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点

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点

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点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每月定点连续随机抽样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住院3d以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月分别抽样30例调查住院满意度,该时段内共调查720例患者。2011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前(实施前)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58例,女202例;年龄18一84岁,平均(45.38±15.25)岁。2012年1月一12月实施“HIS”护理模式服务后(实施后)共调查360例,其中男149例,女211例;年龄19一82岁,平均(44.71±15.67)岁。两组数据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调查的360例患者接受“HIS”护理服务。

1.2.1 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胃肠疾病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热情接待、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疼痛的护理,鼓励多活动、早活动,以及胃管、尿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的护理,饮食、疾病康复健康知识等指导。

1.2.2 "HIS”护理服务“HIS”护理服务较常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在以下7个方面有所改进。

①信念(conviction: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全程覆盖贴心护理,包括患者人院伊始热情接待、加强术前沟通以及责任护士的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并深人至出院后随访工作,开展诸如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华西大讲堂、针对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的出院后伤口换药延续服务。

②合作(cooperation:提倡医护一体化合作。“HIS”护理服务模式中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通过改变晨会交班形式、进行医护共同查房、共同制定患者的分级护理。

③关怀(care):注重关怀患者身心需求。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对此,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使得患者与负责护士相对固定。

④沟通(communication:永不断线的沟通。科室护士在工作之余积极动手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胃肠疾病健康教育卡和健康教育视频等,以加强患者与主管医护人员的沟通;开设具有胃肠外科特色的医护恳谈区,每周举办2一3次由科室年轻医生、护士共同进行的胃肠道疾病专科互动讲座,将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答疑相结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问题;此外,每间病房还配有沟通本,方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参加恳谈会的家属提问,责任护士和病房护士长在1一2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⑤信任(confidence):用真诚的行动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胃肠外科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取得患者信任的业务学习,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以便在患者住院期间取得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⑥便利(convenience):科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达到医护患三者的便利。开展基于患者舒适的胃肠疾病加速康复外科:不常规安置胃管、术后尽早拔除尿管、术后限制静脉补液量、尽早进食。

⑦满意(contentment:良性循环多方满意。护士们在患者住院体验上根因分析,开展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比较并分析“HIS”护理服务实施前后两组患者间住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管理院内自测满意度调查表,设有统一指导语,包括14个条口,每个条口的回答结果分为“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未涉及)”。各条口单项分数计算公式为:满意度=[(满意条口数+较满意条口数x0.8+较不满意条口数x0.6+不满意条口数x0.4+很不满意条口数x0.2)/总条口数一未涉及条口数)x100%,总满意度为第14条口患者住院期间对于病房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越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检查数据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情况,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01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前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83.27±5.71)分;2012年1月1日一12月31日“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之后共调查360例患者,其总满意度为(97.92±6.23。实施后满意度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01,P<0.05。调查表中14个条口的满意度均较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提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是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需要改进的迫切问题,护理人员创新性地提出“HIS”护理服务模式,探索胃肠外科临床护理的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3.1 “HIS”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

“HIS”护理服务模式强调坚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促进护士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解决患者的问题。全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住院期间更为舒适放松,增加的延续护理内容更是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同时“HIS”护理服务模式还强调医疗和护理共同协作。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主体,在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HIS”护理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优势,以先进、精湛的治疗、护理技术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痛苦,同时提升住院体验。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多或少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护患沟通路径化管理能责任到人,敦促护士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护士依据共同遵循的沟通模式,可以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再教育,保证健康教育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HIS”护理服务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信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信任度能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达成。此外,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加顺应多学科协作发展趋势的发展,加强患者、家属、临床医师、护士、麻醉师等相互合作,利用现有临床手段对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改良、优化和组合,可以达到减少或减轻外科手术打击的效果。

3.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医疗市场化,患者的角色发生了向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转化,在护理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需求,体现医疗服务系统人性化。患者需要护士关心、尊重和理解,需要获取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需要寻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身心焦虑时得到安慰等,需要护士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身心照顾。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影响患者满意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满意度可以表达患者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反映护理质量水平,因而成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未开展前满意度,说明在胃肠外科重点专科建设中应用“HIS”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感受,提高满意度。

3.3 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赋予了新时代的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医德的职业素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工作中是科室各级护士用实际行动对重点专科建设的最佳支持。这与多项研究中强调的护士参与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和业务素质,调动全体护士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观点一致。活动开展以来,护士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将科室快速康复流程,伤口治疗、静脉治疗等专科护理范畴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夯实基础护理,从为患者洗脸、梳头等细微之处着手,耐心细致地维持患者住院期间整洁有尊严的生活;再结合专科知识进行住院流程再造,从减少患者的痛苦,点滴之间着手,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外科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紧密结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住院满意度。

3.4 “HIS”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点范文第2篇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最先接触的、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缺少护理专业的专用教材,且其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护理专业的需求,未能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现有供本科护理专业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与供其他专业用的教材并无明显差别,如国内大多数高等护理教育使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仍与临床专业共用由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教材;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针对护理专业编写的《人体解剖学》教材,打破了长期沿用的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编写模式,但大多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其内容的选取侧重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坚守基础课程的定位;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人体结构学》教材,把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内容融合为一体,但90%以上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属于两门课程,分别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承担,教学与考核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近年来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教学借鉴医疗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形式,部分高校将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护理应用解剖学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实践已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对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切实可行的。不但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而且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鉴于国内高等护理教育本科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近年来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理解剖学教学经验,改革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和近几年我们开发的《护理应用解剖学》教材融为一体,编写适合本科护理教育的《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势在必行。

2《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编写思路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是为学生以后临床护理服务,但临床上到底需求哪些内容?如何根据护理职业岗位需要重组《护理解剖学》教学内容?真正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如何确定教材结构、教材形式以及编写思想上的创新点?特别是教材编写思想上的创新;如何将最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运用于《护理解剖学》教材的编写中?首先,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调查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各级护理工作统计中急危重症监护病人显著上升;随着介入治疗的大量开展深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急剧增加,术后导管护理大量增加;尤其随着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专科护理操作如心内注射、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泪道冲洗等逐渐增多。其次,分析以上述临床护理工作调查结果设计座谈提纲,组织高年级学生、临床护理专家召开座谈会,主题贴近护理岗位来确定编写重点内容。如为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定位编写教材突出全身体表标志内容;为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编写教材突出表浅血管神经体表投影;为提高学生防范失误的能力编写教材突出与各种注射、穿刺、插管、急救等操作定位、操作技术控制的解剖学知识。最后,结合对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学教研相关文献检索分析,最终确定编写思想、教材内容和教材形式的创新,形成详实的文字材料并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最后通过课堂实践,将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用于教材内容的调整上,以编写出既能够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又能兼顾终身教育的高等学校《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

3《护理解剖学》教材编写创新

3.1思想创新

在教材编写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指导思想,遵循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和为护理及其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必须够用理论知识的基本原则,重在基础,贴近临床,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人文精神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

3.2内容创新

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调查发现,紧贴护理岗位需要,同时保证人体解剖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凝练。内容选择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职业需要,以够用为原则,尽可能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最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运用于教材编写中。对与护理专业关系密切的内容充分描述,如运动系统内容突出全身表面标志、易于发生骨折和损伤部位的解剖知识;如内脏学突出各系统重要脏器位置、结构功能,尤其要突出内脏插管涉及的脏器和部位;如脉管系统突出心、全身动脉主要分支、表浅动脉压迫止血点和全身浅静脉等内容;如神经系统突出周围神经重要分支、与注射和性神经损伤等有关内容。同时在护理专业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在各章节中尽可能渗透环境保护、人文知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对其他内容只作一般介绍。如腹腔血管和神经的分支分布、出入脏器的结构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运动系统部分内容等进行删减和压缩。

3.3形式创新

在教材总体结构和表现形式上尽可能做到贴近专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根据高等护理教育需要,重组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本教材是医学基础课程贴近护理专业教学的有机尝试。全书分为9章,每章前设置学习目标,主要体现大纲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每章内容分基础模块和护理应用模块2部分,基础模块在内容选择上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护理专业需要,使其内容符合护理专业岗位执业标准。基础模块中“知识卡片”是护理专业知识的拓展(如学科进展、学术前沿等),体现专业素质、能力、职业道德。护理应用模块结合临床常用的诊疗、护理操作技术,从解剖学知识应用的角度上,研究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阐述操作的定位、局部层次结构与操作的关系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提前感受基础知识与应用的结合。在护理专业工作领域、服务人群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在专业模块中尽可能渗透环境保护、人文知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每章末设置思考题,紧贴执业考试内容和题型,尽可能利用临床护理案例展现解剖学基础知识点,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如第七章感觉器:上部基础模块包括第一节视器(分眼球、眼副器、眼的血管和神经)、第二节前庭蜗器(分外耳、中耳、内耳);下部护理应用模块包括泪道冲洗术、球结膜下注射术、球后注射术和咽鼓管导管吹张术共四节内容,每节内容包括应用解剖和应用要点;正文后临床护理案例如:某高校大一男生,游泳后出现双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接着出现眼皮红肿、怕光、流泪,早晨起床眼皮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就诊后医生诊断为:急性结膜炎。请运用视器相关知识指导结膜炎病人局部滴眼药水,如何滴入眼药水才能使其与结膜完全接触?滴完后常常需要自己用手指尖按压该眼内眦角处,请解释其原因?为避免急性结膜炎的传染流行,如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执业资格考试;教学改革

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有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护理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而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即是国家护士资格证书的取得。全国统一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也是衡量各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护生就业成功的保证。因此,“以教学服务于就业、服务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理念应贯穿于整个护理专业的教学过程[1]。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引领护生从护理基础知识向临床护理实践转变,是课时比例最高的临床课程。内科护理学在国家护士资格考试中的考点及比分比重最大的学科之一,考试的灵活性、应用性也越来越高。因此应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将教学服务于护士资格考试,做到有的放矢;并以获得执业资格为动力激发护生兴趣、挖掘护生潜力。同时对于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 围绕护士资格考试特点及考题规律设置教学大纲

分析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其题型为A1型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型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A3型病例组型最佳选择题。试卷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分别是:主要的护理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用到哪些护理知识;各类型常见疾病每道试题的出题规律即以常见疾病为背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某一特定的护理任务。授课教学大纲应与护士资格考试接轨,教学大纲设定上应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遵循“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进行整合,根据考试重点设置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把考试中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点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增强护生的感性认识,使护生明确今日学习和今后参加“执考”及就业有密切关系,以获得执业护士资格证及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动力[2]。

2 教学模式多元化改革

内科护理学阐述内容在临床护理理论与实践中有普遍指导性意义,与护生今后的临床工作直接相关,也与其养成合理医学思维、正确实施护理程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技能训练;既要重视课本知识与护理临床相联系,又要重视课程的重、难点试题训练及分析试题的训练[3]。

2.1 重视基础,层层深入

《内科护理学》涉及知识面涵盖了护士所学的全部基础学科,如《病理学》、《生理学》、《健康评估》、《药理学》等,结合护士资格考试要求护生应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灵活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及深入。目前采用教材知识体系均依据各系统疾病讲解,在讲解每个具体疾病之前,加入相关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难以理解的疾病更应如此。同时采取启发式教学法,例如讲解心力衰竭时,应重点回顾心脏血流动力学原理,引发护生思考并设置提问,当心功能减退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变化。使护生在回顾正常结构与功能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疾病状态下的症状和体征,加强对知识点的横向与纵向理解。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应用在护理教学中有多种优势,例如形象直观、节省了板书时间等等。内科护理的学科特点是专业性强、知识点比较抽象,尤其是疾病的发病机制很难理解,单凭口头描述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可为以帮助护生把知识点从抽象转具象、直观、生动。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图片、模式图、视频、音频等演示方式,将知识点表达准确、清晰。例如播放典型病例、实践操作录像,反复播放语言难以描述的听诊杂音;心衰病人血流动力学改变可采用多级箭头、层层推进的模式图,并辅以插图;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头颅CT检查可利用图片播放正常与异常CT照片进行讲解。多种方法弥补护生见习时间有限、患者接触少的不足,使枯燥的理论尽量直观、生动,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3 病例讲授,情景模拟

临床课程中使护生理解疾病症状和体征,是掌握疾病治疗机护理措施的基础,也是护士资格考试病案分析题的出题来源,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典型病例与情景再现,使护生身临其境,对疾病进行系统讲解可起到良好效果。例如课程导入均采用典型病例导入的方式,使护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有初步理解;进而提供诊断,并提出“为何如此诊断?如何治疗和护理?”等问题,护生带着问题听讲更有针对性;在涉及到疾病鉴别诊断时,加入误诊案例;讲解疾病症状、体征时,也可采用该病例做进一步解释。病例的灵活应用及情景再现,既可以帮助护生发现问题,又可调动积极性,对病例的分析也可以提高其分析A3型试题的能力,提高护士的兴趣和课程参与性程度。

2.4 随堂练习,巩固理解

内科护理学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所占比重很大,单凭考前的突击复习很难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突出重点、难点、考点外,在课程末尾加入随堂练习,内容为典型病案型分析和历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真题。目的有二,一是考查教学效果,复习课程重点、难点,鉴别易混淆知识点,加深印象;其次通过例题分析提高护生应试能力,包括如何揣摩出题人意图,哪些知识点是考点,建立分析问题的思维,遇到难题排除疑难选项的技巧。在平时训练并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也减轻其在复习考试时的负担。

3 内科护理学考试改革

目前内科护理学课程考查方式主要为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首先应改变试卷结构,与护士资格考试接轨,全部为选择题。目前主观性试题在理论考试中比例高于客观性试题,应多采用客观性试题提高护生解题能力,而不是单纯记忆与灌输。其次是评分的方式方法,采取灵活多样形式考查护生学习状况。提高平时成绩比重,使护生在平时认真对待提问与课后作业,提高护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第三,完善题库建设,以教学大纲为依托,满足护生需求。考题应在题库中随机抽取,护生能够明确考试范围与学习目标,使考试成绩能够客观、真实地反应护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能力。

4 加强考前辅导与考后反思

临考前我专业都要进行为期4周的考前培训,对重点知识点及考点进行针对性复习指导,并对典型试题详细分析,使护生巩固知识点并举一反三。考完后对考试情况进行反馈,便于掌握考试动态,总结在教学中的欠缺与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护生通过率。

5 重视护考师资培养

一线护理教师是护理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是完成护理教学任务的核心力量。提高师资素质,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前提。因此,学校应重视内科护理学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去临床一线进修,掌握本学科进展及最新动态;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体现“以护生为主体,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并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参与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关注护考最新动态,把握考试信息。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培养,使护生更好理解和掌握内科护理学考点,增加护生通过率。

护士资格考试是评价护生学习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护理专业教师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教学与考试之间寻求一个较好的契合点是每一位从事内科护理教学工作者着重思考的问题。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内科护理教学服务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将护理教学计划与考试、实践接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德浩.探索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61.

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职卫校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提高途径

近年来,国家卫计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政策及难度都有较大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基础底子较薄,应试能力较差而较难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由于考试难导致学习上形成畏难情绪,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成为当前卫生类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最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及教学和班主任经验,结合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改革,就如何提高中职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谈谈看法。

一、问题背景

国家卫计委明确规定,凡申请护士执业者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注册后方可从事护士工作。我校属于中职卫生学校,主要招收护理专业学生,因此要提高护生就业率,必须提高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的过关率。护考的过关率就是学校的生命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0年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了护考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2个科目。考试涉及学科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基础知识、护理伦理、法规与护理管理和人际沟通等课程,知识模块包括: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人文知识3个模块。考试内容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参加护考时,护理学中专学历、专科学历、本科学历毕业生都采用同一套试题,并实行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同样合格标准,使位于学历层次最底层的中职护理教育面临挑战。为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成为我校领导、教师及学生最关注的问题。

二、具体措施

(一)“三段培养、工学交替、校院合作、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三段培养、工学交替”,即在校学习临床实习考前培训。我校实行的是“1.5+1+0.5”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第一阶段的“1.5”期间,学生主要在校学习理论和训练操作技能,同时,安排时间到医院见习,了解护士职业特点和熟悉医院环境并强化基本护理技能和专业护理技能,为实习做好准备。第二阶段的“1”期间,安排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实现理论联系实践,促进理论水平的提升。第三阶段的“0.5”期间,主要安排护生实习结束后进行集中护考辅导培训,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校院合作、双证融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努力培育德育双修人才,紧紧抓住中职学生的特点,面向学生未来发展,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医院参与教学全过程,学校和医院共同培育使用型护理人才,密切课程与岗位的联系。在学历教育的同时增强护生对护考重要性的认识,将国家护考融入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在培养方案中加入护考要求,在教学中将护考知识点一一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证考试的有机结合,实现“一教双证”。

(二)加强考前辅导工作。

1.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全力支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考前辅导,专设辅导领导小组,多次召开讨论会议,合理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实现上下各科、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具体做法是由分管教学副校长牵头,教务科负责教学安排、质量监控、护考培训成果评估和协调工作;学生科负责学生管理和班主任配备;实习就业办公室负责宣传动员;总务科负责学生后勤保障;保卫科负责学生安全保障。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扯皮,不推诿。

2.班级合理分配,教学有条不紊。在护考考前辅导中,将参加护考的所有班级分成小组,每组安排骨干教师进行专门辅导,针对每个班级的特点负责备课、抓住重点授课、课后辅导和答疑并协助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护考的重要性并增强考试信心;学生科及班主任负责各项管理工作,辅导期间尽可能跟班管理,做好学生宣传和思想工作,维持自习秩序和学生考勤,及时向家长通报有关情况,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精心选取教材,合理使用教材。在选取教材方面,我校历年来增多选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及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护考急救包应试指南教材》、《护考急救包同步练习及解析》和配套模考试卷。辅导教师对“应试指南”理论知识应精讲,监督考生精练习题集及同步练习,并指导仿真模拟练习,以便更好地适应护考改革后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中医、沟通、管理及法律法规等学科知识融在一张试卷中,多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考试模式,避免考生机械地记忆知识点,需灵活应用课本知识应答时不知所措。

4.认真解读大纲,统一组织培训。组织辅导教师认真解读护考大纲,考试分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每个科目题量为135~137题,专业实务科目考查内容:运用与护理工作相关的知识,有效而安全地完成护理工作的能力,考试内容涉及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基础护理和技能,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临床运用能力等。实践能力科目考查内容: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护理任务的能力。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主要包括考查概念的A1型题和有临床背景的A2、A3、A4题型。通过培训,让辅导教师领会大纲精神,把护考大纲融入教学计划,科学组织教学,精心备课,精讲精练,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及时总结和反馈,增强考前辅导效果。

5.考试循序渐进,解答有的放矢。在辅导过程中分前、中、后三阶S段进行仿真模拟考试,从考试环境、考试时间安排上完全模拟正式考试情景,使考生逐步适应考试。在题目选择上依照范围广、内容全、针对性强、难度均衡的原则组卷,以便分析、找出问题,查漏补缺,抓住重点,并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老师及时解答错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进一步辅导。

三、思考与体会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护考保驾护航。提高护生护考过关率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护生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管理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在护生管理方面,必须从入校开始就宣传国家卫计委有关护考的文件精神,强化护考理念,让每位考生对护考的重要性、任务、要求、时间有充分了解,认识护考和就业是密切相关的,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制定学生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约束不良行为习惯。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护考大纲融入考试科目教学中,使考生明确学习重点,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在一年半的在校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护考做好充分准备。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护考改革以后,考试范围扩大,内容全面,各科知识融合、贯通,更突出对应用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核,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而考前辅导时间为2个多月,考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化、掌握所有知识点。这就要求辅导教师把握如何“教”与指导护生如何“学”增强辅导效果。教学应遵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为目的,多增加病例分析、情景教学、演示练习等方法使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得到强化;教师有针对性地穿插常见多发病的临床案例,层层设问,步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围绕知识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激发学习热情,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归纳总结,教会护生记忆技巧,如对比记忆、口诀记忆、浓缩记忆、提取数字、兴趣记忆、边背边做等多种方法强化知识点。监督考生精练习题集及同步练习,仿真模拟练习,以便更好地适应护考改革后多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考试模式,提高护生应试能力,从而提高护考通过率。

参考文献:

[1]王怡平,黄云彤.强化医学基础知识提高护考通过率及学生就业率.职业技术,2014(06).

护理专业基础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教学方法

一、提高师生对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视度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检验了护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客观地反映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是各护理院校在招生和就业得以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将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师生共同重视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共同做好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在校护生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护生主体意识

新生入学教育时,让护生了解护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队护理人员的需求,使其清楚认识到必须持有毕业证和执业护士资格证才能顺利就业,从而使护生重视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促使其在校期间主动、自觉学习。

2.严抓教学质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执业辅导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管理团队由学校教务处、班主任组成,教师团队主要护理教师组成。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

二、深入分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新大纲的变化

1.考试科目及内容进行重大结构调整

1.1 考试科目 2010年5月10日,国家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作为2010年度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工作纲性文件,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第四条规定:从2011年开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将改变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同时,自2011年起,考试成绩不再进行滚动管理,必须一次考试通过两个科目为考试成绩合格。

1.2考试内容 专业实务:《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法律法规和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各疾病内容中的第一节解剖生理、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辅助检查。实践能力:临床表现、诊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2.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七个变”

(1)考试内容编排由学科到系统:由原来5门学科变成现在的21章内容;(2)加重人文学科:新增6门考试内容,即精神病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护理法规、人际沟通;(3)考试形式立体整合:考试科目由原来的4门转变为专业实务、实践能力两大科目,每个科目约120-160道题;(4)考试题型临床病例题份量大增:与临床相关的病例题占80%;(5)增加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重预防、近临床:例如:支气管扩张症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大量脓痰滞留呼吸道有关;(6)疾病的增加和删除:增加肝炎、艾滋病、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多胎妊娠、心包疾病、肥厚性心肌炎等,删除休克病人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外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绪论(基础护理学);(7)大纲抽象化,考试内容灵活:无了解、熟悉、掌握之分,各病的考点依次为:解剖生理、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3.题型多样化

新的考试大纲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形式,分设了A1,A2,A3,A4四种新题型。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项题)考查考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概念掌握情况,变化不大占总试卷的20%;A2型题(病例摘要型)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总试卷的60%;A3型题(病例组型)与A4型题(病例串型)以叙述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拟出多个相互独立的问题类似于共用题干单选题,问题可随病情的发展逐步增加部分新信息以考查临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三、系统精讲、认真分析考纲,改进考核方法

在以往考试中,有的学校和护生采取考前集中突击复习来备考,这种临阵磨枪的方式收效是甚微的。从医学护理专业的特点来看,最好是将护士执业考试的知识点牢固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创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护生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为护生毕业前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减轻考前负担,提高护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

1.认真分析考纲

历年来护士执业考试以考试大纲和卫生部规划教材为依据,我校组织辅导教师团队认真分析考纲,研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命题原则、规范和方法,比较日常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异同,找出教学与考试要求的差距。

2.系统精讲

中职护生学习能力较差,授课教师应该吃透教材,重视考试大纲,熟悉考试大纲,熟悉考点。日常教学时尽可能多地覆盖考点,全面讲解,强调理解记忆。为日后护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3.习题点睛

目前,护生的临床实习时间不足一年,不仅缺少临床经验,而且有些护生学知识死板,不能很好地联系临床实践分析、解决问题。然而,护考题型的实践性较强,灵活度较大,考试中会有不少实际病例分析题。因此,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做些典型习题,特别是病例分析题是必不可少的,讲解典型习题,查找薄弱知识点。通过做题总结经验,提高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的掌握医学护理知识。消除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记忆不深即 “夹生饭”现象。备考复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节省复习时间,复习的效率也会提高很多。

4.改进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