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生儿的护理知识

新生儿的护理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生儿的护理知识

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院感专职人员;感染;作用

NICU是病情危重、体重极低、发育不全和营养不良的新生儿,而新生儿具有免疫功能缺陷,生物、血-脑脊液屏障功能不全,对外界抵抗力差。加上医务人员侵入性操作多等是其共同特增加新生儿感染危险性。因此,新生儿病房作为医院感染监控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25%。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我科加强新生儿室监管,用专职人员做院感监控工作,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一、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素质要求

1.1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2经过严格的院感培训,具有广泛的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还应在儿科及公共卫生等学科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严把各项监测质量关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二、感染专职人员在NICU感染工作中的作用

2.1制定科室感染培训计划及各项管理制度:在医院院感办指导下,根据科室各层次人员知识水平不同,采取多途径、多形式的方法如:科室的医、护、技人员分期分批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新上岗人员及轮转人员发放培训教材,通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进入科室从事工作;依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制定出《新生儿监护室感染预防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隔离新生儿室感染预防制度》、《新生儿配奶间感染预防制度》、《新生儿病区出入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定期进行考核。

2.2制定监测计划并承担着科室的各项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做空气,物表,手及如病人使用具有感染危险的器械或操作做目标性监测。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每月进行消毒工作的工作总结,认真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并解决。工作中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及时采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

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

3.1规范手卫生加强基础护理,重视新生儿科手卫生,规定医务人员每次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出入感染病室,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时均要洗手。为了加强洗手的管理,我科配备了自动感应的流动水洗手池,我们将洗手示意图贴于洗手池旁,时刻提醒护士规范洗手,并定期对护士的手进行细菌培养,以监测洗手效果,防止院内感染,每天认真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眼部护理、脐部护理等。

3.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加强患儿使用物品的管理每位患儿床单位的所有物品,包括衣服、包被、枕巾等,每日先高压灭菌后再使用,保证一人一套,不得共用或挪用;新生儿食具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早产儿使用的暖箱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对呼吸机等侵入性治疗装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定期消毒并加强对感染的监测,新生儿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

3.3加强卫生员的管理组织保洁人员重点学习消毒隔离知识,熟悉消毒液的配置方法及有效浓度,牢固树立医院感染防护意识。

四、做好医疗废物管理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健全本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对科室好医疗废物分类放置,一次性物品用后及时毁行。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

五、讨论

医院感染与医院的建立相依并存,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日新月异的精密仪器的不断涌现使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临床治疗带来了棘手问题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势在必行,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主观能动性又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管理的成效。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多起新生儿感染暴发流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我院管理层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制定专门的控制和预防计划。由科室由主任医师和护士长负责医院感染控制,感染专职人员全天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管理和监督我科加强新生儿室院感监管.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所以专职人员在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室实行安全指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至10月本科室收治的260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2008年2月至12月收治的320例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以前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指引措施。比较实施管理措施前后两组新生儿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住院时间和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均P

【关键词】 安全指引;新生儿;护理管理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1]。新生儿科存在急诊多,夜诊多,患儿病情复杂,变化快,技术标准要求高,患儿及家属无心理准备,承受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新生儿护理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至10月与2008年2月至12月收治的新生儿580例,其中2007年1月至10月收治新生儿为对照组,共260例,年龄30min~25d,平均(61±20)d,孕周33~41周,平均(379±06)周,体重15~40 kg,平均(32±19)kg,其中早产儿50例,高危儿120例,新生儿肺炎40例,其他50例。2008年1月至12月收治患儿设为观察组,共3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以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指引管理措施。培训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和讨论、模拟训练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时间共3个月。培训内容:(1)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在科内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职责》、《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差错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相关制度。(2)加强护理风险监控,建立风险防范管理责任制(护士长、责任护士协同负责制),充分发挥全面质量控制作用,在加强护士风险意识的同时,护士长加强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的监控。(3)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医患沟通,教育护理人员在服务中严格依照"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增强责任意识,转变服务观念。(4)提升专业技能,制订疾病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做好分层次岗位培训与考核,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实施管理对策后,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和满意度情况。

13 调查方法 参考医院满意度问卷制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评价新生儿室环境、护士服务态度、护士操作技能水平3项(各100分)由患儿家属评价,总分在240分以上者为满意。共发放问卷580份,回收58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儿情况及满意度比较见表1。表1两组患儿情况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均P

3 讨论

31 新生儿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医学基础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对现存的潜在的护理问题预防性不足造成的风险。突出表现在重病患儿入院时,由于病情严重,变化迅速,需要护士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果断的采取相应措施,密切配合医生抢救。(2)护理业务、专科技术水平低造成的风险。不同的专科护理具有不同特殊性。由于临床护士年资低、专科知识及经验缺乏,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甚至动作粗暴,就会产生技术风险。有关调查显示[3],护理缺陷发生率与发生缺陷人员的护龄和职称密切相关,护龄和职称越低者差错发生率越高。(3)缺乏沟通技巧与服务态度造成的风险。患儿患病家属多有急躁情绪,若此时护士缺乏耐心的解释或态度冷淡易引发纠纷。(4)医药费用负担沉重引发的风险。部分纠纷原因与医疗费用有关。有关调查显示[4],医疗费用已成为市民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某些家属为了减免医疗费用,也很容易对正常医疗工作无端挑剔,横加指责,导致医疗纠纷。(5)药物使用存在的风险。指各种途径的给药(包括输血和血液制品),患儿在使用药物时相对成人来说剂量小,配药准确度要求高,配药时存在一定风险。

32 护理安全指引管理的效果分析 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以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全指引在新生儿室护理管理中的积极效果,从安全指引识别评估处理以及管理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实践。通过建立健全护理安全指引管理制度,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增强,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各级护理管理者能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作风,从单纯的终末质量控制转为环节质量控制和反馈质量控制,主动查找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对策,变出事后简单处理为萌芽阶段的防微杜渐,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更具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5]。

4 小结综上所述,通过重视和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其护理行为,同时也能够提升医疗安全指标,从而有利于构建更加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程红群,陈国良,蔡忠军,等.医疗风险管理的探讨.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9495.

2 邱慧玉,陈绮萍.产房风险管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现代临产护理,2009,8(4):6567.

3 张育萍,毛丽娟.产房常见的护理缺陷与防范措施.家庭护士,2008,9(6):25152516.

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研究显示,新生儿黄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生长发育,而对新生儿实施蓝光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在蓝光治疗过程中对新生儿实施一项护理措施十分重要[1]。因此,我院将68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护理,见本次研究中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收取我院68例黄疸患儿,收取时间在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并将黄疸患儿分为两组。纳入标准:①68例黄疸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内容,②均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儿家属。

观察组;患儿年龄均在1天~10天之间,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01±1.20)天,男性患儿有17例、女性患儿有17例,其中高危儿有14例、正常足月儿有20例。

对照组;患儿年龄均在2天~11天之间,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15±1.18)天,男性患儿有18例、女性患儿有16例,其中高危儿有13例、正常足月儿有21例。

上述两组黄疸患儿各项资料无明显的差异,能够实施对比(P>0.05)。

1.2 方法 蓝光箱准备:使用蓝光荧灯(波长在420-470之间)实施单面光疗,首选对灯管进行检查,将灰尘擦去后,在响内湿化器中加入蒸馏水,箱内有湿度计、温度计,将调节箱调至适合温度,湿度在55%-64%之间、湿度在55%-64%之间,保持反射板、灯管清洁,将光疗箱放置在通风处,在四周罩上白布,既能反光又能保暖。患儿准备:在入箱前测量患儿呼吸、脉搏、体温等,记录患儿大小便、哺乳情况,将患儿喂饱后,清洁患儿皮肤,给予患儿戴上不透光双层黑布,预防视网膜发生损伤,采用黑尿布遮住患儿或者会,对于哭闹患儿应在入箱前给予其使用镇静剂,顶管与患儿皮肤距离在35厘米之间,将其放入光箱之间后,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比黄疸患儿实施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并发症主要包括惊厥、胆红素脑病、腹泻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22.0软件,每组黄疸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相关统计处理,研究中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采用P

2.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发生惊厥的有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有1例、腹泻患儿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患儿(P

3.讨论

近年来,新生儿黄疸发病率不断增加,不仅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还对患儿家庭造成严重影响,而多数患儿实施蓝光治疗均取得显著效果,但是在实施治疗过程中,部分患儿由于大量出汗或者哭闹而造成发热或者脱水情况,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而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实施一项有效护理十分重要[2]。

常规护理是指在蓝光治疗过程中的常规护理,其效果不佳。而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其主要包括:(1)护理人员应了解并掌握光疗箱使用方式以及光疗适应证,观察光疗箱的使用情况以及效果,发生报警信号后,应查找原因后并妥善处理,为患儿选择良好,单面疗法一般可以采取侧卧位、仰卧位或者俯卧位,每1小时-2小时为患儿翻身一次,注意保护新生儿的会和眼睛,随时观察尿布松紧度和眼罩松紧度,预防压迫而导致局部肿胀发生[3]。(2)定时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变化,由于患儿全身裸露,易导致体温过低等情况发生,而部分患儿由于哭闹而导致发热情况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每隔1小时观察患儿体温,预防体温过低或者过高等情况发生[4],(3)在光疗期间应保持新生儿的营养和水分供给,喂奶后应选取侧卧位,预防误吸情况发生,应为患儿补充由于照射而失去的水分,避免电解质紊乱情况发生,对于无法口服患儿,护理人员应遵医嘱进行静脉补液。黄疸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上述趋势,均取得十分显著效果[5]。

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双面光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2年2月到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350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80,对照组1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哭闹情况、有无吐奶、体温是否正常(36℃—37℃)等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哭闹率,吐奶率,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新生儿黄疸双面光疗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满意,值得关注。

【关键词】新生儿 黄疸 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机护理模式,它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达到最愉悦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新生儿生理特点使新生儿易出现黄疸,若不及时治疗,其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生儿的神经损伤。蓝光照射是我科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临床应用舒适护理,降低新生儿光疗时的不愉,使其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350例。男168例,女182例,日龄0到10天,平均4天,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70例,两组病情、日龄、胎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院后除经对症治疗外,每日根据患儿的黄疸程度光疗。

1.2 蓝光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的胎龄、日龄、体重调节好箱温适度,用黑布遮挡患儿眼睛、会,将患儿置入双面光疗箱,双面光疗时可不必翻动患儿。

2 护理

2.1 光疗前的舒适护理

2.1.1 舒适外环境的准备 病室内洁净、通风良好,配备中央空调,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光疗箱清洁、完好,调试箱温至适中温度,并以软棉布覆盖、固定于箱内准备放置新生儿头部的一侧,防止新生儿活动后撞伤前囟及耳、面部。光疗患儿头颈部汗液较多,应经常更换棉布,防止浸渍皮肤造成不适。

2. 1.2 新生儿的舒适准备 光疗前给新生儿洗温水澡1次,更换清洁尿布,修剪指甲,并戴上棉制小手套,防止抓破皮肤。沐浴后给予新生儿抚触,有资料显示抚触可使新生儿吃得饱、睡的香,使他感到安全,自信,还可显著地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护士以轻柔的动作给新生儿戴上眼罩、会阴罩,松紧适宜,避免新生儿烦躁不安,便于新生儿更好地接受光疗。

2.2 蓝光治疗时的舒适护理

2.2.1 卧位舒适 长时间单一卧位对肢体皮肤的压迫,可增加新生儿的不适,甚至造成头颅畸形。新生儿不可能自行变换卧位,光疗时护士必须协助新生儿左、右侧卧位,俯卧位交替,并按摩背部皮肤。俯卧位时头部应偏向一侧,以防窒息。

2. 2.2 心理的舒适护理 我院的新生儿病房是无陪护病房,新生儿住院期间使亲子间感情建立中断。因此护士更应加强与新生儿的情感交流,光疗时护士给予新生儿皮肤抚摸,播放柔和的音乐,可安抚患儿,顺利接受治疗。

2.2.3 喂养的舒适护理

新生儿尚未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多数情况下实行按需喂奶,并喂适量温水。新生儿食管较短,胃呈水平位,光疗时不能抱起拍背,促进胃内空气的排出,易出现吐奶。喂奶时可一手稍抬起患儿头肩部,另一手将奶水充盈奶瓶前部喂哺,避免空气吸入胃内。喂奶后仍将头肩部抬起,轻拍背部将吞入胃内的空气排出。为减少新生儿吸奶时耗费过多的力气,可人为地间歇数秒后再次喂奶,喂奶后协助新生儿取右侧卧位,减少吐奶的次数和窒息的危险。

2.2.4 皮肤的舒适护理 新生儿双面光疗时全身,无安全感,容易哭闹,出汗较多,护士应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凉。定时更换尿布,防止尿液浸湿脐部而引起感染。光疗时新生儿的大便呈墨绿色稀糊状,次数多,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臀部涂抹护臀膏,防红臀,更换清洁尿布。

2.2.5 蓝光治疗时静脉输液的舒适护理 适用光疗时需要给予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输注药物的患儿。我院采用BD第四代小儿留置针穿刺,光疗患儿尽量在四肢穿刺,因为头部置针易被患儿上肢挠掉,光疗时头部出汗较多,留置针不易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

2.2.6 监测体温、箱温 光疗的患儿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使体温维持在36-37℃之间,并根据体温调节箱温,当体温>38.5℃时暂停光疗,体温正常后继续光疗。避免箱温过高或过低,因为箱温过高会引起新生儿发热导致失水过多而脱水,过低则使新生儿消耗过多热量,易受凉而感染或发生硬肿症。

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098-01

新生儿窒息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内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在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新生儿娩出时出现呼吸抑制的症状。根据窒息的情况可对胎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重度窒息可对胎儿的重要器官产生永久性伤害,甚至导致新生儿的死亡。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和新生胎儿在子宫内的环境以及胎儿的分娩过程有着密切关系。所以,积极对新生儿进行窒息复苏护理配合措施,保证护理效果,对新生儿的病死以及因此引起的伤残有至关重要。

1 新生儿的复苏及复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手术前,手术室护士要提前了解产妇以及胎儿的状况,充分做好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准备好必需的复苏器械以及常规药品,在新生儿出现窒息应该在第一时间给予抢救,动作要求迅速、准确,在抢救过程中注意力度,避免对新生儿产生其他损伤。抢救过程按照A(清理通畅呼吸道)、B(建立新生儿的呼吸)、C(维持正常的呼吸循环)、D(进行药物治疗)、E(评价监护)的抢救复苏方案。

在新生儿复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周围环境的保暖,不能使其过分暴漏,时刻控制好新生儿的体温;需要做气管内插管的时候,必须注意插管动作的力度及准确性,避免对新生儿的呼吸道粘膜造成损失;在对新生儿进行加压给氧时,切记压力不可过大,防止新生儿的肺泡破裂。同时,在新生儿的分娩后,产妇的腹压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胎盘剥出时,会导致子宫内膜的出血,所以在抢救新生儿的同时应该与周围的医生护士配合,顾及到产妇的病情变化。同时注意语言交流的方式方法,避免使产妇有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影响抢救过程。

2 新生儿复苏后的日常护理

新生儿复苏后的护理方法主要从呼吸道的护理、静脉输液护理以及一般护理,三个方面入手。

2.1 呼吸道的护理。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后,应该立即打开气道,合理运用吸管清除口、鼻、咽、喉等呼吸器官中的异物。如果是因为吸入羊水而引发的窒息,新生患儿在以后的几天仍会有羊水从口中溢出,在此期间,应该特别注意观察,防止羊水反流引起肺炎。

2.2 静脉输液的护理。新生儿在窒息复苏后,需要建立维持有效的静脉通道,根据新生儿的情况和医生诊断结果给新生患儿输入矫正酸中毒的药物和扩容剂等。同时在输入液体药物时切记正确计算好药物的药量比例,在婴儿出现感染的迹象时,需要及时根据病况给予抗生素等。

2.3 一般护理。新生儿在平时的护理中应该每天用生理盐水对其口腔护理两次,用温水对婴儿身体进行清理,勤换衣服尿布。还要特别注意皮肤夹缝处的的清洁,如股沟,颈部等地方的清洁,随时保持皮肤的干爽。同时,由于新生儿体温的调节功能较差,所以在平时的护理中要加强保暖的护理,4小时左右测体温一次,避免新生儿体温波动过大。

3 新生儿复苏后的特殊护理

新生儿成功复苏后,医护人员应该马上将其送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以给予更加完善的医疗护理技术,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临床经验表明,复苏后的新生儿往往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的产生,例如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症、新生儿窒息等中枢性呼吸衰竭、肺表面活性物质RDS、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危重症。对于此类病症更需要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影响到的生命指征、排尿、肤色变化、呼吸支持及相关问题加以严格的监控护理,及时处理所有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突况,这也是对新生儿生命的尊敬。特别需要医护人员注意的是,如果新生儿体温偏低,那么就会促使其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容易引发高二氧化碳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低氧等病症。因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必须保证患儿所在环境恒温、恒湿,尽量减少体内热量的消耗,最佳体温应稳定在36.5~37.5℃。

常规来讲,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暂缓对窒息复苏新生儿进行哺乳,因为在窒息复苏后的一段时间内,新生儿自主呼吸的能力还不能达到正常水平,这时若对其进行哺乳容易诱发呕吐反应。在两到三天的禁食期结束后,应对绝大多数新生儿进行较稀并较少试喂,随后缓慢增加调整哺乳量。针对肾功能或心脏功能有受损情况的新生儿,医护人员应控制静脉输液量使其不高于60mL/kg每日,同时对其排尿量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

综上所述,仔细、及时、科学、正确的医疗护理工作是新生儿窒息能否成功复苏的关键所在,科学合理的护理技术将极大的降低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和引发各种并发症的机率,不但很好地保证了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为接下来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很多方便,同时还大大减轻了新生儿家属的经济负担,方便进行未来的康复治疗。最终科学合理的护理技术与家属的全面积极的配合治疗相结合,从而才能达到最佳的医疗护理效果和产生良好社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金蕾,侯芳.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86例临床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