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应用;健康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严重制约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相继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院开展本次的护理试验,来探究常规护理模式下健康教育的临床医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共96例,通过随机抽号的方式,将9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8人。

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手段进行护理干预,称之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共32例,女性患者16例,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85±2.34)岁。

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对比,称之为观察组。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共31例,女性患者17例,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06±2.12)岁。

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护理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性别以及平均年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确定差异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本次入组临床护理试验的患者,均符合国际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且排除患有严重器官疾病患者、严重血液疾病患者、严重传染疾病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1]。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手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即严格按照规定的治疗模式,对患者进行药物给予治疗,并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的监测,如遇并发症以及异常突况,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手段[2]。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对比。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治疗健康教育以及日常健康教育四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建设,帮助患者缓解治疗过程中的紧张、焦虑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主动与患者交谈,引导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治疗;知识健康教育则是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患者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发病应急技巧;治疗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手段,并叮嘱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配合治疗的相应锻炼;日常健康教育则是帮助患者养成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并叮嘱患者进行适度的呼吸功能锻炼。

1.3 评价指标

通过自制的评分系统,对两组护理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分为掌握、基本掌握以及掌握较差三类,其中80~100分为掌握,60~80分为基本掌握,0~60分则为掌握较差[3]。

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以及基本掌握例数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分别计算出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总掌握率。当健康教育内容总掌握率越高时,则护理效果越显著。

1.4 数据处理

文中两组护理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各项对比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概率类数值以“%”表示,组间计数资料则以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当求得P小于0.05时,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总掌握率高达91.67%(4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92%(35例)。通过统计学软件,可以确定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对比数据

3.讨论

通过对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详细统计,可以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近几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气体受限制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具有反复性、不可逆性以及进行性的特点[4]。现阶段的医疗水平,并不能对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完全的治愈,因此引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保健意识,是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手段。

常规的护理手段,在整个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仅限于对患者疾病本身进行干预,较少对患者进行自我保健的引导,因此,常规护理模式并不能有效实现患者的自预,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整个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加用的健康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治疗健康教育以及日常健康教育四方面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干预。

(1)心理健康教育。患者在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时,由于病情反复,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心态。因此医护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引导患者树立健康、乐观的就医心态,并积极配合治疗。

(2)知识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需对患者的理解能力与文化程度进行相应的区分,可根据患者的知识接受程度,适当选用集体授课或是一对一的模式进行疾病内容的讲解[5]。讲解过程中可以指导患者如何在发病时,做好有效的自我护理。

(3)治疗健康教育。针对于合并不同疾病的患者,需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临床用药指导,详细说明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引导患者根据治疗健康教育,自主进行约束,避免治疗过程中的意外发生[6]。

(4)日常健康教育。日常健康教育则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进行相应的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戒烟,饮食则忌辛辣与偏咸,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适度的进行呼吸锻炼,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深化记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病症的缓解与治疗。

参考文献:

[1]何良爱,栾晓嵘.健康教育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4):51-54.

[2]应少聪,周向东,刘益琼等.康复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5):333-336.

[3]罗晓华,马宇,张静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20-2421.

[4]余书兰.慢性阻塞性疾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9):511-511.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第2篇

1.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基本知识教育

基本知识教育主要有: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运动、药物、饮食、病情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足部护理的相关指导知识。向患者发放糖尿病的知识手册便于患者学习。护理前及护理干预9个月后对患者的资料信息进行检查、收集和评价。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糖尿病的护理知识及行为方式转变等健康教育,遵循一对一、个性化的教育原则。向患者详细讲解该病的危害性、发病原因、筛查的方法及意义;指导、示范足部护理的方法及步骤;通过保护性的袜、鞋等实物向患者讲解鞋袜的选择方法及原则,指导患者选择大小、厚底、宽头、柔软的鞋子。结合照片、图片等向患者指导、示范修剪脚趾甲的正确方法。发放糖尿病足的护理知识学习手册,便于患者学习并巩固学习的知识。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1、3、6、9个月到医院进行复诊,复诊时对患者的糖尿病足的认识、护理知识的认识及掌握程度、足部护理方式的改变、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并继续进行相应的指导及健康教育。

1.2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9个月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1.4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

2结果

护理干预9个月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第3篇

一、加强细节管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细节决定质量,妇产科随机性强,平时工作习惯差,做护士长忙于日常事务,疏于管理,2010年将把精力放在日常质控工作,从小事抓起,将质控工作贯

穿于每日工作中,每周质控一到两项,形成规范,让科室人员也在质控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减少懒散心理及应付心理,真正从方便工作,方便管理为出发点。另外发挥质控员及责任护士的作用,将一些日常质控工作交给她们,提高大家参与意识,动员全科人员参与管理,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提高科室管理的效率。

二、规范业务查房,提高查房效果。

改变往年查房应付的局面,由管床护士负责病历选取,真正选取科室疑难病历,书写护理计划,责任护士负责讨论该病的疑、难点护理问题,集思广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提高业务水平,解决护理问题的目的。同时,讨论的(来源:文秘公文网 ())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专科疾病的知识,规范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每规范一种专科疾病,便将此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应用于日常工作,逐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专业水平。

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学习,系统学习妇产科学,围产期知识,新生儿复苏,产科急症护理及应急程序,全科人员参与,大家轮流备课,每月一次。并进行产科急证抢救演练,人人过关,提高应急能力及专科护理水平。

四、设计使用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加强健康宣教工作。

设计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分为新生儿保健手册,产褥期保健手册和妇科疾病保健手册,将保健知识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形式表达,设计清新的版面,吸引病人真正去了解知识。同时规范科室健教内容,制作护理人员健教手册,形成一体化健教内容,科室备份,人人掌握,有效提高健康宣教工作。

五、申请护理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工作。

已申请护理科研项目:中药贴敷促进泌乳的效果观察与研究。年内全面开展效果观察与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撰写研究论文,上报申请材料。并要求全科参与科研项目,学习开展科研的知识,提高各类人员整体素质及专业水平。

六、加强产房管理,完成日常各项工作及质控工作。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家园;糖尿病;血糖

糖尿病是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时间长,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则会合并严重并发症,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通常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患者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应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就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糖尿病家园护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220例糖尿病患者在2013年7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与世界卫生组织[1]中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认知功能、精神功能正常;无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男138例,女82例;年龄40-78岁,平均(59.4±12.1)岁;病程2-24年,平均(8.6±1.1)年;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在出院时对患者采取常规教育,向患者讲解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运动及用药知识,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体育锻炼。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尿病护理家园式护理。(1)创建糖尿病护理家园领导小组。小组组长为护理部主任,副组长为护士长,成员包括内分泌科护士长、责任护士及主治医师。(2)活动开展。患者住院期间,可自愿填写糖尿病护理家园申请表,登记患者姓名、年龄、体重、联系方式、血糖监测、文化程度等。每月开展一次糖尿病家园活动,确定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形式、地点和授课者,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糖尿病知识、饮食方案、运动方式、用药知识、低血糖预防、血糖监测、胰岛素笔使用等内容。同时每月定时对患者实施血糖监测,患者期间可自愿退出护理家园。另外不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确定患者饮食、运动等内容是否合理,并指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误区加以指导。(3)隐私保护。糖尿病护理家园中成员资料应注意保护,必须确保患者处于自愿的状态下,每位成员也应注意保护他人资料安全,应有专人保管家园成员的资料,对患者档案保密管理。

1.3 评价指标

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2]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4个维度,每个维度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变化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7.52±1.85)mmHg,餐后2h血糖(9.98±2.11)mmHg;对照组空腹血糖(9.48±2.014)mmHg,餐后2h血糖(11.68±2.36)mmH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护理家园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护理家园是根据患者性格特点和家庭生活背景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此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在开展糖尿病护理家园时,可采用图文并茂、发放健康宣传册子、患者之间的交流等措施,为患者提供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87-01

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可以导致护士生理、心理的问题,对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的影响不容忽视。2008年1月颁布的《护士条例》将护士的职业保护列入护士应有的权利和医疗机构的法律职责。由此,加强相关培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医疗机构保护护士群体势在必行的举措。

1.护士骨关节疾病现状

1. 1护士骨关节疾病研究状况

护士的工作特点――搬运、移动病患的频率高,工作强度大,行走多,使得护士成为了骨关节疾病的高危人群。而作为高危人群的护理工作者,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和大多数其它职业人员[1]。国外有研究显示,护士和辅助护士患该类职业相关性疾病的危险性是其他职业女性的2.5倍[2],国内刘建平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护士骨关节疾病的终身患病率77.9%―80.8%,6个月的患病率为70%[3]。2008年1月国务院新颁布的《护士条例》第13条明确规定,为护理人员做好职业防护是护理人员应有的权利.

1.2 颈椎和腰椎病变是骨关节疾病主要发病部位

颈椎在解剖上相对比较薄弱, 四周缺乏其它骨性保护,易发椎间盘脱出,下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容易发生劳损性病变。而腰椎是日常工作中活动度较大、活动较频繁、承受压力最大的关节之一,有研究显示护士一天工作中有近25%的时间是处于弯腰、低头等强迫工作姿势,这会增加颈椎与腰椎的劳损与退化,成为骨关节疾病的诱因。因此,注意对颈椎与腰椎的保护措施,将有效降低骨关节疾病的发生情况。

1.3 搬运病人、弯腰对骨关节疾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

对骨关节疾病诱发影响最大的2个因子是搬运病人和弯腰,该2个因子是日常护理工作中重复频率最高的动作,尽管在护士认知中,该2个因子对于骨关节病变有较大影响,但是无法通过减少或避免这些动作来防止疾病的发生。由此,对骨关节疾病的防护,如何做到不降低工作效果、效率是关键。

2. 护士骨关节疾病发生因素

2.1 护士对节力原则的实际运用情况不理想

节力原则是护士在护理操作中做到自我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在《基础护理》课程中有专门罗列,也是护士在进入临床工作中要掌握的理论之一。但是护士对于该原则的实际运用能力有限。护理工作忙碌,操作性强,环境设施有限,使护士在日常操作中重视效率,忽略节力原则的运用。

2.2工作环境不理想造成的潜在危险因素

节力原则的使用、工作量的合理化、工作环境的设置合理化是护士认为有效的三项预防措施.一个医院护患比例少,意味着护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而护患比例的多少是与管理部门的决策密切相关的。此外护士一天的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无足够的工间休息时间、工作进度安排过快及病房布局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诱因。

2.3认知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骨关节疾病发生有一定作用

没有患病的护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患有该类疾病的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强的人患病少。护士拥有全面的疾病防护知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能尽量避免认知中的不利因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4 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不规范化提高骨关节疾病发生率

调查结果表明,患病护士进行最频繁的护理操作是基础项目,并不存在高强度性和高难度性。由于工作的忙碌,护士对于基础操作就容易忽略节力原则和规范操作。抬举或搬运过重、不良的用力姿势、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强迫姿势等等,都是在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4]。

2.5 医疗机构未为护理人员提供相关培训

要让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知识程度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前提是让其接受专业、科学的知识教育,而这必须依靠医院相关部门开展培训课程来实现。护理人员获取此类疾病防护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靠自身与同事、朋友的交流。

2.6 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对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由于患有骨关节疾病,受调查的护理人员的累积病假时间数字已经不容被忽视,较长的累积病假时间将会严重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人员资源配置与使用不科学,将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超负荷,身心健康疲劳,这等于潜在的增加了护理人员患有骨关节疾病的风险性,如此恶性循环,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而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全局。

4. 骨关节疾病的改善

4.1规范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操作

提高护理人员规范操作的意识是降低骨关节疾病发生的基础。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监督和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姿势,保持规范之外,在进行新职工培训时,就应该加强规范化操作的观念。

4.2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

改善工作环境的意义并不是仅仅将环境扩大化、明亮化、翻新化,而是应多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改善细节之处,比如,是否可以通过某些机械设备来进行病人的搬运工作、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床的高度来减轻护理人员在铺床时弯腰的程度等等。从护理人员的角度和利益出发,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才能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进步。

4.3 加大力度开展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知识的掌握与自我保护意识

只有增强护理人员主动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才是防止该类职业病发生的有效方法,前提必须是让护理人员接受更为专业,更为科学的知识教育,这需要医院相关部门开展培训课程来实现,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加多元化,多渠道的知识。

4.4 调整护理人员资源配置

上海市护理人员数量紧缺与护士“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并存[5],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研究,根据实际临床需要,科学的配置资源,对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和护理工作的提高,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4.小结

目前,上海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市民对于自身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是与市民最贴近,交流最多的医疗服务,而护士作为提供护理服务的群体,就要求能给予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优秀的护理服务,只有保证了护士群体的身心健康,稳定护理队伍,才能保证所提供服务的“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Friedrich, Hofmann, Matthlas, et al. Low back pain and lumbagosciatica in nurses and a reference group of clerks: results of a comparative prevalence study in Germany [J ]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 2002,75:484 490

[2]余秋月,于均峰护理工作人员慢性肌肉骨骼损伤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3 Jun ;38 (3)

[3]庄一渝 严林娟FOCUS-PDCA程序在预防ICU护士腰背痛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 2002;17 (13) 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