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经济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产业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产业政策实施机制 产业政策
一、产业政策的考究
法学界公认,美国于1890年制定的《谢尔曼法》是世界第一部由国家保障实施的现代反垄断法。《谢尔曼法》的制定和实施,大大缓解了美国因长期的完全自由放任政策所导致的经济秩序危机,它是西方早期最有影响的产业组织政策的缩影。中国的产业政策实践堪称源远流长。由于我国封建时代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政府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工农业生产进行干预,政府行为成为影响封建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马克思甚至提到:“我们在亚洲各国经常可以看到,农业在某一个政府的统治下衰落下去,而在另一个政府的统治下又复兴起来,收成的好坏在那里决定于政府的好坏,正像在欧洲决定于天气的好坏一样。”而产业政策概念在我国的正式启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譬如,1986年“产业政策”一词正式出现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198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开始了产业政策的实践;1994年3月,国务院又颁布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标志着我国已开始建立以产业政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体系;之后相继制订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水利产业政策》、《当前国家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等产业政策,基本形成了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一个政策体系。
综上,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它的产生及演化与国家的干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其间尤其要注意的是对它科学合理的界定及功能的理解。
二、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实施机制的困境剖析
从市场经济体制与产业政策的关系考察,可以发现,我国现行产业政策在实施内容、实施目标、实施手段、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问题:
1.从产业政策的实施内容来看,产业政策与计划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交叉
目前的计划既管总量,承担着稳定宏观经济的任务,又管部分产业投资建设,承担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任务。例如,我国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产业政策中应当对其给予重点支持,但是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国家计划管理的范围,国家所能掌握的手段,如直接投资、计划内信贷等如果已经在计划中,自然也就没有能力来深化产业政策的实施,因此必然面临着这两种手段的良性互动问题。
2.从产业政策的实施目标来看,产业政策目标与实施政策的手段脱节
传统理论认为,产业政策手段只是政策制定者(中央政府)和贯彻者(主管部门)所掌握的工具,这是必须摒弃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产业政策中存在着多元主体,其各自利益目标通过协调渗透到产业政策目标中去,从而使每个主体都可能运用自身所拥有的一切手段,通过一定的产业政策来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而这些多元主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仍没有从旧体制行政领导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因而它参与实施产业政策的手段就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从而导致产业政策目标与实施手段相脱节。
3.从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来看,过多地依靠增量调整,而存量调整的力度远远不够
由于资产存量调整力度远远不够,我国目前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增加投资来获取一定推动力的方式,以求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这非但不能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却容易陷入低效率恶性循环的怪圈。
4.从产业政策的影响因素来看,当前对国际因素的影响及地区间经济关系的处理重视不够
我国虽然在沿海地带初步建立起外向型经济的基础,但从产业政策来看,尚未把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利用国际产业结构变动机遇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与此相关的是区域经济关系的处理,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与中西部地区拉开了差距。现行产业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共同发展方面作用乏力,致使区域间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地方封锁等,既不利于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综上,我国目前产业政策上的问题来源于我国的二元经济体制:产业政策的实施缺乏有效的微观基础;地方利益格局的形成给产业政策的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扭曲的价格体系对产业政策的实施起着消极作用,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产品比价严重不合理,从而诱导地方和企业盲目发展加工业,使基础产业瓶颈作用加剧;宏观调控机制乏力。
三、我国产业政策实施机制困境的克服路径
针对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困境,其克服路径的完善应当从产业政策实施机制的理念、统一的产业政策体系、产业政策实施保障机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等四个方面展开:
1.产业政策实施机制的理念更新
要真正保证产业政策实施机制完善的实现,必须实现产业政策实施机制的理念更新。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在产业政策的制定环节中借助动态比较利益方法。用动态比较利益方法来制定产业政策具有较强的效用。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一方面通过动态的比较利益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是适用性;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我国的资金、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条件,着眼于未来,以适应国际产业加速转换的要求。(2)在产业政策实施机制的各个环节中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分区域、分阶段的理念。加入WTO后,我国的市场将会对世界各国更加开放,一些有关国计民生或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将面临严峻考验,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于我国的产业安全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3)在产业政策实施机制中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政策实现。市场机制的运用对产业政策实施机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实施产业政策必须与利用市场机制相结合,而且只能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今后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政策实现,国家应加速经济立法。尤其是应尽快制定产业振兴法,结合竞争法的适用,打破市场割据,建立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
2.构建完善统一的产业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是结构性问题,而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有力的支撑点,因此,应该把以产业结构为其重要内容的产业政策放在中心地位。具体包括:
(1)产业结构政策方面;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依靠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大力充实基础产业,积极振兴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先导产业。国家有必要对基础产业实行倾斜政策,制定基础产业专项计划,建立和完善投资体系,进一步理顺价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与领域,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基础产业部门流动。(2)产业组织政策方面;要求新体制下的产业组织政策不仅要从外部规范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而且要较直接地作用于企业,在不损害企业效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企业兼并、合并和发展企业集团等形式,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组织变动的合理性与高效性。(3)产业技术政策方面;把产业技术政策提高到其应有的高度。(4)产业布局政策方面;国际经济大循环客观上要求我国在内地、沿海地区和国际市场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圈。(5)产业政策手段方面。在产业政策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协调是产业政策形成与实施的基础,那么产业政策手段就不仅仅由政府所操纵,因为每一个行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目标时,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或工具,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是如此。在新的产业政策模式中,这些行为主体的利益通过协调渗透在产业政策目标中,也就是说,它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目标的同时,实现共同的产业政策目标。
总之,产业政策由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四部分构成。当然,这个体系不是静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可以根据发展的需要而包括新的内容。同时,产业政策在各国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并根据各自经济的实际情况而不断进行调整。
3.建立健全产业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许多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应当建立信息传递保障机制和政策监督机制来保证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1)建立健全产业政策信息传递保障机制。产业政策信息传递保障机制是以防止信息传导失真为目标的组织的行为和信息在组织内部的传导。要克服信息传递中的环节疏漏,提高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也可从三方面建立健全产业政策信息传递保障机制:①将产业政策的实施节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尽快提高地方和部门管理经济的水平、推进企业的自主健康有序发展,通过营造产业政策实施的微观经济基础,使政策执行主体充分发挥恰当作用,接收主体能够有效响应政策导向。②在推行产业政策过程中,当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时,就要采取非常明确的调控手段,加大政府的协调、指导和督查等工作力度,保持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③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产业政策的实施与政府职能的互动,即在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时,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工作方式、管理方法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通过高效率的政府工作为产业政策的实施创造条件。
(2)建立健全产业政策监督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政策监督保障机制应当明确以下问题:①以国家权力机关为监督主体的产业政策监督保障机制;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形式也不同。但是,产业政策监督保障机制中国家权力机关的支持是必须的。②以各级政府为监督主体的产业政策监督保障机制。经济管理是各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过去和现在政府直接承担的经济管理内容大大超出了应有的范围,管理职能部门太多,机构过于庞大,这相对淡化了政府应当承担的监督职能。从功能上讲,政府对产业政策实施的监督有时间区别,并且由此而引发出不同的监督手段和效果。这种时间上的差别又主要表现在政府产业政策监督手段的具体运用与监督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上。
4.构建完备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管理活动中越来越重视利用产业政策,并且其法律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这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组织素质和产业技术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有人认为,最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推行的产业政策的数量和涉及领域,远远超过以产业政策著称的日本。当然,如前所言,产业政策的法律调整和法治化的效果只是就其应然状态而言的,能否及在多大程度上收到这种效果还要取决于法律规定是否完善。就我国2002年通过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来说,它是我国产业政策法中少有的高层次立法,其基本内容也是较为合理与有效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理应在遵守WTO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保护民族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改变在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中的不利地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功能的同时,积极利用政府的力量引导企业行为,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并使其上升为法律,加快产业政策的立法,用法律来保障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95
关键词:产业政策;全球化;能力建设;国际竞争力
产业政策理论已形成并发展了两个多世纪,随着古典经济学在经济领域主导地位的确立,产业政策曾一度被视为影响市场机制自由运行的障碍而饱受批判。然而上世纪末,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在解决拉美经济危机及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无所作为,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产业政策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希望通过产业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从而引导并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状况下,各国纷纷推行抵御金融危机影响的产业政策,使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政策的意义更加重大。
一、传统意义上产业政策的产生及其特征
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产业活动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相关产业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干预资源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配置,并使资源按照不同于市场机制引导下的配置方向重新配置,是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综合性目标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传统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挑选赢家、严密保护、直接干预三方面。在执行产业政策过程中,政府往往出于一定的政策目标考虑,针对特定产业乃至特定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在对外贸易方面,为改善国际收支,政府往往会制定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通过选择征收高额关税及推行非关税政策对本国市场实施严密保护。早期的产业政策帮助一些国家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在产业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对相关产业或企业产生较为明显的租金,导致政府及其机构出现普遍的寻租及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陷危机中的拉美经济是最鲜明的例证。因此,传统意义的产业政策遭遇普遍的怀疑,这直接导致“华盛顿共识”的产生。
二、经济全球化形势对产业政策的新要求
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导致以贸易保护为核心内容的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终结。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日本、东亚、拉美等国仍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针对外国产品的进口替代、跨国公司在本国的直接投资、本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等方面设置种种限制,通过严密的贸易保护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然而,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的推动下,随着全球经济相互融合的加速,全球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欧盟、东盟等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在推动区域协作发展的基础上,打破了各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所设置的限制。
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也摆脱了单纯以要素禀赋为标准的传统理论的束缚,转而考虑不同国家在新的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这方面来说,现代产业政策理论也必须克服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而着眼于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特定产业升级,实现特定企业面对国际竞争时的动态调整,从而通过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实现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提升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上世纪末,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发展,知识、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得到强化,在大规模生产系统中,研发与营销等非生产环节成为最能创造价值的环节。在这阶段,创新与研发、区域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协作这两方面在产业政策理论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不断产生的各项新的要求,导致近几年西方经济学中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产生
三、现代产业政策的新特征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政策越来越不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泛采用产业政策的拉美国家与东亚诸国先后陷入经济危机、货币危机的困境,这就把传统意义的产业政策推向灭亡。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不断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策略,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合作组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举措,也代表着现代意义上的产业政策的产生。与传统的产业政策相比,现代产业政策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征:
首先,现代产业政策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其核心内容,教育、培训与研发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重要议题。随着创新经济学及演化经济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已摆脱传统的静态思维模式,而把创新科技发展视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通过推行公共教育与提高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创新成果商业化进程等,从而增强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证经济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确立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教育等公共方面投入的力度,扶持一些外部效益较高的创新部门的发展,从而产生全社会性的创新浪潮,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在这方面,欧盟产生之初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明确规划了欧盟各国发展教育与培训事业,随后的《博洛尼亚宣言》以在民族国家内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作为其行动的根本目的。“里斯本战略”的制定更是明确了欧盟各国要通过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最终确立欧盟各国在国际领域的整体创新竞争力,保证欧盟能在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克林顿政府围绕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发展信息技术的新经济政策则更鲜明的揭示了能力建设在现代产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其次,现代产业政策打破了传统产业政策偏重于供给推动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而转向综合利用供需两端的政策实现其政策目标。传统的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挑选赢家的机制,通过许可证、直接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改变相关产业的供给结构与供给水平,从而实现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调整。在传统产业政策阶段,政府采购固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其更多是满足政府自身的消费需要,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而在现代产业政策阶段,公共采购已成为各国政府推动创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各国政府可综合运用公共采购手段,消除创新主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分担其创新成本,或利用公共采购创造一个自由市场无法在短期形成的需求规模,从而保障企业的创新行为能获得足够的经济利润,以刺激企业创造行为的发展,推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持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更重要的是,政府利用其所占有的知识存量对某一方面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期后,就可以明确向各市场主体,也就是公共采购活动的供应者提出其创新方案的具体功能、成本及质 量等多方面的要求,利用这些要求为企业的创新行为指明方向,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这样,公共采购就可从需求的角度着手,起到引导创新行为的作用。据国外最新研究表明,在很长的时间内,在许多领域,公共采购比直接向企业提供研发补贴更能激发创新。在目前金融危机之时,各国政府纷纷通过公共采购刺激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在这一时期,利用产业政策手段,从需求角度促进社会创新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将有助于各国尽快摆脱危机所带来的困扰。
再次,现代产业政策更关注在WTO规则的限制下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传统产业政策框架下,一个国家无论是采用进口替代战略,还是出口导向战略,都往往选择严密的措施对本国市场进行保护,鼓励出口产业的发展,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随着二战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每个国家都通过紧密的商品贸易、要素流动和金融交易与其他国家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想独立存在已经不再可能。WTO的相关规则也限制关税、配额等传统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就必须在WTO及其他多边或双边协议的许可下,充分发挥全球市场的功能,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提升本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集群及区域经济协调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形式。在这方面,欧盟走在世界前列。欧洲的一体化使欧洲形成了一个统一市场,促进具有规模效应的技术交易。同时,欧盟范围内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与教育事业协作能力的加强、公共与私人部门研发行为资源共享性的增强、全欧洲层面金融体系的发展,共同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增长。像欧盟这样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产业分工,从而实现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的重要研究领域。
最后,在现代产业政策体系内,政府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直接管制转向在健全市场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规则,为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在传统产业政策模式下,政府管制的功能往往会使其行为获得巨额的租金,而一旦政府机构的委托机构没能得到合理设置,或缺乏足够的监管机制,就容易诱使普遍的寻租现象,从而降低政府行为的效率,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也成为新自由主义攻击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主要理由。
现代产业政策体系并不否认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而且在一些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中,还必须依赖政府的引导,来完善市场功能,健全市场机制。在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后,政府的功能将更多的体现在通过指定具体的保障机制,来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
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为避免寻租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必须强调对政府公共行为机制的有效监管机制,保证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另一方面,还要更加注重政府与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在科学有效的政府运作机制的维护下,协调发挥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双重功能,最终保证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发展对策
一、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有着比较完善的基础体系,发展产业集群有一定的有利条件。目前,在省内己经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具有产业集群雏形或者具有形成产业集群潜力的产业有以下五类:
1.以吉林省一汽为中心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是吉林省最具有优势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一汽集团为核心,长春市为主要生产基地,省内零部件生产企业为配套,各类汽车服务业为补充的汽车产业集群。
2.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吉林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在八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5%至20%,而在2004年的上半年增速高达40%以上,己经成为继汽车、石化产业之后的吉林省第三大支柱企业。目前全省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几乎都是由民间投资或与外商合资建成的。如吉林德大、长春皓月、吉林沱牌、吉发实业、吉林华正等,这些企业己成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和主体。
3.医药产业(主要是指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业)
吉林省的医药企业大都集中在长春、通化、和敦化市三地,按照2003年的统计,医药产业企业单位数占全省企业单位数的8.94%,其产值占全省产值的6.13%,在医药产业中,中成药的优势尤为突出,截止2004年第一季度,吉林省中成药工业利润占全国总利润的12.42%,名列全国第三。与此同时,生物工程制药也已成为吉林省医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石化产业
吉林省石化产业是吉林省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主要是以吉林石化公司为依托。目前吉林省正在加快建设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将以吉化、吉林油田为核心,发展精细化工和合成材料等新产品用以延长产业链,从而实现从长期形成的基本化工原料加工基地到面向最终消费的加工制成品基地的转变。
5.光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吉林省的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短,但速度很快。光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集聚,专业园区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交流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
以上五个产业之所能快速发展起来,是因为具有以下发展优势:
资源优势。比如,依托于长白山的中草药资源的优势,使得大量制药企业集聚在产地附近,从而形成医药产业集群;而优质的大豆、玉米资源又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集聚创造了条件。历史基础优势。经历了建国初、一五、二五时期国家在吉林省的重点项目的建设,形成了一汽、吉化等大型主导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前后关系链较长的企业集团,其发展必然带动配套产业和辅助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基础。科研创新优势。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例,吉林省拥有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联合国援华玉米开发研究中心和国家玉米深加工工程中心等20多个科研机构,每年有几十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一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政策优势。由于现在正处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期,国家不断给予东北地区资金、项目、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同时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在振兴吉林省经济中的作用,将发展五大产业集群基地列入未来五年的规划中,将从各个方面扶持现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有效的企业网络
(1)存在大量的布局相对分散的中小企业。这一点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医药产业的表现尤为显著。首先,吉林省的医药企业规模不大,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截止2002年末,吉林省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91个,而其中,大中型企业为39个,累计完成产值38.21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38%。其次,吉林省的医药企业布局相对分散。有三分之二的医药制药企业分散于通化市、敦化市和长春市
(2)即使是存在一定地域上的企业集聚,也大都是处于集而不群的状态上。主要是由于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以汽车产业为例,2003年中国机械行业500强中有5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吉林省只有1家,而浙江有10家,上海有6家,重庆有5家,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吉林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并没有形成集群优势。
2.没有形成有效的自主创新系统
首先,企业网络发展缓慢阻碍了自主创新系统的形成。吉林省目前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企业网络,大部分企业仍旧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孤立存在,缺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而这一点也就将创新过程局限于企业内部。其次,创新系统中的产、学、研三个行为主体之间严重脱节。
3.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环境
吉林省的市场机制发展还不是很完善,计划机制的色彩依然存在,许多政府官僚气息比较浓厚,政府依然存在着“缺位”、“越位”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基础理论或者质量标准体系的研发中,企业一般是不会投入资金,而这些都需要政府投入;一些为主导产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及相关性的支持产业发展缓慢,这些产业也需要政府扶持。政府应将资金从主导产业中抽出一部分,投入在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项目上,并积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
三、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选择有效区位,建立有效的企业网络
首先,应在一汽和石化企业周边建立以综合型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以汽车产业为例,吉林省准备在环一汽100平方公里的地区建立长春汽车城,以一汽为主体,形成产业链、服务链、信息链完整的企业网络。其次,依据科技优势建立以高新技术研发为主体的科技工业园区。吉林省著名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几乎都集中在长春市,因此科技工业园区的最优区位是长春市。再次,依据资源优势建立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医药产业应在原料产地附近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以医药产业为例,吉林省的中药资源主要集中在通化市和敦化市,而药品的运输成本要小于原材料的运输成本,所以应该选择原材料产地作为药品加工制造基地。
2.建立区域创新系统
首先,基于企业网络,建立区域创新系统。核心企业将基于生产阶段上的技术研发阶段进行划分,随同生产阶段的分工一同下包给若干个企业,然后核心企业将对各下包企业的成果进行评估,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生产要求的产品,而被选中的企业将获得大量的产品生产订单作为创新研发成功的报酬。其次,构建企业和高等院校及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创新网络。通过政府的课题项目将企业和学校联系起来。将科研机构的研发方向与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信息有机联系起来。
3.进一步完善区域制度环境
区域制度系统的构建是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进行,既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解决政府出现“越位”、“缺位”的现象。一是政府应进一步削弱对于经济运行的参与程度,通过产权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造的步伐。二是政府应通过有效规章制度的设立,加快市场化进程,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三是通过机构改革,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绿色通道”,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四是建立有效的制度,拨出专项资金、专项人才,用于提供公共资源支援中介机构的建立,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一、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显著
(一)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积极进展,土地开发面积增幅回落
近几年,土地供应增长速度较快,目前已批租的土地中,还有近1/3没有开发,特别是一些地区不顾经济实力和招商引资能力,大规模圈地,盲目搞开发区、园区和大学城建设,造成大量土地闲置。1999年土地开发面积为购置土地面积的77.9%,到2003年这一指标降至62.1%,房地产业“圈地”成风。
2004年4月底,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要求各省集中半年左右时间,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的治理整顿取得了很大成效。截至2004年7月,全国共清理出各类开发区6866个,规划用地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对各类违规设立的开发区加大清理整改力度。
2004年1―6月份,土地购置面积158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比上年同期回落51.9个百分点。同期土地开发面积79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回落28.5个百分点。土地开发面积和购置面积增幅的急剧下降,将使房地产新开发项目受到约束。另一方面,土地资源供应减少也推动了土地价格继续上涨。
(二)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供给结构趋向合理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从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规模与全行业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额10153.8亿元,同比增长30.3%。2004年以来,国家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逐月回落。2004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逐月降低,近3个月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幅度均低于2002年和2003年同期的增长水平。
2房屋供给面积增幅回落。今年以来,由于信贷收缩、资金偏紧,加上电力、运输紧张等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房屋施工面积增长放缓,竣工面积下降幅度较大。1―8月份,全国商品房施工面积109988.15万平方米,增长24.3%,商品房竣工面积13989.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1.6%,下降21.2个百分点。
3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趋向合理。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投资结构向商品住宅倾斜的特征比较明显。投资结构的这种变化基本符合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
分地区来看,年初以来,由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偏紧、价格高和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将开发重点向中、西部转移,房地产开发的地区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比重逐月上升。
4房地产开发资金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业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传统产业。年初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对房地产行业贷款进行重点检查等紧缩信贷的调控措施,对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来源产生了较大影响。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增幅比1―2月份降低36.8个百分点。在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比重明显下降,而由房屋需求较旺带来的售房定金及预付款的比重大幅增长,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放缓,特别是流动资金贷款逐月负增长,使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受到了资金的约束。
(三)房地产供求基本平衡,个人消费成为需求主体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总体上保持了供销两旺的态势,个人住房消费逐年增加,成为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体。2004年以来,由于宏观调控措施成效渐显,房地产投资、供给和需求增幅均有回落。房地产投资增幅回落较大,从商品房竣工情况和销售情况来看,房屋供给增幅回落幅度大于房屋销售的回落幅度。
1总体上看,房地产供求的增长率基本平衡。近几年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但是,从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商品房销售额的增长速度来看,二者大体上是一致的。今年1―8月份,全国完成房地产投资7184.59亿元,同比增长28.8%,销售商品房销售额4287.05亿元,同比增长39.7%,超过开发投资增长速度10.9个百分点。
另外,商品房销售面积均超出同期竣工面积。1―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009.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553.0万平方米,供销差达1456.9万平方米,市场可以消化当期上市的竣工房屋,表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依然有坚实的需求作后盾。
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我国房地产已保持了连续多年供销两旺的局面,房地产市场供求之间的增长率是快速、协调的。
2个人消费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1998年以前,住宅市场的购买主体主要为单位。1987年,全国个人购买的商品住宅只有426.7万平方米,占当年住宅销售的17.9%;1998年,个人购买的商品住宅达7792.6万平方米,占当年住宅销售的72%;2000年,个人购房的比例已达80%;2003年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为96.4%。
3与个人消费增长相适应,居民住宅在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住宅销售在商品房销售中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从1987―1998年住宅销售额在商品房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2003年达到82.2%。因此住宅市场的发展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房地产业对相关行业的拉动力度增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加强,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即: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解决,高档住宅供过于求,中低档住宅供给不足;房屋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增大。
二、2005年房地产市场发展预测
(一)房地产投资增幅将继续回落,供给增幅将低于去年
从短期看,房地产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年初以来实施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消费贷款增速放缓,特别是流动资金贷款逐月负增长,将直接影响房地产开发的规模和施工、竣工速度。因此,200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及竣工增速总体上将呈下降态势。房地产竣工面积将有较快增长,全年竣工面积增长幅度略低于2004年。
(二)房屋需求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5年,房屋需求持续旺盛。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7.1%,居民消费重点已经转向住、行和教育等方面。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将较大幅度地提高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例,增加住房消费的总量。2004年8月份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2.8元,消费信心和购买能力增强,成为推动住房消费的动力。二是三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2.5,分别比二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1和2.9点,多数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发展保持乐观态度,商务活动活跃,增加了对商业房地产的需求。三是与工业化相伴随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同时,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还吸引了大量经济、技术、科技人才,将形成巨大的住房需求。四是利率偏低,刺激购房的投资或投机需求。
(三)房地产价格上涨率小幅回落
一方面,房地产供给增长速度小于需求增长速度的状况不会改变,另一方面,土地供应减少将影响心理预期,推动土地价格继续上涨,提高了房屋建筑成本。2005年影响住宅需求的两大不确定因素,一是利率变化,提高银行存贷款,将会明显减少购房需求;二是拆迁规模变化,如果国务院关于控制拆迁的政策得到落实,被动性购房需求将明显下降。综合考虑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作用,2005年房地产价格涨幅将小幅回落,尤其是住宅价格的上涨幅度有所下降。
三、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抑制房地产需求过快增长及价格过快上涨
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从源头上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需求,必须多管齐下,抑制房地产需求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是必要手段,灵活运用利率手段,更大程度地发挥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可以通过进一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及放松利率管制来达到提高实际利率的目的。
(二)通过改善投资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低档住房建设
要从土地供应、银行信贷、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促进普通商品住宅,尤其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供应,保证中低档住房建设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增加普通住宅在全部商品房中的比重,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
(三)抑制被动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在许多城市,拆迁导致的被动需求少则占住房需求总量的1/3,多则达一半。大量拆迁引发的被动需求也导致了房价持续攀升。为了抑制被动型住房消费需求的激增,各地政府应当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放缓城市改造和拆迁速度,减少旧房屋拆迁量。
为了防范人为炒卖房地产而引起的价格上涨泡沫,金融机构必须加强信贷监管,严格控制对投资和投机性购房者的住房消费贷款,合理调整对第二套以上住宅的贷款利率,防止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房地产投机的行为。在某些城市实行的限制期房转让的措施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投资需求,值得推广。
(四)改革土地出让金收取办法,开征土地财产税
目前土地出让金采取一次交清的办法,将今后50―70年的收益提前收取,是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为了保持房地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建议改革目前土地出让金的收取办法,由一次清改为逐年征收土地财产税。按照国际上一般情况,住宅建设成本中72%是建筑和安装费用,地价和其他费用只占28%,而我国住宅建设成本构成中安装成本只占42%,地价、税费和其他占到58%。如果改用财产税的形式分期支付地租和税费,现在的房价就可以大幅下降。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从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过度竞争”的事例。在“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很多企业都会出现大面积亏损,经营困难,但却很难退出该行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搞清楚过度竞争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预防和治理过度竞争的良策。
关键词 过度竞争 产品差异化 对策
一、对过度竞争内涵的理解
“过度竞争”又称“恶性竞争”,它不仅表现为企业之间频繁发生的价格战,甚至还包括资源战、广告战以及商业间谍战等现象。美国学者贝恩最早提出“过度竞争”一词,他在《产业组织论》中提出了过度竞争的几个特征:(1)行业内企业长期的、持续的低利润;(2)劳动力及生产要素报酬低;(3)潜在的可流动要素转移速度缓慢。贝恩提出的这些特征成为以后学者进行过度竞争研究的基础。曹建海认为:“所谓过度竞争,是指由于竞争过程内生或外部因素的作用,主要发生于非集中型或较高固定成本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等退出壁垒较高的纯粹产业中的企业数目过多、产业过度供给或过剩生产能力现象严重,产业内的企业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竭尽一切竞争手段将产品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的水平,使整个产业中的企业和劳动力等潜在可流动资源限于只能获得远低于社会的平均回报和工资水平的窘境而又不能顺利从该产业退出的非均衡的状况。”总体来看,过度竞争标准可从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利润率标准。这是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存在过度竞争的最根本标准。主要包括利润率低和持续时间长这两个基本特点。其次,要素流动标准。其表现为企业内那些具有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却不能向其他产业转移,导致资源浪费。第三,行业内企业的竞争是否具有“自杀性”“毁灭性”的特点。
二、过度竞争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本文对于过度竞争的形成原因,主要从企业的进入、竞争、退出三个角度进行解释。首先是企业的进入方面,当竞争企业的产量超过某一个临界值时,企业所获得的最大利润仍为负值,如果企业再增加,就会由于过度进入该行业而引发过度竞争。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引发了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从而大量进入市场,根据产业组织理论,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政策以及法规障碍等都会对企业构成进入壁垒,抑制企业过度进入。但在我国由于存在许多特殊因素,导致部分进入壁垒失效。首先,地方政府和部门进入产业的目标具有多重性,如扩大地方财政、城市建设、增加就业等,这使得一些行政法规壁垒失效。其次,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等原因,这些企业容易筹措资金,在进入该行业时容易对该行业产生偏高的收益预期,而对进入成本预期偏低,这样就会导致必要资本量的进入壁垒失效。
二是企业的竞争过程方面。首先由于我国企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面对开放的市场,很多企业会倾向于盲目的竞争,或者找不到更好的竞争手段而无力竞争。我国企业的普遍问题是技术开发能力较弱,这就导致一些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而只是低层次的竞争,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竞争行为引发过度竞争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在多个在位者的市场结构中,当在位者制止进入时,不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只会发生过度投资。这一方面的制度性原因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结构性冲击与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的盲目性;国有企业经营者权利与责任不对等;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企业行为的短期性;交易费用高,分工水平低,企业家剩余索取权缺乏保障。
三是企业的退出方面。一方面企业投资本身存在的退出壁垒,如资产专用性壁垒、固定成本、内部战略联系、感情障碍等。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许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即使经营亏损也无法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退出市场,导致企业市场退出壁垒过高。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国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扩张,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供需失衡,使过度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弊端显露无余,全行业甚至全市场性的过度竞争就在所难免。
三、有效消除或化解过度竞争现象的对策
根据上文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行业的整体效率并不是最优的,如何提升中国行业的效率不仅需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进入壁垒,而且需要限制企业的过度进入,减轻企业之间的竞争。当然做到以上两个方面,行业的整体效率就会提升,但是在提升行业整体效率的过程中,提升企业效率,有效消除过度竞争最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优化进入壁垒,促进行政垄断行业的竞争
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行政性垄断行业,不仅限制了其他企业的进入,降低了其他行业的边际投资收益率,而且由于其自身的低效率,无形中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外生交易费用,降低了社会分工水平的总需求,结果就形成了低效率产权结构长期存在,还会引发地方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与过度竞争等社会现象。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并不是要人为的提高进入壁垒。比如,对一般性产业而言,其进入壁垒较低,如果采取行政手段加以干预,人为的提高进入壁垒,很有可能导致垄断现象的发生,既影响产业本身的发展,又会导致社会福利损失。对于规模经济不显著的一般竞争性产业,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作用,不必人为设置进入壁垒。考虑到在加入WTO以后,许多国际“自然垄断”行业的跨国公司必然会加大开发中国市场的力度,因而对于政府来说,事先在国内开放行政垄断行业,来壮大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是符合政府自身利益取向的。在此过程中,因行政垄断因素而引致的其他行业的过度竞争情况也会弱化。
(二)继续探索产权改革,建立长期的激励机制
造成过度竞争的原因实际上都与产权制度有关,如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国有企业经营者权责不对称、企业家索取权缺乏保障等。尽管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产权制度的创新,但制度的变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法律上、制度上对企业法人财产的保护还不够。所以应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要以民营化为主要手段,而国有大中型企业就要考虑分解重组缺乏规模效应的部门,通过结合重新配置企业资产和产权改革的手段来形成民营成分为主导的独立法人。
(三)降低行业退出壁垒,为企业从衰退行业顺利退出创造条件
当某一行业赢利能力下降,行业利润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时,会有若干企业考虑退出该行业。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市场机制健全,退出壁垒相对较低,所以降低行业的退出壁垒有利于市场经济以及企业的发展。然而,疏导过度竞争产业内企业退出,仅靠企业的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一些管理部门和产业政策的配合。
一种方法是由政府参股,民间资金为主的专门从事产业调整援助的机构,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政府出面提供担保。等运作成熟后,可撤消政府担保,依靠其信用等级筹集资金或推荐部分业绩好的基金上市。另一种以财政拨款为主,企业的自主调整行为将受到政府部门给予的奖励,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降低其调整的机会成本。如退出衰退行业、给予转产企业优先或优惠贷款,采用特别折旧率,并对其购买技术专利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等方式。
(四)建立和完善科学而规范的政绩考核制度
目前我国政绩考核中存在有一些问题,所以要设计出一套科学规范、可量化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首先,不仅要关注经济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指标,更要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以及像环保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指标。其次,必须要实现政绩考核机制的公开、公正。最后,要全面考虑各方面评价因素,尤其要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对干部政绩的评价,并且形成合理明确的奖惩机制,严格按考核的结果兑现。这不仅能更全面地评价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履行职责的真实情况,而且有利于地方政府加快职能转换和管理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夏大慰,罗云辉.中国经济过度竞争的原因及治理.中国工业经济.2001(11).
[2]李志强.过度竞争的现实与理论.经济与管理.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