的实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大规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早日进入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