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范文第1篇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剩余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确立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平衡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蕴含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思想。

马克思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抽象化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其核心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组成;在实物形态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不同经济用途的产品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宏观经济顺畅运行的根本和关键。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和物质构成在保持一定比例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才能顺畅,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合理配置。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不仅研究了生产需求即投资需求,也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年价值产品,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在社会再生产即社会总需求中不能忽视消费需求。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端研究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一种增长理论,蕴含结构优化的思想。在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积累的源泉来自于剩余价值,并且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追加的可变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马克思还论证了,在相同的价值总量下,两大部类中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者之间分别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由简单再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说,通过要素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增长。

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凯恩斯抛弃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将经济系统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包括总收入、总利润、总产出、总投资和总储蓄等,对其进行了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在政策上,凯恩斯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就必须抛弃放任自流的传统政策,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由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对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分析宏观经济平衡的重心放在需求上,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心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凯恩斯认为,一国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在内容上包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投资品的需求,在数量上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由于这三大规律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达不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失业必然出现。因此,只有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提高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利息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

在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上,凯恩斯提出二者必然相等的观点。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创立了收入、储蓄和投资的简单模型。他认为收入=产出的价格=消费+投资,而储蓄=收入-消费。因此,储蓄=投资。这一模型的理论寓意在于为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提供了一种公式分析。但是,在现实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实现: 国民收入必须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储蓄能够全部转化为投资; 无论是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能得到实物保证。显然,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凯恩斯的总量平衡模型存在不足。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析范式和逻辑起点的分野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社会关系为线索,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具有微观基础的逻辑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论证了资本积累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客观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即发生经济危机进行强制平衡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商品经济,也适用于较为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有效需求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政府干预的理论框架。但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分析和分配理论,始终没有构建好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而出现了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对立与割裂。这也成为国外反对和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强力武器。例如,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传统凯恩斯主义难以给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出有效治理方案。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趁机进行了一场凯恩斯革命的逆转,凯恩斯主义由此进入低谷。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构造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均衡分析之外,马克思更多地强调动态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本身就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描述。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持总量不变的社会总产品生产,扩大再生产则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他还指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通过对c、v和m的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为经济增长理论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也可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更多的强调横截面的静态分析和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的动态分析。

在内容构造上,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更为系统完整。以宏观平衡为例,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包括价值平衡,也包括实物平衡;不仅包括总量平衡,也包括结构平衡。凯恩斯在《通论》中关于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宏观平衡理论,只是在价格形式上分析总量的平衡,而忽视了实物的平衡。在实际经济过程中,总供给是否等于总需求,不仅取决于等号两端用货币计算的价格总额是否相等,还取决于等号两端的商品在实物形式上是否符合对方需要。如果在实物形式上不符合,单纯的价值平衡也难以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凯恩斯的宏观平衡理论也缺乏结构平衡分析。如果投资结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违背合理化发展,即使投资在总量上等于储蓄,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真正平衡。

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对于当前我国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一)宏观经济运行要注重消费需求管理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既研究了生产需求也研究了消费需求,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从现实生活来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商品(抑或劳务)价值总量的实现程度,关系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满足消费需求是生产的出发点,也是生产的目的。实践证明,如果不根据消费需求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就会造成积压,最终影响生产的发展。通过消费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能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则会引起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是努力方向,且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出口第三。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鼓励消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质文化消费的质量、品味和层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立足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必须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消费需求领域,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在投资需求领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在出口需求领域,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二)宏观经济平衡要重视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强调,生产生产着消费: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达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就必须重视供给侧管理。从实践来看,一国的生产供给能力,不仅可以用来衡量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可以作为平衡宏观经济运行的物质保障,反映出该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范文第2篇

一、从诺贝尔奖看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一)内容上的发展

一般而言,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纵深发展、横向扩张以及模型建立三个方面。从纵深发展角度来看,凯恩斯提出流动偏好相关理论,费里德曼则在该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货币需求的函数;索洛对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这对将资本和劳动力作为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传统观念进行了补充与完善;费尔普斯对预期的通货膨胀纳入到政策分析当中,让人们对长期与短期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从横向扩张角度来看,舒尔茨与刘易斯主要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科特将时间连续性纳入到了动态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当中,为制定连续性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增强了经济政策的可行性。

从模型建立角度来看,国民账户相关体系是由库兹涅茨与斯通共同创建起来的,它为科学分析与预测经济政策提供了数据参考。希克斯与蒙代尔建立了一般均衡相关模型之后又对其进行了修正,以便对经济政策进行更清晰的分析。克莱因建立了很多相关模型,并在分析经济政策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充分运用。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滞胀,高失业与高通胀两种现象同时存在于社会上,但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随后费尔普斯在该曲线基础上融入了预期的通货膨胀这一因素,提出了新菲利普斯曲线,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二)研究方法上的发展

从研究方法上看,将数学方法运用到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当中是一个比较显著的进展。在数学工具的帮助下,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们认识、分析以及判断经济现实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经济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纵观历年来的诺贝尔奖可以发现,应用数学方法所带来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创立了经济计量学并推动了其发展,二是在经济学领域中对国民经济相关统计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例如196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拉格纳·弗瑞希与简·丁伯根两位学者创立并发展了经济计量学;1975年获奖者佳林·库普曼斯在经济计量学中对数理统计学进行了应用;1989年获奖者特里夫·哈维莫在经济计量学基础上提出了概念分析法,并将其运用到经济预测当中;库兹涅茨建立了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随后斯通将这一核算体系转变为具体的应用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分析的科学性。

与此同时,一般均衡相关理论逐渐成熟。希克斯、德布鲁和阿罗三位学者对原有的一般均衡相关理论进行了改进,使经济理论变得更加科学缜密。随后克莱因创立了很多关于市场经济的相关模型,并对一般均衡相关理论与最大效益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希克斯创建的一般均衡相关模型可以用图示来更清晰的展示经济政策实际的应用效果。

二、宏观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来说,推动国家经济增长都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因此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在研究时应当找出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有效对策。目前大多数增长模型都是着重从某一方面来对技术进步展开探讨。日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应将对经济增长过程进行解读作为研究重点,以便从政策层面为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目标提供有效支持。

(二)宏观经济学相关研究会逐渐转向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指的是提高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实用性,通过分析卢卡斯、詹姆斯·托宾、蒙代尔、普雷斯科特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为制定出更加科学精确的经济政策,他们都嘗试了很多不同的办法,并对各种条件下政策可能与政策后果做出了比较。另外,很多经济学家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两种手段的优势,以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三)预期在未来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1995年,卢卡斯获得诺贝尔奖使得理性预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科特对经济政策中时间的延续性进行了研究,这是考虑到预期因素的一种具体体现。费尔普斯在菲尔普斯曲线中加入了预期的通货膨胀这一因素,合理解释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两者间的关系。结合理性预期的基础上,萨金特与西姆斯建立了宏观经济的模型。加入预期因素可以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因此预期必然会越来越重要。

(四)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将成为热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增强,国家内部和外部所要面临的均衡问题给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研究带来了一定挑战。各国要发展经济,就需要实施开放政策,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所以在开放背景下对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政策进行研究将会是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郑贺.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宏观经济理论[J].管理学刊,2012(01)

[2]吴海民.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04)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范文第3篇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大约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在经济活动中对资源有效利用问题的探索,也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则是近几百年的事情。有关文献资料表明,经济学出现于奴隶社会产生以后,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4)的《经济论》一书问世,表明了西方开始出现了早期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部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管理问题的著作。色诺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经济学虽然出现于奴隶社会,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并未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并取得政治经济学这一科学名称,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代表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其用意在于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而且涉及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但重商主义经济学还不能算做真正的现代经济学,因为其研究范围仅局限于流通过程。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的,完成这一转变的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本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多年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阶段、传统经济学阶段、现代经济学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经济学阶段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开始发展起来的。但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由另一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建的。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书,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正式创立。在这本著作里,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被后人称之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亚当•斯密写到: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大。古典经济学批判和否定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研究和提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地位,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趋于激化,使古典经济发生了危机。

第二阶段:传统经济学阶段18世纪末,古典经济学宣告解体,形成了以法国的萨伊、英国的马歇尔等为代表人物的传统经济学派。其标志是马歇尔在1890年所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传统经济学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能够自行调节而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经济增长。但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使传统经济学走入困境。

第三阶段:现代经济学阶段现代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书中,凯恩斯表示,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主义经济也不总是实现充分就业,相反,资本主义经济常常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他主张,要实现充分就业,资本主义国家就必须对经济进行干预,有效刺激总需求。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政策,帮助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困境,困此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但是,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经济“滞涨”,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凯恩斯主义对此无法解释,也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又一次陷入困境。面对这种局面,西方经济学的众多流派纷纷出现,主要包括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货币学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学派等。新自由主义者强调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作用,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供给学派主张削减税率;理性预期学派则试图用信息的不完全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波动。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表明,对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研究形成经济理论,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各种经济理论形成经济学。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即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

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据其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微观”的英文为“Micro”,意思是“小”。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点:第一,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即家庭与企业。家庭是经济中产品的需求者(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经济中的产品的供给者(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家庭面临的问题是,在既定收入的约束下如何使自己的满足程度(效用)最大化。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在投入一定生产要素条件下,如何使利润最大化。既然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那么其研究方法就只能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单个经济变量包括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单个消费者的效用,单个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价格等。第二,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家庭和企业的行为都要受到价格的影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经济活动,实现了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其他内容都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价格经济学或价格理论。价格理论实际上就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第三,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就是经济资源的不同用途的选择。解决资源配置就是需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其原理如下: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具体商品需求、供给以及价格的决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活动。这一部分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进行的。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家庭或个人)如何在有限收入条件下购买各种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需求方面决定了价格。第三,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在有限投入条件下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从供给方面决定价格。第四,市场结构理论。研究厂商在不同结构市场上的行为特征与市场均衡。前述的均衡价格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完全竞争市场,这一部分研究其他市场结构中均衡价格的决定的理论。第五,分配理论。研究社会产品按照何种原则在集团或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即研究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如何决定。在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第六,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经济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福利的实现等具有一般性的问题。第七,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有比较严格的假定条件:完全竞争、完全理性、完全信息。现实生活中,这些假定条件很难同时满足,这是因为存在着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与信息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价格调节经济会受到影响,并不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被称为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可能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当干预。但是,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即政府失灵。除此之外,现代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还非常广泛,如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例如,像国企、私企、外企等根据市场要求组织生产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按什么价格出售等等每一环节,都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定义

“宏观”的英文为“Macro”,意思是“大”。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总量如何决定及其变化,最终说明经济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点:第一,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各个经济单位所组成的国民经济整体。如果把各个经济单位比喻为一棵棵树木,那么由它们所组成的国民经济整体就好像森林。宏观经济学就要研究整个经济运行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的方法,只能采取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总消费、一般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汇率、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等。宏观经济学通过分析这些经济总量的决定、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说明整体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经济政策的运用。第二,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经济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个经济中心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三,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解决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已经配置到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资源的利用情况、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途径以及对一国经济总量的决定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经济总量,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状况的基本指标。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进一步研究宏观经济中的其他问题,如物价水平、就业状况、经济周期问题等。第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反映一国资源的闲置状况。通货膨胀是指一国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过程。失业与能货膨胀是任何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将失业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找克服的途径。第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收入在短期内由衰退与繁荣交织而成的波动状况。这一理论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求实现较小波动的长期经济增长。第四,开放经济理论。现实中的经济都是开放的。在开放经济下,商品与要素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从而将各个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开放经济理论分析国家间经济过程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提出调节经济的措施。第五,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在分析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国家调节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宏观经济政策就是在宏观经济理论指导下,由政府出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主要研究政策内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政策的传导机制。例如,国民收入、财政、税收、失业通胀治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拉动内需等等都属于国家宏观调控,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范文第4篇

独立学院的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从学校直接走上讲台,其优点是经济理论扎实,但也存在若干弊端,比如:教学中偏重理论,案例较少;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对经济学前沿问题关注较少等。另外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数学推导感到头疼。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宏观经济学”授课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理解困难

独立学院的师资大部分来自于母校,其余的来自于学校招聘的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其授课的共同特点是以讲授经济理论为主,并且在经济理论的讲授中又以数学模型的假设、推导及经济图形的解释为主,较少介绍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社会现实联系较少,没有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也会觉得学习这门课没有用,更不会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经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经济现象。

(二)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缺乏兴趣

独立学院自身缺乏经验丰富和学术水平较高的老教师,年轻教师迫于经济压力,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基本没有时间去关注经济学的前沿问题,也基本没有时间参与省部级的课题研究,因此,在课堂讲授中自己的见解较少,讲授内容空洞。另外,“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多,宏观经济政策比较“高、大、上”,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基本采用的都是满堂灌的形式,故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商科类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招生以文科生为主,因此,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而“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大量的经济模型需要数学推导,大量的经济图形需要数学解释(例如“最大值、最小值、边际量、最优组合”等),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反应慢,感到吃力、久而久之会对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的注意要点

宏观经济理论来源于现实生活。测度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GDP、经济增长与衰退、通货膨胀与失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变动等等宏观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每家企业的经济决策都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理性判断。因此,如果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对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那么,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笔者发现,只要设计恰当,准备充分,在“宏观经济学”授课中加入实践环节是可行的。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与地区和行业相结合

独立学院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诞生的,并且独立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省内生源,学生毕业后也主要是服务于本省。因此,在设计“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时,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或本行业的具体情况。例如,在讲授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时,笔者就让学生统计并比较兰州市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当中GDP的地位、甘肃省在全国31个省份中GDP的地位、人均GDP如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长率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序等等。分析本省本地区GDP当中消费、投资、净出口的比重,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及变化。

(二)与经济热点、时事相结合

经济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每年的经济热点都不同。“宏观经济学”教学要结合经济热点和时事来介绍经济理论,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和模型的理解。例如,2011年中期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因此在讲授通货膨胀与失业这一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查找2010—2013年的CPI指数,衡量一下2011年中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当时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所提的对策与当时经济学家所提的对策进行比较,并让他们互相点评。今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政府对经济进行“点穴式”微调,因此,对经济增长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探讨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重点。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内外经济热点和时事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指导方案

“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一般在大二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这个时候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课,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思维和分析方式,在分析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入手。因此,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操作方案就非常必要了。所以,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实践环节指导方案,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并筛选想要的资料、如何在可行的范围进行调研、应该从哪些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等。例如,在设计《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这一章的实践环节时,笔者给学生的题目是:2008年11月国务院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同时,我们对如何研究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指导方案:第一部分概述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的背景分析,主要描述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等;第二部分描述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具体内容,侧重阐明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十项措施具体是什么;第三部分分析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实际效果,例如“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至今五年多了,该计划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贡献,有哪些弊端”等等。这个题目较大,学生可以选择十项措施中的一项或几项进行具体分析。应该注意的是,给出指导方案是为了给学生的实践操作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按照这个步骤分析问题。如果仅仅给学生一个实践题目,没有指导方案,没有实践步骤,学生往往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结果就是实践方法各种各样,抓不住实践内容的重点,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四)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三部分。课堂实践教学指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题讲座、辩论演讲等。课外实践教学指在课堂以外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有社会调查、社会实习等。综合实践教学是把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在一起,组织形式包括课题研究、创业策划和毕业论文等。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专题讨论是比较适合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对经济现象进行专题讨论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宏观经济学”每章的内容,为每一个章节设计一个或多个相关经济专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按宿舍分),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然后给出1-2周的时间让学生收集资料或者进行调研,并形成研究报告(或列出主要观点和论据)。接着,在本章讲授结束后抽出1-2个课时让每个小组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陈述。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并制作PPT,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同时,可以设置两名评论员对每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并打分。为了防止某些组员“搭便车”,可以采用组内学生匿名互评的方式确保所掌握情况的真实性。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各个小组在实践环节中的优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专题进行更专业更深入的分析陈述。课后要求学生将修改过的专题研究报告作为平时作业交给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控制时间、把握节奏,力争使整个活动紧张而充实。除了专题讨论之外,也可以播放一些纪录片,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的理解。比如通过播放《大国崛起》美国篇,让学生贴切感受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一方面企业停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大批人员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农场主把牛奶白白的倒进河里等经济现象,使学生更直接的理解短期经济波动的特征,理解什么是生产过剩性的经济危机,并感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的魔力,以及国家如何干预经济等。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每种组织形式各有利弊,各个学校应该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实践环节组织形式。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的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师从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学生从被动、消极地听课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听课,而且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研究,既发散了思维,又扩展了知识,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也活泼生动。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模型的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更深的问题时,会在课下用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尝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样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题讨论时,分组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学生的理解未必相同,每个人的研究方法也可能各异,一个小组6-8位同学,在讨论问题时必然会有争论,说服其他同学同意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就是锻炼自我能力的过程。同时,研究问题时要进行分工,每个同学都要负责一部分,最后进行总结,因此,最终成果也一定是大家合作的产物。这样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结语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宏观调控;前瞻性;国内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15-02

近期,为应对国内经济快速下滑,宏观调控急速转向,不仅紧急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经济计划,而且财政政策也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成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基调。与此同时,国务院要求中央部委、地方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以期从根本上扭转经济过快下滑的趋势,实现2009年经济“保八”的艰难目标。这一系列措施与一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两防”方针如有天壤之别。

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恶化,为应对国内经济超乎预期的衰退趋势,迅速出台这些政策无疑是十分正确与必要的。但是,将目前经济失速完全归因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美国也是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的,而我国实体经济中企业出现困难早于2008年5月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为了“熨平”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使经济能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但经济运行的现实证明了过去一年来,我们的宏观调控不仅没有起到烫平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反而强化了经济周期,加大了经济波动。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过山车:股市过山车、宏观调控政策过山车,深刻折射出了我们宏观调控的失误,因此,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研究非常必要。

一、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宏观调控的前瞻性是指宏观调控要与控制物价或经济增长等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它包含着一个动态过程,即中央政府要根据宏观调控的远期目标,在不同的时点及时采用合适的政策,以实现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也就是说,传统的宏观调控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将稳定物价或经济增长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前瞻性的宏观调控则是通过现时的调控政策操作来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

二、实施前瞻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实施前瞻性宏观调控的原因在于宏观调控政策本身的时滞效应和其他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因素的存在。宏观经济的运行结果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如果其中某一特定的经济变量及作用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原来的经济运行轨迹发生变化,从而使宏观调控政策操作效应发生相应变化,使宏观调控政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产生偏差,有时偏差过大,还会引起相反的政策效应。所以,要缩小这一偏差,减少有关变量对宏观经济政策预期效果的不利影响,政府必须实行前瞻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三、制约我国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因素

1 时滞的存在是制约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客观因素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着时滞效应。时滞效应包括两种:内部时滞,即政府着手制定调控政策所花费的时间;另一种是外部时滞,即宏观经济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1)认识时滞,是指经济波动出现的时点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点之间的那段时间;(2)决策时滞,是指认识到要采取行动与政策决定之间的间隔;(3)行动时滞,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外部时滞是指政策行为被采取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其中,内部时滞对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具有重要影响。时滞的长短,决定了宏观调控是否及时。时滞的存在,决定了必须实施前瞻性的宏观调控政策。

2 宏观管理部门分散,对经济形势的认识缺乏一致性

不同部门对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认识的不尽一致,影响了政策的时效性。增加了政策协调成本。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机构除了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外,还有国土资源部、证监会、银监会等机构。由于政出多门,不同部门对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认识不尽一致,往往影响了政策出台的时效性,增加了政策协调成本。同时,确实存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存在着利益保护的冲动,对符合自身利益的统计资料或数据上报的积极性就高一些,对不符合自身利益的统计数据或资料的上报就采取消极或者抵制的态度,从而造成预测宏观经济的数据上报不及时或不准确,从而最终影响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3 相机抉择理论运用的惯性也影响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走上了对外开放的快车道,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经济理论。在我国宏观经济理论上,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凯恩斯的相机抉择理论,亦即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熨平经济波动。30年来改革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的实践,初步印证了相机抉择理论的有效性,同时也增强了政府在经济波动时采取相机抉择政策的冲动和惯性。但是,相机抉择理论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在本次经济波动中就体现了这一点,本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是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才充分表现出来的,但经济放缓的迹象在年初就已经隐现,不过出于“相机抉择”理论的惯性,宏观调控部门仍在执行2007年末制定的“两防”调控政策,结果调控政策效果却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下滑的趋势。

4 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增加了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形势预测的难度

改革开放30年,以及全球化时代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高度流动。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倾向于过度外向型,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惊人的程度。近年来中国的外贸总额/CDP的比例高达0.7,虽然日美两国都是全方位开放的经济,但对外贸易依存度都远远小于中国。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这一比例为0.2,日本为0.25。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形成了联动效应,如果世界经济出现波动,我国经济也不会成为经济波动冲击的“孤岛”,所以,要预测我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就不能不考虑世界经济这一因素。但由于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就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形势预测的难度,降低了宏观调控的前瞻性。

四、提高我国宏观调控前瞻性的建议

1 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调控时机选择上要把握提前量,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预测,及早动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正确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认真进行跟踪、分析形势,科学预测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苗头和矛盾动向。并及早动手缓解、遏制这些矛盾和问题。

2 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体系,准确把握和判断时滞变动;理顺中央――地方的信息采集关系,层次清晰,权责明确;构建宏观经济预警体系,提高宏观调控部门人员的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缩短时滞时间;

此外,把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和预测,建立全球经济的预警机制,一叶知秋,防患于未然,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前瞻性和准确性。

3 结合我国经济实际,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经济人才

在研究我国宏观经济前瞻性问题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经济人才。借鉴西方成熟的经济理论,但不能照搬国外现成的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理论。

4 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形成科学权威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