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第1篇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财务科,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在当今各国经济中宏观调控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调控手段。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无论对于学术理论界还是政府部门都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策工具;经济增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94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经济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等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内需不足,因此要实施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综上分析表明,现实两大政策的配合模式应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琨.中国财政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2]刘尚希.中国消费率下滑引致的经济风险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6):4-10.

[3]孙光辉.关于财政融资创新之策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研究[J]. 中国市场, 2015(9).

[4]李春顶,夏枫林.需求结构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及中国政策抉择[J]. 中国市场, 2014(7).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第2篇

1如何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1.1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改革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推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总工程师负责制,制定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组建水利施工队伍,实行工程承包责任制。同时推行“全额承包、责任到人、共受奖罚、共担风险”的承包责任制。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效益达标活动,使工程建设与配套、管理、效益有机结合。从而使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很快得到改观,工程建设的优质品率逐年提高。

1.2建立归口管理体制

以宣传贯彻《水法》为契机,水利建设与管理开始由人治向法制轨道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的水利工作从此走上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新时期。《水法》颁布实施后,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了贯彻实施力度,进行了深入地《水法》宣传,实现了水资水政归口统一管理,依法行政。制定了配套法规,促进了依法管理工作的开展。《水法》的贯彻实施,水资源实现归口管理后,为水政水资源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大力发展水利经济,随着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水利基层管理单位的职能由单一的管理型逐步向管理与服务并重方向转变。为增强水利基层单位的服务实力,各基层水利单位逐步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工副业,开展综合经营。

2完善水利中介服务

完善水利建设中介服务组织、水利建设市场中的咨询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水利建设市场中仅有监理服务体系形成的较完善,其他方面的中介组织基本上是空白,需要服务时还只能找政府部门和设计单位,带来诸多的不便,不利于建设市场正常运转。建议水利部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完善水利建设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规范服务与管理。

3转变领导的观念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供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措施

Abstract: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the upgrading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ause changes of financial supply structure.Therefor, rural finance must consider objectives and priorities of regional financial supply from a strategic level and grasp the policy orienta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ust seek special financi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support and apply flexibly a variety of monetary policies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 together under realistic conditions that expenditure in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is limited, the city′s ability to stimulate the rural areas can not be improved rapidly.

Key words:financial supply; strategic objectives; strategic focus; strategic phase; strategic measures

农村金融区域供给是在农村区域内金融供给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金融供给过程与结果,它反映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农村金融区域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土地、水分、阳光,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以及农村的社会组织结构、人际关系等各种社会环境因素,都影响着农村金融供给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对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考量有其特别的意义,尤其是这种考量不能着眼于短期的一城一地的得与失,而必须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和未来出发,对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目标、重点、时间和空间、战略和对策进行优化与抉择。在“大金融”的视角之下,规划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战略布局。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战略目标

积极推进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我国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未来应当采取分层递进、稳步发展的策略,其未来十年内发展的目标应当是多层次、多元化的。

(一)总体目标

农村金融供给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通过健全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二)基本目标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改革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各类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结构;加快支付清算、咨询等金融服务建设,为农村金融发展打好基础。

(三)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为了实现金融供给的总体目标要建立四种机制:

1.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服务机制。把金融服务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制定并实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策,促进结构优化增收,降低成本增收,非农就业增收,政策扶持增收。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规范化的竞争,提供多品种、多层次、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2.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互协调的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拓展农村资本进入渠道,构造农村农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基础,促进农村资本市场与城市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彻底消除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通过金融供给实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保持市场协调发展。

3.产权明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监督有利的运行机制。明确金融主体产权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理结构,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实行有效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机制。

4.加快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一般是指能够长久保证和有效保证达到某种目标而带有根本性的措施。加快构建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包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大“三农”金融供给;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金融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的格局;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农村金融供给战略重点

(一)农业基础性建设金融供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基础性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要加快构建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必须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农村金融供给也必须以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为重点,确定巩固农村基础建设的战略目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利设施、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农业机械化、生态建设等,要想保证农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制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要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实现农民增收。

(二)农业科技发展金融供给

农村金融区域供给要想实现新的跨越,必须要在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充分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质的飞跃。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也是各级农村金融部门面临的艰巨任务。农村金融区域供给要为农业科技发展搭建资金支持平台,形成农业技术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为农产品增产特别是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为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金融供给

1.在总量上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需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多地表现为面向市场发展的集约型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无论是启动资金还是运行资金其需求数量都会扩大。同时随着农户、公司和龙头企业参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深度推进和广度拓展,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会迅速增加。尤其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推进,农户和龙头企业随着其从农产品生产向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延伸,对设备购置等初始投入和运营资金的需求更大。这些资金的需求除农户和企业的自有资金及国家可能提供部分财政支持外,主要寄希望于通过农村金融来满足。

2.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金融需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层次的推进和提高,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会出现生活性资金比重下降、生产性资金比重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和龙头企业以及中介组织加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去,从而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更旺,并且出现对长期性资金的需求更快增长的趋势。农业产业化过程是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分工日益细化的过程,势必会刺激农村金融需求的分化。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之外,需要更多的现代金融产品、金融创新业务,如对股票、债券、期货、保险、投资基金等金融业务的需求会不断增长,甚至会促进汇兑、租赁、信用卡等银行中间业务的需求相对增加。

(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金融供给

1.支持推进区域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可以提倡逐渐扩大范围,在不打乱家庭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对优势产业集中进行统一规划、连片发展。通过支持规模化生产,可以形成大批量产品,将当地优势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从而有利于生产服务、科技推广,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有利于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拳头产品”。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生产、走向市场,又有利于提高区域规模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

2.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无论是种植粮油、经济作物,还是发展林木,不仅作物品种要实现规模化,而且承包经营也要实现规模化。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改造的中低产田,土地承包权可以保持不变,但可提倡和实行连片的专业化规模生产。养殖业依靠家庭副业式的零星分散饲养,生产水平低,形不成批量,经济效益低,应该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饲养,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3.支持推进耕地种养业的规模经营。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其它非农产业,发展养殖业和林果业,加速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在稳定完善和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使己经脱离耕地种植业的劳动力把耕地使用权转让出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4.把特色经济作为战略核心。农村金融供给要把支持地区特色经济增长作为核心内容。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从特色经济的内在规定性出发,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时,首先要积极发挥自然资源禀赋的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5.支持农业增长集约化经营。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它把农科教融为一体,对人力、技术、资金、物资等进行合理配置,密集使用,形成了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新运行机制,既可以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又为采用高新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围绕主导产业或骨干产品开展的一体化经营,这就使农业得以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战略阶段

(一)稳定运行阶段

从2010年起五年内,有关金融机构的大的改革措施基本完成,金融市场化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建立稳定的金融运行系统;农村金融投入主要以政策性金融和财政投入为主,商业性金融投入为辅,启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引擎,利用金融“供给引导”战略创造金融需求,实现金融供给的基本目标。

(二)协调发展阶段

到2015年,有关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基本完成,金融市场化运行机制广泛实施,市场化环境更加优越,高效快捷的金融运行系统初步建立;农村金融投入区别不同地区和情况分别实施政策性投入为主、商业性投入为辅以及两种方式混合投入的模式。实现金融供给的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服务机制,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互协调的市场机制,产权明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监督有利的运行机制,农村经济与金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战略措施

(一)财政政策倾斜

1.税收减免。要对农业金融机构的农村信贷业务实行税收减免政策,以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投向农业。目前金融机构上缴中央财政的营业税税率是5%,按照营业额全额征收,所得税税率是33%,按所得额征收。相对于产出效益较低的农业产业,过重的税负使金融机构经营农村信贷业务处于两难境地。金融企业税负减轻后,可以引导农村贷款利率适当降低,所以减免金融企业的税收实际上是对农村农民的一种变相补贴形式,但这种补贴所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减免税收本身,而且会随着税收的杠杆作用产生裂变,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农村。

2.财政利息补贴。这是促进农村金融供给的重要保障。对于有优势、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农村企业或农户,贷款实行财政利息补贴,有助于扶持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降低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和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做到借款人能贷得起,还得上,增加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

3.财政信用担保。财政信用担保历来被视为政策禁区,为了保证国家财政的稳定,在政策上不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对贷款企业进行任何形式的信用担保,这对于保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彻底阻断了财政和信贷综合运作的路径,增加了信用交易成本。其结果是财政和金融各扫门前雪,不能形成支农的合力;信用交易成本上升,以至于借款人无法承担信用成本而终止交易。

财政信用担保是以政府的信誉作为信贷偿还的保证,其公信力具有其它任何担保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担保也是政府的信用资源,开发这一宝贵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可利用,是拓展支农政策空间,填补惠农政策空白的创新性举措。

(二)实行惠农的利率政策

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节时,要考虑农业大省的金融需求,实行有差别的货币政策,打破大一统的宏观调控模式。对于专门从事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可考虑实施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农业贷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同时对农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再贷款利率也要适当降低,减少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引导信用资本流向农村。

(三)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坎

1.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引入多样性的金融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和其它民间自发的金融合作组织。鼓励成立民间金融机构,可以是民营银行、合作银行也可以是信用合作社或合作基金会等,制造不同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良性竞争的格局。竞争能够带来效率,扩大金融服务供给,促进金融机构按照服务产品进行成本定价。这样才会产生不同的金融工具以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2.放松并最终解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歧视和压抑政策。事实已经证明,靠行政手段根本就不可能消灭这些民间金融活动,与其封杀不如因势利导。可以先进行民间金融合法化试点,如创建民营银行,把基层最活跃的金融人才吸收进民营银行,他们有了合法的金融机构,自然对于那些地下金融活动起到遏制作用,有利于规范农村基层金融市场。  3.建立退出机制,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按照市场规则,当一个经济实体没有外援融资并且无法持续经营下去的时候,对其实施破产清算的市场退出机制是必然的结局。在没有市场退出机制的约束情况下,道德风险便不可避免地发生,由于没有被关闭的预期,金融机构的经营者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经营风险意识降低,服务质量下降。因此,在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同时,应本着规范发展、严格监督、风险自担、有进有出的原则,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退出机制。对那些产权不清晰、管理混乱、经营亏损严重难以持续经营的信用组织,在经过限期整改无效后进行清退,实行破产处理。

(四)构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金融支持体系

1.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

首先,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互补充。在金融领域,支持和保护农业的过程,就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填补商业性金融的市场空缺,按市场原则配置资源的过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业领域的信贷活动,主要根据政府不同时期农业政策目标,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而商业性金融介入的主要领域是农村经营性的农业项目,主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运作。

其次,实现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有效引导。所谓引导是指农业政策性金融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投放,吸引金融机构及个人资金,从事符合农业政策意图的贷款和投资,从而对政策扶持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以推动更多的资金投人农业领域。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这一投资形成过程中发挥的是首倡、引导和示范的功能。

再次,贯彻政府调控经济的政策意图。农业政策性金融必然从政府的角度,按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图从事投融资活动。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生俱来具有巧妙结合财政与金融、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特殊功能,一方面向广大农民传递政府的农业政策意图,另一方面向政府反映广大农民的要求,因而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干预经济的有力手段。

2.信贷与保险供给互补。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决定其不能与商业保险按照完全相同的法律进行规范, 要通过立法推动农业强制保险发展。政府要通过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成本,为农业保险的开展提供了动力,从而使农业保险得到快速发展。要做到保贷结合,把农业保险同农业贷款结合起来,增强贷款机构的安全性;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不仅是对农业保险的一种支持,也是农业保险走向良性循环的制度安排。

3.金融机构供给与社会资金供给共融。应在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引入多样性的金融组织的同时,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和其它民间自发的金融合作组织。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允许农民设立以村为基础的互助合作组织,因地制宜进行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创新,使不同的金融工具既可以通过竞争来提高服务质量,又可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4.财政供给与金融供给相助。目前财政资金有限,仅仅依靠财政直接投资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要通过财政对金融机构支农投入进行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调动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投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种子资金”作用,这是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的可行办法。

将财政资金和政策性信贷资金统筹兼顾、有机结合,可以放大信贷规模,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前着眼于商业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农民贷款的保障性,可考虑用财政支农资金作为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资金来源,建立农村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担保基金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贷款比例担保,以引导金融机构多向农民发放贷款。通过财政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丙奇.冯兴元.农村金融发展战略选择:一个非正式金融视觉[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3):22-25.

[2] 王醒男.基于需求与发展视觉的农村金融改革逻辑再考[J].金融研究,2006(7):53-55.

[3] 李明贤,李学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34-36.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效率与公平

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都是实行免费上大学加助学金的政策,政府负担了公民几乎所有的教育费用。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恢复高考,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被提上日程,出现了“收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大学生,但是当时收费生比例相对很小,并且收费额度也很低。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部分高校招收委培生和自费生。1989年国家教委(1998年改为教育部)、物价局、财政部联合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规定指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的免收学杂费制度,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很不适应,继续实行这种制度,不仅国家财政难以负担,而且也不利于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为此,从1989年度开始,便对新入学的本、专科生实行收取学杂费、住宿费制度。此后的几年内,国家三部委连续联合发文,对高等教育的收费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计划内学生的收费标志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普遍实行。

1994年,原国家教委所属高等学校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并轨试点工作,在这些学校取消自费生制,实行统一的普遍收费上学的制度。1997年,我国高等学校统一实行招生并轨,全部实行了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在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最终在法律上确立了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

二、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目标——效率与公平问题

1.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积极作用

高等教育收费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收入除国家财政拨款外的主要来源,高校一方面可以利用这部分收入支付一些正常的公用支出,另一方面,可以扩大高校规模,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最近几年,我国每年都要扩招将近20万的大学生,如果仅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将无法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转。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经费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适当的收取高等教育经费可以有效的淡化这一矛盾。

另一方面,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有利于调整公共教育资源在三级教育间的分配结构。在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前,高等教育投资比例偏高一直是我国教育经费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后,政府有可能将原拟用于高等教育的部分公共教育资源增量用到义务教育中去,保证我国教育投资的重点。同时,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对象是全国所有适龄社会成员,其范围比高等教育更广泛,这可使政府这笔投资让更多的人受益。

2.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下的不公平问题

高等教育收费的门槛逐年提高,1989年公立高校计划内学生的学费为100元,1993年全国高校学费平均达610元,1995年为1124元,1997年为1620元,2000年达3550元。[1]这种变迁是参照国际上部分国家实行的高等教育学费一般都在全部教育成本的25%左右的做法,即“高等学校的学费占其年平均日常运行费用的比例按25%掌握,未达到25%的可以提高到25%”,而较少关注我国学生的生活成本占家庭收入比重、学费占GDP的比例、居民人均储蓄、居民人均年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与收费标准增长速度之比等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

在西方发达国家,学费只占一般家庭收入的10%-15%左右。日本供养l名大学生的支出占中等家庭收入的15%左右。澳大利亚规定,高等学校学费为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欧洲国家的高校有的不收学费,即使收学费也很低。[2]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家庭年收入约为9598元,城镇居民平均家庭年收入约19719元。按农村人口占69%计算,全国城乡总体平均家庭年收入约为12736元。2000年我国高校生均学费为3550元,相当于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的37%,城镇居民家庭年收入的18%,全国城乡居民平均家庭年收入的28%。中国居民家庭的高等教育学费负担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按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学习用品等支出需要8000元的较低估算。1999年全国有65%的居民,其中包括80%的农村居民,40%的城镇居民,其当年收入维持基本生活后的剩余不能负担一个大学生的支出。[3]学费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大量贫困生的出现,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产生了消极影响。

3.理性分析

韦伯把社会的理性行动分为目的合理性行动和价值合理性行动两类。支配目的合理性行动的理性是工具理性;支配价值合理性行动的是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主要是指选择有效的手段去达到既定目标,它是可以精确计算和预先算计的;价值理性主要是以支持或确定终极目标为主,而不计算现实的利益得失。之后哈贝马斯提出了沟通理性及沟通行动理论,强调在一定的规范性条件下,让言说者生活世界的不同面向得以互动与交流,并且在沟通行动中形成属于该社群的规范基础。

从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主要目标,即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供给不足的问题来看,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不难看出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制定是工具理性的一种体现,当然我们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可以看出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也考虑到了贫困生问题,是价值理性的体现。但是再从整个收费制度形成过程来看,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社会公众作为收费政策的接受者很难参与其决策过程,以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这种干预严重的损坏了人的生活世界,使生活中的沟通行为与情境受到政治及经济的控制和支配而被大大的扭曲。

三、规范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对策

1.技术上的可操作性

(1)基于高等教育成本确定收费标准。1986年,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经济学家约翰斯顿出版了著名的《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提出了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即应由纳税人(政府)、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捐赠)共同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高等教育需求量的极速增长、高等教育成本尤其是生均教育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在政府财政有限的情况下,这一理论成为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收费的政策依据。

(2)基于支付能力原则确定收费标准。由于中国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本身是很不平衡的,以此方法确定收费标准时应充分分析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既要看到大多数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还应看到个人间收入的不平衡,合理确定居民的支付能力。因此,在我国制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过程中,不宜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实际承受水平和能力区别对待,能力大的多分担,能力小的少分担。

2.价值上的可接受性

(1)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配套措施。目前政府资助政策仅考虑了贫困生付不起学费的情况,建立了助学贷款制度和一系列赠予性资助方式,而未考虑贫困学生负担不起机会成本损失这一方面的问题。这里所提的机会成本就是学生选择上学而放弃的参加劳动可能得到的收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通过对20世纪后半期美国大学生放弃的收入进行估算发现:其总额约占他们教育全部要素费用的3/5。[4]可见,机会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学费仅是学生个人直接成本的一部分,实际影响许多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是机会成本,许多贫困家庭子女正是因为承担不了机会成本才放弃入学的。为此,笔者建议应给予贫困生适当的机会贷款。只有全面地考虑了贫困家庭学生付出的教育成本,才能使其真正摆脱经济上的重负,享受到机会平等的教育。

(2)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要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既要保证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还需要各种民办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推行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鼓励国内民间资本与社会力量投资于高等教育事业,形成各种民办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鼓励国外资金投资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同时引进国际先进文化形成国际合作教育。

(3)平衡地区间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的地方为15535142元,较高的还有上海15126122元,北京10966196元;最低的地方为新疆3152187元,较低的还有四川3580164元,湖南3984109元。数额最高地方和最低地方之间相差12382145元之多。[5]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教育质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国家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以改善这些地区的办学条件,使各地区的教育得到均衡发展,使所有公民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参考文献

[1]袁连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选择[J].教育与经济,2002(2).

[2]沈红.美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J].高等教育研究, 1999(1).

[3]袁连生.我国居民高等教育负担能力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

财政政策的终极目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收入;就业;产业结构;资本市场;金融风险

一、“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理解

“创造条件”是指多拓展渠道、多提供机会;“更多”意味着覆盖面更广;“群众”就是咱老百姓;“拥有”就是合理合法拥有;“财产性收入”是指各方面的财富,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涉及到诸多金融理财方式,必然会涉及到各种投资,除了实业投资等。还包括投资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整句话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

报告的这个新说法,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不光来自工资,国家还将创造条件增加百姓的多元化收入。报告的这一提法。有利于增加百姓财富,能使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这也正暗合了报告提出的“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新要求。

二、实现其目的面临的问题

(一)收入的来源分配及其可持续性

在我们进行投资保值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拥有收入,只有创造财富才能谈得上如何去投资保值。进一步增加我们的财富。但我们的收入来源面临着的问题有:

1 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就业是获得收入的渠道,没有就业的机会怎么能获得收入。

(1)劳动力自身供给。作为资本作用的劳动力不足,供给自身存在问题。人力资本不够。益智比较少,劳动力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从总体的教育水平看。我国城乡劳动力素质处于较低的水平。

我国现在的产业结构存在软化。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消耗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知识的消耗增大,与此相适应,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产业结构软化的含义包含产业内部不断软化和软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这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因此就业难度加大。

(2)产业支撑。传统产业如农业、采掘业、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幅度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第二产业受到供给大于需求的影响,生产进一步扩大的难度较大,因此难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另外,第二产业在世界生产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资本排挤劳动力的现象日益明显。导致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下降。如果这种推论合理。那么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大部分要靠第三产业来消化。与国际标准模式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已经超过国际标准模式的水平。这样,我国的第三产业结构偏差还会进一步超过国际标准模式的水平。甚至向正偏离方向转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相对较小。如果没有新的服务需求出现,第三产业进一步吸纳就业的能力难以提高。

总的来说,我国现在产业发展对解决就业仍然有些困难。

2 可持续经济增长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他主性经济增长”还是“自主性经济增长”。说到底,都是一个持续“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在一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物质资源拥有量及其持续供给能力。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中国经济虽然走上了“自主性增长”的道路。但是其持续快速发展首先遇到了我国可用经济资源不足的直接制约。

首先,我国资源短缺,人多地少、水少、油少、富矿少,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不足和生态恶化必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的“硬约束”。

其次,虽然人力资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但是,由于人口高峰、就业高峰和人口老龄化高峰将同时而至,“人口拥挤及其成本”将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将接踵而至。人多资源少、就业岗位少、赡养成本高等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难题。

最后,过度依赖国外资源、对外贸易、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将使中国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或风险。

由于国内资源的稀缺性制约,经济过热和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扩张型经济的增长,必然增加中国经济对国际资源依赖程度的迅速提高。2003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8 000多亿美元。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6%以上,远远超过美国、英国、法国等大国对国际市场的依存程度。如此的“大出大进”,如果在没有什么能够带来更多附加值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并“恶性竞争”的情况下,必然是“高价进口原料。低价出口产品”。结果换不来多少利益。更让我们担忧的是,持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能长久。由于偿债压力与日俱增,必然导致财政增收压力的增加和税收增长过快。他们远远高出同期经济增长、企业利润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的速度。长此以往。必然对民间资本、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损害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二)我国开放资本市场存在引发金融危机的机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当前居民储蓄在15万亿元左右。而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到今年10月初,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2亿户;基金资产净值总计已超过3万亿元,基金投资账户数超过9 000万个。

资本市场是涉及投资金融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增加创造财富的机会,但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尤其是面对国际市场,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更要确保其健康发展。才能使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地真正共享经济增长的好处。

而我国开放的资本市场存在引发金融危机的机理。

1 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位功能错位

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功能是评估企业价值。优化资源配置等,而中国股票市场更看重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导致上市公司质量普遍偏低,投资短期行为盛行。中国企业抑价发行原因。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的风险较大。上市不久就增发股票。

2 中国的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的微观信用基础及投资组合金融工具

资本市场是风险承担和收益分享微观经济主体化的媒介,西方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金融投资的风险承担和收益分享越是与微观经济主体分散,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的风险也越低。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形成以国有控股型上市公司股票为主的股票市场和国家信用支撑的债券市场,微观信用基础一直没有形成。从未从国家层次转换到分散的微观经济经济主体层次。结果是国家信用随资本市场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而膨胀,国家金融风险随资本市场发展而发展。

3 中国股市泡沫成分重,多种风险并存

A股市场市盈率在56倍左右。而B股市场也达到16倍的市场市盈率。

三、对策建议

在现在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再仅仅关注发展的速度,而要转向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不仅仅是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还有农村、生态问题,政府职能等等。而这些问题是交错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前的重点是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

(一)继续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

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是政府推进增长模式的转型最应该做好的一件事情。保护各种合法产权,维护竞争秩序,反垄断等。都是题中应有之意。政府对产业的管制。要由管项目。管投资甚至管品种为主的“经济型管制”,转向以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标准等管理为主的“社会性管制”(防止和减少企业对社会造成负面外部性),转向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企业有时在宏观和产业全局上信息不足,当前的问题是政府是否具备或者通过改进能够具备这种信息优势。是否有足够的激励去做好这件事。)

(二)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政府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是过去一些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政府职能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先导发展的公共服务门类

包括基础教育、科研、医疗、环保、地质、水利等。这类行业的特征是:关系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资金规模要求高;需要由政府主导。主要政策着眼点,一是用经济手段扶持;二是扩大投资来源;三是引入市场机制。

2 先导行业之外的公共服务门类

公共服务门类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的生产部门、公共文体设施、社会福利、城市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这类行业的特征是:关系社会全面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目前需由国家财政支持或补贴;具有较强的垄断――竞争双重性。主要政策着眼点。一是鼓励集约型增长和竞争环境下的规模化发展;二是降低福利性,同时扩大服务覆盖面;三是政府由全行业支持转向重点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及产业化经营。

这种公共服务,既能促进“公共消费”,也是一种“公共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公共服务,首先有一个增加投入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更多的财政支出投向公共服务,既是必要的,也是会可能的。其次,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对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政府和市场各扮演何种角色。二者如何有机结合。是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否则,很容易在思想上,实践中陷入混乱。延缓或误导相关的改革和发展。

(三)被扭曲的要素价格的纠正

在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说明在体制和政策上存在人为压低劳动力成本的因素。简单地说,工资水平可以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所以,在劳动力市场起作用条件下。“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并非政府所能做到的)。但已定的工资克扣不发或少发,则说明政府管理上有问题。要素价格被人为压低,是资源浪费和误置的主因。

(四)中国监管制度的稀缺。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相关行业的风险

多年来金融监管越谈越重要,越提越重视。措施办法越想越多。可是风险仍是屡控难抑,层出不穷。除体制和制度设计缺陷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职能定位不准确、不清晰、不持久,且朝令夕改。职能定位不明确的深层原因是我们的监管理念不明确。理念对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监管理念的更新是监管制度建设的前提,也是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基础。就中国的现行监管体制而言,监管理念的更新和重新定位应做到如下几点:

1 树立终极目标理念

明确监管目标只有一个,金融监管必须以维护客户利益作为终极目标,一切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和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的工作。都应当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

2 宽进严管理念

金融市场是一个需要激情和创新的地方。美国是监管最严谨,最精密的国家。同时也是准入条件最宽松的国家,由此使它的金融业最具有活力。金融行业抬高门槛,不让企业进来,自然增加了寻租的机会,产生了腐败的可能。任何一个严进宽管的国家,都会出现保护垄断。保护腐败,压抑创新。同时衍生大量的非法地下金融的现象。

3 风险评价理念

现行监管理念是以风险查处为重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监管机构既是救火队又是冲锋队。而风险监管既不是一种事后监督,也不是事后复核,其核心是完善对内控制度的评估,强化对系统稳定性的评价,健全对风险程度的测试。在风险评价理念下,监管者以第三者身份出现,不会疲于奔命,也不会仅局限于每一笔业务的监管。而是立足于宏观的视角,对金融运行的整个系统进行评价。从而使监管行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持续性和计划性。

4 资本约束理念

金融监管要强化资本概念,强化资本约束和资本监管。资本充足率是银行生存的基础。是银行进行资产规模扩张的安全依据。是银行对社会负债规模的警戒线。

5 人本监管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本管理,追求的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把人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在金融活动中。管好了人,就是管住了风险。要加强人本监管,首先必须了解人性,把群体理性和个体理性有机结合起来,使个体理性不与群体理性相冲突。管不住人,就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活动中的现场检查,非现场监测和日常行政管理,也主要是以金融机构的活动主体一人作为主要的监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