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国际资本;资产购买;MBS

一、 金融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工具概述

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具体包括三轮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与国债展期计划,为美国资本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同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零利率与新兴市场较高的利率形成对比,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新兴市场,进而影响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全球经济受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初级商品价格出现了长时间的上涨。2013年12月实施5年多的量化宽松政策迎来重要的转折点。2016年8月,美联储主席耶伦回顾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包,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从最初的公开市场业务扩张到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包,主要包括启动美联储对银行准备金余额支付利息的计划、大规模资产回购以及主动预期管理等。此外,耶伦充分肯定了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坚信货币政策可以应对大部分经济问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相应的政策工具调控市场货币量,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与社会总需求。目前三大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调节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当前是以信用货币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货币政策可以影响到全球经济状况。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与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美国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也趋于多样化。除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外,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均在不同程度上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此外,美联储也在积极寻求相应的约束规则,以期降低社会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如图1所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主要通过发行国库券(U.S. Treasury securities)、机构MBS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以及机构债务证券(Federal Agency Debt Securities)实施公开市场操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目的在于拉低长期的利率水平,低利率可促进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进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货币。从图中可以看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仅通过发行国库券调节市场货币量,正如耶伦所指出,在金融危机之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简单的,但对当时的经济运行情况是有效的。此后,机构MBS债券以及机构债务证券均被FOMC采用来调控货币供给量,其中机构MBS债券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8年以来,系统公开市场操作账户中各组成证券的份额在逐步变化,该证券投资组合规模剧增,平均期限延长。截至2016年8月底,这个组合的规模已达42 450.5亿美元,巨额资产规模是危机前的四倍之多,预测未来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从2008年底以来,FOMC实施了三轮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LSAP)和国债展期计划。如图2所示,FOMC于2008年11月~2010年3月推出了第一轮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主要目的在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据统计,此次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买入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金额高达12 500亿美元、机构债券金额涉及1 720亿美元以及3 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对于第二轮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美联储意在维持通货膨胀率目标值,因此于2010年11月~2011年6月购买了金额高达6 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此外,2011年9月,FOMC推出国债展期计划,置换短期国债为长期国债,此次计划意在延长债券平均到期年限,共涉及置换债券规模为6 670亿美元。2012年9月,FOMC启动了第三轮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此次计划联储最开始购买机构抵押支持债券,并在2013年1月,即展期计划结束后只买入国债。如图2所示,截止2014年10月,即第三轮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结束,FOMC总共购买的机构抵押支持债券金额高达8 230亿美元, 国债金额高达7 900亿美元。

二、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美元作为信用货币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导致美国货币政策可以影响全球的经济状况,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一部分在本土银行体系内循环,降低了美国本土的融资成本,另一部分则通过利差交易流向全球高风险市场,导致美元全面贬值、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飚升和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膨胀等。

1. 国际资本流入与市场通胀水平。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与本国汇率稳定三个目标中,大部分新兴经济体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试图坚守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对本国汇率基本上采取盯住机制,对国际资本采取部分管制的态度。2002年~2012年,新兴经济w在享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针对外汇市场实施了大量干预操作,外汇干预结果导致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统计显示,全部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从2002年的1万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7万亿美元。其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该数值在2009年首次出现小幅度的下降,但此后又直线上升。在全部的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中,中国占据了当中一大半的份额,新兴经济体的央行面对大量流入的国际资本,试图通过冲销式外汇市场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事实上,由于国际资本流入量较大,新兴经济体无法通过出售央行债券或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完全抵消本币的发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也直接影响本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据统计,新兴经济体在这段时间的通货膨胀水平年同比增长率远远高于美国总体通胀水平,同时,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在此段区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升值。

如图3所示,在所有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的组成货币种类中,美元一直作为主要的储备币种,占比幅度从2002年66.9%下降到2012年60.5%;排在第2位的是欧元,占比幅度从2002年24.3%下降到2012年23.5%。此外,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的组成币种更加多样化,也有利于增强其应对风险的能力。

尽管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正在逐步探索未来的汇率改革路径,但在已实施汇率制度改革的新兴经济体中,成功转型的相对较少,伴随着汇率制度改革引发的金融危机也值得借鉴与深思。表1汇总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过渡中,主动转变和因危机导致的被动放弃经济体情况。

2. 初级商品价格上涨与市场泡沫。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货币和信用,主要有三个去向:全球金融货币市场自我循环、大宗商品市场、以国际资本的形式流入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市场。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加大了新兴经济体的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风险。资产价格飞涨,大量投机者入市,催生乐氐呐菽。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资本流向亚洲国家,90年代中期之后,美联储开始加息导致资本回流美国,所涉及的亚洲国家被动接受催生泡沫到破灭的过程,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亚洲国家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在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亚洲新兴国家承载了大部分的国际游资。IMF数据显示,2010年以后,世界金属市场、粮食市场和原材料市场等价格出现显著上涨,这也被称为因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以邻为壑”效应。

三、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2013年12月美国相继减少证券购买、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国债金额。FOMC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进入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的影响,美国经济复苏明朗,加息预期形成,而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正承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外溢性风险。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美国经济进入加息预期周期,美元随之出现持续走强趋势,进而引发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外流、新兴经济体的本币急跌、新兴经济体本国的资产价格大幅缩水,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金融危机接踵而至。

具体而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可以分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两个层面(边卫红等,2013)。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QE退出的影响。

首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加息预期形成,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将发生逆转,资本大规模回流将导致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数据显示,2013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以来,美国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越来越受到个人投资者以及机构投资者的欢迎,数千亿美元资本流入ETF,2013年ETF资产全年增加1 880亿美元,2014年ETF资产全年增加2 320亿美元。截至2014年年底,美国ETF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美元。美国ETF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花了18年时间,但只用了4年就达到2万亿美元。

其次,国际资本流出导致的新兴市场“资金池”流动性趋紧,“资金池”水位的下降将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泡沫面临着破碎的风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QE退出的影响,自2013年12月QE退出计划以来,标普高盛商品指数中的24 种大宗商品中,其中有14 种商品价格出现下跌, 谷物和贵金属价格跌幅最大。黄金、大豆、铁矿石和铜等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行,对新兴市场的经济复苏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期间,对高流动性资本形成强烈依赖,过度的流动性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导致资本市场的价格在此期间急速上涨。市场泡沫在顺周期时总是安然无恙,但在逆周期时将把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体现出来。目前,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的支撑产业为房地产,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将直接影响本国银行体系与金融系统,影子银行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均将暴露。

最后,QE 退出的节奏无疑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本轮经济动荡的主因。美元大规模从新兴经济体回流到美国,美元升值预期形成,新兴经济体币值贬值预期形成。为保持资产增值,新兴市场将青睐美元资产,抛售本国货币,加剧本币贬值预期,冲击本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供应和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波动。此外,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暗示着美国私人部门去杠杆化的基本完成,美国实体经济随之复苏。在美元强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大背景下,本币贬值将带动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增长,形成新兴市场出口生产的扩张效应。

以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本文将阐述美联储QE政策退出如何通过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这两个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在实体经济方面,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导致中国进口产品成本下降,这将有效降低中国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在金融市场渠道方面,资本回流与人民币贬值预期形成,将导致中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同时有利于出口。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就是在QE政策推出期间,中国人民银行长期以来通过债券发行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被动冲销国际资本的流入,以减少市场的流动性。当国际资本流入变缓甚至从流入转为流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将面临困境。一方面,此时如果放松银根,将导致本币吸引力进一步下降,国际资本加速流出。另一方面,如果此时不放松银根,本国经济出现进一步的下行,金融市场短期流动性可能陷入困境。

四、 结论与展望

在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与退出的全过程中,新兴市场享受着过度流动性带来的泡沫狂欢,当狂欢告一段落,新兴经济体仍需要面对银根缩减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对美国QE计划的退出,巴西、印度、土耳其、南非纷纷加息。面对本币贬值、国际资本外逃的状况,本币加息在短期内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缓和这种状况。但在长期内,本币加息相当于缩减本国的市场流动性,同时增加本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成本。大部分新兴经济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之新兴市场对利率敏感性较高,因此提高利率这个措施需要谨慎使用,以避免金融市龀鱿侄唐诘牧鞫性匮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目前市场上的资金量并不缺乏,中国人民银行释放出的流动性大部分停留在金融体系内循环,这些资金很难流入实体经济。因此,市场利率的提高可以提升中国的储蓄率,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从这个角度看,加息是可行的。此外,新兴经济体应适度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监管,在此基础上防止本币过度贬值。政策当局在必要时需要对资本市场流动性设置监测管理机制,对资本流向进行适当监管,切不可完全放开国际资本市场,完全放开仍需等待时机。

参考文献:

[1] 何国华,彭意.美、日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4,(2):19-28.

[2] 蓝虹,穆争社.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全景式回顾、评价与思考[J].上海金融,2015,(7):51-65.

[3] 马理,余慧娟.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金砖国家的溢出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5,(3):13-22.

[4] 聂菁,金洪飞.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行业出口的溢出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5,(3):3-12.

[5] 王大为,孙文奕.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J].经济纵横,2016,(3):119-122.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货币经济学新范式;信贷配给;信贷;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4-0080-06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以影响投资和消费,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当然,这主要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大致也是西方目前的主流观点。当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M下降导致实际贷款利率r上升,企业的融资成本升高、贷款需求下降,引起企业投资I下降,最终使总需求和产出下降。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MrIY。21世纪初,Stiglitz和Greenwald提出的货币经济学新范式理论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指出传统货币经济学理论存在的严重缺陷,着重研究信贷在广义经济活动中的媒介职能,将信贷纳入了经典的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之中。

一、货币经济学新范式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观点

首先,新范式理论认为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占据主要地位。

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例,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银行收缩信贷,信贷量L下降,企业可获得的贷款资金下降,进而引起企业投资的下降和总产出的下降。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货币政策紧缩一银行收缩信贷LIY。

新范式理论指出,银行在货币政策到信贷量的传导过程中之所以占据主要地位,是因为信贷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贷配给。Jaffee和Stiglitiz在《信贷配给》一文中具体阐述了信贷配给对信贷市场的影响。信贷配给是指借款人中有些人能得到贷款,而另外一些人得不到,即使这些人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导致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就是借款人与贷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如图1所示)。

当市场上存在信贷配给时,在均衡利率r*水平上,贷款的供给小于需求。原因在于,借款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安全”的借款人,他们会在较高的利率水平r上选择退出;一类是“不安全”的借款人,他们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r,但是信用和还款能力低下。如果银行选择使得贷款供给等于需求的利率,那么一部分“安全”的借款人将会退出,从而留下的是“不安全”的借款人,银行的预期收益也将会随着风险的扩大而变得更加不确定。因此,银行宁愿在相对低的利率水平r*上拒绝一部分贷款需求,而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r上满足所有借款需求。可见,信贷配给将导致借款人资金的可得性下降,信贷量主要由信贷资金的供给者――银行决定。

其次,在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途径上,新范式理论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重要效应:

(1)一般均衡效应,即从整个银行体系分析,当考虑所有银行对货币政策(特别是存款准备金政策)做出同样反应时,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只考虑单个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例,由于存款准备率提高,银行现在必须保留更多的准备金,所以银行的可用资金就减少,贷款量也减少,这是局部均衡。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当所有银行都做出同样类似反应时,贷款量的大幅下降导致企业效益降低,国民收入下降,进而使贷款的违约率上升,预期平均收益下降,风险加大,银行进一步减少贷款。

(2)资产价格效应,即货币政策会影响到银行所持有的资产价值的变化,进而影响贷款量。以利率政策(提高利率)为例,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导致银行持有的债券价值下降,而且会加大银行对存款人的利息支出,加大贷款还息额进而使贷款违约率上升等等,这些影响都会使银行资产缩水,迫使银行收紧信贷。

(3)资产组合风险效应,即货币政策或一些其他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银行资产组合的风险加大,间接引起银行净值的变化进而影响信贷量。这些风险主要是利率不确定给银行带来的新增贷款风险、敞口风险和道德风险等等。

(4)特许权效应,即利率和信贷可获得性的变化导致银行和公司预期利润贴现值的变化,进而影响破产成本,贷款行为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当紧缩性货币政策发生时,银行经营者担心一旦银行破产,他们将不能卖出其持有的特许权,因此他们会避免选择增加风险的组合,采取较为谨慎的经营策略,这最终会使银行减少贷款活动。

在由货币政策工具到信贷量的传导过程中,传统经济学和新范式主要存在以下两点分歧:一是传导方式的区别。传统经济学强调信贷资金的需求者――企业的行为,而新范式则强调信贷资金的供给者――银行的行为。其实可以将两种观点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用同一个式子表示,即:货币政策LIY。不同之处在于,传统货币经济学中L是L(需求),即认为信贷量是由企业的信贷需求决定的;而新范式中L是L(供给),即认为信贷量是由银行的信贷供给决定的。二是传导效应的区别。新范式认为,不仅存在传统货币理论所强调的渠道传导效应,还应强调一般均衡效应、资产价格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特许权效应等几方面的综合作用,这些效应都会使得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程度扩大,而由于利率政策变动带来的银行贷款行为变化也是贷款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我国货币政策对信贷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我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当中,信贷量无疑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指标。从199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的管理,取消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货币政策对于信贷量的调控效果如何,我国的信贷量主要取决于银行的信贷供给还是企业的信贷需求呢?本文尝试对此问题的回答提供一些实证依据。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贷款(再贴现)和利率政策,近年来伴随外汇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中的比重大幅上升,再贷款(再贴现)的比重已由2003年的17%下降到2008年的4%,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用于对冲外汇占款,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

1.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本文将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L作为信贷量的变量,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作为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变量。上述选取的信贷量L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都是名义变量。在利率政策变量的选取上,同时考虑贷款的供给者银

行和需求者企业:存贷利差决定银行的利润进而影响银行的贷款供给,贷款利率决定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贷款需求,因此本文选择实际存贷利差t和实际贷款利率r作为代表利率政策的变量。在实际利率的计算上,本文采用周荣芳指出的标准计算公式,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一通货通胀率,其中通货膨胀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100-1 。

鉴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特点和数据的可得性,样本区间采用的是2003年1月-2009年7月共79期的月度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中经网终端。在数据使用之前我们先用X11乘数法对信贷量L进行季节性调整,同时,考虑到各数据序列并非是完全的线性变化,为消除数据序列存在的异方差,将各变量做对数变换,分别计lnL、lne、lnr和Int。

为具体研究利率政策和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我们利用EViews 5.0对上述三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反应。

2.单位根检验

由于以上四个变量都是时间序列,在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必须要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也即检验序列是否服从单位根的过程。如果变量不能拒绝有单位根,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变量序列存在随即趋势,也即非平稳的。本文采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是常用的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

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的ADF值均小于1%临界值的绝对值,单位根检验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是非平稳的过程,而它们一阶差分的ADF绝对值都大于1%临界值的绝对值,拒绝原假设,因此,各变量的一阶差分构成平稳的时间序列,即时间序列InL、lnr和lne都是一阶单整过程。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②临界值是在相应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的Mackinnon值,表示一阶差分;③**表示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

3.协整分析

如果两个变量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它们某种线性组合却表现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表现出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提出的向量自回归检验方法,对上述四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从表2可以看出,lnL和lnr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无协整的原假设,接受了最大协整方程数为1的原假设,也即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同理,lnL和lne,lnL和lllt也存在一个协整关系,lnL、lne、lnr和Int间在1%显著水平上存在两个协整关系,在5%水平上存在三个协整关系。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从上述协整分析的结果可知,信贷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都存在着显著的稳定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1%显著水平下存在着由利率r到信贷量L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不存在由信贷量到利率的Granger因果关系,所以利率是信贷量的Granger原因,利率的变化导致了信贷量的变化;同样,在10%显著水平下存款准备金e和存贷利差t也是信贷量L变化的原因,但是由于P值较大,所以这种原因较弱。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在对扰动项加上一个一次性冲击后,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为了具体衡量存款准备金e、贷款利率r和存贷利差t的变化对信贷量L的影响程度,我们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处理,由于L、e、r和t都是一阶单整变量,所以取这四个变量的一阶差分DlnL、Dlne、Dlnr和DInt,这样所有变量时问序列就具有平稳性,然后建立VAR模型。将脉冲响应函数以图形和表格形式表示如图2和表4所示。

图2为3个变量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共有-16个函数,本部分根据所需只选了3个,分别是信贷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的响应函数)。图2(A)中,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正方向变动一个单位时,信贷量L在前两期无明显反应,但接下来响应逐渐变大,并在第五期达到负向最大,为0.0017,随后逐步下降,到第10期的时候为一0.0004;图2(B)-中,当贷款利率r正向变动一个单位时,信贷量L在第三期达到最大,为0.0017,随后逐步下-到第10期为0.0003;图2(C)中,当存贷利差t正向变动一个单位时,信贷量L在第三期达到最大,约为0.0021,然后在第四期迅速下降至接近0,随后对信贷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三、结 论

本文采用了VAR模型,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

第一,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都与信贷量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格兰杰检验的结果表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信贷量的变化,是其变化的原因。这两点表明了我国货币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信贷量。

第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清楚地看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对信贷量的影响时间和程度。信贷量的显著变化所能持续的时间,显著变化是信贷量的变动程度的绝对值大于0.0005;程度代表信贷量达到最大值时的数值;②鉴于现实情况,在信贷量对存贷利差的反应程度上,本文只考虑两者的同向变动,即只选取正的数值。

从表5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与信贷量反向变化,存贷利差与信贷量正向变化。当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贷款量会下降;当贷款利率上升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贷款需求降低,贷款量会下降;当存贷利差上升时,银行的贷款利润增大贷款供给提升,贷款量会上升。

第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要达到最大效果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5期),而利率政策则相对较短(3期)。新范式观点指出,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重要的一般均衡效应,能对信贷量造成大幅影响,但是实现这种效应的时间却比较长。当存款准备金率发生变动时,首先发生的会是局部反应和局部均衡,这时贷款量会小幅变化,随着时间推移,一般均衡效应才会逐渐显现。

第三,从对贷款量冲击的持续时间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贷款利差。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一般均衡效应对贷款量会有一个长时间持续的影响,利率政策的冲击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利率政策中的存贷利差又是冲击持续时间最短的。

第四,从对贷款量冲击程度的大小来看,存贷利差>法定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由于存在着信贷配给,信贷量主要会由银行的贷款供给决定,因此存贷利差对贷款量的冲击最大;相比之下,企业的贷款需求对信贷量的影响甚微,贷款利率对贷款量的冲击偏小,这也印证了新范式理论中银行的贷款供给决定信贷量的观点。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在由货币政策工具到信贷量的传导过程中,新范式的观点在我国现阶段基本正确,由此笔者对我国货币政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中央银行要善于运用货币政策来引导银行的行为,尽量避免对信贷规模实施变相的直接控制,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减少对经济的伤害。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范文第3篇

摘要:马来亚独立之初,为了保护陷于困境的马来人,政府在以维护土著马来人特权的“马来人优先”原则的指导下,以宪法的形式肯定了马来人的特权地位,最初是为了保护马来人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以1969年的5.13事件为分界点,经过“新经济政策”的全面影响,马来西亚华人的长期以来的经济优势正逐渐沦落,马来西亚社会逐渐从马来人的困境走向华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困境。

关键词:马来人优先原则;马来人困境;华人的困境

一、马来人的困境——马来人优先原则的确立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国家,独立之初,非马来人在马来亚社会中占着近一半的人口。人口比例是马来人优先原则形成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马来人和华人间的相互妥协以及历史因素等。“马来人优先”原则是马来西亚政府确定的一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优先考虑马来西亚土著马来人的原则,即所谓的马来人的特权。这项特权由1957年马来亚宪法第89条和153条规定,马来人优先原则在宪法上得到了肯定,并在1963年的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中得到了继承。“宪法规定,马来人有土地保留权,马来人在公务职位、商业经营及教育机会上有优先权,此项权利之修正与否由最高元首是当时情形而定。”[1](59)

(一)人口比例。马来西亚主要包括三大族群:马来人、华人、印度人。马来西亚独立之初,马来亚人口比例是49.3%,华人占38.4%,印度人占10.8%。马来西亚的民族矛盾就集中在土著马来人与华人和印度人上,其中又以马来人与华人的矛盾最为突出。这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口比例的影响,华人在马来西亚社会中占有的较大人口比例,使在马来西亚政治中处于统治地位的马来人感觉到了自身统治的危机,力图削落华人的力量。

(二)马来人和华人相互妥协的结果。马来人优先原则的提出是根源于马来人与非马来人在经济上的不平等。马哈蒂尔认为“马来西亚拥有太多非马来人的公民,一旦没有保护,他们将压倒所有马来人”[2](18)另外,马来人自认为是马来西亚的土著民族,但是“华人认为他们已定居马来亚,已成为马来亚人,所以不应受歧视,况且土生的华人已逐年增多。他们都认为既然'生为马来亚人'就应享有一切应有的权利。”[1](21)但是,“鉴于马来人在现实的经济、文化上较为落后,如不给予扶持,那么就不易使他们成为相同程度的民族”[1](39)同时,马来人同意给予华人公民权,基于这种考虑,华人对马来人的政治特权做出了妥协。

(三)马来人优先原则的历史传统。马来人的特权存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政府与马来土邦苏丹签订协议,各邦由英国保护,苏丹及其属民保留其。1946年英国的马来亚联邦拟议对马来人的特权全部削除,对各民族一视同仁,遭到马来苏丹及其属民的一致反对。1957年马来亚独立,在制宪过程中,英国人组成宪制调查团同意保留马来人特权,但这种特权应有一定的年限,建议为十五年。[1](39)这个争论最终以马来人取得完全胜利而结束。

1957年,马来亚宪法依据“给予和获取”及“公平交易”原则,确立了马来人的优先原则,“确定了马来人和非马来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马来人享有传统的政治统治权,非马来人则享有传统的经济地位。”[3](50)

此后,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通过国家力量保持马来人的特权来维持其强势地位,并“以马来族为中心”来处理国内的种族关系与国家认同的建构问题。这一处理种族关系和国家建构的原则,在独立之后其中心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新经济政策——华人的困境

马来人优先原则问题可分为两个时期,独立到1969年属于前期,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给予马来人一些特权,对他们进行特别照顾,经济领域仍然是华人主导。从1969年之后,政府不仅在政治上保护马来人的优先特权,这种特权大大扩展到了经济和文化,压制了华人在经济领域的发展,缩小了非马来人的生存空间。

使马来西亚政策出现这种转变的是1969年的5.13事件。独立之初,宪法的保护并没有使马来西亚的局面因此得到稳定,各族也未能因此和平共处。5.13事件后,“马来西亚政府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马来人对华人在经济上享有的巨大经济利益产生不满;另一方面,华族与印度族自认为可以优势的经济地位,透过民主形式的选举掌控政治权利。”[3](155)1971年,总理敦·拉扎克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其目的就是要达到重新分配马来西亚的经济资源,使马来人和其他土著都完全参与到国家各个层次的经济生活中。新经济政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相应措施给予马来人优先特权。

政治上,在行政部门和政府机构人员中优先考虑马来人,并以不平等的比例,限制非马来人进入政府部门。“按照各种族4:1或3:1的比例进入政府部门”。[4](98)1974年,国民阵线的建立,确立了马来人在政治上的占优势地位的格局。教育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企图强制同化非马来人。1971年,颁布大专法令,1978年出台了“固打制”,使得大批成绩优异的非马来人难以进入本国的大学,而且热门的院系和奖学金也优先考虑马来人,很多华人华人只好选择出国留学。在经济上,通过国家权力强行扭转马来人在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局面,限制非马来人经济上的发展。“在此政策下,马来人享有绝对的优先权和特权,非土著公司里一定要有30%的股权是属于土著”。[5]新经济政策是以20年为目标的,很多措施止于90年代,代之以“国家发展政策”,但是马来人优先原则并没有随之结束。

新经济政策并不仅仅为马来人带来好处,在新经济政策之下,马来人与华人及其他种族的经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新经济政策”中对非土著的歧视一直以来令华人不满,但还是接受了这种结果。新经济政策拉近了马来人和华人的经济差距的同时,也疏远了马、华两族的关系。当马来人的经济实力增加,马、华差距缩小的同时,政府却忽视了非马来人在政治中处于劣势的事实,使马来人享受的特权显得极不合理。这不但没有达到“国家团结”目的,反而由于其强烈的政治意图的政策,造成了马来西亚社会各种族间的紧张关系持续了下来。

针对马来人优先这一原则,马来西亚华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很明显是种族政策,它对华人不公平。教育中,公立大学留给华裔学生的名额也非常少,想建立自己的大学也很难。”[6]有人认为,“这个原则只是存在一些行政偏差,马来人优先原则'原先只是因为马来人经济比较落后而产生的优惠政策,虽然可以说后来演变成了一些人的特权,但是这些特权只是惠及一部分上层的马来人。”[7]

这种差异与他们与马来人的融入情况及其家庭背景有关。有些华人保持着自己身为华人的意识,居住在华人社区,与当地的马来人及印度人接触并不多。有些华人在马来人社会融入得比较好,与马来人及印度人相处,没有族群之分的观念,不以“华族”自称,而是“马来西亚人”。

其次是其经济地位,生活在乡村的华人认识到,在乡村的贫困马来人并没有在特权下得到太多的利益,即使在大学名额、奖学金的申请和政府部门的名额对华人是极其不公平的,但这些优先原则的受益者大多是上层的马来人,而广大下层仍处于不利的境地。而从事商业的中上层华人能体会到马来人优先原则对华人的不公平,特别是在经济上不能像以前一样自由,而是受到马来西亚政府的行政干预。

从“马来人优先”原则的出现可以看出,这一原则理应是为了给予在经济上处于困境的当地马来人一些优惠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在与其他各族的相处中摆脱落后的局面,与其他各族共同发展。但是这一原则往往被歪曲原本的意义。“在原本的字眼上,这应该是土著的优惠政策,而这个政策是在社会正义下产生。”“若优惠政策被无限扩大就会形成特权,当优惠政策被当成权利来处理,就会伤害其它族群的利益”。[8]

除了马来人优先的政策影响,马来西亚华人受少生优育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大马华裔人口比率从过往的逾30%,下降到2000年的26.03%,2010年再滑落到24.6%,若以此类推,再多25年或许会减少至15%。[9]随着华人人口的下降,其在马来西亚社会的影响力也会相应地有所降低。人口比例变化引起了马来西亚华人的弱势焦虑。

此前的马来人与华人之间摩擦的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悬殊,而到了现阶段,他们之间的摩擦转向了政治上的差距,而且其中的角色出现了转变。华人的经济优势、政治弱势转变为马来人占据政治强势,华人经济优势不明显的局面。随着以马来人优先原则为基础的政策的长期推行,华人在马来西亚人口比例的递减,经济优势的衰退,政治、教育受抑制,马来西亚的前景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台)李亦园著.《一个移植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70年6月。

[2](马来西亚)马哈迪医生著.叶童铃译.《马来人的困境》[M].香港:皇冠出版公司.1981年9月。

[3](台)张锡镇著.李炳南主编.《当代东南亚政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4]顾长永著.《东南亚政府与政治》[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5月。

[5]马来西亚经济政策调整惠及当地华商[ED/OL],http://.cn/o/2009-04-23/173015516466s.shtml。

[6]被访者,厦门大学2011级海外教育学院华裔学生,2011.12.2。

[7]被访者,厦门大学2009级人文学院华裔学生,2012.12.2。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经济  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  创新发展 

    ’l新经济”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学界、rr业界以至整个社会热衷于议论的焦点话题。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才是“新经济‑?“新经济”对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群体意味着什么?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间题,不仅仅为经济学家们所关心。同时也被各国政府和企业所重视:人们在从网络、电子商务的兴旺发展中看到“新经济,“美好前景的同时‘也从美国lyasda}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中感受到其强大的威力。有关“泡沫”的议论沸沸扬扬,更使得人们对“新经济”产生种种的疑问与担优。

    应该承认、这些疑问与担优在现实情况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经济学家在教导他人如何认识“新经济”的同时,其实自己也未必看得很清楚,因为毕竟这个崭新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又非常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令人几乎目不暇接。l,新经济,l因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兴起而出。两者具有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正因如此仃业界对.l新经济”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一rf将如何在“新经济”环境下持续健康地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又将对产业发展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是全球rr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间题。

1’.新经济一理论的建立

    “新经济”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1996年12月3t7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新经济”这个词汇。一年以后,《商业周刊》再次发表文章,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着“新经济’。此后,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发表讲话时多次引用这一概念,“新经济,‘的说法传遍了世界。

    究竟什么是,.新经济‘’?一般说来、它指的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也就是说,它实际上跟我们在此之前听说过的多种经济概念,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等有着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故此也有人认为,上述这些概念的总和就是所谓的“新经济”。

    “新经济”的特征有哪些?简单说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经济全球化;b,高强度的市场竞争;:.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产业革命。它导致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表现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三低一高)的特点,这也是它与传统经济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应当指出,上述新经济的特征主要来自对20世纪9d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总结。1}j 1年4月到x(100年3月.美国经济连续保持了108个月的增长,年度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ek --4%a。而从1992年以来。美国的通胀率已经由4%降至不到?.0k、失业率则从7%一8 }’}降至40k

    这样的情形,在传统经济中的确是i反难见到的。而人们在称羡‘卜新经济’奇迹之余。也不禁要问:到目前为止.为何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现了“新经济“,其他国家包括与美国社会制度、经济政策极为相似的西欧国家和日本.为何不但没有呈现同徉的经济面貌。反而受到衰退的威胁。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球经济学家的注意。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美国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过去10多年来,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政府对美国金融市场、政府和企业进行持续不断地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加了经济的灵活性。此外.美国国民乐于在革新信息技术方面进行大规模风险投资。对rf产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与之相比较。西欧和日本不但在经济运行环境,风险资金市场、tt研发投入等环节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网络普及程度、电子商务等方面也远远地落在了

美国的后面。为此。它们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新经济‘’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来。

    2000年4月5日.克林顿总统邀请格林斯播、比尔·盖茨等人参加在白宫举行的’卜新经济会议“,此举表明了美国政府对“新经济”理论的正式承认和支持。有趣的是,会议举行的前后。正值美国股市出现大幅震荡、以科技股为主的nabdaq综合指数全面下跌.1t公司损失惨重。这只是时间上的一种巧合.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它却让人们更加关注’卜新经济”-

2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墓石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新经济’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不容割裂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

    a.信息技术领域是最先体现“新经济”特征的产业,信息产业的特征也是“新经济.,最典型的特征。

    b信息技术是“新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在“新经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将发挥极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新经济”的突出贡献,首先表现在对传统经济的信息化结构改造上。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传统经济中的核心产业.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后,将使得产业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进而形成“新经济.,结构下的“新产业’模式。信息技术向整个经济领域的渗透。造就了一种与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信息极其广泛而快捷的流动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企业通过lntemet和lnhanex掌握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实时动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极大地避免经营风险。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企业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的增长。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9d年代初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投资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投资总额是其他产业投资的十几倍。相应的。自1993年以来。由信息所带动的美国工业增长的比例高达4}1%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产业造就了一大批快速成长的企业。它们对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年均增长不低于2i)%的公司在美国有23万家,而到1997年就达到了36万家。他们为美国经济繁荣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信息产业对原材料和能源需求相对减少。对经济运行中间环节的依赖程度较低,不易引发通货膨胀。我们知道,中间环节是影响经济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又是传统经济难以克服的间题。中间环节越多,供求之间的距离就越远,资源的消耗也就越大。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能够让生产更直接,更快捷、更个性化地贴近最终消费者,完善总供应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3’‘新经济”对信息产业的改造

    信息产业以不同寻常的速度迅速崛起,进而成为‘.新经济”的表率,并非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出于该行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更新快、竟争激烈等特点,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形成的自然现象。也正是在高度开放、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产业发展难免出现一些(至少在传统经济看来)不够规范的现象:当“新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走向成熟与壮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信息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与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组建了徽软公司. 2i年后,这家资产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国际软件巨头企业,因涉嫌垄断,阻碍市场竟争,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被美国政府推上了法院的被告席。围绕微软一案、在美国国内以至全球经济学界和ft业界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关这些争议的报道很多。这里不再引建。我们注意到,争议的焦点其实不在于徽软是否从事了行业垄断一这个问题已经有明确的答案一而在于拆分微软对美国经济是否有益,以及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好是坏。

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本身也是对“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行为与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的辩论。拆分微软,有利也有弊‘关键在于利大还是弊大。传统经济学认为、打击垄断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有效地提高经济运行活力。在“新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认识是否还是正确的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从19世纪开始。美国经济政策对垄断行为的限制和打击一直是

全球最为严厉的.其市场开放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新经济”最早在这片国土上出现,不仅仅与它的科技水平全球领先有关.市场开放与高度竞争同样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创新与竞争、是信息产业的特色与传统。而在“新经济’定义中,全球化竞争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击垄断应该被认为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国内的信息产业中,垄断行为还不是很多见,唯一突出的实例就是电信部门对网络线路资源的独占。在政府有意识地扶持新的企业参与竞争之后,垄断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_l得到了改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国内信息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有新的垄断行为出现的可能。国内至今还没有反垄断的法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情况也跟我们相似,原因或许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反垄断或许不是当务之急,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信息产业是最有可能也最容易出现垄断行为的产业,需要及早予以防范。

    近年来,internet高速发展,对网络资源的争夺己经成为信息产业和“新经济“的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较为突出的域名抢注问题为例,首先是美国通过把持着全球顶级域名( . uom. . net, . oig}的注册权和管理权,攫取了巨大的域名资源。其次则有一些民间的公司或个人,专门抢注著名商品和有特殊含义的域名,转手倒卖谋取暴利。我国的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对域名价值的宣传与认识也不够,大量品牌域名早已被别人抢注,最后只好出大价钱购买,经济上必然要遭受损失:而直至目前,国际上对域名抢注始终没有相应的惩治性法律,对域名倒卖只能听之任之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也需要借助、“新经济”规则予以校正。

4创新是“新经济”的发展动力

    美国财长萨莫斯日前曾经说,在新经济体系中,拥有暂时的“垄断”能力是唯一的激励机制,若没有这种能力,将不能补偿产品最初开发的投资成本。因此,对这种暂时“垄断’能力的不断追求,便是新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美国特别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权‘复制权和商标权)的原因。

    不难理解,萨莫斯所说的“暂时垄断i,指的是由技术领先造成的短时间市场独占,其发生的根源则来自于创新。

    创新对信息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照此推论,没有创新也不会有“新经济,.的出现,而创新能力的薄弱或减弱都将对’’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没有人说得清一项创新技术具有多大的经济价值,这不仅是因为受到当时的各种因素的限制,同时也因为其数额极其宠大,令人难以佑汁一1981年,微软公司以500()美元买下5cp一i)os}即后来的r15一〕l5)后,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惊人的340(〕万美元,迅速成为软件业第一大公司。扮世纪?0年代,一批美国军方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arpa-net, 90年代转为民用,这就是今天的lnlemet。它的价值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止千万亿美元,放眼其未来,其经济价值更是难以估算。

    就创新能力而言,美国1’i’企业无疑是最强的。与之相比较,中国企业则普遍能力不足,这是我们在发展“新经济”中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创新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企业经营理念上的差异所造成。而首先要解决研发( r&d投人、风险资金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高额的研发投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些国际大公司(如ihm, htel, hp, nli-cxoraa}ft等)都把10 30以上的年收人投人研发,美‘日等国政府也以政策扶持和巨额资金自助的方式鼓励企业注重研发。

    同样,风险投资也对信息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据统计,扮世纪90年代初、中期,美国的风险投资平均每年50亿美元,1998年达到200多亿美元,1999年暴升至,刃亿美元,而到2000年的第一季度,风险投资己是创记录的226,s亿美元,为去年同期的3.7倍。

    众所周知,美国信息产业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长期大量地吸引技术移民及外国留学生.以弥补其人力资源上的不足。统计表明,在i98s一1996年期间,在美国大学新增的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外国留学生占了扮%一3}d0do,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在美国定居与工作。流人美国硅谷的rf人才以中国和印度人为最多,也就是说,我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经济;营销创新

一、新经济时代基本特征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所说:“新经济是指由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的相互良性互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绩效。其具体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低失业率和适度通货膨胀。”与新经济的基本特征相对应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有。

(1)信息化、网络的飞速发展。自上世纪以来,计算机、互联网和光纤的出现,使整个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了解到世界上在任何瞬间发生过的事件,实现“足不出户的沟通”和参与,且这种沟通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简洁透明。

(2)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的长足进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得到了飞速发展,空中运输的日益普及,再也不是奢侈,实物传输的速度和规模大大地提升了。

(3)经济呈现全球一体化趋势。集中表现在市场全球化,即需求市场向全球的任何企业和自然人开放,且企业与自然人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自己的市场;资源配置全球化,即人们可以运用自己的实力和嗅觉,在全球范围内选配自己所认可的各类资源,从而提升自己的配置效率;竞争规则的国际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绝大多数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承认和运用它的竞争规则。

(4)资源更加匮乏,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5)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广泛关注的焦点。

新经济时代的出现,既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事实上,历次经济技术革命无一不在资源配置的手段、途径及效率上产生了重大变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经济影响营销创新的表现

所谓营销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非要求一定要有创造发明,只要能够适应环境,赢得消费者的心理且不触犯法律、法规和通行贯例,同时能被企业所接受,那么这种营销创新即是成功的。还需要说明的是,能否最终实现营销目标,不是衡量营销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新经济条件对营销创新的影响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打破时空障碍。全球范围可营销新经济出现,信息传播已无国别地域之分,从生产与销售理论上看已无逾越之障碍—厂商与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贸易伙伴,从狭窄的国内区域营销,转向国外或全球性营销。特别是暂处弱势者,已有可能“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立足全球营销观起步,营销创新由此而生而发。

第二,市场多变引发营销新组合。新经济发展拉近了消费者距离,但同时也加剧了同类产品生产者的竟争,依据国际市场多种变数而可实现营销新组合。如产品创新,可抓住消费者心理需求变化,把握住个性化需求规律,以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功能用途,增加附加价值或文化内含等来满足。价格决策—网络化市场要求,一是产品类型的满足,二是价格成本的可接受性;而企业则可按成本要求提供柔性产品概念,再按概念组织生产或售货—弹性化成为可能。另外比如分销,已出现电子虚拟市场。虚拟商店、电子货币等多种数字化交易方式,中间商中介作用已大为降低。促销、信息网络使无纸化促销成为一种时尚,将有图文并茂的产品索检,价格动向瞬间一览无余;网络的定制化功能可将产品组合信息集中储存、自由存取,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购物空间。当然还有其他变数影响营销组合因素,构成新经济营销创新的更大空间;

三、新经济条件下营销创新应用

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均要有个较长期的适应过程,如下几点可助“创新”思路,对初涉营销者更应慎密谨为。

第一,自我约束激励创造“购物天堂”。新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自强自律,不断消除低效率和浪费现象,减少不合理利润因素,自觉抵制伪劣假冒、欺行霸市等。激励全体员工拼搏进取,敬业、乐业、爱业,提升自我品质;大力弘扬团队意识,更新企业形象,千方百计留住顾客,营造真正的“购物天堂”。?利用多种外因营造“购物天堂”,如通过网络传输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创造时空效应,产生 “购物方便”感;适时开展“升质降价”促销活动,产生消费者“低支出,高品质”的物流价廉的享受感。

第二,天时、地利、人和长驻于市不衰。新经济网络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视野。新产品层出不穷,往往因一个小理念的转变而赚了大钱,又会因一个小小失误而血本无归。因此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应有“瞻前顾后,观微知著、抓住本质、攻防有略,进退有序”等气魄与胆识。

所谓“天时”是指营销大气候—坚信新经济是人类社会新商贸的良好开端,将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而谓“地利”则指现有土地、劳力、矿产资源,以及潜在需求等优势。所谓“人和”是我国经商者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建立、健全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亦为外资企业提供稳定、宽松的市场准入机会等。

第三,引导营销网络化。据资料反映。我国传统企业比重70%以上,而科技贡献率比重在30%以下,难与西方强势企业相比,技改之路任重而道远。所谓知识经济,即知识加经济,就是在传统中增加知识比重。而谓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网络化为其重要表现。因此,传统企业进入新经济就要完成两大技改任务。即一方面完成技术改造以实现工业化目标;另一方面,要完成信息技术改造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围绕双技改构成企业间的立体竞争—网络化营销空间拓宽。当然,两个任务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完成技改在于提升企业品位,丰富产品知识或科技内含,为增强竞争力打基础。而完成信息工程,企业产品在网上的形象公诸于市、布信于市。不管同步或异步营销网络化,都将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